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随之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现代时期的建筑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既应该是时代的,是世界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只有这样,新建筑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它既吸收了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继承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从而才能使中国建筑艺术紧跟世界建筑潮流,才能使建筑创作明确方向。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 840年开始划线,而实际上在这个关键年代之前,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它对中国近代建筑西化的过程,曾有过一定的影响,例如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期所建造的一批西式建筑;天主教在明清时期所兴建的一些西式教堂;清朝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清朝前期在圆明园的长春园中建造的一批西洋楼等等都是西方建筑艺术东渐的佐证,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滥觞。因此在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时,上溯这一批最初的源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现代建筑的概念上,我们暂且以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水岭。当然,有些人会强调应该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也有人会认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过现代建筑艺术思潮和现代建筑作品,把它的分界划在1949年岂不是明显有违事实?我们认为这里所讨论的近现代建筑艺术主要还是作为时间概念来考虑的,并未强调政治因素与建筑风格的因素,因此,争论这个分界线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要能把社会背景说明清楚,把各阶段建筑思潮与风格的活动分析全面。对于了解该时期的建筑概念来说仍然会是完整的。

中国近现代建筑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对先进的西方建筑方式逐渐从移植、吸收,走到了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从照搬、模仿到借鉴与结合中国特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岁月中,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建筑类型、建筑设计方式、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这一革命使整个中国建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由于现代城市功能的复杂,新的城市规划已应运而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也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呈现。新的建筑类型更是今非昔比,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新型住宅区、剧院、医院、机场、车站都成了新时代的标志。为了适应新建筑类型设计的需要,一批新型建筑师诞生了,他们成为新建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建筑教育也出现了,它成为培养建筑师的摇篮。新建筑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更是为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它使人们对建筑的各种需求逐步得以实现。所有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创作都是有益的。我们今天大部分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在近代时期奠定的基础,例如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大连、天津、哈尔滨、青岛等,它们的城市分区、道路骨架、建筑风格都是在当时逐渐形成的,它们的历史经验对现在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是一面镜子,近现代的这面镜子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现实,了解这段时期建筑艺术的经验与教训,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教益。上海的国际饭店是老上海的标志,在新建筑的建设中,注意与原有建筑环境的协调也是每个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如中山陵的建设,它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它的规划设计、建筑形式与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都为大型纪念性建筑的设计做出了榜样。就20世纪后半叶的建筑而言,国内许多标志性建筑及先后流行的思潮也是非常需要总结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找出差距,继续赶上世界潮流,如若固步自封,不求上进,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唾弃。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国际竞赛就向我们昭示了推陈出新的重要性;又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大剧院都被外国设计单位夺标,这不也在敲响警钟,促使我们好好反思。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的,尤其是近现代建筑的经验教训更是不可忽视。它会直接影响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质量,因此,认真分析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其不足,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给予恰当的综合评价,这对于鞭策我们正确对待继承与革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建筑现代化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这些建筑设计思潮像幽灵一样困惑着建筑师的头脑,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流行的思潮中徜佯着:回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

和新乡土建筑风格如出一辙。再联系到上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他们的经验与局限同样值得我们引为鉴戒。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都是当时建筑设计思潮的写照,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传入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正是当时西方流行的古典复兴思潮的反映。同时,这种思潮的理论基础正是学院派的建筑教育,尽管它在方向上是历史主义的,但它的教育方法与设计技术都是科学的、先进的,它为中国建筑的创作输入了新的血液。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国粹式建筑思潮中,不能只看到它形式上复古的一面,而且也应该看到这时的设计手法与建筑技术都已有了本质的改进,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历史 20世纪50年代再次提倡的“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口号,不能不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历史重演。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非常复杂,它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影响,忽略了这些条件而就事论事地研究理论是很难说清楚的。

