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最新文档

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最新文档

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最新文档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及影响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但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留学教育政策,派遣学生店铺,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清朝末年。

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对后来的社会发展变革在思想启蒙、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世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

在民族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西方社会和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奏。

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乘船赴美,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序幕。

也有人将容闳、黄宽、黄胜于1847年在传教士的带领下赴美留学,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始,但是容闳等人留学美国,只是一种小规模的个人行为,并不是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在晚清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留学运动应该包括派遣留美幼童、派遣留欧学生、留学日本浪潮和派遣庚款留美学生。

1854年,容闳作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从纽约启程回国。

他回国后始终坚持“当使后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教育理想,推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形成。

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

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

从这个时候起到1872年3月曾国藩病逝,为派遣留学生一事,容闳积极倡导,竭力主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选拔及管理办法,后又多次与李鸿章联名上奏清政府,终获批准。

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在留学生监督刑部主事陈兰彬、江苏候补同知容闳的带领下赴美留学。

此后三年,每年均按计划派出幼童留美,这四批幼童共120人,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

然而,由于清政府接受封建守旧势力陈兰彬及其后继者吴子登的意见,以留美幼童腹少经书、囿于异学、沾染外洋恶习为由,将其提前撤回,绝大多数幼童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仅2人大学毕业)。

庚款留学生

庚款留学生

谢谢观看
梅贻琦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 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 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 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这一历史性的现象,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描绘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和知识的无私传递。这些留 学生,带着中国的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如同诗 篇般流淌,描绘出一次次挫折与坚韧,一次次希望与进步。
这些庚款留学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是国际友谊的象征。他们不仅带回了知识和技术,更 带回了新的视角和理念。他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加生动、更加立体。
1928年北伐胜利,8月17日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基金也归入中基会管理。之后,清 华系的留学活动仍在延续。
从1909~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名,1929~1932年选送104名,庚款赴 美留学生共计1000余名。又一说,1909~1929年间直接或间接受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达1800余 人。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续不断,到1917年留美学生已超过1500人,1925年达2500 余人。
留学批次
美国
英国
比利时
1909年农历8月,两部举行首次考选,录取47人,其中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北京高等农校校长金邦正,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中国现代化学开山者张子高以及 曾当选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的徐佩璜等。
赵元任

浅析清末民初留美运动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留美运动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留美运动的影响作者:施春连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第05期摘要:20世纪初,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留学教育,从而掀起了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它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较有影响的留学运动。

本文主要从留美运动的历史影响加以论述。

关键词:庚款退还;清末民初;留美运动;社会影响中图分类号:G68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28-001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翌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分得赔款2444万多美元,如何最有效地发挥这笔赔款的作用?1907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了“退款兴学”的咨文。

即美国利用退款资助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发展中国教育。

美国退款助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以便从思想上更好地控制中国。

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埃德蒙·詹姆士在1906年呈送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说得更为清楚:“哪一个国家能做到教育这一代的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他认为帮助中国培养留美学生可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到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而此时的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维护其统治,希望派人出洋学习,但苦于财力支绌,难以实现。

恰逢美国愿意“退款兴学”,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中美双方一拍即合。

1909—1940年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中剩下的1078万多美元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但只准中国将其用于学堂的设立和派遣学生到美国留学。

在获得美国退款后,清政府制定了留学方案,使庚款留美得以顺利进行,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勃然兴起。

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留学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对中国教育和科技的影响最大。

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

几曾回首:庚子赔款被部分退还的内幕以及对中国影响- 由judongying发表- 文学城简体版繁体版注册笔名申请版主招聘信息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关于我们广告服务.(ZT)庚子赔款被部分退还的内幕以及对中国影响退还始末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

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

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

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

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

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

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

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

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

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

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导语: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向列强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这笔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留学生说的是利用庚子赔款退款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的事情,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庚子赔款清政府向众列强赔付了大量的白银,这笔赔款的数额远远的超出了各个列强在中国所遭受到的损失,于是经过交涉,众列强同意退还一部分赔款,众列强规定这笔赔款应该优先用在中国向各个国家派遣留学生方面。

