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从世界看中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从世界看中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从世界看中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从世界看中国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之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4、五带位置:大部分地区处北温带。

二、国土辽阔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端: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与我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濒临的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1、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3、(1)我国的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2)我国的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4、必须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课本第

10页)

5、广东省轮廓像象鼻;云南省轮廓像孔雀;山东省轮廓像一只骆驼,位于黄河入海口。

6、有两个简称的省: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

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

7、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跨经度最大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

2、目前,我国年增长人口1200万左右

3、我国的人口现状是: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速度快。

4、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人口稠密和稀疏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

一线

6、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密度大(94%),西部人口密度小(6%)——东多西少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壮族

3、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2000人)

4、500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

尔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彝族

5、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6、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7、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8、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9、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佛教,喇嘛教,集体舞;蒙古族——内

蒙古自治区——那达慕大会;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歌会。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完成1-6题 1.关于对我国的纬度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B.小悦: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C.依依:我国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D.可言:我国全部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2.奥运圣火传遍祖国大地,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A.120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世界第一 D.世界第二 3 小华是长沙人,他想吃家乡菜,大家建议他去下列哪种招牌店 A.鲁菜 B.川菜 C.粤菜 D.湘菜 4 北京的依依说他们一般在北京时间六点起床,乌鲁木齐的阿依古丽说那时他们还在睡觉,他们大概在北京时间十点起床,这是为什么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生活习惯不同 D.学校制度不同 5 小畅说在奥运会期间,她的家乡“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成群的牛羊在觅食”大家猜他的家乡可能是下列省区中的 A.广东 B.黑龙江 C.重庆 D.内蒙古 6 可言说他信奉伊斯兰教,大家会想到他是 A.壮族或苗族 B.回族或维吾尔族 C.蒙古族或藏族 D.傣族或朝鲜族 7.造成右图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差异 B.经度位置差异 C.生活习惯不同 D.学校制度不同 8.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大平原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 B.降水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大 C.铁路公路沿线人口密度一定大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大 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上面省区中,位置最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热带分布的省区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目前,我国人口每年仍净增加1200万左右,其主要的原因是 A.大批人口迁入 B.死亡率低 C.人口基数大 D.出生率较高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第43周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 1,我国人口密度东西部差异明显,其分界线大致是() A.哈尔滨-广州 B.漠河-北海C.黑河-腾冲D.秦岭-淮河 2, 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 A. 北京 B. 广州 C. 沈阳 D. 哈尔滨 3, 我国国土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A. 纬度差异 B. 经度差异 C. 地形差异 D. 海陆位置 4,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三回描写了鲁提辖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屠户“镇关西”,据考证,小说中描述的地点在今天甘肃平凉。那么以下位于甘肃的是() A. 敦煌莫高窟 B. 故宫 C. 天坛 D. 玄武山 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B.南北跨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C.东西方向经度相差62度,时区相差达4个小时以上 D.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6,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寒带 D.大部分在中纬度,少部分在高纬度 7,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多分布在东南、东北、西北地区 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56 个少数民族 C.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D.东南地区人口密度比西北地区小 8,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控制城市人口,向农村发展D.从东南向西北迁移,使人口均匀分布 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 D.死亡率低 9,从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来看,我国主要位于() A.低纬度B.高纬度C.中低纬度 D.中高纬度 10,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最北端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最东端一台湾省 C.最南端一海南省D.最西端一西藏自治区 11,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某年春节期间,家住哈尔滨的哈小明收到来自南京的好友张林的邀请,邀请哈小明一道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假期活动。张林知道哈小明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在信中有意考考哈小明,告诉他,参加假期活动的地方在一年中有两次立杆无影(太阳直射某地时正午无影,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知识点归纳 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16465.html,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 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 23个省:黑、吉、辽; 晋、鲁;冀、豫; 苏、皖、浙、赣; 鄂、湘; 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 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 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 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XX年,我国总人口为

