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选修2-2第三章复数全套学案

(完整word版)选修2-2第三章复数全套学案
(完整word版)选修2-2第三章复数全套学案

1

§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 理解数系的扩充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明白复数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6062

复习1:实数系、数系的扩充脉络是:

→ → → ,

用集合符号表示为: ? ? ?

复习2:判断下列方程在实数集中的解的个数(引导学生回顾根的个数与?的关系): (1)2340x x --= (2)2

450x x ++=

(3)2210x x ++= (4)210x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复数的定义

问题:方程210x +=的解是什么?

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定义21i i i ?==-,把新数添进实数集中去,得到一个新的数集,那么此方程在这个数集中就有解为 . 新知:形如a bi +的数叫做复数,通常记为z a bi =+(复数的代数形式)

,其中i 叫虚数单位,a 叫实部,b 叫虚部,数集{}|,C a bi a b R =+∈叫做复数集.

试试:下列数是否是复数,试找出它们各自的实部和虚部。

23i +,84i -,83i +,6,i ,29i --,7i ,0

反思:形如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 和 都是实数,其中 叫做复数z 的实部, 叫做复数z 的虚部.

对于复数(,)a bi a b R +∈当且仅当 时,它是实数;当 时,它是虚数;当 时,它是纯虚数; 探究任务二:复数的相等

若两个复数a bi +与c di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 ,即: , .则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a bi +=c di + ? ;

a bi +=0 ? . 注意:两复数 比较大小.

※ 典型例题

例1 实数m 取什么值时,复数1(1)z m m i =++-是

(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变式:已知复数222

76(56)()1a a z a a i a R a -+=+--∈-,试求实数a 分别取什么值时,分别为(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小结:数集的关系:0,0)0)0,0)a a ??

≠≠??≠??≠=??

实数 (b=0)

复数z 一般虚数(b 虚数 (b 纯虚数(b 例2已知复数a bi +与3(4)k i +-相等,且a bi +的实部、

虚部分别是方程2430x x --=的两根,试求:,,a b k 的值.

变式:设复数(,)

z a bi a b R

=+∈,则z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0

a=B.0

a=且0

b≠

C.0

a≠且0

b=D.0

a≠且0

b≠

小结:复数、虚数、纯虚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两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动手试试

练1. 若(32)(5)172

x y x y i i

++-=-,求,x y的值.

练2. 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

2(1)(23)4(2)

z m i m i i

=+-+-+,当m取何实数时,z是:

(1)实数;(2)虚数;(3)纯虚数;(4)零.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 复数的有关概念;

2. 两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 数集的扩充.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实数m取什么数值时,复数1(1)

z m m i

=-++是实数()

A.0 B.1-C.2-D.3-2. 如果复数a bi

+与c di

+的和是纯虚数,则有()

A.0

b d

+=且0

a c

+≠

B.0

b d

+≠且0

a c

+=

C.0

a d

+=且0

b d

+≠

D.0

b c

+=且0

b d

+≠

3. 如果22

2(32)

z a a a a i

=+-+-+为实数,那么实数a的值为()

A.1或2-B.1-或2

C.1或2 D.1-或2-

4.若22

(1)(32)

x x x i

-+++是纯虚数,则实数x的值是

5. 若()(1)(23)(21)

x y y i x y y i

++-=+++,则实数x= ;y= .

课后作业

1.求适合下列方程的实数与的值:

(1)(32)(5)172

x y x y i i

++-=-

(2)(3)(4)0

x y x i

+-+-=

2. 符合下列条件的复数一定存在吗?若存在,请举出例子;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实部为2

-的虚数

(2)虚部为2

-的虚数

(3)虚部为2

-的纯虚数

2

3

学习目标

理解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平面向量是一一对应的,能根据复数的代数形式描出其对应的点及向量.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 62~ P 64,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复数(4)(3)z x y i =++-,当,x y 取何值时z 为实数、虚数、纯虚数?

复习2:若(4)(3)2x y i i ++-=-,试求,x y 的值,((4)(3)2x y i ++-≥呢?)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复平面

问题: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因此,实数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分析复数的代数形式,因为它是由实部a 和虚部b 同时确定,即有顺序的两实数,不难想到有序实数对或点的坐标.

结论:复数与平面内的点或序实数一一对应.

新知:

1.复平面:以x 轴为实轴, y 轴为虚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的平面叫复平面. 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

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z a bi =+←???→一一对应

复平面内的点(,)Z a b ;

复数z a bi =+←???→一一对应

平面向量OZ u u u r ;

复平面内的点(,)Z a b ←???→一一对应

平面向量OZ u u u r .

注意:人们常将复数z a bi =+说成点Z 或向量u u r

OZ ,规定相等的向量表示同一复数.

3. 复数的模

向量OZ u u u r

的模叫做复数z a bi =+的模,记作||z 或||a bi +.如果0b =,那么z a bi =+是一个实数a ,它的模等于||a (就是a 的绝对值),由模的定义知:

22||||(0,)z a bi r a b r r R =+==+≥∈

试试:复平面内的原点(0,0)表示 ,实轴

上的点(2,0)表示 ,虚轴上的点(0,1)-表示 ,点(2,3)-表示复数

反思:复数集C 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

※ 典型例题

例1在复平面内描出复数23i +,84i -,83i +,6,i ,29i --,7i ,0分别对应的点.

