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250克塑料注射祝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大型塑料注射机目前都是全液压控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粒状塑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旋推进器中,螺杆转动,将料向前推进,同时,因螺杆外装有电加热器,而将料熔化成粘液状态,在此之前,合模机构已将模具闭合,当物料在螺旋推进器前端形成一定压力时,注射机构开始将液状料高压快速注射到模具型腔之中,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冷却后,开模将成型的塑科制品顶出,便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

现以250克塑料注射机为例,进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机的工作循环为: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

│→螺杆预塑进料

其中合模的动作又分为:快速合模、慢速合模、锁模。锁模的时间较长,直到开模前这段时间都是锁模阶段。

1.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

1.1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⑴合模运动要平稳,两片模具闭合时不应有冲击;

⑵当模具闭合后,合模机构应保持闭合压力,防止注射时将模具冲开。注射后,注射机构应保持注射压力,使塑料充满型腔;

⑶预塑进料时,螺杆转动,料被推到螺杆前端,这时,螺杆同注射机构一起向后退,为使螺杆前端的塑料有一定的密度,注射机构必需有一定的后退阻力;

⑷为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

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如下:

螺杆直径40mm 螺杆行程200mm

最大注射压力153MPa 螺杆驱动功率5kW

螺杆转速60r/min 注射座行程230mm

注射座最大推力27kN 最大合模力(锁模力) 900kN

开模力49kN 动模板最大行程350mm

快速闭模速度0.1m/s 慢速闭模速度0.02m/s

快速开模速度0.13m/s 慢速开模速度0.03m/s

注射速度0.07m/s 注射座前进速度0.06m/s

注射座后移速度0.08m/s

2.液压执行元件载荷力和载荷转矩计算

2.1各液压缸的载荷力计算

⑴合模缸的载荷力

合模缸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是轻载,其外载荷主要是动模及其连动部件的起动惯

性力和导轨的摩擦力。

锁模时,动模停止运动,其外载荷就是给定的锁模力。

开模时,液压缸除要克服给定的开模力外,还克服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

⑵注射座移动缸的载荷力

座移缸在推进和退回注射座的过程中,同样要克服摩擦阻力和惯性力,只有当喷嘴接触模具时,才须满足注射座最大推力。

⑶注射缸载荷力

注射缸的载荷力在整个注射过程中是变化的,计算时,只须求出最大载荷力。 p d F W 24π

=

式中,d ——螺杆直径,由给定参数

知:d =0.04m ;p ——喷嘴处最大注射压

力,已知p =153MPa 。由此求得F w =

192kN 。

各液压缸的外载荷力计算结果列于

表l 。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求得

相应的作用于活塞上的载荷力,并列于

表1中。

2.2进料液压马达载荷转矩计算 m N n P T c W ?=???==79660

/6014.3210523

π 取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0.95,则其载荷转矩

m N T T m W

?===83895

.0796η 3.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

3.1初选系统工作压力

250克塑料注射机属小型液压机,载荷最大时为锁模工况,此时,高压油用增压缸提供;其他工况时,载荷都不太高,参考设计手册,初步确定系统工作压力为

6.5MPa 。

3.2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⑴确定合模缸的活塞及活塞杆直径

合模缸最大载荷时,为锁模工况,其载荷力为1000kN ,工作在活塞杆受压状态。活塞直径

[]

)1(4221?π--=p p F D

此时p 1是由增压缸提供的增压后的进油压力,初定增压比为5,则p 1=5×6.5MPa =32.5MPa ,锁模工况时,回油流量极小,故p 2≈0,求得合模缸的活塞直径为

m m D h 198.010

5.3214.310100464

=????=,取D h =0.2m 。 按表2—5取d /D =0.7,则活

塞杆直径d h =0.7×0.2m =0.14m ,

取d h =0.15m 。

为设计简单加工方便,将增压

缸的缸体与合模缸体做成一体(见

图1),增压缸的活塞直径也为

0.2m 。其活塞杆直径按增压比为

5,求得

m D d h z 089.052.052

2===,取d z =0.09m 。 ⑵)注射座移动缸的活塞和活塞杆直径

座移动缸最大载荷为其顶紧之时,此时缸的回油流量虽经节流阀,但流量极小,故背压视为零,则其活塞直径为

m m p F D y 076.010

5.61034464

1=????==ππ,取D y =0.1m 由给定的设计参数知,注射座往复速比为0.08/0.06=1.33,查表2—6得d /D =0.5,则活塞杆直径为:

d y =0.5×0.1m =0.05m

⑶确定注射缸的活塞及活塞杆直径

当液态塑料充满模具型腔时,注射缸的载荷达到最大值213kN ,此时注射缸活塞移动速度也近似等于零,回油量极小;故背压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样

m m p F D s 204.0105.6103.21446

41=????==ππ,取D s =0.22m ; 活塞杆的直径一般与螺杆外径相同,取d s =0.04m 。

3.3计算液压马达的排量

液压马达是单向旋转的,其回油直接回油箱,视其出口压力为零,机械效率为0.95,这样

r m r m p T V m W M /108.0/95

.010*******.32233351-?=????==ηπ

3.4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工作压力

按最后确定的液压缸的结构尺寸和液压马达排量,计算出各工况时液压执行元件实际工作压力,见表2。

3.5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所需流量

根据最后确定的液压缸的结构尺寸或液压马达的排量及其运动速度或转速,计算出各液压执行元件实际所需流量,见表3。

4.制定系统方案和拟定液压系统图

4.1制定系统方案

⑴执行机构的确定

本机动作机构除螺杆是单向旋转外,其他机构均为直线往复运动。各直线运动机构均采用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直接驱动,螺杆则用液压马达驱动。从给定的设计参数可知,锁模时所需的力最大,为900kN 。为此设置增压液压缸,得到锁模时的局部高压来保证锁模力。

