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便秘30例

合集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吴文锋;黄凡;聂斌【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仅予以普通针刺.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星期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临床便秘症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临床便秘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2页(P225-226)【关键词】穴位疗法;埋线;中风;便秘【作者】吴文锋;黄凡;聂斌【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便秘可分为原发性便秘及继发性便秘,中风后便秘的发生属于继发性便秘的范畴。

研究显示,脑卒中后3天便秘的发生率为75.6%[1]。

另有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第1星期便秘率50.88%,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约为24%)[2]。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并与针刺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自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针灸科患者,共60例。

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最长65 d,最短3 d,平均病程15.6 d。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7±5)岁;病程最长67 d,最短4 d,平均病程15.2 d。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下地活动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各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3]。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与机制探究摘要目标: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的联合应用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的影响以及其与肠道菌群和激素水平的干系。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接受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观察组,比较组接受聚乙二醇4000散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

于治疗前后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及肠道菌群、血清素、甲状腺素、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生化指标检测,应用格林斯可便秘量表评判患者排便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大便干硬程度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比较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更高,其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占优势(P<0.05);观察组血清素、甲状腺素、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整肠道菌群及多种激素相关。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聚乙二醇4000散;出口梗阻型便秘;肠道菌群;激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出口梗阻型便秘因为大便的难以排出而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口服泻药、灌肠等都可能存在副作用,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和依靠性。

因此,针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需要探究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整神经和生理功能的方法。

聚乙二醇4000散是广泛应用于治疗便秘的渗透性泻药,具有温柔、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本探究针对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聚乙二醇4000散的联合应用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探究其与肠道菌群和激素水平的干系。

本探究选择7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接受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观察组。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

聚乙二醇
治疗前
治疗后
"’/"((+%) $"/"((-$)
+/"(("+)
$&/"((!-). 0/"(("-)# -/"(($-)#
治疗后"组排便困难、腹胀和食欲不振发生率与治疗前相比,经
!" 检验:#!"&)&’,.!#&)&$
! "组用药量的比较 在治疗有效的便秘病人中, "组的药 物 服 用 量 有 所 区 别,但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在 聚乙二醇组的"&例有效病人中,$$例(’’ C)每日 仅服用$袋($&2)聚乙二醇-&&&,既可保持大便通 畅,(例每日服用"袋(-’ C);而乳果糖组中,仅% 例("% C)每天服用$袋($’/>)乳果糖而保持大便 通畅,$’例每日服用"袋(%’ C),另有"例(( C) 需每日服用!袋乳果糖方可保持大便的通畅。 -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聚
A$"-6 "*+- 5*& (< PD J7- -’’-A+,8- "*+- #’ A9#=,%"*=,.-!"#$%5*&0( P,+7-A$"-6"*+-5*&
// PDJ7-"-5*&.#&,!.,’,A*.+6,’’-"-.A-C-+5--. +5#!"#$%&($ !BDB4)DJ7-*68-"&-"-*A+,#.&#’

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中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中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中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医治脾肾阳虚型中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以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主要中医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4333%,表明在中老年便秘的治疗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在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等方面,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lt;005)。

结论在脾肾阳虚型中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上,穴位埋线疗法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治疗成果,可以广泛的运用于临床。

标签:穴位埋线;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型;临床观察功能性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便质干燥为主症,伴排便不尽感和偶有肛门阻塞感的一种病症[1],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该病发病率占1/6左右,而其中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则达到1/5[2]。

曾报道,中老年患者如果存在长期的便秘问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肛门直肠病变等各种疾病的风险[3]。

此病常常反复发作,不但会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也会增加经济上的重担。

笔者在研究生期间有幸跟随导师任媛媛主任医师,观察她在临床上应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医治功能性便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观察组:其中女17例,男13例,年龄在47-83岁之间,平均(5942±963)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 a,平均(852±424)a。

对照组:其中女20例,男10例,年龄在45-85岁之间,平均(5887±1044)岁;病程最短2 a,最长25 a,平均(998±612)a。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2例疗效分析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2例疗效分析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2例疗效分析
丁建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37)3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 方法随机选择52例58-76岁功能性便秘患者,每日早晚餐后口服聚乙二醇4000各10 g,观察记录其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伴随症状及副作用. 结果患者服药1周后排便次数逐渐增多,2-4周后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8.1%,症状明显改善.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副作用. 结论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耐受性较好.
【总页数】2页(P280-281)
【作者】丁建
【作者单位】西山焦煤集团职工总医院官地分院内科,太原,03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
【相关文献】
1.聚乙二醇4000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 [J], 金泽;杨柏林;王长云
2.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85例 [J], 吴宁生;魏馨林
3.聚乙二醇4000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75例 [J], 李世清
4.黄芪四君子汤联合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 [J],
李丽;罗玲花;钟丽;林宏城
5.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 [J], 代小松;孙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07-20T09:58:25.7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周勇华[导读] 功能性便秘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且排便费力、偶有腹痛发生。

