麦肯锡战略管理

五种经典时间管理理论

6点优先工作制 该方法是效率大师艾维利向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它使这家公司用了5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艾维利因此获得了2.5万美元咨询费,故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都能全力以赴地完6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帕累托原则 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总是那些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创造了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 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而不是把“重要”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五种经典时间管理理论

五种经典时间管理理论来源: 6点优先工作制 该方法是效率大师艾维利向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它使这家公司用了5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艾维利因此获得了2.5万美元咨询费,故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都能全力以赴地完6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帕累托原则 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总是那些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创造了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 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而不是把“重要”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1层运行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的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办公室美学 秩序是一种美。均匀、对称、平衡和整齐的事物能给人一种美感。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简洁和条理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办公室的美学、工作的美学。 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 ★不乱放东西;

五种经典时间管理理论

五种经典时间管理理论 目标及时间管理2010-04-28 15:12:41 阅读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6点优先工作制 该方法是效率大师艾维利向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它使这家公司用了5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艾维利因此获得了2.5万美元咨询费,故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都能全力以赴地完6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帕累托原则 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总是那些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创造了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而不是把“重要”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1层运行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的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办公室美学 秩序是一种美。均匀、对称、平衡和整齐的事物能给人一种美感。简洁就是速度,条理

时间管理的定义

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定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时间具有如下独特性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无法开源。 2、无法蓄积:时间不象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可以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无法节流。 3、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可以说,世上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时间”。 4、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二、时间管理的作用 1、如订立目标、妥善计划、分配时间、权衡轻重、权力下放 从而通过自我约束、持之以恒、事半功倍地取得个人重要的目标。 2、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 3、学习时间管理只是希望大家使用一个时间工具,在短时间内重新安排各项工作的重要性,改掉无效的工作习惯。 三、时间管理的理论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备忘录型时间管理的优点是:(1)重要的事情变化时应变力很强,顺应事实。(2)没有压力,或者压力比较小。备忘录型的管理便于追踪那些待办事项。其缺点是没有严整的组织架构,比较随意,所以往往会漏掉一些事情,忽略整体性的组织规划。 第二代理论强调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这种时间管理模式的优点是:(1)追踪约会以及应该做的事情。(2)通过制定的目标和 规划完成的事情达成率比较高。缺点是:容易产生凡事都要安排的习惯,找不到思考的空间。 第三代理论强调优先顺序的观念(ABC分类时间管理法),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种做法有它可取的地方。但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得死死的,会产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机会。 ABC分类时间管理法的优点是:重视目标、价值,注重优先,强调效率,为人们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缺点是: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得死死的,常常产生

超级实用的时间管理术

超级实用的时间管理术 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相同的。有的人焦头烂额但见效甚微,有的人兴趣广泛却游刃有余。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时间管理。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匆匆而过,你有没有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高效利用时间呢? 1.做时间日志你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了吗?列个表格吧,把每天每个时间段做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记录下来,看看时间主要用在了哪些事情上,在无用的事情上耗费了哪些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优化时间安排。 2.确定自己的目标,根据目标列计划先定好自己的小目标,列出实现目标需要做哪些事情,完成这些事情需要多长的时间,制定合理的计划,可以进行设置如工作内的目标3个,私人目标2个,多花费点时间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上。 3.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我们每天都有事情去做,要上学,要上班,周末的时候可能还要去约会,想要完整的一天真难啊,但时间就像海绵,挤挤都会有的哦。想想你的碎片时间都用在哪里了,当你在等车的时候你在刷微博看八卦,当你如厕的时候你在刷微博看八卦,当你排队的时候你在刷微博看八卦,年底了你说你年初想读的书现在才翻到第十页,是吗? 4.了解自己,高效率工作 有的人上午精力充沛,适合早睡早起,利用上午的时间处理

