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水稻品种纯度的主要性状

合集下载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摘要:水稻“荃两优2118”是一种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性的两系杂交稻品种,在种子生产中种子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

本研究使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荃两优2118”水稻种子的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种子的纯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遗传纯度,适合用于种植生产。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SSR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遗传纯度1.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的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水稻生产中,良种的选育和种子的纯度则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是一种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种子的纯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进行检测,为该水稻品种的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用水稻品种为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种子样品来自于生产基地,并经过初步筛选和清洁处理。

(1)DNA提取:采用CTAB法从水稻种子中提取DNA,提取后的DNA经过纯度和浓度检测,以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2)SSR引物筛选: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多个与水稻基因组中的SSR位点对应的引物序列,并进行筛选,选取适合“荃两优2118”水稻种子的SSR引物。

(3)PCR扩增:使用筛选得到的SSR引物对水稻种子DNA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PCR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产物的条带图谱,判断水稻种子的纯度情况。

3.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共选取了20对与水稻基因组中SSR位点相关的引物进行筛选,并最终选取了3对引物用于PCR扩增。

经过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得到的结果如下:根据PCR扩增产物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本研究表明,“荃两优2118”水稻种子纯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遗传纯度。

水稻种子的纯度鉴定

水稻种子的纯度鉴定

题目:水稻种子纯度鉴定指导教师:刘开庆、郭丽红学院:昆明学院专业班级:生科系07生科班学号:S007084111姓名:田洁日期:2009年7月1日[摘要]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营养,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应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必需性;用溶液培养做植物的营养实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

[关键词]微量元素;矿质元素;植物引言种子纯度是评定种子等级的主要依据,是种子检验工作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上开始应用。

用该项技术鉴定简便,快捷,准确且成本低。

本实验正是运用酯酶同工酶技术进行鉴定。

正文一.实验原理同工酶是指植物体内肽链结构不同,分子大小不同,但活化部位相同,催化同一生化反应的酶谱带是指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

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发生泳动,通过一定的化学染色而出现的图像。

一个品种的遗传基础是一定的,其同工酶谱带应具有一定的特征。

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酯酶同工酶由于其分子量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和其所带的电荷数不同,在凝胶的分子筛效应和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作用下,呈现不同的泳动速度而相互分离,再根据酯酶同工酶催化反应和相同的特点,使用相同的特点,使用同一显色方法,获得供试样用品谱带,以供分析鉴别。

一.器材与试剂1.试验仪器电泳仪,双垂直电泳槽及配套的平板玻璃,文具铁夹,冰箱,离心机,研钵,离心管,微量进样器,实验室常用器皿。

2.实验材料水稻种子3实验试剂20%SDS ,30%Acr-Bis ,10%APS ,1.5mol/L Tris-HCl(ph=8.8) ,0.5mol/L Tris-HCl(ph=6.8 ,5*电极缓冲液,脱色液(200ml)*2 ,染色液(20 0ml),分离胶,浓缩胶分析天平,三.实验步骤1.样品提取2.胶室的制作和凝胶的配制3. 加样与电泳4. 染色四.实验结果电泳谱带五.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对水稻种子的纯度进行鉴定,利用电泳实验,方便而准确。

杂交水稻品种鉴定方法(综述)

杂交水稻品种鉴定方法(综述)

品种鉴定是种子市场监管和品种审定准入的主要内容,是育种工作的重要阶段,也是衡量成果能否转化的重要环节。

因此,品种鉴定在种子生产、加工、储藏及经营贸易等流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但在种子流通中,为节省成本与缩短时间周期,往往忽略品种鉴定的重要性,导致仍有种子掺假的案件发生,给生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

杂交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随着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比重逐年增大,对杂交水稻种子的质量(主要是真实性和纯度)检查和监督尤为重要。

目前,杂交水稻品种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形态鉴定法、生化鉴定法、DNA 分子技术鉴定法。

1形态鉴定法1.1种子形态鉴定法种子形状比较稳定,故形态鉴定方法简单,快速经济。

主要通过观察种子的外观形态特征,包括种子的长宽度与大小、形状、颜色、光泽、种皮形态、垩白、胚乳等性状,借助仪器或工具(如放大镜、解剖镜等)观察,进行品种鉴定,一般情况下可鉴定出杂交水稻样品的真实性[2-3]。

但由于这些性状只适用于品种间差异较大的样品鉴定,且受鉴定者经验的制约,品种鉴定结果可靠性较差,应用范围较窄。

1.2幼苗形态鉴定法在相同条件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下,对种子进行培养,当发芽良好的种子生长发育到适合鉴定的幼苗阶段,结合独特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鉴定。

李稳香等用幼苗形态鉴定法,发现应用于鉴定威优、汕优、协优系统的杂交一代均有较好效果,尤以鉴定威优46效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均基本一致[4]。

此鉴定方法较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鉴定周期短,鉴定结果较准确。

但由于幼苗期所依据的性状有限,且受种子处理方法与生长环境的影响颇大。

因此,该鉴定方法只适用于幼苗形状差异较明显的品种。

1.3田间种植鉴定法田间种植是鉴定品种最为可靠的方法之一,主要依据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鉴定。

