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票市场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

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
不同阶段中美两国股市的联动性。
外资进入一国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D) D FIF I , 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当一国经济不断扩张或者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7 2
作者简介 : 斯映红( 9 4 , , 17 一)女 安徽安庆人 , 初级职称 , 事财务管理研 究。 从

要: 中关两国股市从 2 0 将 0 7年 1月到 20 0 9年 l 2月按 年度为标 准分为三个 阶段 , 通过 实证 分析研 究 中美
两国股 市的联动性 。根据 实证 分析 的结果 , 剖析两 国股 市联动性的 内在机制。在剖析 两国股 市联 动性 的 内在机制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一 些 可行 性 的政 策 建议 。 提
资行为, 当然也包括对国外商品的消费和投资, 从而影响总产出; 另

方面,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会影响国内一般物价水平, 并通过价格信
号传递到国外, 引起各国经济波动的传递。通常来说, 由于经济贸易 联系的增强 , 各国在财政政策、 贸易政策等方面往往都趋于相似 , 使 得不同国家容易受同一冲击的影响。
关键词 : 市联动性 ; 股 宏观 经济 ;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8 09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1 )3 0 5 — 2 F 3 .1 A 17 — 9X(0 0 2 — 15 0
随 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 度的提高,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也更
加紧密。 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证券市场, 往往被称为国
2 1 年第 2 00 3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0MI S ARC GUI C RE E H DE
No2 . 0 0 .3 2 1

中国的股票跟美国互通吗

中国的股票跟美国互通吗

中国的股票跟美国互通吗
中国和美国的股票市场并不直接互通,但两国的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首先,中国和美国的股票市场都有上市公司。

中国的股票市场主要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而美国的主要股票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

这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两国市场上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其次,中美两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也在对方国家的股票市场上市。

例如,中国的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美国的苹果、微软等公司则在中国香港交易所上市。

这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对方国家公司的股票来参与跨国投资。

此外,中美两国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投资工具来投资对方国家的股票市场。

例如,中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产品来投资美国的股票市场,而美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中国指数的ETF(交易所
交易基金)来间接参与中国股票市场。

最后,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场之间也有一些合作和互动的政策措施。

例如,2014年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启动了“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香港交易所投资内地的股票市场,同时也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投资中国境内股票市场。

这使得中美两国的投资者更加方便地进行跨国投资。

总之,虽然中国和美国的股票市场并不直接互通,但通过上市公司的发行、跨国上市、投资工具和政策合作等方式,两国的股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互动,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参与跨国股票投资。

中美金融市场对比.

中美金融市场对比.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美两国金融市场成立的背景,其法律体系的相关内容,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三个方面,来浅析中美市场的对比研究。

关键字中美金融背景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法律目录第一章成立的背景…………………………………………1页1.1中国金融市场成立的背景…………………………………1页1.2美国金融市场成立的背景…………………………………1页第二章法律的维持……………………………………………5页2.1中国金融法律体系………………………………………5页2.2美国金融法律体系………………………………………6页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7页3.1中国金融机构体系………………………………………7页3.2美国金融机构体系………………………………………11页第四章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20页附录A……………………………………………………………24页附录B……………………………………………………………25页第一章成立的背景要对中美金融市场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我们来看各自金融市场成立的背景:中国就理论而言,中国金融市场从有借贷关系的那天起已近存在了,尽管是不完全和不规范的!时至今日,中国银行信贷市场在金融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的说:中国金融市场萌芽于建国初期。

1950年我国就发行了人民胜利拆实公债,出现了一级市场,开创了中国融资的先河。

完全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强烈的资金需求。

特别是1984年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

美国1551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MUSCOV股份公司,最早的股票投资者是喜欢探险的伦敦商人。

但西方的股票和证券交易所最早却产生于1611年的荷兰,英国和法国也在较早时候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经纪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议》建立起来并开始营运。

