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机器人目录部分写作方法

巡线机器人目录部分写作方法
巡线机器人目录部分写作方法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课题背景1

1.1.1机器人发展概述1

1.2.2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概述2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3

1.3 论文内容以及各章安排3

第2章总体系统概述 5

2.1 机器人控制系统5

2.2 机器人驱动系统5

2.3 机器人巡线系统6

2.4 单片机控制程序7

第3章机器人硬件设计8

3.1控制系统8

3.1.1 SPCE061A单片机功能、结构及其特点8 3.1.2 SPCE061A外围电路设置10

3.2驱动系统硬件设计13

3.2.1 电机的选择13

3.2.2 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14

3.2.3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15

3.2.4 脉冲宽度调制(速度控制) 19

3.2.5 驱动机构的设计20

3.3巡线系统硬件设计20

3.3.1 巡线方式的选择20

3.3.2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21

3.3.3 巡线系统电路设计23

3.3.4 巡线机构的设计25

3.4人机接口26

3.4.1按键控制26

3.4.2 LED显示26

第4章机器人软件设计28

4.1软件开发环境简介28

4.2控制程序设计28

4.2.1 I/O接口功能设定28

4.2.2程序流程28

4.3动态阈值算法及其实现30

4.4通过软件避免直通短路31

第5 章系统调试33

5.1巡线系统测试33

5.2整体系统调试34

总结35

绪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机器人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机器人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应用与社会,帮助人们完成各种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等。从应用环境出发,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德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外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等等。本文涉及的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可以寻找曲线或方格运行,可用于工业生产中产品运送智能导航以及其他科学探索领域。

第一章总体系统概述

1.1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由主控制电路模块、存储器模块、光电检测模块、电机及舵机驱动模块等部分组成,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1.1.1所示为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

图1.1.1机器人系统控制框图

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多个电动机和行程开关.还要进行光电检测.如果所有的任务都由AT89S52型单片机来完成.CPU的负担就会过重。影响系统的处理速度。因此扩展1个CPLD.型号为EPM7128。它属于.MAX7000系列器件。包括2个通用1/0口.2个专用I/O口,专用I/O口可作为每个宏单元和输入输出引脚的高速控制信号(时钟、清除和输出使能等),电动机的PWM 信号也由其产生。MlP—M4P引脚的输出为PWM脉宽调制信号,M1FB—M4FB 引脚为电机的方向控制信号,P00一P07接单片机的PO口,100一1015为扩展的2个通用I/O口,SIL—S17引脚为行程开关输入信号,LI11一LI17引脚为光电探头输入信号。CPLD的编程用VHDL语言。EPM7128的引脚排列如图1.1.2所示。

图1.1.2EPM7128的引脚排列

单片机采用24MHz的晶体振荡器,ALE信号的频率fALE=f16=6MHz,最终输出PWM信号的引脚MlP的频率为488.3HZ,调节这个信号的占空比可以使直流电动机获得O-255级的转速。

1.2机器人运行参数存储器的扩展

机器人运行路径和动作可以根据比赛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样,每改变1

次运行参数就必须对单片机的Flash进行1次擦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扩展了

程序参数存储器,用来存放机器人的运行路径和动作参数.扩展电路如图1.2.1所示。

图1.2.1扩展电路如图

其中IC1为24LC08B,是I2E总线的串行E2PROM存储器,最多能够存储lK字节的数据。IC2为MAX3232型电平转换器,其内部有1个电源电压变换器,可以将计算机的电平转换为标准TTL电平,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通过串行口传输数据,使单片机完成对24/LC08B的数据存储操作。单片机运行时,直接从24LC08中读取机器人的运行参数,控制机器人运行。

1.3光电检测模块设计

设计光电检测模块是为了让机器人能够检测地面上的白色引导线。光电检测电路主要包括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其原理如图1.3.1所示。

图1.3.1光电检测过程

发射部分的波形调制采用了频率调制方法。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响应速度快,其工作频率可达几MHz或十几MHz,而检测系统的调制频率在几十至几百kHz的范围内,能够满足要求。光源驱动主要负责把调制波形放大到足够的功率去驱动光源发光。光源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频率较高,适合波形为方波的调制光的发射。

接收部分采用光敏二极管接收调制光线,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通常较微弱,需进行滤波和放大后才能进行处理。调制信号的放大采用交流放大的形式,可使调制光信号与背景光信号分离,为信号处理提供方便。调制信号处理部分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识别,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特性。因此,此模块的本质是将“交流”的、有用的调制光信号从“直流”的、无用的背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光电探头安装在机器人底盘前部,共设置了5个检测点。从理论上讲,检测点越多、越密,识别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就越高,但是硬件的开销与软件的复杂程度也相应的增加。采用该巡线系统保证了检测的精确度,节约了硬件的开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调制光经地面反射到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产生的光电流随反射光的强弱而线性变化。把这种变化检测出来,就

