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与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与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连续培养2.抗微生物剂3.抗生素4.抗代谢物5.微生物的抗药性6.灭菌7.消毒8.生长曲线9.深层液体培养:二、填空题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和。

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和;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和。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和(2),其中(1)中常用的有、和。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和。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或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灭菌,其温度为,时间为。

7.通常,细菌最适pH的范围为,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霉菌的最适pH值范围是。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和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

10.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与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

三、选择题1.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A、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B、隔膜形成后染后体才复制C、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D、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2.代时为0.5h的细菌由103个增加到109个时需要多长时间?()A、40hB、20hC、10hD、3h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A、死亡期B、稳定期C、延迟期D、对数期4.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A、1,4B、2,3C、2,4D、1,55.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A、比浊法B、显微镜直接计数C、干细胞重量测定D、平板菌落记数6.下列哪咱保存方法全降低食物的水活度?()A、腌肉B、巴斯德消毒法C、冷藏D、酸泡菜7.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来决定的。

微生物试题-遗传和突变

微生物试题-遗传和突变

一名词解释1. 遗传丰余: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后,在其基因组上还发现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称之为遗传丰余。

2 质粒:细胞中除染色体以外的一类遗传因子,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3 表型:是指可观察或可检测到的个体状或特征,是特定飞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4 接合作用:是指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5 遗传转化:是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子和染色体)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提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法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6. 准性生殖; 准性生殖是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在该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和染色体的减少不像有性生殖那样规律,而且也不协调的。

准性生殖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以及体细胞交换和单元化7 F`因子: F+因子的时候,F因子偶尔可能获得细菌染色体的一部分,而保留着对遗传地点的“记忆”。

这种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称F’因子8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融合为一个新的细胞技术。

主要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和融合子选择等步骤9转导: 转导是由病毒介导的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

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10营养缺陷突变株: 由于与代谢有关的关键基因发生突变而成为必须添加某种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菌株,常见的有氨基酸合成突变菌株,维生素合成突变株及核苷酸合成突变株等。

基因组: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

11附加体:能整合进染色体而随染色体的复制而进行复制的质粒12基因组: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二填空题1_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转化现象的,并将引起转化的遗传物质称为_________2 fred.D.Hershey和Martha Chase 用P32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S33标记蛋白质外壳所进行的感染实验证实:DNA携带有T2的______________。

微生物题库(含答案)

微生物题库(含答案)

本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分章节试题库(命题人:黄晓敏)绪论(3分)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5分)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7分)一、名词解释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化:模式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古生菌: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

L细菌: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行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伴孢晶体: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行车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菌落:菌落(colony)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静息孢子:一种长在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的孢子。

病毒:是一类核酸合蛋白质等少数集中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

最适生长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巴氏消毒法: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细菌质粒:游离于细菌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

温和噬菌体: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

前噬菌体: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侵入的宿主细胞病毒包涵体: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

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

阮病毒:一种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周质空间:界于外膜和细胞质膜之间的透明空间。

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侵入的宿主细胞。

噬菌斑生成单位(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微生物期末考试课后习题详解(7-11章)

微生物期末考试课后习题详解(7-11章)

微⽣物期末考试课后习题详解(7-11章)微⽣物期末考试课后习题详解(7-11章)整理⼈:林琼芬、温倩茹、尤宁、张婷、陈佳兴、周懿翕第七章1、遗传:遗传指亲代将其特有的⽣物学特性传递给⼦代的现象,是基因稳定性的表现变异:变异则是基因发⽣变化的表现,是指任⼀物种的亲代和⼦代之间,⼦代个体之间⼼态结构或⽣理机能⽅⾯,总会有所差异的现象遗传型:⼜称基因型,指某⼀⽣物个体所含全部遗传因⼦即基因的总和。

它是⼀种内在潜⼒,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的代谢和发育,才能将它具体化表型:⼜称表现型,是指某⼀⽣物体所具有的⼀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的种种形态与⽣理特征饰变: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的结构,只发⽣在转录或翻译⽔平上的表型改变。