⑵合模缸动作回路

合模缸要求其实现快速、慢速、锁模,开模动作。其运动方向由电液换向阀直接控制。快速运动时,需要有较大流量供给。慢速合模只要有小流量供给即可。锁模时,由增压缸供油。

⑶液压马达动作回路

螺杆不要求反转,所以液压马达单向旋转即可,由于其转速要求较高,而对速度平稳性无过高要求,故采用旁路节流调速方式。

⑷注射缸动作回路

注射缸运动速度也较快,平稳性要求不高,故也采用旁路节流调速方式。由于预塑时有背压要求,在无杆腔出口处串联背压阀。

⑸注射座移动缸动作回路

注射座移动缸,采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工艺要求其不工作时,处于浮动状态,故采用Y型中位机能的电磁换向阀。

⑹安全联锁措施

本系统为保证安全生产,设置了安全门,在安全门下端装一个行程阀,用来控制合模缸的动作。将行程阀串在控制合模缸换向的液动阀控制油路上,安全门没有关闭时,行程阀没被压下,液动换向阀不能进控制油,电液换向阀不能换向,合模缸也不能合模。只有操作者离开,将安全门关闭,压下行程阀,合模缸才能合模,从而保障了人身安全。

⑺液压源的选择

该液压系统在整个工作循环中需油量变化较大,另外,闭模和注射后又要求有较长时间的保压,所以选用双泵供油系统。液压缸快速动作时,双泵同时供油,慢速动作或保压时由小泵单独供油,这样可减少功率损失,提高系统效率。

4.2拟定液压系统图

液压执行元件以及各基本回路确定之后,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去掉重复多余的元件,把控制液压马达的换向阀与泵的卸荷阀合并,使之一阀两用。考虑注射缸同合模缸之间有顺序动作的要求,两回路接合部串联单向顺序阀。再加上其他一些辅助元件便构成了250克塑料注射机完整的液压系统图,见图2,其动作循环表,见表4。

5.液压元件的选择

5.1液压泵的选择

⑴液压泵工作压力的确定

p P ≥p l +∑Δp

p l 是液压执行元件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本系统,最高压力是增压缸锁模时的入口压力,p l =6.4MPa ;∑Δp 是泵到执行元件间总的管路损失。由系统图可见,从泵到增压缸之间串接有一个单向阀和一个换向阀,取∑Δp =0.5MPa 。

液压泵工作压力为 p P =(6.4+0.5)MPa =6.9MPa

⑵液压泵流量的确定 q P ≥K (∑q max )

由工况图看出,系统最大流量发生在快速合模工况,∑q max =3L/s 。取泄漏系数K 为1.2,求得液压泵流量 q P =3.6L/s (216L/min)

选用YYB-BCl71/48B 型双联叶片泵,当压力为7 MPa 时,大泵流量为157.3L/min ,小泵流量为44.1L/min 。

5.2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注射机在整个动作循环中,系统的压力和流量都是变化的,所需功率变化较大,

为满足整个工作循环的需要,按较大功率段来确定电动机功率。

从工况图看出,快速注射工况系

统的压力和流量均较大。此时,大小

泵同时参加工作,小泵排油除保证锁

模压力外,还通过顺序阀将压力油供

给注射缸,大小泵出油汇合推动注射

缸前进。

前面的计算已知,小泵供油压力

为p P1=6.9MPa,考虑大泵到注射缸之

间的管路损失,大泵供油压力应为p P2

=(5.9+0.5)MPa=6.4MPa,取泵的总

效率ηP=0.8,泵的总驱动功率为

P P

P

q

p

q

p

P

η

2 2

1 1+

=

=27.313 kW

考虑到注射时间较短,不过3s,

而电动机一般允许短时间超载25%,

这样电动机功率还可降低一些。

P=27.313×100/125

=21.85 kW

验算其他工况时,液压泵的驱动

功率均小于或近于此值。查产品样本,

选用22kW的电动机。

5.3液压阀的选择

选择液压阀主要根据阀的工作压

力和通过阀的流量。本系统工作压力

在7MPa左右,所以液压阀都选用中、

高压阀。所选阀的规格型号见表5。

5.4液压马达的选择

在3.3节已求得液压马达的排量

为0.8L/r,正常工作时,输出转矩

769N.m,系统工作压力为7MPa。

选SZM0.9双斜盘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其理论排量为0.873L/r,额定压力为20 MPa,额定转速为8~l00r/min,最高转矩为3057N·m,机械效率大于0.90。

5.5油管内径计算

本系统管路较为复杂,取其主要几条(其余略),有关参数及计算结果列于表6。

5.6确定油箱的有效容积

按下式来初步确定油箱的有效容积

V =aq V

已知所选泵的总流量为201.4L/min ,

这样,液压泵每分钟排出压力油的体积

为0.2m3。参照表4—3取a =5,算得

有效容积为

V =5×0.2m 3=1 m 3

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6.1验算回路中的压力损失

本系统较为复杂,有多个液压执行元

件动作回路,其中环节较多,管路损失较大的要算注射缸动作回路,故主要验算由泵到注射缸这段管路的损失。

⑴沿程压力损失

沿程压力损失,主要是注射缸快速注射时进油管路的压力损失。此管路长 5m ,管内径0.032m ,快速时通过流量2.7L/s ;选用20号机械系统损耗油,正常运转后油的运动粘度ν=27mm2/s ,油的密度ρ=918kg/m 3。

油在管路中的实际流速为

s m d q v /36.3032.0107.2442

3

2=???==-ππ 230039*********.036.36

>=??==-νvd

R e 油在管路中呈紊流流动状态,其沿程阻力系数为:

25

.03164.0e R =λ 求得沿程压力损失为:

MPa p 03.02

10032.0398191836.353164.0625.021=??????=? ⑵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包括通过管路中折管和管接头等处的管路局部压力损失Δp 2,以及通过控制阀的局部压力损失Δp 3。其中管路局部压力损失相对来说小得多,故主要计算通过控制阀的局部压力损失。

参看图2,从小泵出口到注射缸进油口,要经过顺序阀17,电液换向阀2及单向顺序阀18。

单向顺序伺17的额定流量为50L/min ,额定压力损失为0.4MPa 。电液换向阀2的额定流量为190L/min ,额定压力损失0.3 MPa 。单向顺序阀18的额定流量为150L/min ,额定压力损失0.2 MPa 。

通过各阀的局部压力损失之和为

???

