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总结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临床疗效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临床疗效分析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s)是指在心脏室壁上出现异常的电冲动而产生的过早或提前的心搏,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
VPBs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
因此,对于VPBs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等。
其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普罗帕酮(Propafenone),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然而,普罗帕酮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搭配。
稳心颗粒是中药制剂,由黄芪、杜仲、威灵仙、淫羊藿等多味中药组成。
其功效主要表现在调节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调节血脂等方面。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VPB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VPBs患者,按照入选标准随机分组,分别为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
稳心颗粒组在普罗帕酮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每日3次,每次10g;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每日3次,每次600mg。
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VPBs发作情况、心电图结果、治疗后不良反应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VPBs患者106例,其中稳心颗粒组53例,对照组53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类型、治疗前VPBs发作次数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经过3个月的治疗,稳心颗粒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4%(P<0.05);同时,稳心颗粒组的VPBs发作次数也显著减少,心电图结果亦有所改善。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VPBs的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于单一药物治疗。
稳心颗粒具有调节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调节血脂等作用,可以改善VPBs的发生。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
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是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药物,它们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以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药物,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稳心颗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丹参、川芎、三七等中草药。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整心血管功能、抗心肌缺血等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能够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
稳心颗粒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尤其适用于那些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心悸作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明显者。
它可以改善心脏的微循环,增加心肌的供血量,减少心肌缺血和缺氧,从而减轻心绞痛的发作,稳定心律,提高心脏的耐受力。
二、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力和传导速度,从而降低心脏的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美托洛尔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
它能够减少冠心病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症状,稳定心律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
美托洛尔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衰的发生。
在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都是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它们具有互补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稳心颗粒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血量的作用,适用于心肌微循环障碍和心血管功能不全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而美托洛尔则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肌缺血,适用于心率过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药物,本文将从临床观察的角度,对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观察
1.1 研究目的
选取符合小儿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范围3-10岁。
患儿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心律失常症状、心电图和不良
反应等指标。
二、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的患儿在用药后,心律失常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稳定,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显
著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更加明显。
2.2 心电图观察
治疗组患儿用药后,心电图上显示心律失常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心电图波形规整,心电图指标明显改善。
2.3 安全性观察
治疗组患儿在用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均在正
常范围内,治疗组的安全性较好。
三、讨论
四、结论
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小儿心律失常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但
仍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步长稳
心颗粒的用药剂量、疗程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
够为步长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为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
帮助。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心律失常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虽然药物治疗
一直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等问题,人们日益追求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传统中药复方,主要由黄檗皮、火麻仁、丹参、茯
苓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缓解心脏神经兴奋等功效。
本文通过对步长稳
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案例观察,以评估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共选取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25-70岁。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心律失常,并且曾经进行过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每天口服
