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中国叉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叉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叉车销量受益于叉车产品的需求属性,近几年,叉车行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2018年,叉车行业在国内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销售量屡破新高,2018年销售量突破50万台,2021年叉车销量突破100万台,达到109.94万台。
2021年1至10月份累计销售叉车930593台,同比增加290952台,增长45.5%;其中:内企累计销售856335台,同比增加266203台,增长45.1%;外企累计销量74258台,同比增加24749台,增长50%;电动叉车累计销售547526台,同比增加229175台,增长72%;电动叉车占比58.83%,内燃叉车累计销量383067台,同比增加61777台,增长19.2%。
二、叉车出口现状中国海关将叉车分为其他电动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工作车(84271090)、集装箱叉车(84272010)、其他机动叉车其他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工作车(84272090)和未列名叉车等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作车(84279000)四种。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在国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国外叉车生产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使得中国叉车出口量增长迅速,到2021年底中国叉车出口量上升至278.38万台,同比上升37.57%。
叉车行业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下,国内龙头有望依托国内高速增长的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提升份额,逐步成长为具有强竞争力的全球巨头。
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其他电动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工作车出口数量为408712台,出口金额为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57.19%。
2021年其他机动叉车其他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工作车与未列名叉车等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作车出口量与出金额均实现正增长。
三、无人叉车市场格局“无人叉车”又称“无人驾驶叉车”或“叉车AGV”,是一种智能工业车辆机器人,它融合了叉车技术和AGV技术,与普通AGV相比,它除了能完成点对点的物料搬运之外,更能实现多个生产环节对接的物流运输,不仅擅长高位仓库、库外收货区、产线转运三大场景,而且在重载、特殊搬运等场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现状分析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现状分析一、减速器简介1.减速器种类a) RV(Rot-Vector)减速器RV减速器是在摆线针轮传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二级减速和中心圆盘支承结构。
自1986年投入市场以来,因其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运动精度高、回差小、低振动、刚性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是机器人的“御用”减速器。
b) 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由三部分组成:谐波发生器、柔性论和刚轮,其工作原理是由谐波发生器使柔轮产生可控的弹性变形,靠柔轮与刚轮啮合来传递动力,并达到减速的目的;按照波发生器的不同有凸轮式、滚轮式和偏心盘式。
谐波减速器传动比大、外形轮廓小、零件数目少且传动效率高。
单机传动比可达到50-4000,而传动效率高达92%-96%。
c) 行星减速器行星顾名思义行星减速器就是有三个行星轮围绕一个太阳轮旋转的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声低。
具有功率分流、多齿啮合独用的特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产品,其性能可与其它军品级行星减速器产品相媲美,却有着工业级产品的价格,被应用于广泛的工业场合。
2.精密减速机的市场现状目前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减速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V减速器,另一种是谐波减速器。
在关节型机器人中,由于RV减速器具有更高的刚度和回转精度,一般将RV减速器放置在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而将谐波减速器放置在小臂、腕部或手部。
对于高精度机器人减速器,日本具备绝对领先优势,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机被日本的纳博斯特克Nabtesco和哈默纳科HarmonicDrive两家垄断,包括ABB、FANUC、KUKA 等国际主流机器人厂商的减速器均由上述两家公司提供。
其中哈默纳科在工业机器人关节领域拥有15%的市场占有率,纳博斯特克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
二、国际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概况1.国外精密减速机市场发展概况国外的减速器,以德国、丹麦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占据优势,减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业机器⼈技术应⽤专业调研报告⼯业机器⼈技术应⽤专业⼈才需求调研报告2019年12⽉13⽇⽬录⼀、⼯业机器⼈⾏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业机器⼈正向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 (1)(⼆)中国已成为全球最⼤的机器⼈市场 (2)(三)国家⼤⼒⽀持机器⼈产业的发展 (3)(四)加强⼯业机器⼈应⽤⼈才培养势在必⾏ (4)⼆、⼯业机器⼈技术应⽤⼈才需求分析 (4)(⼀)机器⼈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量⾼技能⼈才 (4)(⼆)⼯业机器⼈应⽤⼈才极度缺乏 (5)(三)企业对⼯业机器⼈技术应⽤⼈才要求偏⾼ (5)三、⼯业机器⼈技术应⽤专业岗位职业能⼒分析 (6)(⼀)专业⾯向的职业岗位群 (6)(⼆)职业岗位群核⼼职业能⼒要求 (6)四、对我校⼯业机器⼈技术应⽤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8)(⼀)思考 (8)(⼆)建议 (9)⼯业机器⼈技术应⽤专业⼈才需求调研报告⼯业机器⼈技术应⽤专业是最近⼏年开始的新型专业,2019年纳⼊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录,我校与国内机器⼈技术制造和服务企业深圳拓野机器⼈⾃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探索开办⼯业机器⼈技术应⽤专业。
为了办好⼯业机器⼈技术应⽤专业,使专业⼈才培养的⽬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学校组织开展本次调研,通过与合作企业。
⼯业机器⼈应⽤⾏业等⾛访调研分析,从宏观上把握⽤⼈单位对本专业的⼈才需求。
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定位、⼈才培养⽬标和教学改⾰思路等,提出⼯业机器⼈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建议。
⼀、⼯业机器⼈⾏业发展现状分析(⼀)⼯业机器⼈正向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科学技术是第⼀⽣产⼒,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新,必将带动⽣产⼒的不断发展和⽣产关系变⾰。
⾃⼯业⾰命以来,⼈⼒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
进⼊21世纪,⼯业机器⼈⽣产进⼊⼈们的视野,⼯业机器⼈是实现⾃动化⽣产,提⾼社会⽣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产⼒发展的有效⼿段。
随着⼯业机器⼈向更深更⼴⽅向的发展以及机器⼈智能化⽔平的提⾼,机器⼈的应⽤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到其他制造业,进⽽推⼴到诸如采矿机器⼈、建筑业机器⼈以及⽔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等各种⾮制造⾏业。
