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都的泰勒斯

米利都的泰勒斯
米利都的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 , a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writing at around 600 BCE, described a form of static electricity , noting that rubbing fur on various substances, such as amber , would cause a particular attraction between the two. He noted that the amber buttons could attract light objects such as hair and that if they rubbed the amber for long enough they could even get a spark to jump.

At around 450 BC Democritus , a later Greek philosopher, developed an atomic theory that was remarkably similar to our modern atomic theory. His mentor, Leucippus, is credited with this same theory. The hypothesis of 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held everything to be composed of atoms . But these atoms , called "atomos", were indivisible, and indestructible. He presciently stated that between atoms lies empty space, and that atoms are constantly in motion. He was incorrect only in stating that atoms come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Each object had its own shaped and sized atom.

An object found in Iraq in 1938, dated to about 250 BCE and called the Baghdad Battery , resembles a galvanic cell and is believed by some to have been used for electroplating in Mesopotamia , although this has not yet been proven.

19th century development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subjec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ith the tools of modern research techniques, started to intensify. Notable developments in this century include the work of Georg Ohm , who in 1827 quant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ic current and potential difference in a conductor, Michael Faraday , the discoverer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1831, and James Clerk Maxwell , who in 1873 published a unified theory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in his 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 In the 1830s, Georg Ohm also constructed an early electrostatic machine. The homopolar generator was developed first by Michael Faraday during his memorable experiments in 1831.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dynamos — that is, electrical generators which operate using a magnetic field. The invention of the industrial generator , which didn't need external magnetic power in 1866 by Werner von Siemens made a large series of other inventions in the wake possible. In 1878, the British inventor James Wimshurst developed an apparatus that had two glass disks mounted on two shafts ( ed . it was not till 1883 that the Wimshurst machine was more fully reported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omas Edison built the world's first large-scale electrical supply network

During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800s, the study of electricity was largely considered to be a subfield of physics . It was not unt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at universities started to offer degre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1882, Darmstad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unded the first chair and the first facul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orldwide. In the same year, under Professor Charles Cros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gan offering the first op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ithin a physics department. In 1883, Darmstad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Cornell University introduced the world's first courses of stud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 1885 th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founded the first chai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ubsequently established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886.

During this period work in the area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1882 Edison switched on the world's first large-scale electrical supply network that provided 110 volts direct current to fifty-nine customers in lower Manhattan. In 1887 Nikola Tesla filed a number of patents related to a competing form of power distribution known as alternating current . In the following years a bitter rivalry between Tesla and Edison, known as the " War of Currents ", took place over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distribution. AC eventually replaced DC for gener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enormously extending the range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power distribution.

Nikola Tesla made long-distanc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s.

The efforts of the two did much to further electrical engineering—Tesla's work on induction motors and polyphase systems influenced the field for years to come, while Edison's work on telegraphy and his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ticker proved lucrative for his company, which ultimately became General Electric .

However,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other key figures in the progres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ere beginning to emerge. [ 7 ] Charles Proteus Steinmetz helped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ng current that made possible the expans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mulating mathematical theories for engineers.

[ edit ]Modern developments

Emergence of radio and electronics

[ edit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 many scientists and inventors contributed to radio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s. In his classic UHF experiments of 1888, Heinrich Hertz transmitted (via a spark-gap transmitter ) and detected radio waves us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1895, Nikola Tesla was able to detect signals from the transmissions of his New York lab at West Point (a distance of 80.4 km). [ 8 ] In 1896, Alexander Popov made wireless transmissions across 60 m and Guglielmo Marconi , around the same time, made a transmission across 2.4 km. John Fleming invented the first radio tube, the diode , in 1904.

Reginald Fessenden recognized that a continuous wave needed to be generated to make speech transmission possible, and he continued the work of Nikola Tesla, John Stone Stone , and Elihu Thomson on this subject. By the end of 1906, Fessenden sent the first radio broadcast of voice. Also in 1906, Robert von Lieben and Lee De Forest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the amplifier tube, called the triode . [ 9 ] Edwin Howard Armstrong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electronic television , in 1931. [ 10 ]

[ edit ]Second World War years

A fifty foot dish Antenna of an 3 kW C-band Radar. Kennedy Space Center. Tracks the space shuttle and tracks expendable launch vehicles.

