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阻滞镇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阻滞镇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姜天乐;邓莹;贾东林;吴长毅;王军;李民;郭向阳【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14)4【摘要】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对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2012年5~12月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前行连续股神经阻滞并用于术后镇痛。
患者以随机、双盲形式分为2组:连续股神经镇痛组( C组)和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镇痛组( P组),P组于切皮前30 min和术后12、24、36和4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术后对2组静息和被动运动时膝关节前后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镇痛泵按压次数、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术前及术后72 h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进行评估。
结果静息时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各时点2组相似(P>0.05),后部VAS评分在术后8、12、24、48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膝关节被动运动时前部VAS评分在24、48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后部VAS评分在24 h时P组比C组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在术后4~8 h及8~12 h时间段P组比C组减少(P<0.05);2组术前、术后72 h 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P组比C组缩短(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缩短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被动屈膝90°时间从而部分改善早期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恢复作用。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目的观察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组(试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
试验组于术前2d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 静脉推注bid;对照组术前给予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相似的空白贴剂,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及帕瑞昔布钠40mg 静脉推注bid。
记录每例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 AS)、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48h患者满意度、术后72h患者的K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 AS评分、KS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及盐酸哌替啶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同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相比,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超前镇痛;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老年膝关节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2]。
随着患者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TKA手术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然而术后急性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理状态及关节功能康复[3]。
术后良好的镇痛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还有利于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并可降低血栓等相关并发症风险[4]。
因此TKA围手术期的镇痛始终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探索着更优的镇痛方法。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是一种含丁丙诺啡的经皮给药制剂,可通过限速膜以稳定的速率使药物持续释放并经皮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可提供较为稳定的血药浓度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没有创伤性,目前主要用于癌痛治疗,在骨科围术期镇痛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5]。
帕瑞昔布钠和哌替啶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帕瑞昔布钠和哌替啶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龚礼儒;郭佳【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和哌替啶用于围术期镇痛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下肢创伤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采用帕瑞昔布钠进行围术期镇痛,对照组42例采用哌替啶进行围手术期镇痛。
在试验组术后即刻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在对照组术后即刻给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进行围术期镇痛,术后30min,以后每2h观察1次至术后8h,两组均在术后30min,2h,4h,6h,8h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
结果两组的VAS 评分在术后30min和8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2h,4h,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手术期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和哌替啶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帕瑞昔布钠作用起效时间较哌替啶长,但镇痛持续效果较哌替啶略好。
%0bjective Observe the ef ect of parecoxib and Pethidine on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 Methods 83 cas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 to experimental group (41 cases )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parecoxib 40 mg.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ethidine 50 mg. VAS score was measured at30min, 2, 4, 6,8 hours after surgery. Results VAS score after 30min and 8h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dif erent (P<0.05) ,but the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 erence after 2,4,6,h (P>0.05) .Conclusion parecoxib and Pethidine have a strong analgesic ef ect for the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The onset time with parecoxib lasted longer, but the ef ect of pethidine slightly bet er.