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2

幼儿园课程2
幼儿园课程2

简答

1.简述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角色:观察者,作用:儿童榜样,对儿童的爱和期望。

2.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是有目的的,强调教师的作用。互相平行。达成目标。

3.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哪四个问题?

学校要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教育经验,有效组织,确定正在实现

4.简述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因素。

与社会 , 文化的适切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变革的需求,计划本身的状况,管理和运行机制,编织着实施者间的沟通,实施者水平与能力

5.外观评价模式要求评价者从哪些方面收集课程资料?

1,前提因素 2 ,过程因素 3 ,结果因素

6.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教育公平原则下的多元化 2 ,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3 ,生命教育前提下平衡化 5 , 0-5 岁课程一体化 6 ,课程与社区教育服务相融合

4 ,课程有效性的7 ,提高教师专业水

课程设计目标模式具有哪些显著特征?其优点和缺陷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目标模式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4 分)

1、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它设计步骤都要围绕着预先制订

的行为目标来进行;

2、强调目标的行为导向,要求确立明确、可以测量的外显性行为目标。

也就是说,目标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把一般的、宽泛的教育目的分解成具体的行为目标,

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最后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课程的成效。这两个特点既是这种设计模式的优点,也造成了它的问题与局限。

二、目标模式的优点在于课程设计的条理性和简易性:( 3 分)

1、第一,课程设计条理清晰。

目标模式用明确的目标规定教育的方向,使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旋及评价都有一个服务中心。

2、第二,增强了教育者的目的性。

清晰的目标可以引导教育者不断思考自己的工作要达到什么,使课程设计过程成为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

3、第三,课程评价简单易行。

目标模式提供了判断教育成功与否的非常简单易行的准则——目标的达成程度,从而使课程评价变得简单明了,容易操作。

三、这一模式的显著缺陷则在于它的机械性和“工具化”倾向:( 3 分)

1、第一,课程目标的行为化必然导致其分解和细化,可能造成教育视野的局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课程目标强调细化,与现代课程强调教育内容应具完整性、系统性是相矛盾的。

2、第二,强调目标的行为化、可预期性和可测量性,必然忽视非预期的、没有明显的外

部表现、缺乏可测量性的学习结果,如情感体验、态度方面的学习,而这些,在今天看来

往往是更重要的学习。

3、第三,课程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定量测量,轻质的分析,课程评价难以为改

进课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4、第四,过于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艺术性”和

“人性”,即个性和创造性。没有真正反映“人的教育”的本质。

试述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的五阶段。

答:一、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 (2 分)

二、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

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2 分)

三、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

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2 分)

四、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经由处

理的材料进行解释。(2 分)

五、报告结果。课程评价人员要根据课程评价的初衷,决定课程评价报告的性质,包

括报告的阅读对象、报告的形式以及有关报告的其它事项。(2 分)

幼儿园课程相比于学校课程的不同之处。

(1)早期教育方案更多地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强调社会需要和

知识体系。( 2 分)

( 2)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 2 分)( 3)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发展。( 1 分

维果茨基理论中对幼儿园课程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哪三个概念?

(1)“最近发展区”。( 2 分)

(2)“鹰架教学”。( 2 分)

(3)“心理工具”。( 1 分)

简述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有哪些?

(1)目标模式。( 2 分)

(2)过程模式。( 2 分)

(3)时间模式。( 1 分)

(4)批判模式。

区域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可以重点观察哪些方面?

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重点观察以下几方面:

(1)幼儿的兴趣。( 1 分)

(2)活动参与情况。( 1 分)

(3)社会交往水平。( 1 分)

(4)认知发展水平。( 1 分)

(5)遵守规则情况。( 1 分)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的关系

(1)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

支柱。( 1 分)

(2)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

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 2 分)

( 3)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2 分)

简述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关于儿童发展的原理。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将儿童发展归为 6 条原理:

( 1)发展是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或综合的变化过程。( 1 分)

( 2)早期获得的经验不会消失,而会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统中去。( 1 分)

( 3)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在帮助儿童巩固新知和提供有益于发展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1分)

( 4)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地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主动探索世界。( 1 分)

( 5)儿童的自我感觉是建立在与他人和与物体交互作用所获取的经验的基础上的,而知

识是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反复地感知和自我检察而形成的。( 1 分)

补充:( 6)冲突对于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冲突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社会文

化要求的诸多有意义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答出任意五条即可。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三大支柱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1)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

支柱。( 4 分)

(2)蒙台梭利认为,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3 分)

(3)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

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3 分)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选择活动材料的主要依据。

( 1)该材料是否与该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合。(2分)

( 2)该材料是否能给幼儿带来真、善、美的熏陶。( 2 分)

( 3)该材料是否有挖掘多种教育价值的可能。( 1 分)

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2 分)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2 分)

(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 分)

对幼儿的认知学习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 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 1 分)

(2)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

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2 分)

( 3)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1 分)( 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1 分)

简述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的具体角色。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不是教师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教师协助儿童自下而上地自我发展。正是

从这种教师观出发,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而不是“教”师。

(1 分)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

(1)环境的提供者( 1 分)

