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评估方案(征求意见)

信息化评估方案(征求意见)
信息化评估方案(征求意见)

深圳市医院信息化评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全市各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提高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现制定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方式

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市医管中心、各区卫计局和各新区公共事业局负责本辖区内公立医院的信息化评估工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协会负责全市社会办医院的信息化评估工作;市医学信息中心负责对全市医院的信息化评估结果进行抽查复核。

市医管中心、各区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协会将评估结果报送市医学信息中心,市医学信息中心负责汇总全市医院的信息化评估结果,并上报市卫计委。

二、检查内容

市医管中心、各区卫计局和各新区公共事业局的信息化评估须包含“信息化评分细则”(见附件1)的各项内容。

三、检查时间安排

市医管中心、各区卫计局和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应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本年的信息化评估工作,市医学信息中心在11月底前完成抽查复核工作。

四、检查方式

信息化检查方式包括医院自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一)医院自查

各医院在市卫生计生委下发年度评估工作通知后一个月内进行医院自查,并登陆《深圳市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估管理系统》填报检查结果和数据。

(二)现场检查

1、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检查

各医院自查工作结束后,市医管中心、各区卫计局和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协会负责组织专家到现场对各医院自查结果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录入《深圳市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估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算出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得分。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主导投资、建设或政府提供政策优惠由产业园区、企业、村镇集体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并纳入各区人民政府统一管理,限定住房建筑面积、租金标准,由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通过申请租住的住房。 本市保障性住房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 第四条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五条解决本市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各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先解决城镇户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 第六条市住建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备案工作。编制建设规划,定期公布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情况,加强各部门联动,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确保准入条件和退出条件审核公正性和准确性。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做好本区域范围内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规划、建设、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年度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资金和建设任务。建立住建、民政、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做好本地区保障性住房对象准入和退出资格审核,确保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 第七条各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住房保障管理实施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从事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建设、申请受理、审核、公示轮候等准入和退出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管理 第八条市住建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各区开展城镇保障性住

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实施目标 一、编制依据 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实施细则》(草案)以及《2004-2010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XX建股份公司有关信息化规划布置。 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XX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实施目标 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企业外部网站;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具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从2007年3月13日开始,到2010年3月13日止,为特级资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渡期。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要求使用一年以上。)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三、实施目的 建立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建立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公司→所属单位和项目”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能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建立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 建立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单位和项目部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第二章目前现状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施工领域的拓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自身也需要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管理体制的进步也迫切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满足现在的管理需求。从而使整个企业都可以依靠科技手段来保障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都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紧迫而又现实的需求。 一年来,公司领导对信息化建设比较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舍得出钱出力,对公司办公楼进行了结构化布线,建立了公司网络机房,购置了一台路由器、一台硬件防火墙、三台服务器(财务、网站、备用)、五台交换机,给每位机关人员配备了计算机,建立了公司门户网站、CCS远程应用U8财务管理系统、CCS远程应用中普审计系统,接通了互联网等。 第三章组织管理机构 一、成立信息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x文峰 副组长:xxxx 成员: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散,自我认可度低,团队人员流动率较大。情况往往是某人好不容易成为熟练工了,却因为看不到职业前景或感觉不受重视而提出辞职。这些中坚力量的离职,会造成客户满意度和运维质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波动。 (4)服务商难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不及时,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IT运维服务外包存在一定风险,关键在于对于IT运维服务外包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招标环节疏于审查、过程监督环节疏于监管、以及事后评价环节疏于考核。通过在招标环节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能力水平、案例等考察可以有效包括准入关;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加强监督可及时发现供应商服务提供能力的异常;通过事后评价可以建立供应商的退出机制,保证供应商提供优秀的服务。 1.2 IT运维服务问题分析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IT运维服务的所有问题的根源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包括流程管理的问题、评价管理的问题、应急管理的问题等等。主要包括:

(1)IT运维服务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IT 运维服务管理方式包括自营管理和外包管理,随着IT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对于IT运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营服务的成本已远远大于外包服务的成本,在某些非关键的领域,应该引入IT运维服务外包这一创新管理模式以降低服务成本,同时将组织自身的IT运维人员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 (2)IT运维服务管理不规范。 IT运维服务人员很忙碌却得不到业务部门认可的根本原因是双方缺少IT运维服务沟通的基本语言,也就是IT运维服务管理规范不明确,导致业务部门对于IT运维服务部门提供哪些服务不清晰、提供服务的流程不清晰、对于服务的评价指标不清晰,同时也导致IT运维服务人员工作职责不清晰、人员间工作交接不顺畅、服务过程缺少监督等。 (3)工作分工设计不合理,忽视梯队建设。 人员管理问题,根源在于运维工作分配不合理,业绩无法考核。若将运维人员分成一、二、三线支持,不同运维人员各司其职,能使有限的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 201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3 年10 月

编制说明 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原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软件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统字[2004]56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42 号)的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统计工作职责。 二、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基本状况,确保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更好地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健康发展,特制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软件制度”)。 三、《软件制度》的实施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100 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含软件认证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500 万元以上,并有软件研发、系统集成服务及 相关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100 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1.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在地统计原则” ,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收集本地区及所属企业(含计划单列市和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统计报表,审核、汇总后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2.《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月报》由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直接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企业名单以上一度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最终发布的百家企业名单为准。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负责落实、督促所在地区企业的报送工作。 3.计划单列市和企业集团的统计报表,在上报本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同时,抄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上报本地区主管部门的时间,由各省市主管部门自定。 4.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只统计合并财务报表后的企业数据,在上报本地区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不含跨地区的集团企业数据,在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报表应含跨地区的集团全部企业数据。 五、上报时间: 1.软件统计年报: 3月(1)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本地区的企业基层表、汇总表及企业数据库文件,于年后31 日前报 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2) 计划单列市和企业集团上报本地区主管部门统计报表的时间,由各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定。 2.软件统计月报: (1) 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本地区的月报汇总表 (电软统综1 表),于月后15 日前通过网上直报或电子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推介

宝信软件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信软件)成立于2000年4月,是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上市软件企业。宝信软件是以宝钢原有的三家从事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子公司,即宝钢计算机公司、宝钢软件公司和宝利公司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宝信软件长期从事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及信息化工程,已具20年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精通信息技术、工艺设备、企业管理的领域专家;先后承担钢铁企业自动化控制与信息系统工程数百项,覆盖大型冶金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掌握了工业IT和AT业最新 的发展技术,熟悉多种系统平台,多种数据库及开发工具。宝信软件2002年的销售额达到6亿多人民币,其中软件收入占89.69%。 宝信软件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信息产业部一级系统集成商资质。宝信软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工程开发设计规范,形成了严密的工程组织、质量管理、设计审查、软件测试、执行监督体系;获得过多项省部级以上技术进步奖。 宝信软件信息化解决方案介绍 宝信软件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要点是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采用ERP+MES+P(的架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ERP)主要解决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企业资源规划( 问题 —

图 1 宝信软件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架构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主要包括销售、物资、设备、财务、运输、OA 人力资源等管理系统,还可以由此出发建立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等决策支持系统。其作用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的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决策。 MES(制造执行系统)包括制造标准管理、作业计划编制、生产指令生成及下达、质量设计、质量管理与质量跟踪、物料跟踪、生产实际收集及生产统计、仓库管理和生产成本的实时控制、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监视等功能。其主要作用是根据ERP系统下达的合同计划,通过生产调度、生产统计、成本控制、物料平衡和能源管理过程组织生产,并将信息加以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及时呈报ERP系统。达到实现ERP与PCS间数据的无缝连接与共享,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与质量设计,统一计划与物流调度,对现场的生产、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PCS(过程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整个生产线的过程控制和单体设备基础自动化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统计局2018年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中、省、市统计部门对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扎实抓好统计信息工作建设与应用,不断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信息网络化发展。针对信息网络化发展要求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计算工作在整改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将本年度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统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廖英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副局长何登富兼任办公室主任,设在局办公室内,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统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化管理进程