???????? ??+??? ??++??? ??=?2221,31501622.01901.443.1573.0501.444.0p ()M P a

M P a 88.023.034.031.0=++= 从大泵出油口到注射缸进油口要经过单向阀13,电液换向阀2和单向顺序阀

18。单向阀13的额定流量为250L/min ,额定压力损失为0.2 MPa 。

通过各阀的局部压力损失之和为:

M P a p 65.023.034.02503.1572.022,3=???

?????++??? ??=?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求得快速注射时,小泵到注射缸之间总的压力损失为 ∑p 1=(0.03+0.88)MPa =0.91MPa

大泵到注射缸之间总的压力损失为

∑p 2=(0.03+0.65)MPa =0.68MPa

由计算结果看,大小泵的实际出口压力距泵的额定压力还有一定的压力裕度,所选泵是适合的。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整个注射过程中,注射压力是不断变化的,注射缸的进口压力也随之由小到大变化,当注射压力达到最大时,注射缸活塞的运动速度也将近似等于零,此时管路的压力损失随流量的减小而减少。泵的实际出口压力要比以上计算值小一些。

综合考虑各工况的需要,确定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为6.8MPa ,也就是溢流阀7的调定压力。

6.2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

⑴计算发热功率 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全部转化为热量。

发热功率计算如下

P hr =P r -P c

对本系统来说,P r 是整个工作循环中双泵的平均输入功率。

∑==z i Pi i i i t r t q p T P 11η

具体的p i 、q i 、t i 值见表7。这样,可算得双泵平均输入功率P r =12kW 。

系统总输出功率

求系统的输出有效功率:

???

? ??+=∑∑==n i m j j j Wj i Wi t c t T s F T P 111ω 由前面给定参数及计算结果可知:合模缸的外载荷为90kN ,行程0.35m ;注射缸的外载荷为192kN ,行程0.2m ;预塑螺杆有效功率5kW ,工作时间15s ;开模时外载荷近同合模,行程也相同。注射机输出有效功率主要是以上这些。 kW P c 3)151052.01092.135.0104.1(55

1355=??+??+??= 总的发热功率为:

P hr =(15.3-3)kW =12.3kW

⑵计算散热功率 前面初步求得油箱的有效容积为1m 3,按V =0.8abh 求得油箱各边之积:

a ·

b ·h =1/0.8m 3=1.25m 3

取a 为1.25m ,b 、h 分别为1m 。求得油箱散热面积为:

A t =1.8h (a +b )+1.5ab

=(1.8×l ×(1.25+1) +1.5×1.25)m 2 =5.9m 2

油箱的散热功率为:

P hc =K 1A t ΔT

式中 K 1——油箱散热系数,查表5—1,K 1取16W/(m 2·℃);

ΔT ——油温与环境温度之差,取ΔT =35℃。

P hc =16×5.9×35kW =3.3kW <P hr =12.3kW

由此可见,油箱的散热远远满足不了系统散热的要求,管路散热是极小的,需要另设冷却器。

⑶冷却器所需冷却面积的计算

冷却面积为:

m

hc hr t K P P A ?-= 式中 K ——传热系数,用管式冷却器时,取K =116W /(m 2.·℃);

Δt m —平均温升(℃);2

22121t t T T t m +-+=? 取油进入冷却器的温度T 1=60℃,油流出冷却器的温度T 2=50℃,冷却水入口温度t l =25℃,冷却水出口温度t 2=30℃。则:

5.272

302525060=+-+=?m t ℃ 所需冷却器的散热面积为:

223

8.25

.2711610)33.12(m m A =??-= 考虑到冷却器长期使用时,设备腐蚀和油垢、水垢对传热的影响,冷却面积应比计算值大30%,实际选用冷却器散热面积为:

A =1.3×2.8m 2=3.6m 2

注意;系统设计的方案不是唯一的,关键要进行方案论证,从中选择较为合理的方

案。同一个方案,设计者不同,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结果,例如系统压力的选择、执行元件的选择、阀类元件的选择等等都可能不同。

附:系统工况图

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电课程设计 题目: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 姓名系别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 一、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要求 (1)公称注射量:250 cm3;螺杆直径: d=40mm;螺杆行程:s1=200mm;最大注射压力p=153MPa;注射速度:vw=0.07m/s;螺杆转速:n=60r/min;螺杆驱动功率:Pm=5kW;注射座最大推力:Fz=27 (kN);注射座行程:s2=230(mm);注射座前进速度:vz1=0.06m/s;注射座后退速度:vz2=0.08m/s;最大合模力(锁模力)Fh=900 (kN);开模力:Fk=49 (kN);动模板(合模缸)最大行程:s3=350 (mm);快速合模速度:vhG = 0.1m/s;慢速合模速度:vhG =0.02m/s;快速开模速度:vhG =0.13m/s;慢速开模速度:vhG =0.03m/s; (2)注塑机工作参数设计计算; (3)液压系统原理方案设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及元件选择; (4)注塑机及液压系统总图设计。 2.设计任务 (1)绘制注塑机合模缸、注塑装置和液压系统油箱的装配图; (2)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系统零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按照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打印图纸。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设计时间:两周,2012年6月 25日至2012年7月6日。 2.进度安排 第19周: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熟悉设计要求及任务,进行系统设计。 第20周:整理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答辩,交设计作业。(印稿及电子文档)。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新疆大学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机械12-7 姓名:麦麦提阿卜杜拉学号:20122001702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液压动力滑台控制设计 说明书页数:19页 发题日期:2016 年 2 月26 日完成日期2016年4月15日 指导教师:穆合塔尔老师