点突变:基因变异中,变异较⼩的变异称为点突变。

它包括了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转换:嘌呤和嘌呤(A与G)之间或嘧啶与嘧啶(C与T)之间发⽣互换称为转换颠换:⼀个嘌呤与⼀个嘧啶互换的现象称为颠换移码突变:在基因DNA中插⼊或缺失⾮3的倍数的少数⼏个碱基,在该基因DNA作为蛋⽩质的氨基酸顺序的信息解读时,读码的框架会发⽣移动,这样的突变称为移码突变染⾊体畸变:是染⾊体结构的变化,它与其他突变⼀样可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也具有遗传效应转座因⼦:在细菌的基因组中还存在着能改变⾃⾝位置的⼀段DNA 序列,它们可从染⾊体或质粒的⼀个位点转移到另⼀个位点,或者在两个复制⼦之间转移,这种DNA序列就是转座因⼦2、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实验有哪⼏个?P179-181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2.噬菌体的感染实验3.烟草花叶病毒的拆分与重建实验3、什么叫质粒?质粒有哪些特点?P183质粒:游离于原核⽣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复制能⼒的⼩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

质粒的特点:1.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存在于细胞中2.常带有⼀些特殊的基因,如抗性基因3.具有⾃⼰的复制起始区,能⾃主复制4、何谓基因突变?它有哪⼏个共同特点?P186 P188-190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简称突变,是变异的⼀种,指⽣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结构突然发⽣的可遗传的变化。

微生物遗传习题

微生物遗传习题

微生物遗传学习题答案第2章遗传物质8.各种生物的DNA分子的A+G/T+C=1说明什么?而G+C/A+T并不恒量说明什么?说明在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在双链中,只有一个嘌呤严格与一个嘧啶配对,才能保证此关系;而G+C/A+T 并不恒等于1,只知道要使DNA稳定,只有A=T、G=C,所以显然G≠A、C≠T,DNA链中碱基的排列就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9. 答案:1)如果从两条链转录,则嘌呤必定等于嘧啶,而A+G/U+C=1,而所给数字显然不符,所以只能从单链转录。

2)RNA不可全部形成双链,若全部形成双链,则A+G/U+C必为1。

第3章基因突变1. met A 1、met B 1、met A 2、met B 2、met-3、met - 4等都为met营养缺陷型。

A、B 表示同一表型的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A 1、A 2表示得到的时间不同,或编号不同(B 1、 B 2同),met-3、met-4表示未知突变。

2.答案:F’gal/his -,leu -,lys -,arg -,ara -, δgal-,agi r, str r, rec -(λ)F’gal / his, leu, lys, arg, ara ,gal ,agi r, str r, rec -(λ)3. ***突变体筛选(1)设计一种利用青霉素筛选lac-突变型的方法。

A、诱变剂处理B、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液体)C、转至不含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中D、转至含Lac和青霉素的培养基E、配成相同浓度青霉素、而菌数成梯度的菌液F、不同样品各涂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比较,从差数最大的样品中进一步筛选或:将选好的样品涂至含Lac的培养基上(EMB);比较,Lac+能利用乳糖,菌落紫色;Lac-不能利用乳糖,菌落白色。

(2)设计一种利用青霉素筛选含硫氨基酸以外的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的方法方法1A、诱变剂处理B、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液体)C、转至无氮基本培养基中(液体)D、添加含硫氨基酸及青霉素(液体)E、制成梯度浓度菌悬液、涂平板F、比较,挑取菌落进一步鉴定方法2A、诱变剂处理B、涂CMC、分别影印至(MM+含硫氨基酸)和MM基本培养基中D、比较(MM+含硫氨基酸)和MM基本培养基,可挑出营养缺陷型(3)设计一种利用青霉素从抗药细菌筛选敏感回复子的方法A、诱变剂处理B、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液体)C、基本培养基(无N)(液体)D、转至含药物的CM (液体)E、加入青霉素F、制成菌液梯度G, 不同样品分别涂成含药物和不含药物的平板,从菌落差数最大的样品中进一步筛选。

