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真正的英雄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6 化石吟 班级:姓名: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shì()去万zǎi()苏xǐnɡ()fǔ()朽qū()壳zhòu()纹dànɡ()案hánɡ()船 猛mǎ()zhuó()越 3.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 (1)造物主: (2)骸骨: (3)海枯石烂: (4)日转星移: 4.根据给出的词语造句: (1)奇幻: (2)葱茏: (3)幽雅: (4)海枯石烂: (5)日转星移: 5.学习本诗运用的拟人手法,选择一种小动物或植物,写一段话。 6.知识迁移: 纸器时代 新60世纪90年代,尸体复活技术已十分成熟,于是使考古成为地球上最热门的工作。年轻的考古学家们在南极挖出一具古尸,经鉴定这个人死于旧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是旧人类阶段。 科学家们使用尸体复活技术,让这个人“醒”了过来。 考古学家们开始提问了:“在你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都干什么?” “挣钱。” “‘钱’是什么?”

“一种特殊的纸。” “除了挣钱呢?” “混文凭。” “什么是‘文凭’?” “一种特殊的纸。” “呃……你们最基本的生活还需要什么?” “需要有身份证。” “什么是‘身份证’?” “一种特殊的纸。” “那结婚证、驾驶证、工作证、绿卡、职称证书、Internet证书……” “都是一些特殊的纸。” 不必再发问了,于是考古学家们将这古尸生活的那个时期称为“纸器时代”。 考古学家们做了一篇题目为《新人类诞生史》的论文。其主要论点是:纸器时代是旧人类社会的末期,而后由于一场各种纸造成的灾难,导致旧人类的消亡。而后,才出现了我们——新人类。 (1)结合上下文内容思考“纸器时代”应指的是什么时代? (2)指出下面引号使用表示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A.让这个人“醒”了过来 B.什么是“文凭” C.“钱”是什么? D.什么是“身份证” (3)在本文的作者看来,左右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东西是什么?它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4)如何理解“挣钱”与“混文凭”二词?这两词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5)这篇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幻想能力,写出了一个应引起人们警觉和思考的问题。该文体裁应是() A.童话 B.神话 C.科幻 D.寓言 参考答案 16 化石吟 1.huànɡǔháiwūqiáncánɡcōnɡlónɡyǎ 2.逝载醒腐躯皱档航犸卓 3.(1)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2)尸骨。 (3)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4)形容时间流逝。 4.略 5.略 6.(1)指的是旧20世纪90年代,即我们当今生活的时代。 (2)A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曳屋许许声(yè hǔ)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倘(tǎnɡ) 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犬吠(quǎn fèi ) 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闭塞(sāi)磅礴(pánɡ  (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少顷(shǎo qǐnɡ ) 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 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叱(chì ) zhà)浑身解数(xiè)尽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  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 )呓语(yì yǔ) 【第16课.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 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 分) A .晕眩(xuàn) 殉职(xún) 狭隘(ài) 热忱(chén) B .凌乱(líng) 鲜嫩(nèn) 鄙薄(bǐ) 干涸(hé) C .坍塌(dān) 酬劳(chóu) 薄荷(bò) 派遣(qiǎn) D .纯粹(suì) 呼啸(xiào) 水渠(qú) 废墟(xū) (解析:A 项“殉”读作“xùn”;C 项“坍”读作“tān”;D 项“粹”读作“c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 分)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 .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 .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解析:B 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这里应该改 作“一毛不拔”。)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 分) (1)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2)“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 分) A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解析:A 项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发明”;B 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产生 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校其他的领导,一个是其他学校的领导; C 项搭配不当,将“就”改 为“才”。) 5.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 分) A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 .《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 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伊索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他原是古希腊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才智出众,善于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获得了自由,以后他游历希腊各地,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雅典人得墨特里俄斯编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最早的希腊寓言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是经过多次增删编辑而成的,有些寓言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可能都是伊索的作品。所以,就整体而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寓言的汇编,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流传很广的寓言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  《韩非子》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韩国的贵族家庭,曾屡次上书进谏,要求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韩非的法学思想主张“术”(君主驾驭百姓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反对儒家的“礼治”,主张“法治”。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明力。 《淮南子》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善为辞赋,爱好屈原的作品,著有赋82篇,遗憾的是今已失传。《淮南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许多作品哲理性很强。《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知识积累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凡人:这里指世间的人。 2.庇(bì)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3.饶头:商人为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品之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饶头”。 4.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5.赫(hè)拉 6.宙(zhòu)斯 《蚊子和狮子》 1.较(jiào)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3.喇(lǎ)叭 《智子疑邻》 1.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同步检测题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加点字的韵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峰峦谚语喧嚣 B、绫纱指令青冥 C、喑哑贪婪莴苣 D、飞甍连亘螽斯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1)A.弥漫 B.遥遥在望 C.惊滔骇浪 D.毫不犹豫 ( ) (2)A.喧嚣 B.德高望众 C.历历在目 D.津津有味 ( ) (3)A.葱笼 B.断腿残肢 C.更胜一筹 D.风定天清 ( ) (4)A.贮蓄 B.透过舷高 C.绝处逢生 D.