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开题报告
试析《失乐园》中撒旦的艺术形象

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政论家。
他出身于伦敦一个公证人家庭,青少年时代起思想进步,厌恶封建思想,痛恨教会腐败。
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投身革命,参加了革命政府的工作,并撰写政论,先后发表了《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权力》和《为英国人民申辩》等文章,轰动整个欧洲。
王权复辟后,弥尔顿的著作被焚毁,个人遭监禁,但他仍然坚持革命立场,在双目失明,经济拮据的困境中坚持完成了三大诗作《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
1674年诗人与世长辞。
《失乐园》是弥尔顿最伟大的作品。
它借用圣经故事,用史诗的形式表现了人类最初的演变和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变革斗争。
全书共十二卷,描述了撒旦反抗上帝,战败后设计复仇,偷入上帝创造的伊甸园,引诱夏娃偷食禁果,以致人类始祖被逐出伊甸乐园,开始沉沦的故事。
诗篇大量运用圣经人物意象,将撒旦和亚当、夏娃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也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对于撒旦这个形象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中国读者传统上大都把他看作一个反抗强权的革命英雄。
这一方面是受我国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影响,结合弥尔顿的生平和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处境,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所至。
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拜伦、雪莱等对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崇高的英雄气概推崇备至。
他们相信撒旦在史诗中被作者塑造成了真正的英雄。
虽然撒旦的形象错综复杂,充满矛盾,但在层层迷雾之下,我们依然可以看清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始终是魔鬼的化身,教唆人类堕落的元凶。
作为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弥尔顿始终认为上帝是公平、正义、仁爱的,他决不容许自己对上帝有不敬的言行。
同时,17世纪的英国人长期受基督教文化的耳濡目染,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给人们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造成的深层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对亵渎上帝的行为难以接受的。
这自然也会无形中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
浅析_失乐园_中反抗者撒旦的英雄气概

责任感的每一个层面。作为叙述者,弥尔顿这样对圣子说: “我如今又大胆地鼓翼重来寻访你,我虽然久被拘留在幽暗 里面,歌咏‘混沌’和‘永恒的夜’,翱翔着,先向下方幽 冥界降落,再向上方返航升起,冒险飞进。”(3:3-20)弥尔 顿将他这种寓言式的在天国和地球上的跋涉描述为跟阿涅俄 斯,奥德赛或阿溪里的旅行十分相识的“模糊的逗留”。虽 然他双目失明,他以叙述者的身份像其他盲人预言家那样解 释说他被赐予了别的天赋可以弥补他的身体缺陷。
理,那么,任何幻想或虚构都必须切近真实。
注释:
贺拉斯文艺创作的三原则,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定型 ①多米尼克·塞克里坦.艾小明译.古典主义[M].北京:昆
化和系统化,不但传播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现实主义理论, 仑出版社,1989.
而且他所表达的古典艺术理想和制定的一套古典艺术原则, ②王焕生.古罗马文学批评史纲[ M ] .南京:译林出版社,
不着形迹到井然有序的演变过程。 尽管这一描述刻画了世界 隽语更好的总结了这一点:“我们最终的希望就是彻底的绝
的构造,但其终点似乎在于魔鬼的现身,因为弥尔顿将他视 望” (II:142-143)。
60 为一个自由,有理性的、完全的意识主体。从这一点上说,
人和撒旦的不同随着情节的铺开而逐渐显露出来。亚当
是一套12卷本的素体无韵诗,大概写于1658—1663,1657年 方的迷失是永恒的。随着对于他的堕落了解的深入,亚当对
出版,它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并评 夏娃的安慰深表哀叹并予以摒弃。 夏娃没有放弃并最终让他
英语毕业论文)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开题报告 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开题报告论文)本文旨在探讨弥尔顿的史诗诗作《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___的《失乐园》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与人类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的堕落与救赎,引发了许多人对于宗教和人性的思考。
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角色之一就是撒旦。
___的《失乐园》是一部史诗诗作,于1667年出版。
它讲述了___和___被从伊甸园驱逐的故事,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道德选择和堕落的主题。
在这部作品中,___作为反派角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___在《失乐园》中被描绘为一个既具有魅力又邪恶的角色。
他是的叛逆者,背叛了天堂,引诱了___和___堕入罪恶。
然而,___也展现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特质。
他具有坚定的决心和无可动摇的意志,寻求自由,并为人类的自由而战斗。
他的形象既具有黑暗的一面,又有一种可怜和悲壮的英雄气概。
___的双重性体现在他既是邪恶的诱惑者,又是人类内心的探索者。
他代表了人类的欲望、野心和自由意志,也象征着对于权威和束缚的反抗。
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矛盾情感的复杂角色,深受读者的关注和探索。
