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操作与储存次氯酸钠

正确操作与储存次氯酸钠
正确操作与储存次氯酸钠

正确操作与储存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化学式NaOCl,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所以操作起来一定要谨慎,在有专业的人员指导。

次氯酸钠要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次氯酸按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在工业上次氯酸钠的存储应该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在次氯酸钠的密闭操作中,一定要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这里小编建议操作人员全部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然而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在次氯酸钠储存的时候要放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次氯酸钠,化学式NaOCl,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次氯酸钠泄漏的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亚硫酸氢钠与次氯酸钠检测方法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浓度测定 2011-03-02 09:47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浓度测定 1.实验仪器:分析天平 恒温干燥箱 干燥器 2.试验试剂:重铬酸钾 硫代硫酸钠 碘 碘化钾 淀粉 盐酸 硫酸 无水碳酸钠 3.方法概要: 让亚硫酸氢钠与定量碘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碘,直接计算为亚硫酸氢钠的含量,求出浓度。 化学反应方程式:I2+NaHSO3+H2O=NaI+H2SO4+HI 4.试验方法: 称取7克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样品(精确至0.0001g)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取25.00ml,注入盛有50.00ml碘标准溶液的碘量瓶中,摇匀,放置5mim,加20%盐酸溶液2m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0g/L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同时做空白试验。 5.结果计算: NaHSO3(%)=(V1-V2)*C*0.5204/m 式中:V-------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V------加样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摩尔每升。 m-----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重量,单位:克。

6.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⑴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加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min,冷却。放置两周后过滤。 ⑵标定: 称取0.18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15℃-20℃),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Na2S2O3),数值以摩尔每升 (mol/L)表示:C(Na2S2O3)=m*1000/(V1-V2)M 式中:m---重铬酸钾的质量的精确值,单位:克。 V1---加样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V2----空白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M----重铬酸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g/mol) M(1/6K2Cr2O7)=49.031 7.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⑴配制: 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 ⑵标定:

次氯酸钠消毒浓度

商检推荐标准为:手的消毒为50-100ppm ;过脚池为200-250PPM ,工器具为150- 200PPM。关键是自己要验证一下消毒的效果 手池:50ppm 脚池:200ppm 工具器:100-150ppm 地面\墙壁等:150-200ppm HACCP通用教程上93页第五部分:化学药品配置、贮存和使用记录 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化学药品有消毒剂、灭虫药物、食品添加剂、化验室使用化学药品以及润滑油等。 消毒剂有:1、氯与氯制剂,常用的有漂白料、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常用的浓度(余氯),洗手液50ppm,消毒工器具100ppm,消毒鞋靴200-300ppm。 91页表面样品的检测记录指出,经过清洁消毒的设备和工器具食品接触面细菌总数低于100个/CM2为宜,对卫生要求严格的工序,应低于10个/cm2,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这种产品操作特别简单,只要用食盐、水、通电20分钟,即可制成无毒无害的高效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或者臭氧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品质纯净、无毒、无害、无残留物污染,对人畜无害。特别适用于饭店、宾馆、学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共食堂、办公室、中小型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种植业等场所使用。 消毒物品比例有效氯含量(约)消毒方法与时间备注 餐具、茶具、厨具消毒 1:3600mg/L 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原液直接喷洒更好 鱼肉类、水果蔬菜表面消毒 1:5040mg/L 浸泡3~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饮用水(井水、河水)消毒 1:5004mg/L 消毒30分钟可饮用 座便器消毒(家用) 1:10200mg/L 擦拭或浸泡,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病人唾液、呕吐物、排泄物 1:5400mg/L 浸泡,作用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 牛奶瓶、罐及幼儿玩具消毒) 1:16 120mg/L 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墙壁、家具、地面消毒 1:10200mg/L 擦拭、喷洒,作用10分钟也可以用原液直接喷洒,再用清水擦洗 病人衣物、用品消毒 1:16120mg/L 浸泡5~10分钟对深色衣服有漂白。再用清水冲洗 人体保健 1:16120mg/L 浸泡手脚3~5分钟,或擦拭身体可预防手痒、脚气病、身痒、伤口消毒及妇幼保健卫生 禽舍的消毒、除臭 1:21200mg/L 喷洒,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擦洗 公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 1:10 200mg/L 擦拭办公桌椅、电话、沙发等,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亦可用原液喷洒环境。 在抗洪防病消毒时,常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其杀菌作用与漂白粉基本相同。由于次氯酸钠在水中同样产生次氯酸,再在水中极易产生氧原子和氯原子,病原体蛋白受到氧化和部分氯化作用而死亡。其消毒灭菌效果决定于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由于生产次