长沙医学院附属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娄底 417100【摘要】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对功能性便秘治疗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于本院就诊的8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n=44)和参照组(n=44),分别以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和口服酚酞片治疗,治疗1月后评定患者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7.27%,两组组间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

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相结合疗法药效见效快、疗效肯定,值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案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功能性便秘;效果功能性便秘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长且排便费力、偶有腹痛发生。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饮食因素、情绪抑郁或过分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持续高度精神的紧张状态、药物作用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疾病出现。

患者长期便秘会产生有害毒素,危害机体健康,病情严重者不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功能性便秘主要以泻下药为主,不仅副作用多,且停药后易复发,单纯的使用西药或者手术治疗,疗效均不理想[1]。

为此,笔者就“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为题进行研究,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效果作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抽选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功能性便秘,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n=44)和参照组(n=44)。

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47.36±2.7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3±1.59)年。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 4000 散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将3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及实验组,治疗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对照1组术后次日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2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口服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与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获得提高,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聚乙二醇4000散;混合痔;便秘;安全性;有效性混合痔患者术后因担心大便刺激伤口而产生疼痛感、伤口水肿、伤口出血等异常现象,故而不敢用力排大便,随着时间延长,大便在肠道内水分被吸收,继而诱发便秘。

除此之外,术后患者活动时间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也会导致便秘发生几率升高,影响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改善和恢复[1]。

本次研究选取3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治疗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与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3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及实验组,各组均有病例100例。

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范围为23~63岁,年龄平均值为(43.84±1.21)岁,对照2组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范围为20~65岁,年龄平均值为(42.16±1.19)岁,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范围为20~64岁,年龄平均值为(43.16±1.17)岁。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闫海飞;王莉【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1~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穴位埋线和针刺均为治疗慢性便秘的有效方法,穴位埋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03【总页数】2页(P152-153)【关键词】针刺疗法;埋线;电针;便秘【作者】闫海飞;王莉【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中蒙医医院针灸科,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36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慢性便秘患者均为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内蒙古中蒙医医院门诊及住院会诊患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按就诊顺序并参考患者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中男8例,女28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4岁,平均51岁;病程小于5年8例,5~10年18例,10年以上10例。

对照组中男6例,女24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0岁,平均50岁;病程小于5年6例,5~10年16例,10年以上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修订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07,扬州)[1]。

①排便费力,想排而排不出大便,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②排便次数<3次/星期,排便量<35 g/d或25%以上时间有排便费力;③全胃肠道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率 9 .3% 。结 肠传 输试 验结 果 : 33 治疗结束后 , 间隔 1个月做 传输试 验 , 记物 2 标 4h内排 出体外 者 7例 ,8h排 出体 外者 8 4
病者 ; ③取穴部位皮肤不适合埋线者。
2 治疗 方法
2 1 穴 位 埋 线 .
例 , 排出体外者 l 例 ,2 仍 停 留在结 肠 者 3 , 7h 2 2 7 h 例 总计 2 7 例在 7 内排 出 , 2h 故治疗有效率达 9 .0 , 效 3 。 00 % 无 例
摘要 目的 : 观察 穴位埋线联合聚 乙二醇 4O OO散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的临床 疗效。方法 : 对符合纳入标准 的 3 0例慢 传
输型便秘 患者 实施穴位埋线 , 共使 用两组 穴位 : 第一组( 天枢 穴、 足三里 、 巨虚 ) 第二 组( 上 、 大肠俞、 巨虚、 下 腹结 ) 共埋 线 ,
羊肠线 , 放入针头 的前端 , 后接针灸针 , 将针头快速刺入穴位 , 深 约 10c . m~15cl再将针芯向前推进 , . n, 边推针芯 , 边退针管 , 把 羊肠线埋人穴位中 , 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 检查无出血后贴上敷 贴, 以防针孔感染 。
2 2 口服 药 物 .
指排便频率减少 , 在不使用泻剂 的情况下 , 3d一 每 4d或更长 的 时间排便 1次 , 或粪便量少且 干硬 , 常有排便 困难 , 或合并排 便 时间长 , 或有排便不尽感 。笔者 在临床上 采用穴位埋 线法联 合 聚乙二醇 4 0 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3 00散 0例 , 取得 良好的疗效 , 现
2次 , 间隔 1周 ; 同时予聚 乙二醇 4 0 00散治疗 1 , 日 1 。治疗结束后进行 临床 疗效评价 , 0次 每 次 并通过 结肠 传输试验 观察 结肠运动情况。结果 : 临床观察有效率为 9 .3% , 33 结肠运输 实验表 明有 效率 为9 0%。结论 : 穴位埋 线联合聚 乙二 醇4 0 00 散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 , 副作 用小, 经结肠传 输试验证 实有 确切 疗效。 且
改变。 3 2 结 肠 传 输 试 验 . 治疗结束后 , 间隔 1 月做 传输试 验 , 为 7 个 认 2h后摄 片标 记物 8 0%以上排出体外为治疗 有效 , 低于 8 0%为治疗无效 。 3 3 治 疗 结 果 .
的诊治指南” 标准 自拟。①5d~1 0d排便 1次 , 时费力 , 便 便 质坚硬 , 时间延长 ; 长期依 赖泻剂或 需灌肠方 能排便 ; ② ③结 肠 传输功能实验证 明结肠 传输 功 能下 降 , 7 即 2h标 志物排 出 < 8 0% ; ④排除肛 门畸形 、 肿瘤 、 异物等器质性疾 病。