按照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统计工作实际,完善了各项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制度,重点抓好计算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为了做好信息化建设,规范统计信息化管理,保障网络安全,我局专门制订了《xx县统计局信息化规章制度》《xx县统计局网络安全保障制度》《xx县统计局病毒检测和网络漏洞检测制度》,对信息化工作管理、内部电脑安全管理、机房管理、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网站内容管理、网站维护责任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实现了全县57个乡镇的统计网络互通,同时,针对部分条件不足的乡镇,我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备的统计专用电脑,有效保障了乡镇基层人员的统计管理工作条件。 三、加强对统计业务数据的处理,强化计算机维护管理 1.认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数据和各类公文的计算机处理工作。 2.按照全市正版化软件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杀毒软件,有效保障我局统计信息工作的安全。 3.为保证计算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我局始终坚持统一管理,分配使用的原则,与各股室签订《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责任书》,并要求各股室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的

公司信息化建设策划方案

XX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进展规划中的一项要紧内容,为了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国政府出台有《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进展战略》、《宁波市信息化进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宁波市信息化进展规划(2003-2007)》等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文件。 本信息化建设方案依据以上政府指导性文件制定而成。 XX公司信息化是公司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内容。XX公司信息化是指公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应用,提高生产、经营、治理、决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XX公司信息化确实是要实现公司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治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信息化,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过程,用信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企业治理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治理、财务等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四是企业电子商务。 一、XX公司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XX公司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1.1、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整个集团公司目前拥有联网电脑约100台。有专门的机房用于存放ERP和用友服务器。还有专门的远程视频会议室。 总公司和旗下分公司在建厂时即建成了覆盖公司要紧生产区域和部门、以电信光纤及ADSL为要紧传输介质的、以百兆交换为主的数据网络,服务于公司信息查询、网络通信、各种数据文件共享、信息存

储、并为《ERP资源治理系统》、《用友财务处理系统》提供硬件支持;总厂还建有程控交换内线电话专网以及电信服务商提供的外线电话网络,服务于总厂的语音通讯;现配备了2名专职网管负责网络治理维护和相关技术服务。 1.2、信息化应用建设初见成效: 公司建有面向公众的对外集团网站,集成公司轴承、公司钛业、公司管业、公司外贸4个子公司网站,进行网上信息公布、产品宣传和收集客户信息反馈。 在2007年8月开始在轴承公司实施《ERP资源治理打算》,涵盖了财务、销售、物料治理、生产打算等模块。 总公司与旗下江苏管业公司财务采纳VPN互联《用友财务处理系统》,对整个集团公司的帐务进行处理,财务数据集中到用友服务器上读取存储。 公司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RO/E、CAXA)技术。 公司在产品防伪上还使用了《中国质量电子监管网防伪查询》和《中国电信168315企业客户服务中心防伪查询》。 由广告公司设计的VIS(品牌推广应用手册)、《集团公司样本》以及目前正在制作的《XX公司专题片》等信息化应用。 1.3、网络扩展应用方面: 有《视频监控系统》、《保安巡逻治理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扩展设施。 1.4、产品制造计算机化操纵方面: 公司拥有热处理的《热处理电炉》,装配的《自动装配流水线》、《轴承激光印字机》,钛业的《自耗真空电弧炉》、《脉冲气象色谱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景区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景区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旅游精品景区和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应该严格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立足于“高起点、快发展”,搭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强力推进“数字景区”的建设。 建设目的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综合应用与基础平台。降低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成本,提高景区“保护、科研、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各岗位职工的思维能力、工作效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职工在景区“保护、科研、开发”工作中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同时为景区领导提供“保护、科研、开发”决策依据的参考信息。 建设要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整合的意义和作用是前提;全体动员,建立富有特色的信息技术培训大环境是基础;构建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的整合是核心;完善各体系设施,构建适应信息技术与部门应用系统的整合应用是保障。 以服务为核心 不仅提供硬软件产品及其维护、规划设计、系统实施、各层次培训等全方位,及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服务,而且通过信息化为景区和旅游行业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政府透明度。 能够把握信息化的清晰主线、提供整体集成框架 在景区和旅游行业提供基于Intranet和web技术的应用集成框架系统。以“智能办公”为核心应用集成框架,使各类应用系统在异构、跨平台、分布式环境中实现信息、功能和过程的集成。 可定制、可拼装、可扩展的方案