变式:说出图中复平面内各点所表示的复数(每个小正方格的边长为1).

小结:

复数z a bi =+←???→一一对应

复平面内的点(,)Z a b .

4

5

及其几何意义

学习目标

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6667 复习1:试判断下列复数

14,72,6,,20,7,03i i i i i i +----在复平面中落在哪象限?并画出其对应的向量.

复习2:求复数2log 23z i =+的模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 规定:复数的加法法则如下:

设12,z a bi z c di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 ()()()()a bi c di a c b d i +++=+++

很明显,两个复数的和仍然是 . 问题: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吗?

新知:对于任意123,,z z z C ∈,有 1221z z z z +=+

123123()()z z z z z z ++=++

探究任务二: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问题:复数与复平面内的向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讨论过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你能由此出发讨论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吗?

由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有OZ u u u r =12OZ OZ +u u u u

r u u u u r =( )

新知:

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加法可以按照向量的加法来进行(满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法则)

试试:计算

(1)(14)(72)i i +-+= (2)(72)(14)i i -++= (3)[(32)(43)](5)i i i --++++= (4)(32)(43)(5)]i i i --++++[=

反思:复数的加法运算即是:

探究任务三: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问题:复数是否有减法?如何理解复数的减法? 类比实数集中减法的意义,我们规定,复数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新知:复数的减法法则为:

()()()()a bi c di a c b d i +-+=-+-

由此可见,两个复数的差是一个确定的复数.

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减法运算也可以按向量的减法来进行.

※ 典型例题

例1 计算 (56)(2)(34)i i i -+---+

变式:计算

(1)()845i -+(2)()543i i -- (3())

2923

i i +---

小结:

两复数相加减,结果是实部、虚部分别相加减.

例2 已知平行四边形OABC 的三个顶点O 、A 、C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0,32i +,24i -+,试求:

(1)AO u u u r 表示的复数;(2)CA u u u r 表示的复数; (3)B 点对应的复数.

6

变式: ABCD 是复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A ,B ,C 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3,,2i i i +-+,求点D 对应的复数.

小结:减法运算的实质为终点复数减去起点复数,

即:B A AB z z =-u u u r

※ 动手试试 练1. 计算:(1)(24)(34)i i ++-;(2)5(32)i -+; (3)(34)(2)(15)i i i --++--; (4)(2)(23)4i i i --++

练2. 在复平面内,复数65i +与34i -+对应的向量

分别是OA u u u r 与OB u u u r ,其中O 是原点,求向量AB u u u r ,BA u u u r

对应的复数.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两复数相加减,结果是实部、虚部分别相加减,复数的加减运算都可以按照向量的加减法进行.

※ 知识拓展

复数的四则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此时含有虚数单位的看作一类同类项,不含的看作另.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0a =是复数(,)a bi a b R +∈为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2. 设O 是原点,向量OA u u u r ,OB u u u

r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23i -,32i -+,

那么向量BA u u u r

对应的复数是( ) A .55i -+ B .55i -- C .55i + D .55i - 3. 当2

13

m <<时,复数(3)(2)m i i +-+在复平面内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2i i +在复平面内表示的点在第 象限.

5. 已知134z i =+,点2z 和点1z 关于实轴对称,点3z 和点2z 关于虚轴对称,点4z 和点2z 关于原点对称,则2z = ;3z = ;4z =

课后作业

1. 计算:

(1)(65)(32)i i -++;(2)5(22)i i -+;

(3)2213

()(1)()3324

i i i ++--+;

(4)(0.5 1.3)(1.20.7)(10.4)i i i +-++-

2. 如图的向量OZ u u u r

对应的复数是z ,试作出下列运算的结果对应的向量: (1)1z +;(2)z i -;(3)(2)z i +-

§3.2.2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学习目标

1. 理解共轭复数的概念;

7

2. 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6870 复习1:计算(1)(14)(72)i i +-+ (2)(52)(14)(23)i i i --+--+

(3)(32)(43)(5)]i i i --+-+-[

复习2:计算:

2()a b ±=

(32)(32)a b a b +-= (32)(3)a b a b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 规定,复数的乘法法则如下:

设12,z a bi z c di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 2()()a bi c di ac bci adi bdi ++=+++ =()()ac bd ad bc i -++

即: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于两个多项式相乘,只要在所得的结果中把2i 换成1-,并且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即可.

问题:复数的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试试:计算(1)(14)(72)i i +?- (2)(72)(14)i i -?+

(3)[(32)(43)](5)i i i -?-+?+

(4)(32)(43)(5)]i i i -?-+?+[

新知:对于任意123,,z z z C ∈,有 1221z z z z ?=?

123123()()z z z z z z ??=??

1231213())z z z z z z z +=+

反思:复数的四则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也满足其在实数集上的运算律.

探究任务二:共轭复数 新知: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虚部不等于0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

试试:34i +的共轭复数为

a bi +的共轭复数为 bi 的共轭复数为

问:若12,z z 是共轭复数,那么(1)在复平面内,它们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关系为: (2)12z z ?是一个怎样的数?

