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千古奇文

合集下载

千古奇文《命运赋》

千古奇文《命运赋》

2017-06-08唐诗宋词元曲吕蒙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他读书中状元,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

他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命运赋》。

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引述历史上大量的事实,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落,如今读来,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与大家共赏。

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千古奇文「千字文」与书法不解之缘

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千古奇文「千字文」与书法不解之缘

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千古奇文「千字文」与书法不解之缘【千字文简介】千字文,即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南朝时期,梁武帝(公元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请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令人称绝。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中国影响巨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三字经》和宋代编写的《百家姓》还早。

它拥有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而且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可谓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这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千字文》与书法】《千字文》就是国学,类比论语、大学、中庸;书法当然为国粹,如同中医、京剧、武术。

千字文和书法,就是国学与国粹的有机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统一,是才德与技法的完美呈现。

正所谓“千文书法双剑合璧,国学国粹同气连枝。

”千字文又为什么被誉为“千古奇文”呢?聚缘君认为,千字文有六个传奇之处:一是历史地位奇高。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蒙学三篇之一。

何为蒙学?就是中国古代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它是我们的祖先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熟读会背的教科书。

那么这三篇又有哪些?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在此三篇当中,唯独只有千字文有确切的成文年代和文章作者,并且是最早流传于世的。

所谓的“唐百(家姓)宋三(字经)南梁千(字文)”,被称为“蒙学冠冕。

”二是写作手法奇好。

千字文,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明代四大奇书的文学风格剖析

明代四大奇书的文学风格剖析

明代四大奇书的文学风格剖析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四大奇书(《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被誉为明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针对这四部作品进行文学风格剖析。

1. 《水浒传》1.1 描述《水浒传》以辽朝末年北方农民起义为背景,塑造了108位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 1.2 文学风格特点 - 大量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突出故事性和戏剧性。

- 语言生动活泼,描写细致入微,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

- 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关怀。

2. 《红楼梦》2.1 描述《红楼梦》以贾府家族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华贵家族的兴衰沉浮,着重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 2.2文学风格特点 - 高度艺术化的叙事风格,细腻入微地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 复杂的结构和众多分支故事线,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人物形象。

- 唯美、深邃、富有哲理的诗词歌赋,展示了作者卓越的才华。

3. 《西游记》3.1 描述《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背景,讲述了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故事。

### 3.2 文学风格特点 - 幽默诙谐,夸张夺目,富有幻想和奇幻色彩。

- 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 融入佛教的思想和智慧,在幽默笑话之间传递着深刻的哲理。

4. 《三国演义》4.1 描述《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为背景,展现了董卓之乱、群雄逐鹿的历史故事。

### 4.2 文学风格特点 - 雄浑有力的叙事风格,气势恢宏,战争场面生动再现。

- 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人物形象,塑造出一批枭雄英杰。

- 对权谋、忠诚与背叛、人性善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结论明代四大奇书在文学风格上各具特色。

《水浒传》以英雄豪杰为主线,关注社会正义;《红楼梦》注重人物心理和感情描写;《西游记》以幽默奇幻的方式表达智慧和信仰;《三国演义》展示了权谋和战争的残酷与荣耀。

中国著名古文

中国著名古文

中国著名古文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著名的古文作品,下面列举了一些可以代表中国古代文学的著名古文:
1. 《论语》: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集中了孔子的思想和政治、伦理等观点。

2.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许多不同风格和内容的诗篇。

3. 《楚辞》:为中国古代辞赋的代表作品,其中以屈原的《离骚》最为著名。

4.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故事。

5. 《文选》:为南朝梁代文学家刘义庆所编选的文学评论和议论文。

6. 《初刻拍案惊奇》:明代杨慎所写的小说,其中包含了许多故事和言论,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

7.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著的一部历史著作,涵盖了自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

8. 《孟子》:为孟子的言论和思想,其中包括了对仁、义、礼等的阐述和解释。

9.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一部历史著作,被称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

10. 《大学》:为《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明代四大奇书的艺术风格与传播方式

明代四大奇书的艺术风格与传播方式

明代四大奇书的艺术风格与传播方式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其中四大奇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传播方式成为当时文学界的佼佼者。

本文将围绕这四部奇书展开讨论,分析其艺术风格和传播方式。

一、《水浒传》1.1 艺术风格《水浒传》以英雄豪杰为主题,描绘了108位著名梁山好汉及其与宋朝官府之间的斗争。

它突出了主人公们的英勇豪气、正义感和忠诚精神,展现了明代社会各阶层人民对于不公平待遇和腐败统治的抵抗。

1.2 传播方式《水浒传》在明代通过木刻版画进行广泛传播。

许多鲜活形象的角色被制作成彩色印刷版画,并被张贴在市场、茶馆等地方供人欣赏。

此外,该作品还通过民间说唱、戏曲等形式进行口头传承。

二、《西游记》2.1 艺术风格《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路为主线,展现了他们面对妖魔鬼怪的斗争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故事。