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次氯酸钠发生器安装要求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发生器安装要求 1、设备布置于混凝土基础上,尺寸见图,电控柜与设备间距以400mm为宜。 2、设备间应按装通风换气扇及地漏。 3、设备进水管径DN20, 压力不低于0.25Mpa, 出次氣酸钠口DN20. 4、消每池与设备间距离不宜过远,一般不超过20米。 次氯酸钠发生器操作规程 1 、稀盐水配制: 打开稀盐水箱进水阀,然后在稀盐水箱的化盐箱中加入固体食盐30-40Kg,待液位满时关闭盐箱进水阀。 2、启动整流电柜电源并开启稀盐水泵,调节盐水泵回流阀及流量计调节阀,调节流量计刻度至65L/h左右,并经常观察流量计浮子的变化;同时打开次酸出药阀,药液便进入消毒池。 3、以上手动工作5分钟后,启动整流开按钮,逐步调节电位器,使电流升至100A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流的大小)。 4、设备运行8个小时,设备手动停机关闭所有阀

门, 并打开反冲洗进水阀及反冲洗出水阀对设备主机进行反冲洗,15分钟后关闭阀门,然后设备重新启动。 5、盐水箱设有低液位控制器,当盐水箱到达低液 位时,设备自动停机,然后配置稀盐水溶液。设备配备温控装置,如果电解液温度超过设定温度,设备自动停机,—般温度设定45度。 次氯酸钠发生器注意事项 1、发生器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严禁冲击、敲打、 注意保护阳极涂层,不要碰伤。2、工作完后发生器反冲洗,一定要成制度化。 3、盐水泵前的Y型过滤器需定期清理。 4、设备累计运行1个月后,放空盐水箱及储药箱 的溶液,然后在盐水箱中配比200L左右的约3%的稀盐酸溶液,并开启稀盐水泵,调节流量计刻度至最大,同时打开次酸出药阀,待电极管内充满稀盐酸溶液时,关闭设备使稀盐酸溶液在电极管内浸泡12个小时,然后打开反冲洗进水阔及反冲洗出水阀对设备主机进行反冲洗,清洗干净后重新开机。主要是防止Naclo对阳极内壁的腐烛,同时排除Ca2+、Mg2+等沉积物。

次氯酸钠,氯含量的测定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OCl-+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试剂和溶液 盐酸1+1溶液;碘化钾100g/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淀粉溶液10g/L 吸取次氯酸钠溶液样品20mL,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的100mL烧杯中,称量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析步骤 吸取容量瓶中的试样1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4mL盐酸溶液,迅速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后加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兰色消失即为终点。 分析结果的计算 有效氯含量(X)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 X=c·V·0.03545/(m·10.0/500)×100=177.25c·V/m 式中:c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m一一试样的质量,g; 法一、按比例稀释至浓度在0-3.5PPM内,同清冼液浓度检测。 方法二、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 + OCl- + 2I- = I2 + Cl-+ H2O

I2 + 2S2O32- = S4O62 -+ 2I- 1. 试剂: 1.1 碘化钾溶液(100g/L):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1.2 硫酸溶液(3+100):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1.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1.4 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1g淀粉,加5mL水使其成糊状,搅拌下将糊状物加到90mL沸腾的水中,煮沸1min~2min,冷却,稀释至100mL。 2.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3. 检测步骤: 3.1 量取约20mL实验室样品,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 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2 量取试料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4. 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X = (V/1000)c?M/ m×10/500×100 = V?c?M×5 /m 式中: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mol/L;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g;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m=35.453)。 5. 允许误差: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次氯酸钠发生器原理及操作