探究任务三:复数的除法法则

2222

()()()()()()a bi a bi c di ac bd bc ad

a bi c di i c di c di c di c d c d ++-+-+÷+=

==+++-++(0)c di +≠

※ 典型例题 例1 计算:

(1)(34)(34)i i +-; (2)2(1)i +

变式:计算:

(1)(3232i i ;(2)2(1)i -; (3)(2)(12)i i i --

小结:复数的乘法运算类似于实数集上的乘法运算. 例2 计算(1)(12)(34)i i +÷-;

(21996

232(123i

i

-+++

8

变式:计算(1)

2

32(12)

i

i -+,(2)23(1)1i i -+-

小结:复数的除法运算类似于实数集上的除法运算。

※ 动手试试 练1. 计算:(1)(12)(34)(2)i i i +---

练2. 计算:(1)11i i +-, (2)11i i -+, (3)(1)(2)

i i i

-++-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复数的乘除运算;

2. 共轭复数的定义.

※ 知识拓展

i 具有周期性,

即:41n i =;41n i i +=;4221n i i +==-; 43n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复数

5

2

i -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

B .2i -

C .2i --

D .2i -

2. 复数3

1()2的值是( )

A .i -

B .i

C .1-

D .1

3. 如果复数212bi

i

-+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那么

实数b 的值为( )

A

B .-2

C .23-

D .2

3

4.若1z =+,则22z z -的值为

5. 若复数z 满足11z

i z

-=+,则|1|z +的值为

1. 计算:

(1

)1()(1)2i -+;(2)11)()22--+

(3)274i

i

++;(4)25(4)(2)i i i ++

2. 已知23i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px q ++=的一个根,求实数,p q 的值.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复习课)

9

掌握复数的的概念,复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72 复习1:复数集C 、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和自然数集N 之间的关系为:

复习2:已知1510z i =+,234z i =-,12

111

z z z =+,求z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复数这一章的知识结构 问题:数系是如何扩充的?本章知识结构是什么? 新知:

试试:若122,34z a i z i =+=-,且12

z

z 为纯虚数,求

实数a 的值.

变式:(1)12

z z 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下方(不包括

实轴),求a 的取值范围.(2)1

2

z z 对应的点在直线0x y +=,求实数a 的值.

反思:若复数(,)a bi a b R +∈是实数,则 是虚数,则 ;是纯虚数,则 ; 其模为 ;其共轭复数为 . 若(,,,)a bi c di a b c d R +=+∈,则 . ※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m R ∈,复数2(2)(23)1

m m z m m i m +=++--,当m 为何值时, (1)z R ∈?(2)z 是纯虚数?(3)z 对应的点

位于复平面第二象限?(4)z 对应的点在直线30x y ++=上?

变式:已知11m

ni i

=-+,其中,m n 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则m ni +=

小结:掌握复数分类是解此题的关键.在计算时,切不可忘记复数(,)a bi a b R +∈为纯虚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0b ≠,计算中分母不为0也不可忽视. 例2 设存在复数z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2)28()zz iz ai a R +=+∈;试求z 的取值范围

变式:已知复数z 满足||28z z i +=+,求复数z

小结:复数问题实数化是解决复数问题的主要方法,其转化的依据主要就是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基本思路是:设出复数的代数形式(,)z a bi a b R =+∈,由复数相等得到两个实数等式所组成的方程组,从而可以确定两个独立的基本量. 例3 在复平面内 (1)复数22(24)(22)z a a a a i =-+--+,(2)满

足|1||1|4z z ++-=的复数z ,对应的点的轨迹分别是什么?

10

※ 动手试试

练1. 已知复数26(2)2(1)1m

z i m i i

=+-

---,

当实数m 取什么值时,复数是(1)零;(2)虚数;(3)纯虚数;(4)复平面内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对应的复数.

练2. 若2222log (32)log (21)1x x i x x --+++>,则实数的值(或范围)是 .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复数问题实数化是解决复数问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其转化的依据主要就是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基本思路是:设出复数的代数形式(,)z a bi a b R =+∈,由复数相等可以得到两个实数等式所组成的方程组,从而可以确定两个独立的基本量.根据复数相等一般可解决如下问题:(1)解复数方程;(2)方程有解时系数的值;(3)求轨迹问题.

※ 知识拓展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设134z i =-,223z i =-+,则12z z +在复平面内

对应的点(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2(1)i i -?等于( )

A .22i -

B .22i +

C .2-

D .2

3. 复数21

(1)i

+的值是( )

A .2i

B .2i -

C .2

D .2-

4.复数2

1i

+的实部是 ,虚部是

5. (158)(12)i i +--的值是

课后作业

1. 已知(12)43i z i +=+,求z 及z z

.

2. 设1z 是虚数,211

1

z z z =+

是实数,且211z -≤≤(1)求1||z 的值以及1z 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若1

1

11z z ω-=+,求证ω为纯虚数.