根据景区和旅游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用户的特定需求,为用户定制、拼装从“大餐”、“套餐”到“零点”的全系列、各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协作,使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与合作伙伴携手,通过有效的集成和销售渠道的相互渗透,为用户提供成熟产品和技 术,并给与及时、周到的支持和服务。 分布推广 以用户为主体,从最迫切的应用需求出发,共同制定出详细的分步实施、推行计划。eDotOA智能办公系统 >>产品特点 1)组件+框架的系统架构技术 2)信息门户(知识门户) 载释放存储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单一入口访问政府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所需要的信息,易于管理维护和更新,与各类信息系统集成。 3)动态WWW技术,动态权限分配和加 更好的适应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调整,符合企事业单位实际的管理情况。 4)可视化流程设计工具 提供可视化工作流程设计,这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适应性,能够充分满足业务的变化需要。降低维护工作量,提高系统适应能力。 5)公文处理 个人工作台-虚拟的个人办工桌 收件箱,在办箱,发件箱,催办箱,暂停箱,任务列表,我启动的工作公文处理 6)办公助手 公文的及时提示和短消息辅助办公 7)对修改痕迹保留的有力支持 与Word配套的痕迹保留机制 8)系统灵活的访问方式 完全Web操作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的通知(2008)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 度》的通知(2008)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10.22 【实施日期】2008.10.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已经市统计局批准(批准文号为沪统审字[2008]12号),有效期至2010年10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 一、建立制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掌握各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修订实施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 定》,制定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 二、统计范围和起报单位 统计范围:为本市范围内有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政机关,包括50个市级机关和19个区县政府。 起报单位:根据政府信息公开事务运行状况,一般以市和区县两级行政机关为起报单位。区县以下行政机关的统计数据由各区县汇总后报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其中按条线由市级机关汇总的不列入区县汇总范围。(按条线起报的区县行政机关名单附后) 三、组织实施 市、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统计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包括解释统计指标(附后)、组织和协调统计工作、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各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及归口管理的依法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的统计工作,包括提供统计单位名单、布置统计工作、收集及报送统计数据。 四、统计报表的上报要求 (一)各单位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指标目录表》(附后)中各统计指标的报告期别,于每月5日之前报送上月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表(附后)。如遇“元旦”、“国庆”等长假,报送期按国家法定节假日延至该月8日、12日前。 (二)除有特别指明,报表中所有数据均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数据暂缺不详的请“空格”,不应有数据的请填“-”。 五、说明 (一)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

集团公司信息化方案

集团公司信息化方案 一、集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集团以每年40%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配合集团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集团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其中集团生产公司使用XXU8总账报表,商贸公司使用XXNc3.0总账、报表;销售业务使用维涛进销存系统,物流仓储使用实达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集团信息化整体部署规划,集团的信息化存在严重的“集团信息孤岛”现象,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管理不相适应,这一矛盾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来。 目前各核算单位虽说都使用了财务软件,但应用层次普遍不深;现有销售业务处理系统,很多是照搬或模拟手工的核算和管理模式,缺乏对业务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财务总帐、报表不能与进、销、存业务系统一体化结合,业务数据无法达到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要求,销售计划与供应链计划、生产计划无法整体协同,现有的分销物流系统急需优化,更没有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整体产业链的完整供应链计划协同管理。 此外XX集团的组织庞大,急需建立一套适应集团整体管理和监控、决策分析的管 理平台,真正实现集团和下属机构之间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协同管理。 集团信息化的软件应用现状,造成了信息的分散、失真和严重滞后,从集团全面管理的角度来看,集团信息化的发展落后于集团业务发展的步伐,已经无法与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 二、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团对内部的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趋强烈,整合集团资源,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重新构建一套适应和促进集团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设计

旅游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需求 ◆支持政府部门办公和管理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 求、行政管理;各类信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 析和决策支持。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景区)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 务、统一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 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旅游产品信息、服 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 销、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 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 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

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 游购娱的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 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 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2、系统初步设计 旅游信息平台是集食、宿、行、游、购、娱旅游相关产品管理、诚信认证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管理系统,提供游客最全面、最权威的旅游信息查询与旅游产品订购服务。 旅游信息化的落实将从构件化与集成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整合,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构件化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的实现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各类应用利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