目录 1.1.1设计任务- 2 -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 2 - 2.11负载分析- 2 - 2.12速度分析- 2 - 3.1.1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3 - 4.1.1拟定液压系统图- 6 - 4.11选择基本回路- 6 - 4.12液压回路选择设计- 7 - 4.13工作原理:- 8 - 5.1.1液压元件的选择- 9 - 5.11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9 - 5.12选择电机- 10 - 6.1.1辅件元件的选择- 11 - 6.11辅助元件的规格- 11 - 6.12过滤器的选择- 11 - 7.1.1油管的选择- 12 - 8.1.1油箱的设计- 13 - 8.11油箱长宽高的确定- 13 - 8.12各种油管的尺寸- 14 - 9.1.1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4 - 9.11压力损失的验算及泵压力的调整- 14 - 9.12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6 -

1.1.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校正压装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是快速下行→慢速加压→快速返回→停止。压装工作速度不超过5mm/s,快速下行速度应为工作速度的8~10倍,工件压力不小于10KN。 2.1.1负载分析和速度分析 2.11负载分析 已知工作负载F w =10000N。惯性负载F a =900N,摩擦阻力F f =900N. 取液压缸机械效率 m η=0.9,则液压缸工作阶段的负载值如表2-1: (表2-1) 2.12速度分析 已知工作速度即工进速度为最大5mm/s,快进快退速度为工进速度的8-10倍。即40-50mm/s. 按上述分析可绘制出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250克塑料注射机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大型塑料注射机目前都是全液压控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粒状塑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旋推进器中,螺杆转动,将料向前推进,同时,因螺杆外装有电加热器,而将料熔化成粘液状态,在此之前,合模机构已将模具闭合,当物料在螺旋推进器前端形成一定压力时,注射机构开始将液状料高压快速注射到模具型腔之中,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冷却后,开模将成型的塑科制品顶出,便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 现以250克塑料注射机为例,进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机的工作循环为: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 │→螺杆预塑进料 其中合模的动作又分为:快速合模、慢速合模、锁模。锁模的时间较长,直到开模前这段时间都是锁模阶段。 1.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 1.1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⑴合模运动要平稳,两片模具闭合时不应有冲击; ⑵当模具闭合后,合模机构应保持闭合压力,防止注射时将模具冲开。注射后,注射机构应保持注射压力,使塑料充满型腔; ⑶预塑进料时,螺杆转动,料被推到螺杆前端,这时,螺杆同注射机构一起向后退,为使螺杆前端的塑料有一定的密度,注射机构必需有一定的后退阻力; ⑷为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 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如下: 螺杆直径40mm 螺杆行程200mm 最大注射压力153MPa 螺杆驱动功率5kW 螺杆转速60r/min 注射座行程230mm 注射座最大推力27kN 最大合模力(锁模力) 900kN 开模力49kN 动模板最大行程350mm 快速闭模速度0.1m/s 慢速闭模速度0.02m/s 快速开模速度0.13m/s 慢速开模速度0.03m/s 注射速度0.07m/s 注射座前进速度0.06m/s 注射座后移速度0.08m/s 2.液压执行元件载荷力和载荷转矩计算 2.1各液压缸的载荷力计算 ⑴合模缸的载荷力 合模缸在模具闭合过程中是轻载,其外载荷主要是动模及其连动部件的起动惯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设计举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 → 工进 → 快退 → 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切削阻力F L =30468N ;运动部件所受重力G =9800N ;快进、快退速度υ1= υ3=0.1m/s ,工进速度υ2=×10-3m/s ;快进行程L 1=100mm ,工进行程L 2=50mm ;往复运动的加速时间Δt =;动力滑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μs =,动摩擦系数μd =。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 负载与运动分析 (1) 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即为切削阻力F L =30468N 。 (2) 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N 196098002.0s fs =?==G F μ 动摩擦阻力 N 98098001.0d fd =?==G F μ (3) 惯性负载 N 500N 2.01 .08.99800i =?=??= t g G F υ (4) 运动时间 快进 s 1s 1.0101003 11 1=?==-υL t 工进 s 8.56s 1088.010503 322 2=??==--υL t 快退 s 5.1s 1.010)50100(3 3 2 13=?+=+= -υL L t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 =,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列。

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摘要 装载机主要用来装卸散状物料,也能进行轻度的铲掘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是工程机械中保有量较大的品种之一。 装载机液压系统设计是装载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装载机的使用性能和装载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装载机性能的优劣和作业效率的发挥,离不开液压系统的设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和转向机构都采取液压传动,本文通过对工作装置及转向机构工作要求和载荷分析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对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选择、设计。 本文的设计,能够使读者对液压系统设计进一步加深了解,同时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些设计理念,为以后从事此类工作得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装载机液压传动液压系统设计

ABSTRACT The loader is mainly use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bulk materials, but also for light excavation work, and has good maneuverability, is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o maintain a larger variety of one.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of the load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ader design. It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oader in the marke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la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nd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s on the hydraulic system efficiency. The working device of the loader and the steering mechanism are taken hydraulic driv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work device and steering mechanism requirements and load analysi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Mainly incl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control components of the selection of component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is paper can make the rea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from which you can experience some of the design concept for the future to engage in such work to get some help. Key words: loader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word文档