写毕业论文的方法(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等)

写毕业论文的方法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2、另有妙用的Ctrl+Z 3、将样式传给其他文档 4、巧用Alt键实现图片的精确定位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三、问题交流【学与问】 1.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2. 每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的序数。 3.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思考与交流】 1. 铜、银、金的外围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2. 符号[Ne]表示Na的内层电子排布与稀有气体元素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O:[He]2s22p4 Si:[Ne]3s23p2 Fe:[Ne]3s23p63d64s2或[Ar]3d64s2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A、D 2. D 3. B 4. C 5. C 6. C是Mg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而A、B、D都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科学探

究1】 1.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的元素数目分别为:第一周期2种;第二周期8种;第三周期8种;第四周期18种;第五周期18种;第六周期32种;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每个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通式为ns1,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通式为ns2np6。因为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一个1s能级,其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跟其他周期的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不同。 2.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相等。 3. s 区有2个纵列,d区有8个纵列,p区有6个纵列;从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可以看出,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及倒数第二层的d电子,呈现金属性,所以s区、d 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4. 元素周期表可分为主族、副族和0族;从教科书中图1-16可知,副族元素介于s区元素和p区之间,处于金属元素向非

利用word制作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利用word制作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1、引言 文档格式方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相应内容格式要求,比如文档中公式的编号和变量的说明,文档中图的编号和标题,文档中表的编号和标题等;二是相应期刊格式要求。比如从内容需要 作者提供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图书分类号等,特别是参考文献和 引用标注需要与相应期刊要一致;三是学位论文或图书格式,这类文 档的特点是内容,篇幅长。比如毕业论文内容要求要有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等。并规定相应部分不得少于多少字。从 网上搜索的高效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看还细致到字体、段落、标题 级别格式、页边距的调整等要求。 例如每一部分用什么样的字体,是否加粗和居中等;段落的行距 是多少。段前段后空出多少等;标题应该分几级,相应的编号如何使用,相应级别的标题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字体和段落等。看起来上述 格式要求很细致到位,但当收到论文的时候,许多老师抱怨学生的 论文格式问题很大,为什么?原因在于学生对于word还没有达到熟 练应用的程度,对其中的有些概念还不甚熟悉,有很多同学只是停 留在文字的输入,字体和段落的调整等。所以最后很多老师就成了 学生的编辑。 2、文档格式概念及论文格式制作。 2.1、一些基本概念。 要解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明白一般性文档格式操作的几个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含义摘自于word帮助文档。 1)字体和段落。这个方面对学生的问题不是很大。大家都知道常用的中文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等。常用英文字体 有“TimesNewRoman”、“arial”等。

段落是指内容意义相对完整独立的。格式上与前后相对分开的一段文字。 在word需要注意回车符和换行符的不同含义,前者可以使文字 分割为不同段落,后者只是在段落内部换行。 2)样式和标题。样式就是应用于文档中的文本“表格和列表的一套格式特征。它能迅速改变文档的外观”应用样式时。可以在一个 简单的任务中应用一组格式。例如,无需采用三个独立的步骤来将 标题样式定为16pt、arial字体、体“居中对齐。只需应用“标题”样式即可获得相同效果。word有9个不同的内置标题样式。从“标 题1”到“标题9”用户还可以创建或应用其他类型的样式。例如段 落样式、字符样式、表格样式、列表样式等。 3)页眉和页脚”是文档中每个页面页边距的顶部和底部区域”可以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文本或图形。例如。页码、日期、公司徽标、文档标题、文件名或作者名等。这些信息通常打印在文档中每页的 顶部或底部,通过单击(视图)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可以在页眉 和页脚区域中进行处理。 4)脚注“尾注和题注”在文档中。将指针停留在注释引用标记上。注释引用标记用于指明脚注或尾注包含附加信息的数字、字符。或 字符的组合”脚注的注释文字的位置在页面底端。尾注的注释文字 的位置在文档结尾处。题注是可以添加到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 项目上的编号标签”在文档中插入表格“图表或其他项目时。可让word自动添加题注。或者。如果您已经插入了项目。可以手动添加 题注”可以为不同类型的项目设置不同的题注标签和编号格式。例如。“表格2”和“公式1-A”。或者更改一个或多个题注的标签。 例如。将“表6”改为“图表6”.还可以创建新的题注标签。如(照片)”如果后来添加“删除或移动了题注,可以方便地更新所有题注 的编号。 5)节和分节符。“节”是这也是word软件中实现对文档内部分 块格式布局的控制。“分节符”在一页之内或两页之间改变文档的 布局,只需插入“分节符”即可将文档分成几节,然后根据需要设 置每节的格式。网络上也有不少介绍分节符用途的文章。例如,可

计量经济学第五章 练习题教案资料

计量经济学第五章练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商品需求函数为 u x b b y i i i ++=10,其中y 为需求 量,x 为价格。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 A.2 B.4 C.5 D.6 2. 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 x D t t t C 45.035.5550.100?++=,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01?D ,所有参数均检 验显著,则城镇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 A.x t t C 45.085.155?+= B.x t t C 45.050.100?+= C.x t t C 35.5550.100?+= D.x t t C 35.5595.100?+=

3 设消费函数为 u x b x b a a y i i i i D D +?+++=1010,其中虚拟变量D=???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01,当统计检验表明 下列哪项成立时,表示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有一样的消费行为( )。 A.0,011==b a B.0,011≠=b a C.0,011=≠b a D. 0,011≠≠b a 4. 设消费函数 u x a a y i i i b D +++=10,其 中虚拟变量?? ?= 01南方北方 D ,如果统计检验表明 01≠α成立,则北方的消费函数与南方的消费函数是 ( )。 A.相互平行的 B.相互垂直的