(2)示范者( 1 分)

(3)观察者( 1 分)

(4)支持者和资源者( 1 分)

确定班级中各个区域的空间位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教师首先要依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需要在现行的活动室空间内寻找最佳位置。( 2 分)

1、美工区经常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些。

2、科学区、生物区需要自然光线,而且要便于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因此,最好选

向阳的一面,并能方便地通往阳台、院子等处。

3、积木区、娃娃家活动量大,最好有一块比较宽敞的地方。

二、也许每个活动区都有 1~ 2 个比较理想的地点,但教师在做最后决定时,还要做整体考虑:( 3 分)

1、动静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2、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明确而产生消极影响(如幼儿无目

的地“乱窜”分散注意力等)。

3、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入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

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中央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

设活动区。

4、最好留有一块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

当然这个场所不一定非要单独开辟,如果有的活动区能够容纳下全班儿童则完全可以代替之。

5、避免出现“死角”——教师的视线不能随时看到的地方。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简述单元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

幼儿园或教师在选择单元“主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我们不妨

问自己几个具体的问题,并尝试着回答:

( 1)这个主题幼儿会喜欢吗?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吗?( 1 分)

( 2)它蕴涵着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1 分)(3)它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能引起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

学习经验?( 1 分)

(4)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

的具体活动( 1 分)

( 5)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无有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1 分)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有哪些?

答:(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

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

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

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获得教育方面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定影响课程

的各种决策。( 4 分)

(2)由于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它能被用于及时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

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使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更为完善;或者从根本上改革课程,开发

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的教师、幼儿园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

员或者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有可能通过课程评价的过程,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准,从而

更有利于原有课程的完善或新课程的开发和发展。(3 分)

(3)在课程管理的层面上,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

需要获得有关课程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度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鉴定或推广的依据。由于

课程评价具有鉴定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中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或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定,对课程是否值得推

广、在什么范围内推过以及如何推广等作出结论。(3 分)

试述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答:(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

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

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4 分)

( 2)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 4 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3 分)

(3)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

实施教育。( 3 分)

简述惠勒的圆环型目标模式。

惠勒对泰勒模式下课程编制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该为圆环型目

标模式,即:

(1)确定目标。( 0.5 分)

(2)选择学习经验。( 1 分)

(3)选择学习内容。( 1 分)

( 4)组织、统和学习经验与内容。( 1 分)

(5)评价。( 1 分)

(6)调整目标、确定新一轮目标。(0.5 分)

简述瑞吉欧教育实践中方案活动的特点。

( 1 )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2 分)

(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2 分)

(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1 分)

从哪些方面对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进行区分?

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是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西方学者们曾就三个方面

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

( 1)课程的计划性。( 2 分)

( 2)学习的环境。( 2 分)

( 3)学生的学习结果( 1 分)

简述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的优缺点。

(1) 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因为便于操作而又直接见效,曾在课程评价中占领主导地位。(2

分)

(2)但是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强调了预期的课程目标,而相对忽视课程实施的前提和过程,以

及其他许多与课程预期目标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强调了评价工具和手

段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相对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判断合理性的关注,特别是往往将诸如

创造性、自主性、好奇性等一些不易测量,却有价值的方面排斥在课程目标之外,因

此,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的运用存在相当的局限性。(3分 )

幼儿园课程编制包括哪些环节?

( 1)课程目标的确定。( 2 分)

( 2)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1 分)

( 3)课程的实施。( 1 分)

( 4)课程评价。( 1 分)

简述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 1)“以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为目标。( 2 分)

( 2)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2 分)

( 3)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1 分)

试述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答:(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

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

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4 分)

( 2)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 4 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

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3 分)

(3)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

实施教育。( 3 分)

试述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关于儿童发展的原理。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将儿童发展归为 6 条原理:

( 1)发展是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或综合的变化过程。( 2 分)

( 2)早期获得的经验不会消失,而会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统中去。( 2 分)

( 3)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在帮助儿童巩固新知和提供有益于发展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2分)

( 4)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地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主动探索世界。( 2 分)

( 5)儿童的自我感觉是建立在与他人和与物体交互作用所获取的经验的基础上的,而知

识是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反复地感知和自我检察而形成的。( 2 分)

补充:( 6)冲突对于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冲突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社会文

化要求的诸多有意义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质。答出任意五条即可。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启蒙性( 1 分)

(2)生活化( 1 分)

(3)游戏性( 1 分)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1 分)

(5)潜在性( 1 分)

幼儿园课程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 1)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2 分)

( 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2 分)

( 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1 分)

简述主体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性。

(1)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主题教学活动既有一定的预设取向,又有一定的生成取向。主

题教学活动的性质决定了这类教育活动既能反应幼儿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给予幼儿一些必

须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能在不同程度上顾及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激励幼儿在活动

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动。(3 分)

(2)由于主题教学活动可以由幼儿根据较广的学习经验发起活动,这样会使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增加,是教育活动的可操作性降低。因此,这类教育活动对教师的

要求较高,即要能把握活动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又要能准确地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

从而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2 分)

