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一:幸福资本(修改)

《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纲要.doc

《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开发人】陆小峰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指导思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应当遵循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结合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我校多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高质量的校本选择。 二、课程开发背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这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了完善人格的整体。其 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提高学生心 理素质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因素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学生除这些方面的影响外,在学校搬迁、生源变化的情况下,压力、情绪、习惯、学习方法等诸方面都跟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学生自信心相对不足,学 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比较欠缺,情绪的调节也缺少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为宗旨,发掘学生的积极优势与潜能,培养积极情绪,养成积极应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这也符合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课程在《纲要》总目标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发掘学生的积极优势与潜能,培养积极情绪,养成积极应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为总目标。 二、课程具体目标 1. 积极优势方面:促进学生不断积极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提升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并利用个人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与创造力。 2. 积极情绪方面:参与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情感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学会调节消极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并积极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解读积极心理学及其对幸福的阐释

解读积极心理学及其对幸福的阐释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再加上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极容易产生剧烈的社会心理变化,人们的幸福感不再跟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反而出现逆行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幸福悖论。建设幸福中国和让人民幸福已经成了中国解决温饱之后的重要目标,幸福感一词逐渐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自1879 年心理学独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其主要承载了三个使命: 预防及治疗精神疾病、充实人类的生活和培育天才儿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心理学家把研究的中心放在了通过深入研究心理问题以找到缓解或治愈的方法上。这种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的做法,使得心理学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在这一阶段心理学研究仅仅关注于消极的心理问题,缺少对人类积极思想情绪的探究,同时也导致对其他两个使命的研究停滞不前。在《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中,对该现象进行了描述: 由于社会公众及心理学家对积极因素缺乏重视,同时他们固有的消极、病态的观念,导致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如何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了解太少。然而事实上,对人性积极面的关注更有助于积极面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最初萌芽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在自家

后院与五岁的女儿除野草时产生的。当时他的女儿顽皮地将种子抛向空中,影响了塞里格曼除草,于是他骂了女儿几句。年幼的女儿跑到爸爸身边,说: 爸爸,在我三岁到五岁的时候,我特别爱发牢骚,时常抱怨这个不顺心,那个不好,但是五岁以后,我决定不发牢骚了,那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因为时常还是会忍不住想要抱怨。但是爸爸,我觉得,既然我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发牢骚,你也可以不再总发脾气。此时,塞里格曼茅塞顿开,他发现女儿身上聚集着积极能量,她在积极发扬自己的优秀品质,促使她变成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从这一天开始,塞里格曼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从此,他开始了对积极心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总幸福指数= 快乐+ 参与+ 意图。塞里格曼和Csikzentmihalyi 于2000年1月发表了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自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其核心思想在于突出人与生俱来的积极因素,强调的是人类以美德为出发点,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平衡,进而激发人自身的优秀品质和美德,发挥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社会和其他人,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 一,提出背景 (一)校情学情 笔者根据现有的大部分学校心理辅导的实现途径及学生特点提出本课题。 心理健康的两大支柱是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但是在学校中一般有个别心理辅导,缺少团体心理辅导。在一般的班集主题活动中容易出现形式花哨、浮光掠影、范围过大、反馈不及时的弊端。 “校园里的学生,其基础状况、智力水平有着不可回避的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潜能性向五彩斑斓。”李希贵校长在《教育的大门管不住了》一文中如是说。所以社团活动是解决班级主题活动的刻板性和单调性的有益途径,也是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心理的良好途径。 中学生相对小学生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服从思想方面,小学生较为服从,中学生则对批评相对敏感,具有理想主义,喜欢争辩,吹毛求疵;在性别发展方面,小学生有性别隔离现象,中学生则有异性相互吸引的现象;10岁以前,是道德的他律阶段,认为规则是死的,10岁以后,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认为规矩是活的。