它融合了神话传说、道家思想和佛教教义,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2.2 传播方式《西游记》在明代通过活字印刷和手抄本等方式进行传播。

由于其内容丰富多样,充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在民间还有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

三、《红楼梦》3.1 艺术风格《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核心,以贾府衰败为背景,描绘出大观园中世族荣华与凋落的故事。

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复杂多变的情节来反映明代封建社会文化精神的特点。

3.2 传播方式《红楼梦》在明代通过手抄本的形式进行非正式传播。

这部作品在作者曹雪芹去世后被他的朋友和亲人在私下里流传。

直到清代才正式出版并广为人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一。

四、《三国演义》4.1 艺术风格《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勇将士的事迹为蓝本,展现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众多英雄豪杰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故事。

它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并深刻揭示了权谋与智慧之间的较量。

4.2 传播方式《三国演义》在明代通过手抄本、手抄版画等方式进行传播。

四大名著的介绍

四大名著的介绍

四大名著的介绍四大名著,又称为四大小说,为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以及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在清朝的曹雪芹写作《红楼梦》以前,明代的李渔还有着“四大奇书”的这样一个说法,这“四大奇书”即为《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但在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书后,《红楼梦》就取代了《金瓶梅》的位置,“四大奇书”也改称为“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回数:共一百二十回介绍: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三国演义》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

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

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

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

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起自黄巾农民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楷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活动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民间通俗文学,再经过作者的加工、敷演而成的。

3.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它既是吴承恩天才的创作,也是吴承恩对历来西游故事的总结。

这部小说神幻奇异的外表下,蕴涵着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讽刺与批判,歌颂了人类为争取自由、向往美好境界而勇敢探索的精神。

4.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金瓶梅》的弊病在于毫无节制的性描写,这是阅读时应加以批判的。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明代的四大奇书分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为《三国演义》,作者是明代初期的罗贯中。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

此书在人物形象描写、战争故事情节叙述、结构上和语言上都有了巨大的创造性。

对于《三国演义》这书的评价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水浒传》创作于明初,作者是施耐庵。

它也是在民间故事、话本和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此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一群被官府逼迫无奈而上梁山的好汉。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

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是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

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西游记》是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吴承恩所共同的创作结晶,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

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富有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

《金瓶梅》成书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

其结构特点是通过来看一个家庭来看待怎个社会、人生和时代。

这四本奇书都创作于明代,可见明朝时期由于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活跃的思想的出现,所以这四本书是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开创了一个小说的新纪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千古奇文【古典书城】
2014-12-15古典书城
这些文章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发来大家共赏。

《寒窑赋》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
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钱本草》
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

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亏贤达,畏清廉。

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

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

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驭人经》
张居正
驭人经 - 驭吏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

吏不驭,上无术也。

吏骄则斥之。

吏狂则抑之。

吏怠则警之。

吏罪则罚之。

明规当守。

暗规勿废焉。

君子无为。

小人或成焉。

驭人经 - 驭才卷二
上驭才焉。

下驭庸焉。

才不侍昏主。

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

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

用之勿苛也。

待之勿薄。

罚之勿轻也。

驭人经 - 驭士卷三
驭人必驭士也。

驭士必驭情也。

敬士则和。

礼士则友。

蔑士则乱。

辱士则敌。

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武莫扬。

士贵己贵。

士贱己贱矣。

驭人经 - 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

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

安不弃之。

孤则援之。

谤则宠之。

私不驭忠。

公堪改志也。

赏不驭忠。

旌堪励众也。

驭人经 - 驭奸卷五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

奸不止,惟驭可制也。

以利使奸。

以智防奸。

以力除奸。

以忍容奸。

君子不计恶。

小人不虑果。

罪隐不发。

罪昭必惩矣。

驭人经 - 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

智不拒诚也。

智者驭智,不以智取。

尊者驭智,不以势迫。

强者驭智,不以力较。

智不及则纳谏。

事不兴则恃智。

不忌其失。

惟记其功。

智不负德者焉。

驭人经 - 驭愚卷七
愚者不悟,诈之。

愚者不智,谋之。

愚者不慎,误之。

君子驭愚,施以惠也。

小人驭愚,施以诺也。

驭者勿愚也。

大任不予。

小诺勿许。

蹇则近之。

达则远之矣。

驭人经 - 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驭其人也。

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

君子拒恶。

小人拒善。

明主识人。

庸主进私。

不惜名。

勿吝财。

莫嫌仇。

人皆堪驭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