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合集下载

常用乳杆菌培养基整理

常用乳杆菌培养基整理
培养基名称
用途
原理
改Hale Waihona Puke 番茄汁培养基用于食品中乳酸菌总数测定
番茄汁可提供碳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牛肉膏粉和酵母膏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和乳糖为可发酵糖类提供碳源;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吐温-80和乙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提供生长因子,其成分还能抑制某些杂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MRS肉汤
用于乳酸菌增菌培养
蛋白胨、肉膏、酵母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葡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磷酸氢二钾为酸碱缓冲剂;柠檬酸氢二铵、硫酸镁、硫酸锰、吐温-80和乙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提供生长因子,其成分还能抑制某些杂菌。
MRS琼脂
用于食品中乳酸菌总数测定
蛋白胨、牛肉浸粉、酵母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葡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磷酸氢二钾为酸碱缓冲剂;柠檬酸氢二铵、硫酸镁、硫酸锰、吐温-80和乙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提供生长因子,其成分还能抑制某些杂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APT琼脂
用于乳酸菌分离培养
酪蛋白胨、酵母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葡萄糖为可发酵糖类;磷酸氢二钾为酸碱缓冲剂;柠檬酸钠、硫酸镁、盐酸硫胺素、氯化锰、吐温-80和乙酸钠为培养各种乳酸菌提供生长因子,其成分还能抑制某些杂菌;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MC培养基
用于食品中乳酸菌检测的
APT肉汤
用于异质发酵乳酸杆菌和其它需高含量盐酸硫酸胺素菌的培养。
酵母浸粉、蛋白胨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是可发酵糖,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盐是缓冲剂。
Rogosa琼脂(RogosaAgar)
大豆蛋白胨、牛肉浸粉和酵母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和乳糖为可发酵糖类提供碳源;乳酸菌发酵糖产酸使菌落周围碳酸钙溶解,以辨别乳酸菌;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中性红为pH指示剂。乳酸球菌和乳酸杆菌在本培养基上典型特征为红色,有明显溶钙环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奶疙瘩生产工艺优化的研究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奶疙瘩生产工艺优化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奶疙瘩生产工艺优化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食品科学指导教师:***2010-06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奶疙瘩生产工艺优化的研究摘要以BCG牛乳营养琼脂为培养基,对采自新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的传统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经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得到初步定为乳酸菌的菌株18株。

其中15株为杆状,3株镜检为球状,乳杆菌占分离乳酸菌的83.3%,为优势菌群。

将经牛乳传代试验筛选得到的遗传性能稳定、凝乳状态好的5株乳酸菌应用于牛乳发酵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XY-3与XY-5在发酵乳制品的感官性状、产乙醛、双乙酰的能力、后酸化性状以及冷藏中活菌数的保持能力方面均较好;而XY-6产乙醛低于10µg/mL;TC-2所得成品不细腻;SXG-5的后酸化能力过强。

所有菌株的凝乳时间>6h,发酵活力<0.60%,单独应用于发酵乳制品收到限制。

通过球菌与杆菌的组合,使凝乳时间和发酵活力得到明显改善,得到可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组合菌株2组,XY-5与XY-6的组合可用于酸奶制品的生产,XY-3与XY-6的组合可用于奶疙瘩生产。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奶疙瘩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商品菌种YO-MIX883与本实验室分离筛选的菌株XY-3与XY-6的组合菌种混合,能使产品呈现优良的品质;(2)对加糖奶疙瘩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进行研究,得到加糖奶疙瘩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A2B1C3D1,即发酵剂的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4.0h,加糖量为7%,烘烤时间为2h。

4个因素对成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是D﹥C﹥B﹥A,即烘烤时间对感官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加糖量和发酵时间,发酵剂的接种量对感官品质影响最小;(3)对加盐奶疙瘩加盐量研究表明,加盐量1.0%的加盐量最适宜;(4)所得加糖奶疙瘩能有3个月的保质期,添加霉克后保藏效果更好;(5)对优化工艺生产的奶疙瘩和传统奶疙瘩理化指标和部分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优化工艺能改善传统奶疙瘩偏硬、偏酸以及适口性差的缺陷。

乳酸菌的培养检测方案

乳酸菌的培养检测方案

品质管理检测项目细菌形态学分类一乳酸杆菌乳酸杆菌的基本属性:乳酸菌为一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以获取能量,并生成大量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

利用发酵技术保藏食品,最典型的是通过乳酸菌的发酵。

这在发酵乳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利用天然的或经筛选的乳酸菌发酵,已经生产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发酵乳。