总之,撒旦在___的《失乐园》中是一个多维的形象,既具有邪恶的一面,又有一种坚定和勇敢的一面。
通过对撒旦形象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弥尔顿的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关于人性、道德选择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失乐园》中撒旦作为反抗者和自由斗士的形象。
___在《失乐园》中被描绘为反抗的力量,他是那些不满于被束缚的人们的象征。
他不仅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力和决心,还代表了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作为一个反抗者,他敢于挑战的权威,因此被赞颂为自由斗士。
___通过撒旦的形象探索了人类对权力和自由的渴望,以及对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责任的挑战。
撒旦的正面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人物,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于善恶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失乐园》中撒旦的言行举止,揭示他正面形象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他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分析

的双亲 , 然而他们却始 终处在蒙 昧之 中而 不 自知 。为了破坏 上帝的统治 , 也 出于对 二人 的 同情 , 撒旦 最终 选择 通 过使 他 们离开伊甸园从而逃脱上帝 的掌控 。
( 二) 堕落形象。英 国作家 和评 论家 刘易斯 曾言 : “ 从英 雄 到将领 , 从 将 领到 政 客 , 从 政 客到 密 探 , 从 密探 到 一 个无 赖, 从卧室或浴室 的窗 口向内窥视 , 又 到蟾蜍 , 最后 到蛇——
故事 。这部 史诗体现 了弥尔顿作 为虔诚 的清教徒 和激进的革命者之 间的 冲突, 表 达 了他对独裁统 治的厌 恶和 对 自 由平等的渴望 。这部作品 带给读者启迪 与思考 , 也具有很 高的研 究价值 , 值得深 究。
【 关键词 】 失 乐园; 撒旦 ; 英雄 ; 堕落; 矛盾
【 作者简介】 田雨佳( 1 9 9 5 . 5~ ) , 河北张家口 人;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这就是撒 旦的发展过程 。 ” _ 2
经中 , 他是反抗上 帝的堕天使。他在上 帝面前 控诉信 徒的过
错, 他将 百姓 们陷入贫穷困苦之 中。他 变成古 蛇引诱 亚 当和
夏娃偷食禁果 , 使 他们 被逐出伊甸 园。他也 曾和米迦 勒争夺
神最忠诚 的Βιβλιοθήκη 人——摩西 的尸 体 。总而 言之 , 他是反 抗世界
一
、
引 言
名的一段诗反映 了撒旦 的心声 : “ 打败 了又有什 么? 并不是一切都完 了! 不屈 的意志 , 复仇 的决心 , 永恒 的仇恨 , 绝不低头认输 的勇气 , 都没有被压倒 , 此外还有什 么? 他发火也 好 , 用武也罢 , 都难 以从我身上夺得 胜利 的光 荣。 ” 【 1 尽管看起来撒 旦屡 屡 挑起 战争 , 不 好 和平 , 可是 他 却是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On Image-building of Satan in Paradise Lost一、论题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现状1.背景知识:约翰•弥尔顿是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也是激进的思想家,真正的革命者。
弥尔顿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接受了代表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人文主义教育,成长为坚定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战士。
弥尔顿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了对于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
以圣经为题材的几本著作尤其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其代表作《失乐园》中,作者以自由、勇敢且极具想象力的文笔赋予了圣经中的原型新的内涵。
2.论文目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失乐园》中作者要表达的自由观思想在学界引起的争议,并通过对作品诞生时代的分析解释了争议的原因。
而后通过对失乐园中两大堕落主人公形象——人类和撒旦的分析,来研究弥尔顿在长诗中表达的人类充分享有自由意志的主题思想,以及本篇诗歌中表达的自由观的进步性。
3.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约翰·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政论家。
他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品是3首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其中成就最大、研究者最多的是《失乐园》。
这部长诗从《圣经创世纪》引申而来,有非常浓厚的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神秘的宗教氛围。
他对圣经进行的改编,对人物的重新塑造,引起了评论者对作者思想、对作品形象价值争论的狂潮。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在《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说,“弥尔顿与魔鬼同党而不自知”[1],这一断言引起了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和济慈的附和,而这种争议也一直持续到了当代。
二、研究方案1.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主要内容:1.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具体描写和塑造2.作者经历与撒旦形象刻画的潜在关系3.撒旦形象前后变化的原因及理解4.作者如何塑造撒出旦形象及性格的矛盾性5.撒旦形象与作者所表达的自由观的联系和意义重点:一.《失乐园》中对作者表达的自由观思想争议的原因二.《失乐园》中撒旦形象与自由观的关系三.《失乐园》中人类形象与自由观的关系四.《失乐园》中自由观的进步性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浅谈撒旦在失乐园中的形象 毕业论文