所以,中学生出现一些逆反、渴望被理解、难以正确地自我定位、找不到在集体中的位置等现象是很常见的,需要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以上校情和学情,笔者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二)理论依据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力量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在社团中组成的团体可以满足学生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有了埃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不断成长及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潜能随着对社会的适应与再学习而不断增长。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增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定义是面向普通学生开展的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它是通过运用团体的情境,设计出活动,

优课_积极心理学答案精选

2-4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1、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________和向外的社会倾向。(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向内的消极倾向 2、心理学和宗教的差异之一在于,所有宗教都试图回答“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尤其是“死”的归宿问题。心理学关注生死之间________的问题。(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人如何更好活着” 3、意大利画家安格尔的代表作_______用裸体少女和泉水暗示着人类的生殖本能,是歌颂人类生殖本能的不朽之作。(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泉》 4、调查发现,世界上的长寿者都具备四个明显的特征:合理饮食、______、平和心态、生活环境。(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科学运动 5、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单选题) A、 幼儿园到小学 B、 小学到初中 C、 初中到高中 D、 高中到大学 我的答案:C

6、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单选题) A、 生的本能 B、 爱的本能 C、 性的本能 D、 建设的本能 我的答案:B 7、健康是指()。(单选题) A、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B、 没有病痛。 C、 没有心理疾病。 D、 身心舒适。 我的答案:A 8、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单选题) A、 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 人的追求目标 C、 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 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我的答案:C 9、下列不属于生命意义的社会取向的是:()。(单选题) A、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摘要: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历史、理论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新进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发展,新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希望、好奇心等,以及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等,还有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如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的家庭关系等。 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Dien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定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同等程度的幸福,但它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满意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体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观比较接近。边沁主张:“所谓善便是快乐和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当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英语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按照功利主义观点的解释,快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每个人总是追求他认为的自己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历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上。因此,幸福生活的特征就是人心理和生理上快乐的出现和痛苦的去除,这可以看作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先驱。 如果说早期的哲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是建立在思辨的理性的基础上,那么真正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还是到20世纪早期才出现。Flugel在1925年通过记录一定样本的人群在不同时刻的情绪性事件来研究人的心境,根据这些记录,并最终概况出不同时刻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人类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allup.G,Gurin.G,Cantril.H等,他们运用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量表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人群进行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这种调查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回答一些量表问题来获得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分析

社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的新形式 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韩超 一,提出背景 (一)校情学情 笔者根据现有的大部分学校心理辅导的实现途径及学生特点提出本课题。 心理健康的两大支柱是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但是在学校中一般有个别心理辅导,缺少团体心理辅导。在一般的班集主题活动中容易出现形式花哨、浮光掠影、范围过大、反馈不及时的弊端。 “校园里的学生,其基础状况、智力水平有着不可回避的千差万别,他们的兴趣爱好、潜能性向五彩斑斓。”李希贵校长在《教育的大门管不住了》一文中如是说。所以社团活动是解决班级主题活动的刻板性和单调性的有益途径,也是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心理的良好途径。 中学生相对小学生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服从思想方面,小学生较为服从,中学生则对批评相对敏感,具有理想主义,喜欢争辩,吹毛求疵;在性别发展方面,小学生有性别隔离现象,中学生则有异性相互吸引的现象;10岁以前,是道德的他

律阶段,认为规则是死的,10岁以后,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认为规矩是活的。 所以,中学生出现一些逆反、渴望被理解、难以正确地自我定位、找不到在集体中的位置等现象是很常见的,需要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以上校情和学情,笔者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二)理论依据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力量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在社团中组成的团体可以满足学生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有了埃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实验表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不断成长及改变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潜能随着对社会的适应与再学习而不断增长。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提供了有指导的社会学习情境,通过团体的经验与现代心理学智慧,增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幸福心理学答案

幸福心理学答案 首页进度资料通知考试讨论答疑 幸福心理学费俊峰课程评价 返回 《幸福心理学》期末考试(20) 姓名:王富菊班级:默认班级成绩:8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追求目标的同时,()才是带来幸福的要素。(1.0分)1.0 分 A、 制定计划 B、 去倾诉 C、 去行动 D、 去遐想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在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中,实证性研究阶段是()。(1.0分)1.0 分A、