因而分离和鉴定乳酸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微好氧,厌氧发酵,最适温度30~40摄氏度,最适PH值为5.5~6.2,在微酸环境下可以生长,中性或者偏碱性环境中则生长速率下降。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通常厌氧条件或者减少氧气压力和充有体积分数为5%~10%的CO2可以增加其表面生长物,有些菌株在分离时就是厌氧的。

(一)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现有的仪器:欠缺的仪器:培养基和试剂:①培养基:BCP培养基、MRS培养基和SL培养基BCP培养基:酵母膏2 5g,蛋白胨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0.04g,琼脂15g,蒸馏水lO00ml,pH7 0;MRS培养基(可以培养包括双岐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重量(g) 牛肉蛋白粉10 ,鱼肉汁10 ,酵母浸出汁粉5 ,葡萄糖20 ,醋酸钠5 ,柠檬酸二铵 2 ,吐温80 0.1 ,硫酸镁0.58 ,硫酸锰0.28 ,蒸溜水1 000ml ,备注:用高压锅在121℃灭菌15min,调节pH6.2~6.4 。

乳酸杆菌选择性琼脂SL:酪蛋白水解物10g;酵母提取物5g;柠檬酸二铵2g;乙酸钠(CH3COONa?3H2O)25g;MgSO4?7H2O 0.58g;琼脂15g;葡萄糖2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6g;FeSO4?7H2O 0.03g;MnSO4?4H2O 0.15g。

以上用量为1000ml培养基的用量。

溶解琼脂在500ml的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在500ml的水中,用冰醋酸调pH=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钟,倾倒平板或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入灭菌的试管,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复融化和冷却。

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株鉴定

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株鉴定

收稿日期:2007-10-21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重点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牛生洋(1976-),男,甘肃张掖人,讲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研究。

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株鉴定牛生洋,李 刚,赵瑞香,李 岩(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从肠道分离嗜酸乳杆菌,以MRS 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对不同浓度的增殖因子进行筛选,得到了最优的培养基:基础培养基+5%番茄汁+0.3%肝浸汁(pH =6.4)。

合成嗜酸乳杆菌l6S r RNA 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了PCR 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其进行鉴定,为嗜酸乳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培养;PCR中图分类号:T Q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60(2008)0120073202The Study of O pti m a l Culture Cond iti on and I den ti f i ca ti on of Lactobac illus Ac i doph ilusN iu Shengyang,et al .(Henan I 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 was is olated fr om bacteriu m in intestinal tract .Acidophilus,Based on theMRS medi 2u m ,the op ti m al mediu m was obtained by test consisted of t omat o juice 5%and liver infusi on 0.3%(pH =6.4).The meth 2od for identificati on was established by PCR using p ri m er of l6S r RNA in 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 .Key words:Lact obacillus acidophilus;cultivati on;PCR 嗜酸乳杆菌(L adobacillus acidophilus )是人体肠道内的少数有益菌之一,它因有改善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水平、缓解乳糖不耐症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等功效[1,2]而倍受关注。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

乳酸菌计算活菌数培养基国标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具有很高的益生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的制作中,如酸奶、乳酸菌饮料等。

为了保证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对乳酸菌进行活菌数的检测。

而乳酸菌活菌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在我国被统一为《乳酸菌活菌数测定方法》(GB 4789.38-2016)。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两种。

直接计数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乳酸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来进行活菌数的估计。

间接计数法则是通过测定乳酸菌产生的酸度或气体量来间接反映活菌数。

在进行乳酸菌活菌数测定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对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LBS培养基等。

这些培养基能提供乳酸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接下来是乳酸菌的接种和培养。

将待测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并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乳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35℃左右。

在培养的过程中,乳酸菌会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最终形成可见的菌落。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进行。

将培养基上的菌落取出,制备菌悬液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中的乳酸菌数量。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使用乳酸菌特异性染色剂来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计数。

通过计算所观察到的菌落数和稀释倍数,最终可以得出乳酸菌活菌数的估计值。

除了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乳酸菌活菌数的方法。

其中,酸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计数法。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从而使培养基的酸度增加。

通过测定培养基的酸度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乳酸菌的活菌数。

利用酸度计或pH计进行测定,可以得到乳酸菌活菌数的近似值。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方法在GB 4789.38-2016中还规定了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比如,在进行直接计数法时,要求在菌落形成之前进行计数,以避免菌落过大或过小对计数结果的影响。

乳酸菌的适酸性调节

乳酸菌的适酸性调节

2011年第39卷第12期(总第253期) zgrpgy@中国乳品工业0引言乳酸菌是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