惊慌失措 ( ) 3、根据语境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1)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里程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喑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 弥漫: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5分) ①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_______的声音。 (A微弱 B清脆) ②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_______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A急促 B柔和) ③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___。 (A冒险B探险C 探测) ④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____天气的情况。 (A推算B推测C观测) ⑤那是一只蝈蝈正在___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A啄B咬C吃) 5、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其中的语言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材料】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科学世界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科学世界 编号姓名成绩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6分)基础存储站 1.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更胜一()()首挺立()()有味()()在望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不一会,整座云山()()了,乌云()()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 ②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③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 ④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4.佳句赏析。 ①嗉囔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②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5.这是课本要求背诵的两首课外古诗,你记住了吗?请根据提示填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提炼下面这则短文的主要信息。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是常识了。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能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单元选编了四篇古今中外的名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思考,以及对人物品行的礼赞.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1.知识点: 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你喜欢的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大意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13课《纪念白求恩》重点知识: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2课时)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重点知识:整体感知文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1课时)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重点知识:重点字词,心理描写,生活哲理.(2课时) 第16课《诫子书》重点知识:积累文言字词,识记作家作品;理

解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潜心学习,提高修养.(1课时) 2.技能点: (1)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其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2)学会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研读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习方法: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默读中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把握重要信息,体会作品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珍爱生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严谨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围绕艾力泽·布菲老人在普罗旺斯高原多年的种植行为展开,老人通过长期的坚持使陷入生态危机的村庄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

24 真正的英雄 教与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与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与学难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加强朗读。 2.了解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学生已知导入。 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从而引出杨立伟是一个成功的英雄。再讨论明确美国“挑战者”号英勇牺牲的七名宇航员虽然升空失败但仍然称得上是英雄,应“不以成败论英雄”,从而引出课文。 (板书课题、作者) 2、欣赏图片:七名宇航员的肖像和“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做到: 1.看看里根总统讲了哪些内容? 2.体会里根总统在演讲时的感情是怎样的? (师提醒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①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倒回去重读。②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内容相同的段落可以适当合并,有时可以读得快些,甚至是跳读。)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朗读指导 1.师明确课文大致所包含的两种感情:悲痛和力量。阐释说明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脉络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达力量。但两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师明确朗读课文的语气:低沉→激昂。 3.教师选取三个自然段范读。 4. 小组朗读互评 (三)、重点赏读,探究质疑: 师——找出你认为精彩或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学法指导:这个环节可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二。学生说理由时,只要能说出他所体会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周清试卷 (满分:60分其中3分卷面分) 姓名:班级: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狭隘.(ài)呻吟.(yín)刨.根问底(páo) B.纯粹.(cuì) 干涸.(hé) 气喘吁.吁(yù) C.鄙.薄(bǐ) 滑稽.(jì) 沉默寡.言(ɡuǎ) D.厌倦.(juàn) 琢.磨(zuó) 拈.轻怕重(niǎn)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庸碌隐秘茁壮怡然自得 B、凝成迂回训诫心惊肉跳 C、糟蹋骚扰卑微峰围蝶阵 D、宽恕纹理收敛盘虬卧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 ....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 ....的。 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 ....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 ....,情趣横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记录,精心收藏。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 12.《纪念白求恩》 导读:初一语文上册选入的课文《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 一、知识结构 (一)文学常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 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 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引起读者的注意。 2、双重否定句,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120分钟完卷,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后面括号中。(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得字注音全都正确得一项就是( )(2分) A、迸.溅(bìng)挑逗 ..(ti?o dòu)啜.泣(zhuì)屡.次(lǚ) B、伶仃 ..(líndīng)枯槐.(huái)绽.开(zhàn)酒酿.(li?ng) C、嶙.峋(lín) 伫.立(zhù) 峭.壁(qiào) 痴.想(chī) D、琼.浆(qióng ) 沉淀.