10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本章提要:本章介绍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对于一般的液压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②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③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④发热及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⑤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上述工作大部分情况下要穿插、交叉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最后确定;在设计简单系统时,有些步骤可以合并或省略。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对液压系统设计的内容、步骤、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了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内容、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2.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教学难点: 1.泵和阀以及辅件的计算和选择; 2.液压系统技术性能的验算。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来表示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内容、基本步骤和方法。

10.1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是整机设计的一部分,它除了应符合主机动作循环和静、动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满足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效率高,经济性好,使用维护方便等条件。液压系统的设计,根据系统的繁简、借鉴的资料多少和设计人员经验的不同,在做法上有所差异。各部分的设计有时还要交替进行,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下面对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予以介绍。 10.1.1 明确设计要求、工作环境,进行工况分析 10.1.1.1 明确设计要求及工作环境 液压系统的动作和性能要求主要有:运动方式、行程、速度范围、负载条件、运动平稳性、精度、工作循环和动作周期、同步或联锁等。就工作环境而言,有环境温度、湿度、尘埃、防火要求及安装空间的大小等。要使所设计的系统不仅能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还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良好的空间布局及造型。 10.1.1.2 执行元件的工况分析 对执行元件的工况进行分析,就是查明每个执行元件在各自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通常是求出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和负载值。必要时还应作出速度、负载随时间或位移变化的曲线图。下面以液压缸为例,液压马达可作类似处理。 就液压缸而言,承受的负载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即工作负载,导向摩擦负载,惯性负载,重力负载,密封负载和背压负载,现简述如下。 (1)工作负载w F 不同的机器有不同的工作负载,对于起重设备来说,为起吊重物的重量;对液压机来说,压制工件的轴向变形力为工作负载。工作负载与液压缸运动方向相反时为正值,方向相同时为负值。工作负载既可以为定值,也可以为变量,其大小及性质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注塑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张阳 学号:077001583

注塑机是一种通用设备,通过它与不同专用注塑模具配套使用,能够生产出多种类型的注塑制品。注塑机主要由机架,动静模板,合模保压部件,预塑、注射部件,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注塑机的动模板和静模板用来成对安装不同类型的专用注塑模具。合模保压部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用液压缸直接推动动模板工作,另一种是用液压缸推动机械机构通过机械机构再驱动动模板工作(机液联合式)。注塑机工作时,按照其注塑工艺要求,要完成对塑料原料的预塑、合模、注射机筒快速移动、熔融塑料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成品等一系列动作,因此其工作过程中运动复杂、动作多变、系统压力变化大。

注塑机的工作循环过程 注塑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是 1)具有足够的合模力熔融塑料以120~200MPa的高压注入模腔,在已经闭合的模具上会产生很大的开模力,所以合模液压缸必须产生足够的合模力,确保对闭合后的模具的锁紧,否则注塑时模具会产生缝隙使塑料制品产生溢边,出现废品。 2)模具的开、合模速度可调当动模离静模距离较远时,即开合模具为空程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动模快速运动;合模时要求动模慢速运动,以免冲击力太大撞坏模具,并减少合模时的振动和噪声。因此,一般开、合模的速度按慢

一快一慢运动的规律变化。 3)注射座整体进退要求注射座移动液压缸应有足够的推力,确保注塑时注射嘴和模具浇口能紧密接触,防止注射时有熔融的塑料从缝隙中溢出。 4)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可调注塑机为了适应不同塑料品种、制品形状及模具浇注系统的工艺要求,注射时的压力与速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 5)保压及压力可调当熔融塑料依次经过机筒、注射嘴、模具浇口和模具型腔完成注射后,需要对注射在模具中的塑料保压一段时间,以保证塑料紧贴模腔而获得精确的形状,另外在制品冷却凝固而收缩过程中,熔化塑料可不断充入模腔,防止产生充料不足的废品。保压的压力也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调整。 6)制品顶出速度要平稳顶出速度平稳,以保证成品制品不受损坏。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的计算,大家可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 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 1、栅隙 (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 25~40mm,机械清除16~25mm。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 50~100mm。 (3)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 (1)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栅渣/废水)。 (2)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3、其他参数 (1)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 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 (1)栅槽宽度B 式中,S 为栅条宽度,m;n 为栅条间隙数,个; b 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 m3/s;a 为格栅倾角,(°);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 为过栅流速, m/s。 (2)过栅水头损失如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⑴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⑵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⑶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⑷选择液压元件; ⑸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⑹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1.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⑴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⑵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⑶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⑷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⑸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⑹自动化程度、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⑺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⑻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通过工况分析,可以看出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为确定系统及各执行元件的参数提供依据。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压力和流量,它们是设计液压系统,选择液压元件的主要依据。压力决定于外载荷。流量取决于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和结构尺寸。 2.1载荷的组成和计算 2.1.1液压缸的载荷组成与计算 图1表示一个以液压缸为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计算简图。各有关参数已标注在图上,其中F W是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外部载荷。F m是活塞与缸壁以及活塞杆与导向

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完整版

―24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大型塑料注射机目前都是全液压控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粒状塑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旋推进器中,螺杆转动,将料向前推进,同时因螺杆外装有电加热器,而将料融化成黏液状态,在此之前,合模机构已将模具闭合,当物料在螺旋推进器前端形成一定压力时,注射机构开始将液状料高压快速注射到模具型腔中,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冷却后,开模将成型的塑料制品顶出,使完成了一个动作循环。 现以240克塑料注射机为例,进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器的工作循环为: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 ∣→螺杆预塑进料其中合模的动作又分为:快速合模、慢速合模、锁模。锁模的时间比较长,直到开模前这段时间都是锁模阶段。 1.24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 1.1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1)合模运动要平稳,两篇模具闭合时不应有冲击; (2)当模具闭合后,合模机构应保持闭合压力,防止注射时将模具冲开。注射后,注射机构应保持注射压力,使塑料充满型腔; (3)预塑进料时,螺杆转动,料被推倒螺杆前端,这时,螺杆同注射机构一起向后退,为使螺杆前端的塑料有一定的密度,注射机构必须有一定的后退阻力; (4)为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 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24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如下: 螺杆直径 38mm 螺杆行程: 200mm 最大注射压力 143MPa 螺杆驱动功率 5KW 螺杆转速 61r/min 注射座行程 240mm 注射座最大推力 26kN 最大合模力(锁模力)910kN 开模力 44kN 动模板最大行程 350mm 快速闭模速度0.1m/s 慢速闭模速度