因为众列强认为谁控制了中国的精神,谁就可以真正的控制中国的商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所以诸列强都积极的吸取中国的留学生到自己的国家内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也包括人文科学方面的专业。

而这些留学生的费用就从庚子赔款退款中支付,因此这些留学生就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主要留学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这些留学生在各个国家的很多学科内学习,回国之后这批留学生成为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成绩卓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比如大学问家胡适、后来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等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领域,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庚子赔款是指的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对诸
生活常识分享。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全副式装的日本武士对身后的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土说“去北京”。

此漫画说明()A.日本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鼓动者B.西方列强支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C.日本诱导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D.列强瓜分中国是日本首先发动的2.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威海卫战役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享致丁汝昌的动降信中说:“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据此可知,清王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制度腐败B.军纪松弛C.指指挥不当D.军备落后4.“宁可使中夏(指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近代中国与此类似的言论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D.“东洋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玩”5.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办厂的特权6.《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8.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学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班级: 2010级研究生班学生姓名:庞媛学号: 1201000830试论晚清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摘要: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 并随着变革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派遣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

虽然是中途而废,但是清政府的这一壮举揭开了中国留学教育第一页,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留学生以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特有的才能, 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对促进中国近代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留学生历史影响19世纪40年代,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大清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打开了。

清政府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严酷事实,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些务实开明的封疆大吏也逐渐对当前的形势和西方列强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从19世纪60 年代起掀起了一场以“求富”、“求强”为主要内容,以“中华两用”为主要纲领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当时闭关自守的封建制度和落后守旧的社会风气。

洋务派在发展洋务运动时深感急需具有一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传统旧教育却难以培养这样的新式人才,因而洋务教育应运而生。

所谓洋务教育,就其内容而言,包括兴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两个方面。

特别是在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冲破樊篱不可阻挡地流入中国的时候,洋务派深感科技人才的缺乏。

一些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开始考虑派遣留学生,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最早提倡留学教育的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