中美股市的联动

中美股市的联动

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金融市场】中美股市的联动分析王建新许婷婷(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市收盘价对美国股市收盘价影响不显著,但美国股市收盘价显著影响中国股市收盘价,且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与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波动溢出;联动性[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6-0076-02一、引言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的资本市场也逐步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革,2003年瑞士银行做成了我国QFII 的第一单;2005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大大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出台QDII 措施,为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开辟了一条渠道。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改革,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交易、流动性、定价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国际资本市场也逐步趋同。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的代表是美国股票市场,因而仔细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为什么不同的股市之间会存在联动性,学者们有多种解释。

目前,股市之间存在联动性的主流观点是市场基础假说与市场传染假说。

市场基础假说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专业分工已经从一国扩展到全球,每个国家都是专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会通过全球产业链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而使得各国的股市具有联动性。

市场传染假说是指投资者的行为具有盲从的羊群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负面情绪的冲击会被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公众媒体在各国投资者之间传播,情绪的渲染使得各国股市的波动具有联动性。

二、数据说明与模型假设本文选用的数据是上证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盘指数,并计算出对数收益率,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

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

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

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基于DCC-GARCH 和DCC-MIDAS 模型的分析澳门科技大学 薛一凡 田欣之 凌 丹 赵杨蓁摘 要:本文探究中美两国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作用机制。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和美国的股指收益率在所选样本区间内的确存在联动性。

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两国股市之间联动性的强弱有所差异,但大致呈同向变动,且长期联动比短期联动更稳定。

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及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会对中美股市联动性产生显著影响,且后者为负向影响。

关键词:中美股市;收益率;联动关系;DCC-GARCH;DCC-MIDAS本文索引:薛一凡,田欣之,凌丹,等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J].商展经济,2021(17):060-063.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7.191 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引入QFII 、QDII 以及股市的不断改革,我国股市正在不断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中美股市间的关系也成为投资者及学者热议的话题,对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如何制定,以及对投资者如何管理投资策略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爆发,危机中的联动性变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关于危机对中国股市与其他股市联动性影响这一问题,有人认为危机期间股市联动性增强,也有人认为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突发金融事件会降低一体化水平,造成股市之间联动性降低,这一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结论,结论因研究对象、样本期间以及实证方法而异。

2 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2.1 数据选取本文选取了2010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的沪深300和标普500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作为分析对象,日对数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为:()1ln /t t t R P P −=。

剔除掉两个市场未同时开盘的数据后,共匹配出2352组日数据。

美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和波动性的测量,我们选取了Baker(2019)提出的股权波动指数(EMV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index) 2.2 研究模型介绍2.2.1 DCC-GARCH 模型本文首先采用动态条件相关的多元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DCC-GARCH)研究中美两国股市的动态相关性,此模型利用标准化后的GARCH(1,1)模型中的残差估计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可以很好地捕捉股市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掌握市场间的联动效应。

中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比较

中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比较

80.2% 90.3% 99.1% 100.0% —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qbp/
第四,交易对象差异。
中国金融市场交易对象呈现“三少三小”特点 ① 票据市场品种少 ② 债券市场品种少 ③ 股票市场品种少 ④ 企业债券在债券市场上占比小 ⑤ 商业票据在金融市场上占比小 ⑥ 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重小
第五,市场参与主体差异。
中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来看呈现“四多四少”局面 ① 货币市场上金融机构参与多 ② 工商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参与少 ③ 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参与多 ④ 机构投资者参与少 ⑤ 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多 ⑥ 民营企业少 ⑦ 上市公司中绩差公司多 ⑧ 优质公司少
功能比较
第一,市场信息透明度截然不同。
第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同。
第三,对法律及其执行等外部制度环境的依赖度 不同。
表2-3 中美两种融资模式的运行特征比较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 对价格信号的反 弱(以内部信息为主) 应 市场力量 强 流动性 弱 风险 代际跨期平滑 资产性质 公司类型 创新融资 政治可控性 实物资产 中小公司 低 强 强 弱 强 横截面风险分担 (高科技)无形资产 大公司 高 弱
资产(美元) 银行数目
比例
比例累计
资产份额
资产份额累积
多于100亿 10亿-100亿 1亿-10亿 少于1亿 总计
107 555 4216 2205 7083
1.5% 7.8% 59.5% 31.1% 100.0%
1.5% 9.3% 68.9% 100.0% —
80.2% 10.1% 8.8% 0.9% 100.0%
利率体系比较
第一,利率政策比较
“官定利率”和“市场化的利率”