简述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1)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 分)

( 2)幼儿课程资源的非均衡性。( 2分)

简述瑞吉欧教育实践中方案活动的特点。

( 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2 分)

(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2 分)

(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1 分)

简述西方国家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1)课程多元文化化。( 1 分)

(2)保育和教育相整合。( 1 分)

(3)课程标准化。( 1 分)

(4)课程全纳化。( 1 分)

(5)课程个性化。( 1 分)

(6)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试析介于高、低结构课程之间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置

( 1)幼儿园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并非一定是“非此即彼”的,有些幼儿园课程会同时兼顾

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与关注教师教学的血液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培养儿童的一般能

力与为入小学做好学业上的准备。(3 分)

(2)在介于高、低结构课程之间的幼儿园课程编制中,课程编制者设置的课程目标常

既有目标取向的特点,又有生成性目标取向或表现性目标取向的特征,表现为既对儿

童的学习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又能顾及儿童与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让儿

童能有在自己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空间。( 3 分)

(3)这类介于高、低结构课程之间的幼儿园课程,其课程目标常会同时存在“显性目

标”和“隐形目标” 。“显性目标”往往表述的是对儿童学习的一些基本的要求和标

准,“隐形目标”往往表述的是儿童能有在自己水平上得到发展的东西。(4 分)

试评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的优缺点。

(1) 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因为便于操作而又直接见效,曾在课程评价中占领主导地位。(2

分)

(2)但是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强调了预期的课程目标,而相对忽视课程实施的前提和过

程,以及其他许多与课程预期目标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强调了评价工具

和手段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相对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判断合理性的关注,特别是往往

将诸如创造性、自主性、好奇性等一些不易测量,却有价值的方面排斥在课程目标

之外,因此,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的运用存在相当的局限性。(8 分)

简述陈鹤琴“五指活动”的内容。

(1)健康活动。( 1 分)

(2)社会活动。( 1 分)

(3)科学活动。( 1 分)

(4)艺术活动。( 1 分)

(5)语言活动。( 1 分)

简述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因素。

(1)幼儿园课程与社会、文化的适切性。(1 分 )

(2)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和支持。 (1 分 )

(3)幼儿园课程变革的需要。 (1 分 )

(4)幼儿园课程计划本身的状况。( 1 分)

(5)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1 分) 补

充:( 6)幼儿园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沟通。

(7)幼儿园课程实施者本身的水平和能力。

简述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课程实施的步骤。

(1)选择主题。( 1 分)

(2)确定目标。( 1 分)

( 3)教师学习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并收集资料。( 1 分)

( 4)开展活动。( 1 分)

( 5)家庭参与。( 1 分)

( 6)高潮活动。( 1 分)

( 7)观察和评价。( 1 分)

简述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

( 1)张雪门确定了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偏重直接经验原则和偏重个体发展原则。( 2 分)

( 2)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1 分)

( 3)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1 分)

简述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1)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2

员”,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

(2)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分 ) 她把教师称作为“指导

(1 分)

(1分)由于在活动中教师

很少对儿童直接传授知识,教师的榜样就显得格外重要。

简析瑞吉欧的“集体教学”。

(1) 瑞吉欧教育实践的“集体学习”中的“集体”,不仅仅指的是儿童,还包括成人。(1分)

(2)在瑞吉欧的“集体学习”过程中,强调了记录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儿

童和教师重温学习时刻的重要性。 (1 分 )

(3)“集体学习”的内容能把认知、情感、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联系起来。(1分)( 4)“集体学习”会超越个体学习,创造一个获得知识的集合体,集体内部的比较、

讨论、修正等途径,可以使个体达到独自学习不能达到的效果。“集体学习”过程能产生有意义解决认知冲突的社会交往,而这是在儿童与物体发生交互作用中所不可能产生

的。(2 分)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有哪些?

答:(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

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

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

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获得教育方面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定影响课程

的各种决策。( 4 分)

( 2)由于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它能被用于及时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

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使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更为完善;或者从根本上改革课程,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的教师、幼儿园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有可能通过课程评价的过程,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准,从而

更有利于原有课程的完善或新课程的开发和发展。(3 分)

(3)在课程管理的层面上,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需要获得有关课程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度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鉴定或推广的依据。由于课程评价具有鉴定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中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

析,或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定,对课程是否值得推广、在什么范围内推过以及如何推广等作出结论。(3分)

谈谈西方国家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1)课程多元文化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人口的流动等因素使社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向不仅反映在社会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必然反映在儿童教育方面。( 2 分)

(2)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既有教育功能,又有保育功能,两者完全整合一体,这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培养“保教教师”的计划要求能使教师设计和发展全新概念的课程,这种课程需要拓展,日常生活活动应被设计成学习的资源。( 2 分)

(3)课程标准化。在部分西方国家,早期教育课程已被逐渐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学习标准和责任制度之中。( 2 分)

(4)课程全纳化。以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有一个趋势。( 2 分)

(5)课程个性化。只有高度个性化的儿童,才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才能在未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2 分)

从哪些方面对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进行区分?

