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及其穿越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双防火墙技术方案研究与设计

双防火墙技术方案研究与设计

双防火墙技术方案研究与设计作者:刘光盛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第21期摘要: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因特网也面临着空前的威胁。

因此,如何使用有效可行的方法使网络危险降到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如何实施防范策略,首先取决于当前系统的安全性。

防火墙技术作为时下比较成熟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

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现状和防火墙技术的现状,为某公司设计了一种双防火墙安全结构,详细介绍了防火墙的参数设计。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双防火墙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饿普及和发展,以及政府和企业信息化艰涩步伐的加快,现有企业的网络体系结构越来越复杂,复杂的网络结构暴露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

如何使网络安全满足业务的高速推进,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1 防火墙技术概述防火墙在实质上是一种包含了不同访问控制策略组合的系统。

它的主要工程是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各种安全性攻击,防止内部网络的信息资源的非法窃取和泄漏,同时也能够对内部网络结构形成有效的保护。

它基本功能是过滤并可能阻挡本地网络或者网络的某个部分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传送(数据包)。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包括:(1)防火墙本身支持一定的安全策略。

(2)提供一定的访问或接入控制机制。

(3)容易扩充、更改新的服务和安全策略。

(4)具有代理服务功能,包含先进的鉴别技术。

(5)采用过滤技术,根据需求来允许或拒绝某些服务。

(6)防火墙的编程语言应较灵活,具有友好的编程界面。

并用具有较多的过滤属性,包括源和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源和目的的TCP/UDP端口以及进入和输出的接口地址。

2 双防火墙网络安全结构设计某企业原来的内部信息网跟第三方或者互联网之间没有设置防火墙,为了内部信息网的信息安全,按照企业高层的要求,需要设置双防火墙的方案。

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

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

[5 ̄- 2 - 网络 安 全 【 . 1 M】 电子 工业 出版 社 , 0 . 2 5 0
[ 张新有_ 工技术与 实验教程 【 . 3 】 网络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0 . 2 5 0
【】 诺 诺 .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及 防 范 策 略 探 讨 0 . 龙 江 科 技 信 4商 计 1黑
术 ,而进行包过滤 的标 准通常就是 根据安全策 略制定 的。在 防火墙产品中 ,包过滤 的标准一般是靠网络管理 员在防火墙设备的访 问控制清单 中设定 。访问控制一般 基于的标准有 :包的源地址、包的 目的地址、连接请求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能仅仅依靠防火墙 等单个的系统 ,而需要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 ,并将
查 , 防止 一 个 需 要 保 护 的 网 络 遭 外 界 因素 的 干 扰 和 破 坏 。在 逻 辑 上 ,防火 墙是 一 个 分 离 器 ,一 个 限制 器 ,也
领域 ,出于无知或好奇修 改了其 中的数据。另有一些 内 部用户利用 自身的合法身份有意对数据进行破坏 。网络 黑客一旦进入某个网络进行破坏 ,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
S S EU IY 系统 : Y C RT S 安全 >
探讨 计算机 网络 安全 与防火墙 技术
◆ 薛毅 飞
摘 要 : 随 着It nt 术 发展 , 算机 网络 正在 逐 步 改 变A 4 的 生产 、 生 活及 ne e r 技 计 .] r 工作 方 式 。但 计 算 机 网络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计 算机 网络 安 全 问题 也 日益 突显 ,这就 要 求 我 们 必 须采 取 强有 力 的措 施 来保 证 计 算机 网络 的安 全 。我 们 必须 站在 全球 化 的 高度上 来考虑 ,在保 障 网络 资源的安全的 问题 上 ,防火墙的构建是 关键 的部 分 。 本 文对 计 算 机 网络 安 全 技 术发 展 现 状 、防 火墙 技 术进 行 了探 讨 与 分析 。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防火墙技术 ;安全体 系结构;网络安全

防火墙技术的探讨

防火墙技术的探讨
关键词 中 图 分 类 号 T 1 . 8 N9 5 O
国际互联 网 (nen t的迅 速发 展 , 信息 共 I tr e) 为
享提 供 了一条全 球 性 的高 速 通道 , 同时也 为 各 种 新兴娱 乐 方式 、 商业 形 式 的形 成 和 发展 创 造 了有 利条件 。由于 目前采 用 的 TC /P协议 潜 在存 在 PI
的黑 客趁机 而入 , 非法 进入 企业 的 内部 网并 存 取 、 破 坏 、 听数 据 , 窃 因此 , 何保 护 企 业 内部 网络 中 如 的资源及 信息 不 受 外 部攻 击 破 坏 或 盗 窃 , 企业 是
网 络 安 全 需 要 解 决 的重 要 问 题 。 防 火 墙 就 是 保 护 网 络 安 全 最 主 要 的 手 段 之 一 , 是 设 置 在 被 保 护 它
工程 技术
武汉 船舶 职业技 术学 院 学报
20 0 9年第 6期
防火 墙 技 术 的 探 讨
吴 塍 勤
( 宜兴 技 师 学 院 , 苏 宜 兴 江
摘 要
24 0 ) 1 2 6
介 绍 了防 火 墙 的概 念 、 理 、 类 及 比较 , 出 了 传 统 防 火 墙 存 在 的不 足 之 处 , 出 了 一 种 新 型 防 火 墙 防火 墙 。它 起 着 一定 的代
理 服务 作用 , 监视 两 主机建 立 连接 时 的握 手 星系 ,
几 种 防 火 墙 技 术 及 对 比
防火墙是 内部 网和外部 网之 间实 施安全 防范
的系统 , 可认 为它是 一种 访 问控制 机 制 , 于确定 用 哪些 内部 服务 允 许 外部 访 问 , 以及 允 许 哪 些 外部
( ) 用 网关 型 防火 墙 。它 是 在 应 用层 上实 3应