高中生物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及答案7 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及答案7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基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细菌C.在培养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会出现S型活细菌的菌落D.艾弗里等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理论上,沉淀物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沉淀物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沉淀物b中有放射性,说明①过程培养时间过长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若生物体内的DNA分子中(G+C)/(A+T)=a,(A+C)/(G+T)=b,下列关于两个比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7.1%B.17.1%32.9%C.18.7% 1.3%D.31.3%18.7%5.现已知基因M共含有碱基p个,腺嘌呤q个,具有如下图所示的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p-q)个氢键B.图中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6.下页左上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

微生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微生物遗传育种是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利用遗传学原理对微生物进行改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或获得新的生物活性物质。

以下是一份微生物遗传育种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遗传育种的目的是()。

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强微生物的耐药性C. 改善微生物的代谢途径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微生物遗传育种方法?()A. 诱变育种B. 基因工程C. 杂交育种D. 选择育种答案:C3. 诱变育种中常用的诱变剂不包括()。

A. 紫外线B. 亚硝酸C. 硫酸二甲酯D. 氯化钠答案:D4. 基因工程育种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A. 逆转录酶B. 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聚合酶答案:C5. 微生物遗传育种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育种效果的因素?()A. 菌种的选择B. 培养条件C. 育种方法D. 操作人员的性别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微生物遗传育种常用的诱变剂包括化学诱变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理诱变剂、生物诱变剂7. 基因工程育种中,常用的载体类型包括质粒、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噬菌体、人工染色体8. 微生物遗传育种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新品种。

答案:优良性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9. 简述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案: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目标菌种、诱变或基因操作、筛选突变株或转基因株、稳定性测试和性能评估。

10. 描述基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势。

答案:基因工程育种具有目标明确、操作精确、育种周期短、可以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等优势。

11. 解释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并简述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答案: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能够识别特定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链的酶。

转载遗传学课后答案三

转载遗传学课后答案三

转载遗传学课后答案三[转载]遗传学课后答案三000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3. 试比较大肠杆菌和玉米的染色体组。

答:大肠杆菌玉米染色体一条环状双链DNA形成的染色体十对线状染色体基因个数少多基因之间的关系连锁独立,连锁连锁图距时间,交换值交换值、 4.对两对基因的噬菌体杂交所测定的重组频率如下:a-b+×a+b- 3.0 %a-c+×a+c- 2.0%b-c+×b+c- 1.5%试问:(1) a、b、c三个突变在连锁图上的次序如何?为什么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累加的?(2) 假定三因子杂交,ab+c×a+bc+,你预期哪两种类型的重组体频率最低?(3)计算从(2)所假定的三因子杂交中出现的各种重组类型的频率。

解:噬菌体杂交能够在寄主中形成完整的二倍染色体,可以完全配对,所以噬菌体杂交中的基因重组与高等生物的遗传重组的分析方法完全相同。

本题相当于三个两点测验结果。

(1)3个相互连锁的基因a,b,c,重组频率越高,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比较它们两两重组频率可知: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c则是位于ab之间。

由于两点测验忽略了双交换,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累加的。

(2)ab+c×a+bc+是三点测验,双交换型重组型的频率最低,由于c位于ab之间,所以ab+ c+和a+b c应该最少。

(3)首先对照两点测验结果推算双交换值:对于ac b+×a+c+b 产生的6种重组型为:当对ac进行两点测验时:则a c+b,a+c b+,ac+b+, a+cb都是重组类型,所以两点测验与三点测验的结果相同;同样对cb进行两点测验时:a cb、a+c+b+、ac+b+、a+cb都是重组类型,与两点测验与三点测验的结果相同;对ab进行两点测验时:只包括了a c+b、a+c b+ 、a cb、 a+c+b+四种重组类型,而双交换ac+b+ 和a+cb却不是重组型。