摘要约翰·弥尔顿,是英语文化历史上最有名的作者之一。
他的杰作——《失乐园》,无疑是整个英语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他创造了一个特别的形象,并且使人们能够以另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传说中的恶魔——撒旦。
他的作品使撒旦更加形象生动,更加人性化,并且使其在某些角度上看起来是一名英雄,或是枭雄。
弥尔顿选用了一长段的篇幅来描写撒旦对他的追随者所说的一场雄辩,这段独白中也蕴含了米尔顿自己的意志和精神。
他的字句反映出了他毕生所挚爱的自由,同时还暗示了通过暴力方式进行的革命终究会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本作中的撒旦会具有这样一种矛盾性。
他热爱自由,却不能通过暴力手段得到他想到的。
同时,撒旦在整本书中还扮演了一个失败者。
尽管弥尔顿用了一些积极的语句和情节来形容撒旦,但是该角色的邪恶本质从未有所改变。
关键词:英雄、自由、撒旦、失败目录1 简介 (1)2失乐园中的撒旦 (1)2.1撒旦作为一个自主的形象 (3)2.2英雄撒旦 (3)2.3撒旦的矛盾 (4)3圣经和本书中撒旦形象的不同 (4)3.1撒旦是圣经中一切邪恶的集合 (4)3.2撒旦是《失乐园》中的英雄 (4)3.3两个不同形象间的区别 (5)3.3.1人们认为失乐园中撒旦是英雄的原因分析 (5)3.3.2撒旦在失乐园中的形象更具人性化 (5)4该书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联系 (5)4.1不同形象暗示不同阶级 (5)4.2蕴含了弥尔顿的意志 (6)4.2.1自由是整本书的主旨 (6)4.2.2撒旦的结局注定是失败的 (6)5总结 (7)参考 (8)浅谈撒旦在《失乐园》中的形象1 简介当莎士比亚还在写着他的著作的时候,英国的另一个伟大的诗人在伦敦诞生了。
他是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的父亲是一个清教徒,他酷爱音乐,因此,在他的影响下,小弥尔顿也热爱音乐,当然,还有书。
伟大的史诗——《失乐园》,这本描述撒旦怎样背叛上帝以及亚当和夏娃如何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的巨作,花费了弥尔顿7年的时间。
论《失乐园》中satan的形象

论《失乐园》中satan的形象商业故事BUSINESSSTORY130企业文化?Companyculture摘要:本文以《失乐园》作品中的satan 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失乐园》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接着综合分析了satan 的人物形象;接着又展现出satan 的转变过程;最后揭露出satan 具有的隐喻意义,包括诗人自身的隐喻意义,社会背景下的隐喻意义。
希望可以为satan 的人物形象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失乐园》这部作品的阅读进行一定的点拨。
关键词:《失乐园》 satan 人物形象转变过程隐喻意义引言:文通过详实的论述,揭示了失乐园中不一样的撒旦形象。
作品《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具有太多争议,有人说他是自由主义的代表,有人说他终究改变不了是恶魔的本质,他的反抗与抗争,只是他权利与野心的外加战袍,他狂妄的言辞,虚假光辉的外表,哗众取宠的主张无一不说明他虚弱而又邪恶的本质,其的堕落与原罪,则体现的是内心深处的野心和欲望,是劣根性的外在表现。
作为读者,只有抓住人物形象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一、《失乐园》中主要内容《失乐园》是十七世纪著名诗人弥尔顿所著具有史诗级意义的长诗,与其其他两篇《复乐园》《力士参孙》并称为其代表作,而其中《失乐园》是世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充满反抗意识追求自由主义的新时期作品。
其以《圣经》作为原型,借用其中的上帝、撒旦、亚当和夏娃作为原型,讲述了原为大天使的撒旦不满于上帝的统治,与上帝进行了长达三天三夜的斗争,在斗争失败被投入地狱之后决心复仇,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从而被投入地狱的故事。
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在前六卷中具体详尽的描述了上帝与撒旦的矛盾与斗争,并在第六卷中描述了上帝与撒旦长达三天三夜的大战过程;而在后半部分中则讲述了上帝创造人类万物的过程以及撒旦决心报复的心理过程的产生,最后亚当和夏娃没有经受得住诱惑,无视上帝的警告偷食禁果被逐出乐园的全过程。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摘要】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部享有世界级声誉的文学作品。
作品中的撒旦作为与上帝的对抗者是历来受到争议最多的形象之一。
撒旦经历了一个从藐视到反抗到最终无奈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撒旦作为反抗者所展示的勇气和魄力,但撒旦毕竟是邪恶的,他一次次挑起了战争。
撒旦可以被看作是英雄,但他又不简单的算英雄,他是一个结合体,一个立体化的魔鬼式英雄。
【关键词】撒旦,魔鬼,英雄,立体化一、引言一直有人认为:撒旦是人类失去乐园的祸根,因为撒旦的的诱惑,人类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
作为一个魔鬼,撒旦不是一个一击即溃、头脑简单的傻瓜,他身上有一种英雄的气魄,撒旦本来就是一位大天使。
撒旦是聪明的,也可以算是狡猾的,对付人类,撒旦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人类上了他的当,从天使到魔鬼,撒旦最终堕落了。
撒旦是失乐园故事的核心,他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也体现作者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理念。
二、英雄撒旦弥尔顿笔下的撒旦首先是位伟大的英雄,代表着弥尔顿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
撒旦的英雄气魄体现在他具有敢于向最高权威抗争的精神:为争取自由和平等,推翻上帝的独裁统治,他领导一部分反叛天使与上帝进行斗争。
这种反叛意识正好结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追求社会平等与自由,打破神权和独裁。
在诗中,撒旦敢于首先怀疑毫无道理却非让人盲目服从不可的绝对命令,面对上帝的强大的权力,撒旦毫无畏惧,率部反抗,大闹天堂。
第一次反抗失败了,他不服气,也不认输,不气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像中国传统小说中描绘的那些英雄,面对强大的对手,敢于亮剑,险些儿搞得天兵天将对阵中措手不及,万分狼狈,连上帝在天国也担心撒旦的反叛会成功。