建筑艺术思潮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近现代的建筑艺术以公正的历史评价,才能给予特定时期的建筑艺术成果应有的历史地位。没有历史观点的评价是不客观的,也是虚无主义的。建筑艺术从来就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象征,它的兴盛衰亡充分反映了一个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水平。以北京为例,1959年的十大工程可以说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个十年的里程碑;北京机场、铁路西客站、长城饭店、王府饭店则成了20世纪末的代表作品;而国家大剧院、奥体中心、中央电视台新楼的这些方案则可能标志着未来建筑的新趋向。如果说早期的十大建筑还有传统保守的印记,那么世纪末的一批建筑则明显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多元共存的局面,而最新的一批建筑则更是预示着追逐时代新潮流的特点。但是,上述的标志性建筑毕竟是少数,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手段之一,它任务主要还是贴近广大群众,因此,绝大部分建筑仍然是需要大众化的,这也正是建筑师应尽的责任。同时,建筑师也应该从过去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那种一味追逐西方新奇思潮的趋向很值得商榷。

近现代建筑作为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遗产不仅有继续使用的价值,而且可以被重新利用而获得更高的价值。北京王府井北面八面槽地区的天主教东堂,在经过环境整修后,它已成了这一商业闹市区中不可多得的一块市民休闲场所,同时也使整个环境增加了丰富的景观。因此,在城市改造中,有选择地保护一批近现代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那种把新旧建筑看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在认识上也是片面的。同时,在保护和利用过去建筑文化遗产中所遇到的矛盾,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澳门主要市区的大西洋银行总部老建筑,原建于1925年,在1995年改造时,就保留了沿街的二层葡萄牙古典式的外廊立面,其余部分拆除后新建了一幢高层的玻璃幕墙式的新建筑,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为新旧建筑结合创造了可喜的经验,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赞赏。除此之外,有些近现代建筑甚至还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标志,其重要性是任何其他建筑所无法替代的,因而,保护好这些建筑遗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澳门大三巴牌坊,它原是圣保禄教堂,在19世纪被焚毁后,只保留了现存的一片石砌外立面,虽然早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它造型优美、气势宏大、石雕精湛,因此具

有非凡的景观价值、艺术价值、象征价值与历史价值,成为澳门的标志。凡此种种,都可说明认真保护和利用好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不仅是建筑师应尽的职责,而且也是城市有关部门应有的共识。否则,单纯为了城市更新而不加区分地大量拆除旧建筑,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也会造成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今天我们整理分析与总结评价近现代建筑艺术,绝不是仅仅为历史研究而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找有益的手法与优秀的艺术遗产,并对它们进行评价,给予它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作者:分行机关调统处范念龙 闲暇之余,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书是历史爱好者的良好入门读物,从婚姻到军事,从政治到科技,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读来受益匪浅,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但仅存的那点历史知识荒废多年,《中国通史》使我又重燃了历史兴趣,趁着假期,游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触颇多。 中秋节,去看了人祖庙,国庆节期间又游览了太昊陵,跟随伏羲氏的脚步从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生存和繁衍,战胜大河的泛滥,融合不同的族群,迈着艰难的脚步,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国家。 从关西到豫东,从关中平原到华北平原,祖先在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脚印。工作地和家乡分处陕西和河南,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父亲”,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母亲”,每年都要沿着连霍高速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走上几趟,不曾留意过沿途的风光,总觉得太过乏味,审美疲劳的黄土,普通甚至略显破败的村庄,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风光相差太远。然而,仔细品味,这一路,并非这么简单。沿途四个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郑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宝鸡的周秦故地,中国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这是一条了不起的路线。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湾遗址、西安的半坡遗址、渑池的仰韶、偃师的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一连串的大遗址,在史学界都曾引起轰动。这是祖先走过的路,在这条线路中我们会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这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延伸,正是有了从长安向东的这条路,才使得向西的丝路走的更远。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东传与中国文明西渐均是由此路流转。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中国四大石窟,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这段路再向东,便是孔孟之乡,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均是在这条线路上进行生长和活动,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布在这条线路上下,知道血脉从哪里来才会明白灵魂向哪里去。 伏羲生于天水葬于淮阳,连起了东西文化的土壤,夏从西向东统一散乱的部落,商从东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于西岐,从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从东方迁徙至关外的秦取代,起于东方的刘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随后历经几百年混战,一直到西方的关陇集团崛起建立隋唐,东方的赵氏又在混乱中建立宋朝,至此,东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历史基本演变为南北方的抗衡,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世界现代史读后感