容闳自幼受西方教育,抱有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文化的理想。

他曾于1860年会见太平天国王洪仁上陈七事,其中特别重视学校教育。

但未被采纳。

1867 年,容闳又向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得到赞许。

后又得到曾国藩的赞同,并由曾国藩等四大臣联衔奏,1871 年冬奉旨照准。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当时的清政府 已是处于风雨飘摇之 中,然而 国家 的各项建设工作却都急需 资金投入 ,因此北洋大 臣袁 世凯 就提 出将退 还 的庚款先 “ 用 于兴 办路 矿 ,以其所获之余再用于兴学” ,或者在总督徐 世 昌和巡抚唐绍仪主持下开发东北三省 ,再用所 得 盈余 兴办 教育 。但 是美 国将这 些建议 一 一否
第 5卷 第 5 期 2 0 1 5年 9月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J OURNAL OF S OUT HERN VOCAT I ONAL EDUC ATON
、 厂 o 1 . 5 N0. 5 Se p. 2 01 5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吴孟显 ,李 丹2
统 ,容徐 图 之 ”[ 1 1 2 7 5 。于是 ,中美两 国在退 还庚 子
《 辛丑条约 ) 。条约规定 :清政府必须 向各 国赔款 4 . 5亿两,限 3 9年还清 ,年息为 4厘 , 本息共计 9 8 2 , 2 3 8 , 1 5 0两 ,需 以关税 、盐税 和常关税 等担 保 ,史称 “ 庚子赔款” 。美国从中分得 3 2 0 0多万 两 ,折合 2 4 0 0多万美元 ,占各国分配比例的 7 . 3 2
%。此 时的清政府 已是千疮 百孔 ,只能 “ 量 中华之 物 力 ,结 与 国之 欢 心 ” 。但是 ,中 国的一些 有 志之
赔 款 的问题上进 行 了长达 四年 的谈 判 。虽 然从
1 9 0 4年到 1 9 0 8年 ,期间历经了美 国虐待在美华 工事件 、抵制美货运动 、收 回粤汉铁路权运动和
( 1 .揭 阳职 业技术 学 院 师 范教 育系 ,广东 揭 阳 5 2 2 0 0 0 ; 2 . 韩 山师 范学 院 历史 系 ,广东 潮州 5 2 1 0 4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庚 子 赔 款 留 学 生
对 中 国 近 代 化 的
影 响
历史背景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 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 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 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 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 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创办清华学堂, 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 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 的由来。
钱学森
钱钟书
重要影响
庚子赔款留学生
(一)封建落后的旧中国向世界学习开放的产物。
Hale Waihona Puke (二)是发达国家向中国传输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产物。
(三)对中国近代历史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意义。
(1)开创留学新气象
1、留学国家的改变: 美英等国留学兴起, 日本不再是主要选择的留学国家 2、留学科目的改变: 学习理工科的人数进一步激增 3、留学层次的改变: 社会上层人士比重增加
第二批录取72人名单:
杨锡仁 赵元任 王绍礽 张谟实 徐志芗 谭颂瀛 朱 菉 王鸿 卓 胡继贤 张彭春 周厚坤 邓鸿 宜 沈祖伟 区其伟 程闿运 钱崇 澍 陈天骥 吴家高 路敏行 周象 贤 沈 艾 陈延寿 傅 骕 李松 涛 刘寰伟 徐志诚 高崇德 竺可 祯 程延庆 沈溯明 郑达宸 席德 炯 徐 墀 成功一 王松 海 王 预 谌 立 杨维桢 陈茂 康 朱 进 施赞元 胡宣明 胡宪生 郭守 纯 毛文钟 霍炎昌 陈福习 殷源 之 符宗朝 王裕震 孙 恒 柯成 茂 过宪先 邝翼堃 胡 适 许先 甲 胡 达 施 莹 李 平 计大 雄 周开基 陆元
(2)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1、文化教育的近代化
2、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3、思想政治的近代化
以史为鉴
一百多天以后今天的中国,经过了举世瞩目的30年飞速发展的中国,已 经以利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清醒地 牢记,民族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不能沉醉在哪怕是巨大成就当中, 我们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心的重新复苏感到 骄傲,但是我们依然必须面对方方面面的巨大挑战,我们依然必须踏踏实 实老老实实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所以,新的时代实际上在呼唤着新一代 的中国留学生,而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假如能够不辱他们的使命,也必定 会在新的时代留下属于他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谢谢大家。
thank you
第二批留学生
胡 适
竺可桢
1909~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名
1929~1932年选送104名,庚款赴美留学生共计1000余名 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续不断,到1917年留美学超
过1500人,1925年达2500余人。
1931年1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的机构。年会决定,在此后5年内每年拨款20万圆给北京大学, 作设立研究讲座聘请专任教授以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 1932成立“清华公费留美招考委员会”,在物理和化学专业, 先后在全国招考6届留学生,每届录取名额30多人,近200名优 秀学生被资送留学美国,其中有龚祖同、顾功叙、赵九章、张 青莲、陈省身、钱学森、杨振宁等人
美国将退还的庚款主要投放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上,其他国家基本也走了同样的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主动提出退还部分赔款,经议定这笔钱,除了偿付债 务外,其余悉数用在教育上。此后,英法荷比四国也相继与中国订立协定,退还应付赔款, 设立机构管理使用。
主要人物
首批庚子赔款生留美
首批录取47人名单:
程义法 罗惠桥 张福良 裘昌运 何 杰 金邦正 陈熀 袁钟铨 高仑瑾 李进嶐 邝煦堃 吴玉麟 胡刚复 李鸣龢 吴清度 戴 济 张廷金 徐承宗 张 准 戴修驹 金 涛 范永增 邢契莘 陆宝淦 徐佩璜 严家驹 陈庆尧 梅贻琦 王长平 朱 复 唐悦良 魏文彬 贺懋庆 程义藻 谢兆基 朱维杰 杨永言 王世杰 王仁输 秉志 方仁裕 卢景泰 陈兆贞 邱培涵 王 健 曾昭权 王 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