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的基本规律第6讲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课件

合集下载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课件

4.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①2∶1⇒_显__性_纯__合__致__死__,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隐__性__纯_合__致__死_,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__完__全__显_性___,即AA、Aa、aa的表型各不相同。
显性性状 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
测交、杂交、自交等方法 自交
一对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产前诊断
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猫叫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边 角 扫 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必修2 P4 正文)(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C A.人群中乙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Ⅰ1的体细胞中基因A最多时为4个 C.Ⅲ6带有来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 D.若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 1/208
7.[2022·广东卷]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 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 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C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 发
9.[2022·山东卷]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 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 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 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 重要题型4 教师课件

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 重要题型4 教师课件

题型探究
题组一 多对等位基因位置 1.玉米籽粒的有色(显性)和无色(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显 性基因E、F、G同时存在时为有色,否则是无色的。科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有色纯合 品系。选育出了甲、乙、丙三个基因型不同的无色纯合品系,且这3个无色品系与该 有色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3个无色品系之一的基因型为_e_eF__F_G_G__(或__E_E__ff_G_G__或__E_E_F_F_g_g_)_(写出其中一种基 因型即可),若任意选取两个无色品系杂交,则子一代均应表现为_有__色__籽__粒___。
123
(2)假 设 该 白 花 植 株 与 紫 花 品 系 也 只 有 一 对 等 位 基 因 存 在 差 异 , 若 要 通 过 杂 交 实 验 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 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_用__该__白__花__植__株__的__后__代__分__别__与__5_个__白__花__品__系__杂__交__,__观__察__子__代__花__色___。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在__5_个__杂__交__组__合__中__,__如__果__子__代__全__为__紫__花__,__说__明__该__白__花__植___ _株__是__新__等__位__基__因__突__变__形__成__的__;__在__5_个__杂__交__组__合__中___,__如__果__4_个__组__合__的__子__代__为__紫__花__,__1_个__ _组__合__的__子__代__为__白__花__,__说__明__该__白__花__植__株__属__于__这__5_个__白__花__品__系__之__一___。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答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由基因B、b控制,现让一只直毛雌果蝇与一只分叉毛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个体数相等,且直毛∶分叉毛=1∶1。

欲选F1中直毛果蝇单独饲养,统计F2中果蝇的表型(不考虑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F2雌雄果蝇均为直毛,则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B.若F2雌雄果蝇中都有直毛和分叉毛出现,则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F1无子代,则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隐性性状D.若F2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分叉毛,则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2.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茎高、花色和叶宽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与矮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全部为高茎红花宽叶,F1自交产生的F2中雌株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宽叶∶高茎白花窄叶=3∶1,雄株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宽叶∶矮茎红花宽叶∶高茎白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3∶3∶1∶1。

F2中高茎红花宽叶雌雄植株随机受粉获得F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矮茎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B.控制花色和叶宽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C.F2高茎红花宽叶雌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5/6D.F3中高茎红花宽叶个体所占比例为9/163.(2022河北保定二模)某XY型动物群体中,直刚毛(E)和焦刚毛(e)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让等比例的直刚毛的雌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分别与纯合直刚毛的雄性个体杂交,F1全表现为直刚毛,且雌∶雄=1∶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基因E/e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F1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3/4B.基因E/e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因子代中无焦刚毛个体,推测是X e Y致死C.基因E/e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F1相互杂交,F2中直刚毛∶焦刚毛=15∶1D.基因E/e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基因型X e Y的胚胎死亡,故群体中无焦刚毛个体4.GAL4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识别启动子中的UAS序列,从而驱动UAS序列下游基因的表达。

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专题强化练(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一、选择题1.(2024·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阶段练习)“双性人”出现的缘由是父母在形成配子时出现异样,使受精卵的基因型异样导致(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具有双性染色体(以XXY 为例),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其次性征,甚至可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XXY 的受精卵的缘由可能是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异样导致B .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某一性别的生殖器实现性别确定但无法变更个体的基因型C .只要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就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分D .某些生物的雌性个体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异型的,如鸟类、家蚕解析:父方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减数分裂Ⅰ后期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减数分裂Ⅰ后期父方同源染色体XY 没有分别,会产生含有XY 的精子,然后和基因型为X 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组成为XXY 的受精卵,故产生XXY 的受精卵的缘由可能是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异样导致,A 正确;通过手术可以切除某一性别的生殖器从而实现性别确定,但手术无法变更个体的基因型,B 正确;有些生物雌雄同体,没有性染色体,即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分,如水稻,C 错误;鸟类、家蚕的性别确定为ZW 型,雌性个体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异形的(ZW),雄性个体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同型的ZZ ,D 正确。