高难度的事情。有的人早上精神萎靡,晚上思维活跃,适合晚睡晚起,晚间做重要的事情。有的人中午不午休,瞌睡一下午。周末在家里,不想看书的时候可以去看个电影,不想用脑的时候可以去做个家务。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优安排。5.利用二八定律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根据二八定律,大部分人将80%的精力用在了无用的事情上,而将20%的精力用于重要的事情上。因而需要根据帕累托原则进行改进,集中精力于重要的事情上。6.高效率的做事别人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你花2分钟就做好了,你就拥有别人5倍的时间。别人每天化妆洗漱需要1个小时,你每天需要20分钟,那么每周比别人多出280分钟,每月多出10个小时,每年多出120小时,这多出来的120小时你就可以用在别的事情上。7.立即行动,快速完成 拒绝做一个拖延症患者。坦诚来讲,我也会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做,但是我心里会一直想着明天要做这个事情,如果当我想到的时候立马去做了,就不会在想,而且也能享受到完成事情后所带来的效果。能开始,决不后退!能坚持,决不放弃!就从此刻开始,该做的事情,请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立即行动!8.列清单,列优先级 有头脑的人处事能分得清轻重缓急,智慧之道,在于明事。

麦肯锡十大经典方法

1.80/20规则 80/20规则是管理咨询中的一大真理,推而广之,也是商界的一大真理。随便朝哪里看一看,你都会见到这一规律:你80%的销售额是来自20%的销售队伍;秘书20%的工作要占用她80%的时间;20%的人D控制了80%的财富。这一规律不见得总起作用(有时候面包正好翻了个面),但只要你睁大眼睛剖析你这一行的80/20的例子,你就会拿出改善这一规则的办法。 80/20全部是关于数据的。根据生产情况看,你的销售额的数字是多少?你的边际生产率是多少?按照销售额计算,你的销售队伍的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如何?你的研究队伍的成功率是多少?如果你十分了解自己的企业(如果想生存下去,你最好还是了解自己的企业),那么你就会知道该问什么问题。 当你有了自己的数据之后,应该把它们制成电子表格或数据库。然后按照各种方法进行分类。与数字打交道吧。你会开始注意到特征突出的各种图形和柱状图。那些图形会集中反映你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企业的方方面面。它们也许意味着问题(如果你的利润的80%都来自20%的生产线,那就是个大问题)也可能意味着机会。去发现机会,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 2.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要更明智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跟你的问题相关的数据太多了,你也可以做出很多分析。但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数据和分析要忽略。 我得到这个教训是在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我还在起草关于客户竞争对手的‖事实集录‖。我已经收集了成堆的数据,当时正在绞尽脑汁想从中得出一些新的看法。我的项目经理维克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手里拿着公事包和外衣,问我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我告诉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我想我可以多归纳出一些图表。他拿起我的草案,翻了翻,说:‖艾森,已经11点了。客户会喜欢你这样。在这儿,没有人比你更孜孜以求。今天到此为止吧,甭想煮沸整个海洋。‖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 人到中年,职场半坡,说起来总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与其慨叹中年,不如继续精进。职场还有美好的下半程。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不断践行,且把这本身当成乐趣吧。过程即修行。 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目前拥有9000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78个国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麦肯锡着眼于杰出的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的智慧、有效地同各层次人士交往的能力。 这些学霸与商业精英是如何工作与生活的?这里有48个精英习惯提炼给你,看看有多少重合,或者有多少你认可的习惯,可以试试看。 关于如何投资人脉? 1. 珍惜超越利害关系的人脉,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 2. 在人脉上投资珍贵的时间与金钱,因为人脉真的很重要。 3. 发展人际关系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自我介绍、提问、告别时,准确叫出对方的名字。 4. 对交谈抱有诚意,并真挚地提问,真正地关心对方。 5. 要清晰地记住与对方相处的时间,并尽量尝试不同的场合。 6. 不刻意逃避与公司前辈或上司喝酒的场合。 7. 不管多忙,每周都要跟与工作无关的人见一次面。 8. 与外国人问候时应注意“握手的质量”,直视、微笑和坚定的握手。 磨炼内在与外在 9. 出电梯时要礼让他人 10. 别把“对不起”挂在嘴边,要多说“谢谢” 11. 培养思考无固定答案问题的习惯 12. 读书后,要花三倍的时间思考