【总页数】1页(P84-84)【作者】龚礼儒;郭佳【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2150;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21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 伍艳玲;王白云2.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观察 [J], 赵志钢;卢建华3.帕瑞昔布钠复合罗哌卡因局部伤口持续镇痛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 刘芳芳;田蜜;陈爽;吴智方;嵇晴4.帕瑞昔布钠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J], 李晓华;张立敬5.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用于创伤骨科手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J], 杜建龙;王琦;张寒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瑞昔布钠在骨科下肢手术中超前镇痛的研究

帕瑞昔布钠在骨科下肢手术中超前镇痛的研究作者:王兴高曹自华刘善发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目的:对应用帕瑞昔布钠对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实施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76例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镇痛;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镇痛。
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帕瑞昔布对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实施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帕瑞昔布;下肢手术;超前镇痛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3-0028-02超前镇痛指的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患者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镇痛措施,防止外周和中枢神经进一步敏感化,以使术后疼痛感减轻甚至消失,同时使镇痛药的实际需求量得到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1]。
本研究对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在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实施超前镇痛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76例骨科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9~64岁,平均(36.2±1.6)岁;骨折发生时间1~19 h,平均(5.2±0.6)h;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6岁,平均(36.4±1.5)岁;骨折发生时间1~18 h,平均(5.3±0.7)h。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于术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以镇痛。
观察组于术前,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以镇痛[2]。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镇痛效果、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等情况。
帕瑞昔布钠不同给药时机对THA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

帕瑞昔布钠不同给药时机对THA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张辉;陈俊;陈帅;张华;李毓灵;唐毅【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7(46)18【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reemptive analgesic efficacy of parecoxib sodium(PS) at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tim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Methods Sixty patients receiving THA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and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The group A started to b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by PS 40mg/d on preoperative 3 d until operation day;the group B was intravenously injected by parecoxib sodium 40mg at preoperative 30 min;the group C began to b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by the same dosage of normal saline at the same time point as the group A.The rest pain was assessed by using 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 at postoperative 6,24,48,72 h.The duration of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 and total dosage were recorded.The first time unaided ambulation time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VAS scores at various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 in the group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C(P<0.05),the VAS scores at postoperative 6,24 h in the group A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The PCIA duration in the group A,B and C were25.05±10.32),(36.75± 13.91),(50.40 ± 15.17)h,respectively,the pair-wise comparison of the group A,B and C show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total dosages of PCIA drug in the group A,B and C were(29.25 ±4.58),(34.50 ±5.09),(62.65 ±10.52)tg,respectively,the dosage in the groupA and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C(P<0.05).The first time unaided ambulation time in the group A,B andC were (2.75 ±0.81),(3.05 ± 1.08),(4.10 ±-0.92)d respectively,which in the group A and B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C (P<0.05).Conclusion Continuously using PS on preoperative 3 d can increase the analgesic effect in THA pati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increas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PS)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THA患者60例,将其分为3组:A组术前3d开始静脉注射PS(40 mg/d),直至术前当天;B组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PS 40 mg;C组术前3d开始与A组相同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疼痛;记录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PCIA)的使用时间和总剂量;观察患者术后首次独立下地时间.