将种子适时催芽、播种,秧苗栽插到田间,通过水肥管理、病虫害预防等,直到抽穗时进行鉴定。

我国每年冬季都会在海南岛进行田间种植鉴定,这种鉴定方法比较简单,鉴定结果较为符合大批量的实际生产。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两系杂交水稻因其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而种子的纯度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为提高水稻产量和优质水稻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一、研究背景种子纯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水稻生产中,种子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种子纯度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对种子形态特征的观察和人工筛选,存在识别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而SSR分子标记技术则能够通过对种子的DNA特征进行分析鉴定,具有鉴定精度高、快速、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作物品种鉴定和种子纯度检测等方面。

二、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作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种子纯度检测。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 提取种子DNA:利用CTAB法从“荃两优2118”水稻种子中提取DNA;2. SSR引物筛选:选取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用于种子纯度检测;3. PCR扩增:通过PCR技术扩增出SSR位点上的DNA片段;4. 电泳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SSR位点上的DNA片段。

三、结果与分析经过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达到了90%以上。

具体结果如下:通过SSR引物筛选,共筛选出10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

然后,利用这10对引物对“荃两优2118”的种子进行PCR扩增,得到了多个SSR位点上的DNA片段。

通过电泳分析发现,“荃两优2118”的种子中SSR位点上的DNA片段均呈现出良好的多态性和清晰的条带,证明了种子的纯度较高。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成功鉴定了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为水稻种子的纯度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教你鉴别——稻谷质量的鉴别方法

教你鉴别——稻谷质量的鉴别方法

教你鉴别——稻谷质量的鉴别方法1、色泽鉴别进行稻谷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在黑纸上撒成一薄层,在散射光下仔细观察。

然后将样品用小型出臼机或装入小帆布袋揉搓脱去米壳,看有无黄粒米,如有拣出称重。

良质稻谷——外壳呈黄色,浅黄色或金黄色,色泽鲜艳一致,具有光泽,无黄粒米。

次质稻谷——色泽灰暗无光泽,黄粒米超过2%。

劣质稻谷——色泽变暗或外壳呈褐色、黑色,肉眼可见霉菌菌丝。

有大量黄粒米或褐色米粒,重量相对于良质稻谷来的轻一些。

2、外观鉴别进行稻谷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将样品在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各粒的外观,并观察有无杂质。

良质稻谷——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均匀,无虫害及霉变,无杂质,质地坚硬。

次质稻谷——有未成熟颗粒,少量虫蚀粒,生芽粒及病斑粒等,大小不均,有杂质。

劣质稻谷——有大量虫蚀粒、生芽粒、霉变颗粒、有结团、结块现象。

3、气味鉴别进行稻谷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用嘴哈气使之稍热,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稻谷——具有纯正的稻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次质稻谷——稻香味微弱,稍有异味,米粒煮出来之后颜色不够通透。

劣质稻谷——有霉味、酸臭味,腐败味等不良气味。

大米质量的分级与质量特征我国稻谷根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将大米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等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和标准三等米。

特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表面的皮层除掉在85%以上,由于特等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标准一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加工精度低于特等米。

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

标准二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串均低于特等米和标一米。

标准三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0%以上,由于米中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纤维和灰分增多。

(完整版)常规水稻品种的提纯复壮-精品文档

(完整版)常规水稻品种的提纯复壮-精品文档

常规水稻品种的提纯复壮常规水稻属自花授粉作物,种子内部基因型一致,一个品种就是一个纯系,所以稻农可以连年留种。

但一个优良水稻品种经多年种植就会混杂、退化,主要表现为生长高矮不整齐、容易倒伏、穗变小、抗病力减弱、易落粒、成熟度不一致、米质变差、出米率减少和出现红米等,总的趋势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常规水稻品种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0%左右,如籼糯、粳糯等一些特殊用途的水稻品种还没有实现杂交化,这些常规稻品种较多,每个品种每年需种量不大.生产上没有注意提纯复壮,混杂退化严重,有的品种杂株率达10%以上,比杂交稻的纯度还低,这势必影响产量,同时易发生用种纠纷。

实践证明,通过“三年三圃”制提纯复壮的南农4059、皖稻68等常规水稻品种质量较好,品种的生产力基本上能达到初审的水平。

1混杂退化原因(1)机械混杂。

在收获、脱粒、浸种、催芽、播种、插秧、运输、保管、晒种等生产过程中,稍不留心,便容易造成品种的机械混杂。

一经混杂,良种种性不纯,个体间出现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产量,也能给自然杂交造成一种机会,出现更大的变异。

(2)自然杂交水稻虽属自花授粉作物,但有2 %~4 %异交率,如果由于机械混杂或附近有其他水稻品种,开花期就会进行自然杂交,造成不同品种间的生物混杂,产生各种分离个体,造成优良品种的严重退化。