13. 读报的同时,要思考“大家的反应”,培养“市场感”,至少一次读两份报纸 14. 比起新颖的想法,要更加重视坚定的意见 15. 不要靠网络“作弊”,独立思考,然后找出答案 16. 离开办公室时,请拿着纸和笔 17. 用“三个关键”锻炼瞬间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逻辑推理、时间管理、交流能力。 18. 养好身体,打造一个不迟到、不缺席的强健体魄 19. 注意健身,让心灵返老还童 20. 服装整洁比个性重要 21. 两周护理一次鞋子,鞋跟要定期修理。 养成不被时间操控的工作习惯 22.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提前10分钟到场 23. 20多岁时,将精力放在眼前的工作上,30多岁时,将周末的半天进行自我投资 24. 夺取明日之晨的仪式:下班前把桌子收拾整洁并计划好第二天的工作 25. 在新一周的工作开始前,将自己从OFF切换到ON,周日早睡,周一早起15分钟。 26. 学会确认工作的优先级,以及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的时间。 决定性的沟通创造出成果 27. 将笔记本放在三秒钟就能打开的地方,随时做笔记 28. 接到任务后,当场确认任务信息 29. 接到工作任务后,5分钟内马上开始安排进程 30. 回复邮件的速度=别人对你的评价,当需要大量时间可先简短回复,当需要整理思路时,要敢于搁置一晚。

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1、第四代时间管理,StephenR.Covey,《要事第一》 第一代:着重便条与备忘录(to-do-list),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没有优先观念,所做的事不符合人生目标,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 第二代:着重行事历与日程表,强调计划与准备,注意规划未来。 (自制力增强,能未雨绸缪,但做事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以GTD为代表,讲求优先顺序,依据轻重缓急设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过分强调效率,时间崩得很死,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第四代:根本否定“时间管理”,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以原则为中心,着重重要而不紧急事务的完成,强调人比事重要。) 2、GTD:Getting Things Done,David Allen,《尽管去做:无压的工作艺术》 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自己一一去执行。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总述: 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这样,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收集: 把任何需要跟踪或者记住或者做的事情stuff记在Allen称之为“水桶”inbox的地方:一个收件箱,电子邮箱,磁带,笔记本,PDA,或者它们的组合。每星期所有的水桶都应该被至少清空一次。 处理: 处理收件箱,从最上面开始,一次处理一项,不把任何东西放回收件箱,如果任何一项需要做:做(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委托别人完成,或者把它延期,否则,把它存档以便查询,把它扔掉,或者使它成熟以便下一步的处理。 两分钟原则:任何事情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那么马上就去做。两分钟是一个分水岭,这样的时间和正式地推迟一个动作所花的时间差不多。 (所有事项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进行区分整理,对于不能付诸行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参考资料、日后可能需要处理以及垃圾类,而对可行动的内容再考虑是否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如果可以则立即行动完成它,如果不行对下一步行动进行组织。) 组织: 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s):对于每个需要关注的事项,定好可以实际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如:“写项目报告”,下一步行动可能是“给Jim打电话问报告的要求”。完成某个事项,可能会有很多步骤和行动,但其中一定会有需要首先去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被记录在“下一步行动”列表上。较好的做法是把这些事项根据能够被完成的“环境”整理分类,例如“在办公室”,“在商场”。 项目(Projects):每个需要多于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开放式回路”就是一个“项目”,使用跟踪以及周期性的回顾来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下一步的行动进行下去。

