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促进教师发展

拾级而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到我校1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中来。首先我想代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的全体师生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出席今天研讨活动。给予我校专题交流汇报的机会,更丰富了学校10年校庆的内涵。

一、十年回顾:

1997年9月,随着徐汇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成为继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逸夫、爱菊后的第四所转制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的支撑开始了上海市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让教育适应学生”“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发展思路为学校发展带来活力与生机,也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回顾十年的教师发展之路,我们觉得有以下三点值得继承和发展:

一)专家引领,夯实基础

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成就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之本,而教师的成长离不了自主学习,离不了环境熏陶,更离不了引领。学校挖掘教育资源、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发展需要,邀请市、区有关专家以及学科教研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课堂教学、个案诊断、教研组长培训、小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等方面做360度的测评定位,定期通过教研主阵地,让教师的思维相互碰撞,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依托科研,提升水准

十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努力将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

本着“教育教学中的难题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许多教师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确立课题,研究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乔梁老师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探索》带动了我校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冯志兰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教学法”的校本研究》丰富了品社课程资源;顾莉璟老师《关于以古诗词促进中高年级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更可喜的是,我们发现教师个体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教研组、学科大组的研究。学校层面的区级课题《基于小班资源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更是让全体教师在参与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能力。

三)搭建平台,加速成长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通过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全校性教研组赛课,开展“向家长开放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老年教师风采展示”……与家长互通,与同行切磋,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在这些活动中,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如耿坚老师在上海市音乐学科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陈晓然、金惠红、胡琦老师成为了区级骨干;冯志兰老师被聘为区品社学科兼职教研员。

回顾学校十年教学发展,我们感谢领导的关心、专家的提点、社区领导的支持以及太多太多默默支持、关心、实现着学校发展的老师们。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立足学校工作实际,促进学校更好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

二、问题分析: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教师及学生都在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的分析我校教师队伍,不难发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真不少:就教学工作来讲,教师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与教师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反差;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与学生学习现状存在反差;二期课改实施的新要求与现行学校管理方式之间存在反差。从学校整体来看,教师自主研究的习惯缺乏,缺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能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缺乏统一

的协调和领导。

三、今后思考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最终决定者。因此,教师本应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针对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种种情况,结合区师资工作会议精神、小学三年行动建设计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我们对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了思考:

一)、教研建设规范化:

讲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建设是不可回避的,因为教研组是教师实践能力和智慧的重要阵地。教研组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觉得:两件事情必须关注:专业理论学习、关注真实课堂。如何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智慧凝聚到这两个主要方面是关键。

1、营造学习氛围:

★组建学习共同体:以教研、科研手拉手活动为契机、以构筑学习与研究的学习团体为支点,相互支持,经验共享,成立相关团体,让老师们自由组合,每月定期活动,网络经验搜寻,书店购书、读书简报……已经开展的几次活动很受老师们欢迎,我们还将继续合作分享,共同提高。

★制订学习计划:这项工作我们准备下学期在35岁以下教师群体中先行开展,并纳入管理体系,意在促成教师学习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开设教师论坛:学习会让教师产生观念与实践的矛盾,我们也将在下学期开设每月论坛,主要以学科大组为单位,主题来自于教师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热点问题。

★搭建信息平台:成立信息采编小组,选择推荐相关的资料开辟“学习与分享”专栏,并将教师个人学习心得、案例设计、教学随笔等及时丰富专栏。

2、丰富教研形式:

校本教研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在未来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进行“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教研模式的尝试和探索。

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将呈现培训菜单,有序列为青年教师定期开设“与骨干教师的对话”、“与校长的对话”、“与邀请专家对话”等。

二、教育科研日常化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推进。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这是培养教师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感受到只有将日常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才会研有所获,研有提高,研有发展。在实践与思考中,我们觉得要把握住教育科研的核心,做到教育科研日常化有三个重要抓手:撰写学习笔记,进行信息资料研究;撰写教学随笔,进行教学现状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比较研究。还有一个主要载体——课题研究。我们将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活动:学校牵头课题;教研组牵头课题;师徒结对课题;个人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整体突破,很艰难,但是,我们将坚持做,有序地做,有效地做,做对教师发展有利的事。

三、分层培养阶梯化:

学校教师队伍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资历、学力、能力的不同,反映出师德素养、师能水准的差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耐心地进行分层指导培养,以扎实她们的基础。

学校计划下学期成立学科指导组,校长任学科指导组组长,所有区教学骨干、部分中层领导任各学科组长,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如:0-5年教龄教师完成五个一要求(一年带教,一次全校教学展示,一份个人成长计划,一个课题研究,一份区级以上刊物文章发表),5-10年教龄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10年以上教龄老师努力追求个人教学特色。过程中,学校层面、教导处层面、教研组层面讲积极做好服务和扶持工作。

我们将努力使学校各个层面的教师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进一步转变教

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看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继承和发扬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为目标;骨干级教师,“辐射”全体、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由“反思型”向“研究型”的角色转变而努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关注教师,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学生才会更好更快进步成长,学校也才会拥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通过人文关怀,触及教师德精神追求,发现自身的教育价值,更加自信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帮助老师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幸福。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2011-06-19 16:29:02) 转载▼ 标签: 教育 引言 新世纪之初,自建国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雁塔区被定为西安市教改试验区,我校有幸成为了首批教改试验学校之一,在这一新形势下,好多原来隐藏在教育教学背后的潜在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的浮出水面,最明显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已成为教改继续深入的桎梏。面对这一现状,2003年初,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我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其它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经过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和调研,拟定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呈送雁塔区教育局,经教育局评审组同意,2003年6月被正式列为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教师教育研究课题。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周密部署下,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调研、讨论、研究,现已完成研究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1.近年来,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学好,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传统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教师不再被动地坐在那儿,接受“专家”的新思想或新实践,对专业发展的评价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满意度,或是对这些新方法的用途进行评价。学校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同时还主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形成了教师反思运动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美国人认为教学是使所有其他专业成为可能的重要专业;是形成今天教育和美国未来的专业。培养并支撑教师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发展对美国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既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教师发展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2.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以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开始,经过学历补偿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向以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迈进。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正在不断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改革教师会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改革教师会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2019-01-06 [关键词] 教师会议;教师专业发展;北京第一四○中学 中小学每学年、每学期都要例行大量常规性会议,如教育教学研讨会、班主任例会、领导班子会等。通常这类会议被当作事务性任务处理,管理者通过制订硬性工作要求甚至奖励惩罚制度,保障会议完成,但同时也造成了例行公事、草率应对等问题的发生,助长了敷衍塞责的工作态度与方式,形成了注重“会议”形式忽略“会议”内涵的消极“会议”文化。 怎样挖掘出学校常规性会议的内在价值,在完成这些工作的有限时空里,给教师、学生与学校创造尽可能广阔的发展空间,引领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创造并享受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快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培育和成就,这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北京第一四○中学是“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32所项目学校之一,笔者以该项工程高校参与者身份担任了北京第一四○中学的校长助理。一年以来,我们北京第一四○中学的学校管理者在“稳定秩序、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遵循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适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上,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重建管理文化,从自身的管理工作做起,亲身尝试并引领着教师去体验、转变教育教学的工作态度与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所做的一个初步探索就是:开掘常规性工作会议的研究与发展内涵。 一、让教育教学研讨会真正起到“研究与发展”作用 和许多学校一样,北京第一四○中学每个学期都要在放假之初举行教学或德育研讨会。原来组织研讨会的基本方法是:教师任意选题,按规定时间交到教学处或德育处,两处管理干部阅读后,选出几篇优秀论文,作者在研讨会上发言;再挑选出一批较好的文章,打印成册分发给教师传阅。然而,这种做法的研讨作用十分有限。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此进行了两次改变。 第一次转变是变任意选题研讨为有主题研讨,变一次性研讨为有预备会的研讨过程,变一批文章被传阅为每个教师都有文字被传阅,变几个人发言为人人有机会发言,变仅有个人观点为个人与团队均有观点,变关注“知其然”为关注“知其所以然”。 为使学校一年一度的德育研讨会研讨目标明确、集中,2007年1月学校将研讨主题确定“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讨会前,学校先印制文集,把全体教师的文章或全文登载,或在“珠玉之言”栏目中摘录登载,使每一位教师的文章都受到关注和尊重;同时分年级组召开预备会,形成团队认识:“什么是习惯,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研讨会上,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各年级组的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所以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于促进教师发展 提高保教质量