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是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西方学者们曾就三个方面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

(1)课程的计划性。( 2 分)

(2)学习的环境。( 2 分)

(3)学生的学习结果( 1 分)

维果茨基学派理论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包括哪四个方面?

( 1)儿童建构知识。( 1 分)

( 2)发展和社会背景不可分离。( 2 分)

( 3)学习能引导发展( 1 分)

( 4)语言在心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1 分)

简述学问中心课程的优缺点。

一、优点( 2 分)

1、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起来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其

思维逻辑性的发展。

2、教师组织教学也相对容易。

二、缺点( 3 分)

1、可能导致重人知轻情意。

2、重记忆轻理解。

3、重共性轻个性。

4、脱离生活。

5、脱离实际。

6、机械记忆。

7、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简述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课程实施的步骤。

(1)选择主题。( 1 分)

(2)确定目标。( 1 分)

( 3)教师学习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并收集资料。( 1 分)

( 4)开展活动。( 1 分)

( 5)家庭参与。( 1 分)

( 6)高潮活动。( 1 分)

幼儿园教育有哪几种途径?

幼儿园教育具有多途径的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途径归纳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1)教学活动,即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 1 分)

( 2)游戏( 1 分)

( 3)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1 分)

( 4)学习环境( 1 分)

( 5)家园合作( 1 分)

简述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1)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

支柱。( 2 分)

(2)蒙台梭利认为,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1 分)

(3)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1 分)

试述瑞吉欧教育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

答:一、瑞吉欧教育实践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 分)(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马拉古兹认为,只要成人能为儿童安排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环境,儿童就有可能运用多种符号系统表达和表现自己。在课程

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御用各种符合系统,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自己。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瑞吉欧教育实践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相信儿童在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有与他人进行交流自己想法的需要,并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与他人共同建构知识。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在瑞吉欧学校中,教师在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听取和参与儿童的交谈,时时用录像和照片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以能获得有关儿童所想、所知和所感的有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实施课程。

二、在瑞吉欧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5 分)

(1)瑞吉欧教育实践中,教师是聆听儿童,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成为“时机的分配者”,是儿童学习活动的“资源共享者” ,而不是法官。

(2)在瑞吉欧,无论是从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从时间的发生方面说,教师所采取的的行动都是螺旋式进行的。

(3)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构者,这是瑞吉欧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

谈谈你对幼儿园课程评价目的的理解。

答:课程评价的目的大体分为两类:

一、完善原有课程或者开发、发展新课程( 5 分)

完善原有课程是幼儿园课程评价最常见的目的。

1、由于评价具有诊断功能,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课程的不足或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

和影响因素,因此可以为调整、改进课程提供依据。

2、这一功能也使课程评价天然具有“研究性”特点,也就是说,评价过程需要不断地发

现问题,提出“为什么”,并尝试做出解释。这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研究过程。研究的结果

不仅能发展和完善旧课程,开发新课程,也会使评价者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二、管理课程( 5 分)

包括选择、推广课程和幼儿园教育质量鉴定。

1、选择推广一种课程模式通过对课程方案的理性分析,或者对其实际效果的评定,对课

程的性质、特点、适用范围等做出价值判断,决定是否可以采用,是否值得推广,推广中

应注意什么。

2、无论是对国内流行的课程,还是对从国外引进的课程,都需要进行这种鉴别,然后决

定取舍。课程评价具有这种鉴别功能。这种鉴别功能使得课程评价还常常用于管理幼儿园

教育的目的。

为什么评价(评价的目的)和由谁来评价(评价主体)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课程研

究人员和幼儿园教师评价课程主要为了改进、完善、开发、发展课程的目的,而教育行政

和管理人员评价课程主要出于鉴别、选择、推广、管理的目的。但这种区分并不绝对。比如,幼儿园教师在使用各种版本的“教材”和“教育活动设计”时,甚至在参考本园传统

的教育计划和教案时,也需要进行鉴别、选择。

简述张雪门关于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据此,他确定了一

些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 分)

(2)偏重直接经验原则。( 2 分)

( 3)偏重个体发展原则。( 1 分)

简述幼儿园课程编制包括哪些环节?

( 1)课程目标的确定。( 2 分)

( 2)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1 分)

( 3)课程的实施。( 1 分)

( 4)课程评价。( 1 分)

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1)目标达成评价模式。( 1 分)

(2)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1 分)

(3)外观评价模式。( 1 分)

(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 分)

(5)差距评价模式。( 1 分)

怀特指出学习理论有哪些特征?