答案:C2.(2024·广东模拟预料)黄瓜幼果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限制。

现有两批纯合黄瓜杂交,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 : 白色果皮×黄绿色果皮↓F 1: 黄绿色果皮↓○× F 2:黄绿色果皮∶浅绿色果皮∶白色果皮190 ∶ 66 ∶ 83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B .亲本中的白色果皮的基因型有两种C .F 2浅绿色果皮黄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D .若让F 2中黄绿色果皮个体自交,则其后代中出现白果皮的概率为16解析:图中F 2表现的性状分别比为黄绿色果皮∶浅绿色果皮∶白色果皮≈9∶3∶4,为9∶3∶3∶1的变式,因此可确定限制黄瓜果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两对染色体上,A 正确;亲本中的白色果皮的基因型有三种,若相关基因用A/a 、B/b 表示,则白色果皮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和aabb 或aaBb 、aaBB 和aabb ,B 错误;结合B 项分析可知,F 2浅绿色果皮黄瓜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 和aaBB 或Aabb 和AAbb ,二者的比例为1∶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 正确;F 2中黄绿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 、2AaBB 、2AABb 、4AaBb ,假设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或aabb ,则让F 2中黄绿色果皮个体自交,则其后代中出现白果皮的概率为29×14+49×416=16,D 正确。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

➢考点细化:
关于交叉遗传:
a.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 外孙,使外孙发病。 b.男性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时,其致病基因 由母亲(必然是携带者XBXb)交叉遗传而来, 其兄弟中可能还有患者;姨表兄弟也可能是 患者。 c.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其兄弟可能 正常、也可能是患者,其儿子也一定是患者。
➢考点细化: 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萨顿的假说: 2.理由: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平行关系。 (2)在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 存在, 染色体 也 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父方 , 一个来自 母方 , 同源 染色体也是如此。
无中生有是隐性; 伴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是显性; 伴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都病为伴性。
➢考点细化: (三)伴性遗传: 8.遗传图隐性遗传病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考点细化:
(三)伴性遗传:
②确定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可以先看 是否符合伴X的,不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 伴X隐: ✓实例:人类红绿色 盲症、血友病、进行 性肌营养不良、果蝇 的白眼遗传 ✓口诀:母病子必病,
(2)性状相同的个体杂交性状分离比:雌 雄后代中 分离比相同 ,是常染色体遗传;
雌雄后代中 分离比不同 ,是伴X遗传。
➢考点细化: 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 9.遗传图谱口诀失效时,如何判断控制生物 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
(3)杂交亲本为隐雌×显雄: 若后代雌雄性状 相同 ,则在常染色体; 若后代雌性为 显 性,雄性为 隐 性。则
♂隐性ZbZb × ♀显性ZBW
♂显性ZBZb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新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杂合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下列对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中,正确的是()A.单瓣与重进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4.某植物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若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可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若F2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双亲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和aaBBC.若F2性状分离比为66∶9∶9∶16,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选择Aabb和aaBb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5.兔子的灰色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的基因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主要包括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特点、人类遗传病类型与优生措施等知识。

选考考查的频率较高,考查主要集中在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优生措施和伴性遗传分析等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

复习时注意归纳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特点、类型和实例,能运用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遗传系谱图的分析训练。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考点集训】考向1 染色体组型和性染色体1.(2019届浙江十校10月联考,10,2分)下图为某一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全部染色体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像为染色体组,诊断其患唐氏综合征B.该图像为染色体组,诊断其患特纳氏综合征C.该图像为染色体组型,诊断其患唐氏综合征D.该图像为染色体组型,诊断其患特纳氏综合征答案D2.(2014浙江1月学考,11,2分)正常女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XOB.XYYC.XYD.XX答案D考向2 伴性遗传(2016浙江1月选考,39,10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基因A是色素产生所必需的,基因B使眼色呈紫色,基因b使眼色呈红色,不能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白色。

现有两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下:P 红眼(♀) ×白眼(♂)↓F1紫眼(♀) 红眼(♂)F1(♀) ×F1(♂)↓F2紫眼红眼白眼3 ∶ 3 ∶ 2请回答:(1)等位基因A、a位于(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2)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定律,其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3)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F1雄果蝇能产生种配子。

(4)F2中红眼果蝇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与亲代红眼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5)从F2中选取某雄果蝇与任意眼色的雌果蝇杂交,其后代雌果蝇均为紫眼。

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此基因型的个体占F2个体数的比例为。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4.2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讲义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4.2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讲义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P6实验)(√)2.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

设计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内容。

(P7正文中部)(√)3.从数学角度分析:::1与:1能建立数学联系,即:::1=::1)的多项式展开。

(P 10问题)(√)4.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P28相关信息)(√)5.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检验。