The second world war saw tremendous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especially in RADAR and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magnetron by Randall and Boot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1940. Radio loc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and radio guidance of aircraft were all developed in Britain at this time. An early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Colossus was built by Tommy Flowers

of the GPO to decipher the coded messages of the German Lorenz cipher machine . Also developed at this time were advanced clandestine radio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for use by secret agents. An American invention at the time was a device to scramble the telephone calls between Churchill and Roosevelt. This was called the Green Hornet system and worked by inserting noise into the signal. The noise was then extracted at the receiving end. This system was never broken by the Germans. A great amount of work was undertak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part of the War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areas of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pulsed linear networks, frequency modulation, vacuum tube circuits,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and fundamentals of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These studies were published shortly after the war in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Series' published by McGraw hill 1946. In 1941 Konrad Zuse presented the Z3 , the world's first fully functional and programmable computer. [ 11 ]

[ edit ]Post war developments

circa. 1947 to 1955 ENIAC i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as Glen Beck (background) and Betty Snyder (foreground) program the ENIAC in BRL building 328

Prior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subject was commonly known as 'radio engineering' and basically was restricted to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s and RADAR, commercial radio and early television. At this time, study of radio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ies could only be undertaken as part of a physics degree.

Later, in post war years, as consumer devices began to be developed, the field broadened to include modern TV, audio systems, Hi-Fi and latterly computers and microprocessors. In 1946 the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of John Presper Eckert and John Mauchly followed, beginning the computing era. The arithmetic performance of these machines allowed engineers to develop completely new technologies and achieve new objectives, including the Apollo missions and the NASA moon landing . [ 12 ]

The invention of the transistor in 1947 by William B. Shockley , John Bardeen and Walter Brattain opened the door for more compact devices and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n 1958 by Jack Kilby and independently in 1959 by Robert Noyce . [ 13 ] In the mid to late 1950s, the term radio engineering gradually gave way to the name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which then became a stand alone university degree subject, usually taught alongsid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ith which it had become associated due to some similarities. In 1968 Marcian Hoff invented the first microprocessor at Intel and thus igni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 The first realization of the microprocessor was the Intel 4004 , a 4-bit processor developed in 1971, but only in 1973 did the Intel 8080 , an 8-bit processor, make the building of the first personal computer, the Altair 8800 , possible. [ 14 ]

米利都的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约600书面描述的一种形式静电,指出摩擦皮毛上的各种物质,如琥珀,会造成特定的吸引力两者之间。他指出,琥珀按钮能吸引轻的物体,如头发,如果它们擦一琥珀足够长的时间,他们甚至可以拿到火花跳跃。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德谟克利特,后来希腊哲学家,开发了原子理论非常相似,这是我们的现代原子理论。他的导师,Leucippus,是记入与此相同的理论。在德谟克利特假说Leucippus和举行一切组成是原子。但是,这些原子,称为“atomos”,是不可分割的,坚不可摧。他指出,原子之间的预见性在于空白处,原子是在运动中不断。他是不正确的,说明只有在原子不同大小和形状来。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形状和大小的原子。

一个对象中发现伊拉克在1938年,距今约公元前250,并呼吁巴格达电池,类似于一个原电池,是由一些人认为已经用过电镀在美索不达米亚,虽然这尚未得到证实。

19世纪的发展

在19世纪,电气工程学科研究与现代技术的工具,开始加剧。在本世纪显着进展,包括工作格奥尔格欧姆,谁在1827年之间的关系量化的电流和电位差的导体,迈克尔法拉第,对发现者电磁感应在1831年,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谁在1873年出版了一统一理论的电力和磁力的论文在他的电力和磁力。[4]在19世纪30年代,格奥尔格欧姆还建造了一个早期的静电机。在单极发电机是由第一迈克尔法拉第于1831年在实验过程中他难忘。它是现代发电机开端- 也就是部采用磁场发电机。的工业发明的发电机,它并不需要在1866年由外部磁场电源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其他可能在醒来一个大系列。1878年,英国发明家詹姆斯Wimshurst开发了一个有两个玻璃器具装在两个磁盘上的轴(教育。没有它,直到1883年的Wimshurst机更充分报道,以科学的社区)。

托马斯爱迪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电力供应网

在19世纪后半期,电力研究,主要是认为是子场物理。直到19世纪晚期的大学开始提供学位电气工程。1882年,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成立了第一把交椅,工程学院电气全球第一。同年,在教授查尔斯十字,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始提供电子物理系工程在第一个选项的。