可以判断某一个检测点是否在白色引导线的上方,从而判断机器人和白色引导线的相对位置。

1.4电机驱动模块

机器人的驱动件主要是电机和舵机,都可以采用PWM进行调速与控制。根据脉冲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对机器人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如图1.4.1所示。调节:PWM的信号就能够快速调节舵机的转角,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方向控制。

图1.4.1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原理

机器人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机器人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边长200cm的正方形,由木板做成。场地台面离地面高10cm。比赛场地台面平坦,地板的接合处可能不是很平整,要求机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了。 比赛场地台面上铺有一张蓝色渐变色图纸,共分10种色块由内向外逐渐变深。离场地150cm远的地方有围墙,围墙高100cm,颜色为黑色。比赛开始,任何人不得进入围墙内。 200cm 2m 200cm 二、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包括机器人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等)必须在一个直径为35cm圆的范围内,高度不限,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伸展自己的手臂,但手臂必须与机器人是硬连接的,手臂伸展的尺寸不能超过40cm,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自己改变形状及大小,但最大尺寸不许超过以上范围。 机器人重量限制在4kg之内,制作材料、机器人型号等不做限制。

机器人自备电源电压应低于12V。 机器人上所装备的传感器在不违反其他规则的情况下没有限制。机器人装饰物不能对比赛有任何影响。 参赛机器人必须是智能机器人,不能与外界有任何通信。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置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 三、机器人运行 机器人开机方式要求采用声音控制。当机器人电源打开后,裁判会发送3000—4000Hz的声音或哨声,机器人接收声音信号自动运行。 机器人一旦启动,必须在没有人的干预下自主控制,而非人工控制。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故意标记或破坏场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把任何东西留在场地上,如果裁判认为机器人故意破坏场地将取消该机器人的参赛资格。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运用任何危险性方法,如:火、液体(水、硫酸)、化学物质、高压电等,机器人上的任何物体不能脱离主体。如果现场裁判认为机器人的行为对人员或设备有危险或可能有危险,现场裁判员可以随时终止比赛。 四、比赛顺序 比赛分小组循环赛和决赛。 小组循环赛每回合三分钟,回合之间休息2分钟,每回合时间将持续计时,不会停止。胜一场积分3分,平一场积分1分,负一场积分为0分。小组排名第一的参赛队进入决赛。 决赛为单轮淘汰制,胜者进入下一轮。 五、得分 机器人一次有效的将对方机器人击倒(机器人翻倒或被破坏后原地不动超过10秒)时,可得5分。此时,裁判吹哨暂停比赛,进攻机器人应停止攻击,被击倒的机器人可由参赛选手将其恢复继续比赛。如果双方机器人同时被击倒,裁判员开始从1到10数秒数,只要一方先爬起,可得3分,否则双方均无得分。 机器人一次有效的将对方机器人推出或打出场地时(以机器人任何部分触地为准)可得4分。被击出台面的机器人可由参赛选手按裁判要求将其放入比赛场地,然后由裁判鸣哨继续比赛。

智能化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综合技能大赛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孙小平洪耀林徐海昌 指导老师:黄伟玲 2014年9月17日 江西·赣州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采集器的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智能信息采集装置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应用比较复杂通用性较高的全自动信息采集车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智能数据信息采集车的研究将会告别信息相互孤立缺乏联动性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面向智能化的,不断发现的过程。近年来,很多关于信息采集的研究和设计,尤其是智能数据信息采集车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对于智能信息采集车来说,不但要有环境信息获取功能,还要有对信息理解和信息处理的功能。对自动信息采集车的研究是针对环境空间的识别,然后建立相应数据通道,通过雷达和无线装置把获取的数据传送到终端。 智能信息采集车采用了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的基于单片机的多数据通道采集系统,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单片机采集然后利用SPI通信将数据送到主机进行数据的存储后期处理与显示实现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智能化高端信息采集设备。 智能数据信息采集车是一个集自动驾驶、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的运用了人工智能、导航、传感器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应用了计算机、信息传递、通信交流等现代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关键词:智能信息采集车、智能化、传感器、数据通道、现代装备

第一章绪论 (1) 1.1 信息采集的现状及发展概述 (1) 1.2信息采集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智能信息采集车的背景意义 (4) 1.4 设计要求及内容 (6) 第二章智能信息采集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 2.1 数据获取装置的设计 (6) 2.2 行走方案选择 (7) 2.3基本结构 (9) 2.4工作原理 (11) 第三章智能信息采集车的功能与特点 (12) 3.1 智能信息采集车的功能 (12) 3.2智能信息采集车的特点 (13) 第四章智能信息采集车的设计思路 (15) 4.1 基本工作思路 (15) 4.2动力选择思路 (15) 4.3设计后的调整 (16)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