已知ac重组值=2.0%,cb重组值=1.5%,根据三点测验,ab之间的重组值应该=2.0 %+1.5 %=3.5 %,它与两点测验所得非3.0 %相差两个双交换值,即2×双交换值=0.5%双交换值为0.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试题 一.选择题: 71085. 已 知 DNA 的 碱 基 序 列 为 CATCATCAT, 什 么 类 型 的 突 变 可 使 其 突 变 为:CTCATCAT A. 缺 失 B. 插 入 C. 颠 换 D. 转 换 答:( ) 71086. 已 知 DNA 的 碱 基 序 列 为 CATCATCAT, 什 么 类 型 的 突 变 可 产 生 如 下 碱 基 序 列 的 改 变:CACCATCAT ? A. 缺 失 B. 插 入 C. 颠 换 D. 转 换 答:( ) 71087. 不 需 要 细 胞 与 细 胞 之 间 接 触 的 基 因 重 组 类 型 有: A. 接 合 和 转 化 B. 转 导 和 转 化 C. 接 合 和 转 导 D. 接 合 答:( ) 71088. 转 化 现 象 不 包 括 A. DNA 的 吸 收 B. 感 受 态 细 胞 C. 限 制 修 饰 系 统 D. 细 胞 与 细 胞 的 接 触 答:( ) 71089. 将 细 菌 作 为 实 验 材 料 用 于 遗 传 学 方 面 研 究 的 优 点 是: A. 生 长 速 度 快 B. 易 得 菌 体 C. 细 菌 中 有 多 种 代 谢 类 型 D. 所 有 以 上 特 点 答:( ) 71090. 转 导 噬 菌 体 A. 仅 含 有 噬 菌 体 DNA B. 可 含 有 噬 菌 体 和 细 菌 DNA C. 对 DNA 酶 是 敏 感 的 D. 含 1 至 多 个 转 座 子 答:( ) 71091. 在 Hfr 菌 株 中: A. F 因 子 插 入 在 染 色 体 中 B. 在 接 合 过 程 中,F 因 子 首 先 转 移 C. 在 接 合 过 程 中, 质 粒 自 我 复 制 D. 由 于 转 座 子 是 在 DNA 分 子 间 跳 跃 的, 因 此 发 生 高 频 重 组 答:( ) 71092. 以 下 碱 基 序 列 中 哪 个 最 易 受 紫 外 线 破 坏? A. AGGCAA B. CTTTGA C. GUAAAU D. CGGAGA 答:( ) 71093. 对 微 生 物 进 行 诱 变 处 理 时, 可 采 用 的 化 学 诱 变 剂 是: A. 青 霉 素 B. 紫 外 线 C. 丫 啶 类 染 料 D. 转 座 子 答:( ) 71094. 在 大 肠 杆 菌 (E.coli) 的 乳 糖 操 纵 子 中, 基 因 调 节 主 要 发 生 在 __________ 水 平 上。 A. 转 化 B. 转 导 C. 转 录 D. 翻 译 答:( ) 71095. 转 座 子 ___________。 A. 能 从 DNA 分 子 的 一 个 位 点 转 移 到 另 一 个 位 点 B. 是 一 种 特 殊 类 型 的 质 粒 C. 是 一 种 碱 基 类 似 物 D. 可 引 起 嘌 呤 和 嘧 啶 的 化 学 修 饰 答:( ) 71096. 当F+F- 杂 交 时 A. F 因 子 几 乎 总 不 转 移 到 F+ 细 胞 中 B. F- 菌 株 几 乎 总 是 成 为 F+ C. 基 因 重 组 的 发 生 频 率 较 高 D. F 因 子 经 常 插 入 到 F- 细 胞 染 色 体 上 答:( ) 71097. 在 U 形 玻 璃 管 中, 将 一 滤 片 置 于 二 株 菌 之 间 使 之 不 能 接 触, 在 左 臂 发 现 有 原 养 型 菌 出 现, 这 一 现 象 不 是 由 于: A . 接 合 B. 转 化 C. 普 遍 转 导 D. 专 性 转 导 答:( ) 71098. F 因 子 和 λ 噬 菌 体 是: A. 与 寄 主 的 生 活 能 力 无 关 B. 对 寄 主 致 死 C. 与 染 色 体 重 组 后 才 可 复 制 D. 仅 由 感 受 态 细 胞 携 带 答:( ) 71099. 细 菌 以 转 化 方 式 进 行 基 因 转 移 时 有 以 下 特 性: A. 