[5] 1883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推出的第一课学习的世界电气工程和1885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创办主席在电气工程的第一个英国。在密苏里大学成立于1886年,随后美国电气工程的第一部。[6]

在此期间工作在该地区急剧增加。1882年,爱迪生打开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电力供应网络,提供110伏直流电到五九客户在曼哈顿下城。1887年特斯拉提出了编号为已知的专利相关的表格到一个竞争配电交流电。在随后的几年的“特斯拉之间竞争激烈的已知和爱迪生,电流战争“,放在了分配方法的首选。最终取代了交流发电和配电直流,极大地扩大范围和提高安全和权力分配的效率。

尼古拉特斯拉作出远距离电力传输网络。

两个所做的努力做了很多,进一步电气工程,特斯拉的工作感应电机和多相系统的影响来实地多年,而爱迪生的工作对电报和他发展股票代码证明成为有利可图,他的公司,最终总电力。

然而,到本世纪末,19,电气工程的其它重要进展的数字也开始出现。[7] 查尔斯变形斯坦梅茨有助于促进联合国系统发展的交变电流的扩大成为可能的电力工业国家,制定了工程师的数学理论。

[ 编辑]现代发展

无线电和电子产品的兴起

[ 编辑]20世纪初

在无线电的发展,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促进无线电技术和电子产品。在他的经典高频1888年的实验,海因里希赫兹传输(通过一个火花发射机的差距),检测无线电波使用电气设

备。1895年,尼古拉特斯拉能够检测点信号西他在纽约的实验室在从传输(一公里的距离为80.4)。[8] 1896年,波波夫制成无线传输在60米和马可尼一样,围绕时间,使2.4公里的传输过去。约翰?弗莱明发明了第一个圆形管,二极管1904年,在。

雷金纳德费森登认识到,需要连续波产生,使语音传输成为可能,而他继续,工作尼古拉特斯拉约翰石材,和埃利胡汤姆逊这个问题。截至1906年年底,费森登首次派出无线电广播的声音。此外,在1906年,罗伯特冯Lieben和李代林自主开发的功放管,称为三极管。

[9] 埃德温霍华德阿姆斯特朗技术扶持电子电视1931年,在。[10]

[ 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年

一个五十英尺碟形天线的3千瓦的C波段雷达。肯尼迪航天中心。追踪和跟踪消耗航天飞机运载火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到了巨大的进步,在电子领域,尤其在雷达并与发明的磁控管由兰德尔和引导在伯明翰大学于1940年。无线电定位,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指导飞机在英国的所有发达国家在这个时候。早期的电子计算设备,巨像是由汤花的GPO的破译了德国的密码信息洛伦茨密码机。还开发了先进的这个秘密特工使用的秘密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时间。当时美国的发明是对设备的争夺丘吉尔和罗斯福之间的电话通话。这就是所谓的绿色大黄蜂系统和信号噪声所拟订插入到。当时提取的噪声在接收端。这个系统是由德国人从来没有打破。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在美国作为战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无线电测向领域,脉冲线性网络,调频,真空管电路,传输线的电磁理论和工程基础。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后不久,在什么被称为战争的电台通讯系列,由麦格劳希尔1946年出版。1941年康拉德楚泽介绍了Z3的,世界上第一个全功能和可编程计算机。[11]

[ 编辑]战后发展

约。1947年至55年的ENIAC在费城,格伦贝克(背景)和贝蒂斯奈德宾夕法尼亚州(前景)计划在BRL公司埃涅阿克建设328

此前的第二次世界战争的主题是俗称'无线电工程',基本上仅限于通信和雷达,电台,早期的电视方面。此时,无线电工程研究只能在大学进行,作为一个物理学学位的一部分。

后来,在战后几年,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开始被开发,该领域扩大到包括现代电视,音响系统,Hi - Fi和近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在1946年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约翰Presper埃克特和莫齐利约翰之后,开始计算时代。这些机器的运算性能完全允许工程师开发新技术,实现新的目标,其中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和美国航天局的月球着陆。[12] 1947年发明晶体管由威廉B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坦开小型设备的大门,并导致了更多的发展集成电路于1958年由杰克基尔比在1959年和独立罗伯特诺伊斯。[13]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无线电工程一词逐渐让位给了电子工程的名称,然后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学学位的学科,电气工程与通常的同时,它已成为相关因某些相似之处任教。1968年马尔奇安霍夫发明了第一台微处理器的英特尔公司,从而点燃了发展的个人电脑。该微处理器的第一个实现的是英特尔4004 ,4位处理器在1971年开发的,但只是在1973年做了英特尔8080 ,一个8位处理器,使建筑物的第一台个人电脑,牛郎星8800 ,可能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1910 年11 月12 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 1.65 米,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他12 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25 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1927 年秋,和吴筱之结婚。1929 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29 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 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

