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青海省西北部
中国海拔最高的油田是

中国海拔最高的油田是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省区重要产油、供气基地。
青海油田狮20井就在海拔3430.9米的地方,作为中石油很可能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井,它坐落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沟镇附近的狮子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
大家可能对海拔3430.9米没有概念,它比7个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加起来还要高。
它的井深也不浅,达到了4564米,相当于钻穿了近2.5座黄山。
据介绍,2020年以来,青海油田克服新冠疫情蔓延和投资成本不足的困难,面对油价断崖式暴跌给生产带来的冲击,深入开展提质增效、改善开发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等措施,打响气田效益上产“攻坚战”。
今年以来,青海油田组织编制涩北气田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制定20项提速措施,推行实施提产模式,使老井、新井同步提产,连续12周实现周提产10万至15万立方米天然气。
同时,青海油田推行气井管理办法,缩短问题诊断、治理时间,降低小幅压力波动影响,使老井递减
由初期的每日2万立方米控制在1万立方米,并加大对外沟通协调,保持了天然气外部运行环境的稳定。
此外,青海油田还针对涩北气田“出水、出砂、易漏”的技术难题,开展低伤害胍胶冲砂液体系研发、无筛管防砂、集中增压气举等工艺技术试验,使措施有效率大幅提高,系统效率得到提升。
探寻柴达木盆地考古文化

探寻柴达木盆地考古文化作者:刘璐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18年第8期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小柴达木湖是咸水湖,该地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但是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由于气候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多次咸水与淡水的交替,当气候转暖、湖水淡化时,古人类就有可能由他处迁入此地。
一、诺木洪文化诺木洪文化产生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诺木洪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古文化遗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59年对诺木洪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并将这一文化命名为诺木洪文化。
诺木洪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3000余年历史,遗址和出土文物证明古诺木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彻底否定了柴达木自古无人烟的说法。
目前已调查发现40处遗址,主要分布在青海西部柴达木盆地一带,较典型的遗址有巴隆的搭里他里哈和香日德的下柴克等。
在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中发现土坯围墙建筑9处,房屋有方形和圆形,均为木结构建筑,土坯砌成的窖可能用于贮物,饲养家畜用的围栏内发现羊、牛、马、驼等的粪便堆积。
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达八九米,且出土了骨耙和石刀还有骨石制的箭头笛哨等。
另外,还发现有炼铜用具的残片和铜渣,铜器有斧、械、刀、链等,纺织品有布、带、绳,另有牛皮鞋等。
诺木洪文化的早期与卡约文化联系紧密,年代上也接近。
据碳十四年代测定,诺木洪文化早期距今2905±140年,属西周时期,下限较晚,可以到汉代以后。
二、吐谷浑城址公元3世纪末,慕容鲜卑的吐谷浑部西迁,公元4世纪就居住在青海。
有学者认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卜加古城是吐谷浑于公元6世纪修建的都城——伏俟城。
该城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布哈河,东距青海湖7公里,外郭城呈长方形,郭城内偏东有南北内墙一道,西部有长约200米的方形夯筑内城。
2002年,在都兰县香日德镇以东3公里处的牧草村发掘了4座吐谷浑墓葬,系土坑竖穴形制,带土坯券顶。
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一枚拜占廷狄奥多西斯二世(公元408-540年)时期的金币,这说明吐谷浑统治时期,经柴达木盆地赴西域的青海丝绸之路在当时中西交通线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柴达木盆地

• •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
•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 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后者主要分布 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 化现象。植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 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和 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植被结构简单, 约有6/10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在 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 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 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 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 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 芦苇与赖草为主。 柴达木盆地动物区系具有蒙新区向青藏区过 渡的特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野驴、 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 狐、獾等。由于垦殖和捕猎,如今野生动物 大为减少,有的濒于绝迹。
8
柴达木盆地--万丈盐桥
• • 格尔木市北面是世界著名的察尔汗盐湖, 面 积为5800平方公里。 浩潮无垠的盐湖,可以说是湖天相连的盐的 世界,盐储量约在500亿吨以上。藏公路 和铁路,有32公里长是在湖区内铺设的, 称之为“万丈盐桥”。但惊奇的是“桥”下 竟无一座桥墩和一根梁柱,十多吨重的大卡 车飞驰而过,十多节车厢的火车来回奔驰, 成为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 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 上穿过的公路,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天然 的盐桥,全长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因此人 们称其为“万丈盐桥”。“桥”上路面光滑 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 双”。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 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 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 我们不得不臣服于人类的聪明和智慧。
• •
7
四大盆地是哪四大盆地 各有什么特点