(dìn) 目眩. (xuàn) 小憩.(q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得一项就是( )(2分) A、大自然得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 ....,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她得吝啬就是出了名得,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您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 ....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 ....得人,也不会得到别人得关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得一项就是( )(2分)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得保护健康。 B、学习成绩得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就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默默得付出。 4、下列各项对课文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得一项就是( )(2分) 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得共产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她学习。 B、《植树得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得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得故事,赞美了牧羊人得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与、忠厚内敛、认真细致得高贵品质。 C、《诫子书》就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与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得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得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得时间与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

七年级第二单元复习题 第一部分《紫藤萝瀑布》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正确 .. 的一项是()(2分) A 瘫.痪(nán)匿.(nì)笑妥.(tuǒ)当炫.(xuàn)耀 B 搓.捻(cuō)寒颤.(zhàn)骸.(hái) 骨匀称.(chèn) C 陛.下(bì) 澄.清(chéng) 分歧.(zhī) 静谧.(mì) D 尴.尬(gà)霎.时(shà)踉跄.(qiàng)女娲.(guō)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头晕目眩瘦骨嶙峋惊荒失措 B、津津有味更甚一筹骇人听闻 C、花团锦簇毫不犹豫莽莽榛榛 D、千姿百态小心冀冀宽宏大量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B.我们的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志。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我要悄悄的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拟人) D.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拟人)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冰心——现代著名诗人——《春水》《繁星》 B.老舍——现代著名作家——《济南的冬天》 C.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D.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圣施威降大圣》 7.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0.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⑵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文章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文题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1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13.在《紫藤萝瀑布》中写道: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动作的是的写法。 10.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 14下列句子横线上该填的词语顺序最合理应是。 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⑴晶莹的湖泊⑵大漠⑶奔腾的江河⑷雪岭⑸数不清的珍禽异兽⑹草原⑺冰峰15.“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用词不够得体的一项() A.《红高粱》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巩利领衔主演。B.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 C .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 .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 ⑴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⑵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⑶“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⑷“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⑸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3.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的角度,由及,由到,写出了花的“盛”。 14.“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15.“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一、基础知识(共22分) 1、默写古诗。(10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吴均的《山中杂诗》中通过写鸟儿和云彩,来描写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翼的《论诗》中表达各个时代都有其引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虽人有百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嗣环《口技》) 2、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 fèn()。(2)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cēn cībùqí()样子。(3)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jìn tài jíyán()。 (4)哎,你们qièyì()得很!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 .... 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B 只有坚持不懈 .... 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 .... 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 的程度。 ....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B.这次演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C.正当我偃旗息鼓,收拾作业本准备回家的时候,一场大雨骤然而至。D.窗外虽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教室里,每个人的心中,却是春意盎然,温暖无比。 5.请以“幸福”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4分)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1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统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解析