20世纪50年代以前 B、 20世纪50-80年代 C、 20世纪80-9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按照幸福心理学角度,人们在择业时应选择与()一致的工作,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感。(1.0分)1.0 分 A、 个人的专业 B、 个人的性格特征 C、 个人的能力 D、 社会主流价值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一般而言,有目标的人与没目标的人相比,成功率()。(1.0分)1.0 分 A、 无法确定 B、 一样 C、

D、 更高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好的天气会带来积极的情绪 B、 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C、 对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来说,学习一项技能是非常重要的D、 学历越高,对就业的帮助越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内在自我的两个部分是()。(1.0分)0.0 分 A、 接纳自我和拒绝自我 B、 思考自我和接纳自我 C、 思考自我和观察自我 D、 拒绝自我和观察自我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7关于柏拉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幸福心理学课后作业及答案

幸福心理学课后作业及答案

幸福与心理学(一)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单选题】下列对丹尼尔·卡尼曼说法错误的是()。 ?A、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B、196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 ?C、是心理学家 ?D、主要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多选题】“幸福热”在组织层面上的表现为()。 ?A、幸福组织 ?B、幸福企业 ?C、幸福热成为越来越响亮的口号 ?D、企业幸福感 我的答案:ABD 得分:20.0分 3 【判断题】“幸福热”的时代表现在地方层面、媒体层面和学术层面。()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4

【判断题】美国对主流经济学提出批判的背景是GDP增长了几倍但是民众幸福感并没有同步增长。()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赛利格曼曾在哈佛开设了幸福公开课,使得这门课程被广泛关注。()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幸福与心理学(二)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单选题】下列关于相对剥夺感说法错误的是()。 ?A、会与参照全体进行比较 ?B、会产生消极情绪 ?C、觉得一切环境都在欺负自己 ?D、当人们将自己处境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处在劣势,会产生剥夺感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关于幸福感与物质水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水平越高,人们越幸福

?B、物质水平的提高不一定能带来幸福 ?C、物质水平越低,幸福感越高 ?D、物质水平和幸福感无明显关系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 3 【多选题】选择自由就意味着()。 ?A、承担责任 ?B、独立面对困难 ?C、更具有幸福感 ?D、学会解决问题 我的答案:ABD 得分:20.0分 4 【多选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排(),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 我的答案:BD 得分:20.0分 5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5663960.html,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李志勇廖军和陈紫燕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第03期 摘要: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而兴起的团体辅导活动。目前,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内涵、理论基础、开展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内涵再思考、理论基础、开展形式、应用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促进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2.0时代的到来,从理论研讨到实践操纵,积极心理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建树。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积极心理学开始涉足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纵观近几年的研究,笔者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入学新生、贫困学生、抑郁症患者等;研究内容侧重于体现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积极品质、情绪体验等方面;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其中,在心理学领域主要研究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是否能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有实验研究显示积极团体辅导可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提高自尊水平,最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1,2]。在教育学领域一般是用其改善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提高学习动机[3,4]。在医学领域主要利用积极团体辅导减缓病人的抑郁症状[5],提升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6]等。 尽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发展已渐趋成熟,但研究者通过文献查阅和实践操作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具体定义并没有统一说法,界定模糊,理念不清,研究对象还聚焦于罹患或易患心理疾病者。以发展性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相关研究较少,其实践和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例如,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和运用暂处于萌芽阶段。这些缺陷使得我们有必要在对以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相关研究的整体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what)”是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支撑“系统(system)”、“如何(how)”去开展、实际操作“注意(attention)”事项等问题,以期为日后相关实验研究和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内涵再思考

