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中国的河流练习进步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度xxx学校10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共19题每题4分共76分1.下图为长江水系示意图。
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B.②处的湖泊是洞庭湖C.③处的河流是长江的支流——赣江D.“地上河”是长江下游的显著特点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
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2.下面四图所示的湖泊(湖群)为咸水湖的是3.有关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改变河流径流的空间分配B.会明显增加河流的年径流量C.会改变河流下游的含沙量D.目前湖泊受人类影响较小下表为我国部分河流的流域面积及水量平衡状况统计表。
据此回答问题。
4.下列河流中,流经我国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是A.长江B.黄河C.淮河D.珠江5.上表中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C.径流量大则河流的流域面积大D.河流流域纬度越高,蒸发量越小下图为我国北方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据图完成问题。
6.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水位季节变化小B.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C.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D.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7.图中河流图示河段的最大落差可能为A.220米B.330米C.440米D.550米读某区域图和下表,完成问题。
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8.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A.河流流速增大B.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9.1978年R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下游城市的影响是A.河流航运能力增强B.防洪任务大C.河流通航里程增加D.台风危害大读我国某种能源发电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摘要: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一号文件”重点聚焦水利工作,进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水利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指明了方向。
青海穷在水,苦在水,发展的希望也在水。
青海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必须要把水的问题解决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水资源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资源结构最完整的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但就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而言,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以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水资源有效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和支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和谐发展关键。
一、水资源是制约柴达木循环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柴达木盆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时空分布不均,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与水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与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水资源短缺与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据水文资料,柴达木盆地淡水资源量为52.7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每平方公里2.04万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1%、全国平均水平的7%。
2008年盆地用水量达9.22亿立方米,占年供水量10.27亿立方米的89.8%,已接近供水总量极限。
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优势产业规划》,到2020年循环经济试验区将新增重点工业项目39个,新增工业用水量5.42亿立方米,新增社会经济需水量约为4~5亿立方米,整个国民经济需水量将达到14~15亿立方米,而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根本无法满足该区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工作启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付英讲话
矿业 用地 开发管 理薄 弱的 问题 。开展 试
验 区土 地集 约利 用试 点工 作 ,可 以有 效 统筹 区域 间的土 地利 用 ,推进柴 达木 循 环经 济试验 区健康发展 。
柴 木 环济 验 土 集 利 试 达循经试 区地约用
刘山青厅长就 开展 此项工作 的意义作重要讲话
在 省政 府和 国土资 源部 的共 同努 力
下 ,8 3 ,省 国土资源厅 举行了 “ N1 日 柴
达 木循 环经济 试验 区土 地集 约利 用试点
工 作 ”启动仪 式 。这标 志着该 试验 区被
摄影报道 :韦慧晶
海 西州 副州长 吴扬杰讲话
厅长助理张辉主持会 议
试点工作项目组组 长杜新波 作项 目简介
纳 入 国 家 国 土 资 源 节 约集 约 利 用 示 范
区。
柴达 木循环 经济 试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 目前 国 内
面积 最大 ,唯一 布局 在青 藏高 原地 区的
区 域 性 循 环 经 济 试 点 园 区 ,具 有 面 积 大 ,矿产 资源富 集 ,区域 生态 环境 系统 相对 独立 的特点 。但 也存 在着 土地 资源
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

生 态 系统 非 常 脆 弱 ,生 态环 境 的 敏 感 性 区 规 划 建 设 管 理 委 员 会 办 公 室 的 组 织 协 和 不 稳 定 性 突 出 ,环境 保 护 的 任 务 非 常 调 作 用 ,建 立 健 全 规 划 实 施 机 制 , 促 进 艰 巨 。在 这 个地 区既 要 发 展 经 济 ,又要
现 实 选择 。 广 西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城 镇 群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甘肃省政府与 中电投联手新能源发展
甘 肃 省 政 府 与 中 国 电 力 投 资 集 团 公
保 护 自然 环境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是 唯一 的 展 。
根 据 《 划 》 ,试 验 区 将 遵 循 循 规
正 在审批 阶段 ,不 久 后或将 由国 务院 发 投 资 建 设 风 电 、 光 电 、水 电和 煤 炭 、 煤
