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成分常用显色剂及一种检测内酰胺的特效方法

合集下载

(精)《中药化学》讲义:生物碱

(精)《中药化学》讲义:生物碱

(精)《中药化学》讲义:生物碱第一节基本内容一、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是指一类根源于生物界( 以植物为主 ) 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半生物碱分子拥有较复杂的环状构造,且氮原子在环状构造内,大多呈碱性。

一般拥有生物活性。

二、生物碱在动、植物界的散布和存在状况生物碱主要散布在植物界,其散布的一般规律是:①绝大部分生物碱散布在高等植物中,如毛莨科、罂粟科、防已科、茄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②很少量生物碱散布在低等植物中,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

③科属亲缘关系邻近的植物,常含有同样构造种类的生物碱。

④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多半集中散布在某一部分或某些器官。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构造特点生物碱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3 种,按植物根源、生源门路和基本母核的构造种类分类。

( 一) 吡啶类生物碱此类生物碱构造简单,好多呈液态。

代表物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苦参碱等。

( 二) 莨菪烷类生物碱( 三) 异喹啉类生物碱1.简单异喹啉类2.苄基喹啉类(1)1- 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罂粟碱、厚朴碱等。

(2)双苄基异喹啉类:代表物有汉防已碱等。

(3)原小檗碱类:代表物有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等。

(4)吗啡烷类:代表物有吗啡、可待因等。

( 四) 吲哚类生物碱代表物有吴茱萸碱、马钱子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利血同等。

( 五) 有机胺类生物碱代表物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等。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形态多半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晶形粉末状; 少量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种生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子,或氧原子联合为酯键,如烟碱、槟榔碱等 ; 个别拥有挥发性 ( 麻黄碱 ) 、拥有升华性 ( 咖啡因、川芎嗪)。

滋味大部分生物碱具苦味,少量生物碱拥有其余滋味,如甜菜碱拥有甜味。

颜色绝大部分生物碱无色或白色,仅少量拥有较长共轭系统构造的生物碱呈不一样颜色。

如小檗碱为黄色,药根碱为红色。

二、旋光性生物碱的旋光性受溶剂、pH 等要素的影响。

中药化学《生物碱》重点总结及习题

中药化学《生物碱》重点总结及习题
碱的共轭酸越稳定,Ka越小,pKa越大,碱性越强。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pKa的关系: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pKa7~11为中强碱,pKa11以上为强碱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SP1
四氢异喹啉(SP3pKa9.5) 异喹啉(SP2pKa5.4) 氰类(SP 中性 )
③碱性极弱的生物碱(酰胺类生物碱)和酸生成的盐不稳定,其酸水溶液用氯仿萃取时,生物碱可转溶于氯仿而被分离。
表10-2 生物碱溶解性规律
水 酸水 碱水、甲(乙)醇、 苯 乙醚 CHCl3、 CCl4石油醚
亲脂性生物碱-+-++ (++)-
亲水性生物碱++++--
生物碱盐 ++-+--
※两性生物碱、酰胺类生物碱、内酯型生物碱:既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中,其余同脂溶性生物碱。
二、旋光性
大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称中心),且多呈左旋性。通常左旋体的活性大于右旋体。
三、溶解性
1.游离态 指大多数的仲胺、叔胺类生物碱,多为亲脂性的,极性较小。
2.盐 为离子型,极性大。
生物碱盐溶解性规律:
①无机酸盐的水溶度大于有机酸盐的水溶度。
②无机酸盐中,含氧酸盐的水溶度大于卤代酸盐。
③卤代酸盐中,盐酸盐的水溶度最大,氢碘酸盐的水溶度最小。
附注:用方法二分离时,应采用多缓冲纸色谱(分配原理)进行先导分离。
* 碱性弱的生物碱易游离(脂溶性,易于CHCl3)。
** 碱性强的生物碱易成盐(离子型,易于水)。
(2)利用生物碱的极性(溶解性)差异分离
分子结构的不同 极性的差异 对特殊溶剂的溶解性能不同而分离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药物(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

GL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鉴别根据药物的特性,采用专属可靠地方法,证明已知药物真伪的试验。

杂质检查及纯度检查,对药物中所含杂质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药品达到一定的纯净程度而满足用药要求。

含量测定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所含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占药品总质量的分数称为该成分的含量,凡采用理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进行的测定称为含量测定。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国家协商编订。