时间管理

我想问下大家时间过得快不快,一生短不短暂。有句名言是这么感慨我们的一生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就过去了hang,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hang! 时间是什么?医务者说:时间是生命。生意人说:时间是金钱军人说:时间是胜利。 眼见着又到了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了,世界末日都马上要到来了。到年终了总感觉一年到头的忙,一年到头的混日子。什么也没完成,什么也没成长。还感觉到身心疲惫。看到床就想一头栽下去再也不愿起来,恨不得能一直窝在被窝里面睡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但是,总有那么多的但是,让自己不得不起床,学生要上课,上班族要上班。于是就有了闹钟设置成6:30 6:35 6:40 6:45 6:50 6:55 7:点不得已才起床有木有。 其实,起床,也就那么一下子。只要一狠心,一掀被子爬起来,洗漱完后,,精神也就来了。换句话说,只要过了这道坎,就会一路平坦。其实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一个时不时就能提醒自己的闹钟。 认真管理时间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为一种提醒与指引。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莫法特休息法 《圣经新约》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的书房里有3张桌:第一张摆着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第二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第三张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间作套种”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科学种田的方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连续几季都种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会下降很多,因为同一种作物吸收的是同一类养分,长此以往,地力就会枯竭。人的脑力和体力也是这样,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就变换不同的工作内容,就会产生新的优势兴奋灶,而原来的兴奋灶则得到抑制,这样人的脑力和体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剂和放松。

麦肯锡案例分析全集

内容目录: 麦肯锡《人才测评业务方法论介绍》66页.ppt 麦肯锡《上海环保集团---创建杰出的董事会》.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市场细分研究报告》71页.ppt 麦肯锡《中国电信---市场细分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关键》109页.ppt 麦肯锡《中国企业如何改善绩效管理》67页.ppt 麦肯锡《中国石化公司---营销培训卓越的定价策略》204页.ppt 麦肯锡KPI资料.ppt 麦肯锡TCL股份组织结构设计方案.ppt 麦肯锡爱情报告.pdf 麦肯锡—百威啤酒战略报告.ppt 麦肯锡的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业绩改善与客户管理.ppt 麦肯锡的市场研究方法.ppt 麦肯锡的营销工具箱 .pdf 麦肯锡方法(电子书).exe 麦肯锡给大唐电信作的战略.ppt 麦肯锡给医药行业的报告.ppt 麦肯锡公司管理咨询的标准流程—麦肯锡招商局项目.ppt 麦肯锡广电资料.RAR 麦肯锡-黑龙江庆新油田业绩管理报告.ppt 麦肯锡价格战略.ppt 麦肯锡建立高绩效的市场营销及销售组织体系.PPT 麦肯锡-降低成本的一些分析方法.ppt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七步法”.ppt 麦肯锡-金新信托-建立完善的产业投资流程.ppt 麦肯锡经典著作-用图表说话.pdf 麦肯锡-均瑶集团战略咨询项目建议书.ppt 麦肯锡-康佳广告促销计划流程实施手册.ppt 麦肯锡客户服务培训手册.ppt 麦肯锡—麦肯锡顾问客户服务培训手册.RAR 麦肯锡-某数码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培训2.ppt 麦肯锡—平安人力资源方案集成.RAR 麦肯锡-日本东芝中国公司战略.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1(motorol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2(nokia).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3(西门子).ppt 麦肯锡三星战略4(爱立信).ppt 麦肯锡—上柴的战略咨询.ppt 麦肯锡上海联通固定市场举措.ppt 麦肯锡—上海汽车城.ppt 麦肯锡实达案例分析.ppt 麦肯锡图表汇总.ppt 麦肯锡为某电力做的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流程最佳做法及诊断.ppt