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 ”“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 人才’ 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1930 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 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即多方打听并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1931 年秋冬之交,华罗庚进了清华园。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 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为讲师。1936 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从1939 年到1941 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 多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数素论》。在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下,他还积极参加到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之中。《堆垒数素论》后来成为数学经典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陈景润 个人履历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荣誉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妻:由昆(1951- ) 子:陈由伟( 1981年12月生) 华罗庚(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人物简介

名人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

名人故事数学家华罗庚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 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

(完整word版)数学家精彩小故事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华罗庚,人们往往把这个名字当作"数学家"、"自学成才"和"聪明"的代名词。随着"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广泛开展.这位当代中国的传奇数学家在少年儿童中也广为知晓了。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在病痛和贫困面前,华罗庚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恋数学,他四处寻找数学书自修。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三本数学书可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贪婪地把它们读得烂透,并尝试写些论文,投寄到《科学》、《学艺》等刊物发表。1929年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学》第14卷第4期)。1930年l 2月他又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苏家驹的解法中把一个13阶行列式算错了。 这后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视,系主任熊庆来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1931年,华罗庚经他的同乡唐培经教员引荐,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这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华罗庚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在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指导下,两年之中,华罗庚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凭藉他的天赋和雄厚的学力,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为助教。一个乡间来的青年人,只有初中文凭,居然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1934-1936年,华罗庚在杨武之等教授的关心下,深入研究数论,他阅读丁许多当时国际上数论权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之父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之父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 之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19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我们称欧几里得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得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都是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欧几里得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了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这部巨著。这本书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成功的教科书。它刚一问世就取代了所有以前的教科书,从此以后一直使用了2019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2018年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父---泰勒斯

数学之父—泰勒斯 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泰勒斯以前,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时,只满足于对各类事物提出怎么样的解释,而泰勒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作出怎么样的解释,而且还加上了为什么的科学问号。古代东方人民积累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一些由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泰勒斯认为,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用在某个问题里可能是正确的,用在另一个问题里就不一定正确了,只有从理论上证明它们是普遍正确的以后,才能广泛地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泰勒斯自觉地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它赋予数学以特殊的科学意义,是数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泰勒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 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 泰勒斯对古希腊的哲学和天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历史学家肯定地说,泰勒斯应当算是第一位天文学家,他经常仰卧观察天上星座,探窥宇宙奥秘,他的女仆常戏称,泰勒斯想知道遥远的天空,却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数学史家Herodotus层考据得知Hals战后之时白天突然变成夜晚(其实是日蚀),而在此战之前泰勒斯曾对Delians预言此事。泰勒斯的墓碑上列有这样一段题辞:「这位天文学家之王的坟墓多少小了一点,但他在星辰领域中的光荣是颇为伟大的。」

数学名著

数学名著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但《几何原本》超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却是《圣经》所无法比拟的。 公元前7世纪之后,希腊几何学迅猛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希腊学者们开始对当时的数学知识作有计划的整理,并试图将其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首先做出这方面尝试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其后经过了众多数学家的修改和补充。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学者们已经为建构数学的理论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评注家泰奥恩(Theon,约比欧几里得晚七百年)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几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13卷,总共有465个命题,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 第一卷首先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定义、解释、公设和公理,还包括一些关于全等形、平行线和直线形的熟知的定理。该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定理。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 第二卷篇幅不大,主要讨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代数学。 第三卷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这些定理大多都能在现在的中学数学课本中找到。第四卷则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 第五卷对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作了精彩的解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并不出名的数学家和牧师波尔查诺(Bolzano,1781-1848),在布拉格度假时,恰好生病,为了分散注意力,他拿起《几何原本》阅读了第五卷的内容。他说,这种高明的方法使他兴奋无比,以致于从病痛