积极心理——看幸福定义

积极心理——看幸福定义 Dacher Keltn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我认为,对幸福的理解不妨从情绪入手,积极的情绪带来积极的心理感觉,消极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感觉。 达尔文敏锐地指出,同情心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一种本能,对人类的进化非常重要。为什么?从科学上来说,同情心不但联系了大脑的旧皮层和关爱他人行为这两者,还从基因上塑造了神经系统中的后叶催产素受体。 在现实层面,人类的后代比地球上其他哺乳动物要脆弱,很多动物的后代一生下来生存能力就非常强,比如,可以很快坐起来吃东西,而人类的后代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做这些事情。同情心不只是进化的产物,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通过付出而不是索取感到快乐。 我发现,社会不平等会削弱人们的同情心,因此我们在讨论同情心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的社会环境和情景。 Jennifer Goetz(美国明德大学心理系教授): 乐于助人、关心和无私通常被认为与进化论背道而驰。在残酷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物竞天择说”往往被解释为“适者生存”。然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大相径庭,生活中的我们不但非常关爱他人,甚至愿意为他人牺牲。 我认为,同情心已经进化为一种具备促进合作、保护弱者等基础功能的情绪。分析这种进化性的中心点在于,作为一种适应机制的同情心应该是人类的普遍特质之一。 在中国社会中,互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为其他人做一些好事,但在另外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自己也会受益。这种连带受益的文化也是一种价值观,进一步影响同情心。而这种同情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 我要强调的关于进化论的问题是,同情心不应该应用于所有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也说明它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你需要钱的话,很多时候,我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给你。 Eunkook Mark Suh(韩国延世大学教授): 有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的幸福感水平在国家间的差异很大。虽然很多社会变量,诸如收入、公平、安全等因素通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差异,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幸福所抱持的不同信念也作用明显。 例如,研究发现,幸福感水平和每种文化背景下“快乐的人”受欢迎程度密切相关。又如,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幸福是零和博弈游戏”这种观点的认同,也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外在、明显的和内在的、隐秘的两个对立面的偏重。 如果你所身处的文化认为,幸福是一种有限的供应,那么人们会觉得幸福供应是有限制的,是零和的游戏。如果你所处的文化相信幸福不是好东西的话,你就不太可能在众人面前表现成一个快乐(快乐与幸福在英语里是同一个单词)的人。众所皆知,一个快乐的秘密就是你能够把你的快乐表达出来,渲染在周围,你就会变得更快乐。 王登峰(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成功,遇到困难,逢山开路,换句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不高兴吧。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可能会有别的人觉得不高兴,但其模式是自己高兴,别人也要高兴。当你让第一个不高兴的人高兴起来以后,很清楚你的目标还在前面,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高兴,那怎么办,都要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情绪。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用文化维度概念来说,西方追求成功的方式很男性化,而中国很女性化。 中国文化讲究性善,同时人也有自私的行为,中国人讲究自律,对这种行为进行制约。中国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调解,没办法的时候才是上法庭。中国人还会说,即便我赢了,但是输了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收拾我的,所以最好是不要上法庭。在香港,很多企业家遇到纠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整理了积极心理学的观后感,欢 迎大家阅读。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每个人都在说︰幸福似乎离我们愈 来愈远了,而生活的忧郁指数也年年增高?为什么时代进步给了我们好的生活享受,却又让我们如此不快乐呢?难道过好日子错了吗?还是其实幸福,也可以很简单?随着时代进步,物质生活不断的提升,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受似乎并未随着增 加;人们所拥有的物质环境,胜过从前年代,可是他们的幸 福感受却不见得高于早期年代的人们。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从其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自身生 存环境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把对幸福的研 究上升到科学层面,出现了许多与幸福感有关的实证研究。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主观幸 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 评价,它既包括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也包括积 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情感反应。它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反映,它的评定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