四大盆地是哪四大盆地各有什么特点
可能很多还没有学习地理的同学就已经听说过地理中的四大盆地了,那
这四大盆地分别是什幺,都有什幺特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了相关
信息,以供同学们参考。
1 四大盆地都有什幺我国的四大盆地指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
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系维吾尔语,意为“无缰之马”。
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昆仑山和帕
米尔高原之间,东西长1500 公里,南北宽600 公里,面积约53 万平方公里,约占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一。
盆底平均海拔为1000 米左右,是我国、也是世
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地理带、高山带、山麓砾石(戈壁)带、冲积平原带(绿洲带)和沙漠带。
中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近33 万平方公
里,为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葛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介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呈不等边三角形,
面积约38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 米左右。
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面积约5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
盆地西端有阿拉山口和额尔齐斯
河谷,大西洋水由此进入北疆,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盆地南缘的冲积扇平原
广阔,是新开垦的农业区。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系蒙古语,意为“盐泽”。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由阿尔
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环绕的巨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20 万平方公里,海拔
为2600—3000 米。
其西北部有小片沙漠,东南部分布着许多咸水湖和盐沼泽,。
《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回答各题。
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①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
②“柴达木”在蒙古语中有“辽阔”之意,它的面积非常大,有多大呢?它占地约25.1万平方公里,比中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积都大,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米之间,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1200~2000米以上,堪称世界上最罕见的高原“天盆”。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温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
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7000兆焦/平方米,远远超出其他地区。
③柴达木盆地内大大小小的盐湖有100多个。
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的察尔汗盐湖,储盐量就有250亿吨。
盐湖表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盐盖,盐盖最厚处达15米。
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地段的32千米长的路基就铺在盐盖上。
路面损坏了,养路工人就用盐坑的卤水来修补。
在柴达木,不少房子是用盐块砌的,甚至飞机场也是用盐块铺设的。
除了盐,柴达木还富含煤炭、石油、锂、锶、石棉、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矿产资源丰富,且各类矿藏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
因此,柴达木盆地享有“聚宝盆”的美誉。
④柴达木盆地西连新疆通中亚,南接西藏达南亚,自古以来就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基于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柴达木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可以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对外开放重要节点,柴达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顺风顺水,正当其时。
68.选文第②段说明柴达木盆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