时间管理的5个方法

管理方法编辑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来分享集各种方法之大成的5个。 新概念GTD 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来自于David Allen的一本畅销书《Getting Things Done》,中国的中文翻译本《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GTD的基本方法:GTD的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五个步骤。 1. 收集:就是将你能够想到的所有的未尽事宜(GTD中称为stuff)统统罗列出来,放入inbox 中,这个inbox既可以是用来放置各种实物的实际的文件夹或者篮子,也需要有用来记录各种事项的纸张或PDA。收集的关键在于把一切赶出你的大脑,记录下所有的工作。 2. 整理:将stuff放入inbox之后,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整理,清空inbox。将这些stuff 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进行区分整理,对于不能付诸行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参考资料、日后可能需要处理以及垃圾几类,而对可行动的内容再考虑是否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如果可以则立即行动完成它,如果不行对下一步行动进行组织。 3. 组织:个人感觉组织是GTD中的最核心的步骤,组织主要分成对参考资料的组织与对下一步行动的组织。对参考资料的组织主要就是一个文档管理系统,而对下一步行动的组织则一般可分为:下一步行动清单,等待清单和未来/某天清单。下一步清单是具体的下一步工作,而且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多步骤的工作,那么需要将其细化成具体的工作。GTD对下一步清单的处理与一般的to-dolist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比如按照地点(电脑旁、办公室、电话旁、家里、超市)分别记录只有在这些地方才可以执行的行动,而当你到这些地点后也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应该做那些工作。等待清单主要是记录那些委派他人去做的工作。未来/某天清单则是记录延迟处理且没有具体的完成日期的未来计划、电子邮件等等。

麦肯锡的经典工作方法

麦肯锡的经典工作方法 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詹姆斯·麦肯锡于1926年在美国创建,同时他也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的 * 。那么,麦肯锡的经典工作方法有哪些呢?下面jy135为大家了麦肯锡的经典工作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方向很重要; 2、开始时就怀着最终目标; 3、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 4、让实事说话; 5、如何让工作变得高效而简单:专注、先后、优先、拒绝、高效; 6、高效工作能力训练:工作秩序条理化、工作方法多样化、工作内容简明化; 7、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8、精心确定主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需要做什么、什么能给我高回报、什么能给我最大满足感; 9、不要草率了事; 10、事情的四个层次: A: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 B: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 C: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D: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 11、为什么总被事情牵着走 A:做事缺乏计划。 B:优柔寡断,唯唯诺诺。 C:杂乱无章的恶习。

D:不会利用零碎的时间。 E:毫无效率的机械工作。 F:控制不住情绪。 12、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A:每天开始有一个优先表。 B: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制定一个进度表。 13、用最充沛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14、像麦肯锡一样去解决问题:界定问题——设计分析作业——收集资料——解读分析结果! 15、我现在做的事,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16、是什么总是让我们远离目标。

17、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把关注点一直放在自己的目标上。 18、一次做好一件事情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要好得多。 19、对工作做出承诺。 20、集中注意力。 21、每天制一个图表。 22、几种重要而有效的图表 A:作息时间表。 B:工作进度表。 C:社交活动表。 D:创新想法表。 23、有效的方式,从废纸篓开始(减少文件→丢弃→少保存)。

(5S现场管理)管理方法系列麦肯锡S模型

管理方法系列--麥肯錫7S模型(doc 5) 追求卓越 软硬兼施 战略致胜 晴天打伞 以人為本 麦肯锡7S模型 一个企业的发展受7个“S”影响,他们是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和最高目标,其中结构和战略是硬件,其它五项是软件。 ──麦肯锡咨询公司(世界四大管理咨询公司)追求卓越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未,整个美国的管理思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这样来形容: 结构紧随着战略,即只要把战略计划写在纸上,正确的组织结构就会轻而易举地产生,剩下来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来组织实施,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幅非常美妙的图画,再加上二战后整个国际形势对美国极其有利,所以美国的企业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思路发展的。 但是,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失业率猛增,管理学界盛行“日本第一”、Z理论“、”日本经营的艺术“等说法。美国的管理学家开始努力寻找适于本国企业发展的秘诀。 这时,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活特曼,取得了管理学上的重要突破。由于长期服务于美国著名的玫肯锡管理顾问公司,他们访问了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优秀的60多家大公司。在这之后,他们又以获得能力和成长速度为准则,选出了40多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柯达、杜邦等各行业中的佼佼者。 两位管理学家以麦肯锡公司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简称7S模型)为框架,对这些优秀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与商学院的教授进行讨论,总结了这些尴企业的一些共同特点。他们把这些共同特点编写成了<<追求卓越──美国企业尴的秘决>>一书。该书的出版使美国人,尤其是美国企业人士,重新树起已经失落的信心。 所谓的企业组织七要素,首先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提出的。该模式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受7个”S”影响,