凡例(General Notices)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物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化学药品标准物质常称为对照品。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称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空白试验实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符号“1-10”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的溶剂使成10ml等的溶液。

鉴别试验药物的鉴别试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 生物碱4-5节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  生物碱4-5节

CHCl3层 (中强碱)
CHCl3层 (弱碱)
(二)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1、利用生物碱碱性差异进行分离 总碱
酸水
酸水液(盐)
NaHCO3碱化, 三氯甲烷萃取
水层(莨菪碱)
三氯甲烷层 (东莨菪碱)
练习
• 1.在酸水溶液中可直接被氯仿萃取出来的生物 碱是
A.强碱 B.中强碱
C.弱碱 D.酚性碱 E.季铵碱
• 2.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到高, 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
A.强碱性生物碱 B.弱碱性生物碱 C.季铵碱 D.中等碱性生物碱 E.水溶性生物碱
2、利用游离生物碱在有机溶剂中的溶 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混合物
少量CHCl3溶解 CHCl3 液
加入10倍量的乙醚
沉淀↓ (氧化苦参碱)
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原理:利用游离生物碱易溶于亲脂 性有机溶剂的性质进行提取。
提取前先用碱水(石灰乳或氨水) 湿润,使生物碱游离。再用氯仿、 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方法 :回流或连续回流法。
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药材(须碱化)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三氯甲烷 /苯)冷浸/ 回流
有机溶剂提取液(游离)
方法:浸渍、渗漉和回流法 继续纯化采用酸溶碱沉法。
二、乙醇溶剂提取法
药材
60%~95%乙醇渗漉/ 浸渍 /回流 乙醇提取液(盐、游离、脂溶性杂质)
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液(盐、游离、脂溶性杂质)
加稀酸放置,滤过
酸水溶液(盐)
碱化
沉淀(脂溶性杂质)
总生物碱(游离)↓(可
碱水液(水溶性生物
过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去也可用氯仿萃取 ) 碱或杂质)

生物碱(alkaloids)

生物碱(alkaloids)
o 1810年,西班牙医生Gomes从金鸡纳树 皮中分得结晶,为奎宁和辛可宁的混合物。
o 1819年,W.Weissner把植物中的碱 性化合物统称为生物碱。
o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
o《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 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
o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 理活性如:
第十章 生物碱(alkaloids)
本章基本内容
一、概述 二、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 三、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四、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五、生物碱的检识 六、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七、实例
第一节 概 述 o 17世纪初,《白猿经》中记述了从乌头 中提炼出砂糖样毒物作箭毒用--乌头碱。
o1806年,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 中分离出吗啡(morphine) 。
三、生物碱的含量: 金鸡纳树皮含奎宁碱——1.5% 长春花含长春花新碱——百万分之一 美登木含美登素——千万分之二 一般情况下,含量在0.1~1%的植物则可进 行开发利用。若含量低但其活性很强,则 可通过合成和半合成等方式进行开发
0.001~0.076% 抗肿瘤活性,主要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
1、裸子植物:红豆杉属,麻黄属等 2、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石蒜科等 3、双子叶植物:毛茛科,小檗科、防 己科、罂粟科、茄科、豆科等
➢在系统发育较低的类群中(地衣、苔 藓、蕨类、藻类等),较少或无 。
➢ 极少与萜类和挥发油共存于同一植 物中。
➢ 越特殊的生物碱,其分布的类群就 越窄,如二萜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毛茛 科的乌头属和翠雀属。
N H N
毒藜碱
N Me N
菸碱
COOCH3
N Me
槟榔碱
2.颜色——多为无色或白色,少数有颜色。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 沉淀反应结果判断
• a.鉴别生物碱的存在,需要采用三种以上生物 碱试剂。
• b.仲胺类不易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如麻黄 碱。
• c.排除假阳性反应,除去水提液中含有的蛋白 质、多肽、鞣质等杂质(可用常规提纯方法如 下图)。