C.相互交叉的 D.相互重叠的 5. 假定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内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维持在某一水平,当月收入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元时,边际消费倾向将明显下降,则描述消费(C )依收入(I )变动的线性关系宜采用( )。 A. ?? ?≥=+?++=元 元10001 10000 ,210I I D D u I b I b a C t t t t π B. ?? ?≥=+++=元 元10001 10000 ,210I I D D u I b b a C t t t π C. 元1000,)(**10=+-+=I u I I b a C t t t D. u I I b I b a C t t t t D +-++=)(*210,D 、I *同上 6. 下列属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是( )。 A. u y b y b x b y t t t t t a +++++=--Λ22110

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D ) A. 6s B. 2d C. 3f D.7p 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D ) A. N B. M C. L D.K 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B ) A. s能级 B. p能级 C. d能级 D. f能级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C ) A. K+1s22s22p63s23p6 B. F 1s22s22p5 C. S2-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能层数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1)三ⅦA 1s22s22p63s23p5Cl HClO4 (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Ca Ca(OH)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快速用word做毕业设计目录方法

微软WORD这个软件大家都很熟悉,但有不少功能我们并没有用到,其中不乏非常实用的。今儿个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这对那些用WORD写书,写论文的朋友很有帮助。 优点:用WORD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但快捷,而且阅读查找内容时也很方便,只是按住Ctrl点击目录中的某一章节就会直接跳转到该页,更重要的是便于今后修改,因为写完的文章难免多次修改,增加或删减内容。倘若用手工给目录标页,中间内容一改,后面页码全要改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应该自动生成的目录,你可以任意修改文章内容,最后更新一下目录就会重新把目录对应到相应的页码上去。 步骤:(以下内容在WORD2003中操作,其它版本WORD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1.1.1×××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

3.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1”选“修改”,会弹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4.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1.1;1.1.1;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5.当都定义好后,我们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把光标移到文章最开头你要插入目录的空白位置,选[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计量经济学总结教案资料

计量经济学复习范围 一、回归模型的比较 1.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观察分析 (1)回归系数的符号和值的大小是否符合经济理论要求 (2)改变模型形式之后是否使判定系数的值明显提高 (3)各个解释变量t 检验的显著性 2.根据残差分布观察分析 在方程窗口点击View \ Actual ,Fitted ,Residual\Tabe (或Graph ) (1)残差分布表中,各期残差是否大都落在σ ?±的虚线框内。 (2)残差分布是否具有某种规律性,即是否存在着系统误差。 (3)近期残差的分布情况 二、 判断新的解释变量引入模型是否合适(遗漏变量检验) 1、基本原理 如果模型逐次增加一个变量, 由于增加一个新的变量,ESS 相对于RSS 的增加,称为这个变量的“增量贡献”或“边际贡献”。 不引入:0H (即引入的变量不显著) ())'','(~) ''/(/' k k F k n RSS k ESS ESS F new old new --= 或 )'','(~/)1(/)(' '2' 2 2k k F k n R k R R F NEW OLD NEW ---= 其中,'k 为新引进解释变量的个数,''k 为引进解释变量后的模型中参数个数。 判别增量贡献的准则:如果增加一个变量使2 R 变大,即使RSS 不显著地减少,这个变量从边际贡献来看,是值得增加的。 若F>F 或者对应的P 值充分小,拒绝 则认为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合适;否则,接受 则认为引入新的解释变量不合适。 三、伪回归的消除 如果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均虽随时间而呈同趋势变动,如果不包含时间趋势变量而仅仅是将Y 对X 回归,则结果可能仅仅反映这两个变量的同趋势特征而没有反映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这种回归也称为伪回归。

利用Word制作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文档

利用Word制作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文档Using word to make the template document of graduati on thesis 编订:JinTai College

利用Word制作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文档 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1、引言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本科生以上高等教育过程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对相关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与博士生作为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论文撰写能力及文档编辑能力应该有很强的基础。但对于一般与计算机关系不大的学科的学生文档编辑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作为本科生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在教学过程中格式问题更是普遍存在。 文档格式方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相应内容格式要求,比如文档中公式的编号和变量的说明,文档中图的编号和标题,文档中表的编号和标题等;二是相应期刊格式要求。比如从内容需要作者提供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图书分类号等,特别是参考文献和引用标注需要与相应期刊要一致;三是学位论文或图书格式,这类文档的特点是内容,篇幅长。

比如毕业论文内容要求要有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等。并规定相应部分不得少于多少字。从网上搜索的高 效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看还细致到字体、段落、标题级别格式、页边距的调整等要求。 例如每一部分用什么样的字体,是否加粗和居中等;段落 的行距是多少。段前段后空出多少等;标题应该分几级,相应 的编号如何使用,相应级别的标题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字体和段落等。看起来上述格式要求很细致到位,但当收到论文的时候,许多老师抱怨学生的论文格式问题很大,为什么?原因在于学 生对于word还没有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对其中的有些概念 还不甚熟悉,有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输入,字体和段落的调整等。所以最后很多老师就成了学生的编辑。 2、文档格式概念及论文格式制作。 2.1、一些基本概念。 要解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明白一般性文档格式操作的 几个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含义1)字体和段落。 这个方面对学生的问题不是很大。大家都知道常用的中 文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 等。常用英文字体有“times new roman”、“arial”等。