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 1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简介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之一。其活动对象为中小学生,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在现场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参赛的机器人是程序控制的,可以在赛前公布的比赛场地上,按照本规则进行比赛活动。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目的是检验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2 比赛主题 本届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主题为“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完美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 站在时代的今天,让我们暮然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需要一种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众多伟大的人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忆古思今,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本届比赛通过用机器人模拟古代文明典故,加深青少年对华夏文明了解,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科技探索能力,激发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3 比赛场地与环境 3.1 场地 图1是比赛场地的示意图,待命区的位置将在赛前发的赛题中确定。

图1 比赛场地示意图 3.2 赛场规格与要求 3.2.1 机器人比赛场内部是拼装块拼接而成。场地四周装有白色木质围栏,栏高200mm,厚15~20mm。为提高参赛队应变能力,正式比赛的场地会有变化,场地长度为3000~6000mm,宽度2000~4000mm;基础拼装块为用厚15~20mm、长500mm、宽500mm的木工板,有可能进行100%-200%的等比例放大,场地道具尺寸不变。淡蓝色的8块拼装块可换。第4节中所述的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分布在场地周围的固定拼装块上。 3.2.2 两种拼装块刷白色亚光漆;用黑色亚光漆画出(或用黑色胶纸粘贴)宽度为20~25mm 的引导线;以下凡是涉及黑线的尺寸,均指其中心线。固定拼装块上的引导线是连接对边中点的直线。可换拼装块的图形在赛前公布。 3.2.3 每个固定拼装块被黑色引导线分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分区。 3.2.4 场上有一块长500mm、宽500mm刷白色亚光漆的锥台,是机器人的待命区,如图2所示。机器人要从待命区启动,完成任务后还要回到待命区。锥台上虽画有黑色引导线,但机器人可以从任何一边上下。 图2 锥台尺寸(mm)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 1.前言 本规则对已经沿用多年的2对2机器人足球比赛规则做了一些修改。目的是强调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技术成份,而不是一味比拼速度和力量。对于本规则肯定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但对机器人足球的正常发展是有益的。 2.比赛场地和足球 2.1.机器人足球的矩形比赛场地长2430mm、宽1820mm。球场区长1830mm、宽122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300mm的白色界边,如图1所示。场地周围包括球门后面有高为80mm黑色亚光围栏。 2.2.赛场地面覆盖一层乙烯基场地纸。球场应水平和平整。白色边界包括场地边缘,也应平坦。 图1 比赛场地(mm) 2.3.场地应放置在地毯或毛毡基底上。场地可放在桌上或地板上。 2.4.球门宽度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内的后面和侧面涂成天蓝色。地面平坦和水平,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有亚光黑色。球门的侧壁延伸到围栏,以防止足球从球门后方滚入。 2.5.场上有两个发球区,图2中用白色表示,但在场地纸上并未标记。它们是绿色区域

和黄色区域与灰色区的两条交接线(如下图白线)。 2.51最近发球点:如下图,如果球从B 区出界或在C 区犯规,最近发球点为作通过出界点或犯规点并与虚线平行的直线,该直线与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的交点;如球从A 区出界或在罚球区犯规,最近发球点靠近出界点或犯规点的白线端点。 图2 发球区 2.6.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不过仍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 高的轻微起伏。 2.7.比赛采用会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5~80mm 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Wiltronics 制造的MK2红外球,或由日本EK 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4足球。这两种球都被允许用于比赛。MK2红外球外壳较薄,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5.9被取消比赛资格。 3.机器人 3.1.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控制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操控。每支参赛队可使用不超过两个机器人参赛。比赛中禁止使用备用机器人,即在所有场次比赛使用相同机器人,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3.2.参加本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教育 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 3.3.机器人必须能纳入内径和高度为220mm 的圆筒 中,重量不得超过2.5kg 。 3.4.机器人带球装置的控球区定义为连接在机器人身 上的任何突出部位形成的内部空间,控球区的深度不得超过 30mm ,如图3所示。 图3 控球区示意图 A A A A B B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扣号: 姓名:流星 2014 年 10 月 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

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利用限位开关来保护电机和控制机械手位置的准停。 这个课题可以充分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对自己以前的所学的课程也是一种巩固。另一方面这个机械手可以实现一定的搬运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2、发展现状和趋势