中国无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优势、发展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无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优势、发展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无人经济概述、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发展优势1、无人经济概述2018年,受外部经济化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及互联网和工业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中国国内商业环境正发生着新的改变。
说到无人经济,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末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自动售货机就是无人经济最原始的雏形,而如今在马云“无人超市”的带领下,无人经济开始快速走红成为互联网时代最火热的新宠。
无人经济,主要指的无人值守服务,是基于智能技术,在新零售、娱乐、生活、健康等消费场景下实现的无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务。
无人经济除商业领域以外,还包括制造领域,如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
“无人经济”定义为: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RFID等线上线下传感技术,以互联网的网络服务为依托,所提供的没有服务人员全部依靠消费者自助完成的新经济场景。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无人经济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日常生活消费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无人经济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脉络:2、无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发展优势"无人经济"可以无"人",可以不用现金,但不可无"规矩",更不可无"监管"。
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此,才能为"无人经济"的良性竞争、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无人化是商业演化过程中的选择之一。
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无人化"概念的爆火: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而"无人经济"在当下,又恰逢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于一身,因此也让资本的春风吹到了这里,使之成为今年下半年最热的风口之一。
工业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周期叠加成长,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新一轮上升

`报告编号: NRC20-AIT33 首次报告日期:无 相关报告:分析师倪瑞超 Tel ************E-mai ******************SAC 证书编号:S0870518070003 ⏹ 主要观点下游景气复苏,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周期向上。
经济景气向上的时候,PMI 走强,带动企业盈利修复,工业企业利润好转会拉动相关生产和主动补库存的过程,当生产供不应求、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时候,企业会加大资本开支,反映为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
历史复盘来看,工业机器人销量与工业企业的库存周期相关。
制造业PMI 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持续复苏。
工业企业利润在5月份实现转正,6月份进一步改善。
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在今年年初受到疫情冲击,库存被动抬升。
目前进入到被动去库存阶段,库存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
未来随着疫情带来的库存抬升去库存完成以后,预计将在下半年正式开启此来的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
2020年1-7月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1.6万台,同比增长10.4%。
我们认为主要由于疫情冲击下,部分制造企业加速机器换人的步伐。
随着下半年新一轮补库存周期的开启,工业机器人销量和产量有望实现新一轮在周期(库存周期)和成长(机器换人)叠加下的高速成长。
工业机器人长期看是成长行业。
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报率的缩短加速机器换人,中国机器人密度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机器人性价比突出带来进口替代,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三个长期成长逻辑。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32.76万台,2019年-2025年销量复合增长率为14%。
根据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数据,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17.1万台,同比增长15%。
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83亿元,整体市场规模(含集成和软件)为2650亿元。
行业各个环节突破重点和难点不一样。
上游零部件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RV 减速器,目前国内RV 减速器和国外龙头企业的差距在于产品一致性和实际使用验证方面,国内RV 减速器企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面临放量和成本的两难选择,国内企业采用和本体企业抱团的方式来应对。
浅谈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 业 技 术7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01.074浅谈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应对措施罗孔昭 叶磊(四川省荥经中学 四川雅安 625200)摘 要:我国机器人领域发展至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本文对国内外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态势和我国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展开研究,探讨我国机器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力求为我国机器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 问题 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074-021920年世界上第一次诞生“机器人”这一名词,作为一种对未来科技的幻想出现在科幻剧本上。
早期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操作简单工具,现阶段机器人则可以在更多领域为人类服务,模拟人的思维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并逐渐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目前,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制造和开发机器人并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1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前由美国150多名研究专家共同完成的《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强调未来机器人发展在国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他们坦言,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成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存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帮助解决人类面对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医疗设施、极限条件作业、未知领域探索等诸多挑战性难题。