次氯酸钠发生器原理及操作 1、次氯酸钠发生器工作原理 次氯酸钠发生器就是一套由低浓度食盐水通过通电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以后生成次氯酸钠发生器溶液得装置。 2、次氯酸钠发生器基本操作过程 工作时,首先接通电源,次氯酸钠发生器将普通工业用盐(每公斤0、35元左右)加入化盐装置溶解成10%左右得盐水,打开阀门让盐水通过过滤沉淀进入储盐液箱;然后,启动自配水开关,设备自动勾配盐水到浓度为3、5%左右得稀盐水;再打开阀门调节好流量计,让经配兑好得盐水按设定流量通过一组阴阳极管组成得夹层式电解槽;次氯酸钠发生器最后,启动整流电流开关,同时打开冷却水阀门以冷却电解槽,次氯酸钠发生器开始工作。这样,整个设备就生产出了标准得次氯酸钠发生器液体(浓度为1%左右);最后,药液自动流入储药液箱,便于储藏备用与随时投加。 反冲洗:每班运行完毕,必须反冲洗一次,反冲洗时先打开放空阀,把结存在管道中得盐水排掉,然后打开反冲洗放空与反冲洗进水处来水阀,冲洗10分钟左右,然后把放空阀门找开排掉积水,待

下次便用。 酸洗:发生器累计运行250小时需酸洗一次,根据水质情况相应延长或缩短酸洗周期,酸洗时,先打开所有排空阀门,把管道中得积存盐水排掉,然后打开进酸阀门与出酸阀门,直到出酸放空管有机管流出酸水后,关闭进酸阀门,待酸水在电极管中浸泡1—2小时后再把酸水排掉,然后再反冲洗一次,一般稀盐酸调配浓度为10%左右。 3、注意事项 ①一般自动工作时,无需专人管理,投盐一次可工作(7—10)天,缺盐水时自动停机并报警,投盐时必须对发生器反冲洗一次,工作一个月左右必须酸洗一次。 ②设备运行时,严禁无冷却运行,如遇单位停水,设备严禁使用。 ③定期检查电源接线栓就是否松动发热,高位盐箱中得虑网就是否堵塞,及时排除。 ④室内尽量避免烟火,保持通风良好,配备兼职人员管理 4、次氯酸钠发生器得灭菌杀病毒原理大致有如下三种作用方式: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杀最主要得作用方式就是通过它得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得极强氧

次氯酸钠浓度测定

次氯酸钠浓度测定 碘量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 一、所需仪器 1、25mL碱式滴定管。 2、250mL碘量瓶。 3、50mL量筒。 、1mL、5mL、10mL移液管。 4 5、加热装置。 二、试剂配制和标定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O7)=0.1000mol/L。称取105?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4.9030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2、碘化钾晶体(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 3、盐酸溶液:1+1,用盐酸ρ=1.19g/mL配制。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硫代硫酸钠:称取24.5g固体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和0.2g无水碳酸钠(Na2CO3),加水50mL溶解后,再以水稀至1000mL于棕色细口瓶内,混匀,于暗处静置3~5日。配制中所用的水最好是经煮沸10分钟后再冷却的蒸馏水,以驱除二氧化碳及细菌。 标定方法: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1g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5mL,加入盐酸溶液5mL,塞紧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

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的计算公式如下: 15.00 C,,0.10000V1 式中: C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g/L; V1——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的量,mL; 0.1000——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6、乙酸盐缓冲溶液(pH=4):称取146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457mL乙酸,用水称释到1000mL。 三、测定步骤 取水样100mL(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00mL)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5mL乙酸盐缓冲溶液,密塞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 次氯酸钠浓度(mg/L)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V,37.22101 C,,1000V C——次氯酸钠浓度,mg/L; C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 V1——滴定水样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37.221——1/2NaClO的摩尔质量,g/mol。 四、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消毒剂有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式中:C 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 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V=( C'×V')/C; =(1000mg/L×10000ml)/50000mg/L =200ml X=10000-200=9800ml=9.8升 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

加水多少升? 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V = ( C'×V')/C; =(1000mg/L×10000ml)/5000mg/L = 2000ml 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V = ( C'×V')/C; =(200mg/L×10000ml)/5000mg/L = 400ml X =10000-400 =9600 ml =9.6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9.6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范围9~11%)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工业用氢氧化钠与氯气合成而制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2 产品说明 2.1产品名称及学名 产品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学名:次氯酸钠 2.2物理性质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8 外观为浅黄绿色的透明液体。 浓度及相对密度见表1 生成热: 118.52kJ/mol 2.3化学性质 2.3.1次氯酸钠在常温下不稳定,在保存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产生副反应生成氯酸钠。 2NaClO+2H 2 0=2NaOH+2HClO 2HClO+NaClO=NaCl0 3 +2HCl 2HCl+2NaOH=2NaCl+2H 2 3NaCIO=NaClO 3 +2NaCI 上述反应在40℃以上剧烈进行并且PH值显著下降,为防止这副反应, PH值必须在11以上。 2.3.2过氯化反应 NaClO+CL 2 +H20=NaCl十2HClO NaClO+2HClO=NaCl0 3 +2HCl NaClO+2HCl=NaCl+H 20+CL 2 3NaClO=NaClO 3 +2NaCl 次氯酸钠生产中,氯化反应超过终点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次氯酸钠全部分解。