竞赛类项目比赛规则

竞赛类项目比赛规则 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 一、任务机器人灭火是模拟现实家庭中机器人处理火警的过程。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找到代表房间里火灾点的正在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 二、标准 1. 模拟房子平面结构和特性机器人灭火竞赛的场地平面结构示意图见《规则附件》。示意图中的尺寸供练习和实践时参考,竞赛场地的实际尺寸与示意图给定尺寸基本相同,但允许有1cm范围内制作误差。最终竞赛场地以当天现场提供为准。 模拟房间的墙壁高33cm材质为木板。墙壁为白色。竞赛场地地板为黑色的光滑木制表面。地板允许有接口,但接合处平整并为同样的黑色。有一些机器人可能采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物质来扑灭蜡烛火焰,所以当每一场竞赛后应清理场地。不保证每一个机器人在该次竞赛过程中,地板都能保持完全黑色。 竞赛场地模拟房间里的整体地面是水平的,没有斜坡和楼梯。场地平整度要求:在不连续区域小于0.3cm 水平误差。 房间所有走廊和门框的宽度均不小于46cm门框上没有门,在门框所在地面上用一条2.5cm 宽的白线表示房间入口和门。 机器人必须从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中开始启动,如示意图中标有“ H'的正方形,代表起始位置。实际竞赛场地并不标记“ H。 代表起始位置的白色正方形为30cmx 30cm边长,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将设在 46cm走廊的纵向中心线上。 参赛选手可以用一些装置来校正机器人在正方形中的位置。一旦启动,它可以在竞赛场地中向所希望的横向或纵向运动。 2. 场地照明 竞赛场地周围的照明等级根据比赛实际场地条件确定。参赛者在竞赛前将有时间了解场地及周围环境灯光等级。竞赛期间的照明条件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因此,不会为迁就个别竞赛者的要求进行调整。机器人灭火竞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机器人应能够在一个含不确定照明、阴影、散光等实际情况的环境中运行。 3. 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在出发前和任务完成后都应在30cm^ 30cm^ 30cm 之内,包括机器人的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

智能搬运小车比赛规则

比赛目的 设计一个轮式小型机器人,在比赛场地里移动,将不同颜色、形状或者材质的物体分类搬运到不同的对应位置。比赛的记分根据机器人将物体放置的位置精度和完成时间来决定分值的高低。它模拟了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自动化物流系统实际工作过程。 比赛内容及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完成物料的分类搬运,并回到出发点,具体如下: 机器人采用轮式机器人形式;机器人从出发区出发,到达物料储存区后,分拣其赛前抽签决定好的任务,即从5个预知颜色料块(黄、白、红、黑、蓝)抽3种颜色料块,然后抽3种颜料块在A、C、E的摆放位置,随后在已知6种组合(任务)中,选其中1个作为比赛任务(料块均要求摆放在场地图的A、C、E位置,B、D位置不放置物料,场地图参见比赛规则:比赛场地),再按照设计好的控制策略控制机器人动作,以便将三个料块快速准确地搬运到对应的三个颜色中心区域内,最后回到出发区。

规则一比赛场地

规则 1.1 尺寸 比赛场地为正方形。 规则 1.2 场地区域及标识 比赛场地用直线、圆及数字进行标识。详见图1、图2。

图 1 场地示意图 图 2 机器人出发区

规则二比赛用料块 使用5 个直径为40、高度为40 的料块,颜色分别为黄色、白色、红色、黑色、蓝色。可用白色PVC水管,侧面用喷绘不干胶贴装,并在中间增加十字形标记,以准确获得中心计分点。 规则三比赛队员装备 为了能公平比赛,本次比赛对于参赛队使用的机器人做如下限制,以便各个参赛队能在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赛。 1.控制器要求,组办方提供8051控制器,参赛队也可使用其他类型控制器。 2.轮子直径≤80mm。 3.机器人可以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扩展多种传感器来对机器人的比赛进行精确的控制,以求更好的成绩。 4.机器人尺寸:机器人在地面的投影不超出:长250mm×宽160mm。 规则四裁判 1、规定项目比赛:每场比赛将委派两名裁判执行裁判工作,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所作的判决将为比赛权威判定结果,参赛队伍必须接受裁判结果。 2、裁判责任: 执行比赛的所有规则。 监督比赛的犯规现象。 记录比赛的成绩和时间。 核对参赛队伍的资质。 审定场地,机器人等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规则五比赛要求 1.比赛场地上有五个不同颜色(黄、白、红、黑、蓝)的得分区域,参赛队赛前进行现场抽签,每支队伍可以有最长5 分钟的调试时间。参赛队根据确定的任务进行准备调试。2.如现场条件许可,正式比赛前,所有机器人将统一编号,并摆放在指定区域。比赛时到摆放区域直接领取相应的机器人参加比赛。比赛完成再放回摆放地点。所有比赛结束方可领回机器人。如需维修等事宜需请示现场裁判是否许可。如现场条件限制,由竞赛委员会商讨决定如何编号等事宜。 3.各个队机器人参赛队按照赛前抽签的方式决定比赛出场次序并进行比赛。抽签时首先抽出三种色块,然后抽三种色块在A、C、E 的摆放位置;色块的颜色、位置和摆放顺序都是现场抽签决定的。 4.每支参赛队伍的正式比赛时间最长为3 分钟,机器人在得到裁判指令后启动,没有裁判指令不可以再次接触机器人,由机器人自主运行完成比赛,如果机器人连续停止运行超过20秒,则自动终止比赛。 6.设置“2 秒违例”规则,即计时开始后操作机器人的总时间不得超过2 秒,2 秒钟后人为触动任何一台机器人均视为违例,裁判将终止比赛并不计得分。 规则六比赛记分标准 规则 6.1 成绩及排名