中美FOF发展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FOF发展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FOF发展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FOF这一投资策略已在美国发展多年,市场相对成熟,而国内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资金的大量流入,我国FOF 产品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本文通过对中美FOF市场表现,法律法规,投资策略,理财环境,管理水平,投资者偏好等方面的对比,找寻制约中国FOF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生源力量,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FOF;证券法律法规;投资策略;市场表现;中美对比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3一、引言FOF即基金中的基金,它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以基金为投资标的的宏观策略基金。

作为一种在合理投资策略指导下的新型资产配置方式,FOF在美国基金市场有着广大的客户人群和良好的收益。

因美国基金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导致投资人选择困难,FOF的出现帮助人们走出了这一困境。

近十几年来,FOF在美国市场发展格外迅速,FOF基金总资产从不足500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底的近1.7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收益相当可观,对比之下同期公募基金年增长率仅为6%。

作为稳健收益型基金的代表,FOF 已经成为美国养老金投资市场的主力,影响着多数美国人的退休生活。

然而FOF从国外引入国内后,却在国内陷入了“中国式困境”,以私募产品为主力的中国FOF产品无论是收益表现还是风险分散效果均差强人意,主要是由于国内现在整体金融投资意识以及资金管理团队运营水平不足,没有较好地体现出FOF产品在国外收益稳健且较为可观的特点。

二、中美FOF发展现状分析(一)市场份额近年来,海外FOF 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美国市场上共有FOF基金1,377只,资产规模为1.72万亿美元。

截至2015年,欧洲地区共有3746只FOF,规模达到5620亿美元。

截至2013 年末,全球公募基金FOF 总规模 2.76 万亿美元。

中国股市与房市、美国股市协整关系的行业比较

中国股市与房市、美国股市协整关系的行业比较

中国股市与房市、美国股市协整关系的行业比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1摘要本文按行业进行研究,选取行业价格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发现了沪深股市与房市、美国股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比较了三市对不同行业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和各行业自我调整能力的大小。

得出中国股市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房地产和股市间的资金分流在不同行业不同。

关键词股市房市道琼斯指数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结构层次、立法、投资理念的不断完善,我国股市和国外股市的关系如何发展,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我国股市的国际化水平如何;在近两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房价,房市的投资、交易收到影响的同时,会对股市产生如何影响;对于股市不同行业在上述问题上和房市、国外股市的关系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我国股市与国内外经济因素间长短期关系时用到了以下几种计量方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g 检验。

单位根检验:某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则时间序列的某些重要性质与时间无关,均值和方差在时间过程上都是常数,并且在任何两时期的协方差值仅依赖于该两时期间的距离或滞后,而不依赖于计算这个协方差的实际时间。

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方程形式的确定包括两部分:一是确定vecm模型和πyt-k是否应包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二是确定滞后项数(即k值)。

对于前者,可以根据变量的数据图形。

误差修正模型:yt-1-β0-β1*xt-1表示系统对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可以称之为“均衡误差”,描述了对均衡关系偏离的一种长期调解。

λ为协整系数,λ的大小反应了向均衡调整能力的强弱。

从模型中看出,y的当前变化决定于x的变换以及前期的非均衡程度,也就是说前期的误差项对当期的y值进行调整。

误差修正模型提供了解释长期关系和短期调节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美股票市场比较(一)发展历程比较。

美国股票市场历史悠久,它萌芽于独立战争时期,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使股份制得到迅猛发展,企业纷纷借助股票市场筹集大量资金,1929 年经济大危机后美国政府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立法监管和控制,整个市场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因此而快速地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