项目经理时间管理技能—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项目经理时间管理技能—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项目经理很忙?项目经理很忙!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忙碌的项目经理想要挤出时间,就需要掌握好卓越的个人时间管理方法。今天为大家奉上项目经理必备时间管理技能—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虽然是一个关于谈话的故事,但是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却是非常有用的。作为一名PM,无论是与领导沟通,与需求方沟通,与团队成员沟通,都是很耗费时间的,而项目经理的时间是非常紧,或者领导、需求方、团队成员的时间很紧,谁都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完成核心部分交流,让对方记住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缩短沟通时间,提高执行效率,原本需要一个小时去沟通的时间,现在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那么在单位时间上所创造的工作效率就会相当高,这将直接带动双方的后续做事效率。

而想要做好这一点,也不是简单说说的。你需要做到(锻炼)如下三点: 1、充分的前期准备。 任何业务要勤于积累,足够多的积累是巧妙应变的前提。俗话说,不打无把握之仗,对要沟通对象的历史、现状、周边、优势、接洽人的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方做出决定的时间就是一杯咖啡的时间,而你实现目的的时间也就只有一杯咖啡的时间,所以在作任何事情之前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 2、快速的分析能力。

顶级咨询公司私藏干货-15麦肯锡-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二、影响时间生产率的障碍三、时间自然法则四、时光大盗呈现五、时间管理系统

时间管理 天底下每种事物都有其季节性,而每个时刻也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生命诞生的时刻,生命枯萎的时刻,播种的时刻,以及收成的时刻:……保持缄默的时刻,以及挺身讲话的时刻。 ——旧约圣经之传道书

EDWARD W CARTET是BROADWAY HALE连锁店的创始人及现任的董事长,他从1946年成立4间店,到1968年为止共拥有46家连锁店,他曾经在“FORTUNE”(财富双周刊)上谈到有关时间管理的问题: “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我们必须下达的最重要决策,就是如何去使用自己的时间。对我来说,我就不会将自己的时间花在需要很多生产劳力,而成果却平凡无奇的事情上面。而且,只要我能找人去做的事情,我绝不会自己去做。”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是资本和无法更新的收入。 ?任何一个制定出来帮助我们高效率地安排时间的计划,都必须从我们对时间宝贵性的认识入手。 ?管理好你的时间就能管理好你的生活。

抱怨很多人平常都在抱怨的所谓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其实没有所谓“时间太多”或“时间不够”的情形存在。一天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不管你是谁,都是一样的。所谓时间及少,只是表示在这段时间里要做的事情太多,以致这段时间不允许而已。时间并不允许任何人去做每一件他的良知或幻觉告诉 他们值得去做的事情。 “能够做”和“本来可以做”基本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存在。

四个主要的时间生产率障碍 (表二)Ⅰ.人们并不尊重时间,他们不了解其重要性。 Ⅱ.人们视时间为不可竭尽的资源,并未了解其自然规律。 Ⅲ.人们不善于检查自己提高时间管理办法,不知道“重要”与“紧要”之区别。 Ⅳ.有时间观念的人不善于控制时间,他们不知怎样制定一个时间管理系统。