部分乳酸菌为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益生菌。

同时乳酸菌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

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生乳酸,生存环境的pH 值会从初始的6.6到6.8降到4.2左右[1]。

另外,在人的胃肠道中产生有益作用的乳酸菌,也会面临胃液中的低pH 环境。

在这种低酸度的不利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都会腐败裂解死亡。

而乳酸菌却能生存,表明乳酸菌具有较强适酸能力。

那么,乳酸菌是如何进行适酸性调节进而生存下来的呢?研究证明,乳酸菌耐酸性调节过程中涉及质子泵、细胞膜组成变化、DNA 损伤修复、蛋白质损伤修复以及调节子调控等复杂过程。

乳酸菌的耐酸性调节在不同类别的菌群中也存在差异。

1质子泵该途径通过去羧基反应产生ATP 转运和消耗胞质内的H +,从而提高细胞质环境的pH 值。

此系统与细胞质环境中的酶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1.1F 1F 0-ATP 酶F 1F 0-ATP 酶是一多亚基分子,其既能在消耗ATP的条件下产生分子跨膜动力,也能在分子跨膜动力的推动下产生ATP 。

分子跨膜动力需要将细胞内细胞质中的H +排到胞外,从而使细胞内的pH 值升高。

F 1F 0-ATP 酶受atp 操纵子的编码调控。

atp 操纵子含有编码F 1F 0-ATP 酶5个亚基(α,β,δ,γ,ε)的所有基因。

F 1(α3β3δγε)组分含有催化亚基,可以催化ATP 的水解。

F 0(a b c )组分是一个跨膜的质子通道,质子经过通道进入基质的过程与ATP 的形成偶联。

研究证明,在另外一条电子传递途径失活状态下,F 1F 0-ATP 酶对于乳酸菌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

实验表明,嗜酸乳杆菌中atp (编码F 1F 0-ATP 酶亚基)mRNA 在低pH 条件诱导下转录量明显增加[4]。

1.2K +-ATP 酶阳离子转运ATP 酶,例如K +-ATP 酶,同样也对胞内pH 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条件的优化

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条件的优化

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条件的优化张媛媛;赵敏;张宁【摘要】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optimize the culture medium for compound probiotics of Bacillus and the various types of parameters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aiming to obtain probiotic preparations with large numbers of active bacteria, strong resistance and economic values. Bacillus subtilis and Bacillus coagulant were cultured together. The culture medium ingredient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nd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also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s. The ingredients of optimal culture medium were obtained as molasses 15 g/L, Indian meal 15 g/ L, soybean powder 40 g/L, KH2PO4 1 g/L, K2HPO4 1 g/L, and calcium chloride 2 g/L. The best information were obtained as temperature 37 degrees C, initial pH 7.5, rotational speed 160 r/min, inoculation amount 8%, and liquid volume 40%. The number of active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eaching 6.62x1010 CFU/mL.%为了获取活菌数高、抗性强、经济效益好的益生菌制剂,对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制剂的培养基配方及各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进行联合培养,并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其发酵条件做了进一步优化.优化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废糖蜜15 g/L、玉米粉15 g/L、豆粕粉4,0 g/L、KH2PO4 1g/L、K2HPO4 1g/L、氯化钙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5,转速160 r/min,接种量8%,装液量40%.经优化后活菌数得到显著提高,达到6.62× 1010CFU/mL.【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0)003【总页数】5页(P93-97)【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作者】张媛媛;赵敏;张宁【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社会呼唤绿色、安全的食品,而饲料安全更是食品安全的前提。

乳酸菌的培养

乳酸菌的培养

工 业 技 术93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主要包括乳杆菌、乳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链球菌及双歧杆菌等。

1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主要有:(1)具有粘附性和定植能力。

(2)产生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

(3)降低胆固醇。

(4)具有抗变异原性。

(5)改善肝脏功能。

(6)增强免疫功能。

2 乳酸菌的类型乳酸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动物源乳酸菌,一类是植物源乳酸菌。

3 材料与方法3.1材料3.1.1样品市售进口奶酪。

3.1.2培养基(1)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20g、乙酸钠5g、柠檬酸三铵1.45g、K 2HPO 4·H 2O 2.6g、MgSO 4·7H 2O 0.58g、MnSO 4·4H 2O 0.25g、吐温80 1.0g、蒸馏水1000mL。

(pH 6.2~6.4,121℃,灭菌20min)。

(2)BC G培养基:A 、B 液灭菌后混匀。

A 液:脱脂奶粉50g ,1.6%溴甲酚绿酒精液0.35m l ,蒸馏水250ml.(90℃,开盖灭菌10min).B液:酵母膏5g,琼脂10g,蒸馏水250ml。

