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作者:李方志刘美景李东保郭书坤郑仪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脑转移病人施以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倍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方法:随机纳入我院于2019/01~2020/12接收的共60例冠乳腺癌脑转移病人,随机抽取完成分组。
纳入30例至对照组(行多西他赛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纳入30例至观察组(给予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一年期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等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一年期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预后生活状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的数据显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毒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乳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一年期生存率明显更高,可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毒副作用较少,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放疗;卡培他滨;多西他赛;毒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445.1;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03-02很多肿瘤疾病可以引发脑转移,但乳腺肿瘤疾病的脑转移发生率达到约15%,发生率仅仅低于肺癌。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以及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发生脑转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1]。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尚无明确的方案,通常会采取放疗或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2]。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靶向化疗药物,其对肿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该药物对应试者毒副作用较小,且具有肿瘤内激活和抗肿瘤活性高的优点,此外还能通过血脑屏障(BBB)与放疗或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疗效[3,4]。
本研究随机纳入我院过往接收的60例乳腺癌脑转移病人作为研究基础,考察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倍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乳腺癌ta方案

乳腺癌TA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点。
针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我们提出了乳腺癌TA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乳腺癌TA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乳腺癌TA方案的定义乳腺癌TA方案,简称TA方案,是一种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方案。
TA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分期情况,医生会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乳腺癌TA方案的具体内容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选择乳房保留手术(如乳腺保留手术或乳腺瘢痕手术)或乳腺切除手术(如乳房部分切除术或乳房全切除术)。
手术后还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以确定淋巴结是否受累。
2. 放疗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离子辐射杀灭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根据具体情况,放疗可以在手术前、手术后或者化疗后进行。
3.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针对乳腺癌,化疗方案可以采用多种组合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曲妥珠单抗等。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也可以联合放疗进行。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的治疗。
对于乳腺癌,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厄洛替尼和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进行,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子水平进行选择。
5. 其他辅助治疗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措施,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还可以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化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乳腺癌TA方案的优势乳腺癌TA方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治疗:TA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分期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癌脑转移ppt课件

• 迟发性不良反应在放疗90 d以后才出现 ,包括坏死、性格及记忆改变、认知缺 陷等。
• SRS 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治疗,除 WBRT外,还可选择SRS治疗。SRS因其高精 确度、微创性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 于脑转移瘤的治疗。SRS适应于颅内1~3 个转移灶、瘤体体积<3 cm、全身疾病被 控制者。
• 内分泌治疗 • 在内分泌治疗药物中,目前已知他莫昔芬可以 通过血脑屏障,但由于脑转移是乳腺癌的晚期 事件,大多数患者在既往治疗中都用过他莫昔 芬,所以对他莫昔芬已有了耐药性。在芳香化 酶抑制剂中,阿那曲唑及来曲唑不直接作用于 肿瘤,所以它的有效性与是否通过血脑屏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显的相关性。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目的:分析4种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
白冰等,不同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0, 29 (4) : 453- 461
•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0月至2008年7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89例脑转 移患者的资料,包括导管A型30例,导管B 型20例, HER2型16例,三阴型14例,另9例 免疫组化结果不详。分析4种乳腺癌脑转 移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特 点、影响复发后患者预后的因素等,并进 一步对导管型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进行研究。
• 结果 组织学分级为3 级,肿瘤长径大 于5 cm,雌激素受体( ER )阴性,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 阳性的乳腺 癌患者容易发生脑转移; 肿瘤分期,病 理类型,孕激素受体( PR) ,腋窝淋巴 结转移情况及绝经与否与脑转移无关( P > 0 . 05 ) 。
乳腺癌治疗方案