仅纽约股票交易所2002 年的股票交易额就为10 .3 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交易量的77 %,居世界第一,美国的股票市场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晴雨表”。

中国股票市场是80 年代政府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试点而设立的,直到90 年代初政府才建立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市场运行由于受国家关于股份制和证券市场政策的限制,还存在诸多人为的投资障碍。

因此,发展时间短、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政策市”明显且投机性强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

尤其是政府对市场的过分行政干预使得股票市场的运行很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股指的走势往往与国民经济背道而驰,令其“晴雨表”的功能丧失(二)投资品种比较。

同中国相比较,美国的投资品种十分丰富,有股票和股指(如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 指等)的现货、股票和股指的期货及期权、可转换债券、信托凭证(ADRs) 等品种,投资者不仅可以进行各类品种的投资,还可以进行它们之间的套戥交易,避免因各类投资者行为趋同而造成市场单边运行,出现暴涨暴跌的局面。

我国的股票投资品种十分单一,仅有A、B 股现货交易和可转换债券等品种,没有避险工具,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只得抛售股票以减少市场下跌带来的损失。

此外,我国股票市场与国外市场最大的差异是,将整个股权结构人为地分割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这不仅有悖于股份制经济的本质要求,扭曲了股票市场的本来面目,还限制并阻碍了股票市场各种功能的正常、有效发挥。

(三)发行市场比较。

美国股票发行市场是国际性的市场,发行规模和容量都十分大,。

我国的股票市场只为国内的企业服务,另外,我国的 B 股市场作为筹集外资的场所,一直与 A 股市场分离,自成立以来一级市场一贯清冷,目前我国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上市通道,同美国股票市场的上市渠道相比较,不仅市场容量小,缺乏鲜明的层次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筹资需求,而且造成市场结构非常不合理,各个层次的市场功能混乱,分工不明确,上市公司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提高整体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

美国作为一个金融大国,股票市场除了有主板市场(如纽约股票交易所)、NAS-DAQ 市场(即创业板市场),OTCBB 市场外,还有粉红单(PinkSheets) 市场及其它市场(如几家券商之间约定的不定期的交易市场等),这就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市场体系(四)流通市场比较。

股指波幅过大和换手率过高一直是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的主要特征。

我国股市波动性远远超过美国位居世界前列。

(五)投资者结构比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者开户人数持续增加,截止2003 年12 月底,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开户数已达6992 .6572 万户。

与此同时,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也先后进入股票市场,人市的规模逐步放大,它们已代替个人投资者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体。

美国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包括私人养老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财产保险基金、共同基金(mutualfund ,也叫互助基金,包括开放型基金、封闭型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投资银行(美国最有名的投资银行有摩根·斯坦利、美林证券和高盛)等。

同中国一样,虽然美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很多,但他们大都通过持有共同基金而间接二、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启示(一)丰富股票市场的交易品种,尤其是推出股票衍生品交易。

我国股市波动性位于世界前列,这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如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等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丰富股票市场交易品种,推出衍生品交易不仅是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股票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二)加强多层次股票市场的建设,逐步形成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的多层次股票市场构架。

股票市场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建立不同层次但又相互联系的运行市场,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发行、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扩大直接融资的范围。

(--) 合并A、B 股市场,建立统一的股票市场。

(四)构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股票市场。

据调查,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平均年龄的为43 .5 岁,其中60 岁以上者占15 .5%。

工薪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是个人投资者的主体。

他们普遍缺乏投资知识,投资理念以短期投资为主。

因此,应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的种类、规模、数量。

1997 年,美国机构投资者资产占GDP 的比重为138 %,而同期我国只有0 .09%;1993 年,美国最大的300 家机构投资者资产已达7.2 万亿美元。

占GDP 的110 %。

四、转变服务观念。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是履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职能的基础。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水平。

坚决。

\(二)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层次。

一是要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信贷货币政策方面的指导与咨询的服务功能。

二是要在各对外窗口、服务岗位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零距离”的无障碍服务,并且要努力创造条件,为特定客户提供“量身与贴心” 式的服务。

