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③专题五生态工程

选修③专题五生态工程
选修③专题五生态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

---- —解题探究一 ----------

考查人工建立新的生态系统

例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 )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作物T猪T农户” 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岀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摩尔的葡萄糖。

答案(1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3) 50 2

对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例2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词料加丁厂

发电机电能

昭吒池农户

昭11

物质在系址内流动——输出到帀场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自养需氧型生产者

---- —课时训练— ------------

1.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__ 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 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植物吸收。

(4)

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保持相对稳定

(2)尽量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

(3)分解者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如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

(1)“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________________ 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 效应。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是 _______________ 。

(3)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三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温室(2)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 (3)物质利用率 (4[①农村燃烧秸秆和柴草的热能利用效率低;②使秸秆不

能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于土

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③导致滥伐林木、乱铲草皮,植被受到严重损毁,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农业生

态环境恶化;④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

全等;⑤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土壤沙漠化

3.如图是某一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仅从质量考虑,若要生产 2 kg 鸡肉,最多需要消耗

农作物共计_________ k g 。

(3 )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根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但在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

析增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的作用可将臭气除去,

并能形成_____________ 被植物吸收。

答案(1 )提高能量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或使生产者同化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水稻、大豆、蔬菜20

(3)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异养厌氧型

(4)大豆可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为大豆提供氮源

(5)分解者因为蘑菇细胞呼吸放出二氧化碳,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6 )氨硝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4.某地种植、养殖的品种及生产的某些因素如下表。请根据生态学原理,选择种植、养殖的生物各两种,设计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

系统(以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绿色奥运”是北京市争办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口号之一。“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 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北京”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北京市的绿地总面积及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侵入” 了首都,而大量的本

地物种却遭受冷遇。你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某同学想调查一下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下面是他未完成的调查表,请你帮助填写岀空缺的两项。

(3 )垃圾实际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

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我们参与的行动方是______

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分析,④⑤途径相对③途

径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_________________ ;其次是推广“环境友好技

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艺,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污染治理;同时要建立健全________________ ,进行监督。

答案(1)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2)答案要求: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范畴,合理即可,如:城市居民人口密度大,适当减小

绿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人类生活富裕了,垃圾回收利用有利于公众卫生等

(3) 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了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

(4) 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 生态分区 低污染清洁生产 法律制度

6. 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 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 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

题:

招吒池二

"T7―租吒

舸液、粥流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和 。 (2)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下列有

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 正确的是(多选) (

)

A. 使废物资源化

B. 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有利于保护环境

C. 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 人占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3)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上使用化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持续、大量使用化肥存在许多负 面影响。“生物固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性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

A. 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不易流失,对植物生长有利

B. 土壤板结,会加快某些细菌对 NO T N 2的转化

C. 与人工合成NH 所需的高温、高压相比,生物固氮的顺利进行是因为这些生物体内含有特定的固氮酶

D. 中耕松土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松软土壤也有利于根瘤菌、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向沼气池添加的产气原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池要接种的菌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种后要想产岀沼气, 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系统设计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实验能量利用率

(2) ABC ( 3) BCD (4)农作物 光能(5)分解者 (6)猪、鸡的粪便,农户的废弃物,粮食、蔬菜、秸秆等 产甲烷

杆菌 隔绝空气 产甲烷杆菌为严格厌氧型生物,有氧存在对其有害 (7)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7.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

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

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

(1 )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农户

胡弄料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来北京等地频繁岀现的“沙尘暴”和“泥雨”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反过来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

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 的方法一是用 代替化学杀虫剂。二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 __________ 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 虫作物品种。

(6) 西部矿产的开发,可采用细菌冶金的方法,例如用硫杆菌就可直接把硫化铜氧化成铜盐,再用废铁置换出铜。该方法 比起用燃烧硫化铜的方法生产铜的最大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水(2)自动调节能力

(3)防风固沙

(4)环境迅速恶化 (5)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 生物防治 抗虫基因(6)防止环境污染