2.3.3光化学分解 2NaClO=2NaCl+02↑ NaClO+02=NaClO 3 2NaClO+O 2=2NaCl+202↑ 日光照射后,将分解90%的有效氯,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添加明胶酪脘、糖类等保护胶体是有效的。 2.3.4加热分解 2NaClO=2NaCl+202↑ NaClO+O 2=NaCl03 随温度上升,分解率上升。 2.3.5酸分解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 2↑ HClO+HCl+H 20+C12↑ PH 值小于7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并产生氯气。 2.3.6由重金属(M)催化剂引起的反应 2MO+NaClO=M 203+NaCl M 203+NaClO=2MO+02↑+NaCl 2.3.7由PH 值降低而引起有效氯的降低 2NaClO=2NaCl+O 2↑ 3NaClO=NaCl03十2NaCl 2HCIO=O 2↑+2HCl 2.4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符合HG 门2498-93标准,具体数据见表2 2.5产品的主要用途 2.5. 1用于纺织、造纸工业的漂白作用。

次氯酸钠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次氯酸钠管理,规范次氯酸钠操作,保证使用次氯酸钠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xxxx有限公司某车间。 3.职责 3.1某车间负责该操作规程制定、修改、下发并监督实施。 3.2某车间要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执行机组操作。 3.3 某车间、生产部、设备工程部、安监部、质量保证部负责参与相关类型风险辨识。 4.管理内容 4.1性质用途 别名:漂白水、漂水、安替福民 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熔点: -6℃,沸点:102.2℃。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造纸、纺织、制药、精细化工、卫生消毒等众多领域,可作强氧化剂、漂白剂及水净化剂,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作用,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经常接触致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游离氯可能引起中毒。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氯气有可能引起中毒。遇酸释放有毒气体,刺激眼睛和皮肤。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吸收。 4.3 操作地点 4.3.1污水池、污泥池 4.3.2气味吸收桶 4.3.3车间及其他 4.4操作方法 操作前穿戴好劳保护品,带浸胶手套(夏季用长袖浸胶手套)和防护面具,上衣袖口扣住。 4.4.1污水池:把次氯酸钠从东侧梯子提到池口,缓慢倒入污水池,防止飞溅接触身

体。根据池内废水量加次氯酸钠,可先加15kg,若还有异味再继续加入。雨雪天气注意防滑。 4.4.2污泥池:污泥池接收硫酸钠时需提前加次氯酸钠,每方桶硫酸钠需加入一桶次氯酸钠(30kg)。从污泥池北侧踩脚踏提上池口,缓慢倒入池内,防止飞溅接触身体。雨雪天气注意防滑。 4.4.3气味吸收桶:东侧水箱每4小时用量具盛2kg次氯酸钠加入,雨雪天气注意防滑。 4.4.4车间及其他:去除异味,用500g兑一桶水,洒在车间有异味处。 4.5危险因素辨识 4.5.1污水池、污泥池加入时,飞溅、倾倒致身体接触 4.5.2提次氯酸钠上污泥池池口时,防止摔倒,拉伤身体。 4.5.3气味吸收桶加次氯酸钠过程中注意脚下、低空管路,防止绊倒;碰伤。 4.6 环境因素辨识 4.6.1 车间地面管路、低空管路复杂,操作人员要精神集中,防止造成损伤。 4.6.2气味吸收桶楼梯抓稳踩劳,雨雪天气注意防滑。 4.7出现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4.7.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7.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7.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7.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次氯酸根或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滴定法)(精)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2CH3COOK+2HI 2HI+NaClO→I2+NaCl+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2S2O3·5H2O和0.2g 无水碳酸钠 (分析纯Na2CO3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 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0.1000×25 N= V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4 步骤 4.1 吸取2毫升(或依含量定试样于碘量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1g碘化钾摇动溶解。 4.2 加入5毫升36% 醋酸,密塞摇匀,静置5分钟。 4.3 用0.1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至淡黄色时加入5滴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V。 5 计算 N×V×0.03725×1000 次氯酸钠浓度= (g/L 2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单位mL 次氯酸钠分子量 0.03725- 2000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 + 2CHCOO H2CHCOO K 2HI 2HI + NaCS12+ NaCI+ H2O I 2 + 2NQS2Q ~2NaI + N Q SQ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SO ? 5HO)和0.2g无水碳酸钠(分析纯NaCO)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C烘箱内干燥2 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