2018高考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世界地理概述 1.大洲、大洋的面积与分布特点:①七大洲面积顺序——亚非北南南欧大(或亚非美美,南极欧洋);②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位置最南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③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④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⑤各大洲中央经线——亚洲100oE,欧洲30oE,非洲20oE,大洋州澳大利亚135oE,北美洲100oW,南美洲60oW。 2.大洲界线: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60°E)、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和土耳其海峡;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170oW,66°34′N); ④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80oW,10°N);④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⑤非洲与欧洲分界——直布罗陀海峡;⑥欧洲与北美洲分界——丹麦海峡。 3.大洋分界线:①太平洋与北冰洋分界———白令海峡;②太平洋与大西洋分界——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③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经过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146°E经线;④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⑤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挪威西海岸(约61oN)至冰岛再到格陵兰岛的最短距离一线。 5.海底地形: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类型,大洋底又分为海岭、海盆、海沟等。6.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①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A、亚洲东部和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B、欧洲西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C、北美洲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②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③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13个)——中印美印尼,巴巴俄孟加,尼日日本墨,菲律埃塞俄。 ④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五国跨亚欧)、印度尼西亚(跨亚大)、埃及(跨亚非)、巴拿马(南北美)、美国(北美大)。 7.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o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 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 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亚洲概述 【目标】:1.亚洲的位置、分区 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知识梳理】 一、亚洲的位置、分区: (一)位置:经纬度位置30°E——180°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0°S——80°N 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侧通过黑海、地中海与大西 洋相通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二)范围: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三)分区: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洲。按地理方位与自然特征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四周)/地表起 伏大/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位) 亚洲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415米) 2.主要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 (1)主要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山结(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2)8大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3)7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亚);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西西伯利亚平原(北亚)。 (二)气候: 1.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看地图册29页气候分布图)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部: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大陆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季风;马来群岛---热带雨林 西部:印度半岛西北部、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北部:北冰洋沿岸---苔原气候 (三)河流、湖泊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与高原,呈放射状流向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 注入北冰洋 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注入太平洋 东南亚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 注入太平洋 萨尔温江、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注入印度洋 3.主要湖泊:黑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中亚;贝加尔湖----俄罗斯;死海----西亚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2009年亚洲人口数是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东南亚、东亚、南亚人口稠密,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13亿、印度10亿、印尼、 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三)经济发展差异: 1.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韩国、新加坡:新兴工业国 3.西亚产油国与东南亚文莱:依靠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4.中国、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工业体系 5.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低抓住机遇(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 *日本、韩国、新加坡二战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原因调整结构(接受) 发展科技 改善环境(投资) 东亚、日本 【目标】 1.日本的位置与范围 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梳理】 一、东亚 (一)位置经纬度位置:20°N---50°N;80°E---145°E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二)范围:共有5个国家。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半岛国----朝鲜、韩国; 岛国----日本 (三)沿海与内陆差异 沿海内陆 范围中国北方与南方、朝鲜、韩国、日本中国西北与青藏地区、蒙古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日本多山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经济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多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 二、日本 (一)位置:30°N---45°N;130°E---145°E。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西南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二)范围: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东京附近)。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测验卷(含答案)

南 越 泰国菲日 中国 蒙古 哈萨克斯坦 东海 马来西亚 南缅甸 印度 律宾 韩国本钓鱼岛 海15 30 45 ③ ①④ B A C ②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验题(一)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中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1~6题 1.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 A ) A .陆地总面积 B .含领海在内的总面积 C .领海总面积 D .领空总面积 2.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C ) A .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亚洲中部,西临太平洋 C .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 .亚洲中部,东临太平洋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岛国是( A ) A .日本 B .印度 C .蒙古 .俄罗斯 4.日本要购买的钓鱼岛离我国哪个行政区最近( D ) A .福建 B .广东 C .浙江 D .台湾 5.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是 ( D ) A .漠河 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相交处 C .帕米尔高原 D .曾母暗沙 6.我国热量条件适宜人居和农业等生产活动,是因为我们大部分地区属于( B )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亚热带 D .热带 读“我国政区拼合图”,回答7—15题 7.我国省级行政区共有 ( D ) A. 31个 B.32个 C. 33个 D. 34个 8.如图,字母与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C ) A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②吉林省 C .③陕西省 D .④海南省 9.图中省A____和省B____隔海相望。( C ) A .海南省 福建省 B .海南省 广东省 C .台湾省 福建省 D .台湾省 浙江省 10.我国众多资源分布不均,需要跨区凋配, 如图 省煤炭资源丰富,大量运往 南方地区 ( B )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