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目录 绪论 --------------------------- 3 1.1 现代液压技术的发展状况------------ 4 1.2 液压传动的研究对象-------------- 4 1.3 液压传动的组成---------------- 4 1.4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5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 5 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 5 1.5 液压技术的发展应用-------------- 6 、液压传动在各类机械中的应用- 6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概况--------- 7 第1章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 8挖掘机的工作循环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 8 WY —100 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 第3 章液压系统的设计 ------------------ 12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12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13 液压缸的载荷组成计算-------- 13 液压马达的负载------------- 15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和液压马达的排 -------------------------------------- 15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5 液压马达的设计计算------------- 16 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的计算-- 17 液压泵的确定--------------- 17 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18 阀类元件的选择------------------- 18 选择依据------------------ 18 选择阀类元件应注意的问题---- 18

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

优秀设计 题目: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 目录 1 绪论 (1) 2 主要技术参数 (2) 3 工况分析 (4) 3.1 和模油缸缸负载………………………………………………………… 3.1.2 空行程油缸推力………………………………………………… 3.2 注射座整体移动油缸负载……………………………………………… 3.3 注射液压缸负载………………………………………………………… 3.4 顶出油缸负载…………………………………………………………… 3.5 初算驱动油缸所需的功率……………………………………………… 4 油缸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确定……………………………………………………… 4.1 油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4.2 油缸几何尺寸的确定………………………………………………………… 4.2.1 根据和模油缸最大推力确定和模油缸内径………………………… 4.2.2 根据注射座最大推力确定注射座移动油缸内径…………………… 4.2.3 根据注射油缸最大推力确定注射油缸内径………………………… 4.2.4 根据顶出油缸最大推力确定顶出油缸内径………………………… 4.3 根据确定的油缸直径标准值,计算实际使用的油缸工作压力,绘制整个动作循 环图………………………………………………………………………… 4.4 油缸所需流量的确定………………………………………………………… 4.5 油缸功率图的绘制…………………………………………………………… 5 液压系统方案和工作原理图的拟定…………………………………………………

分析化学计算公式汇总

分析化学主要计算公式总结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误差 绝对误差δ=x-μ相对误差=δ/μ*100% (2)绝对平均偏差: △=(│△1│+│△2│+……+│△n│)/n (△为平均绝对误差;△1、△2、……△n为各次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3)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RSD)或称变异系数(CV) RSD=S/X*100% (4)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真值落在μ±1ζ区间的几率即置信度为68.3% *置信度——可靠程度 *一定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μ±1ζ

对于有限次数测定真值μ与平均值x之间有如下关系: s:为标准偏差 n:为测定次数 t:为选定的某一置信度下的几率系数(统计因子) (5)单个样本的t检验 目的:比较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和已知总体均数μ0。 计算公式: t统计量: 自由度:v=n - 1 适用条件: (1) 已知一个总体均数; (2) 可得到一个样本均数及该样本标准误; (3) 样本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总体。 n=35, =3.42, S =0.40,

(备择假设 , (6)F检验法是英国统计学家Fisher提出的,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 S^2,以确定他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至于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则在进行F检验并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后,再进行t 检验。样本标准偏差的平方,即(“^2”是表示平方):S^2=∑(X-X平均)^2/(n-1)

两组数据就能得到两个S^2值,S 大^2和S 小^2 F=S 大^2/S 小^2 由表中f 大和f 小(f 为自由度n-1),查得F 表, 然后计算的F 值与查表得到的F 表值比较,如果 F < F 表 表明两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 F ≥ F 表 表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7)可疑问值的取舍: G 检验法 G=S x x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主要化学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 c B =n B /V B (2)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n B =m B /M B (3)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的计算 c A V A =a/tc T V T c T V T =t/a(1000m A /M A ) (4)滴定度与滴定剂浓度之间的关系 T T/A =a/tc T M A/1000 (5)待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 ωA =(T T/A V T )/S*100%=S cTVTMA t a 1000/*100%

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关键词:现代机械、液压技术、系统设计、小型液压机、液压传动。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工况分析 (3) 二.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 (4)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5) 1.确定供油方式 (5) 2.调速方式的选择 (5) 3.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6) 4.液压阀的选择 (8) 5.确定管道尺寸 (8) 6.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8) 7.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9) 8.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9) 9.缸盖厚度的确定 (9) 10.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9) 11.缸体长度的确定 (10) 四.液压系统的验算 (10) 1.压力损失的验算 (10) 2.系统温升的验算 (12) 3.螺栓校核 (12) 五.参考文献 (13)

二.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负载循环图如下 速度循环图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确定供油方式 考虑到该机床压力要经常变换和调节,并能产生较大的压制力,流量大,功率大,空行程和加压行程的速度差异大,因此采用一高压泵供油 2.调速方式的选择 工作缸采用活塞式双作用缸,当压力油进入工作缸上腔,活塞带动横梁向下运动,其速度慢,压力大,当压力油进入工作缸下腔,活塞向上运动,其速度较快,压力较小,符合一般的慢速压制、快速回程的工艺要求 得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系统设计步骤

