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教改课题申请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doc

院级教改课题申请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doc
院级教改课题申请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doc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教研教改课题

申请书

基于“职业岗位培养模式”的项目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项目主持人:______李灿辉

申请单位:_____网络传媒系

通讯地址:长沙市星沙特立路 5 号

E -m a i l :

填表日期:2007年11月15日

教务处制

一、简表

项目名称基于“职业岗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况申请经费10000 元起止年月2007 年 10 月至 2008 年11 月姓名李灿辉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8年 9 月

专业技术职务

助教最终学位 / 授予国家管理学学士 / 中国行政职务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

多媒体 03

2004 年下算法与数据结构50 网络传媒系

主多媒体 05

要2005 年下计算机应用基础72 网络传媒系

教级

工2006 年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06级72 网络传媒系

简2006 年上C++ 程序设计网络06级90 网络传媒系

游戏

2007 年上C++ 程序设计90 网络传媒系

0601

2007 年下C++ 程序设计网络07级78 网络传媒系

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

2004 年基于案例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主要教

学改革 2004 年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和科

研究工

作简历

项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

4 1

5 1 1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

工作单位项目中的分工签章

目术职务

要周茂香女1974.9 讲师长沙民政职院教学研究

组成

员黄翔女1982.1 助教网络传媒系教参编写∧

不钟山男1983.2 助教网络传媒系教学研究含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

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用计算

机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任务、项目和主要的课堂活动,

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

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

为依据。因此,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就是课程

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这也是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改革的研究目的。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的项目中 ,课堂讲授、

教材组织和实验实训环节均围绕一系列的任务进行 ,教师授课时打破传统的章节划分 ,尽可能简约地讲授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

引导下 ,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从而由传统的

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该方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 ,

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 ,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际的应用。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

知识加以延伸和拓展 ,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有资料显示,美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美国学

生的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比较强,这往往与美国基础课教学中提倡的对知识的拓

展和创造精神相联系。

而这正是国内高职教育苦苦追求而达不到的目标。从中美高职学生的教育对比研究来

看,国内教育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 )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同步;(2 )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应试目标,而非能力目标,导致学生“茶壶煮饺子,有货不知怎样到出来”;(3)教学方法与认知规律不适应。

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体制也不同,它们的

教学模式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学生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创新能力强,动手能

力强,演说能力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追求。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具体改革内容:本课题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高职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培养“职业岗位

人才”为目标,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院开展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

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突出职业岗位特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职场真实环境,以完成具有职

业特色的工作任务为主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职业人的感觉和自觉,培养学生的职业

岗位能力。

②追求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扫

盲,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的检索、分析、研究,形成

研究性课题,这就是 ISAS(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培养学

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讲能力;这也是职业人必备的职业素养。

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教学与实践。将现有的教学与劳动部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结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基础模块:计算机软硬

件模块、 Word文字处理模块、Excel表格处理模块、PowerPoint演示文稿模块、Internet 模块。按模块式讲授、综合实践、考核。

④教学平台多样化改革。现有的教学平台还是三尺讲台,而不突出网络传媒系“网络”的特色,现今,将平台扩展,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站。不

仅可以实现网络教学,还可以实现网络答疑、测试等。

⑤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体现任务式驱动的思想,全过程贯穿了任务式驱动的思想,建立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任务前提下

掌握知识。

改革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院各年级的一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方面的

资格证书是他们就业的“敲门砖” ,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他们地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而

现今国内高职教育却让他们迷茫。因此,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培养

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我们研究团队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教改

方案:课程内容的改革本着教学内容突出职业需求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场真实的案例作业实践的项目。为了适应教学要求,对现今的

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形成有职业特色的教学参考书。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认真分析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

②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形成有职业特色的教学参考书;

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讲能力。

④课程网站的建设。

2、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准备阶段( 2007 年 9 月—— 2007 年 11 月)

①确定课题组人员。

②查阅教学、教改及科研实验的资料,申请本课题市级立项,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③课题组成员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的发展动态。

(2)实施阶段( 2007 年 11 月—— 2008 年 9 月)

深入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研究,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研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发展方向,培养优秀教师,设计并展示优秀教学设计 ,参加各级基本功竞赛。同时,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资料汇总( 2008 年 10 月)

论文、优秀教案集、案例集,小论文、《计算机应用教学参考书》等。

(4)总结阶段( 2008 年 10 月—— 2008 年 12 月)

拿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教师进一步完善、总结,撰写本课题论文、教学参考书等,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做好成果的总结、应用、推广工作。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项目预期成果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

基于 Internet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实

论文全院学生3000 验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的设计全院学生3000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例和项目的

全院学生3000 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站的设计与

网站全院学生3000 实现

《计算机应用》教学参考书书籍全院学生3000 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计算

论文全院学生3000 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特色: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采用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方法设置课程体系,以职场真实案例作为实践项目,使学生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符合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宗旨。

创新:以职业岗位培养为主线,将职场案例融入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实现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四、项目研究基础

1、已进行过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本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基于案例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并编写出

版了相应教材,课题已结题。参与学院《关系数据库与SQL 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2、单位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单位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

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是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各项配置齐全,领导非常重视、支持教

科研工作,能够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经费,并在研究时间上给以相应的保证,同时学校现

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7 个,并且每个研究组成员均配备办公用电脑。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汇集了湖南省的优秀教师,师资力量强大,教师年富力强,虚心好学。

从 2002 年开始,连续十二个学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研究和观察,积累了大量实验素材和学生作品,利用现有材料可以探讨案例模式教学及网络辅助教学对该课

程的重要性,分析各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优缺点,讨论有关教学设计、课程规

划、教学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指出引入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

障。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李灿辉,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人。2003 年度,在教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之余,总结

出《信息技术基础上机指导》内部教辅书,并将电子书籍共享于校园网内;2004 年,参加院级课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参与了《计算机毕业设计指导书》的编写;2005 年,参加院级《基于案例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题研究;2004 年 8 月,编写了《数据结构课外习题集》学院内部教辅书;2007 年,在《福建电脑》发表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教学策略研究》论文,在《长沙民政学院学报》上发表了《C++ 编程中内存泄漏探讨及其对策》;2006 年底,主编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教材,在2007 年 5 月,

正式出版;目前,正在着手编写配套的实验参考书和教学参考书。

钟山,信息技术教研室成员,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操作员、https://www.360docs.net/doc/d21883685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8836852.html,

和 AutoCAD 等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曾在《时代教育》发表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多线程

编程》论文。

黄翔,软件技术教研室成员,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常用办公软件、数据结构、关系数

据库与 SQL 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007 年,参与学院《关系数据库与 SQL 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并参编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教材,在2007 年 5 月,

正式出版;目前,正在着手编写配套的实验参考书和教学参考书。

周茂香,信息技术教研室外聘教师,现任职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期担任我院《计

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2006 年 6 月,论文《 Java 程序调试五问题》发行在吉林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学术研究》。2006 年 7 月,论文《从认识每一块数据开始》发行在

国家级刊物《网管员世界》。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资料费1000

调研差旅费

小型会议费1000

论文版面费2000

教材出版费3000

咨询费1000

印刷费1000

管理费1000

其他

合计10000

六、评审意见

系(部)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学院审定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