促进教师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教科研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科研兴园”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研工作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一种工作,而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以保教人员为主体,以保教实践为基础,有目的、的计划地运用教育规律与基本原则,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研究活动。幼儿园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常规性活动,与幼儿园保教工作同步相融,在幼儿园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拙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促进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是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保教先是的经常性手段。因此,幼教组“以科研促教育,向科研要质量”,在教研工作中鼓励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乡镇中心园既有搞好本园工作的,提高保教质量的任务,同时对本地区还承担着发挥保教工作示范中心、教研中心,师资培训中心的三中心作用的双重任务,肩负着对本地区所有园、班全方位的指导,示范作用,澄江镇中心园依照幼教法规,以完善自身机构与制度建设为前提,以提高自身队伍整体素质为保障,在学习加应用、改革加创新的道路,努力探索教研管理模式,探索发挥三中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有效推动幼教事业向前发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幼教中心教研组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指引,贯彻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大力提高我镇幼儿教育科研水平,加强教师业务素质,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的“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务实创新,扎实科研,不断提高教科研队伍素质和教科研质量。 二、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教研整体水平。 1、教研组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由于今年幼儿入园率特别高,由上期170名幼儿增加到200名幼儿,而幼教组的成员人数有限,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是由小学转岗而来,所以幼教组要开展好教研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而教师们要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参加教研活动,也确实不容易。 面对这种形式,幼教组制定了完整的教研计划,确定每一次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以及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具体的安排,让各位教师尽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切实提高教师们的教研水平。而园领导也十分的重视幼教组的教研工作,安排好教师们的工作,让各位教师全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中,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 2、抓好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上开展教学活动时,却发现理论与

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走进新课程后,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反思性实践,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思考。教师不再只是技术理性主义观点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技术人员,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这样的新型教师,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其问获得的收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关注人的尊严体验及体验人的尊严的内在统一。 学校管理的重心不是对教师的优劣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找准各自的位置,最优化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为此,我们关注教师的尊严和教师专业化价值体现的内在统一。 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要把握“知识,汗水,机遇,灵感”的内涵并将其内化协调为自觉的行动,与时俱进地终身学习,树立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服务的意识,以良好的风貌走进新课程;“给孩子快乐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快乐”,引导教师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挖掘教师职业内在的无法替代的尊严、快乐和价值,帮助教师实现并体验智慧的情商与教师专业化价值的内在统一。 在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享受美丽人生”,体验实现智慧闪烁的

快乐和专业化价值乐趣的过程中,我们以事实进行同步操作,让教师感悟:成功属于那些比他人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思考和付出行动的人。一个人是否成功,取决于怎样去学、怎样去做,取决于能掌握多少知识、把握多少机遇、能否与人合作和心胸豁达。 我们认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前提是建立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让专业发挥最大效率,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情商智慧的成果”。为此,我们在管理中明确提出:以优促短,诚信民主,团结协作,让“短处”在优势的积极体验中自然萎缩。基于这样的认识,在2003年人事制度改革中,有4位教师、一位领导的转岗方案得以平稳实施。 二、关注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的转变。 在情感、态度、责任的认识上,干部、教师能否转变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学会欣赏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为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榜样,至关重要。这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保障。 在每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换位,体现出平等与关注的和谐,体现出尊重与关爱的幸福,体现出发现与接纳的快乐,体现出创造与凝聚的力量。每次活动后,教师要写一份真实的体会,学校抓住时机,让教师在全校教师教研会上演讲,使之在思想情感上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孩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成长的一个历程,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很多人认为,幼师只不过是带孩子的“保姆”,薪水不高且地位也不高,比不上中小学教师,更不如律师、工程师那么“吃香”。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幼师的专业含金量过低。那么是否属实呢?在一有些人眼里,从职业技术和科学创造性来说,幼儿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谁都会做。那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呢?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修养。 一、改变教育观念,吸收教学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未来的教育事业在全面提高孩子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不光是自己的专业知识需要过硬,最主要的是要在工作中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从教学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学是一门培养人的艺术,一名好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体说来:首先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自我反思尤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则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自我反思是多么的重要,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曾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两类教师,一类是“为生存而教育”,一类是“为教育而生存”。如果一位教师把学校当做谋求生存的场所,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得不到内心的自然与和谐,那么他就把自己也塑造成为了一台机器,只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例行公事。他的生命内涵日益贫乏,生存品质日益下降,不仅容易在教育工作中迷失自我,也大大降低了职业幸福的可能,失去了精神支点。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终身与奉献和牺牲为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教师奉献与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教育工作是一种极艰苦的呕心沥血的职业,只有情志专一、艰苦奋斗,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本学期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如何物化教研成果等问题。 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认识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不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而言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不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 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思想从何而来?关键要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学校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