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中阐述,随着智能机器人在家用电器领域的使用,家电机器人将成为继电视和手机之后,大批量进入家庭消费的电子产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器人产业的人工智能化已是必然趋势,并且会更加平民化,势必会带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调研报告摘要:中国作为世界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即展现出数量优势,又展现出速度优势。
并且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政策分析中国作为世界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即展现出数量优势,又展现出速度优势。
据IFR统计,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300亿美元,而中国独占1/3,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之冠。
并且根据IFR2019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国2017年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台数平均数达到97,首次突破世界平均数,但与韩国(710)、新加坡(658)、德国(322)、美国(200)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这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主体早期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但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尤其是2013年跃居全球首位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以下游的系统集成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开展中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产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工业机器人的最初规模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
工业机器人主要以点焊、弧焊、装配和搬运机器人为主,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本地区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为充分论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是否合理,我们于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开展了社会调研活动。
1、调研主要形式包括:单位走访、座谈会、电话问询、问卷调查等。
2、调研目的:(1)制造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
(2)统计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3)与企业工程师探讨潜在技术型岗位的需求状况。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人形机器人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5)第四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7)第五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第六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0)第七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1)第八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3)第九章、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分析结论 (14)第一章、人形机器人行业定义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s)是指那些外观设计模仿人类身体结构,尤其是具有两条腿和两只手臂的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的研发旨在实现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执行任务。
随着人工智能(AI)、传感器技术以及机械工程的进步,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小说走进现实生活,在教育娱乐、家庭服务、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1.1 人形机器人的分类根据功能定位不同,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教育娱乐型:这类机器人通常体型较小,外形可爱,主要用于儿童教育、语言学习及家庭娱乐等方面。
例如,索尼公司的Aibo机器狗,不仅能够识别主人命令,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自我学习升级。
家庭服务型:相较于教育娱乐型,家庭服务型人形机器人则更注重实用性,如打扫卫生、烹饪食物等家务活动。
Pepper机器人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它能够识别人脸表情并作出相应反应,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医疗护理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护理型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
它们能在医院或养老机构中协助医护人员照顾病患,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日本软银集团开发的Robohon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可以陪伴老人聊天解闷,甚至监测生命体征数据。
工业生产型:尽管大多数工业机器人并不具备人形特征,但近年来也有部分厂商开始尝试制造能够模仿人类动作的生产线辅助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
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从理论定义上分析,其是一种多自由度的机械装备,
与自动化技术相互关联,能够依靠自身的动力控制动作及方向,同时
也可以受人指挥,可进行程序编排,属于能够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
备。
一、工业机器人分类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众多,基本可以分为按应用领域(焊接工业机
器人、装配工业机器人、喷漆工业机器人等);按运动的坐标形式(关
节式、圆柱式、直角坐标式三大类) ;按驱动的方式分为(液压、气动
和电动) ;按照输入的程序及信息可分为(示教输入和编程输入)。
二、工业机器人发展阶段
目前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四个,从上世纪的四十到
五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现阶段。整个的经历过程分析如下:
(1)工业机器人萌芽阶段:主要由美国在1954年生产的第一台可
编程的机器人为开端,其研发的机器人开始有了雏形。
2
(2)工业机器人初级发展阶段:主要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
世界的工业基础不好,使得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工业大国,劳动力
资源不足,出现了重复性作业的需求。
(3)快速发展阶段: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主,将两项
技术应用到机器人技术中,让机器人有了感知,感应能力更强。
(4) 智能化发展阶段。此发展阶段主要是依据制造业和I业自动
化技术的升级,人的工作由机器人代替,使得机器人具备了逻辑思维
能力。
机器人相关政策汇总
颁布时间 部门 政策 内容
2016.02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将智能机器人列
入前沿技术中的
先进制造技术。
2016.03 国务院 《“十三五”规划纲要》 大力发展工业机
器人、服务机器
人、手术机器人
和军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