(P28类比推理)(√)6.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则有它的等位基因。

(P29正文中部)(×) 7.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P30正文小字部位)(√)8.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但能出生的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种类极少,原因就是很多种类的三体综合征患者在胚胎时期就死亡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减少了物质和资源的浪费。

(P31拓展题)(√)9.雌雄同株中性状的遗传不存在伴性遗传,因为无性染色体。

(P36正文下部)(√)10.人类XY染色体在大小和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

(P34资料分析)(×)11.(1)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的对策有终止妊娠、产前诊断等。

(√)(2)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染色体异常可镜检染色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镜检红细胞形态)。

(P92正文)(√)12.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的常染色体的一半再加XY任意一条性染色体上的23个DNA的全部序列。

(P94练习)(×)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9 “有规可循”的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点突破固考基]一、两大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整合.把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各比例之间的关系图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特纳氏综合征和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都是性染色体数量减少引起的染色体异常遗传
疾病( × ) 提示 特纳氏综合征是性染色体数量减少引起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葛 莱弗德氏综合征是X染色体数量增多引起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
排查易混易错
PAI CHA YI HUN YI CUO
02
1.染色体遗传学说的正误判断
(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 ) (2)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 ) (3)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 √ )
(4)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
SHU LI HE XIN YAO DIAN
01
1.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的Ⅰ区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 Ⅱ2区段)。
X和Y染色体各区段遗传特点 (1)基因位于Ⅱ1区段——属于 伴Y 染色体遗传,相关性状只在雄性(男性)个体中表现, 与雌性(女性)无关。 (2)基因位于Ⅱ2区段——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包括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色盲 和血友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9.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 发病风险(a)。 10.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c)。 11.遗传咨询(a)。 12.优生的主要措施(a)。 13.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实 例(a)。 14.“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a)。
内容索引
梳理核心要点 排查易混易错 热点考向探究
梳理核心要点
提醒 有关伴性遗传及遗传病的5点提示 (1)并非所有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等不具有染色体,但是 存在遗传物质。 (2)X、Y染色体上并不是不存在等位基因,二者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 (3)家族性疾病并不一定就是遗传病,如传染病;先天性疾病也不一定就是遗传病, 如药物引起的器官受损。 (4)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病,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病。 (5)只有受一对(不是1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只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借助显微镜检查诊断。
2.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
提醒 注意用口诀法区分常见的遗传病类型
3.遗传与人类健康 (1)人类遗传疾病的主要类型和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①所示为 染色体 异常遗传病,发病大多处于 胎儿 期,且50%以上会因自发流产而不 出生。青春期的患病率 低 (填“高”或“低”)。 ②所示为 单基因 遗传病。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青春期时发病率低。成年人 比青春期发病率 高 (填“高”或“低”)。
(√)
3.人类遗传病与人类未来的正误判断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 (2)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 ) 提示 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单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病( √ ) (4)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遗传病( × ) 提示 若遗传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该个体携带遗传病基因就不会患病。 (5)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 提示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虽不携带致病基因,但患病。
(3)基因位于Ⅰ区段(相关基因用A、a表示) 涉及Ⅰ区段的基因型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 XAYA、XAYa、XaYA、XaYa , 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有明显差异,即 遗传与性别有关,如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Aa×aa后代中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均既有 显性性状(Aa)又有隐性性状(aa);然而,当基因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时,其遗传状 况要据亲代基因型而定,如下图所示:
专题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6讲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考纲要求
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 系(a)。 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b)。 3.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 4.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 5.XY型性别决定(b)。 6.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 7.伴性遗传的应用(c)。 8. 人 类 遗 传 病 的 主 要 类 型 、 概 念 及 其实例(a)。
③所示为 多基因 遗传病。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年 龄增加快速 上升 ,青春期时发病率很低。
(2)遗传咨询与优生的主要措施
① 病情诊断 ―→ _系__谱__分__析__ ―→ 染色体/生化测定 ↓
_提__出__防__治__措__施__ ←― 遗传方式 分析/发病率测算
②优生的措施主要有: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主要有羊膜腔穿 刺和 绒毛细胞检查 两种手段),选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 (3)遗传病与人类未来 ①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需与 多种环境 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②“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 有限 的。
行关系( √ )
2.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的正误判断 (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
论没有影响( × ) 提示 摩尔根等人的研究是建立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础上。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有关( × ) 提示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如色盲基因)不都与性别有关。
(3)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
(4)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 (5)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
(6)女性的某一条 X染色体来自父亲的概率是1/2,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的概率是1
提醒 有关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的5个易错点 (1)雌雄同株的植物,细胞中无性染色体。 (2)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在人类染色体组型图中,X染色体列入C组,Y 染色体列入G组。 (3)精细胞中不一定含Y染色体。 (4)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 (5)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男性的X染色 体一定来自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