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1 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解决方案 (天威诚信) (版本:1.0) 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录 1前言(1) 1.1概述(1) 1.2安全体系(1) 1.3本文研究内容(2) 2**集团企业信息化现状(2) 2.1**集团企业信息化现状(2) 2.1.1**集团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集团信息化现状(2) 2.1.3主要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3)

2.1.4其他问题(4) 2.2**集团企业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4) 2.2.1网络需求分析(4) 2.2.2系统需求分析: (5) 2.2.3安全需求分析第二章**集团企业信息化现状(7) 2.2.4安全管理策略(10) 3**集团企业信息化及安全整体解决方案(13) 3.1**企业信息规划总体方案(13) 3.1.1系统设计原则及进度安排(13) 3.1.2**集团网络拓扑图(13) 3.1.3**集团整体网络概述(13) 3.2网络建设(14) 3.2.1中心机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14) 3.2.2中国实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连接(14) 3.2.3各实业分公司网络与**集团公司连接(14) 3.2.4网络建设方案总结(14) 3.3系统建设(16)

3.3.1财务系统(16) 3.3.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6) 3.3.3门户、OA系统(16) 3.3.4门户系统建设(17) 3.3.5业务管理和运营支撑系统(17) 3.3.6企业信息化管理(17) 3.4安全建设(17) 3.4.1网络边界安全防护(17) 3.4.2入侵检测与防御(18) 3.4.3安全漏洞扫描和评估(20) 3.4.4防病毒系统(20) 3.4.5终端监控与管理(21) 4结束语(22) 4.1论文工作总结(22) 4.2本方案不足之处(22) 1前言 1.1概述

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为配合《2011年赤峰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大力推进我旗统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统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我局统计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局拥有计算机21台,打印机13台,添置了复印机、数码设备、视频音响设备、辅助外设,拥有笔记本电脑4台,同时,在市局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添置了1台服务器,硬件设施上到新的水平。2011年,会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信息化硬件的更新和购置,争取达到每个专业人员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为数据的移动处理和内外网的双向运行提供方便。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为全区统计四级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及开展本单位及乡镇人员的微机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年内除争取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外,至少做到有两人能进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统计报表软件的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设备做到设备档案健全,有维护管理制度。各个专业人员要做到对上级下发的程序会备份,有备份。 三、借助“四级网络”,完善专业程序下发乡镇工作 今年,统计“三级网络”要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形成从自治区到苏木乡镇的四级统计专用网络。“四级网络”建设工作的组织主要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市和旗县区统计局主要做好本地区工程实施的协调配合工作。我局要搭乘“四级网络”建设的东风,除指定专人负责上下沟通,协助乡镇做好“四级网络”接入条件的准备工作,帮助落实设备(计算机、电话)、环境、场地、人员等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

施工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范茂庆 公司受体制、机制和历史问题影响,在力能资源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与当前市场要求不相适应。随着电力建设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司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这困难时期,能及时捋清思路,积极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是抓住了企业的当务之急。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筑企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管理密集型企业 公司施工项目众多,分布面广,管理难度大。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建筑产品的特殊性: 1、生产周期长,要求管理的连续性; 2、产品固定,生产要素流动,管理受地域影响大; 3、产品具有单一性,管理受项目特点影响; 4、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多。 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难点: 1、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2、施工区域分散,资源优化配置难。 工程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企业管理紧密相连,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手段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安全、质量和进度,因此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管理密集型企业。 二、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1、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原则和紧迫性。 对大多数国内建筑企业而言,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应用软件并制定正确的