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 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 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 计算 0.1000 X 25 N = ------------------- V 式中:N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次氯酸钠投加量计算

市面上的次氯酸钠原液纯度为10%,为了精确投加、防止结晶,我们稀释成1%的次氯酸钠溶液。即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 :9。设备的药箱容积为200L,即往药箱中加:20公斤药,180公斤水。共200公斤溶液。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为1来计算,即1升次氯酸钠溶液=1公斤=1千克 水处理次氯酸钠投加的计算 近日,大连悦威水处理公司为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安装了一套100g每小时的次氯酸按投加器。次氯酸钠投加器使用液体次氯酸钠药剂,按照生活用水水质要求,投药量通常为1-2ppm。本工程用先进的100g流量型次氯酸钠投加器,最大投加量为100g/h,可根据流量变化在10-100%范围内调节产量。 在设备安装、调试、培训的过程中,甲方负责设备操作的同志非常认真负责,我公司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培训。包括次氯酸钠投加量的计算方法、设备的运行操作说明。1000毫克等于1克那1毫升水等于1000毫克,也就是1克, 1)次氯酸钠药液的配比: 市面上的次氯酸钠原液纯度为10%,为了精确投加、防止结晶,我们稀释成1%的次氯酸钠溶液。即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 :9。设备的药箱容积为200L,即往药箱中加: 20公斤药,180公斤水。共200公斤溶液。 按照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为1来计算,即1升次氯酸钠溶液=1公斤=1千克 2)次氯酸钠加药量的计算: 要求水处理中投加次氯酸钠(有效氯)的浓度为0.3毫克/升=0.3克/吨,保证水中细菌、微生物全部杀死,达到生活应用水标准。 平均每小时处理井水70吨,那么每小时投加的纯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 70吨/小时 × 0.3克/吨 = 21克/小时 那么每小时投加的1% 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为21克÷1%= 2100克=2.1千克 3)一箱药能够用的时间: 药箱200公斤,一小时加2.1公斤,那么一箱药用的时间: 200千克 ÷ 2.1千克/小时=95小时, 平均每天用水12小时,95÷12=7.8天。即平均每不到一个多星期用完一箱200公斤次氯酸钠溶液。常见的次氯酸钠药液的配比: 1、自来水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1~3mg/l。 2、热电厂循环水、海水杀菌除藻,加药量一般为3~5mg/l。 3、污水处理后生产的中水,加药量一般为5~10mg/l。 石油行业的回填水(注水),加药量一般为3~6mg/l。 4、医院废水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30~50mg/l。 5、养殖业、畜禽舍的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5~10mg/l。 6、畜产品消毒杀菌,加药量一般为1~3mg/l。 7、蔬菜、果品及食品的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1~3mg/l。 8、酒店、饭店、医院、食品与肉类加工企业及公共设施环境的消毒,加药量一般为1~3mg/l。 9、游泳池杀菌消毒,加药量一般为3~5mg/l。 10、含氰废水处理,加药量一般为40~50mg/l。 11、纺织印染的胚布漂白,加药量一般为1~3g/l;造纸业的纸张漂白,加药量一般为0.5~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 危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别名:漂白水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CAS:7681-52-9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卤素含氧酸盐 一、物化性质 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或黄绿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不稳定,易分解,有腐蚀性。固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受热后迅速分解。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具有强氧化性。 二、危险性 ⒈该物质受热时或与酸接触或在光照下会分解,生成含氯气的油污和腐蚀性气体。浓度大于10%时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猛烈反应,有着火或爆炸危险。水溶液浓度较高时也是一种强碱,与酸猛烈反应,并有腐蚀性,侵蚀许多金属。不可燃,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⒉经口LD508500mg/kg(小鼠)。次氯酸钠稀溶液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皮疹、流泪、视力模糊、咳嗽。食入后引起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表面,呕吐和腹部疼痛。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接触高浓度次氯酸钠会引起皮肤灼伤或溃烂,眼睛腐蚀伴有角膜或结膜溃烂,及失明。吸入浓的烟雾会严重刺激肺部,伴有咳嗽或窒息,肺水肿,严重时可致死亡。 ⒊对水生生物有毒。 三、工业产品规格