8. 如图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 )该恢复工程中,①②分别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ST

措施。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课时作业9: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5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基础巩固 1.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多种经营 B.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C.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D.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2.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

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5.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

能力提升 6.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 7.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①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②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8.同学们在“设计某地人工生态林”时提出以下观点:①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种类;②尽量增加树木种类;③选择树种时注意不同品种生长的高度。上述观点提出时遵循的主要生

选修3-5-1专题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

专题5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本节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7—113页,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利用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和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4、生态工程原理 1)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2)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3)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 5)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 各部分的效果,即“1+1>2” 【自我检测】 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2.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是指()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 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人教版选修3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作业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理一理 判一判 1.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某湖中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4.与石油农业相比,“无废弃物农业”最大的优点是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5.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6.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7.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违背生态工程中物种多样性原理。(√) 8.我国南方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悟一悟 1.判断生态工程原理的方法 (1)如果强调充分利用废弃物,则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如果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则为物种多样性原理。 (3)如果强调各成分之间关系,则为协调与平衡原理。 (4)如果强调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统一,则为整体性原理。 (5)如果强调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则为系统整体性原理。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规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一个生态工程也可能涉及多个原理。 2.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 (1)整体性原理是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例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如图所示:

(2)系统整体性原理属于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之一,强调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互利共生的生物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等。系统整体性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感悟体会: 练一练 1.[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中]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分析可知,A、B、D都是生态工程建设

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选修三 专题5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二、教学建议 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 教材选择的六个生态工程各有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搭配”出适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例如,在第一节的教学中组织了实践活动《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参观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出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教学可以通过资料分析进行;如果学生的家乡有这类问题,教师就应从社会调查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工程有一定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我国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的创造,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教学,师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沙漠化现状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背景、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等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生态工程的建设。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可适当加入湿地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可采取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如去湿地观鸟、考察等,让学生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关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在教学中注意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除教材中的实例外,教师可查阅相关资料,如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德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有特点)。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教学,一种方式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分专题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调查城市生态工程的现状,以小专题(如校园或小区绿化)的形式设计城市生态工程,撰写调查报告和开答辩会等。另一种方式是可以带领学生调查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讨论目前所采用办法的利与弊,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如污水处理厂、生态园区等。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把教学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用行动教育周围的居民自觉地保护环境。 关于“生物圈2号”内容的教学,虽然“生物圈2号”在初中和高中必修模块中都有介绍,但作为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工程,在本专题中还有必要进行认真地分析。对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一方面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学习,如教师提出实验方案,与学生讨论其设计思路,最主要的是总结分析其失败原因和带来的启示。另一方面,可以从一个导游者的角度,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圈2号”虚拟参观,让学生以游记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或以当年进入“生物圈2号”的科学家的口气描述实验的过程,反思其失败的原因。 1

中考政治第二轮复习 专题3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无答案)(1)

专题3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1.《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2013年10月23日,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一书出版发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分四个部分。第一,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三,坚定不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第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认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更好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2.“美丽中国”需要先拯救雾霾里的城市 2013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由此发布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2013年年底,重度雾霾再次卷土重来,横扫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12月6日,上海PM2.5指数破600,最高的普陀区监测站指数已经达到726。这样的数据让人日渐担忧,谁也不知道雾霾会持续多久,由此造成的后遗症也未可知。“无处可逃”迫使民众纷纷自救并深入反思。据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3.用法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更加积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法治。生态保护的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这些法律仍需完善,尤其需要与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相适应。 1.可持续发展 2.PM2.5 3.生态文明 4.低碳 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与内涵 (1)重要地位 (2)内涵 2.多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决定的 (2)现实意义 3.雾霾频发属于什么环境问题?雾霾天气会产生哪些影响?

