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25例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周丽艳 【摘 要】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3(032)001 【总页数】2页(P23-24) 【关键词】针刺疗法;穴位埋线;耳穴贴压;便秘 【作 者】周丽艳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8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46.1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极为常见病症,临床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及排便困难或不尽感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功能性便秘近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是目前相当普遍的一个问题[1]。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传统治疗方法较为单一,且疗效不甚明显。笔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36例,并与常规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6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均为本院2009年至2011年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8岁,平均56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6年,平均2.8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3.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 d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具备前3项中的1项,并且症状持续2星期以上者,便可明确诊断为便秘。 2.1.1 穴位埋线 取支沟、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将3号羊肠线剪短至1 cm备用,用7号注射针头作为针套,将0.30 mm×50 mm磨平针头毫针做针芯,将已消毒好的3号医用羊肠线(约1 cm)放入针头内。局部穴位严格无菌消毒后,将装有羊肠线的针头刺入穴位至患者有酸胀感,然后一边把针芯缓缓推入,一边退针套,将羊肠线埋入,最后在施针处贴上创可贴。10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2.1.2 耳穴贴压 取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脾、胃、三焦。耳廓常规消毒,在上述穴位贴压磁珠,单耳贴压,每3 d贴压1次,双耳交替。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至耳廓发红发热为度[2]。 2.2 对照组 2.2.1 针刺治疗 取支沟、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3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针法,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2 耳穴贴压 取穴、操作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标准。 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软,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好转:3 d以内排便,便质较软,排便欠畅。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3.3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n)组别n痊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 治疗组362862 94.41) 对照组361581363.9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3.4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近4年来每4~5 d排便1次,大便质硬,有时呈栗状,排便困难,并伴有腹痛、口干、口臭。曾就诊做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曾服用三黄片、番泻叶、膳通等,停药后复发。现予以支沟、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穴位埋线,并结合耳穴贴压。治疗1次后腹中肠鸣,当晚即解大便。治疗2次后,大便2 d行1次,质转软。经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便秘症状消失。 4 讨论 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学“便秘”范畴。本病病位在大肠,大肠的正常功能依赖气、血、津液的濡养,并与脾胃之运化关系密切。胃为水谷之海,肠为传导之官,若胃肠积滞,耗伤津液,彼此关系失调则大便干结难解,就会导致本病发生。选取大肠俞募穴天枢及大肠俞、大肠下合穴上巨虚调理胃肠,通导积滞,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取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津液下,胃气和,则肠腑通调;脾主运化水谷和津液,脾失健运则水谷内停,津液失布则便干难解,足三里为胃下合穴,中焦健旺,自能生化气血,益气养血,润燥通便。上述诸穴配伍治疗便秘,经临床验证疗效肯定[3-8]。 穴位埋线法是一种将羊肠线等埋置于穴位内,通过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的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化刺激来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它能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疗法、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埋针效应及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于一体而发挥复合性治疗作用[9-10]。笔者利用这一特性,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使之对机体产生长久刺激,延长针刺效应,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性。耳穴交感、皮质下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三焦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大肠、直肠为传导之官,均与大便的排泄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由于穴位埋线治疗间隔时间较长,10 d治疗1次,较常规针刺节省时间,且痛苦小,又无不良反应,被人们所乐于接受。本病除了正规治疗,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饮食调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平时应多饮水,尤在夏季应注意补充体内水份;平时应劳逸结合,多做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还可以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 参考文献
