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领土台湾

合集下载

第一个明确台湾是我国领土的文件

第一个明确台湾是我国领土的文件

第一个明确承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为中国领土的国际文件是《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后签署的文件。

全称《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中国、美国、英国召开开罗会议。

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

宣言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

历史背景播报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

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

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

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

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1]宣言制定播报在就《开罗宣言》草案讨论中,中英代表进行了颇为激烈的争论。

英国代表贾德干说,宣言草案中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应予剥夺”,惟独满洲、台湾和澎湖写明应“归还中华民国”。

他建议,为求一致,将满洲、台湾和澎湖也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

中国代表王宠惠反驳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引起的,如果《开罗宣言》对满洲、台湾、澎湖只说应由日本放弃而不说应归还哪个国家,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将疑惑不解。

他反对贾德干的修改意见。

贾德干辩解道,草稿中的“满洲、台湾和澎湖”之上,已冠有“日本夺自中国的土地”的字样,日本放弃之后,归还中国是不言而喻的。

王宠惠据理力争,他说,外国人对于满洲、台湾和澎湖,带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和主张,英国代表想必是有所耳闻,如果《开罗宣言》不明确宣布这些土地归还中国,而使用含糊的措词,那么,联合国家共同作战和反侵略的目标,就得不到明确的体现。

人教版地理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地理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共48张PPT)
☆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哪?
台湾多发什么气象灾害? 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试从地形、气候、河流、开发历史、交通等方面分析。)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气候温暖湿润 c、水源充足 d、开发历史悠久、
海陆交通便利 ……
自然资源 台湾“富饶的宝岛”
台湾岛资源丰富, 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玉山
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 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 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97米,不仅为台湾岛最高山峰,也 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 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河流 ①河流流向:
自中部向四周流
河流
②河流短小湍急, 水流量大, 水能丰富
③主要河流: 日月潭(最大湖泊)、 浊水溪(最长的河流)
它是台湾省最大的天 然湖泊,也是台湾最 负盛名的风景区。潭 中有一小岛,把湖面 分成南北两部分,北 半部形似日轮,南半 部状如月钩,故名为
日月潭。Leabharlann 气候气候类型及特点
☆台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在 2000毫米以上;年平均 气温在 20ºC 以上。 ☆气候特征:温暖湿润。
(樟树、红桧) ??
盛产海盐 ??
----- -----
广泛种植兰花,种 类多、产量大
----- -----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亚洲天然植物园”
----- -----
(请参考书P68图7.46“农矿产品分布图”回答)
“ 东 方 甜 岛甘 ”蔗
台湾岛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于种植甘蔗 等作物,蔗田遍及全岛。甘蔗是全台湾最重要的经济 作物,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蔗糖工业也较发达,制 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蔗糖产量位居世界第 四位,并大量出口。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论文2000字到5000字左右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论文2000字到5000字左右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论文2000字到5000字左右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

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特别是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

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

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一。

对此,我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中考政治台湾问题

中考政治台湾问题

• 台湾两次回归祖国,跨越了两部历史,第一部是 古代史,第二部是近代史。第三部历史即将打开 ,问: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对峙的因素有 • ①国民党军退败台湾时得到美国的支持阻止了人 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国民党军在台湾施行暴政, 颁布了“戒严令” ③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分裂台湾 ④岛内民进党大力鼓吹“台独”,岛内领导人李 登辉和陈水扁上台后积极从事“台独”活动 ⑤美 国、欧盟等国家在其背后支持台湾,如售卖武器 等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 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 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 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当堂训练
1 、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党和政 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中一台,两岸分治” C、“不统不独,维护现状” D、“一国两府,对等竞争” 2、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 史性的变化是在( D) A、1976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87年 3 、舞剧《薪传》的演艺家来自于(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法国
•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陆赠送台湾大 熊猫的乳名揭晓——“团团”、“圆圆”, 这一乳名寄托了中华民族早盼祖国统一的 愿望,为实现“团团圆圆”这一良好愿望 ,我们应 • ①坚持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 ②寄希望国共 再次合作 ③努力维护海峡两岸的稳定 ④ 积极推动两岸人民交往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③④

中考历史有关台湾问题

中考历史有关台湾问题

中考历史有关台湾问题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①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③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

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

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地理与历史一、地理与居民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

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中国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

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

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省的教育更加重视对台湾省的认知和了解。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一教育内容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台湾省,并增强对祖国领土完整的认知和认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以及台湾省在中国领土中的地位;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对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的认知和认同,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在中国领土中的地位;2.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台湾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在中国领土中的地位;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探讨台湾省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台湾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探讨台湾省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台湾省在中国领土中的地位。

2. 讲解与讨论(25分钟)(1)通过图片和地图的展示,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介绍台湾省的历史渊源,包括古代台湾岛的开发和近现代台湾的变迁;(3)讨论台湾省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和处理台湾问题。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以具体的案例,比如台湾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台湾省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台湾省发展对祖国统一的影响。

4. 总结与提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科书和课件;2. 地图、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教学评价方法1. 师生互评;2. 课堂讨论情况;3. 学生课后作业。

自古台湾就是我国领土,国家领土不容侵犯的名言警句

自古台湾就是我国领土,国家领土不容侵犯的名言警句

自古台湾就是我国领土,国家领土不容侵犯的名言警

一、这个国家并不完美,但是我深爱她。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二、中国就是完整的中国,台湾的名字叫台湾省。

永远爱我的祖国。

三、坚决反对台独,学过历史就应该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四、台湾!中国的土地,钓鱼岛!中国的土地;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我们都坚决和他们做斗争!我们从不侵略或欺负别人,我们只在做一件事: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五、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如果无法实现和平统我希望武统,希望国家尽快实施。

热爱中国的欢迎,不喜欢中国的那就滚蛋,土地必须是中国的!
六、中国宝岛台湾。

历史不会撒谎,期待统一的那一天。

中国人书写新历史。

七、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不认输,现在还是预备役,等待召唤。

八、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当初香港在英国,澳门在葡萄牙,最后都能让其回归,回归最长都有20余年了!台湾!祖国真的对你宠爱包容太久了,让“我们吃醋了”。

九、台湾是被我们伟大的中国母亲,宠坏了的不懂事的孩子,请尊重你的母亲!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十、你可以不当中国人,请你别玷污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为, 索贵中 ,国国

揆 一 招 降 书 :
郑 成 功 致 荷 军
则所之 总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 岛给日本(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和杭 州为通商口岸(增开商埠)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下令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垮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退住台湾。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设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 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 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 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发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冈村宁次向中国代表何应钦呈递降 书
探究: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 夷州
1662年 郑成功收 复台湾
隋 流求
元 琉球
明 台湾
1684年
清设立 台湾府
1895— 1945年 日占台湾
1949年 分离至今
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
元朝疆域图
地锯土 当,地 归今也台 我余,湾 。既久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