2次,每次1袋;另一组则采用传统药物治疗,选择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治疗期为3个月,期间按照常规进行临床检查和随访。
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
其中治疗后的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改善的比例分别为93.3%和78.3%。
步长稳心颗粒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5天,而对照组则为60天。
临床检查结果发现,步长稳心颗粒组心跳节律明显恢复,心
电图表现也较为正常;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仍然存在明显异常波形,反应出治疗效果较差。
此外,步长稳心颗粒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步长稳心颗粒组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临床疗效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临床疗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心室内异常兴奋传导或自律性增高有关。
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停搏、晕厥甚至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法。
目前药物治疗在室性心律失常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调和心脏气血、平喘、安神安五脏的作用。
而普罗帕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阻滞钠通道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抑制异常激动的传导。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的临床应用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在临床实践中,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的疗效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其具体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对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的心律恢复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联合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证据,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也旨在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改进措施,提高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贡献我们的力量。
1.3 研究意义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健康风险。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稳心颗粒及普罗帕酮作为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但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尚待进一步探讨。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1.1 观察对象本次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共计300例。
其中男性167例,女性133例,年龄范围为35-75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必要的心脏彩超检查,并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将3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1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结果显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恢复正常者占8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心电图恢复正常者仅占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安全性良好。
1.4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明显,对症状改善和心电图恢复正常均具有良好效果。
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为进一步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的药理实验。
主要观察其对心脏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心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其抗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2.2 观察结果经过实验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心脏各种离子通道(如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异常的电生理活动,改善心脏电活动。
步长稳心颗粒也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心脏相关的炎症反应,对心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心脏离子通道,改善心脏电生理活动,减轻心脏细胞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这些作用机制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步长稳心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

悸复脉 的功效 , 主要 由三七 、 党参 、 琥珀 、 黄精和甘松组成 。冠 心病 室性早搏 护理 的要求 是建立健康 的生 活方式之上 , 维持 冠状动 脉管腔的畅通 , 防止冠脉 支架 内再狭 窄的发生 。本 文总结 了稳 心颗粒 治疗 冠心病室性早搏 的临床疗效观察及 护
理经验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程为 3 . 4 1±0 . 6 7年 ; 平均体重指数为 2 2 . 1 4±1 . 8 7 k g / m ; N Y H A分级 : I级 7 8例 , Ⅱ级 4 2例 , Ⅲ级 l 0例 。根据治疗 方
法的不 同分为试 验 组与 对照 组各 6 5例 , 两组 患 者基 础 资料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痛 室性早搏 能有效 改善心功 能, 提 高治疗效果 , 同时也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与配合。
关键词 : 稳 心颗粒 ; 冠心病 室性早搏 ; 心功能 ; 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 : R 9 6 9 .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7 6 5I 2 0 1 7 ) - 0 5 . 1 7 5 4 6 01 - 3 4 02 -
都明显低于治疗前 的 6 0 . 4 9 - 4 5 . 3 9 mm和 6 0 . 5 8 - 4 5 . 0 9 mm, 且 试验组 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见表 2 ) 。
表 2 两组治疗 前后左 心室收缩 末内径对 比 ( x±S 。 m m)
2 0 1 6年 4月在我 院进行诊治 冠心病室 性早搏 的患者 , 其 中男 7 8 例, 女5 2例 ; 年龄 1 9— 7 4岁 , 平均 5 6 . 3 5± 7 . 1 3岁 ; 平 均病
海峡 药学
稳心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稳心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缓解心脏病症状: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心脏功能,减轻心脏病患者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等。
•改善心肌供血:稳心颗粒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血状况,提高心肌的氧供应,从而减轻心绞痛等心脏病症状。
•促进心脏健康:稳心颗粒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促进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用量
稳心颗粒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
次口服 1-2 袋,每日 2-3 次。
以下是稳心颗粒的用法用量的具体说明:
用法
•口服:将稳心颗粒倒入空杯中,加入适量温水或温开水冲服。
用量
•成人:每次口服 1-2 袋,每日 2-3 次。