化学选修三答案

1. A、D 2. D 3. B 4. C 5. C 6. C是Mg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而A、B、D都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1. 能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能层数 2. 碱金属稀有气体 3. 4. (1)三ⅦA 1s22s22p63s23p5 Cl HClO4 (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 Ca Ca(OH)2 5. 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或p,而副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后填入的能级为d或f;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为最外层的s、p能级,都不包含d能级,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除最外层的s、p能级外,还包含次外层的d能级及倒数第三层的f能级。 6.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1s1),既可以失去这一个电子变成+1价,又可以获得一个电子变成-1价,与稀有气体H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H的电子排布和化合价不难理解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放在ⅠA,又可以放在ⅦA。 7.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例如,第三周期元素:根据Na、Mg、Al与水的反应越来越

困难,以及NaOH、Mg(OH)2、Al(OH)3碱性递减,说明Na、Mg、Al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Si、P、S、Cl形成氢化物越来越容易,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以及H2SiO3、H3PO4、H2SO4、HClO4酸性递增,说明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8. 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9.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就会随着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10. 第八周期总共应有50种元素。 *11. (略) 复习题参考答案 1. A 2. A 3. A 4. B 5. (1)Na K Mg Al C O Cl Br Ar Ar (2)NaOH (3)K>Na>Mg (4)H2O 2H2O+2Na =2NaOH+H2↑> (5)NaBr (6)18 6 CO2和SO2。 7 X在第二周期ⅥA族,Y在第三周期ⅥA族;SO2和SO3。 *8 (略)*9 (略)*10 (略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略) 2.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差两个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差一个电子达到2e-稳定结构,所以一个氧原子只能与两个氢原子成键,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分子为H2O。 3. 二氧化碳的结构为O=C=O,所以其分子中有两个碳氧σ键和两个碳氧π键。 4. 键能和键长都是对共价键稳定程度的描述,Cl2、Br2、I2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表明Cl2、Br22、I2分子中的共价键的牢固程度依次减弱。 5. 键能数据表明,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键能却小于C—C键能的三倍,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说明乙烯和乙炔中的π键不牢固,容易被试剂进攻,故易发生加成反应。而氮分子中N≡N非常牢固,所以氮分子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如何用WORD写论文

如何用word写论文 又到一年毕业时,这个送给大家。希望能有所帮助。我们相信利用这个介绍撰写您的论文不但能够使您在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得心应手,而且也将对您应用微软的word文字处理系统的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 2.1第一步确定您的论文版面 进入word以后,您首先要按以下步骤进行您的论文版面的设置: 在主菜单“文件”中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然后在“纸张大小”一栏中选择A4纸,在“页边距”一栏中选择如下参数:上:4.3cm,下:4.3cm,左:3.17cm,右3.17cm;页眉:3.3cm,页脚:3.25cm。在“版面”一栏中关于“页眉页脚”选项中选“奇偶页不同”。 该项选择将保证页面的设置与本样本一致,本样本是按照中科院的论文格式要求设置的。 2.2word屏幕介绍 word的屏幕从上到下,分别由标题栏、主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主菜单栏中,“插入”下拉菜单中常用的是“题注”、“交叉引用”、“索引与目录”、“图文框”;“格式”下拉菜单中常用的是“字体”和“段落”、以及下面十分强调的“样式”。特别要注意的是主菜单中“格式”下拉菜单中的“字体”与“段落”是给您调整个别段落和字体用的,对应于格式工具栏中的第二与第??钅谌荨6?趙ord的“样式”菜单中的“字体”与“段落”菜单对应的是全篇论文的统一格式对应于格式工具栏中的第一项。也就是说,格式工具栏中的第一格中下拉菜单将给出您现在正在使用的具体的格式,是具体样式的“样式库”。通过选择该栏中的样式可以定义您文中的格式。您可以试一试选中某个段落后,再通过该栏中选择一个“样式”,该段落即会改变成您选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格式。试试! 2.3您千万要使用“样式” 要有效使用word软件,样式是word处理文档的一个主要手段。如果您用word来处理文档,又不使用“样式”的话,那么您不算会使用word! 2.3.1什么是样式?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师用书(人教版)

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容特点、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建议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吴国庆、俊、徐伟念、王建林、忠斌、胡晓萍、学英、王乾(按编写顺序)本书审定者: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俊 责任绘图:宏庆 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5年6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Word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W o r d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摘要 正文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 ABSTRACT Contents Key Words:the first,the second,the third 1.名称 1.1 标题 正文…… 1.2 标题 正文…… 1.2.1 标题 正文…… 1.2.2 标题 正文…… 1.3 标题 正文…… 2.名称 2.1 标题 正文 2.1.1

正文……脚注格式1 1专着: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作者.专着.书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 .作者.期刊.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作者.论文名称: 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写作年度 专利文献: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 .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光盘: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年(光盘序号) 互联网:注释编号(阿拉伯数字流水号).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着,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精选-《计量经济学》第五章精选题及答案