学校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促进教师“想发展”的策略 当前,很多校长的苦恼是:绩效工资改革以后,教师的工资待遇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却下降了,引发了不少其他的负面效应。这里固然有很多复杂的政策操作问题,但我认为根本地原因是激起了教师相互的比较之心,用低级职业满足替代了高级职业满足。当前,在我们无法进一步通过校长的权利以经济杠杆来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我认为还是需要借助精神、价值等内在的激励因素来激发教师发展的持久内动力。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1:善用激励因素,强化教师内在的职业满足 在心理学里,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称之为“双因素理论”。所谓双因素理论是指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其理论根据是: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例如工作的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不善等。保健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当消除了员工这些不满因素时,只是起到了“没有不满意”的效果。 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工作的成绩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职务上的责任感和职业上能够得到发展和成长等等。这些因素的满足,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对于员工的行为动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因素理论非常适用于解决当前教师绩效工资后带来的一些问题。 有这样一所学校,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原因,从硬件到软件都很薄弱,学生生源90% 是来自社会的弱势家庭,考试成绩总是排在全区的后面,所以教师都非常灰心,职业倦怠非常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校长带领教师分析,埋怨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们只能打好手中的牌。于是,他们引入了成功教育的发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们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世纪宝鼎》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以下是教学这课我所采用的方法:课前结合预习提示先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了解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并查资料对“鼎”作全面了解,再想一想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课堂上先检查预习情况,使全班同学都能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抓住鼎的样子,让学生自读互议,理解鼎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上述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少年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兴趣。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到,教师从课文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戬浜学校杨美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然而,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管理性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缺少对学生适应现在社会的素质的关心,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不高。于是,应试教育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教育。现行的教育机制,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评价等始终如一的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于是,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得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教师自己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暇考虑教育教学科学方法的改进,即使有所改进,也是为了应试的目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科学教研。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研并未取得突破性的突破和进展,有的甚至以教学科研之名大搞应试教育之实。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不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程度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了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自学: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③在教室里检验己有的理论。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己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法于举措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教研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教学沙龙、专题研修等,在这些活动中只有让教师们参与其中,亲历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收到实效。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

落实教学“五化”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2146655.html, 落实教学“五化”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作者:王刘杰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7年第05期 [摘要]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熟悉且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内容;课堂结构;评价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250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在于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在于教师如何建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如何建立评价模式。下面,我试从这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师生关系平等化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给学习自由》一书中说道:“在学习开始,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课程的组织、视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和受教育的相互关系,靠这关系之中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倡导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每一堂课、每一次学习活动中。这样课堂上再也没有阴暗冷冰的“死角”,而是到处充满着温暖的阳光。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一“蹲”、一“立”。一“蹲”,指教师要放下架子,置自己于学生之中,与学生谈心、聊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一“立”,指教师面批学生作业时应“立”起来与学生同评,改变以往“一坐一立”的面批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对,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 1.利用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 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农村小学如何利用和挖掘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新课程中提出的课程资源整合问题。如何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

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小学孙开祥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及初见成效充分验证了规模产生效应的理念;“一无两有”、“三新一亮”、“校校通”、“六有”、“四配套”等系列实事工程,让农村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后劲骤然而升;义务教育阶段债务化解、经费落实让农村学校教育更无后果之忧。然而就在这一切和谐发展的态势之下,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悄然浮出水面,作为镇中心小学,年龄老化,5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50%,最基本的普通话教学个别班级尚未能进入课堂;什么是课件,如何使用课件,对部分同志来说是盲区,更谈不上如何制作课件;怎样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可共享的优质资源,他们只能束手无策;对于学位们提出的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问题,他们只能是一片茫然,无言以答……如此等等现象存在于学校之中,存在于培养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老师身上,不得不发人深省,如何与高速发展的时代接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新人才,如何让这些心灵纯朴的农村孩子健康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关键在于农村一线的教师,当务之急,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正确科学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然而提及教师培训,现在来自各级各类