主观性;它还是一种综合评价,既包括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 价,又包括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因此具有整体性;同时幸福感和人格有关,它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乐观的 人即使遇到挫折和消极的事情,都能够积极看待,而悲观的 人总是看到事物的消极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理论来解释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如状态 理论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 件的多寡。虽然幸福事件的确能够增加幸福感,但该理论忽 略了个体的气质类型及归因方式,因为有些人是天生的悲观 者,什么样的事情在他眼中都可以解释为消极的事情。 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 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 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幸福感受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诚 如《不断幸福论》书中揭示,「情绪是无意识的,但感受是 有意识的」,这意味着感受是可以藉由认知的改变来加以控 制的,另外,「正面的感觉会让脑内的神经连结生长,而快 乐将会随着这些新的连结一起出现。所以,利用认知及行为 的感恩策略,于日常生活中找寻「观他人的功劳、恩惠」的 事物,「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能将「感谢化诸言语,当面向对方道谢」,那么幸福就像是美国作家Josh Billings 所说的,「假如你曾追寻到幸福,你可以了解,那就像一个 老妇人急着寻找她遗失的眼镜,却发现它好端端架在自己的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总结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总结自本课题建立以来,《积极心理学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课题组的各个组员在课题负责人谢彩侠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行动。在这一年中,所有成员在各自的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照片和体会。有收获,也有很多困惑和不足,现将这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总结如下: 一、成功的做法: 1、认真学习,对积极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课题组每周二的下午,学生放学后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我们购买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的法则》《认识接纳自己》《.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等书籍,在网上搜集了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通过网上、书籍的学习,每位老师累计抄写了4本学习笔记,对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因为10位课题老师都不是心理健康专业的老师,但聘请了我市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员范希甄老师和高级中学心理咨询师肖艳梅,成为我们课题的指导者,我们每位成员充满信心. 3、运用心理学视角,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创设积极愉快的班级氛围。 课题组成员连续两年,进行心理学视角的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里设置了“瞧,我多棒!”各种卡通的和学生交流的“知心姐姐信箱”,

“快乐成长”,“自信拼搏”、“爱的教育”“心里话”,“花儿朵朵开”“我想说”等专栏,创设积极愉悦的班级氛围。每天都有各类表现好的学生名字随时写在黑板上。在每周的班会课中表扬激励学习、纪律、卫生、习惯等方面优秀的或进步的学生,天天激励,周周总结表扬,多角度让每位学生得到表扬或鼓励,创设积极的班风、学风。课题组老师独特视角的班级布置,多次获学校班级文化布置一、二等奖。 “知心姐姐信箱”“心里话”“我想说”等教室里布置的专栏,搭建了学生随时有心里话和老师交流的平台,两年来共收到学生近500封信,有的讲述家里的事情,有的讲述同学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学习上的焦虑困惑,每位学生都得到了课题组老师的心理辅导。 4、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精心进行了设计,粉红色的窗帘,玫红色、粉红色的大手座椅,温馨的百合花,温馨美丽的墙面布置,有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灵鸡汤书籍,学生喜爱的小玩偶,还有轻松优美的音乐,学生在咨询室里会情绪放松。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心理咨询室开放,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老师认真进行记录和反思,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的更细致,也使教师掌握了一些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巧和方法。 5、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课题组每到双周的班会课,利用前20分钟,依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材,和网上的学习,举行了“我能行”“我会交往”“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每位老师一学期上10节心理健康课,2节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课,并认真进行了反思。参加学校的“我能行”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竞赛,课题组谢彩侠老

2017尔雅 幸福心理学 课后作业答案

幸福与心理学(一)已完成 1 【单选题】以下哪位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A、弗洛伊德 ?B、塞利格曼 ?C、弗洛姆 ?D、本·沙哈尔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垮掉的一代”出现在()之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宗教改革 ?D、经济改革 我的答案:B 3 【单选题】丹尼尔·卡尼曼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 ?A、文学奖 ?B、和平奖 ?C、物理学奖 ?D、经济学奖 我的答案:D 4 【判断题】人的幸福感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近年来,“幸福热”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有所体现。()我的答案:√