实施策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企业管理模式的翻版,而是体现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思想,是规范企业管理的工具。 建筑施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加之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各种信息量庞大,存在潜在的风险。如何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并妥善处理,使工程项目可控、在控,已是建筑企业刻不容缓的工作,也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公司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工程管理难点和解决途径。 公司信息化工作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究其实质,在管理上发挥的成效并不多。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真正在管理上发挥效益,必须从全局考虑,提出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 公司各工程项目基本是独立运作,目前的管理手段对项目动态信息掌握数量不够、时效性差,对各项目的经营、进度、质量、安全控制仅靠月度、年度的报表及次数不多的突击、巡回检查,管理难度很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防止恶性事件发生缺乏预见性和控制手段,也造成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从管理理论上看,放权是必须的,问题是缺乏上层管理、监控的有效手段。 信息化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使项目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回总部,使公司准确掌握各项目的第一手资料,实现对项目部的全方位监控,使管理工作简单化和清晰化。 三、公司信息化工作思路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投资大,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方针。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下到上,由内及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企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阶段性目标,按照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运维篇 1、组织IT运维服务面临的问题 【导读】随着组织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的重点从IT建设转向IT运维,IT运维难度不断增加、IT运维成本不断上升、IT运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IT管理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么根源是什么? 1.1 IT运维服务面临的困惑 随着IT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各单位领导和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和不堪重负的问题,据统计,IT运维服务占到IT部门工作量的80%左右。国内企事业单位的IT运维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IT运维工作忙而不受重视。 IT运维服务人员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忙碌,坐不下”,每个IT运维服务人员都很忙碌,到处在各个业务部门间解决和处理问题,就像“救火员”。虽然如此忙碌,但业务人员还是经常抱怨“找不到人”、“解决问题太慢”等等。IT运维服务人员的工作始终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而且工作量也难以量化。运维或信息部门作为单位的业务支撑部门,在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项目立项等工作中话语权较弱,更谈不上决策权,往往是项目建设完成之后才介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到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2)IT系统复杂,维护难度高,风险压力大。 随着组织信息化的不断投入,组织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不断增加,软硬件设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IT运维的复杂性,包括各类开发系统、各类应用架构、不同品牌厂商设备等等,需要不断增加人力投入,IT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单位,系统一旦宕机损失是巨大的,运维部门压力可想而知。有的单位由于缺乏系统的资产管理,运维部门很难准确了解公司到底有多少IT资产,公司是否需要购置新机也缺少数据支撑。在年底审计时全团队奋战多日才能完成单位的IT资产清查工作,然而来年又会因为设备报废,或员工离职而发生很多变化,还是无法做到实时掌握准确数据。 (3)技术人员难培养,流动性大。 大多数时候,运维人员都在进行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且很难得到最终用户的肯定,他们私下用“碌碌无为”、“穷忙族”来形容自己,人心涣散,自我认可度低,团队人员流动率较大。情况往往是某人好不容易成为熟练工了,却因为看不到职业前景或感觉不受重视而提出辞职。这些中坚力量的离职,会造成客户满意度和运维质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波动。 (4)服务商难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不及时,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IT运维服务外包存在一定风险,关键在于对于IT运维服务外包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招标环节疏于审查、过程监督环节疏于监管、以及事后评价环节疏于考核。通过在招标环节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能力水平、案例等考察可以有效包括准入关;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加强监督可及时发现供应商服务提供能力的异常;通过事后评价可以建立供应商的退出机制,保证供应商提供优秀的服务。

吉林省统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吉林省统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按照统计系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对信息化建设、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实际,为保障网络畅通、稳定、高效运行,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特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一部分组织管理与责任划分 第一条全省统计系统各级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并明确一位领导具体分管。 第二条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及运行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级统计机构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开展网络系统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逐级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全省统计系统各级单位、部门设立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网络安全员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吉林省统计局网络安全保密领导小组是全省统计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对全省统计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并对全省统计系统网络安全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各地统计系统的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 第五条省局数据管理中心是全省统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省网络安全工作的统一规划、技术策划、工作协调、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安全监控、审计汇报、培训辅导等。 第六条全省统计系统广域网部分各个节点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由省局数据管理中心负责;省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维护和安全技术管理由省局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各地统计机构本地局域网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在省局数据管理中心的统一指导下,由各地统计机构的技术部门负责。 第七条省局机关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由省局办公室负责,各级统计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保密由相应单位的保密部门负责。 第八条全省统计系统各级单位应建立重大网络故障防范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网络故障、网络系统受到侵袭,应当及时按照预案进行处理。 第二部分网络管理 第九条新增广域网节点必须经过省局数据管理中心审批。凡未经审批建立的网络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