大 量 供 体 细 胞 的 基 因 被 转 移 B. 包 含 有 F 质 粒 参 加 C. 依 靠 噬 菌 体 感 染 受 体 细 胞 D. 可 通 过 从 供 体 细 胞 中 提 取 DNA 片 段 来 完 成 答:( ) 71100. 一 个 大 肠 杆 菌 (E.coli) 的 突 变 株, 不 同 于 野 生 型 菌 株, 它 不 能 合 成 精 氨 酸, 这 一 突 变 株 称 为: A. 营 养 缺 陷 型 B. 温 度 依 赖 型 C. 原 养 型 D. 抗 性 突 变 型 答:( ) 71101. 转 导 子 是 指: A. 供 体 菌 B. 转 导 噬 菌 体 C. 转 导 前 供 体 菌 D. 转 导 后 受 体 菌 答:( ) 71102. 以 下 不 是 专 性 转 导 特 点 的 是: A. 必 须 是 原 噬 菌 体 状 态 B. 供 体 细 胞 中 的 任 何 染 色 体 基 因 片 段 都 有 机 会 被 转 移 到 受 体 细 胞 中 C. 通 常 包 括 了 一 个 基 因 如 半 乳 糖 (gal) 基 因 的 重 组 D. 原 噬 菌 体 转 导 导 致 噬 菌 体 某 些 基 因 留 在 了 细 菌 的 基 因 组 中 答:( ) 71103. 当 HfrF-时, A. 进 入 到 F- 细 胞 中 的 第 一 个 基 因 随 Hfr 菌 株 的 不 同 而 不 同 B. 采 用 在 不 同 时 间 中 断 杂 交 的 方 法 来 作 基 因 图 C. 单 链 DNA 链 的 5 ' 端 首 先 进 入 F- 细 胞 D. 所 有 上 述 特 点 全 正 确 答:( ) 71104. 抗 药 性 质 粒 (R 因 子 ) 在 医 学 上 很 重 要 是 因 为 它 们: A. 可 引 起 某 些 细 菌 性 疾 病 B. 携 带 对 某 些 抗 生 素 的 特 定 抗 性 基 因 C. 将 非 致 病 细 菌 转 变 为 致 病 菌 D. 可 以 将 真 核 细 胞 转 变 为 癌 细 胞 答:( ) 71105. 在 普 遍 性 转 导 中, 同 源 DNA 分 子 的 交 换 要 求: A. 转 座 子 B. 插 入 序 列 C. DNA 链 的 断 裂 和 重 新 连 接 D. 反 转 录 答:( ) 71106. F+F- 杂 交 时, 以 下 哪 个 表 述 是 错 误 的? A. F- 细 胞 转 变 为 F+ 细 胞 B. F+ 细 胞 转 变 为 F- 细 胞 C. 染 色 体 基 因 不 转 移 D. 细 胞 与 细 胞 间 的 接 触 是 必 须 的 答:( ) 71107. 以 下 突 变 中 哪 个 很 少 有 可 能 产 生 回 复 突 复: A. 点 突 变 B. 颠 换 C. 转 换 D. 染 色 体 上 三 个 碱 基 的 缺 失 答:( ) 71108. 准 性 生 殖: A. 通 过 减 数 分 裂 导 致 基 因 重 组 B. 有 可 独 立 生 活 的 异 核 体 阶 段 C. 可 导 致 高 频 率 的 基 因 重 组 D. 常 见 于 子 囊 菌 和 担 子 菌 中 答:( ) 71109. 流 产 转 导 不 具 有_________的 特 性。 A. 转 导 DNA 不 能 进 行 重 组 和 复 制 B. 供 体 基 因 为 单 线 遗 传 C. 在 选 择 性 培 养 基 平 板 上 形 成 微 小 菌 落 D. 后 代 细 胞 均 可 获 得 供 体 基 因 产 物 答:( ) 71110. 在 性 转 导 中,下 列 正 确 的 说 法 是: A. 基 因 交 换 通 常 发 生 在 Hfr 和 F- 细 胞 之 间 B. 与 F 因 子 相 邻 的 染 色 体 基 因 被 转 移 到 F- 细 胞 中 C. F 因 子 通 常 被 插 入 到 F- 细 胞 中 的 染 色 体 上 D. 如 果 杂 交 被 中 断, 则 只 有 F 因 子 全 部 转 入 F- 中 答:( ) 71111. 以 下 不 适 用 于 接 合 的 特 点 是: A. 基 因 转 移 是 单 向 的 B. 要 求 细 胞 与 细 胞 的 接 触 C. 溶 源 细 胞 被 诱 导 后 才 发 生 D. 在 E.coli 中,F 因 子 参 与 该 过 程 答:( )