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研究进展
马丽亚;朱音;陆颖;李洁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6)004
【摘要】目的总结近几年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的取穴特点、各种疗法的分析、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多用于原发性便秘患者,在选穴上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为主.结论穴位埋线法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但在长期疗效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页数】4页(P426-429)
【作者】马丽亚;朱音;陆颖;李洁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200030;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
【相关文献】
1.穴位埋线法治疗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49例 [J], 郑卫方;吴胜智;卢中华;胡佩玲
2.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0例疗效分析 [J], 刘仍海;李薇;江春蕾;马建华;孙连祺;玄权哲;刘薇
3.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J], 宁子铭;李菊莲;李娜;罗莹瑞
4.穴位埋线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高桃;雷正权
5.穴位埋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J], 李志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埋线治疗便秘96例

穴位埋线治疗便秘96例
屈中杰;王友民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09(29)2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穴位(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等)消毒麻醉后,将2号医用羊肠线穿入腰穿针,植入选定的穴位。
结果观察96例便秘患者,5 d后起效96例,(占100%)。
三个月后随访显效以上88例(占91.7%),符合治愈标准的71例(占78.7%)。
结论穴位埋线可激发经络之气,改变人体内分泌及体内的神经体液平衡,从而有效的治疗便秘。
方法简易而行,患者痛苦少,疗效可靠,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便秘;穴位埋线;针灸疗法
【作者】屈中杰;王友民
【作者单位】韩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1
【相关文献】
1.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十四)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便秘 [J], 杨才德;赵达;于灵芝;包金莲;张晓红;樊建林;周承蕊;朱立云
2.穴位埋线联合自拟润肠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观察 [J], 任浩敏; 李晶晶;
任书桥; 任洁
3.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J], 张欢;陶宏;张嫄媛;于波
4.电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便秘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J], 杨瑞勇;张桢;王姗姗
5.穴位埋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J], 李志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24・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2019,28(2)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佟瑶,刘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复合干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肛肠科住院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口服促进胃动力、润肠通便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达高76.00%,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治疗后第3、7、11天便秘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安全经济有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9)02-0024-03广义上把便秘划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两类。
临床上所指的便秘大多是功能性便秘(CFC),功能性便秘的分类就国内学者相关研究,依据其排便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机制划分为3类:出口梗阻型便秘(00C)、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及混合型便秘(MIX)。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临床上又称做运动迟缓型便秘(DMC),由两方面原因引起,其一,肠壁神经节细胞先天或后天性减少或缺如;其二,部分结肠段迂曲、冗长及盘曲畸形。
如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长期滥用肠壁神经节细胞毒性泻药而导致的结肠黏膜黑变病等;痉挛性结肠、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无力、继发性巨结肠部分结肠冗长等"7,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慢性便秘给广大的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中医药在治疗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按摩穴位刺激经穴、促进肠蠕动达到缓解便秘症状的效果。
针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27例

的不断进步, 便秘的分型已非常细化t ]。由于功能性 ’