选修专题五生态工程

专题五生态工程 考查人工建立新的生态系统 例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①,②。(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摩尔的葡萄糖。 答案(1)①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3)50 2 对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例2 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自养需氧型生产者 1.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来源,各类生物要。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 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 。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保持相对稳定 (2)尽量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 (3)分解者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如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效应。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消费者是;分解者是。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案(最新整理)

选修三 专题5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教学建议 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 新课的引入可采取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充分地利用题图进行课堂讨论,思考这个电脑合成作品的寓意。认真阅读引言,分析“地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的含义,从而引出主题。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课本中提供的信息,如利用第二节的“思考与探究”第1题的资料分析内容,讨论如何使受损环境修复,从而引出生态工程这一主题。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说出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引出生态工程的概念。 《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从人们的认识发展变化的角度写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工程的含义。建议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搜集有关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资料,布置展板,进行学习交流。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查阅的资料,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入手,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的漫画。还可以模拟历史上的关于“增长极限”的讨论,在课堂上举行小型辩论会。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定义来自《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文翻译可能有些拗口,学生可以和原文对比学习,理解这一定义。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的教学,建议从资料分析中总结出建设生态工程的意义。可以用教材提供的两则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一则是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图“被洪水淹没的大地”,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再通过搜集长江沿岸湖泊面积减少的资料和有关长江成为悬河的资料(最好是图片),引入对问题的分析讨论。课前(或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最近几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防治洪灾,从而提出生态工程是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另一则是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上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这两则资料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理解通过生态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路。另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或学生可搜集本地区的资料,从本地区发生的事件或其他热点实例入手,认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这部分教材着力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推行“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想,但没有给这两个词一个严格的定义,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媒体中可以接触到这些词,从字面上也能够理解其含义。L.R.布朗的一段话,寓意深刻,希望教师能阅读一些有关的参考书,与学生共同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认识。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由于前四个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内容,建议在教学时,用案例引出对原理的学习,再利用原理分析讨论对案例问题的解决。例如,从植树造林中出现的不注意多样性的问题,引出对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阅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点,以此为鉴,鼓励学生为当地植树造林设计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引用的实例是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

专题5 生态工程 知识点梳理(含教材答案)

专题5 生态工程 ※ 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产生: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特征: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 生态工程提出的原因 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增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解释:地球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长久维持着众多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奥秘就在于物质实现了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而在没有物质循环的系统,就会产生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并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举例:“无废弃物农业” “无废弃物农业”(如右图)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最生动的一种模式。土壤肥力是一切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我们的祖先之所以维持土壤肥力几千年,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二)物种多样性原理 1、解释: 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农业和林业生产为追求最大产量,常常忽略生物多样性而连年种植单一品种,这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样的机会和条件。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既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 周航 ★新课标要求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专题题图: [问题]你觉得本专题题图有什么寓意? [学生]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幼苗的上方是蔚蓝 的地球。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润着幼苗和大地; 幼苗又可寓意生态工程,虽然柔弱,但却顽强地支撑 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希望。通过师 生共同分析以引起同学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本专题 的学习。 [阅读]生态工程的概念: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点拨](1)涉及的学科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3)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阅读]《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给学生呈现了生态工程的兴起过程。

[归纳](1)经济的不当发展对环境的破坏;(2)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循环经济;(3)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二)进行新课 [阅读]本节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阅读课本内容,在必修本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学习后,你对生态工程的应用前景肯定吗?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3)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4)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资料1 [讨论]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讨论]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2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七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七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 20**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国家科技奖五大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的五年内,乃至将来更长远的时间,我国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基本内容与理论分析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 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专题检测3:专题5 生态工程