十个数学家的故事文档

华罗庚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有关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有关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一生都是在国难中挣扎。他常说他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 自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第二次劫难是抗 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路程”,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分配到 外地等。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要,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需怎样 坚强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40年代,华罗庚已是世界数论界的家之一。但他不满足, 不停步,宁肯另起炉灶,数论,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数与复分析,这 又需要何等的毅力寻! 华罗庚善于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说出来。这些语言 简意深,富于,令人难忘。早在 S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在于勤奋”。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人,但从不提及的天分,而把比聪明 重要得多的“勤奋”与“积累”作为的,反复教育年青人,要他们学 数学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锻炼自己。50年代中期,针 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做出一些成果后,产生自满情绪,或在同一 水平上写论文的倾问,华罗庚即时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 要持续提升。“文化大路程”刚结束的,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受到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部门,急于求成,频繁地要求报、评奖金 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了学风败坏。表粗制滥造,争名夺利,任意吹嘘。 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 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及评价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要经 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这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 华罗庚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 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国访问时,他把成语“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

数学之父名人故事

数学之父名人故事 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习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塞乐斯的方法既巧妙又: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塞乐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塞乐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塞乐斯以前,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时,只满足于对各类事物提出怎么样的解释,而塞乐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作出怎么样的解释,而且还加上了为什么的科学问号。古代东方人民积累的数学知识,

王要是一些由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计算公式。塞乐斯认为,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用在某个问习题里可能是正确的,用在另一个问习题里就不一定正确了,只有从理论上证明它们是普遍正确的以后,才能广泛地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习题。在人类文化开展的初期,塞乐斯自觉地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它赋予数学以特殊的科学意义,是数学开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塞乐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塞乐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塞乐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 塞乐斯对古希腊的和天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奉献。历史学家肯定地说,塞乐斯应当算是第一位天文学家,他经常仰卧观察天上星座,探窥宇宙奥秘,他的女仆常戏称,塞乐斯想知道遥远的天空,却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数学史家Herodotus层考据得知Hals战后之时白天突然变成夜晚(其实是日蚀),而在此战之前塞乐斯曾对Delians 预言此事。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 韦达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韦达 韦达(F ? Viete,Francois,1540~1603),法国数学家。 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地区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后来考入普瓦杰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他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但过了4年之后,他便辞掉律师职务,去给别人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和家庭教师。直到1573年,韦达才又重操旧业,出任法国某地方法院律师,后来在政治上几经波折,于1589年被亨利三世任命为法国最高法院律师。1595年~1598年,法国和西班牙发生战争,韦达效力于亨利四世,为法国军队翻译截获的军事密码,立下汗马功劳。但政治生涯多变化,在韦达去世前一年,他被亨利四世免去了职务,韦达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始终将数学作为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坚持数学研究,并自费印刷和发行自己的数学着作,最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一个数学家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韦达在数学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方程理论、符号代数、三角学及几何学等,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符号代数与方程理论 数学中代数与算术的区别在于代数引入了未知量,用字母等符号表示未知量的值进行运算,而算术则是以具体的数进行运算。1591年,韦达出版了他最重要的代数学着作《分析方法入门》,这是最早的符号代数专着。在书中,韦达引入字母表示未知量,并使之系统化,使得代数成为研究一般的类和方程的学问,为代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韦达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 在研究方程的一般解法的过程中,韦达试图创立一种一般的符号代数来代替原来的每一问题各有一种特殊解法的情形。他引人字母来表示量,用辅音字母B,C,D等表示已知量,用元音字母A表示未知量,并将这种代数称为“类的运算”以区别于原来的“数的运算”。同时,韦达还规定了“类”的 运算法则(与数的运算法则相同)。以此为起点,韦达对代数方程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韦达这样给出了方程的定义:一个方程是一个未知量和一个确定量的比较。他将方程作了一定的分类,给出了饵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615年,韦达的生前好友将韦达早在1591年完成的《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一书整理出版。书中研究了几类高次方程的解法,并得到了一般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更为重要的是,韦达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韦达定理,即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他清楚地论述了对于二次方程,若第二项的系数是两数的和的相反数,第三项的系数是这两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就是此方程的根。这在我们的中学代数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定理,想来同学们对此肯定不会太陌生吧! 几何学上的贡献 韦达充分发挥自己在代数研究上的优势,用代数方法研究解决了一些几何问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动脑筋。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此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了:“二十三!”“怎么,你看过《孙子算经》?”王老师惊诧地问。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王老师又问。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4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三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人物简介代数学之父韦达