(三)加大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各种金融服务平台。

2.3 中美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比较2.3.1 中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比较(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以外为主。

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外源融资又可分为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的债权融资,配股及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半股权半债权的方式。

和股权融资相比,债券融资有成本低,不稀释股权等优势。

公司内源融资大部分靠多年经营的累积盈余来提供,而累积盈余则来自于税后利润,因此公司内源融资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运用资金的盈利能力的强弱。

从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看,我国上市公司资金来源具有如下特点:①上市公司内部筹资比例甚少,而外部筹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内源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由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是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②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长期资金来源,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股权融资,而且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从下表就可以看出这种依赖性,这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2. 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率高3,股权集中。

(2) 美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如下特点:①美国公司长期资金的筹集具有“留存收益一发行债券一发行股票’ ’这一顺序性,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受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在外部融资中,美国企业主要依赖证券融资,美国企业依赖于以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券融资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

美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非常自由,可随时发行新股融资。

发行时间与频率没有限制,通常由董事会决定,并向证券监管部门上报。

当公司股票价格达到 5 美元以上时,上市公司股东通常可将其持有的股票拿到银行抵押,直接获得现金贷款。

上市公司还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

据资料表明,美国上市公司在1975 .1984 年十年间的投资性资金来源中,留存收益占13%、发行债券占12%、发行股票占6%、银行贷款占 5 %。

发行股票在其企业融资渠道中的相对性不高。

在美国企业融资中,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但是没有金融市场的重要。

从1994 年以后,股票市场已成为美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资金负来源。

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非常自由,可随时发行新股融资。

发行时间与频率没有限制,通常由董事会决定,并向证券监管部门上报。

当公司股票价格达到 5 美元以上时,上市公司股东通常可将其持有的股票拿到银行抵押,直接获得现金贷款。

上市公司还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

据资料表明,美国上市公司在1975 .1984 年十年间的投资性资金来源中,留存收益占13%、发行债券占12%、发行股票占6%、银行贷款占 5 %。

发行股票在其企业融资渠道中的相对性不高。

在美国企业融资中,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但是没有金融市场的重要。

从1994 年以后,股票市场已成为美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资金负来源。

③股权分散,且绝大多数股票为个人所持有。

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早且较成熟,上市公司多,股票发行额度大,股票流动性强,股权极为分散。

政府对法人持股的比例也有一定的限制,近几十年来,机构投资者股东的持股比例虽然有所上升,但单个机构持有某大型公司的股权超过 1 %的非常少。

股东为自然人使得股东有强烈的财务治理动机,但过于分散的股权加大了股东直接从内部控制经营者的成本,从而限制了股东的直接控制能力。

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股权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分散股东可以利用发达的证券市场,低成本、高效率地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或采用“用脚投票" 方式对公司经营施加影响。

(3) 美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于中国由于债务资本存在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的硬性约束,企业时刻能感受到债务资本成本的存在;而股权融资无需还本,股利支付也无硬性规定,企业通常感受不到股权资本成本,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爱股权融资。

这种对股票融资有很强的偏好,不仅与融资优序理论相左,而且与国际企业融资结构潮流,即股权融资的衰落和债权融资的兴起,也不相适应。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下使公司的资本成本最低。

目前,中国公司长期负债和总负债水平超过美国,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

可见中国上市公司逐步在改变依赖对外融资的情况,特别是较高水平的股权融资。

并且,中国上市公司税前盈利的分配中,作为债务份额的利息支出比重比美国低得多,而税前留存收益的比重很高。

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在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也加快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步伐。

中国与美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比股权集中度不同,股权流动性不同,股东类型不同,股东数量也存在着差异。

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体现了分散的特点,这种分散式个人投资者所拥有的股权占有重要地位,公司就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股权集中度低,股票大多是可以自由公开交易的,使得股权流通比较快。

相比我国在股权结构上体现一种一股独大的现象,这和我国企业历史有关,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家是主要的投资者,投资者比较集中,个人股比较少,这样管理者就会忽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大股东利益。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