8・
Ju a fE tra h rp fT M e 0 1 2 6 o r lo xen l ea y o C D c2 1 .0( n T
穴位 埋 线 联 合 聚 乙二醇 4 0 0 0散 治疗 便 秘 3 O例
王章 志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 普 外科 , 广西 南 宁 5 00 ) 32 0
13 纳 入 标 准 . 方案。 14 排 除 标 准 . L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 ; ②年龄 1 8岁 ~ 0岁 ; 同意本治疗 6 ③
临床疗效 : 痊愈 1 5例 , 显效 9例 , 有效 4例 , 无效 2例 , 总有
①合并其他直肠 肛管疾病者 , 如肿瘤 、 肉、 息 肛裂 及黏膜 下 脓肿等 ; ②合并有心 、 脑血管 、 肾和造血 系统等严重 原发性疾 肝
3 疗效 分析
3 1 疗 效 标 准 .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 准》 自拟 疗效 标准 判定 。痊 愈: 治疗 4d内 , 疗 效持续 大 于 3个 月 ; 效 : 显 治疗 4d内可 排 便 并此 后 排 便 次 数 >1 2d 疗效持续 > 0d 但不足 3个 月 ; 效 : 次/ , 3 , 有 治疗 4d内 可排 便并 此后 排便次数 >1次/ , 3d 疗效 持续 >3 , 排便 次 0d 或 数 >1次/ , 2d 疗效持续 不足 3 , 于 1 ; 效 : 0d 大 5d 无 症状无 明显
报道如下 。
① 口服聚乙二醇 4 O 0O散 , 日口服聚 乙二醇 400散一 袋 每 0 ( 马应 龙药 业 生 产 ,0g袋 , 于 2 0mL~2 0m 1 / 溶 0 5 L水 中后 服 用) 连服 1 。②结肠传输试验前 1d排尽大便或 给予清洁 灌 , 0d 肠, 口服 内含 2 O粒标记物 的胶囊 1 ( 酸钡 5g 后行 x线摄 枚 硫 ) 片 ,4h4 、2h后 , 2 、8h7 各摄腹部平片 1张 , 共摄 3张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3 0例病例均为 我院 2 0 08年 2月 一 00年 9月门诊就 诊患 21
者 , 中男 1 其 7例 , 1 女 3例 ; 龄 最大 6 年 O岁 , 最小 2 5岁 , 均 平 (7 2±1 . ) ; 4. 34 岁 平均病 程 ( . 8 2±4 3 a . ) 。治疗 期 间所有 患者 停止使用其他通便药 物。 12 诊断标准 . 参照 2 0 年 南昌全 国便秘 专题 讨论会 制定 的 “ 03 慢性 便秘
关 键 词 : 秘 ; 位 埋 线 ; 乙二 醇 4 0 便 穴 聚 00散
中图分类号 :2 6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6— 7 X(0 1 0 0 0 0 R 5 .5 D 10 9 8 2 1 )6— 0 8— 2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 国内外数项 调查显示 , 重的 严 便秘已经影响 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 , 且与许 多疾病 的形 成有 密切 关系 , 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 治疗便秘 显得尤 为重要 。便 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