常规提纯方法(排除水溶性成分的干扰)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
水蒸气蒸馏法
将总生物碱溶于氯仿,加入10倍量乙醚,氧化苦参碱 沉淀析出。
粉防己碱 R=CH3 防己诺林碱 R=H
防己诺林碱比粉防己碱多一个酚羟基, 故极性较大,在冷苯中的溶解度小于粉防 己碱。
3.利用生物碱盐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
• 溶解度: • 盐酸士的宁<盐酸马钱子碱 • 硫酸士的宁>硫酸马钱子碱 • 草酸麻黄碱<草酸伪麻黄碱
4.利用生物碱特殊官能团性质不同
• (1).含酚羟基的生物碱
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分离。
原理:含酚羟基的生物碱具有碱性和弱酸性, 既可溶于酸水,又可溶于碱水。而非酚性 生物碱不溶于碱水。
例如:吗啡和可待因的分离
CH3 N
混合物溶于三氯甲烷
5%NaOH萃取
RO
O
OH
吗啡 R=H
三氯甲烷层 (可待因)
2、存在部位:不同植物均可存在于各个部位,在同一植物往往只集中于 某一 器官。
黄连------根 长春花------花 麻黄------茎 罂粟 ------果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1、性状:多为晶形,味苦,有 焦灼感.颜色--多为无色 ,因 分子 中饱和度大。少数具有黄 色。 2、旋光性:多数具有旋光性, 且多为左旋而具疗效。 3、溶解性: (1)游离亲脂性生物碱:可溶 于苯、乙醚、氯仿尤其在氯仿 中溶解度大。不溶于水。

第四章 生物碱

第四章 生物碱
生物碱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 1)按来源分类,根据分离到的生物碱的植物 的属名或种名进行分类,如鸦片生物碱、喜树 碱等; 2)按化学结构分类,根据生物碱具有的化学 结构母核分类,如托品烷生物碱、异喹啉生物 碱等 3)生源结合化学分类,如来源于鸟氨酸的吡 咯生物碱等。
一、有机胺(amine)和酰胺(acylamide)生物碱
麻黄碱
益母草碱
2. 酰胺类生物碱中氮原子以酰胺的形式存在
例如:来自从植物狗牙根的内生真菌发酵液中分离 到的新酰胺类生物碱Aspernigrin A;从传统药用植 物雷公藤的内生真菌栎拟隐壳孢的培养物内 获得化合物cryptocin(内酰胺), ),都是这一类生 (内酰胺), 物碱。
H N O O
Aspernigrin A
1. 有机胺类生物碱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氮原子不在环 上,但同样有很强的生理功能等。 如麻黄碱,它是毒品之一,具有兴奋中枢神经、 升高血压、扩大支气管作用,可治哮喘等;益母草 碱,中药益母草的有效成分,能收缩子宫,对子宫 有增加其紧张性与节律性作用。
OH NHCH3
HO OCH3 NH COO(CH2)4 NHCNH2
OCH3
OCH3
H3CO
N OCH3
O
N
O
茵芋碱
白鲜碱
四、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类生物碱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金鸡纳生物碱。 治疗疟疾——有效成分是奎宁。 奎宁是继吗啡后研究得最早的生物碱之一,早在 1972年,Fourcroy即分离得到粗品,现今已从各种 金鸡纳植物中分离得到30多个生物碱,大多都是 奎宁类衍生物 。
大叶千里光碱
H O N
黑麦碱
HO
N CH3
O N
N COCH3
5,6-去氢-N-乙酰基黑麦碱

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草药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资源之一,其药效在医学和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对于药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概念和意义中草药有效成分是指具有药理活性和治疗效果的化学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可以通过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来评估中草药的品质和药效。

通过准确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可以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并为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常用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测定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它利用样品溶液在高压下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检测药物在流动相中的吸光度来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快捷,适用范围广,常用于测定中草药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有效成分。

2.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中草药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它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测定。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灵敏度高等优点,常用于测定中草药中的挥发油、萜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

3.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药物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特性来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测定中草药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有效成分。

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的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它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检测灵敏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中草药中复杂的有效成分。

该方法常用于测定中草药中的多糖类、黄酮类等有效成分。

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1. 样品的选取样品的选取对于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至关重要。

应选择代表性好、干燥程度适中的样品进行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Vol14No3NATURALPRODUCTRF§EARCHANDDEVEU)PMENT39

================================2=====;===========;======d=≈======≈======≈==========;====4==一一

生物碱成分常用显色剂及一种检测内酰胺的特效方法康文艺2余正文1杨小生1郝小江2+(1,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

摘要薄层层析(TLC),碘化铋钾和改良碘化钾试剂常作为生物碱成分(天然和合成让台物)的显色剂。本文对它们进行综述、分析,以期对生物碱成分的薄层层析提供参考。同时提供一种检测卜内酰胺的特效方法。关键词薄层层析;硖化铋钾;显色剂;7-内酰胺