结果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又明显低于B组(P<0.05).A、B、C组PCIA的使用时间分别为(25.05±10.32)、(36.75±13.91)、(50.40±15.17)h,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IA中有效镇痛药物舒芬太尼总使用剂量A、B、C组分别为(29.25±4.58)、(34.50±5.09)、(62.65±10.52)μg,A、B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组(P<0.05).A、B、C组首次独立下地时间分别为(2.75±0.81)、(3.05±1.08)、(4.10±0.92)d,A、B组相比C组下地时间更早(P<0.05).结论术前3d连续使用PS则可提高THA患者镇痛效果,有利于功能康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总页数】3页(P2495-2496,2499)【作者】张辉;陈俊;陈帅;张华;李毓灵;唐毅【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6414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骨科64140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6414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400016;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骨科64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 [J], 刘波;王泽波;张志海;谢霞;袁红枝2.帕瑞昔布钠给药时机对腹腔镜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J], 蒋永;谭忆;张世勇;林慧雯3.帕瑞昔布钠不同给药时机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李井柱;王明山;时飞;侯念果;孙立新;王玲4.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不同给药时机对老年妇科子宫全切术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康凯;王玥;卓亚;刘野;李杉;黄海凝5.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J], 邓海泽;王海波;陈潮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的前瞻性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的前瞻性研究范子寒;喻飞;李强;于浩淼;郭艾【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观察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式镇痛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中的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60例单侧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所有患者术前24小时开始口服塞来昔布进行超前镇痛,术后给予肌注帕瑞昔布钠3天,然后口服塞来昔布进行多模式镇痛。
观察组患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式镇痛药物。
术后记录静止与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活动度,且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阿片类药物追加量。
结果研究组术后早期(术后48小时内)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最大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术后7天及14天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术后没有发现任何因为注射而引起的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式镇痛药物可以在多模式镇痛方案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早期静止和活动状态VAS评分、改善术后患侧关节活动度。
【总页数】4页(P52-55)【作者】范子寒;喻飞;李强;于浩淼;郭艾【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中的疗效评估[J], 康焱;傅明;盛璞义;何爱珊;杨忠汉;廖威明2.混合药物关节腔周围注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J], 王波;吴鹏;王铁军;张彪;刘书茂3.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药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J], 张禄锴;马剑雄;匡明杰;赵杰;马信龙4.膝关节周围是否注射镇痛药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J], 李刚;赵昱;石一璠;王春理;赵瑞鹏;李鹏翠;卫小春5.“鸡尾酒”配方药物膝关节周围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J], 余振阳;蔡谞;谷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作者:张新科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6期张新科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不同年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骨科下肢择期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与B组,再按帕瑞昔布钠使用时间进一步分为A1、A2、A3、B1、B2、B3组,A1、B1组:术前30 min给予40 mg帕瑞昔布钠静脉推注;A2、B2组:手术结束后给予40 mg帕瑞昔布钠静脉推注;A3、B3组:在术前、术后均不使用帕瑞昔布钠,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VAS 评分)、镇静深度(RSS 评分)等。
结果使用帕瑞昔布钠比未使用帕瑞昔布钠的术后VAS 评分要低;帕瑞昔布钠使用总量比较A1组<A2 组<A3 组,B1组<B2组<B3组,(P<0.05);术后时间点RSS 评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中利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成年、老年患者,超前使用帕瑞昔布钠镇痛效果更佳。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骨科下肢手术;超前镇痛[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21-02该文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接受治疗的骨科下肢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骨科下肢择期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54.12±20.11)岁。
1.2 治疗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分组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16~75岁)与B组(>75岁),按照使用帕瑞昔布钠的顺序,进一步分为A1、A2、A3、B1、B2、B3组,在A3与B3组中各选10例,在其余各组均为15例,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上肢静脉建立输液通路,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以及脉搏饱和度等。