乳腺癌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产生威胁。
治疗乳腺癌的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乳房保留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手术过程中可切除癌组织,保留乳房外貌。
乳房切除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浸润性较强或多个肿瘤的情况,手术过程中需切除乳房。
放疗放疗是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可有效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根据手术后肿瘤的分期和风险等级,可以进行全乳腺放疗或部分乳腺放疗。
化疗化疗是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适用于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晚期乳腺癌患者则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化疗常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不适症状,但药物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减少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对雌激素敏感或依赖的情况。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施用干扰雌激素分泌或作用的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药物针对癌细胞表面的分子靶位点,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靶向药物较为特异,只对肿瘤细胞产生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小,但仅适用于特定的肿瘤类型。
适用于HER2阳性的患者,她唑巴坦等治疗药物可大幅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以上是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案,不同情况可结合多种方案进行治疗,如手术联合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合理管理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 不建议化疗联合同步内分泌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
存在ER和/或PR的假阴性诊断,且原发灶与转移灶的ER和/或PR结果可能不一致。 因此可考虑将毒性较低的内分泌治疗用于非内脏转移或无症状的内脏转移患者, 特别是临床特征预示可能为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如:无病间隔期长、复发局限、 疾病发展缓慢或患者年纪较长)
• 体质状况
• 月经状态
• 个人治疗意愿
• 既往治疗及疗效
• 社会经济因素
• 肿瘤负荷(转移部位和数目) • 心理因素
局部或区域复发
• 占转移性乳腺癌的5%~40% • 病情可能获得完全控制
– 单纯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可达到50% – 如能手术切除,则应先手术治疗,再考虑应用
解救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 如手术切除在技术上不可行,考虑行全身治疗
OS
蒽环类和紫杉类
MBC原发灶处理
• 对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局部处理还可以 带来生存率获益
– NCDB:16023例Ⅳ期,57.2%接受原发病灶切除, 总体生存率比未手术者提高了39%
– SEER:9734例Ⅳ期,47%接受手术治疗,与未手 术相比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和21个月
– lO项研究共28739例的荟萃分析,证实手术可以 降低Ⅳ期,死亡风险35%
概述
• 所有乳腺癌患者均面临复发风险 • 30%~40%为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IV期乳腺癌3.5%~10% 早期乳腺癌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
ancer Invest. 2007;25:6. Chagpar A, et al. Ann Surg Oncol,2003,10:628-634.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积、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妊娠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并对上述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用药后的促排卵和妊娠状况。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数与计量数据用[n(%)]和(x±s)表示,用χ2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内分泌指标与排卵状况对比:两组优质卵泡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T、LH、FSH水平明显低于甲组,窦卵泡数、卵巢体积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内分泌指标、排卵状况比较(n,x±s)2.2两组促排卵妊娠情况比较:两组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妊娠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促排卵妊娠情况对比[n(%)]3讨论PCOS在妇科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而不同体质的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多数患者表现为闭经、多毛、雄性激素水平偏高等。
由于PCOS会导致育龄女性不孕,且主要病因为排卵较少,或无持续性排卵,确保PCOS患者输卵管通畅,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状况,是提高PCOS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关键[3]。
氯米芬是一种常用的促排卵药物,治疗安全性高,且价格低廉,用药方便,能降低PCOS患者的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但因部分患者对氯米芬存在抵抗性,易导致治疗失败,选择单一的氯米芬治疗PCOS不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C联合HMG 治疗PCOS的乙组,窦卵泡数、卵巢体积明显少于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CC治疗的甲组,T、LH与FSH水平明显低于甲组,妊娠率明显高于甲组,说明PCOS不孕采用CC与HMG联合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由于CC半衰期达半月之久,且消耗中枢ER,能有效抑制雌激素负反馈降低FSH水平的作用,从而使FSH水平明显上升,促进卵泡发育[4]。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2022 CSCO BC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策略
分层
I级推荐
Ⅱ级推荐
皿级推荐
紫杉类治疗1.单药紫杉类白蛋白紫杉群 1.单引出疗卡墙他演(2A)长春 奥拉帕利(2A)紫杉群
敏感
(1A)多西他喜(2A)紫杉群 瑞演(2A)吉西他演(2A)依托泊 驱质体(2A)多柔比星
(2A)2.联合油疗TX方案 苷(28)2.联合治疗白蛋白紫杉 脂质体(28)化疗+PD-1
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组成
晚期乳腺癌的分型治疗选择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疾病发展缓慢、无内脏 转移或无症状的内脏转 移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首选抗HER2联合化疗 ·激素受体阴性、有症状的内脏转移、或激素受体阳性但 对内分泌治疗治疗 无效的患者应考虑化疗
2022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 芳香化酶抑制剂+CDK4/6(哌柏西 利、阿贝西利)是HR+/HER2-绝经 后(自然绝经或手术 去势)或绝经前 但经药物去势后乳腺癌患者一线内 分泌治疗的优先选择
CDK4/6i的上市是乳腺癌治疗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
·CDK4/6的上市是乳腺瘾治疗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1 ·美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2018年间将CDK4/6+内分泌治疗为HR+/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 案的比例从22%升高至48.7%?
晚期乳腺癌临床诊治的复杂性
转移时点的差异性 转移部位的广泛性 分子指标的多变性 治疗选择的多样性
综合治疗是晚期乳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ESO-MBC特别工作组建议
少数MBC患者:单发可切除转移灶,手术可能 使患者获得长 期生存的机会,应充分考虑包含 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乳腺癌晚期头昏什么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当乳腺癌进展到晚期,有些患者会表现出头昏、头晕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
患者及家属对此都相当重视,时常会去追问医生:乳腺癌晚期头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症状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解释下。
乳腺癌晚期头昏的原因:恶性肿瘤会高度损耗患者的体质及免疫机能,尤其是当病情进展到晚期,随着肿瘤的扩散、转移,病情会越发严重,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头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头昏属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不是疾病名称。
可能导致的病因很多,如贫血、感染、低血糖症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头晕。
但若是与乳腺癌晚期联系起来,就不得不先考虑神经系统病变,是否与脑部有关。
事实上,出现头昏确有可能与乳腺癌脑转移有关。
在晚期,癌细胞易通过机体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任何部位,脑部血管丰富,就是癌细胞经常转移的部位。
开始时,潜在的病灶不会影响到脑部,还不会有明显症状,等到后期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增大,会压迫脑部抢占脑部空间,患者容易出现颅内压增加,导致头昏、发热等症状。
这种头昏病因在脑部转移病灶,可能还伴随有其它脑转移症状如: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癫痫等,病灶不除,头昏会随着肿瘤生长持续性加重,久治不愈。
乳腺癌脑转移的头昏与普通头昏区别,还是相对明显的,会伴随有其它并发症表现,但若是患者不能确定,也可以简单一点,就是直接去医院做相关性检查,经医生确诊。
那么,如何缓解乳腺癌晚期头昏?那些其它类型病因引起的头昏,治疗难度不高,一些头昏药物就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但若是由脑转移引起的头昏,就一定需要对症采取抗肿瘤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脑转移治疗可选的治疗方案并不多,脑部开颅手术风险高,不适宜选择;化疗药物作用有限,多作为辅助治疗;放疗较为普遍,但仅是针对乳腺癌的外在病灶进行治疗。
其实,据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提出的观点:乳腺癌虽然发生在局部,但其并非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性疾病,癌肿仅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