怀特指出学习理论的 5 个主要特征:

( 1)环境以刺激为其特征。( 1 分)

( 2)行为以反应为其特征。( 1 分)

( 3)刺激是强化物,当被用于反应以后,可能增加或减少可测量的行为反应。( 1 分)( 4)学习可被理解为刺激、反应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系。( 1 分)

(5)除非有证据提出反例,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可有环境调控的、可被消除的和可

被训练的。( 1 分)

简述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几类关键经验。

(1)主动学习的关键经验。( 1 分)

(2)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 1 分)

( 3)创造性表征的关键经验。( 1 分)

( 4)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 1 分)

( 5)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 1 分)

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 5 个阶段:

( 1)确定目的。( 1 分)

( 2)搜集信息。( 1 分)

( 3)组织材料。( 1 分)

( 4)分析材料。( 1 分)

( 5)报告结果。( 1 分)

( 6)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试从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等方面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体系。

(1)以“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为目标。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中,首先提出的是“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他将幼稚园教育的目标归结为

4分方面:在引导儿童做人方面,陈鹤琴强调要培养儿童具有合作服务的精神和同情

心;在身体方面,他认为主要是训练儿童养成各种达成强健体格的习惯,培养儿童一

定程度的运动技能;在智力方面,他主张应以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为主;在情绪方

面,他指出除了让儿童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等积极情绪外,还要帮助儿童克服无端发

脾气、矫作、惧怕等不良性格。( 3 分)

( 2)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陈鹤琴在其“活教育“思想体系

中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他打破

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

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 4 分)

(3)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中

提出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此作为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他强调

“做”,为的是确立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3 分)

你如何看待瑞吉欧的“集体教学”。

(1) 瑞吉欧教育实践的“集体学习”中的“集体”,不仅仅指的是儿童,还包括成人。(1

分)

(2)在瑞吉欧的“集体学习”过程中,强调了记录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儿

童和教师重温学习时刻的重要性。 (3 分 )

(3)“集体学习”的内容能把认知、情感、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联系起来。(3分)( 4)“集体学习”会超越个体学习,创造一个获得知识的集合体,集体内部的比较、

讨论、修正等途径,可以使个体达到独自学习不能达到的效果。“集体学习”过程能产生

有意义解决认知冲突的社会交往,而这是在儿童与物体发生交互作用中所不可能产生的.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述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答: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要能正确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这种实质,我们必须确认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课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第二,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第三,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活动。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答:幼儿园课程在整体上和整体中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2)幼儿园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的生活性和游戏性;(4)幼儿园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 3.试举例说明成熟学说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成熟说一直以来都对幼儿园的课程产生过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即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看法。儿童观又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整体上左右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决策;其次,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选定。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的课程在考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时,一定不能忽视儿童的成熟水平和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发展顺序,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的可能性来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进度。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促进儿童的发展。3.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学派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人们从皮亚杰的理论中受到的启发主要有:(1)认为知识是儿童通过和物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灌输进行了批判。认为教学中应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对物体的操作,这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实施策略,环境的设臵和活动区域设计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2)受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需求使之选择了发生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发生认识论又为儿童智力开发运动推波助澜;(3)发生认识论使专业工作者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力求更加注重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规律来组织幼儿园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时候力求以皮亚杰的

幼儿园小中大教学总目标

大班教学目标 一、日常生活 1.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随意请假。 2.保持个人卫生,并能维持公共环境的卫生,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3.能熟练地使用餐具,保持自身桌面、地面干净,自觉清洁饭桌上的残渣。 4.能整理并保管好自己及班级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及物品。 5.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主动饮水,少吃冷饮,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暴饮暴食。6.身体内外主要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在日常行为中,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 7.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乐于接受牙医的治疗。 8.坐、站、行、阅读、书写姿势正确。 9.情绪稳定,懂得用语言表达情绪,有较好的自制能力。 10.初步学习在不同场合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能正确对待、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11.能独立完成值日生工作。 12.正确使用各种大小器械、用具,注意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遇到危险或意外发生时,能及时通知成人,并听从成人指挥,保护好自己。 13.让幼儿认识有关安全标志,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幼儿不玩火及危险物品,学会逃生的方法。14.让幼儿了解流行性疾病的危害,学会预防流行性疾病的方法。 二、社会 1.培养幼儿基本的自我控制及应变的能力。 2.指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使幼儿掌握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基本的社会技能。 3.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知道一些主要的自然景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了解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一节的意义,感受节日气氛。 5.引导幼儿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社会公共规则,形成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6.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并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7.使幼儿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并乐于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8.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自满,敢干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9.幼儿能做到做事有信心、有耐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0.引导幼儿逐渐加深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相关社会成员的了解,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幼儿园课程论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 以课程专家或教师计划为主体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一般都会忽视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兴趣,因为它很难在真正意义上符合每个个体的不同兴趣和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 × 2.(2分) 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和动作发展,但对情感发展并无益处。 √ × 3.(2分) 艾斯纳认为在编制课程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其中表现性目标优于教学性目标,应该替代传统的教学性目标。 √ × 4.(2分) 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在计划时能较多地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目标具有儿童生成性,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教育活动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弹性,是较为理想的教育活动形式。 √ × 5.(2分) 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作业。

√ × 6.(2分) 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学科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但它们并非就是非此即彼,有时甚至可以兼容。也就是说各种课程内容在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往往体现在取向的程度上,而不是表现为极端的选择上。 √ × 7.(2分) 根据成熟理论,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当儿童尚未达成“准备状态”时,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去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其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 × 8.(2分) 各种幼儿园课程在课程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相对更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 × 9.(2分)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 × 10.(2分)