管理方法系列麦肯锡S模型

管理方法系列--麦肯锡7S模型(doc 5) 追求卓越 软硬兼施 战略致胜 晴天打伞 以人为本 麦肯锡7S模型 一个企业的发展受7个“S”影响,他们是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和最高目标,其中结构和战略是硬件,其它五项是软件。 ──麦肯锡咨询公司(世界四大管理咨询公司)追求卓越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未,整个美国的管理思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这样来形容: 结构紧随着战略,即只要把战略计划写在纸上,正确的组织结构就会轻而易举地产生,剩下来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来组织实施,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幅非常美妙的图画,再加上二战后整个国际形势对美国极其有利,所以美国的企业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思路发展的。 但是,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失业率猛增,管理学界盛行“日本第一”、Z理论“、”日本经营的艺术“等说法。美国的管理学家开始努力寻找适于本国企业发展的秘诀。 这时,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活特曼,取得了管理学上的重要突破。由于长期服务于美国着名的玫肯锡管理顾问公司,他们访问了美国历史上最悠久、最优秀的60多家大公司。在这之后,他们又以获得能力和成长速度为准则,选出了40多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柯达、杜邦等各行业中的佼佼者。 两位管理学家以麦肯锡公司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简称7S模型)为框架,对这些优秀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与商学院的教授进行讨论,总结了这些尴企业的一些共同特点。他们把这些共同特点编写成了<<追求卓越──美国企业尴的秘决>>一书。该书的出版使美国人,尤其是美国企业人士,重新树起已经失落的信心。 所谓的企业组织七要素,首先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提出的。该模式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受7个”S”影响,他们是战略、结构和战略是硬件,其它五项是软件。 “当7个指针都指着同一方向时,你看到的就是一个组织有序的公司。”这就是7S“)其中结构和战略是硬件,其它五项是软件。 麦肯锡公司的创始人麦肯锡曾是芝加哥大学会计学教授,企业科学管理的倡导者,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他管理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麦肯锡公司的管理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灵魂,而麦肯锡的7S模型就是其管理思想的集中表现。 软硬兼施

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总结

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总结 在只看到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或许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工作方法”这四个字,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在讲一种工作方法,而这种工作方法的名字叫——麦肯锡,什么是麦肯锡呢,麦肯锡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书中是以一个案例来揭示效能的重要性,其实麦肯锡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效能法则,是使你工作顺利与生活幸福的原理。那么怎么样提高自己的效能呢,书中做了如下分析: 一、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其中却又很大的区别,“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如果没有做正确的事这一前提,那么正确做事将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才能够正确做事。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做正确的事往往是领导力的表现,它揭示的做事的方向,整体的把控,而正确做事则是一种执行力的表现。例子:试想,在一个工业企业里,员工在生产线上,按照要求生产产品,其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他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时无论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 在知道做正确的事的重要性后,你就会问,怎么样找到“正确的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找到正确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你接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机械的就去解决,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目的是什么,只有深入的挖掘下去,才能找到正确的问题。 2、要怀有终极目标,无论我们做哪件事的时候,都是有目标的,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整件事件的凝聚过程,怀有终极目标的最大好处是时刻提醒你自己,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偏离原来的轨道,照最初的方向努力,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存在,本来想以这样的目的去做事情,但是结果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样,却做成了其他的事情,这就是没有怀有终极目标的弊端。在麦肯锡工作所获得的经验告诉我,每个人在一天所做的事情中,至少有80%是并不重要的。换句话说,可能我们每天80%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正确做事,却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工作方法。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能帮助我们很快地确定事情的重要性,它是让我们永远走在做正确的事的大道上的重要保障。这个“最终目标”会时刻提醒我们,这件事虽然紧急,却并不重要,那件事虽然看起来还可以拖延,但它却有助于我们向目标更快地迈进。 二、要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和时间管理 这里我要要讲到一个小理论自然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芝麻绿豆理论:重要的不得了的事情两三天就定下来了,芝麻绿豆的小事却搞了一两个月也没有解决。这里主要揭示的时间管理问题,何谓时间管理呢,其实就是说最精力和时间合理进行规划分配,提高效能。通过书中的知识以及一些个人的理解我总结了一下怎么实现良好的时间管理概念: 1、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最重要,然后分配时间 2、明确目标,将今天或者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择其轻重,将其排序。 3、动力,从自己最容易做的事情做起提升自己的动力 4、帕累托原则,将你要做的事情分成,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且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 要、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四个顺序揭示的是以个推入产出比的问题,以此类推,投 入产出比逐渐减少,就是说做重要的事情,性价比是最高的。 5、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规律并且不断的坚持下去,杂乱无章的生活和工作,会扰乱你 工作的重心。