第五章 异方差 二、简答题 1.异方差的存在对下面各项有何影响? (1)OLS 估计量及其方差; (2)置信区间; (3)显著性t 检验和F 检验的使用。 2.产生异方差的经济背景是什么?检验异方差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3.从直观上解释,当存在异方差时,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优于OLS 法。 4.下列异方差检查方法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1)图示法 (2)Park 检验 (3)White 检验 5.在一元线性回归函数中,假设误差方差有如下结构: () i i i x E 22σε= 如何变换模型以达到同方差的目的?我们将如何估计变换后的模型?请列出估计步骤。 三、计算题 1.考虑如下两个回归方程(根据1946—1975年美国数据)(括号中给出的是标准差): t t t D GNP C 4398.0624.019.26-+= e s :(2.73)(0.0060) (0.0736) R 2=0.999 t t t GNP D GNP GNP C ??? ???-+=??????4315.06246.0192.25 e s : (2.22) (0.0068)(0.0597) R 2=0.875 式中,C 为总私人消费支出;GNP 为国民生产总值;D 为国防支出;t 为时间。 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国防支出对经济中其他支出的影响。 (1)将第一个方程变换为第二个方程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变换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者减弱异方差,那么我们对误差项要做哪些假设? (3)如果存在异方差,是否已成功地消除异方差?请说明原因。

(4)变换后的回归方程是否一定要通过原点?为什么? (5)能否将两个回归方程中的R2加以比较?为什么? 2.1964年,对9966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如下: 资料来源:“The Structure of Economists’Employment and Salaries”, Committee on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eport on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vol.55, No.4, December 1965. (1)建立适当的模型解释平均工资与年龄间的关系。为了分析的方便,假设中值工资是年龄区间中点的工资。 (2)假设误差与年龄成比例,变换数据求得WLS回归方程。 (3)现假设误差与年龄的平方成比例,求WLS回归方程。 (4)哪一个假设更可行? 3.参考下表给出的R&D数据。下面的回归方程给出了对数形式的R&D费用支出和销售额的回归结果。 1988年美国研究与发展(R&D)支出费用单位:百万美元

庞浩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整理版电子教案

庞浩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整理版

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 任课老师:姜婷 By fantasy 题型:单选20*2 多选5*3 判断 5*3 计算 3*10 第一章导论 计量经济学数据类型: 时间序列数据: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如月度.季度.年度)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可以是时期数据,也可以是时点数据。如逐年的GDP CPI 截面数据: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某个指标在不同空间的观测数据。如某一年各省GDP 面板数据:指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如在居民收支调查中收集的对各个固定调查户在不同时期的调查数据。 虚拟变量数据:某些客观存在的定性现象,如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等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总体回归函数的表示形式: 条件期望形式: 个别值形式: 样本回归函数的表示形式: 条件均值形式 个别值形式 随机扰动项和残差项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随机扰动项代表总体的误差,反应了未知因素、模型设定误差、变量观测误差;残差代表样本的误差,残差=随机误差项+参数估计误差。随机扰动项无法直接观测;残差的数值可以求出。联系:残差概念上类似于随机扰动项,将残差引入样本回归函数和随机引入总体回归函数的理由是相同的。 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P31 随机扰动项和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 零均值假定: 同方差假定: 正态性假定: 无自相关假定: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样本回归线的性质:P34 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 Yi估计值的均值等于实际值的均值: 剩余项的均值为零: 被解释变量估计值与剩余项不相关: 解释变量与剩余项不相关: 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P36 (BLUE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线性特性: 无偏性: 最小方差性: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人教版化学选修4

回归课本之选修4 1.化学反应与能量 P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该实验中,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采取了哪些措施?每一次实验一共要测量几次温度?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时是测量最高温度。除大小两个烧杯外,还有有两种重要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什么?注意观察它们的位置。50mL 0.5 mol/L盐酸温度为t1℃,50mL 0.55mol/L NaOH溶液温度为t2℃,混合溶液最高温度为t3℃,写出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的表达式(注意单位)。为了使盐酸充分中和,采用0.55mol/L NaOH的溶液,使碱过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生成液态水);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除有H+、OH-外,如弱酸、浓硫酸、弱碱或生成沉淀的反应热与中和热的对比)。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0 kJ。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P18 实验2-1,明确实验目的,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内)拉(压)针筒活塞,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不漏气。] P20 实验2-2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草酸为弱酸,生成的Mn2+作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率越来越快。 P21 实验2-3,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硫酸起酸的作用,Na2S2O3发生歧化反应。P22实验2-4,P23科学探究1,H2O2分解的催化剂可以是MnO2,也可以是Fe3+。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热效应。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中,温度和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浓度和压强只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 P26 实验2-5,Cr2O72-和CrO42-的颜色及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实验2-6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在血红色溶液中加入NaOH颜色变浅。[血红色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3++3SCN-℃Fe(SCN)3,加入NaOH时,Fe3++3OH-= Fe(OH)3↓平衡左移,Fe(SCN)3浓度变小,血红色变浅。] P28 实验2-7,记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阻止温度升高,但温度最终比原来高,颜色变深;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阻止温度降低,但最终比原来低,颜色变浅。理解只能减弱不能抵消。 P29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正确书写,只与温度有关。 P36 自由能的变化。具体某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时,判断外界条件。如: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计量经济学教案