•儿童:年龄在 1-12 岁的儿童,按年龄和症状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心脏病患者在使用稳心颗粒前应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使用。
•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等,以了解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稳心颗粒,如确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结
稳心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心脏病症状,并改善心肌供血。
其用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使用稳心颗粒时需要注意事项,如咨询医生、定期复查等。
此外,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稳心颗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总结 摘要:查阅近年公开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的有关稳心颗粒临床治疗进展的论文,阐述其成分特点及作用机理,总结出现今临床上稳心颗粒的治疗范围及具体疗效。 关键词:稳心颗粒;临床应用。 Abstract: analysi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years published the state academic journals abo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ion of Wenxin Keli ,exposition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pinciple,give a general conclusion about treatment boundary and concrete effect of Wenxin Keli. Key words:Wenxin keli; clinical applicationthis 稳心颗粒是第一个国家批准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心律失常在祖国医学中可以被归属为“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明确提出了本病的治法及方药。稳心颗粒的配伍特点与炙甘草汤可谓一脉相承,方药配伍以补气滋阴,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为则。稳心颗粒成分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和甘松。方中党参为君, 补中益气, 安神定悸。从现代药理来讲, 党参含有菊糖和多种氨基酸, 有抵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缺氧作用, 能增强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改善心肌功能; 黄精补脾滋阴, 辅助党参益气生血, 为臣药,黄精以养阴为主,具有益肾填精的功能, 它含有黄精多糖, 主要是赖氨酸等十一种氨基酸, 能增强冠脉血流量, 亦有免疫及抗衰老的功能;三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它含有三七皂甙, 能抑制心肌收缩力, 抗心肌缺血, 减慢心率, 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琥珀活血化瘀, 平肝安神, 与三七共为佐药; 甘松开郁导滞, 调理肝脾之气,为使药[1],甘松主要成分为缬草酮及甘松酮,有强烈的松节油香气,具有膜抑制及延长动作电位作用[2]。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抗心律失常西药相比疗效相当,且毒副反应小,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的相关研究,证实其在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已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特别是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疗效较佳,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 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抑制作用。 稳心颗粒还能提高冠脉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提高心输出量, 改善心功能。 稳心颗粒除了具有直接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外, 尚可通过改善心肌缺血, 消除心律失常产生的病理基础而间接导致的心律失常。 因此, 稳心颗粒尤其适应于由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所有心律失常都和心肌细胞离子流异常有密切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膜片钳技术的推广,从微观上向我们阐述了稳心颗粒的作用机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其柱等[4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证实甘松提取物使Na和LCa-L的电流-电压曲线上移, 但均不改变其激活电位, 电位峰值及反转电位, 还可减慢钠通道灭活后的恢复过程以及抑制钙通道的激活。甘松提取物对Na和LCa-L具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稳心颗粒其主要成分具有膜的抑制作用, 故可以有效消除或减轻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对心血管的不利影响, 从而改善心血管的电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刘宇翔等[5]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120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在用药前停用目前正在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 ,同时在观察期内均不服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或与试验药物类似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1 包(9 g),每日 3 次;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 12. 5 mg~25. 0 mg,每日 2 次 ,疗程 4 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对心悸等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6.2 %,显效率为56.1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 % ,显效率 41.9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 0. 05)。 2)孙刚等[6]治疗脑心综合征之心律失常90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神经内科疾病治疗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包括脱水、脑保护、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等)及护理措施,并控制输液速度,注意保护心脏,针对血压变化、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 9 g,3次 /d口服 ,不能口服者经鼻饲给药。监测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改变,观察2周。结果显示:治疗后随着脑血管病的好转,心脏损害、心律失常均有减轻 ,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因急性脑病 (主要为脑卒中 )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 ,发生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心律失常、 心功能障碍;随着脑病的好转而恢复,称为脑心综合征[7]。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颅内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8]。虽然脑心综合征可随脑病的好转而恢复 ,但其对患者的预后仍存在负面影响 ,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被认为是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稳心颗粒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 ,可以提高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且有膜稳定作用。 2 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心肌弥漫性坏死、凋亡、心肌纤维化导致的心脏扩大,最终出现心功能逐渐恶化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导致扩张性心肌病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室重构,提高左室射血功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向。