(pH 6.8,121℃灭菌20min)A、B液灭菌后在无菌状态下混匀后倒平板。

3.2方法3.2.1样品的处理奶酪的处理:以无菌操作取奶酪1g ,放入含有9mL灭菌加热至含40℃左右的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内,待奶酪溶解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逐级稀释至10-3、10-4、10-5。

3.2.2乳酸菌的分离纯化采用B C G 牛乳培养基对稀释样品中的微生物通过平板倾注法进行分离纯化。

以无菌操作取奶酪稀释液10-3、10-4、10-5各0.1m L 置于灭菌后的平板中,加入15m L BCG牛乳培养基,带培养基凝固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24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摘要:备直投式乳酸发酵剂,通过综合运用复合生长培养基、缓冲盐法及化学中和法,利用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对乳酸菌的增菌培养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以1%的胡萝卜汁作为生长促进剂,加0.5%K:HPO。

作为缓冲盐,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37。

C,培养过程用30%Na:CO,溶液作中和剂,将pH值控制在6.3,培养7—8 h后,可使乳酸菌的活菌数达到109的数量极。

与普通的液体发酵剂相比,获得了显著的浓缩效果。

关键字:乳酸菌;增菌培养基引言:发酵乳制品在乳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发酵乳制品中的酸奶有了新的认识,使得酸奶的产量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

这对乳酸菌发酵剂品质、种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酸奶生产厂家所采用的菌种发酵剂有2种,直投式粉末菌种发酵剂和继代式菌种发酵剂。

由于继代式发酵剂存在着种种弊端,所以直投式发酵剂使用普遍。

由于目前国内直投式发酵剂尚未产业化,尚需进口,所以直投式发酵剂的国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1、乳酸菌的简介与作用机理1.1乳酸菌的简介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菌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

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

1.2乳酸菌的作用机理乳酸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的生理功能。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畅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向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⑴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

Dalmin等(2001)研究报道乳酸菌可以改良水质,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健康状况。

Hamad(1979)试验证明,小麦、稻米等谷物进行乳酸发酵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

此外,乳酸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而一般消化酶的最适PH值为偏酸性(淀粉酶6.5、糖化酶4.4),这样就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何机峻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也可促进消化吸收养分(张力等,2000)。

⑵改善胃肠道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情况卜郁寄生有大量微生物。

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乃三类:①共生性类型,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和免疫等功能对宿主有利。

②致病性类型,正常情况下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

若失控,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

③中间性类型,即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两种作用。

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乳酸菌就能够调节这种微生态平衡,保障宿主正常生理状态。

乳酸菌是畅道常在菌,畜禽服用乳酸菌后,可以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繁殖,调整胃肠道蔺群平衡。

乳酸菌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细胞紧密结合,在肠粘膜表面定植占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向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

如采这个屏障遭剑抗生素或其他因素的破坏,宿土丧失了对外来菌抵抗力,会使具有耐药性的肠内菌异常增殖而取代优势菌的位置,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

⑶改善免疫能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

它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Pergidon等(1988)报道,口服乳酸菌后,对巨璇细胞的?半乳糖甙酶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具有显著的激活和促进作用。

当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细胞被乳酸菌激活,增强了机体对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

Chndra(1984)认为,乳酸菌之所以具有有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是由于菌体通过淋巴结、粘膜刺激淋巴细胞,接受刺激的淋巴细胞再通过肠系膜淋巴结(MIN)循环到血流中,并分布全身,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笞。

⑷抗菌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防治腹泻、下痢、肠炎、便秘和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皮肤炎症(赵红霞,2003)。

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和Eh(氧化还原电位)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蔺等有拮抗作用;②产生的过氧化氧能够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胞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③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阔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拮抗作用。

另外,双歧杆菌等还可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肌酸,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

2、乳酸菌培养基的优化2.1实验流程将一种乳酸菌的菌种活化,将不同种类中和盐加入液体培养增菌培养,一调节pH,再取样,平板培养,最后平板计数并数据分析。

2.2实验设计以12%脱脂乳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的生长促进剂,同时添加缓冲盐在一定范围内调节pH值,超出该范围后用中和盐调节pH值使之保持在6.3左右。

考虑到生长促进剂、缓冲盐、中和盐之间可能存在着联合协同的交互作用,因而采用正交实验法,具体因素:生长促进剂(胡萝卜汁、番茄汁、酵母膏),缓冲盐种类(NaAc、K2HPO4、KH2PO4),中和盐种类(Na2CO3、(NH4)2CO3、NH3·H2O)。