二.判断题: 71112. 组 氨 酸 突 变 株 (his-) 表 示 该 菌 不 能 利 用 组 氨 酸 生 长 。 答:( ) 71113. 亮 氨 酸 突 变 株 (leu-) 表 示 该 菌 不 能 利 用 亮 氨 酸 生 长。 答:( ) 71114. 色 氨 酸 突 变 株 (trp-) 表 示 该 菌 本 身 不 能 合 成 色 氨 酸, 因 此 不 能 在 基 本 培 养 基 上 生 长。 答:( ) 71115. 转 化、 转 导、 接 合 是 三 种 诱 变 育 种 的 方 式。 答:( ) 71116. 因 至 今 末 发 现 粗 糙 脉 孢 菌 (Neurospora crassa) 的 有 性 生 殖, 因 此 它 属 于 半 知 菌。 答:( ) 71117. 放 线 菌 细 胞 的 遗 传 物 质 染 色 体 成 分 是 由 DNA 和 组 蛋 白 组 成。 答:( ) 71118. 真 菌 在 进 行 准 性 生 殖 时, 通 过 减 数 分 裂 进 行 基 因 重 组。 答:( ) 71119. 真 菌 在 进 行 准 性 生 殖 时, 通 过 有 丝 分 裂 进 行 基 因 重 组。 答:( ) 71120. 细 菌 的 转 导 需 噬 菌 体 作 为 媒 介, 不 受 DNA 酶 的 影 响。 答:( ) 71121. 微 生 物 间 进 行 基 因 重 组 的 必 要 条 件 是 细 胞 间 接 触。 答:( ) 71122. 转 座 子 可 引 起 插 入 突 变。 答:( ) 71123. 普 遍 性 转 导 产 生 的 转 导 子 一 般 都 是 非 溶 源 菌。 答:( ) 71124. λ 噬 菌 体 是 能 整 合 到 宿 主 细 胞 染 色 体 上 任 何 位 点 的 温 和 噬 菌 体。 答:( ) 71125. 青 霉 素 常 作 为 诱 变 剂 用 于 筛 选 细 菌 营 养 缺 陷 型。 答:( ) 71126. F+ 细 菌 或 F' 细 菌 与 F- 细 菌 接 合 时,使 F+ 或 F' 细 菌 变 成 F-细 菌。 答:( ) 71127. 转 座 子 可 自 主 复 制, 因 此 在 不 同 细 胞 间 传 递 时 不 需 要 载 体。 答:( ) 71128. 流 产 转 导 的 特 点 是 在 选 择 性 培 养 基 平 板 上 形 成 微 小 菌 落。 答:( ) 71129. 单 线 遗 传 是 局 限 性 转 导 的 结 果。 答:( ) 71130. 当 乳 糖 缺 乏 时, 与 大 肠 杆 菌 乳 糖 操 纵 子 上 的 调 节 基 因 编 码 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