布 。 其 中 ,备 受 关 注 的 西 部 大 开 发 税 收 电 联 营 、 煤 化 工 等 能 源 项 目 。 甘 肃 将 全 优 惠 政 策 将 肯 定 会 持 续 ,并 有 望 延 长 至 力 支 持 中 电 投 集 团 在 甘 肃 的 投 资 建 设 , 2 年 。此 外 , 0 西部 吸 引 外 资 政 策 也 基 本 不 为 项 目开 发 提 供 优 惠 政 策 ,在 规 划 、 国 会 有 太 大 变 化 , 进 西 部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 土 、 水 利 、 环 保 、 项 目 申报 、 厂址 保 护 促
东 西 互 动
<l <t i 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 区 总体规划 发布
国冢 批 准
( ( 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城镇群规划纲要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格尔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格尔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17.12.28•【字号】青环发〔2017〕420号•【施行日期】2017.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格尔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青环发〔2017〕420号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你委《关于审批〈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格尔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请示》(格昆〔2017〕47号)及海西州环境保护局《关于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格尔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西环字〔2017〕191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拟建项目位于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北800米,临近现有格尔木工业项目废渣集中处置工程,西距格尔木市区约7公里。
采用焚烧、物化、结晶杂盐包封等处理工艺,主要对海西地区无法直接安全填埋和稳定化固化处理以及《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中易燃易爆以外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项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模为8.86万吨/年,其中焚烧处理0.75万吨/年,物化处理3.2万吨/年,结晶杂盐包封处理4.91万吨/年。
主要建设危险废物暂存系统(含结晶盐包封处理)、焚烧处理车间、物化处理车间、污水处理车间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分析化验室、机修间、计量站、应急物资库、给排水、供配电、供气、余热供热、道路、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等公辅工程。
项目依托格尔木工业项目废渣集中处置工程对产生的焚烧残渣飞灰、结晶盐封包等进行稳定化固化和填埋处置。
项目建设有利于区域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并与现有格尔木工业项目废渣集中处置工程配套形成集焚烧、物化、稳定化、固化、填埋为一体的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体系。
项目符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格尔木工业园总体规划(2015—2030)》及规划环评要求。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二O一O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形势 (4)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5)三、矿产资源面临的形势及需求预测 (15)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20)一、指导思想 (20)二、基本原则 (20)三、规划目标 (22)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29)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29)二、矿产资源勘查 (32)三、促进矿产资源勘查有序规范发展 (38)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43)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43)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46)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54)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58)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63)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63)二、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65)三、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66)四、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0)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72)一、法律法规保障措施 (72)二、行政保障措施 (72)三、经济保障措施 (75)四、技术保障措施 (77)五、社会保障措施 (78)附表目录附表1:青海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 (62)附表2:青海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64)附表3: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65)附表4:青海省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74)附表5:青海省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82)附表6:青海省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88)附表7:青海省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90)附表8:青海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91)附表9:青海省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93)附表10: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95)附表11:青海省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 (103)附图目录附图1:青海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分区图附图2: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附图3: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我省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勘查、开发现状,制定《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区的可持 续发 展 和建设 安全 的供水 保 障体 系提供 重
要决 策依 据 。
1 水 资 源 条 件 及 面 临 的挑 战
1 1 水 资 源 条 件 .
.