第九章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液压系统设计的步骤大致如下: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初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3.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5.估算液压系统性能。 6.绘制工作图和编写技术文件。 根据液压系统的具体内容,上述设计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对各步骤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节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并将其作为设计依据。 1.主机的用途、工艺过程、总体布局以及对液压传动装置的位置和空间尺寸的要求。 2.主机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要求,如自动化程度、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换向定位精度以及对系统的效率、温升等的要求。 3.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以及是否有腐蚀性和易燃物质存在等情况。 图9-1位移循环图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对主机进行工况分析,工况分析包括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对复杂的系统还需编制负载和动作循环图,由此了解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负载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下对工况分析的内容作具体介绍。 一、运动分析 主机的执行元件按工艺要求的运动情况,可以用位移循环图(L—t),速度循环图(v—t),或速度与位移循环图表示,由此对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1.位移循环图L—t 图9-1为液压机的液压缸位移循环图,纵坐标L表示活塞位移,横坐标t表示从活塞启动到返回原位的时间,曲线斜率表示活塞移动速度。该图清楚地表明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分别由快速下行、减速下行、压制、保压、泄压慢回和快速回程六个阶段组成。 2.速度循环图v—t(或v—L) 工程中液压缸的运动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图9-2为三种类型液压缸的v—t图,第一种如图9-2中实线所示,液压缸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24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240g注塑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大型塑料注射机目前完全由液压控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粒状塑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杆推进器,螺杆旋转将物料向前推动,同时,由于螺杆配有电加热器,物料熔化成粘液状态。在此之前,夹紧机构已关闭。模具关闭,当物料在螺旋桨的前端形成一定压力时,注射机构开始将液态物料以高压注入模具腔中,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保持和冷却期间,打开模具以弹出模制的塑料产品。完成一个动作周期。现在以240g注塑机为例进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塑料注射器的工作周期为: 夹紧→注射→保压→冷却→模子→喷射 ∣→螺杆预塑进料 其中,合模的作用分为:快速合模,缓慢合模和合模。夹紧时间相对较长,直到打开模具的时间就是夹紧阶段。 1. 240g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相关设计参数 1.1液压系统要求 (1)合模动作应平稳,两个模具合上时不应有冲击; (2)合模时,合模机构应保持合模压力,以防止在注射过程中合模冲开。注射后,注射机构应保持注射压力,以用塑料填充空腔; (3)在预塑料进给过程中,螺杆旋转,并且将物料推入螺杆的前端。此时,螺杆和注射机构一起向后移动。为了使螺杆前端的塑料具有一定的密度,注射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抗退缩性。 (4)为确保安全生产,系统应配备安全联锁装置。 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240g注塑机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参数如下: 螺丝直径38mm螺丝行程:200mm 最大注射压力143MPa螺杆驱动功率5KW 螺杆转速61r / min注射座行程240mm

注射座最大推力26kN 最大夹紧力(夹紧力)910kN 开启力44kN 移动模板最大行程350mm 快关速度0.1m / s 慢关速度0.02m / s 开模速度快0.13m / s 开模速度慢0.03m / s 注射速度0.07m / s 注射座前进速度0.06m / s 注射座向后移动速度0.08m / s 2.液压执行原始负载力负载和扭矩计算 2.1液压缸负载力的计算 (1)夹紧缸的加载力 锁模缸在合模过程中承受的载荷较小,其外载荷主要是可动模及其连杆部件的起动惯性力和导轨的摩擦力。 夹紧模具时,活动模具停止移动,其外部负载为给定的夹紧力。 打开模具时,液压缸必须克服给定的模具打开力和运动部件的摩擦力。 (2)注射座移动缸的负载力 在前进和后退注射座椅的过程中,座椅换档油缸还必须克服摩擦阻力和惯性力。仅当喷嘴接触模具时,才必须满足注射座的最大推力。 (3)注射缸负荷力 喷射缸的负载力在整个喷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并且仅需要最大负载力即可进行计算。 Fw =4 π d 2p 在公式中,d -----螺杆直径,从给定参数已知:d = 0.038m ; p ------喷嘴处的最大注射压力,已知p = 162MPa 。由此,获得Fw = 180kN 。 每个液压缸的外部负载力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以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为0.9,找到相应的作用在活塞上的负载力,并在表1中列出。 表1各液压缸的负荷力 液压缸名称 工作条件 液压缸外负荷kN F w 活塞上的加载力 kN F 夹紧缸 夹紧 90 100 夹紧 910 1011 模子 44 49

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2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驱动机床工作台的液压系统是由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溢流阀、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等组成。 2.1 工作原理 1)电动机驱动液压泵经滤油器从油箱中吸油,油液被加压后,从泵的输出口输入管路。油液经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而使工作台左右移动。液压缸里的油液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 2)工作台的移动速度是通过节流阀来调节的。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减少,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少。由此可见,速度是由油量决定的。 2.2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1)能源装置——液压泵。它将动力部分(电动机或其它远动机)所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给系统提供压力油液。 2)执行装置——液压机(液压缸、液压马达)。通过它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负载做功。 3)控制装置——液压阀。通过它们的控制和调节,使液流的压力、流速和方向得以改变,从而改变执行元件的力(或力矩)、速度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4)辅助装置——油箱、管路、蓄能器、滤油器、管接头、压力表开关等.通过这些元件把系统联接起来,以实现各种工作循环。 5)工作介质——液压油。绝大多数液压油采用矿物油,系统用它来传递能量或信息。

液压油缸设计计算公式

液压油缸的主要设计技术参数 一、液压油缸的主要技术参数: 1.油缸直径;油缸缸径,内径尺寸。 2. 进出口直径及螺纹参数 3.活塞杆直径; 4.油缸压力;油缸工作压力,计算的时候经常是用试验压力,低于16MPa乘以1.5,高于16乘以1.25 5.油缸行程; 6.是否有缓冲;根据工况情况定,活塞杆伸出收缩如果冲击大一般都要缓冲的。 7.油缸的安装方式; 达到要求性能的油缸即为好,频繁出现故障的油缸即为坏。应该说是合格与不合格吧?好和合格还是有区别的。 二、液压油缸结构性能参数包括:1.液压缸的直径;2.活塞杆的直径;3.速