幸福与心理学(二)已完成 1 【单选题】《逃避自由》是()的著作。 ?A、弗洛伊德 ?B、塞利格曼 ?C、弗洛姆 ?D、本·沙哈尔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排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世界第()位。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3 【判断题】人们之所以渴望自由又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也意味着责任。()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面对同一份工作,人们感受到的压力和心态乐观与否,基本是相似的。()我的答案:×

幸福与心理学(三)已完成 1 【单选题】尼采是()哲学家。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我的答案:A 2 【判断题】聪明的人大多数身体比普通人要差。() 我的答案:× 3 【判断题】重大的危险的决策,往往是一个人独断专行的结果。()我的答案:× 4 【单选题】《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A、塞利格曼 ?B、弗洛姆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我的答案:C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课程感悟

为了幸福,我要改变 幸福是我们最求的终极目标,是我们的人生意义所在,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现成的幸福,幸福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最求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幸福突然降临,而是要主动的争取它,而争取的方式,当然是要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改变自己开始 那么我们要从哪些做出方面改变呢? 首先,我们必须改掉悲观与颓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满怀希望的状态 乐观而怀有希望的人具有积极的态度与美好的憧憬,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充满奇妙、人生无限精彩。 有这么一个例子: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 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无论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充满希望的状态。作为一名学生,自信可以感染到无数接触到的人。有没有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的成败与否。乐观不仅给予活下去的勇敢和力量,单从健康角度说,我们也应该乐观地活着。乐观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几个好处有减少疼痛,抑郁,心脏病,高血压,感冒及其它感染和癌症的几率,并且能更加长寿 其次,我们要发现并改正消极的人格,拥有正面向上的积极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宽容、仁慈、慷慨等, 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生活中人们终是会遇到各种选择,总是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是会参与不同的工作,而在这些事情背后都是需要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人格才能很好的处理,拥有负责任、慷慨的积极人格,我们才不会在选择面前变成小人,拥有谦逊、宽容、仁慈的积极人格,我们在和他人接触的时候才不会被人排斥;拥有希望、负责任、宁静的积极人格,我们才会在工作中变得更加出色。 最后我们还要改变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仔细的安排我们的人生,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一百个人中有两个人清楚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并且有可行的计划,有力的实施,他们都是各行业的领导者。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目标的人,如果缺乏目标就会懒惰。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年龄,他真正的人生是从设定目标开始的,以前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心胸宽广因为他有明确的目标,没有阻碍我的大目标的实现,其他的就是可以理解和宽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语言和材料主要来源】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拆掉思维里的墙》小部分(此外,不收钱地为这本书做一下广告,真是让人醍醐灌顶的难得的好书啊!) Shahar老师的十条幸福忠告(已改编): 1.遵循内心的热情。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2.尽量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 3.正确的看待失败。成功收获结果,失败收获智慧。 4.接受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不要只接纳自己认为好 的部分而否定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 5.简化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美妙,但是美妙的事情过多了会带来各种困惑而 毫无幸福感。 6.有规律的为自己安排锻炼。适当做些体育运动,大大改善身心健康。 7.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天保持而不要克扣7~9小时的睡眠。 8.慷慨做人。没有钱没有时间一样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 9.勇气。即便心怀恐惧,依然勇敢向前。