机器人相扑比赛规则

机器人相扑比赛规则 1、定义 这是两支队伍互相竞技的比赛,每支队伍可以有多位参赛者。只有一位队员可以靠近比赛场;其他队员必须在观众席观看比赛。 2、对机器人的要求 2.1.基本机器人规格要求 2.2机器人可以在比赛开始后展开,但是不可以分散成不同部件,而且必须一直保持为一个紧凑的机器人。机器人的足部比赛中不可展开。违反这些限制的机器人会被判输掉比赛。从机器人上掉落的螺丝,螺母,和其他机器人零件总重少于5g不会导致比赛的失败。 2.3所有的机器人必须是自动的。任意控制器都可以被使用,只要所有的部件都在机器人上,并且控制器不和任何的外部控制系统接触(例如人和其他机器)。 3. 相扑拳击场的要求 3.1 拳击场内沿

拳击场的内沿被规定为边线及其内部的比赛空间。其他在这外的区域都被叫做拳击场外部空间。 3.2 拳击场规格要求 A. 拳击场形状应该是圆形的,并且是在给定组下合适的大小。 B. 边界线是给定组下合适宽度的白色的正圆形环。边界线在比赛场地的最外边界。边界线面积超过这条圆形线的最外边。 C. 所有的比赛场规格允许5%的误差。 3.3 比赛场外部 在给定组别下,拳击场外应有适当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材料,或者任何形状,只要这些规则的基本概念不被违反。以拳击场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被称为“拳击场区域”。任何在最小尺寸外的拳击场平台的标记或部分,也会被认为是拳击场区域的一部分。3.4 如何进行相扑比赛 机器人相扑比赛采用小组赛和决赛制。小组赛实行循环赛,根据循环赛总成绩决出参与决赛的队伍。根据小组赛内参赛队伍数量的不同决定小组内出线队伍的数量,若出线的队伍数量超出规定数量,则

迎宾机器人设计

1引言 1.1设计目的 机器人可以干人不愿意干的事,把人从有毒的、有害的、高温的或危险的,这样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机器人可以干不好干的活,比方说在汽车生产线上我们看到工人天天拿着一百多公斤的焊钳,一天焊几千个点,就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很累,但是产品的质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机器人干人干不了的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发展的一个理由,比方说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人上不去的时候,叫机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进入到人体的小机器人,以及在微观环境下,对原子分子进行搬迁的机器人,都是人们不可达的工作。 机器人是一个具有有类人的功能,比如说作业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还能完成各种动作,还有一个特点是根据人的编程能自动的工作,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编程,改变工作、动作、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是人造的机器或机械电子装置,所以这种机器人仍然是个机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关机器人定义,一般来说认为机器人是计算机控制的可以编程的目前能够完成某种工作或可以移动的自动化机械,这是美国工程师协会定的一个定义,但日本和其他国家也对机器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完整的更为深远的机器人定义来看,应该更强调机器人智能,所以又提出来机器人的定义是能够感知环境,能够有学习、情感和对外界一种逻辑判断思维的这种机器。那么这给机器人提出来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要求设计出机器人。 1.2设计背景 首先我介绍一下机器人产生的背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也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类的发展随着人们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过程中,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 “迎宾机器人”是一个机电结合的制作。在现实当中,当客人来到门口时,会向客人热情的说一句“欢迎光临”,同时记下进入人数,同样当有客人从门口离

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擂台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边长200cm的正方形,由木板做成。场地台面离地面 高10cm。比赛场地台面平坦,地板的接合处可能不是很平整,要求机 器人可以处理0.3cm的不连续区域就可以了。 比赛场地台面上铺有一张蓝色渐变色图纸,共分10种色块由内向 外逐渐变深。离场地150cm远的地方有围墙,围墙高100cm,颜色 为黑色。比赛开始,任何人不得进入围墙内。 200cm 2m 200cm 二、机器人 机器人的整体外形尺寸(包括机器人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等)