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陆捷;张晓丽;倪雪珺【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11()2【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超前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Ⅱ~Ⅲ级,无长期服用阿片类及精神类药物史,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随机分为4组:①神经阻滞组(N组),麻醉诱导前10min于超声定位下注入0.2%罗哌卡因20mL行术侧股神经阻滞;②静脉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10min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③腔内镇痛组(K组),麻醉诱导前10min予帕瑞昔布钠40mg+0.2%罗哌卡因20mL进行术侧膝关节腔内阻滞;④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mL。
4组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以曲马多为术后镇痛药,浓度为5.71g/L,设置基础维持剂量为2mL/h,追加时按压注入1mL溶液,锁定间隔时间15min)。
比较各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12、24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24h静脉自控镇痛泵曲马多追加剂量,患者满意率。
结果 N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12、24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K、C组(P值均<0.01),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24h静脉自控镇痛泵曲马多追加总量均显著少于P、K、C组(P值分别<0.05、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P、K、C组(P值均<0.05)。
结论以术侧股神经阻滞进行超前镇痛可以明显缓解全膝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且效果优于其他超前镇痛方法。
【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超前镇痛;神经阻滞;全膝置换术;术后镇痛;自控镇痛【作者】陆捷;张晓丽;倪雪珺【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清TNF-α及IL-6的影响[J], 陶松;曹岐新2.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 黄奕;林成新3.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张亚美; 王敬; 罗珊; 吴艳萍; 孙卧林; 董雨; 王娟4.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J], 罗珊; 张亚美; 王敬; 吴艳萍; 孙卧林; 董雨; 王娟5.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J], 罗珊; 张亚美; 王敬; 吴艳萍; 孙卧林; 董雨; 王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临床研究中国医疗前沿 2010年12月 第5卷 第23期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Dec. 2010, Vol.5 No.23
TKA术已成为治疗中老年人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常用术式。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致使膝关节疼痛患者需行TKA的患者也日益增多。TKA一方面可以解决膝关节疼痛,但其同时又是一个疼痛反应强烈的手术,患者从门诊到住院,手术及术后疼痛与否始终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几乎所有患者都期望自己得到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术后疼痛和满意的功能恢复[1]。如何选择一种经济、安全、疗效好的镇痛方法,不仅减轻患者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而且利于患者术后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一直是医务工作者探索的问题。超前镇痛是围手术期镇痛的一个新概念,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外周和中枢神经的敏感化,达到减少或消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的目的[2]。我们结合临床,对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进行了探索和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住院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14例,女46例,年龄65~73岁,体重48~70kg;右膝23例,左膝37例。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骨关节诊断标准,入选均为骨关节炎患者。排除标准包括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对本实验任何之一注射、口服药物过敏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术前评级Ⅰ级~Ⅱ级。1.2 手术及给药方法1.2.1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专科医师行单侧人工TKA,术中所用入路、手术方法及关节假体类型均一致,术毕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正常,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留置引流管。术中详细记录麻醉及手术时间。1.2.2 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两组患者使用相同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术毕回病房后立即予患肢冰袋冷敷6h,并给予垫高约10cm,嘱患者积极活动踝关节,术后24h内根据引流量适时拔除引流管。术后拔管后使用气压泵,2次/d,上、下午各1次,每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观察武小波 杨宇君 向川 卫小春【摘要】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侧TKA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术前1h给予肌注帕瑞昔布纳40mg一支,在麻醉复苏时即刻静脉使用PCIA泵,术后6h后再次给予肌注帕瑞昔布钠40mg一支。B组术前不给任何镇痛处理,在麻醉复苏时即刻静脉使用PCIA泵。观察并询问患者术后2h、4h、8h、12h、24h和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按术后12h、24h按压PCIA次数,术后24h、48h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术后2h、4h、8h、12h时VAS评分降低,术后24h、48h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增大,A组术后12 h和24 h按压PCIA次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减少。结论 在TKA术围手术期合理应用帕瑞昔布钠,可以达到良好的超前镇痛目的,减低术后疼痛VAS评分,减少PCIA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度。【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TKA;围手术期;镇痛doi:10.3969/j.issn.1673-5552.2010.23.0036【中图分类号】R614.4;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52(2010)23-0064-02次30min;使用CPM从30°开始锻炼,2次/d,上、下午各1次,每次30min。按患者疼痛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屈曲度数,并允许双拐部分负重下地锻炼,锻炼及负重情况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及耐受程度决定。1.2.3 给药方法:A组术前1h给予肌注帕瑞昔布40mg一支,在麻醉复苏时即刻静脉使用PCIA泵,术后6h后给予再次肌注帕瑞昔布钠40mg一支。B组术前不给任何镇痛处理,在麻醉复苏时即刻静脉使用PCIA泵。1.3 主要观察指标1.3.1 视觉模拟评分(VAS):0为无痛,10为剧痛。标尺所处的位置代表患者当时的疼痛程度,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1.3.2 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观察术后24h、48h膝关节运用CPM锻炼时患者可忍受的最大角度。1.3.3 PCIA次数:患者及家属计数患者12h、24h内按压PCIA次数。1.3.4 药物不良反应:每日观察询问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瘙痒、困乏嗜睡等,只有当恶心、呕吐和瘙痒持续1d以上或症状严重必须治疗的病例才列入统计。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2.1 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术前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疼痛VAS评分 因麻醉止痛作用未消退,2组术后2hVAS评分为0,A组术后4h、8h、12h VAS评分比B组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48h VAS评分两组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 膝关节术后24h和48h患