网络隔离与防火墙技术的比较与研究

网络隔离与防火墙技术的比较与研究
择 。
[ 关键词 ] 网络 隔离技术 防火墙技 术
1 前 言 、
随着 Itre 的飞速发 展以及我 国政府信 息化为代 表的电子政务 nen t 的蓬勃发展 , 宽带 网已经得到普及 。业界 电子商务 的开展 , 海量 的网络 信息 , 日趋 丰富的网络功能使得“ 网上办公 ” 条件 已经成熟。办公信息化 带来了办公效 率质 的飞跃 , 但办公信息化 的安全 , 非但是 内部办公 网络 的安全问题 , 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 也极 信息安全性要求和政府 办公效率问题一度使人们陷入两难境地 。2 0 年 1 1日 正式实施 00 月 起 的《 计算机 信息 系统 国际联网保密治理规定》 中更是 明确规定 :凡涉及 “ 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 ,不得直接或 间接地 与国际互联 网或者其 他公 共信息 网络相连接 , 必须实行物理 隔离 ” 2 网 络 隔 离 技 术 简 介 、 21网络隔离技术 的发展历程 . 网 络 隔 离 , 文名 为 Ne okIo t n 主要 是 指 把 两 个 或 两个 以上 英 t r l i , w sao 可路 由的网络( :C 九 通过不可路 由的协议 ( IXS X、 eB U 如 T P P) 如:P /P N tE I 等) 进行数据交换 而达到隔离 目的。由于其原理 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协 议, 所以通常也叫协议隔离( rtclsltn 。 19 Po o I ao ) 9 7年 , o o i 信息安全专家 MakJsp d ad r oehE w rs在他 编写 的 ( n es n igN tokSc ry - 书 < d rt dn ew r eui > U a t> 中, 就对协议隔离进行 了归类 。 在书中他明确地指 出了协议隔离和防火 墙不属于同类产 品。 网络隔离技术 的 目标是 , 而 确保把有害的攻击隔离 在可信网络之外和保证可信 网络 内部信息不外泄 的前提 下,完成 网间 数 据 的 安 全交 换 。 网络 隔 离 技 术 的发 展 到 目前 为 止经 历 了 以下 五个 发 展阶段 : 1 完全 的物理隔离 。 ) 内部网络与外部 网络为两套网络 , 它们之间完 全的物理隔离 。 2 硬件 隔离卡 隔离 。 ) 在客户端增加一块硬件卡 , 客户端硬盘或其他

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攻防技术的研究一、网络攻防技术的概述网络攻防技术是指通过网络对其他计算机系统实施攻击或者保护本地计算机系统免遭攻击的技术手段。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正在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网络攻击和黑客技术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

网络攻防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攻击技术、渗透测试、网络漏洞挖掘、防火墙、入侵检测与响应等。

本文将着重阐述以上方面和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是指为了防范网络攻击和黑客入侵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手段:加密技术、身份验证、访问控制、防病毒技术、端口过滤等。

2.管理制度:确立网络安全策略及相关制度和标准,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和域名管理等。

3.人员教育:强化网络卫士知识教育,督促员工定期更改密码、提高密码复杂度、禁止私自外借物理介质等。

三、网络攻击技术网络攻击技术是指攻击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红外探测:用于获取网络数据包的隐藏信息,包括数据包中所包含的IP地址、端口、协议、系统版本等。

2.DOS攻击:利用发送大量无效数据包,占用大量带宽和系统资源,造成网络拥堵和拒绝服务,导致服务端长时间无响应。

3.SQL注入攻击:通过SQL注入获取系统管理员账户和其他重要信息,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或者实施破坏。

4.蠕虫病毒攻击:利用系统漏洞将蠕虫病毒注入计算机,通过扫描和连接网络内的其他计算机来实现传染和扩散。

四、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指为了检测网络安全状况而采用的一种测试技术,检验网络安全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渗透测试需要模拟黑客攻击的过程,从而发现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和安全弱点,避免系统遭受黑客攻击。