计量经济学教案 应用经济学教研室 2006年5月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计量经济学 (1) 1.2计量经济学方法论 (2) 第2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7) 2.1回归分析概述 (7) 2.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2) 第3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0) 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0) 3.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39) 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置信区间 (43) 第4章异方差性 (49) 4.1异方差的概念 (49) 4.2异方差的后果 (51) 4.3异方差的检验 (52) 4.4异方差的修正 (54) 4.5案例—居民储蓄模型估计 (56) 第5章序列相关性 (59) 5.1序列相关性 (59) 5.2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61) 5.3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62) 5.4序列相关性的修正 (64) 5.5案例—地区商品出口模型估计 (67) 第6章多重共线性 (70) 6.1多重共线性 (70) 6.2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71) 6.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73) 6.4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74) 6.5案例—服装市场需求函数 (75) 第7章随机解释变量和虚拟变量 (78) 7.1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78) 7.2虚拟变量模型 (83) 第8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89) 8.1生产函数模型 (89) 8.2需求函数模型 (96) 第9章滞后变量模型 (102) 9.1滞后变量模型的基本概念 (102) 9.2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 (103) 9.3滞后变量模型的构造 (107) 9.4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09) 9.5案例—我国长期货币流通量需求模型 (111)

Word教程推荐:如何用Word制作流程图

Word教程推荐:如何用Word制作流程图内容简介:在日常的很多实际任务中,我们可能需要表达某个工作的过程或流程。有些工作的过程比较复杂,如果你仅仅用文字表达,通常是很难描述清楚的。与此同时,听者也难于搞懂,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绘制工作流在日常的很多实际任务中,我们可能需要表达某个工作的过程或流程。有些工作的过程比较复杂,如果你仅仅用文字表达,通常是很难描述清楚的。与此同时,听者也难于搞懂,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绘制工作流程图,图形的直观性会让双方都大大获益。 笔者曾经介绍过用MS VISIO 2002制作工作流程图的方法,但是很多朋友反映自己的电脑上并没有安装VISIO,而且对VISIO还有种陌生感。为了便于更多的朋友轻松地制作工作流程图,下面我们介绍利用Word制作漂亮工作流程图的方法。 任务要求:这里我们还是以制作毕业论文写作流程图为例,该工作流程图表达的是数理信息学院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 步骤一:页面和段落的设置 步骤二:制作流程图的标题 步骤三:绘制流程图框架 步骤四:流程图的对齐与修饰 步骤五:添加连接箭头 步骤六:添加折线连接符和说明性文字 为了让朋友们对制作目标有个大概的了解,下面先来看一下完成后的效果图(图1)。

为了提高工作流程图的制作效率,在具体制作之前应该先在头脑中构思一下流程图的大概效果,最好能够在稿纸上把效果图画出来,这往往比边想边做要快很多。 在纸上画好草图之后,我们就可以打开Word 2003进行具体的制作了,本例的操作是在Word 20 03中进行的,使用Word其它版本的朋友可以参照进行。 步骤一:页面和段落的设置 为了流程图有较大的绘制空间,我们先来设置一下页面。 1.启动Word 2003,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并切换到页面视图。选择菜单“文件→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边距”选项卡中,设置上下边距为“1厘米”,左右边距为“2厘米”(图2),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2.由于后面要在自选图形中输入文字,为了让输入的文字在垂直方向上看起来居中,这里顺便设置一下段前距。选择菜单“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设置段前间距为“1行”,完成后单击“确定”(图3)。

计量经济学实验实验教案

《计量经济学实验》实验教案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统计教研究室

《《计量经济学实验》实验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实验(Econometrics Experiment )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指导书名称:《经济计量学---模型方法与应用》、《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实验学时:30 实验学分: 1 面向专业:经济学类本科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经济学类各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能够独立建立并应用单方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会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 。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化解繁杂的计算过程,使学生用相关的软件独立地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及方法来研究实际的经济 问题,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中使用数量分析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计量经济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计划使用Eviews 及SPSS软件)的使用;能用Eviews 及SPSS软件来 建立单方程、联立方程模型和理解其它相关的教学内容,能上机运算、看懂输出结果并结合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要求学生能独立地运用统计资料建立实用的、可靠的计量经济模型。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Eviews Version 3.1 》, Copyright 1994-1998( 美国) [2]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使用指南》,张晓峒编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

使用word制作论文必备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2、另有妙用的Ctrl+Z 3、将样式传给其他文档 4、巧用Alt键实现图片的精确定位 5、去除Word页眉下横线 6、设置上下标注 7、选择合适的粘贴格式 8、斜线表头的处理 9、自动标注汉字拼音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Word中将文档分成两栏,然后再插入页码时,每页两栏只有一个页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两栏各有一个页码,例如在打试卷、文件等时,一般都是将纸张大小设置成8开纸,然后在文档中分成两栏,我们要求左右两栏各有一个页码,而且页码是连续的,那么用传统的调入页码方法将不能实现。其实,Word可以自动在两栏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