10.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不要把你得到的一切看成理所当然,每天记录5件值得感恩的 事。 学习积极心理学: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这个人生事实上是不太幸福的。因为幸福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 我们幸福的程度不是由掌握多少信息决定的,而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我们关注的重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心灵容器的形状来决定我们幸福与否。 学习积极心理学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强调关注自我的改变。永远不要用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观点和建议,学习和研究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自我。 关注生活的积极面: 人们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有可能变成现实。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个人的潜能是很难真正被开发出来的。 在教育的路上,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的最终结果会导致人们只能发现问题,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事物忽略掉。正如人们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成理所当然的,却把得不到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许多事例让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 快乐不等于没有不快乐,所以负面情绪的体验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生命现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带你到达幸福的彼岸,只有自己才能够对自己的幸福、快乐承担责任。 若是身处逆境,遭遇各种困难,却以积极的态度和想法来对待,便可容易的逆转处境,同时收获智慧与结果。若以怨天尤人的态度抱怨,你将丧失接下来更多的逆转机会。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 文/潘小娴 为什么在当代社会,物质条件好了,却有很多人心里觉得不幸福?被哈佛学生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其所著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以牺牲自身幸福却换取成功,但这样换来的成功与幸福往往脆弱而不长久。继而,泰勒·本-沙哈尔提出,幸福的基本含义,那就是“我们要相信自己能够幸福 ”,“我们每天其实都是在经历着一个个细小的幸福”,这是一种全新的“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 “积极心理学”被称为国际心理学界的第四次 浪潮,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它打破了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失败和障碍的旧模式,它并不针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更多地采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很明确地告诉人们——幸福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幸

福是可以锻炼并寻找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后养成“习惯”的。 泰勒博士不仅澄清了什么是幸福的价值观,而且告诉我们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通过简单实用的步骤,愉快地实现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幸福的方法》一书里几乎每一章都附有“反思”内容以及“练习” 部分,这两部分完全就是手把手地教读者如何获取幸福感的具体实用的小窍门。 比如,泰勒博士提出,记录是把幸福锻炼成习惯的一个好方法,因为一个人的幸福地图,就是不要错过身边的幸福站点,而当我们记录好自己的人生路线图时,就可一边体验生命里的惊喜,一边着手调谐自己的幸福频率。记录的内容包括每一天开心的事情,需要感激的事情,被肯定的事情,还有希望生活计划发生怎样的改变更幸福?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伴侣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隔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并提醒读者,每次建立新习惯时不要太多,一到两个足矣;另外,在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试图增加新的内容。因为,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导致的失败好得多。就像暗室里的蜡烛,只需要一根就可以点亮整个屋子;而当一个新的好习惯被固定下来,变得像刷牙

积极心理学——幸福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作者:————————————————————————————————日期: 2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 Shahar老师的十条幸福忠告(已改编): 1.遵循内心的热情。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2.尽量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 3.正确的看待失败。成功收获结果,失败收获智慧。 4.接受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不要只接纳自己认为好 的部分而否定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 5.简化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美妙,但是美妙的事情过多了会带来各种困惑而 毫无幸福感。 6.有规律的为自己安排锻炼。适当做些体育运动,大大改善身心健康。 7.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天保持而不要克扣7~9小时的睡眠。 8.慷慨做人。没有钱没有时间一样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 9.勇气。即便心怀恐惧,依然勇敢向前。 10.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不要把你得到的一切看成理所当然,每天记录5件值得感恩的 事。 学习积极心理学: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这个人生事实上是不太幸福的。因为幸福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 我们幸福的程度不是由掌握多少信息决定的,而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我们关注的重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心灵容器的形状来决定我们幸福与否。 学习积极心理学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强调关注自我的改变。永远不要用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观点和建议,学习和研究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自我。 关注生活的积极面: 人们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有可能变成现实。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个人的潜能是很难真正被开发出来的。 在教育的路上,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的最终结果会导致人们只能发现问题,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事物忽略掉。正如人们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成理所当然的,却把得不到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许多事例让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 快乐不等于没有不快乐,所以负面情绪的体验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生命现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带你到达幸福的彼岸,只有自己才能够对自己的幸福、快乐承担责任。 若是身处逆境,遭遇各种困难,却以积极的态度和想法来对待,便可容易的逆转处境,同时收获智慧与结果。若以怨天尤人的态度抱怨,你将丧失接下来更多的逆转机会。 从正确的角度提出问题: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非常成功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不能做到”,于是我们便关注着我们的弱点,但是若变成问:“为什么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他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有的人尽管处境恶劣却依然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关注的重点就大不相同。 若是看到孩子的长处和美德,问他们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他们会发现自己也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