幼儿园课程论 (3)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填空题 1、对课程的词源进行追溯,可以发现中文中“课程”一词始见于 2、在英语中,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用名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课程的含义 是。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课程的含义是。 3、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 性的定义:学科即经验、、。 4、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的课程定义维度是。 5、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学科有、社会学和。 二、选择题 1、儿童中心课程是从()来界定的课程。 A、从学科维度 B、从计划维度 C、从经验维度 D、从目标维度 2、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状态”的概念,是依据()的理念。 A、浪漫主义 B、文化传递 C、进步主义 D、行为主义 3、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问题。 A、为什么教 B、如何教 C、教什么 D、教的怎么样 三、名词解释 1、显性课程 2、隐性课程

3、分科教程 4、综合课程 5、一元化课程 6、多元化教程 四、简答题 1、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分别可将课程定义为什么?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长处和弱点分别是什么?

3、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哪些不同之处? 4、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述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2结合实际,试论幼儿园课程中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 一、填空题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 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织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 。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斯纳 B、杜威 C、斯坦豪斯 D、泰勒 3、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做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三、名词解释 1、目标模式 2、表现性目标

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新观念

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新观念 (讲座稿)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谈论有关幼儿教育的问题。 应该说,在座的老师是我们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第一届幼师,(《纲要》是年月起正式试行),可以说,你们是新《纲要》颁布后的新生儿,也就是说,我们在幼师的学习中接受的已经是新《纲要》的新理念,这对你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书本的学习与实践还有个距离,我今天想就大家所要面对的工作对象(幼儿与家长),我们因该怎样用用新《纲要》中的新理念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谈三大方面的问题: .孩子需要什么 .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 一.孩子需要什么 我们的教育对象首先是幼儿。新《纲要》在其各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和组织的实施、评价等部分的表述中,非常重视幼儿自身的“体验”、“感受”;强调“合作”、“参与”、“探索”、“自主选择”;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倡教师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让幼儿去“主动构建”……《纲要》为什么要强调这些问题,这里,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纲要》很强调“以幼儿为主体”这一问题,因此,我们要考虑的是“孩子需要什么”的问题。 (一)孩子到底孩子需要什么?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新理念来说,幼儿有以下个需要 .关爱 .被尊重 .了解 .自由和探索 .合理而有弹性的规则 .互动 .秩序井然的环境 .时间制约 .成就感 .赞美和鼓励 (二)怎样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爱。 ①关爱的要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②关爱的对象:不仅要爱聪明、活泼的、美丽乖巧的, 爱家庭富裕、条件优越的孩子,要更加关爱调皮捣蛋的、孤独内向的;更加关爱家庭贫寒、生活困难的。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关爱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障碍(有轻度残疾的幼儿)。也就是说,我们幼儿教师对幼儿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③关爱的内容:幼儿的身体健康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在幼儿教育工程中应发挥的独特作用。作为幼教工作者,应着力于农村幼儿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拓展教育时空,放大教育效应,让孩子从小尽情享受现代人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和自然生活。 一、提供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1.政策支持。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教师则是实施开发的主体。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往往缺乏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性认识,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与价值,即使是在做一些所谓的开发工作,却只能是局限于表面。所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避免学校各自为政、缺乏监管督查、缺乏经验总结与交流局面,把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真正做到组织得力、管理有序、落实到位。 2.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各级政府的社会责任。因此,针对农村幼儿园经费不足的现状,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应该提供优先的政策和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从教师编制到校园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幼儿园自谋生路的生存现状,加快改善办园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的步伐,让资金支持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保障和前提。 二、明确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任务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解决政策和经费问题,更主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1.探究农村幼儿园课程。在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应改革农村幼儿园传统的课程模式,变以书本为主的课程为以农村幼儿兴趣、生长经验为主的课程,变以崇尚城市课程为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以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为依据,编定适合农村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特色课程及教材。 2.探索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对于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还需进行深入研究,除了目前已得出的可以创设本土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如在传承、情感、文化、创新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的加以研究。 三、合理选择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课程资源的界定。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

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探索”等词汇。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体验用手掌印画螃蟹贝壳,尝试运用画的方式来表现螃蟹的不同动态;使幼儿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独立创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 为指导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规定的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制定。 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及认识规律 同时,教育活动目标的的制定还要遵循幼儿的认识规律,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 材和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时要建立在充分地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同时,还要建立在本班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 针对性 教育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次活动要传授、激发幼儿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幼儿的哪一种情感都要有较明确的说明,否则教育活动目标表就失去了它的指导作用,使得活动组

幼儿园课程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上半年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幼儿园课程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论述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20分) 答:1.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2)历史—文化学派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3)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幼儿园课程 2.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 3.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强调早期儿童人格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4.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对儿童学习任务的分析、确认儿童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复杂的学习任务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强化的手段等都是最为基本的。 2.试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20分) 答:当今,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是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轴心展开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和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改革和发展趋向。 1.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1)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2)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3)关于幼儿园原本课程的问题。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2)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3)0~6岁学龄学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3.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20分)