不限,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伸展自己的手臂,但手臂必须与机器人是硬连接的,机器人重量限制在2.5kg之内,制作材料、机器人型号等不做限制。 机器人自备电源电压应低于12V。 机器人上所装备的传感器在不违反其他规则的情况下没有限制。机器人装饰物不能对比赛有任何影响。 参赛机器人必须是智能机器人,不能与外界有任何通信。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置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他位置放置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 三、机器人运行 机器人启动前,应与另一方的机器人面对面位于场地中央。 机器人开机方式要求采用声音控制。当机器人电源打开后,裁判会发送3000—4000Hz的声音或哨声,机器人接收声音信号自动运行。 机器人一旦启动,必须在没有人的干预下自主控制,而非人工控制。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故意标记或破坏场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把任何东西留在场地上,如果裁判认为机器人故意破坏场地将取消该机器人的参赛资格。 机器人在比赛过程中,不能运用任何危险性方法,如:火、液体(水、

16岁机器人巡线挑战赛比赛规则

16岁机器人巡线挑战赛比赛规则 一、比赛简介。机器人巡线挑战赛中,机器人按照规定的轨迹行进,行进过程中完成指定任务后,到达中央资源池争夺资源。本次比赛意在强调结构对于机器人整体设计的辅助作用,程序对于机器人的主导作用,并锻炼孩子临场应变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比赛要求 (1)比赛要求:要求参赛机器人为自主式机器人。 (2)比赛形式:比赛要求两支参赛队同台竞赛。 (3)参赛资格要求:9-16岁参赛者可注册参加比赛。 (4)成员人数要求:每支队伍包含2名成员。 (5)器材要求:乐高(LEGO)EV345544+45560。 (6)赛制要求:赛制由比赛组委会在报名结束后确定并在指定平台公布。 (7)分组要求:赛事主办方保留按照参赛者的年龄、等级或其他特征,将机器人划分至不同小组的权利。 三、参赛者准则(1)参赛者均须遵守比赛的规则、条款和获胜条件。 (2)参赛者使用自制的自主机器人在指定的比赛区域进行比赛 (3)比赛结果由裁判依据比赛规则判定。 (4)参赛者必须穿戴赛事主办方提供的背心或其他服

装以及参赛牌。 四、场地 (1)场地底色为白色。 (2)场地纸平铺在赛台上,赛纸长为2353mm,宽为1138mm。 (3)赛台的内部尺寸长为1143mm,宽2362mm。 (4)四周装有12±1厘米高的边墙,厚度为38mm。 (5)基地的大小是300*300mm。 (6)中心区域尺寸:300mm*400mm。 (7)储物室为A、B,尺寸100mm*100mm。 (8)图中2个圆的半径200mm。 五、机器人要求 5.1机器人规格 机器人初始的最大尺寸250*250*250mm,一个控制主机,马达、传感器不限。 5.2自主机器人的运动 机器人应为自主运行(不得使用任何遥控装置)。若裁判员对机器人的自主性有任何疑问时,有权检查机器人的程序。 5.3禁止用于机器人的部件 (1)竞赛过程中,机器人身上的部件不得掉落。 (2)机器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坏场地或危及观众。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设计说明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的机械结构设计。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 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 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 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

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

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 一.比赛主题 “夺宝奇兵”。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对于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但是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去靠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努力拼搏。过程中纵然会有艰难险阻,会有重重迷雾,只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有缜密的分析,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挑战的勇气,我们并定会找到属于我们的宝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让我们用我们制作的机器人去帮助我们夺取宝物,实现我们人生中的科技梦想。本次比赛的主题为“夺宝奇兵”。 机器人的任务就是经过艰难险阻夺取宝物。过程中机器人需穿过复杂地形,途中读取条形码,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判定藏有机关的密室,通过寻磁方式找到机关控制器,关闭机关,然后从多个物体中识别出宝物密钥,将密钥推到开关区,最后抵达宝物密室,触发开关,表示成功夺取宝物。 二.场地说明 参考场地如下图: 1.比赛场地:长600cm,宽300cm,场地四周围有高5cm的挡板。地板基本平整,场地左右两边镜像对称,表面材料为:白色免漆板。场地中铺有黑色引导线,宽度为5cm。一些地方设有交叉线标记位置,宽度5cm,长20cm。 2.启动区(图中标号[1]区)