人物简介代数学之父韦达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韦达 韦达(F Viete,Francois,1540~1603),法国数学家。 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地区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后来考入普瓦杰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他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但过了4年之后,他便辞掉律师职务,去给别人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和家庭教师。直到1573年,韦达才又重操旧业,出任法国某地方法院律师,后来在政治上几经波折,于1589年被亨利三世任命为法国最高法院律师。1595年~1598年,法国和西班牙发生战争,韦达效力于亨利四世,为法国军队翻译截获的军事密码,立下汗马功劳。但政治生涯多变化,在韦达去世前一年,他被亨利四世免去了职务,韦达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始终将数学作为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坚持数学研究,并自费印刷和发行自己的数学着作,最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一个数学家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韦达在数学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方程理论、符号代数、三角学及几何学等,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符号代数与方程理论 数学中代数与算术的区别在于代数引入了未知量,用字母等符号表示未知量的值进行运算,而算术则是以具体的数进行运算。1591年,韦达出版了他最重要的代数学着作《分析方法入门》,这是最早的符号代数专着。在书中,韦达引入字母表示未知量,并使之系统化,使得代数成为研究一般的类和方程的学问,为代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韦达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 在研究方程的一般解法的过程中,韦达试图创立一种一般的符号代数来代替原来的每一问题各有一种特殊解法的情形。他引人字母来表示量,用辅音字母B,C,D等表示已知量,用元音字母A表示未知量,并将这种代数称为“类的运算”以区别于原来的“数的运算”。同时,韦达还规定了“类”的 运算法则(与数的运算法则相同)。以此为起点,韦达对代数方程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韦达这样给出了方程的定义:一个方程是一个未知量和一个确定量的比较。他将方程作了一定的分类,给出了饵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615年,韦达的生前好友将韦达早在1591年完成的《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一书整理出版。书中研究了几类高次方程的解法,并得到了一般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更为重要的是,韦达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韦达定理,即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他清楚地论述了对于二次方程,若第二项的系数是两数的和的相反数,第三项的系数是这两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就是此方程的根。这在我们的中学代数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定理,想来同学们对此肯定不会太陌生吧! 几何学上的贡献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没有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皇后是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了,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12.苏步青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中国数学会学报的 主编,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又创办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创办《数学年刊》杂志并任主编。

代数学之父

“ 代数学之父”——韦达 一、生平简介 韦达(viete 或vieta ,Fran c ois l540—1603.2.23)是法国数学家。出生于法国东部地区的普瓦图(Poitou),是十六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他是第一个引进系统的代数符号,并对方程论做了改进的数学家。由于韦达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韦达1560年就读于法国普瓦图大学,是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毕业后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出任过地方法院律师,法国行政法院检察官,皇室律师,法国最高法院律师等。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的议员。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他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与研究数学。韦达系统地钻研过卡尔达诺、蒂文、塔尔塔利亚、邦贝利和丢番图的著作。为了使自己研究成果及时公诸于世,他自筹资金出版发行。他的数学研究工作为近代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16世纪最伟大的代数学家。在法兰西与西班牙的战争中,他成功地破译了一份西班牙的数百字的密码,为法国打败西班牙提供了重要情报。韦达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各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把叙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结论称为“韦达定理”)。 韦达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代数学的推进,他最早系统地引入代数符号,推进了方程论的发展。韦达用“分析”这个词来概括当时代数的内容和方法。他创设了大量的代数符号,用字母代替未知数,系统阐述并改良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指出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三次方程不可约情形的三角解法。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韦达第一个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数学符号的人,他不仅用字母表示已知量、未知量及其乘幂,而且用来表示一般的系数。他把符号代数称为类的算术,从而划定了代数与算术的分界。 韦达从事数学研究只是出于爱好,然而他却完成了代数和三角学方面的巨著。他的《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1579年)是韦达最早的数学专著之一,可能是西欧第一部论述6种三角形函数解平面和球面三角形方法的系统著作。他被称为现代代数符号之父。韦达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截角术",初步讨论了正弦,余弦,正切弦的一般公式,首次把代数变换应用到三角学中。他考虑含有倍角的方程,具体给出了将COS(nx)表示成COS(x)的函数并给出当n≤11等于任意正整数的倍角表达式了。 二、主要数学成就 1、《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 1579年发表的《数学定律;应用于三角形》(Canonmathermaticus seuad triangula)一书,系统地叙述了用所有6种三角函数解平面和球面三角形。该书提出了正切定理: )2()2( B A tg B A tg b a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