新纲要的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内容

新《纲要》的知识观与幼儿园课程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对教育容和要求的表述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单独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或技能的清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要求——做什么、怎样做和追求什么,将教育容涵盖于其中。 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服从并服务于当前幼教改革的目的和所倡导的新教育价值观的,是新知识观的直接体现。 一、关于知识观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如何获得知识?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传统上,人们一直把知识看作是对世界的表征,即对世界的描述和解释。人类把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包括客观事实、原理、规律、理论等等)用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述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是学习的客观对象,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与学习者的经验和认知方式无关的客观存在。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它。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觉、记忆、理解它的过程。 而新知识观则认为,知识是一种关系体系,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类的知识),也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个人的知识),“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意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因此,“个体是‘意义的创造者’,他可以把事实材料纳入他自己关于事物的组织结构中,并将这一结构与他的已经作为经验而独有的那些东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联系起来”。知识并非只有单一的存在形式,以语言和各种抽象符号形态存在的述性(表征性)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形态;而“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实践”、“体验”的知识也是知识的重要类型。 总之,新旧知识观在以下几方面有着重大不同。 (l)旧知识观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即“是什么”和“为什么”),新知识观则认为实践本身——“做”的能力(“会做”和“知道怎样做”)也是知识。“知识一直都被视为对‘是什么’的探索;一夜之间,它就开始致力于‘做什么’,变成了一个资源和有用的东西”。 (2)旧知识观将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而新知识观把知识看作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而不是对封闭的、稳定的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 (3)旧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新知识观则同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体性和相对性,即对学习者的依存性,把“知者”与“被知者”,即学习者和学习的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旧知识观把知识的获得视为信息的接受,而新知识观则把它理解为意义的建构,因此,旧知识观把知识和知识获得的方式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而新知识观则将二者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5)旧知识观将知识领域分解为各门学科分别加以研究,而新知识观认为世界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认识也是“复合性”的,即认识主体的情感态度、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会同时影响认识过程,因此,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强调各类知识之间在的有机联系。

农村幼儿园趣味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14210404.html, 农村幼儿园趣味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吴桂娟 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20年第05期 【摘; ;要】; 农村幼儿园实施趣味性园本课程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田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师、家长和幼儿能够参与课程的建设和评价,充分整合和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儿童在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经验,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趣味性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趣味性;实践 幼儿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重视儿童发展各个领域的优势,使每个儿童都充满个性发展。因此,在确定园本课程目标时,要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层次,并通过渐进的课程目标来指导趣味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需要,园本课程资源是指挖掘园本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教育潜力,灵活利用承载教育要素的各种课程材料,构建有趣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做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运用自然资源构建趣味园本课程 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有效开展有趣的园本课程活动。如幼儿园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通过观察模仿、想象形成新的形象,并以绘画、制作等形式表达美。秋天到了,在主题艺术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园提供了瓜类和水果类蔬菜,孩子们可以用苹果、香蕉、黄瓜等装饰成各种小动物,既有趣,又能装扮成活动室;利用瓜果、水果和蔬菜横截面绘画,做成印章,这些奇思妙想十分有趣。比如沙子,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它独特的机动性和细腻的感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可引导幼儿收集沙子,把它倒进大盒子里,均匀地摇动它,然后指导孩子用手指在沙子上画画。在画完图案、轻轻地摇动后,可以再让幼儿画一次,这些变化的图案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瓶子上、纸箱上、皮球上涂上乳胶,将柔软的沙粒均匀洒在物体上,可以达到三维、复古的装饰效果。除此之外,在浸泡了沙子之后,教師也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出沙雕。再如,在“石子画”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来到河边,找寻一些奇怪的石头;老师也可以要求家长帮助孩子们收集各种石头。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小石头给孩子们带来了奇妙的想法,让孩子们学会了与同龄人一起工作,提高了大胆表达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多个领域的融合。 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开设一个“美丽的创意室”,为幼儿提供活动空间。教师动员孩子和家长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品,如盒子、酸奶瓶和其他废物、豆秆、稻草、瓷砖、石头等自然物品,为教学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在特殊活动室里,引导幼儿和同龄人自主选择各种材料,为自己创作作品。孩子们可以聚集在一起收集大量不同大小、形状和材料各异的纸箱,

东师2017《幼儿园课程论》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课程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适宜发展性课程 所谓适宜发展性课程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幼儿园课程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其规律,但不是仅仅停留于迎合或迁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第二是指幼儿园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是适当的,提供的影响是经过选择、优化的,具有选择性。第三是指幼儿园课程是要提供适宜的刺激,促进学前儿童适当的发展,具有发展性;既要保证学前儿童达到应有水平,获得充分发展,又要为其以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既要拓展学前的“最近发展区”。第四是指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全体发展的共同性,还要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独特兴趣与需要,照顾其个性。第五是指幼儿园课程还要适当照顾教育者,切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强调幼儿、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儿童有权利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去学习他们认为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建构知识。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4.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doc

关于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 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教育管理专科 刻学班: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课程;农村;幼儿园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习活动 课程即学习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习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求之欧阳光明创编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 求 欧阳光明(2021.03.07)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指导纲要》将和幼儿园教学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领域: 一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参加