2.3生长培养基的选择用于制备高效浓缩乳酸菌发酵剂的生长培养基种类很多,有脱脂乳、乳清、肉汤、番茄汁培养基等。

其中脱脂乳是乳酸菌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脱脂乳中营养成分丰富,可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需要,是乳酸菌增殖培养的主要原料,但是由于其成本高,所以在大规模乳酸菌增殖培养中不宜大量使用。

大豆、玉米、花生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作乳酸菌的培养基。

一些蔬菜如胡萝卜、黄瓜、番茄等也可作为乳酸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但是其中的营养物质如碳源和氮源的含量不够充足,需大量添加,使生产操作过于复杂。

本试验主要对筛选高效廉价的乳酸菌增殖培养基进行研究。

因此选择12%的NFM为基础培养基。

脱脂乳中包含了乳酸菌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不一定处于最佳利用形式或最适度,因此,在12%NFM的基础上,考虑添加对乳酸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营养物质。

选择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胡萝卜汁、番茄汁、酵母膏3种生长促进剂进行试验。

2.4缓冲盐的选择虽然通过添加生长促进剂使乳酸菌的浓度有所提高,但在培养过程中,随着产酸量的增加,pH值下降,乳酸菌的繁殖仍然会受到抑制,因此考虑采用缓冲体系,以调节和控制培养液pH值的相对稳定。

选择3种不同的缓冲盐进行试验。

2.5中和剂的选择上述试验证明,缓冲盐能在其缓冲能力范围内起作用,超出这一范同,缓冲体系失效,培养液的pH值就会继续下降,因此考虑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化学中和剂来控制pH值,以达到进一步浓缩培养的目的。

试验采用3种常用碱液作为中和剂,培养过程中每隔2 h取ffj在无菌操作台上测pH值,通过添加不同碱液使之保持在6.3左右。

2.6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与不添加任何物质只用基础培养基培养的空白组对比,增菌培养基确有效果,其中尤以添加胡萝卜汁的培养基显著。

其活菌数远大于其他两种生长促进剂,活菌数为空白组的百倍。

因为胡萝卜汁中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氨基酸,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C和铜、锌等无机盐,大大刺激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由极差分析可看出生长促进剂的作用显著,缓冲盐次之,中和盐作用不明显,那么实验结果优化的最佳增菌培养基配方应为A。

B:C。

,即胡萝卜汁1%,K:HPO。

0.5%,用Na:CO,溶液调节pH值,在370C下培养8h菌落数可达3.56×109。

3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增菌液配方是简便有效的试验方法。

结果表明:各凶素对活菌数影响的大小顺次为A_B_C;乳酸菌增菌液最佳配方为Al B2 Cl。

试验结果表明,以1%的胡萝b汁作为生长促进剂,加0.5%K:HPO。

作为缓冲盐,接种最为3%,培养温度37,培养过程用30%Na:CO,溶液作中和剂,将pH值控制在6.3,培养7~8 h后,可使乳酸菌的活菌数达到最多。

与普通的液体发酵剂相比,获得了显著的浓缩效果。

展望乳酸菌不仪可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正日益引起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

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毒作用,并有助于帮助防治便秘,防治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肘,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具有调节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等作用.最近,欧美及日本一些学者对乳酸菌的免疫原性、抗变异原性和防癌抗癌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食品向天然型,功能型发展的今天,乳酸菌制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就对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品质、种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乳酸菌的各类应用中,大都是利用乳酸菌活菌体或其产生的物质,如某些乳酸菌能产生抑菌物质,用于食品防腐.许多乳酸菌都是对人体有益的,2008年3月6日收到可定植在人体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和活动,增进人体健康,属于益生素类的细菌群,深得人们看重.作为益生素来说,乳酸菌须为活菌体并要定植在人体肠道中才能发挥作用.在开发益生素类功能性食品时,乳酸菌活菌体需达到一定数量,保证有活菌到达肠道并定植下来,才能对人体起作用.凶而,这类产品质量检测时活菌计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对乳酸菌的研究正在深入之中,有的研究已达分子水平,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乳酸菌进行改造等.但是,乳酸细菌多数属于厌氧菌或微好氧菌,存普通培养条件下,乳酸菌菌体生长十分缓慢,甚至不能生长.同时,每一种属的乳酸菌的生长条件差异很大,这给乳酸菌的研究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在活菌计数中,采用一般培养方法,某些乳酸菌根本不能生长,鉴于此,针对每一种(或某几种)乳酸菌设计出一种合适的培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