薄层层析(TLC)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成分(天然和合成化合物)分析方法和手段已被公认,结合一般显色剂和特殊显色剂,成分的定性、定量就得以有效进行,因此显色剂的作用就更显突出。生物碱成分的常用显色剂为碘化铋钾及改良碘化铋钾试剂。通过改变配制显色剂的酸种类、辅助试剂类型和有机溶剂的配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显色剂。1常用碘化铋钾显色剂11Dragendorff’sreagent(Bregoff-Delwiche)准备液:(I)8g碱式硝酸铋溶于20ml25%硝酸中;(Ⅱ)20g碘化钾溶于1ml25%的盐酸和5rnl水的混合物中。储备液:(Ⅲ)I与Ⅱ混合,加水至溶液显橙红色(约95m1);将溶液过滤后用水稀释至100ml。喷洒液:2ml储备液加20ml水、6ml的盐酸5ml和6ml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铋不溶解,加6rnl的盐酸至溶液澄清。储备液可长期保存;喷洒液在低温处可保存10d。1.2Dragendorff’Sreagent(Munier)准备液(I)1.7g硝酸铋钾溶于100rnl20%酒石酸中;(II)16g碘化钾溶于40“水中。储备液:I与Ⅱ混合。喷洒液:50ml储备液加100g酒石酸加500ml收稿13期:2002-01.16修回日期:2001.04.04*通讯联系人(G。Ⅲ3娜d1嘻authcf)水。1.31)ragendorff’Sreagent(Munierandmacheb-oeuf)准备液(I)2.5g碱式硝酸铋溶于20ml水20%乙酸的混合物中;(1I)4g碘化钾溶于10m1水中。储备液:I与Ⅱ混合,可保存六个月。喷洒液:5ml储备液加10ml乙酸,用水稀释至100ml。14Dragendorff’S

reagent(Robles】

准备液:5g碘化钾、12.5ml水和3frd

4划盐

酸混合,加入1g硝酸铋煮沸,冷却后加入12.5ml水;储备液:加入碘化钾和柠檬酸各5g于准备液中,并用75ml0.1too!的盐酸稀释。1.5Dragendorff’Sreagent(Thiesandreuter)

准备液:2.6g碱式碳酸铋加7.5g碘化钠(用

浓硫酸干燥24h)与25tnl乙酸共沸几分钟,静置一夜后滤掉乙酸钠。储备液:取该溶液,用80ml乙酸乙酯稀释。喷洒液:20m1储备液加20ml乙酸和120ml乙酸乙酯后,再加10rnl水。16Dragendorff’Sreagem(ThiesandReuter.Vagujfalvimodification】准备液:与1.5相同。喷洒液:20mt准备液加50ml乙酸后,再加120ml乙酸乙酯,使用时,用喷洒液喷后再用10%的硫酸喷洒。

 万方数据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v【)I14N札3

1.7Dragendorff’s

reagent(Trabert)

准备液:1.3g碳酸铋加人12r11l沸水中溶解后,加15g碘化钾;然后加人3.8m12

tool硫酸混

匀后滤去硫酸钾,并用100ml水稀释备用。储备液:再准备液中加人0.1g硫酸氢钠后浓

缩。喷洒液:4ml储备液加30m1甲醇,再加入20n“乙醚,过滤后加入0.3ml乙酸和2ml水。该溶液避光条件下可保存一周。1.8Dragendorff’s

reagent(Sodiumnitrite)