读《莫斯科日记》有感 除了自传是以作者本人为中心而写的书,我想日志应该是第二种吧。但是,读完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志》,让我了解罗曼罗兰本人之后,似乎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苏联当时的狂热,正如罗曼罗兰日志中所说:这绝对是失控的专制制度,人类正义最神圣的法则,最基本的自由已无任何保障。我的内心在发出痛苦的呼号,我要反抗。我在抑制自己要说、要写的欲望......尽管,当时的斯大林刚刚上台不久,大清洗运动也还未开始。但这一切就好比山雨欲来风满楼满楼般,已经有所兆头。 罗曼罗兰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要去苏联?为何又在苏联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和欢迎?他又是在何背景下写下的这本日记?当我看完书后依旧半知半解,去查了点资料才弄清楚。 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支持社会主义事业,支持苏联(当然是在他访问苏联之前)。 罗曼罗兰于1935年出访苏联,期间他写下了这本曾被封存了50年的个人札记——《莫斯科日记》。我们再来看看罗曼罗兰去苏联的原因是什么,不是观光,不是旅游,准确的说,是情况所迫。当时有两件事决定了罗曼罗兰的成行:一是苏联国内因基洛夫被杀而开始

的大规模镇压凶手和反对派。二是苏法之间当时签定了互援条约,但随着反对派的反对升级,法国人对苏联的不信任逐日而增。作为“苏联的老朋友和维护者”的罗曼罗兰,每天都收到大量的来信要求作出解释与回答。但他无能为力,因为他也不知道苏联国外在发生着什么。于是,罗曼罗兰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往了苏联。 他的日记时长时短,由于日记的特性,并没有像罗曼罗兰的文学作品般精雕细琢。但是从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备受人们敬仰的文化使者,他的社会地位已经到了许多政治名流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种过度官方化的社会敬仰所束缚,他并不会去应和别人的阿谀奉承和款待,他从不会以私下的相处去评判每一个对他投以热诚和微笑的人,而是要从这个人过去的所作所为和生活细节来对之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那些由他的声誉所携带而来的社会尊荣并没有纳入到他的生活体系之中,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日常的自然和人性中那真实的一面,而不是那些刻意的矫揉造作。然而他的生活却总是充斥着这些被修饰过的目光,使他开始厌烦那些至高无上的,俗人们所顶礼膜拜的社会荣誉。 在苏联,罗曼罗兰与斯大林及一大批苏联高官及各界人士进行了会晤。在与斯大林单独会谈的一个多小时里,斯大林回答了罗曼罗兰提出的所有问题,但斯大林的回答,并没有泄露什么国家机密,他的谈话中所提及的只是外界都已所知的,只不过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诚布公”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例如,有关基洛夫被杀后的大规模镇压,斯大林就解释到:“我们已经得悉,犯罪分子在杀害基洛夫后,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2011040173 陈倩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 除了上、中、下三篇,作者还为这本书写下了一章“开篇的话”。这一章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他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作者认为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大学生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需的。 之后的上、中、下三篇中,开头都有一章综述。在综述里,作者把一整个篇章的大概背景都概括了起来。再在后面详细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 上篇的综述标题是“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章节分成了三部分: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中篇的综述标题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章节分为了三部分: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下篇的综述标题是“辉煌的历史征程”。章节同样是分为了三部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看完了这三篇综述,还没开始仔细看其他章节,我就已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一定的感触。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在那段时岁月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着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当时在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一)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中国现代史的读后感(二)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炮火下的觉醒” ——荣维木 [键入作者姓名] 学号: 读史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羞辱史,当我们不怕谈起,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选择的书是抗日战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炮火下的觉醒》,最主要讲的是卢沟桥事变。这段抗日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羞耻,还有反思! 品史 全文有八章:一、是谁打破了华北的宁静 二、乱局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 三、中国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 四、暴风雨的前夜 五、卢沟桥事变爆发 六、日本的阴谋和宋哲元的抉择 七、平津血战 八、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