崔涛[9]等选择6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 及对照组(32例) ,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稳心颗粒,每天3次 ,每次9 g,共治疗12周。随访3个月。于干预治疗前及干预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问同期比较, 干预组比对照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显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2周后,有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及缩小心脏的趋势,说明稳心颗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3病毒性心肌炎 陈丽茹等[10]为观察稳心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将心肌炎病人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82 例和对照组 80 例 ,两组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天3次,疗程 30 d。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9 %和 72. 5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改善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为扩张冠状状动脉、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及促进细胞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等。在临床上约90%左右的病毒性心肌炎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常见症状,稳心颗粒既可以改善心功能 ,又能减少心律失常,不失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选择之一。 4更年期综合征 雷登芳[11]为研究稳心颗粒对更年期综合征心悸的治疗效果,将更年期综合征心悸女患者80 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42例和倍他乐克对照组38 例, 两组在年龄、病情轻重、有无心律失常(主要是早搏及心电图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全部病例静息心电图正常、 大致正常或有非特异性ST-T改变, 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两组均予谷维素、维生素B1,必要时应用雌激素、舒乐安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9g, 每日3 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倍他乐克片, 每次12. 5m g, 每日2次口服。疗程均为12 周。判断标准为:显效: 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消失, 或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减轻程度大于 80%;有效: 上述临床症状明显, 减轻程度大于 50%以上;无效: 未达到上述有效水平。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5.72%,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达57.89%,两组比较P < 0. 01,有统计学意义。 5急性冠脉综合征 柴栋木等[12]为观察稳心颗粒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选取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3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6例、非Q波心肌梗死 8例、Q波心肌梗死11例 ,均有胸闷、心悸症状。对照组 4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20例、非 Q波心肌梗死 12例、Q波心肌梗死 11例。均有胸闷、心悸症状。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步长稳心颗粒 , 1袋 (9 g) /次 , 3次 /d,温开水冲服并给予比索洛尔 5 mg, 1次 /d口服;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 5 mg, 1次 /d;两组疗程均为 3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52.38%。本研究将比索洛尔与步长稳心颗粒合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6 肺源性心脏病 毕德飞等[13]等为研究稳心颗粒对肺心病的治疗作用,将120例肺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 80例,潘生丁组40例。在抗炎、止咳祛痰、强心利尿、改善心肺功能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 1包 /次, 3次 /d ; 对照组给予潘生丁50 mg , 3次 /d ,疗程 1个月。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血液流变学、肝功、心电图检查、血压心率检测,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稳心颗粒组有效率 95.0%,对照组有效率77.5%,P < 0.05,说明稳心颗粒对肺心病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稳定期均有治疗作用。总之,稳心颗粒对慢性肺心病血瘀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7慢性心力衰竭 景常林[1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同时与地高辛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58 例进行对比观察,2组均进行病因、对症及西医常规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限制盐、 吸氧、口服利尿剂(双氢克尿塞片25mg~ 50mg),口服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片每日 12.5mg~ 150mg等。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每次 9g, 温开水冲服,每日 3 次。对照组加用地高辛 0.125mg~ 0.25mg, 每日 1 次口服。2 组均以10天为 1 个疗程, 连续观察2 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33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 90%;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30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9.3%, 2 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 组心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心率( 118.03±10.5)次/分,治疗后心率( 87.35±12.78) 次/分;对照组治疗前心率( 116.8±9. 35)次/分, 治疗后心率( 97.03±11. 2)次/分。2 组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减缓心率优于对照组( P < 0.05) 。由此可见稳心颗粒具有标本同治以达到益气强心的目的, 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这样既可减轻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减缓心率, 又可减少对西药的依赖, 降低其副作用。 8失眠 丁炀[15]将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病人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50 例 ,对照组 40 例。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 ,每次 9 g ,每天3 次 ,对照组服用甜梦口服液 ,每次10 mL ,每天3次 ,疗程均为 28 d。结果显示 ,治疗组显效率为 56. 0 % ,总有效率为88. 0 %;对照组显效率为42. 5 % ,总有效率为72.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特别对改善多梦、 心悸、健忘症状更明显。失眠是因阳盛阴衰、阴阳失调所致,而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调和阴阳作用,阳入阴则睡眠自愈,故对气阴两虚的失眠疗效颇佳。 结语: 综上可见,稳心颗粒是一个中药组方,药物种类少,仅五味,效专力宏,配伍合理,以炙甘草汤治则为治疗方向组方,疗效显著。现今其成分及具体疗效已经经多种实验证实,临床应用的优势潜力大。其服用方便,现阶段更根据病患具体情况生产出无糖型,适应范围更加广泛。更为重要的是其毒副作用小,可以单独服用,并可与西药联合应用。稳心颗粒不仅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