准备液:(I)I与1.2相同;(II)10%亚硝酸钠溶液。喷洒液:相继用I和Ⅱ喷射。2碘化铋钾显色剂的改良及评价2.1ThiesandReuther用乙酸.乙酸乙酯取代水溶液。由于乙酸乙酯易挥发,喷射后斑点扩散减小,但却降低了反应的灵敏度。22Vagujfalvi改进了ThiesandReuther的方法,即在喷洒Dragendorff’sreagent后再喷0.1tool硫酸,在纸色谱中灵敏度增加约lO倍。后来他又将此法用于薄层色谱,并用10%硫酸取代了01mot硫酸,反应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23Roble再次改变溶剂体系,用盐酸取代乙酸。因乙酸的高pH值,易使斑点褪色;同时用01mol盐酸代替水作稀释剂,使溶液不易浑浊。2.4Trabert将Dragendorff’sreagent溶于乙醚.甲醇体系中,并再乙醚体系中进行纸色谱,反应灵敏度增加。2.5Fike;Pueehetal和Melean等改进了Munier和Maehlbouef的方法,即在喷洒了Muner\unierandMaeheboubouef’smodifieationofDragendorff’sreagent后。再喷10%的亚硝酸钠溶液,改变了斑点的背景,斑点的颜色也由黄色褪为白色,便于观察。该法的灵敏度为0.01--01r(微克),该显色剂目前被许多实验室广泛采用。综观上述方法,各有特点。采用有机溶剂体系斑点不易扩散,便于观察,但灵敏度低;而在水体系中,斑点易于扩散,但灵敏度高;无论如何,浓硫酸、盐酸、亚硝酸钠三种试剂相继引入,对碘化铋钾显色剂的改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碘化铋钾显色剂的优缺点碘化铋钾试剂作为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生物碱显色剂,在生物碱成分的薄层层析中扮演着i毽要的角色,为生物碱成分的预示、分离和纯化提供r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另外,碘化铋钾还可%作为某些化合物(蛋白质、胨、内毒胺、胆碱)的沉淀剂。碘化铋钾显色剂对于某些非生物成分也能显色,即所谓的假阳性反应。如:吡喃酮中的醉椒素、聚氧乙烯、丙烯醛、内酯类成分及某些具有三键或羟基的三萜及甾体的衍生物。碘化铋钾显色剂对于碱性较强的生物碱成分显色灵敏,碱性较弱的生物碱成分显色灵敏度较差。对于直链酰胺、内酰胺、肽类化台物不显阳性反应。

4丫.内酰胺的检测方法在开展}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发现:碘、5%硫酸、磷钼酸等显色剂对此类化合物的显色效果、灵敏度以及特征性均不理想。经反复试验和对大量化合物的检验,确立了卜内酰胺或N一取代7一内酰胺同系物的检测方法;将被检测样品溶解并列其进行硅胶薄层层析(TLC)后,喷洒5%硫酸乙醇溶液,然后用电吹风加热使硅胶板的溶剂前沿痕迹出现,迅速喷洒Dragendorff显色剂,黄色至亮黄色斑点为本类化合物的特征阳性反应;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试剂均无效。本方法对7一内酰胺或N.取代7一内酰胺有特效,检测灵敏度为0.01~0.1r(微克),对其它含氮化台物如直链酰胺、其它内酰胺、小分子肽类化合物显阳性反应。

参考文献l曹治权层析显色手册中国商业出版社,t986,1252徐任生等.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623ABaerheimSvendsen甜a/.chmmatographyofalkaloidsElsevier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1.983

4肖崇厚等.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0~8l(下转第44页l

 万方数据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STUDIES0NTHEⅣIoRPHOLOGYCHARACTERSANDCHEMICALcoMP0sITIoNOF[ABEL^积】9cHusMANfHoT(L.)]SEEDS

I。INWen-qunl,CHENZhon92,CHENJin—lin91,W【JHui—pin91,LIUJian—qiul

(1BioengineeringCollege,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2DepartmottofChemistry,Xiamen

Uni'versity,Ydmnen

361005,China)

Abstract【Abelma,chusmanit∞t(L,)]seedmorphologychatactersisreportedrelativelyentireinthe

article

at

firstAndthechemicalcompositionofitsseedshavebeenstudiedeither.Theresultsshowed:thereareplentyof

fattyacidsintheseedoilwhichisnecessary{orhumanbody.Themaincomponentwere:1inolicacid(82179%).

oleicacid(9.195%),palmiticacid(4756%),stearicacid(2.681%),linolenicacid(0.328%)etc。andeighteen

kindsofanlinoacids,twentyfoorkindsofmineralelementsfromtheseedwerealsodetermined.The

contentsof

aminoacidandmineralelementsintheseedswereabundmltandtherewereplentyofunsaturatedfattyacidsin

itsseeddl,anditscontentreached91.185%.‘rheresultsshOWedthattheseedanditsoilweremourishrnentand

inhealthprotection.andofpotentialvaluein

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

KeywordslAbelmoschusmanihOt(I。)]seed;morphologycharactersofseeds;unsaturatedfattyacids;amino

acids:mineralelements;contentsdetermination

(上接第40页)GENERALSPRAYREAGENTUSEDINALKALoIDSANDA

SPECIALMETHoD0FDETECTIONLACT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