当然,撒旦还是失败了,被打落地狱。
但是他崇尚自由,他让反对者闭口而去,地狱议会上他发扬民主风格,征求大家的意见。
历经千辛万苦在新创造的伊甸乐园中寻找到人类先祖双亲的是他,利用时机促成全诗主题的展现的也是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On Image-building of Satan in Paradise Lost
一、论题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现状
1.背景知识:约翰•弥尔顿是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也是激进的思想家,真正的革命者。
弥尔顿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接受了代表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人文主义教育,成长为坚定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战士。
弥尔顿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了对于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
以圣经为题材的几本著作尤其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其代表作《失乐园》中,作者以自由、勇敢且极具想象力的文笔赋予了圣经中的原型新的内涵。
2.论文目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失乐园》中作者要表达的自由观思想在学界引起的争议,并通过对作品诞生时代的分析解释了争议的原因。
而后通过对失乐园中两大堕落主人公形象——人类和撒旦的分析,来研究弥尔顿在长诗中表达的人类充分享有自由意志的主题思想,以及本篇诗歌中表达的自由观的进步性。
3.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约翰·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政论家。
他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品是3首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其中成就最大、研究者最多的是《失乐园》。
这部长诗从《圣经创世纪》引申而来,有非常浓厚的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神秘的宗教氛围。
他对圣经进行的改编,对人物的重新塑造,引起了评论者对作者思想、对作品形象价值争论的狂潮。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在《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说,“弥尔顿与魔鬼同党而不自知”[1],这一断言引起了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和济慈的附和,而这种争议也一直持续到了当代。
二、研究方案
1.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主要内容:1.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具体描写和塑造
2.作者经历与撒旦形象刻画的潜在关系
3.撒旦形象前后变化的原因及理解
4.作者如何塑造撒出旦形象及性格的矛盾性
5.撒旦形象与作者所表达的自由观的联系和意义
重点:一.《失乐园》中对作者表达的自由观思想争议的原因
二.《失乐园》中撒旦形象与自由观的关系
三.《失乐园》中人类形象与自由观的关系
四.《失乐园》中自由观的进步性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
(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
面和深入。
三.论文方案设计:
我认为自己这个论点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介绍背景知识,让大家脑海中有个大致的印象,明白我要谈论的主题。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从参考文献中理解意思,再加上自己的理论。
(三)阐述论题的自我感想,细致表明自己为何会浅滩此题,自己的论点感触。
(四)本论题的结论以及对它的展望
四.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目标:
(一)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希望此论题可形成,并让众人接受;
(三)成功的为学术界有个新的研究起点
五.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一)2011年12月23日提出论题方向,落实论题。
(二)2012年2月14日前完成并上交论文开题报告。
(三)2012年3月26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且上交指导老师。
(四)2012年5月4日完成论文定稿,并由指导老师完成定稿评语。
2. 主要参考文献:
[1]约翰·弥尔顿.失乐园(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0年.
[2]中英文电子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5.4.
[3]吕晓军.《失乐园》中的《圣经》人物形象简析[J]考试周刊.2009,44
[4]张勤.反思叛逆,企盼理性——《失乐园》主题探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5]魏涛.论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的上帝形象.[J]河北师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黄德林.《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7]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M].张炽恒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186,188,191—193,200
[8]常艳莉.浅析约翰·弥尔顿《失乐园》的创作目的和革命主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07年10月第 5卷第5期
[9]黄德林.《失乐园》中上帝形象之探究.[J]上海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10]齐军.试析《失乐园》中撒旦的艺术形象.[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