分红、蓝两区,分别由红线和蓝线圈定,双方机器人各占一个启动区,具体颜色由开赛前抽签决定。机器人需在启动区识别场上开赛声音信号(一定频率的声音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声音开关由裁判长控制),自动开始比赛。 3.跷跷板(图中标号[2]区) 面积:160cm×50cm,高度:30cm 跷跷板中间有黑色引导线,板两端与地面平滑衔接,在跷跷板前10cm处有 交叉线提示位置。跷跷板中间有交叉线提示位置,交叉线长度同跷跷板宽度。 机器人需在跷跷板上停留一段时间,在20秒内使跷跷板两端同时离开地面 的时间尽可能长,期间可多次通过跷跷板,取最长停留时间。若最长停留时间不 足20秒则比赛结束时在总完成时间上累加缺少时间的4倍。 4.解码区(图中标号[3]区) 在黑色引导线两侧分别有一段总长度25cm、宽度10cm和总长度25cm、宽度 20cm的条形码(后者为两个场地共用),距离引导线10cm。条形码信息提示机 关开关放置地点。条形码由5位2进制码组成,位码中心线距离为5cm,其中宽 3cm的黑线表示二进制1,宽1cm的黑线表示二进制0。条码每场比赛更换,条 码映射信息见附录。在条码区开始前10cm以及结束后10cm处均有交叉线提示位 置。机器人需识别条码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显示,可以选择数码管或者无线串口 发送到大屏幕上(串口模块的接口标准由组办方提供)。若机器人无法显示条码 信息,比赛总时间加5秒。 5. 机关区(图中标号[4]区) 四个机关室每个面积:45cm×45cm 四个机关室由高15cm白色挡板围成。每个机关室中有一个距地面15cm的急 停开关及一个指示灯,此开关控制机关的开闭。机器人需要根据从条形码中读出 的数据判断进入相应密室关闭开关。开关初始时处于闭合状态,按下后回路断开, 指示灯关闭。每个区域前方15cm处的位置场地下方埋有一个磁铁,机器人可根 据寻磁方式确定密室位置,安放开关的挡板前15cm处下方也埋有一个磁铁,以 提示开关放置地点,密室前的定位磁铁位于密室区域前黑色引导线上。进入机关 区处有交叉线(交叉线宽度3cm,长度32cm)标记位置。此环节只能关闭一个开 关,如果一方关闭多个开关,直接宣告比赛结束,该方失败。若此环节没有完成, 即没有正确关闭机关,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有可能会触碰机关,直接导致比赛失败。 6. 密钥区(图中标号[5]区)

鼓楼区第三届机器人嘉年华活动超级巡线挑战赛竞赛规则1028 (1)

超级巡线挑战赛规则 1.1 挑战内容 超级巡线挑战赛模拟了未来世界中的自动驾驶汽车,将货物从仓库运往卸货码头的情景。要求比赛队伍搭建并编程完成全自主的机器人,实现巡线和卸载货物的功能。机器人需要在限定时间内,由程序自主控制利用传感器感知的信息沿指定线路前进,并精确完成运送给定数量货的任务。 1.2 分组 超级巡线挑战赛分为小学、初中2个组别,每组参赛队由2-3名选手组成。 每个参赛学校最多报名4支参赛队。 1.3 机器人和投球装置 巡线挑战赛参赛机器人要求:1、机器人平台无限制;2、全自主机器人;3、含投球装 置不超过60000立方厘米;4、用于巡线的传感器必须为单路输出,数量不限。 机器人必须使用传感器识别线路并由程序控制巡线完成任务。 投球装置的材质不限,为了在比赛中为机器人快速装载货物(抽奖球),参赛队伍可以设计自己的快速装球器。 1.4 积分赛/淘汰赛场地、卸货塔和货物 场地材质为PP哑光材料。场地宽度为76厘米,长度为152厘米。场地线路、底色和线路的颜色现场发布(黑或白),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有一个10厘米x10厘米的卸货口(比赛时卸货塔的规格可能有10%以内的误差)。 卸货塔固定在场地上,卸货塔内有导流斜板,示意图如下: 比赛中使用的货物为40毫米抽奖球。 1.5 检录 在正式比赛前,机器人需要经过检录,机器人体积(长宽高的最大尺寸乘积)不得超过60000立方厘米。 1.6 规则和得分 本次分设分为积分赛和淘汰赛。积分赛中每支队伍最多可以获得3次积分,取最佳的2次积分之和,排名前16的队伍进入单败淘汰赛。 积分赛和淘汰赛比赛时间为60秒。 积分赛和淘汰赛分别抽签决定要求运送货物的数量。在积分赛中,每个组别所要求运送的球数目:小学组运送的球目标数量为不超过120个;初高中组运送的球目标数量为不超过150个;在淘汰赛中,各组别目标数量不超过400个。 比赛过程中如机器人正投影完全脱离线路,则认为巡线失败,机器人将被要求重置到出发点继续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允许选手触碰机器人,但一旦选手接触到机器人的任何部位,均要求将机器人送回出发区继续比赛,不会对已经得到的分数造成影响。