柴 达 木 盆 地 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在 1 . rm ~ 76 a 27 1 4 . mm 之 间 , 水 面 蒸 发 量 在 1 5 . mm ~ 3 39
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指 出 ,目前 地球 上淡 水资 源
总体充 足 ,全球 约 有 2 的 人 无 法 获 得 安 全 的饮 O 用水 。 目前 ,在 全球 5 0条大河 中 ,超过 半数 严重 0
枯竭 。
循环 经 济试验 区协 调和 健康 发展 ,迫 切需要 从水 资 源优 化 配置 的角度 ,根 据 《 青海 省柴达 木 国家级循 环经 济试 验 区总 体 规划 》 ,分 析 和 预测 未 来 不 同水 平年 “ 三生”( 活 、生产 和 生 态 )用 水 需 求 ;利 生 用所 构建 和开 发 的水资 源配 置模 型及计 算软 件 ,通
规 划 战 略
水 利规 划 与设计
21 0 0年 第 6期
青 海 省 柴 达 木 循 环 经 济 试 验 区 水 资源 配置及开 发 利 用策略 研究
谢 新 民 魏 传 江 柴 福 鑫 李青 基 贾福 宏。 庞 恒通
( .中 国 水 利 水 电 科 学 研 究 院 北 京 1 0 3 ; 2 1 0 0 8 .青 海 省 海 西 州 水 务 局 青 海 德 令 哈 8 70 ) 1 0 0
全 球 很 多 地 区 面 临 水 资 源 匮 乏 的 危 机 。我 国是
世界上 水资 源 比较贫 乏 的国家 之一 。
青海海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氯碱项目建设繁莱

8 结语
贵 州金宏 化工有 限责任 公 司通 过综合 分析生 产
装 置用 能情 况 , 施 节 能 技 术 改 造 , 节 能 效 果 显 实 其 著 。2 1 0 0年 4月 底前 , 公 司 已陆续 实施 上 述节 能 该 技改举 措 , 能效果 得 以验证 。由此说 明 , 节 氯碱企 业
项 目前期 工 作 快 速 推 进 。
钙 、 海 至 西藏 7 0 k 暨 ±4 0 k 青 5 V 0 V交 直 流 联 网等 工 程 开工 建 设 。格 尔 木 至 敦煌 铁 路 、 德令 哈 和花 土 沟 支 线 机 场 、 宜化 集 团 德
令 哈 氯碱 化 工 及 热 电联 产项 目、 海 能 源 2 0万 ta 化 配 套 2 义 0 /焦 O万 t / a甲 醇 、 苏 九 鼎 风 电 设 备 制 造 及 风 光 互 补 示 范 电 站 等 江
[ ]中 国石 化 集 团 上 海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工 工 艺 设 计 手 册 3 化 [ . 京 : 学 工业 出版 社 ,09 12 M]北 化 2 0 :04—1 5 . 2 8
生产负荷 不稳定 的条件 下, 主要耗 能设 备 的利用效率 偏低 , 测试得 到其利用效率不到 5 %, 0 这是造成该公司 部分设备 在低负荷运行 条件下能耗偏高 的主要原 因;
业 出版 社 ,0 7:9—3 9 20 1 7.
E ]中 国石 油 和 化 学 工 业 协 会 , 国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 国 s 中 中
氯 碱 工 业 协会 . J 7 - 2 0 清 洁 生 产 标 准 ・ 碱 工 H 6 09 4 氯
业 ( 氯 乙 烯 ) s . 京 : 国 环 境 科 学 出 版 社 , 0 9 聚 []北 中 2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记者从2月20日召开的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上获悉,《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
规划》已编制完成并经省政府原则同意,将于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送审稿)由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
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完成。其内容涉及指导思想、发展思路、规划期限、规划项目、发展
目标和相关政策。《总体规划》(送审稿)指出,按照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的
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进资源、产业
和园区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处理好保护和开发
的前提下,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同时结合试
验区实际,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先期重点建设一
区四园,构建以青藏铁路、敦格铁路沿线以乌兰、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工业园区为主的
两大工业走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龙头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循环经济示范核心企业,
辐射带动都兰、天峻、冷湖、茫崖地区的资源开发,加快推进试验区工业经济协调发展。
据了解,规划期为2008—2020年,其中近、中期为2008—2015年,远期为2015—2020
年。规划39个重点项目、73种主要产品。用5—8年的时间,使试验区以盐湖化工为龙头的循
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产业构架基本实现,主导产品形成经济合理规模,工业
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到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总规模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加
40%—50%。规划到2020年,形成600万吨氯化钾、250万吨硫酸钾镁肥、560万吨纯碱、60万
吨烧碱、40万吨金属镁、40万吨甲醛、60万吨聚氯乙烯、60万吨乙烯、60万吨丙烯等主要产
品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