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国家标准《次氯酸钠》(GB19106—2003)规定,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有消毒用和工业用两类,消毒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含氯浓度有5%-10%和大于10%2种规格;工业用次氯酸钠溶液有效含氯浓度有2-10%、10-13%和大于13%3种规格。家用漂白液有效含氯浓度在5-10%左右。 四、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医药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果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还原剂、酸类混储。 废弃处置:若可能回收使用。在规定的处理厂处理和中和。滤出固体,当作有害废物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测定方法

说明:转贴的国标。 GB/T 19106 -2003 5.1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5.1.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 + OCl- + 2I- = I2 + Cl-+ H2O I2 + 2S2O32- = S4O62 -+ 2I- 5.1.2试剂 5.1.2.1碘化钾溶液:100g/L 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5.1.2.2硫酸溶液:3+100 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5.1.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5.1.2.4淀粉指示液:10g/L 5.1.3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5.1.4分析步骤 5.1.4.1试料 量取约20mL实验室样品,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 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4.2测定 量取试料(5.1.4.1)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 碘化钾溶液(5.1.2.1)和10mL硫酸溶液(5.1.2.2),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5.1.2.3)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5.1.2.4)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5.1.5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V/1000)cM 5VcM X1=×100 = (1) m×10/500 m 式中: 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5.1.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次氯酸钠操作说明介绍

次氯酸钠操作说明介绍

Ys-cl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 次氯酸钠发生器操作指导说明 湘怡源生牌次氯酸钠发生器,17年专业制造经验,关于次氯酸钠发生器产品其操作使用说明介绍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源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CCTV展播品牌电话:400-8233-11 6第 0 页

11DC1D(III)型二氧化氯混合高效消毒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源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CCTV展播品牌电话:400-823 3-116第 1 页

Ys-cl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 目录 一.YS-CL型次氯酸钠发生器技术参数 二.次氯酸钠发生器构造 三.操作规程 四.设备安装及消毒液投加 五.管理与保养 六.次氯酸钠发生器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七.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注意事项 八.高频开关电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湖南源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CCTV展播品牌电话:400-8233-11 6第 1 页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 3COOH→2CH 3 COOK+2HI 2HI+NaClO→I 2+NaCl+H 2 O I 2+2Na 2 S 2 O 3 →2NaI+Na 2 S 4 O 6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 2S 2 O 3 ·5H 2 O)和0.2g无 水碳酸钠 (分析纯Na 2CO 3 )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 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 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0.1000×25 N= V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次氯酸钠清净乙炔操作规程剖析

次氯酸钠代替浓硫酸净化乙炔气 操作规程(暂行) 1、产品介绍 化学名称:乙炔 分子式:C2H2 结构式:H—C≡C—H 分子量:26.038 1.1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是炔烃中最简单的一个化合物,其性质非常活泼,容易进行加成和聚合以及其他化学反应,因此乙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是比空气略轻,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特别是磷化氢、硫化氢)而带有刺激性臭味。 1.2危险特性: 乙炔属易燃易爆品,性能上和氢气相似。乙炔在高温、加压或与某些物质存在时,具有强烈的爆炸能力。如压力在1.5表压的气体温度超过550℃即产生爆炸。特别在高压液态乙炔稍经震动便会爆炸,为避免爆炸危险,一般可用浸有丙酮的多孔物质吸收乙炔一起储存在钢瓶中,以便运输与使用。乙炔与空气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形成爆炸混合物即2.3~81%(其中7~13%最容易爆炸,最适宜的混和比为13%)。 乙炔与氧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范围为2.5~93%(其中30%最容易爆炸)。与铜、汞、银等形成爆炸性化合物,与氟、氯发生爆炸性反应。 1.3 乙炔产品质量指标 1.3.1纯度指标:≥80~85%(V)含氧≤0.2%(V) 1.3.2清净效果:不含S、P杂质(AgNO3试纸不变色) 2、生产乙炔用原、辅材料规格 2.1.1原料电石(学名:碳化钙) 碳化钙的分子式:CaC2 2.1.2理化常数:比重:2.0~2.8(随CaC2减小而增高)含CaC280%时比重为2.324,熔点约为2300℃。 2.1.3 危险特性:由于本品往往含有S、P等杂质与水作用放出硫化氢与磷化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