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说明书 设计日期:2015年6月16日

前言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目录 1、机器人型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关节机械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关节运动范围及最快速度 (4) 4、拆装过程 (6) 5、零件明细表 (6) 6、所拆关节减速器工作原理 ....................................................................................... 小结..........................................................................................................................................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规则

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与规则 1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简介 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之一。其活动对象为中小学生,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在现场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参赛的机器人是程序控制的,可以在赛前公布的竞赛场地上,按照本规则进行比赛活动。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目的是检验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2 比赛主题 本届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的主题为“海洋开发”。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自古以来人类就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展生存空间的可行途径。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以及建立的海洋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如今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现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海洋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之一。 海洋开发可分为海洋油气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专项开发技术。现代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海洋捕捞属于已成熟的产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进一步扩大生产。海水淡化、潮汐发电、海底隧道等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海洋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本届比赛就是用机器人模拟海洋资源开发,加深青少年对海洋这个大宝库的了解,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海权意识和科技探索能力。 3 比赛场地与环境 3.1 场地 图1是比赛场地的示意图,待命区的位置只是示意。

2012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规程

2012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规程 (2012年3月27日公布) 一、赛项名称 机器人技术应用 主题:智能工厂 二、赛项指导思想 机器人项目方案将紧紧围绕大赛指导思想——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需要,展示知识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引领相关高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展示和考察选手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吸引企业(用人部门)参与,提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而展开。赛项综合了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物联网等专业技术,与机器人应用与推广需要有相应的使用和维护维修人才的需求相吻合,体现了高职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建设,进而为提高我国机器人应用水平作贡献。通过机器人大赛,可以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个体现创新、展示能力、交流经验、竞技角逐的大平台;同时也为专业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展示高职风采提供一个良好的楔机。 三、竞赛目的 设计本方案的目的,寄希望于通过技能大赛,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机器人使用、维护维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途径、新方法。 本方案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手段,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运用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实现的智慧工厂模式,提炼竞赛内容;按照技术应用要求和策略选择(反映动手能力和体现创新意识)的实际过程编排

竞赛过程;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引导高职院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物化竞赛结果,提高竞赛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增强观赏性和扩大宣传效应。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及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的普及。 四、竞赛方式 采取团体比赛形式,每个高职院校选派1支代表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一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模拟智能工厂的工作过程,由2台机器人相互配合实现比赛任务。 五、比赛内容与规则 (一)、比赛场地 图1 场地立体效果图

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规则:探险游寻宝游(1.0)

“旅游机器人探险游、寻宝游”竞赛规则 (2018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一、竞赛项目、机器人及报名要求 二、场地、路线与环境 三、非计分点:门、倾斜路面、长桥等 四、计分点:景点、挡板、标识牌 五、赛程、种子队、赛前准备工作 六、计分计时、分值表 七、其他 附录、比赛场景路线图 一、竞赛项目、目的、机器人及报名要求 §1.1竞赛项目设置 本比赛共设置2个竞赛项目,探险1个,寻宝1个。 项目设置及比赛限时 §1.2 竞赛项目简介 探险游:要求机器人在规定假期时间内,穿越险境、游历尽量多的景点,获得尽量多的得分,并在假期结束前回到出发地。 寻宝游:要求机器人在规定假期时间内,穿越险境、去随机指定的宝物所在景点寻宝,同时游历尽量多的景点,获得尽量多的得分,并在假期结束前回到出发地。 机器人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参赛队研究、设计并制作具有优秀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逐步提高机器人多方面的能力与智能,如: a、系统规划与优化能力:在预定的假期时间内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完成计划中的旅游活动,并回到出发地点。是一种最优规划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系统规划与优化能力。想得高分, 就要游历尽量多的景点和难度高的景点,但存在来不及在规定的假期内回家的危险。 每一轮比赛中走两次,使得在第一次经验基础上,其后进行路径与方式的优化成为可能。 b、应变能力:旅游路线可能在比赛开始前很短的时间内正式公布;有些可移动景点与路障的摆放数量与位置,在机器人放进出发区后,随机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竞赛的难度,并使旅游路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c、视力及定位:考验机器人辨别数字、二维码、文字、形状和色彩的能力,引导机器人视力及定位能力的提高。 d、爬坡能力:对于Ⅱ型和Ⅲ型机器人难度更大。 e、跨越门槛的能力:这对三类机器人都是重大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