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 魯酒薄而邯鄲圍。(《莊子·胠篋》)
▪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chǐ,刳腸,裂
腹),子胥靡(爛於江中)。(《莊子·胠篋》)
▪ 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韓非子·五蠹》)
▪ 最後一句更加明顯,兩個“兔”都是受事者,但一
▪ 我給你騙了。
▪ 我們讓對手(給)打敗了。
▪ 除此之外,現代漢語書面語中也還可以使
用“爲”字式。
h
6
三、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
▪ 從產生時間的先後順序來看,古代漢語最常 見的被動句式有“於”字式、“爲”字式、 “見”字式、“被”字式等。
▪ 據唐鈺明(1985)的研究,漢語被動式起源
於商代,且早期只有“於”字式。春秋開始,
個作賓語,一個作主語。
h
3
▪ 上述被動表示法並沒有使用專門的被動詞, 主語的被動性質只能從意思上去理解,這 種被動句稱爲“意念被動句”,也叫做 “無標誌的被動句”。現代漢語中也有, 如:
新教學樓終於建好了。
論文寫完了。
老虎打死了。
h
4
▪ 被動句式: ▪ 從句子結構本身就能看出主語被動性質的
句式叫“被動句式”。
在“於”字式之後相繼出現了“爲”字式和
“見”字式,戰國後期才出現“被”字式。
這幾種單一式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就出現
了綜合式,如“爲……於”、“見……於”、
“爲……見”以及漢代最常見的“爲……所”
式等。
h
7
3.1“於”字句
▪ “於”最初是表提攜義的動詞,甲骨文時代 它已經虛化出介詞,且功能非常多,可以 引介對象、處所、起點等,於是就在這麼 活躍的基礎上產生出引介行爲動作的施事 者的用法,即表示被動。如:
▪ “爲”字被動句產生於春秋時期,戰國末 期發展成爲“爲……所”式,漢以後是它 的繁榮期,並一直延續到現代漢語中。
h
14
▪ “爲”字句的特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加 “爲”,有時在“爲”後再加主動者,後來 又可以在動詞之前再加“所”。如:
▪ 止,將爲三軍獲。(左襄18)
▪ 不爲酒困,何有於我哉。(論語·子罕)
▪ 而身爲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 道術將爲天下裂。(莊子·天下)
▪ 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賈誼《過 秦論上》)
▪ 僕以口語遇此禍,重爲鄉黨戮笑。(漢書·司
馬遷傳)
h
15
▪ “爲”字之後的施事者有時可以不出現,“爲” 直接處於動詞之前,如:
▪ 父母宗族,皆爲戮沒。(《戰國策·燕策三》) ▪ 使身死而爲刑戮。(《墨子·尚賢中》)
▪ 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孫子兵法· 行軍篇)
▪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滕上)
h
9
▪ 如是者謂之壅於言,壅於言者制於臣矣。 (《韓非子·南面》)
▪ 閔王毀於五國,桓公劫於魯莊。(《荀子·王 制》)
▪ 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論語·公冶長》) ▪ 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荀子·榮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h
1
一、要解决的主要問題
▪ 何爲“被動”?何爲“被動句式”?漢語 的被動句從古至今有什麽異同?
▪ 古代漢語的被動句式有哪幾種?都是怎樣 構成的?
▪ 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被”字被動句式是 怎樣發展來的?
h
2
二、被動與被動句式
▪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 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爲的 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例如:
▪ 鶴鳴于九皋,聲聞於天。(詩經·小雅·鶴鳴)
▪ 東敗於齊,長子死焉。(孟梁上)
▪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 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 海,百里奚舉於市。(孟告下)
h
12
▪ 但是我們認爲這裏的“於”字式仍然是被動 句式,原因在於,在這種被動句中,“於” 是介詞,本身並不能表示被動,而是動詞已 經表示了被動的意義,“於”的作用只是引 入行爲動作的主動者,由於它引入了主動者, 全句的被動含義更加明顯了。
▪ 漢語的被動句式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 只是當時還沒有現代普遍。古代漢語最常 見的被動句式有“於”字式、“爲”字式、 “見”字式、“被”字式等。
h
5
▪ 現代漢語中最典型的被動句式是“被”字 式,如:
▪ 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 敵人被我們消滅了。
▪ 現代漢語中也有其他形式的被動句,如:
▪ 我教你吓了一跳。
辱》)
▪ 人之情,寧朝人乎,寧朝於人乎?(戰國 策·趙策)
▪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韓 非子·備內)
h
10
▪ 漢代,“於”字句仍比較常見,如:
▪ 是故聖人法天順情,不拘於俗,不誘於人。 (《淮南子·精神訓》)
▪ 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 賈生列傳》)
▪ 前不遇於魯,後不遇於齊,無以異也。 (《論衡·非韓篇》)
▪ 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64章)
h
8
▪ “於”字被動式是先秦最常見的被動句式,也 是出現最早的被動句式,它的構成方式是在 謂語中心語(都是及物動詞)之後加“於”, “於”字之後再接主動者。如:
▪ 郤克傷於矢。(左成2)
▪ 現代漢語中“被”與施事者在動詞之前,而 “於”與施事者在動詞之後,古今詞序不同。
h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爲”字句
▪ 《說文·爪部》:“ (爲),母猴也, 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 形。”但古文中未見“爲”有此義,最早 見到的“爲”爲動詞,春秋時期已經虛化 出介詞,可以引介對象、處所、方式等, 爲引進主動者、表被動奠定了基礎。
▪ 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者,何也? (《漢書·賈山列傳》)
▪ 漢代以後,這種被動句逐漸少見。
h
11
▪ 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認爲上述“於” 字式就是被動句式,但是在《漢語語法史》 中,他改變了他的看法,認爲這種形式不是 被動句式,因爲他認爲這種形式跟用“於” 表示的處所式沒有分別,只是借用處所狀語 來引進施事者,如:
▪ 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爲虜矣。(史 記·秦始皇本紀)
▪ 靈公少侈,民不附,故爲弑易。(《史記·晉 世家》)
▪ 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爲禽矣。 (史記·淮陰侯列傳)
h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