渗透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侦查:利用信息收集工具收集网络资产信息,寻找网络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等。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代理具有服 务专属性, 要按照应 围, 以及 内部人员可以访 问哪些外部服务。 高级 防火墙还可 以对 供替代连 接并提供 代理操作。 网络登录 情况进行 实时监 控 , 截 取并分析信息, 对症下 药, 根 用服务 的归属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理服务器。
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手段。

2 . 4 网络地址 翻译
P 地址进行替换, 再将数据包 发送到外部网的主机 上。 外部网 务访 问权 限。 防火墙主要控制 网络往 返访问, 对于 未获得授权 I N A T 进程 负责接收, 根据现有的网络地 的非法用户, 严格 限制其访 问内部 网络资源, 也严禁 内部 向外界 主机 发回反馈数据包后, 址比对表 , 再把 回应包中的共 有 目标地址换 为原来 内部主机 私 传递信息, 只允许获得授权的数据传 输。
类的手段 , 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网络安全等级; 再者, 防火墙也并
只能对经 过节流点的访 问和攻击进行 防御, 如果 通过合理设置 , A C L 可 以根据数 据包报头 的任意部分进行数 据 非万无一失 , 则此类防护就失去作用; 另外, 包筛选 工作 。目前, 这种过滤主要针对数 据包 的源 地址和 目的 黑客通过某些手段绕 过防火墙 ,
据。
接壤 处,内部网络主机 向外 网主机 发出数据传输 请求时, 先将
数据包发送  ̄ J I N A T 设备, N A T 进程首先审核I P 数据 包报头, 如果
1 . 2防火墙四个主要功能
就用唯一一个专属I P 地址对 内源地址字段 中的私有 ( 1 ) 防火墙有助于实施 通用性较佳的广泛安全政策 , 确定服 允许通过 ,
2 防火 墙技 术分析
2 . 1包过 滤防火墙
数据包过滤在内部网络和外部主机 之间进行选择性记忆, 依照访 问控 制列表 ( A C L ) 的算法来决定数据包是否可以通过 。

防火墙技术中的IDS功能研究

防火墙技术中的IDS功能研究

防火墙技术中的IDS功能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攻击行为频繁发生,导致许多网络安全问题,并给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在网络边界上监控、过滤和控制网络数据流。

但是,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只能提供有限的安全保护,并不能完全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防火墙需要增加支持IDS(入侵检测系统)功能,以便更好地检测并对抗网络攻击行为。

一、IDS功能简介IDS是一种能够自动地对网络流量进行扫描、监控和分析的软件或硬件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检测网络中的入侵性行为,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即时地抛出警报。

IDS系统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传感器(Sensor)和管理台(Management Console)。

传感器的作用是收集网络流量,检测入侵行为,同时传输结果给管理台。

管理台负责显示传感器所收集到的结果,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

IDS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自适应性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和网络特点进行定制。

二、IDS功能的组成原理IDS具有三大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和警报处理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从网络中采集数据,并传输给IDS系统。

传感器根据预先编写的检测规则来检查网络流量,当发现预定义的行为时,IDS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然后将相关警报发送到管理台。

传感器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收集数据,例如监听网络流量、存取其他设备上的数据或者直接接入感兴趣的设备。

2.事件处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传感器所收集到的事件。

首先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并识别可能的安全威胁。

然后起草一个事件报告,并同时生成一个事件记录以便后续进行递交或审查。

3.警报处理模块:警报处理模块通常负责向管理员发送事件警报。

当IDS检测到一种异常行为时,会生成一个警报,并将其发送到管理台。

这些警告包括事件碰撞、地址扫描、端口扫描、登录失败和其他安全威胁事件。

防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防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防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引言本文将概述国内外防护系统的最新研究现状。

防护系统在保护个人和组织免受安全威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防护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在防护系统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他们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火墙技术:国内研究人员致力于改进防火墙技术,提高其防御能力和性能。

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防火墙算法和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

2. 入侵检测系统:国内学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旨在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他们利用机器研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了一些先进的入侵检测模型和算法。

3. 恶意软件防护:国内研究团队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恶意软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他们关注恶意软件的传播方式和行为特征,以提供更好的保护策略。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防护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是一些国外的研究亮点:1. 云安全: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安全成为国外防护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

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云安全机制和算法,以保护云环境中的数据和服务。

2. 零日攻击防护:国外学者致力于研究零日攻击的防护方法。

他们探索了新的零日攻击检测技术,旨在及时发现和应对未知的安全漏洞。

3. 人工智能和机器研究:国外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和机器研究应用于防护系统中,以提高自动化防御能力。

他们开发了一些基于机器研究的防护模型,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发展趋势和挑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防护系统的研究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1. 大数据分析:随着网络数据的快速增长,对大数据分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防护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2. 物联网安全: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物联网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3. 预测性防御:为了更好地应对未知的威胁,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利用预测性分析方法来提前发现和防止安全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