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 (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课本p7、p10) 23个省:黑、吉、辽;晋、鲁;冀、豫;苏、皖、浙、赣;鄂、湘; 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 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 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xx年,我国总人口为1 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卷有解析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行政区中,级别最小的是() A.苏州市B.姑苏区C.相城区D.木渎镇 2.我国西部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干旱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C.城镇多,交通便利D.耕地多,气候适宜 3.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四川省D.黑龙江省 4.我国濒临的海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A.黄海B.南海C.东海D.渤海 5.下列组合中,所在地区与其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A.青藏高原—碉楼—主食米饭B.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C.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D.洞庭湖—陡顶砖瓦房—赛龙舟 6.关于我国边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疆18000多千米,有6个相邻国家B.我国陆疆22000多千米,有14个相邻国家C.我国海疆22000多千米,有6个相望国家D.我国海疆18000多千米,有14个相望国家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节日,连线错误的是() A.甲﹣﹣开斋节﹣﹣回族B.乙﹣﹣泼水节﹣﹣傣族C.丙﹣﹣火把节﹣﹣高山族D.丁﹣﹣元宵节﹣﹣汉族 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C.壮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D.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9.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我国重要的“黑河—腾冲”人口界线连接( )

A . 甲省和乙省 B . 乙省和丙省 C . 丙省和丁省 D . 丁省和甲省 10.下列宣传语中,不符合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A .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 . 晚婚、晚育 C . 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 D .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 11.某旅游团从辽宁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 . 蒙古 B . 印度 C . 朝鲜 D . 越南 12.读下图,四个省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 答案A B . 答案B C . 答案C D . 答案D 13.下图是我国某少数民族的图片,图中该民族是( ) A . 回族 B . 维吾尔族 C . 蒙古族 D . 藏族 14.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 温馨提示 ] 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①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② 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 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总称;③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填表 )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世界地理概况 f

(2) 海底地形特点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 200 m,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底 部 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4.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 A 南极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 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 (1) 最高气温出现时 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 日变化约 14 时日出前后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 区日较差较小 年变化 北半球 7 月北半球 1 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 年较差小 南半球 1 月南半球 7 月 (2) 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 7 月还是 1 月,气温 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 (纬度因素 )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 1 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南 ( 低纬 ) 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 出; 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 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 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 小 海陆分布 ( 海洋面积广 阔 ) 同纬度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 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 (地势高低 )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 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 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洋流 [温馨提示 ]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 20°N ~30°N 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

从世界看中国 专题练习题

从世界看中国专题练习题 专题练习:中国的疆域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省南部有阳光直射 B.流经③省的河流冬季会结冰C.④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也是我国最东、最北的省 D.②省简称粤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的简称是陕或者秦 B.②省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C.③省人口稠密、是我国壮族的集中分布地 D.④省西侧与四川省相邻,东临东海4.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 B.b山脉东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南侧是四川盆地 5.东北地区包括的省区是() A.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北部 B.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C.黑、吉、冀、内蒙古的全部 D.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①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对①、②、③、④地进行科学考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1

6.科考队走过的①、②、③、④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A.内蒙古、陕、晋、鲁 B.晋、鲁、内蒙古、秦 C.内蒙古、晋、秦、鲁 D.晋、陕、鲁、内蒙古 7.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 ①地土地荒漠化严重;②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 ③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④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9.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④和③都位于一级阶梯上 B.②与③都处于中纬度地带 C.①②⑤都位于古丝绸之路上 D.五地之中,只有⑤位于热带 10.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2018年10月8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江苏在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占据约1/4的席位,成为“最大赢家”。读我国百强县(市)数量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20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课

教学过程 复习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这节课我们对这一章进行全面地复习。 课中作业 环节二 二、知识回顾 同学们根据学生用书,捋顺教材知识结构,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课中作业 环节三 三、重点复习 现在同学们请看多媒体:结合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4个陆上领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主要领海。 我们看多媒体:多媒体展示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与我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长江,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通过看多媒体,同学们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