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时,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领域: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座屏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通东并学说普通话。少

幼儿园课程论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 )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为什么教)、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岁于儿童来哦说是困难的)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 D )。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 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 )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

(BCD )。 A 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 A )。 A 蒙台梭利课程B瑞吉欧教育方案C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 ) A 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活动课程 P8第二小节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P32倒数第二节 3.多元文化课程 P7,这种课程是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注重帮助儿童获得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社会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 P20第二节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思考 2009-9-24 17:23:26 阅读数:526 网友评论:0条 此文荣获征文二等奖 关注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实施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促进城乡幼儿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办园水平差距的关键要素。2004年,我市正式启动了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课改实施,我市农村幼儿课程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与城区幼儿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解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我们于2008年3-4月,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座谈等方式,对厦门市同安、集美、海沧、翔安四个区农村中心幼儿园(公办)、农村村办幼儿园、附设农村小学内的学前班、农村个人举办的幼儿园(班)的课程现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 1.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 农村幼儿园的课程仍存在明显的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的倾向。其表现有三:一是集中教育活动仍为农村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形式,游戏及其它活动在农村幼儿园未得到足够重视;二是教师组织教学以集中讲授为主,适宜幼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在农村幼儿园得不到运用;三是一些村办幼儿园和学前班仍习惯以1998年版的《福建省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用书——<教育参考书>》的学科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不使用新版的“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学科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2.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中,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以教材、教学计划等形式存在;隐性课程,则通过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上课”成了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代名词,跟班观察发现,农村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上课等显性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她们更多的关注幼儿是否获得知识、学会技能,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及玩具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不大重视。在其它

幼儿园下学期小班教学总目标

幼儿园下学期小班教学总目标 (一)共同生活: 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措施: (1)利用起床和如厕的机会继续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和折叠小被。 (2)继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和来园时、手脏时洗手,并坚持正确洗手的方法。 (3)通过生活活动、游戏、故事等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 目标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措施: (1)通过故事、小问号等活动让幼儿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适时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小调羹,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坐姿。 (3)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并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到“三洁”。 (4)利用餐前餐后时间,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淑口的好习惯。 目标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措施: (1)通过故事等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要乱奔乱跑,以免发生伤害事故。(2)知道不可以和陌生人走和吃别人的东西。 (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习惯。 (4)通过故事,情节表演,教育幼儿不将异物放入耳,鼻,口内及药品不能乱吃的习惯。 目标4、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从爱幼儿园,爱家,到爱祖国,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措施: (1)通过参加每周各种德育活动,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升旗时,听到国歌时要立正。 (2)通过游戏,谈话活动,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家,爱上海,爱祖国的情感。 目标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爱情感和爱的情感。 措施: (1)利用国庆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三八”节等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喜欢幼儿园,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国开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作业(二)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2 (第2章)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教材第二章的内容。 一、填空题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以及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B )。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指导纲要》将和幼儿园教学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领域: 一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时,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

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领域: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座屏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通东并学说普通话。少数

幼儿园课程论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幼儿园课程论》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泰勒对于课程目标的贡献,正在于用()来陈述课程目标。 A.用儿童行为的方式 B.教师的行为方式 C.儿童心理 D.学习经验 2.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为()的目标模式。 A.循环性 B.圆环型 C.三角型 D.双直线型 3.目标模式以()这种机械式的、技术化的方式运作课程,使该模式非人性方面的问题表现得突出。 A.目标-结果 B.输入-产出 C.计划-实施 D.目标-过程 4.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采取的形式是( ) A.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B.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C.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D.混合型的课程组织形式 5.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的是( ) A.园长 B.专家 C.家长 D.教师和幼儿 6.受教育者的年龄越小,教育的着眼点越应放在() A.促进幼儿身心的一般发展上 B.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上 C.促进幼儿的情感能力发展上 D.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上 7.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 )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 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 C. 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 8.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 泰勒 C 惠勒 D 斯坦豪斯 9.()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论(答案)

《幼儿园课程》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 C )。 A.计划 B.内容 C.工具 D.方法 2、课程内容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说明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B)。 A.目的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兴趣性原则 D.价值性原则 3、课程评价中评价儿童是为了(B )。 A.鉴别儿童 B.检核课程 C.评定教师 D.制定评价标准 4、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秩序感发展的高峰期大致在(C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5、在学前知识系统教学理论中,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形式被称为(A )。 A.上课 B.学习 C.作业 D.练习 6、学问中心课程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B ) A.个性成长 B.学术发展 C.身体发展 D.行为养成 7、陈鹤琴“活教育”的方法不包括(B ) A.做中学 B.做中求发展 C.做中教 D.做中求进步 8、项目活动实际展开时,主题网应该(D ) A.由教师操纵 B.由幼儿决定 C.固定不变 D.适时调整 9、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应是(B ) A.活动课程 B.游戏课程 C.隐性课程 D.学科课程 10、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目标称为(D ) A.教育目标 B.发展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行为目标 11、对儿童的评价内容以认知、身体动作、社会情绪,及语言为范围,这种评价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