度及速比;4.工作压力等。 液压缸产品种类很多,衡量一个油缸的性能好坏主要出厂前做的各项试验指标,油缸的工作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低启动压力:是指液压缸在无负载状态下的最低工作压力,它是反映液压缸零件制造和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摩擦力大小的综合指标; 2.最低稳定速度:是指液压缸在满负荷运动时没有爬行现象的最低运动速度,它没有统一指标,承担不同工作的液压缸,对最低稳定速度要求也不相同。 3.内部泄漏:液压缸内部泄漏会降低容积效率,加剧油液的温升,影响液压缸的定位精度,使液压缸不能准确地、稳定地停在缸的某一位置,也因此它是液压缸的主要指标之。 液压油缸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油缸常用计算公式

项目公式符号意义 液压油缸面积(cm 2 ) A =πD 2 /4 D :液压缸有效活塞直径(cm) 液压油缸速度(m/min) V = Q / A Q :流量(l / min) 液压油缸需要的流量(l/min) Q=V×A/10=A×S/10t V :速度(m/min) S :液压缸行程(m) t :时间(min) 液压油缸出力(kgf) F = p × A F = (p × A) -(p×A) ( 有背压存在时) p :压力(kgf /cm 2 ) 泵或马达流量(l/min) Q = q × n / 1000 q :泵或马达的几何排量(cc/rev) n :转速(rpm ) 泵或马达转速(rpm) n = Q / q ×1000 Q :流量(l / min) 泵或马达扭矩(N.m) T = q × p / 20π 液压所需功率(kw) P = Q × p / 612 管内流速(m/s) v = Q ×21.22 / d 2 d :管内径(mm) 管内压力降(kgf/cm 2 ) △ P=0.000698×USLQ/d 4 U :油的黏度(cst) S :油的比重 L :管的长度(m) Q :流量(l/min) d :管的内径(cm) 液压常用计算公式

设计题目三:注塑机注射座移动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三:注塑机注射座移动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方法和能力。 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 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要求: 注射座是用来联接和固定塑化装置、注射液压缸、注射座移动液压缸等的重要部件。它是注塑系统的安装基难,与其他零件相比,形状复杂,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高。 螺杆塑化计量完成后,为了使喷嘴不致于因长时间和冷模具接触形成冷料等缘故,经常需要将喷嘴撤离模具,即注射装置后退,而在注射时又要求喷嘴和模具紧密贴合,注射装置又要前移,因此,要求注塑座能移动。注射座移动装置主要由注射座移动液压缸、注射座和导轨组成。 要求设计注射座移动装置和能实现注射座前移——预塑——注射——保压——冷却固化——注射座后退自动循环的液压和PLC控制系统。 三、设计内容及安排: 1、熟悉任务,查阅资料。 2、画出塑化装置装配图,1号图纸。零件图一张(组员各不相同) 3、画出液压原理图,2号图纸。 4、根据控制要求,选择PLC型号及输入输出元件。 5、画出PLC控制的输入输出接线图,2号图纸。 6、设计能实现所要求自动循环的PLC控制程序流程图,2号图纸。 7、完成梯形图和语句表程序设计,2号图纸。 8、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实务中的计算公式汇总讲解

罗列了实务中的公式,特别复杂的已经自动过滤,★为个人综合考试概率和公式本身重要性 第二篇第六章 安全疏散 百人宽度指标 ★★★★★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b t A N ??= 百人宽度指标 (式2-6-1) 式中:N ——疏散人数(即100人); t ——允许疏散时间,min ; A ——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 ;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 ——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 第八章 建筑防爆 泄压面积计算 ★★★★ 爆炸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室内形成很高的压力,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因强大的爆炸力遭到破坏,将一定面积的建筑构、配件做成薄弱泄压设施,其面积称为泄压面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3 2 10CV A = (式2-8-1) 式中 A — 泄压面积(㎡); V — 厂房的容积(m 3); C — 厂房容积为1000m 3时的泄压比(㎡/m 3) 最大爆炸压力计算 ★ 对易爆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有一个压力峰值的估算,作为确定窗户面积、屋盖轻重等的依据,使得易爆场所一旦发生燃爆能及时泄爆减压。Dragosavic 给出了最大爆炸压力计算公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式2-8-2) 式中 △P 错误!未指定书签。—最大爆炸压力(kPa); 泄压系数,房间体积与泄 第三篇 第四章 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雾喷头布置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对象的水雾喷头数量应根据设计喷雾强度、保护面积和水雾喷头特性,按水雾喷头流量计算公式3-4-1和保护对象水雾喷头数量计算公式3-4-2计算确定,水雾喷头的布置应使水雾直接喷射和完全覆盖保护对象,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水雾喷头的数量;水雾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水雾喷头、管道与电气设备带电(裸露)部分的安全净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p K q 10= (3-4-1) ★★★ 式中:q ——水雾喷头的流量(L/min ); P——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 K——水雾喷头的流量系数,取值由生产厂提供。 q W S N ?= (3-4-2) 式中:N——保护对象的水雾喷头的计算数量; S——保护对象的保护面积(㎡); W——保护对象的设计喷雾强度(L/min ·㎡)。 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式(3-9-1)的计算值: S K A N ?= (3-9-1)★★★★ 式中:N :探测器数量(只),N 应取整数; S :该探测区域面积(㎡); A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K :修正系数,容纳人数超过10000人的公共场所宜取0.7~0.8;容纳人数为2000~1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