麦肯锡时间管理十大技巧

麦肯锡80年工作结晶:高效时间管理的10大技巧 资讯| 2016-06-16 13:06:35 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既无法替换也无法补救。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指出的:“你的时间用完了,你的使命也就到头了”。 80年来,麦肯锡形成了一系列卓越高效的时间管理技巧。以下10点在时间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麦肯锡80年工作方法的结晶: 1.紧急任务专制 麦肯锡人常常处于紧急任务与重要任务互相挤时压的状态中。紧急任务要求立即执行,这就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重要任务。如果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披紧急任务所左右,并承受着时间的无休无止的重压,那么,搁置重要任务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现出来。因此,就必须对急任务进行专制管理,以保证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任务。 2.集中 在人们在组织的努力中,少数关健性的努力(大约20%)通常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结果(大约80%)这条原则也称为帕累托原则,即80/20定律。高效能人士总是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能够产生重大结果的那些“关键性的少数活动上”。 3.效能与效率 做正确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得正确更为重要。效率可以理解为正确地做工作,效能可以理解均做正确的工作。所谓有效的活动,就是指用最少的资源,包括时间,得到最大的效果。 4.活功与效果 人们在工作中往往忽视目标,或者忘记预期的效果,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活动上。终日忙忙碌碌渐渐成为他们的目际。这样的人往往把动机误作成就,把活动误作效果。他们不是去支配上作,而是往往被工作所左右。 5.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 通常,人们往往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抱乐观态度,也总是希望别人能够比实际可能的要更快一点完成任务。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律第二定律:“每件事情做起来都比原来想象的要多花费时间。”可见,自己接受和期望别人做出不切实际的时间预算的想法是十分危险的。

让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测试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测试。 下面的每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地给自己评分。计分方式为:选择“从不”为0分,选择“有时”记1分,选择“经常”记2分,选择“总是”记3分。 1、我在每个工作日之前,都能为计划中的工作做些准备。 2、凡是可交派下属(别人)去做的,我都交派下去。 3、我利用工作进度表来书面规定工作任务与目标。 4、我尽量一次性处理完毕每份文件。 5、我每天列出一个应办事项清单,按重要顺序来排列,依次办理这些事情。 6、我尽量回避干扰电话、不速之客的来访,以及突然的约会。 7、我试着按照生理节奏变动规律曲线来安排我的工作。 8、我的日程表留有回旋余地,以便应对突发事件。 9、当其他人想占用我的时间,而我又必须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时,我会说“不”。 结论:0~12分:你自己没有时间规划,总是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13~17分:你试图掌握自己的时间,却不能持之以恒。 18~22分:你的时间管理状况良好。 23~27分:你是值得学习的时间管理典范。 知道了你自己的时间管理方面的总总体水平,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时间是如何被浪费掉的。 浪费时间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浪费时间的主观原因,因为,这是一切的根源。 1、做事目标不明确。 2、作风拖拉。 3、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 4、过于注重细节。 5、做事有头无尾。 6、没有条理,不简洁,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7、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 8、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9、消极思考。 一项国际查表明:一个效率糟糕的人与一个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达10倍以上。 看来,人人都需要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那么,什么是时间管理?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来自美国,但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人们一般每8分钟就会受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每天50次~60次。平均每次打扰用时大约是5分钟,总共大约4小时。大约50%~80%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 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一周,365小时一年,一个人可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习,3~5年就可以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