布。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 区。 有什么办法能尽快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和简称 呢?建议活动: 竞赛游戏: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 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轮:教师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 们的名称。 第二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 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 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 上相应的位置上。 我们看多媒体: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特点,人口增长 过快带来的问题,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师生复习。 我们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节日,风俗习惯 以及分布范围和特点,师生复习。 课中作业 (修改人:)课后作业设计: 绘制本章节思维导图

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材料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 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陆国(第一为哈萨克 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省、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范围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备课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祖国地理,认识和了解祖国地理全貌,首先要学好第一章这个开篇之章,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等地理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对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从而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初步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为学习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三、单元教学重点及主要教学方法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由“位置优越”、“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三个部分组成,是对祖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应结合读图、识图,充分掌握。教学重点: 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 2、优越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领土面积、四至点、濒监海洋、主要邻国。 4、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 教学方法简介: 1、运用“东西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位置图”辅助教学,首先在空间位置上搞清楚,然后再记忆相关文字内容。 2、教材第2页图1.1读图难度大,指导学生读图时,应充分利用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线辅助读图,也可放弃。 3、利用第3页活动内容进行比较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 4、读图识记:(1)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300万海洋图土),世界第三位。(2)领土四至点。(3)濒临海洋(四海二洋),重要岛屿、群岛、海峡。(4)陆上领国14个,隔海相望邻国6个(掌握主要国家)。 5、行政区划:(1)分为三级(省、县、乡)。(2)34个省级行政区(注重读图,在空间位置上了解,注意简称)。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二部分形成,是对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等问题作简单的阐述,理解和记忆并重。 教学重点: 1、人口众多。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青海省 B. 黑龙江省 C. 西藏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3.读“沪昆高铁沿线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A省级行政区的简称、B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 滇、武汉 B. 鄂、长沙 C. 黔、长沙 D. 湘、贵阳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酒满了阳光。这说明我国() A. 领海面积广大 B.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南北跨纬度广 D. 东西跨经度广 5.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无热带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海岸线漫长,陆上邻国较少 D. 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6.下列省区,藏族人口最集中的是() A. B. C. D. 7.目前我国正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下图为近十年我国人口增长和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 A.大幅度减少人口数量 B.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维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 (2)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关键是() A.迅速降低人口数量 B.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 C.逐步提高人口数量 D.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8.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下图所示四个福字将四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其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复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了解)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 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三、中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边界线 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东西跨经度广,产生时差 (3)我国的临海与岛 屿:自北向南依次为: A渤海、B黄海、C东 海、D南海;内海:渤 海、E琼州海峡;我国 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 (14个):F朝鲜,G 蒙古,H俄罗斯,I哈 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 斯坦、K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巴基斯坦,N 印度、O尼泊尔、P不 丹、Q缅甸、R老挝、 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熟记第8页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讲_世界地理概况f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温馨提示]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①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②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总称;③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填表)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 4.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 (1) [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 (1)降水的条件: ①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

②有足够的凝结核。 ③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 (3)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3) 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梳理与复习 知识要点一:疆城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C.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地区位于热带 D.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海陆兼备 2.我国国土辽阔。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3)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3.下列各组国家中,位于我国北边的有( ) A.越南、老挝 B.阿富汗、巴基斯坦 C.蒙古、俄罗斯 D.尼泊尔、印度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A.不丹、老挝、越南 B.朝鲜、越南 C.蒙古、朝鲜、越南 D.印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 5.下列各组国家中,全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A.日本、朝鲜、老挝 B.印度、文莱、菲律宾 C.马来西亚、朝鲜、缅甸 D.文莱、菲律宾、日本 6.我国享有独立主权的内海有()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北海和琼州海峡 C.渤海和黄海 D.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7.我国疆域辽阔,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基本实行、 和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8.目前,我国共计有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省、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和,都濒临海;我国4个直辖市中,濒临东海的是,濒临渤海的是,位于西部内陆的是 ,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10.我国5个自治区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我国4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 11.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甘肃省、贵州省、省、 省和省。 12.我国的领土最东端、最北端均位于省,最南端位于省,最西端位于自治区。 13.我国的领土最北端() A.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