便秘 , 尤其是 ( S T C ) 发病 比例逐年增 加。故对该病机 理 的探 讨 及 有 效 治 疗 已成 为 临 床 研 究 人 员 的 主 攻 方 向。虽然造成 ( S T C ) 的原 因较复杂 , 但 因肠道 动力学 的改 变 , 使 结肠 运输 功能下 降 , 不 能形 成有效 的压力将
针、 不锈钢针等发展阶段闭。而“ 灸” 的用具, 虽然有
《 肘后备急方 >中记载的“ 瓦颤 ” 灸器 , 《 古今 医鉴》 记 述 的“ 铜钱 ” 灸器 , 《 外 科 图 说 》中绘 制 的 “ 灸板” “ 灸
收稿日期: 2 侧 万一 1一 0 作者简介: 郭晓原( 1 55一 9 ) , 女( 满族) , 黑龙江人, 学士,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粪便排向远端, 造成排便障碍, 导致便秘[ J已被临床检 z
验所证实。根据祖 国医学理论分 析 , 慢传输 型便 秘为 宗气不足 , 大肠传 导无力所致 。而针刺疗法可通过经
络的传导作用引发 自发的循经传染[ J, 5 从而加快 胃肠
蠕动 , 缩短排便周 期 , 缓 解便 秘症状 , 达 到治疗 目的。 这是因为经络把人体的五脏六腑 、 四肢百骸 、 五官七窍 等器 官联 接成一 个 统 一 的整 体 。 当刺 激某 些 穴 位 时 , 可 引起 对这 个组 织 中心所 主管 的器官 系统 的双 向调节
5 讨 论
便秘过去在临床上 只作 为一个症状 , 因好发于老
年人和产后妇女 , 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 2 0 年, 由
于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寿命 的延 长、 工 作 节奏 的加 快、 饮食习惯 的改变等 , 便秘患者 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张玲玲【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为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为口服麻仁软胶囊药物治疗.将治疗前后患者的Bristol、cc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评价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疗效.结果:穴位埋线疗法对功能型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5【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穴位埋线;功能性便秘【作者】张玲玲【作者单位】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太仓2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5功能性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次数减少、大便干燥或有排便不尽感。
祖国医学上它属于便秘范畴,古代常以症状命名,如“后不利”、“脾约”等。
长期便秘还会导致肛裂、痔疮等疾病,食物残渣积在肠道中无法排除,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被吸收,引起口臭、面部色斑等问题,严重的还会诱发肠癌[1]。
埋线技术是2013年6月引进我院的,开始主要用于埋线减肥,在埋线减肥治疗的过程当中,发现同时有便秘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将其运用于功能性便秘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54例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门诊,男性19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3岁,病程1~7年。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
1.2 诊断标准[2]:(1)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25%):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2)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3)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依据不充分。
211276991_从脾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①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②沈阳市肛肠医院通信作者:刘斌从脾论治慢传输型便秘吴佳琦① 刘斌② 【摘要】 慢传输型便秘为功能性便秘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受其困扰的人群众多,且该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以“健脾运脾,运脾调气”为治疗原则,本文将着重从运脾的角度进行探讨,对本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脾虚 中医治疗 综述 doi:10.14033/ki.cfmr.2023.1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11-0165-04 Treatment of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from the Spleen/WU Jiaqi, LIU Bi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11): 165-168 [Abstract]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which affect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nd the disease is recurrent and difficult to cure. According to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philosoph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based on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regulating the spleen,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regulating qi",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discus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ideas and methods of this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pleen defi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ummary First-author's addres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指粪便在肠道内传输缓慢为主要疾病表现的一类顽固性便秘,以老年人和育龄期女性较为多见[1]。