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四大盐碱地之一,盐碱地面积约为45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以上。
盐碱地具有土壤疏松、排水不良、盐分积聚、pH值偏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改良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课题。
盐碱地的现状: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山、果洛山脉等地,其中土壤盐碱化程度深浅不一。
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土壤排水不良,加之气候干燥,盐碱地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为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镁等物质,高盐分的土壤严重阻碍了植物的生长,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硫酸钙等物质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 pH 值,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石灰和硫酸钙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盐碱度,提高土壤 pH 值。
2. 改善排水条件:改善土壤排水条件是改良盐碱地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修建排水沟、提高土地坡度、改善排水设施等途径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科学合理地调节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保持在适宜的深度,有利于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积聚。
3. 科学种植: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作物进行种植,比如盐碱地植物苦草、碱蓬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能够生长和繁衍于盐碱地,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
选用耐盐碱作物进行轮作,有利于土壤的恢复和改良。
4. 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的种植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实现土地的生态化改造。
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减少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的保墒性和固碱性,有利于减缓土壤的盐碱化进程。
5. 合理利用绿肥:适当种植豆科植物等绿肥作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改良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科学技术的支持:在进行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需要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的盐碱度、 pH 值等进行准确测定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良方案。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 缘地貌除了有湖泊之外。十几亿年前, 柴达木盆地与华北地质单元是一个整 体,在5.6亿年前的早古生代末期,从 3.2亿年的石炭纪到2.2亿三叠纪,柴达 木盆地继续由海洋到陆地过渡,并且 有少量的火山喷发。在2亿年前,由于 板块运动的进一步作用,海水逐渐从 盆地退去,从而上升为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盆地略呈三角形,为中国三大内陆 盆地之一,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 原北部,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有 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 藏。世界闻名的是各种盐。其中钠 盐探明储量530多亿吨;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这是由于风 化引起的。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怪不 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同时,他 也属于狂风盛行的沙漠地域,在春秋两个雨季,盛 行大风,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 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在这块带状地 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对于整个柴达木盆地, 它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沉积着群山被侵蚀后 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
柴达木盆地长江源
地址:青海省青藏高原深处。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深处。处于平均海 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 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个,最大的要数面积1600 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 怪不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同 时,它也属于狂风盛行的沙漠地域,在春秋两个 雨季,盛行大风,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 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 在这块带状地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对于 整个柴达木盆地,它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 沉积着群山被侵蚀后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 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
全球气候变暖给柴达木盆地带来的显著影响,它也成为 整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地区。在气候 转型和持续生态治理的影响下,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出 现逆转。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 化程度趋缓,并由大片连续分布趋向于零散分布。 随着植被情况的好转,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动物数量 也大幅增加。青海省林业部门调查显示,柴达木盆地北 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种群数量较以前显著增加, 岩羊、灰熊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得到明显 恢复。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 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 高0.5摄氏度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 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 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 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 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柴达木盆地

第十九章柴达木盆地第一节地质概况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两北部,东北为祁连山脉,南边为昆仑山脉,西北为阿尔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分界。
盆地总面积121000平方公里,中、新生代沉积岩分布面积96000平方公里,最大沉积厚度16000米,沉积岩总体积60万立方公里。
一.基底岩性与时代柴达木盆地周边三大山系主要出露一套元古代中深——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古生代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类。
根据边缘露头、重力以及45 口钻达基岩井的资料综合解释结果,盆地东部基岩以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结晶基地为主,西部主要为下古生代变质岩系组成,北部为结晶岩系,古生代变质岩以及火成岩相间组成(图-)。
这一特点对盆地断坳形成、沉积及演化均有控制作用。
图柴达木盆地基岩性质分布图(具范连颐,1984)1-古生界花岗岩;2-下古生界变质岩;3-元古界花岗片麻岩;4-古生界杂岩;5-上古生界变质岩;6-古生界绿色片岩二.边界条件及断裂盆地周边与老山边界地质体呈断层接触。
边界断裂有2 1条,它们分属于三组组断裂体系,即昆仑山北缘的昆北断裂体系,祁连山南缘的祁连断裂体系和阿尔金山东南缘的阿尔金断裂体系。
三组断裂的主要特点是:(1)断裂的走向与褶皱山系基本平行,大体圈定了盆地形态;(2)多为长期发育的逆断层,断层面倾向老山,断裂规模较大,断达层位较老,均断达岩基,上盘为岩基拾出的老山或有很薄的沉积,下盘为沉积数千米的沉积盆地;(3)三组边枢断裂不是中生代沉积边界,主要是控制第三纪沉积。
以赛南——绿南等为主的祁连山前断裂体系,其上、下盘均有中生代地层;阿尔金山前断裂体系上、下盘均有白垩系和侏罗系。
说明这两组断裂不是中生代的边界断裂。
三组断裂的下盘沉积有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层,而上盘仅有中生代及很薄的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沉积。
盆地内部沉积岩中断裂虽然较多,其中断距大于1000米的断层达41条,而且多数断到基岩,但除个别断裂外,所发现的沉积岩内部断层多属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褶皱运动形成,对第三纪沉积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 达 木 盆 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西高东 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 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 为封闭的内陆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是我国地势 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丰 富的石油、煤等多种矿藏,如冷湖的 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 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 盆”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