作者单位:030001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外科
作者简介:武小波(1982-),男,在读硕士。Email:sxtywxb@yahoo.cn通讯作者:向川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平均年龄(岁) 性别(男/女) 平均身高(cm) 平均体重(kg) A组 70±13.2 6/24 162±4.8 68.7±11.0 B组 68±14.8 8/22 165±7.4 70.2±13.2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Dec. 2010, Vol.5 No.23中国医疗前沿 2010年12月 第5卷 第23期
65临床研究
者应用CPM被动活动,A组患者可忍受最大屈曲角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2.4 PCIA按压次数 A组患者24h、48h平均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2.5 药物不良反应观A组发生恶心、呕吐例3,瘙痒1例,嗜睡0例;B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12例,瘙痒5例,嗜睡1例。A组的不良反应少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 讨论 手术应激反应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衡,并不随着手术结束而停止,其引发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反应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与患者的术后康复相关联。应激反应与术后疼痛密不可分[2],TKA术术后疼痛反应更强烈,若术后镇痛效果不满意,不仅患者感到痛苦,还会影响到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目前接受TKA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术后因疼痛而不敢早期功能锻炼、积极接受物理治疗,因此更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感染等并发症[3]。此外可导致患者内环境紊乱、焦虑,不利于睡眠和休息[4]。更严重的是,许多双膝骨性关节患者因为第一次手术疼痛经历而放弃行另侧膝关节置换,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上人工TKA术后镇痛方案很多。镇痛泵的广泛使用使得术后疼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术后使用较大剂量的吗啡可引起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皮肤瘙痒、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等[5]副作用。Skinner等[6]认为,尽管阿片类药物是TKR术后主要的镇痛药物,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局限了其使用。1992年发现了环氧化物水解酶(COX)的异构体COX-2,并认识到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膜磷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代谢途径中的COX-2的活性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7],表2 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的比较(±s) 组别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8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A组 0 1.8±0.4 1.5±0.3 2.3±0.4 1.6±0.2 1.3±0.3 B组 0 2.1±0.5 2.8±0.2 3.2±0.7 1.7±0.6 1.5±0.4表3 2组膝关节被动活动最大可忍受度比较(±s) 组别 术后24h 术后48h A组 82.23±4.57 91.54±4.89 B组 76.24±5.28 86.27±4.42表4 2组PCIA按压次数比较(±s) 组别 术后12h 术后24h A组 4.6±0.8 8.3±0.4 B组 8.2±0.6 12.4±0.7COX-2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但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疼痛和炎症介质等上调COX-2后可成为外周产生PGs的主要酶,术前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通过中枢COX-2来发挥镇痛效果[8]。本实验是为了评价人工TKA围手术期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疗效。本研究证实帕瑞昔布钠可以达到良好的超前镇痛目的,减少PCIA次数,减低术后疼痛VAS评分,克服疼痛带来的恐惧感,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度。因此,我们认为在TKA术围手术期合理应用帕瑞昔布钠,可以达到良好的超前镇痛目的,可作为围手术期镇痛的一种选择。但是本镇痛方案仅仅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完善证实。
参考文献[1]Dorr LD, Chao L.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patient after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7,463:7-12.[2]Kissin T. Preemptive analgesia[J].Anesthesiology,2000,93(4): 1138-1143.[3]White RH, Henderson MC.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 hromboembolism after total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J].Curr Opin Pulm Med,2002,8(5):365-371.[4]Wu CL, Naqibuddin M, Rowlingson AJ, et al. The effect of pai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J].Anesth Analg,2003,97(4):1078-1085.[5]De Weese FT, Akbari Z, Carline E. Paincontrol after knee arthroplasty: intraarticular versus epidural anesthesia[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1,(392):226-231.[6]Reynolds LW, Hoo RK, Brill RJ, et al. The COX-2 specific inhibitor, valdecoxib, is an effective, opioid-sparing analgesic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3,25(2):133-141.[7]杨景勋.万络事件及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的最新评估[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2):150-154.[8]Fornai M, Colucci R, Grazini F, et al. Cyclooxygenase-2 Induction after oral surgery does not entirely account for analgesia after selective blockade of cyclooxygenase-2 in the preoperative period[J].Anesthesiology,2006,104(1):152-157. (收稿日期:2010-10-25) (本文编辑:夏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