全书的高潮是第五章,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 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 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 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 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 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 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卢沟桥事变解释的是书名中的“炮火下”,觉醒则是第八章的内容。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 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 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 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 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 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 召回。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 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 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 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的阅读心得体会1#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论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签下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从“同盟会”的成立到三民主义的出台,从广州起义到武昌起义,再到后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篇章,虽然最终它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享不尽的财富。 首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虽然期间民主共和政体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而专制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同时,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这为中国人民拯救祖国的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的觉醒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后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就经济方面来说,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造成的中国长期分裂和混乱的状态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及现代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势力也依然原封不动地保存着,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其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从而使其的革命力量显得有些弱小,无法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其失败也表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但是换而言之,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可以说,从辛亥革命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革命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因此,辛亥革命的得与失,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它表面上所留下了的那么多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其中不同的作品都给我不大相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狂人日记》里的“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吃人的社会,让鲁迅发出震耳聩聋的呐喊:救救孩子! 《潘先生在难中》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主旨。作品意蕴丰富,讽刺意味明显。它以20年代军阀混战下的江浙地区为时代和生活背景,通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一.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当他所住的让里地区受到战争威胁时,他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在上海,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和“乐园”。在租界地的旅馆里,他不顾“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吟起了诗。二. 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一想到自己不辞而别,若是上司追究起来,就会丢掉学校里的职位。考虑到这些,他又不顾夫人的劝阻,急急忙忙地回到了让里。为了“抢头功”,获得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后来,学没开成,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还给全家领了红十字会徽章。三. 先写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惶逃入洋人的“红房子”里避难,后写战事停止后,潘先生为欢迎杜统帅而写颂辞。对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作细致具体的描摹,使人物灵魂真实地暴露出来,是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征。 《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学生,故事发生在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上个世纪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裁,在自裁前,他还有一段血泪交加的的哽咽:“这干燥的生活.......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写爱国主义,不如说是写一个性躁动的年代,只是借着小说中几次出现的“祖国”字样,将小说的主题拉到“爱国主义”上面罢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历史作业:《重说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重说中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14314254谢智林14级管理学院4班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所以一开始我认为这是没有实际用处的无用功。 打开这本《重说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和GPA,但是读着读着,我先是意识到了一个历史以外的问题,我是不是太过于功利主义了,这样真的好吗?于是我试着调整一下心态,用稍微温和一点的态度去对待这本书。我不喜欢说大话和空话,这本书,真的有很多东西看,是名副其实的“重读”。 刚开始阅读时,我就被通俗易懂、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这些问题,都是我以前不曾考虑过的,因为我并不身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能切身体会到那时的痛苦,而我的眼里,分数和考试的压力反而更加有实感,功利主义使我长期被冲昏了头脑。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去看书,必然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书中的精彩观点,还包括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思考。现在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确实不妥。过去逝去的生命,受到的屈辱,远比现在考试的一两分有价值,不懂得体会生命与时间的人,永远不能得到完整的灵魂。 我的心已经更加平静了,我抛开强烈的目的和欲望,只想顺其自然地去感受这本书想传达的,以及自己内心能从中领悟到的。 这本书中,我尤为欣赏张鸣教授的立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以往看过不少当代作者的历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

中国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年——1949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主流和本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外国列强工业的发展,使得外国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侵略,让旧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采取一系列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从这些斗争和探索中,使中华民族燃烧起新的希望,中华民族进一步醒觉。 认识: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造成了中国日益贫困和落后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与思想观念,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发抗侵略与探索中国的解放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艰巨的。 2. 对国家早期出路的探索

包括太平天国的建立、洋务运动的兴办、维新运动的兴起,但是,又是以全部失败告终。 意义与认识: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洋务运动让传统的“重农”思想受到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推动中华民族的醒觉,冲击了封建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从上述的例子中,让我们认识到,封建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民主的制度才能让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3. 辛亥革命 在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相继失败下,1911年,武昌首先起义,接着各地响应,一举将封建帝制消灭,建立起中华民国,但最终因袁世凯窃国而使革命失败。 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