专题检测卷(五)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一农民承包了一鱼塘,他应怎样合理利用池塘生态系统() A.禁渔三年B.捕捞要彻底 C.适量捕捞成鱼D.饲养单一品种 答案C 2.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是指()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 答案A 解析协调与平衡原理就是考虑好环境承载力,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3.“1+1>2”反映的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答案D 解析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的分支,并不是整体性原理,故不能选B。4.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答案B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应用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答案C 解析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不是无消耗。生态工程追求的是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6.下列农业模式中不遵循生态经济发展原理的是() A.石油农业B.精确农业 C.无废弃物农业D.四位一体农业 答案A 7.农村地区常出现“三料”的缺乏,下列不属于“三料”的是() A.饲料B.燃料C.石料D.肥料 答案A 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A 解析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即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9.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 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 C.以石油、煤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 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不大 答案B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主要优点是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10.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A.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B.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5: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2019热点话题专题复习 专题三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热点聚焦】 材料一:6月11日,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以下简称“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启动。200多个督查组将分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持续改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巩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开展强化督查行动。 材料二: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材料三:2018年9月15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3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工作。 材料四: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 ◆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能源和运输结构。稳妥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下降。加强生态环保督察执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 【命题角度】 1、我国为什么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坚持绿色发展,是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⑥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⑦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样做? (1)国家: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⑤坚持绿色

专题五生态工程知识点

专题五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 是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 组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 ______________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 式进行____________ ,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工程建设目的: 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 的规律,充分发挥_ ____________ ,防止______________ ,达 到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 _________________ 、多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工程体系。 三、生态经济: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 天然气等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得名。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______________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 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____________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 之一是____________ 。 四、生态工程: 是一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五、生态工程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________________ 和全球 ___________ _____ ,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 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___________ 组成的珊瑚礁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高。 众多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 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由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避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失衡。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生态工程》(单元)word同步测试题一

专题5 生态工程 、单选题 1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 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 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2?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种生物a 、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 C.若mv 5m则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3?某同学研究各种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 线图如右图所示,老师对该同学的评价是“曲线画得基本正确,但表 达不完整”,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曲线的补充, 你认为正确的是() 4.我省不少河流出现一种外来漂浮植物一一水葫芦,它繁殖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 是 5.下图 为植物所 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水、CO、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和氧气 ( ) B .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D .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a T b T c T 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m、m>> m3 和m。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D. ①影响通航②威胁堤坝安全③产生有毒物质④危及生物多样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来说,水都是它们固定太阳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C. 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 10%-20% D. 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 6. 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过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 8?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 / 种 1 1 k —性 —i 种 拌 数 ( ) 括() A. 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 量 C. 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 能量 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说明 B. 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D. 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 ) ?种群密度改变的要素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t 时间 t 干扰 干扰 A t 干扰 C 千扰 D 9?在我国,橡胶树只能分布于北纬 24 生态因素是 ( ) 40'以南、海拔960m 以下。影响橡胶分布的主要 C . CQ 浓度 D .温度 [ 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 A )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 的 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 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第10年?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0年?40年 比20年?30年期间强 C. 从a 点开始,曲线B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1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 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 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 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 D. 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12.在盐城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一个年龄较老的鹿群中, 雄鹿比例低于雌鹿,这种性别比例有利于 ( ) A. 种群遗传的多样性 B .不同鹿群间的 C.雌鹿和幼鹿占有更多的食物 D .雌鹿和幼鹿占有更多的空间 超 E 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5《生态工程》》word专题检测

专题检测 A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1 ?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 )。 A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 .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 ?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解析三北防护林跨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该工程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之一,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答案B 2 .生态恢复工程的第- -步是 ( )。 A .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 ?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 .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解析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所以要恢复生态环境首先得恢复植被。 答案B 3. (2011开封高二检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 展,即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生态 环境为代价。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不是可持续发展,没有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开垦湿地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答案C 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 )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 ?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整体性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很多,题干材料反映的 是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因此应体现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B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 。 A ?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 B .研究对象为自然的生态系统 C.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D ?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以整体调控为处理手段 解析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答案B 6.在松毛虫肆虐的时候,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是由于违 背了 ( ) 。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这是该地区的杨树林的物种太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太差造成的,这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A 7.有位农民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使0.25亩的庭院创收达几万元。其 物质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山东省文登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高考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一、选择题 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2.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保护蛇是为了() 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4.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5.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属于() A.点源污染 B.非点源污染 C.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D.二者都不是 6.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7.《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