统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解析 一、单元选文情况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选编的课文中,《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优秀品质。《植树的牧羊人》是绘本书中的名作,法国作家让·乔诺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种树、以只手之力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故事,这位牧羊人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记叙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经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只关注眼前的一小步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此类困境的人生经验。《诫子书》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的家书。这封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信,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文中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加之文章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读背之中就能体味人生经验。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对美好人生的礼赞,也有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选择这些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二、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包含四种体裁。《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绘本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诫子书》是一封书信正文的节录。相关文体的知识,将在八九年级集中学习,本单元可不做要求。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形象(白求恩、牧羊人)、知人论世(诸葛亮),理解作者从人物身上或者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思考,从而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获得熏陶和感染,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认识;不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生启示概括成抽象的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还要注意联系当代生活,理解这些人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第四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 (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凝.成( ) 沉淀.( ) 颤.抖( ) 迸.溅 ( ) 2、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 ī( )想 chu ò( )泣 l ín( ) 峋 zh ù( )立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4分) A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 B 、忍不住地笑。 ( ) C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 ) D 、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 ) 4、仿照下句,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2分)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就. 会取得成功。 仿句: 5、请根据语境选择表达得体的一项( ) (3分)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 ” A 、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呀? B 、下来!你已经违反交通规则了。 C 、同学,请你不要闯红灯,好吗? D 、你这家伙,懂不懂交通规则? 6、古诗词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6分) (1)曹操《龟虽寿》中表现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 。 (2)请默写出《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 , 。 7、你读过《伊索寓言》吗?是否对其中《农夫和蛇》的故事记忆犹新?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并写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4分)

故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___(2分)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余:时: 项:方: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10、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2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件趣事。(3分) 答: 12、你认为要产生“物外之趣”应该具备哪些条件?(3分) (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0分)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29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凫水fú潺潺chán 桕树jiù蕴藻yùn B.弥散mí怠慢dài 屹立yì皎洁jiǎo C.撺掇duo 松懈xiè家眷juàn 欺侮wǔ D.歌吹chuī 大抵dǐ 松懈xiè竭力jiē 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模样纠葛惋转船舱 B.踊跃蚯蚓船篷疲乏 C.气恼优扬缘故宽慰 D.聚拢楼阁痕迹碧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 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D 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原名丰润的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这篇课文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张潮,《虞初新志》一书的编者是清朝的林嗣环。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声情并茂、歇斯底里 ....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B.成功不在于 ...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永远不摔倒,而在于 C.由于双方矜持 ..不下,致使本次谈判陷入僵局。 D.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 ....。 7. 综合性学习(3分)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戏曲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面对这种种困难,你认为我们的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传承下去? 8. 按要求默写(4分) (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初中七年级语文题库 语文:第24课《真正的英雄》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真正的英雄》综合练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梦寐以求()家眷()弥补() 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守侯哀悼笼罩B、战栗孜孜不倦信赖 C、敬佩建树孩提 D、疆域刚毅不屈企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 信赖:信任并依靠。 B、(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归宿:回去的结果。 C、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够不上。 D、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4、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8分) ①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②啊,让(罗纳德的爱称),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 ③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④他说:“如果出现什么,它决不意味着太空计划的结束。”() 5、填空(5分) 《真正的英雄》一文选自《》,作者是,国总统,本文中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在第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的,舱内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二、整体感悟(12分) 1、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6分) 2、这篇演讲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2分) ⑴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轰动了整个国家。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又一次认识到,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 ⑵我们不禁回想起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们,那些带着家眷和财产去开发荒凉的美国西部的刚毅不屈的人们,他们常常面临着恶劣的条件,沿着俄勒冈小道,你们仍能看见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们更加坚定开拓前进的决心。 ⑶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1、选文是选自一篇(文体)。(2分) 2、选文中提到的“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指的是什么?(4分) 3、如何理解文中的划线句。(5分) 4、段⑵中为什么要提到“拓荒者的墓碑”?(5分) 5、段⑵中,演讲词的人称不断变化:由“我们”变成“他们”,然后又变成“你们”、“他们”。请分别指出其指代的内容,并谈谈这样变换人称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6分) 四、拓展阅读题(3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