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7-05-05T16:42:32.1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蒋俏兰[导读] 有疏肝理气之功,大椎穴为人体热病治疗的重要穴位,有清热之功;诸穴结合,标本兼治故治疗效佳,值得推广。
广西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选择32例习惯性便秘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有效率达96.9%,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穴位埋线;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觉困难的一种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西医主要以酚酞片或者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治疗为主,中医以辩证口服中药或者患者自行口服泻下中成药为主,短期治疗效果尚可,但是常常停药后反复,笔者从2014年12月~2016年6月对32例慢性便秘的患者予穴位埋线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有便秘病史,且病程在3月以上,均在近1月内行肠镜检查除外肠道占位性病变。
32例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18例,年龄在40岁~86岁之间,中位年龄66岁,便秘病史3个月~6个月的10例,6个月~12个月的10例,12个月以上的12例,所有患者均有口服通便药物的病史。
2 治疗方法(1)选择穴位:所有患者均取双侧天枢穴、足三里穴,气虚者加气海穴,血虚加双侧血海穴,阴虚加双侧三阴交穴,阳虚加关元穴,痰湿加双侧丰隆穴,气滞加期门穴,热秘加大椎穴。
(2)穴位埋线方法:1)材料:碘伏、棉签、镊子、一次性换药盘、消毒纱布、8号注射针头、羊肠线(取0号医用羊肠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剪成约1cm线段若干,浸泡在75%的酒精内备用)、直径0.4mm长50mm的毫针、创可贴胶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5一 <1a .
8
l一 2a
1 0
4
>2 a 7 5
埋 线 治 疗 组 西 药治 疗 组
针 刺治 疗 组
2 5 1 5
2 0
1 2
7 1 O
1 3 8
l 0
7
9
2
6 8
O
6
6
2 诊 断 标 准
3 排 除 病 例 标 准
诊 断需要 排 除肠道 及全 身 器质性 病 变及其 他 因 素导 致 的便秘 并符 合 以下 标 准 。 ( ) 断前 症 状 出 1诊
现 至 少 6个 月 , 3个 月 满 足 以 下 标 准 。 症 状 包 括 近
长期 使 用影 响 胃肠 动 力药 者 ; 有 内分 泌代 谢 伴
及神经 系统 疾病 者 ; 娠 、 妊 哺乳 期 妇 女 ; 部 手 术 史 腹 合并 肿瘤 炎症或 其他 机械 等 原 因引起 的肠 腔狭 窄或
1 一 般 资 料
选取 2 1 0 0年 1 一 2 1 月 0 1年 1月 庆 阳 市 人 民 医
中图 分 类 号 : 2 5 9 R 4 . 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院康 复科 门诊慢 传 输型便 秘 患者 6 0例 , 按就 诊先 后 顺序 按照 随机数 字 表 法 随 机 分 为埋 线 治 疗 组 、 药 西
简 单 、 用低 廉 , 得 推 广 应 用 。 费 值
关键词 : 穴位 埋 线 ; 传 榆 型便 秘 /治疗 慢
但 会 引起较 多副 作用 。2 1 0 0年 1月一2 l 0 1年 1月 , 笔者 采 取 中 医 穴 位 埋 线 疗 法 治 疗 慢 传 输 型 便 秘 2 5例 , 总结 报道 如下 。
摘 要 目的 : 察 穴 位 埋 线 治 疗 慢 传 输 型 便 秘 的 疗 效 。 方 观
医学一 般将其 辨 证 分 为 4型 即热 秘 、 秘 、 秘 、 冷 气 虚
秘 。便 秘是 中老年 人 常见 的 一个 病 症 , 由便 秘 可 引
法: 6 将 0例 慢传 输 型 便 秘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3 组 , 线 治 疗 组 埋 2 5例 , 采用 穴位 埋 线 治 疗 , 穴 取 天 枢透 大横 、 俞 透 胃俞 、 主 脾 上 巨虚 透 足 三里 , 辨 证 加 减 取 穴 。针 刺 治 疗 组 2 并 0例 , 位 穴 选 取 同埋 线 治 疗 组 , 用 常 规 毫 针 针 刺 治 疗 。 西 药 治 疗 组 采 l 5例 , 口服 西 沙 必 利 。 3 0 d为 1个 疗 程 并 判 定 近 期 疗 效 , 1个 疗 程 后 第 3 O天 随 访 复 发 情 况 。 结 果 : 线 治 疗 组 痊 愈 埋
以下 2个 或 2个 以上 : 排便 费力 ( 少每 4次排便 ① 至
中有 1 ) ② 排便 为块 状 或 硬 便 ( 少 每 4次 排 便 次 ; 至
疗上 又不 能专 事 通 泻 、 以通 为 快 , 必 要 辨证 求 因 、 务 审 因论 治 。西 医学对 该 病 的确 切 病 因 尚不清 楚 , 治 疗 主要 应用促 胃肠动 力 的药物 , 如西 沙必 利 片 口服 ,
1 , 效 率 占 9 . % 。 3组 近 期 疗 效 对 比 , 别 无 统 计 学 例 有 33 差 意 义 ( 00 ) P> .5 。1个 疗 程 结 束 后 第 3 0天 埋 线 治 疗 组 复 发 1 , 药 治 疗 组 6例 , 刺 治 疗 组 4例 。 结 论 : 位 埋 线 法 例 西 针 穴 治 疗 慢 性 满 传 输 型 便 秘 疗 效 确切 、 定 、 毒 副 作 用 , 操 作 稳 无 且
l 6例 , 效 7例 , 效 2例 , 效 0例 , 效 率 占 1 0 0 ; 显 有 无 有 0 . % 针 刺 治 疗 组 痊 愈 9例 , 显效 7例 , 效 3例 , 效 1例 , 效 率 有 无 有 占9 . % ; 药 治 疗 组 痊 愈 8例 , 效 5例 , 效 1例 , 效 50 西 显 有 无
治疗 组 、 针刺治 疗组 。3组 患 者一 般 资 料 对 比 , 别 差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见 表 1 P> .5 , 。
例
病 程 > 0岁 6
1
d i1 . 9 9 j i n 1 0 o l0 3 6 / .s . 0 1—6 1 . 01 . 6. 3 s 902 20 0 1
・
6 0・
中 医研 究
21 o 2年 6月 第 2 5卷 第 6期
T M R sJ n 0 2 V 12 o 6 C e .u e2 1 o. 5 N .
文 章 编 号 :0 1— 9 0 2 1 )6—06 0 10 6 1 (0 2 0 0 0— 3
・
针 灸 经 络
・
穴位埋 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2 5例
刘 志 霞 龚 旺梅 刘 志 宏。 , ,
( .庆 阳市卫 生学校 , 肃 庆 阳 7 50 ; . 阳市人 民医院 , 肃 庆 阳 7 5 0 ; 1 甘 40 0 2 庆 甘 4 0 0 3 镇 原 县上 肖乡卫生 院 , 肃 镇 原 7 4 1 ) . 甘 4 5 6
便 秘是 指 由多种 原 因引起 的 以排便 间 隔时 间延 长 或大 便 干 结 难 解 为 主 要 临床 表 现 的 病 症 u 。 中
表 1 3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对 比
组 别 例 数
男
_— —
性 别
女
— —
年龄
3 —6 1 0岁
1 2 6 l 1 1 2
发许 多严重 的 疾 病 , 至 危 及 患者 生 命 。 中 医学 认 甚 为 “ 腑 以通为 用 , 六 以降 为顺 ” “ 腑 以通 为 补 ” 可 、六 , 见 大便秘 结 , 气 不 通 , 气 不 能 下行 , 粕 不 能及 腑 浊 糟 时排 出 , 会影 响脾 胃进 一 步 的 受 纳运 化 。但 在 治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