培训任务、行政式的措施,比比皆是,教师被动式的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目的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被动应付,以图获得一纸证书。这样的培训既浪费人力财力,又浪费教师的时间,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明显的成效。形势的需求,实际的校情告诉我们: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校本培训的文化氛围,让学习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和学习交朋友 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个体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刻刻处处学习的习惯,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人生才会成功。 作为学校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环境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习为前提的。仅就教师而言,在今天以知识的生产、配置、消费为基础的社会里,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与持续教育学习显得格外重要。古训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一桶凝固的死水”能够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吗?明代朱熹就曾这样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着活水的小溪。”因

幼儿园教师论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我们科研的课题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在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和相应人才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当代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职业专业化,对社会,关系着中国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 只有专业化, 才有社会地位, 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让教师了解相关的理论,让教师在理论的指引下开展实践和研究。本学期我们根据研究的重点和教师写作的需要,进行了有关幼儿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生活、游戏、学习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等方面的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明确了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同,为教师开展科研专题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让教师明确案例撰写的方法,我们组织教师

学习了案例撰写,通过学习和撰写,年轻的教师了解了案例撰写的方法,提高了年轻教师撰写的能力。其次,教师们根据年级组研究重点和自己的课题自主学习,为自身的研究打下基础,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意识。 二、注重课题实践,积累课题研究经验。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紧密合作。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课题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案,着力在课堂教学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真正将先进的理念实践和应用在课堂,将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为逐渐形成幼儿园特色打下基础。 三、评价激励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教师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激励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有: 教师自我评价。我校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个人述职,对自己的一学期以来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这项工作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在总结中进行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河北曲阳永宁中学刘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因此成为教师教育的新命题。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展,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途径等方面都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为新时期加快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氛围与经验支持。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于推动教师成长和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方面的提高。 教师专业化对于教师自身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实现教师专业化首先应加强教师的自身方面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教师主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是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应确立远大的志向。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不断的完善自我。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它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展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目的。当前,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方面的提高,努力达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教师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教师应更新观念,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进人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能否与新课程相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是角色的转变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角色行为: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既要靠岗前培养,更要靠职后的进一步学习。教师职前培养功效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强

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姓名__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拓展教师专业知识; 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帮助教师形成专业自我。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一位人民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必须基于教育职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因此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与途径 1、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教师的表现不同。[1] 第一阶段个人试验:对与他人一起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与他人分享观点; 第二阶段交流观点:愿意私下交流秘诀,愿意尝试同事的观点; 第三阶段寻求信息:非正式地拟定任务并期望成功,从事独立的搜寻工作,如查找资料等; 第四阶段最低责任的参与:承担只需要有限的领导技巧的角色,在参与中不愿抛头露面; 第五阶段主动的参与: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愿意在组织和领导不同的形式活动。 第六阶段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倡导并规划活动方案,监督成果并在需要维持团队工作效率时采取措施。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起到的效果是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而逐渐递增的。 2、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和课程研究者共同实践开发。教师不能把专家看成是指导者,应把他们看成是共同的研究者。二是与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教师与家长们一起寻找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并与家长一起养成参与学校事务和课程开发的习惯。三是参与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各方面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新教育理念: 1、正确的人才观 课程开发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课程建设之所以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因为课程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标准的复杂化要求我们改变课程内容一成不变的现状,加强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作为基点,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所必须具备的人才观念,也是确立校本课程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这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的基地职能,使教师群体朴素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教师是联系教育理想与理想人才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媒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思路 通过培训,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以成长和发展;通过培训,把学校构建成教师的精神生态园,使教师身有闲适,心怀感激,与书为伴,超越自我;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真人”楷模: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性与应急性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显性培训与隐性培训相结合,重结果与重过程相结合,主讲式与互动式相结合。 二、目前,教师的教学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等,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