(3)自然界物种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水稻品种也是如此。

如遇冷水、盐碱、缺肥、高温、干旱、雷电及某些农药残留、被污染的大气等等都会引起水稻基因突变,改变原来的种性。

当然其中有的突变个体可能是有利突变,将是育种选择的对象,但机率太小,而大量的不利突变将导致品种退化。

2“三年三圃”制提纯复壮技术2。

1选择单穗第1年,在品种纯度相对较高、生长较整齐的丰产田里选择单穗.田间选择分2次进行,第1次在抽穗期根据植株高矮、抽穗迟早、叶色、穗型等选择本品种典型穗200个左右,并做好当选标记,选穗时应在田中间进行,不能在田边选大穗、奇穗;第2次在收获前1个星期,对标记穗粒形、粒色、成熟整齐度、叶片、熟色、病虫害等进行复选,经室内考种仔细分析,最后选择100个单穗,分别脱粒晾晒保存。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为该品种的种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荃两优2118”在遗传水平上的种子纯度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本研究选取了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还准备了其他水稻品种的种子作为对照。

2. 方法:收集并鉴定所选水稻品种的种子。

然后,提取DNA,并利用PCR扩增得到DNA片段。

通过电泳检测DNA片段的SSR标记,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鉴定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
1. “荃两优2118”和其他水稻品种在SSR分子标记上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表明在遗传水平上“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较高。

2. 分析结果显示,“荃两优2118”种子纯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父本杂交组合有关,具有更好的优势亲本和较高的配子和受精能力。

3. 通过对照组的分析还发现,“荃两优2118”种子纯度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和品质表现。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对于水稻种子纯度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水稻品种的优化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相关专业人士和农业生产工作者有所帮助,推动水稻产业的发展和优化。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赖元洪(福建省上杭县南阳农业技术推广站,364211)摘要:分析比较当下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的常用方法,探讨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鉴定方法杂交水稻种子是指采用高纯度优质不育系作母本,强配合力优良恢复系作父本规模杂交制种生产,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的F 1种子(颖果),但从其F 1植株上收获的子粒(F 2)为不具种用价值的颖果,与常规稻种子存在本质区别。

杂交水稻种子常温贮存寿命一般8 12个月[1-2],故需每年繁殖制种,生产繁制(或待播种)的每一批杂交水稻种子,必须取得准确的种子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鉴定结果后,才可进入种子市场应用于农业生产,尤其是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种子。

据统计,上杭县2013年杂交水稻种植总面积28559.4hm 2,占水稻复种总面积的82.5%,杂交水稻种子用量456.95t ,其中三系籼型杂交水稻种子占91.4%。

种子检验是确保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合格种子进入市场应用于农业生产,杜绝不合格种子和假种子进入市场的法定程序。

种子真实性是指所属品种(组合)与文件(标签)描述是否相符合。

品种纯度是指样品中本品种(株穗)数量占供检本作物总数量的百分数。

种子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鉴定是种子检验全部(真实性、纯度、净度、含水量和发芽率)项目中的先决和关键项目。

1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的现状1.1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选择品种(组合)特征特性表现最典型的抽穗扬花期,考察小区内种植的全部植株性状,结合幼苗期和成熟期植株特征特性进行比较鉴别,获得田间小区种植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结果。

这是目前公认最直观准确和最具权威性的种子真实性和纯度鉴定方法,一般需要一个生长季节才能取得结果。

基本营养型和感温型组合可利用海南省温光资源优势作早春播种种植鉴定,但感光型品种(组合)需下一个生长季节才可取得鉴定结果,鉴定受季节和时间的严格限制,鉴定结果远远滞后于农业生产用种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定水稻品种纯度的主要性状
鉴定水稻品种纯度,应在幼苗期、抽穗期、腊熟期等不同生育期进行。

鉴定的性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与谷粒性状。

一、植株性状
1、茎秆:株高、茎的粗细。

2、叶片:又分为一般叶片与剑叶。

叶片:叶色深浅,叶片宽狭,长短;叶片茸毛多少。

剑叶:剑叶长短、宽狭、剑叶与茎角度大小,剑叶与穗的距离。

3、植株各部分色素:植株各部分色素一般为绿色,另一种为紫色;凡叶鞘表现为紫色的品种,往往于叶耳、叶舌、叶节、稃尖、柱头、护颖等性状有一定相关性,但紫色深、浅因品种而异。

二、穗部性状
1、穗形:穗的着生姿态:分密穗形于疏穗形两种。

着粒密度:以单位长度(寸)内的粒数表示。

每寸小穗粒数在18粒以下者为着粒稀,18—26粒为着粒密度中等,26粒以上为着粒密。

穗长:分三级。

穗长8寸以上着为长穗,6—8寸者为中穗,6寸以下者为短穗。

穗颈粗细:分粗、中、细等。

2、芒:芒的有无和长短:分长芒(全穗谷粒均有芒,且芒长在3厘米以上),短芒(部分谷粒有芒,且芒长在3厘米以下),无芒等。

芒色:分黄、浅红、褐红、紫褐色等。

三、谷粒性状:
1、谷粒性状:以谷粒的长、宽比作为衡量标准。

籼稻:分细长粒(长为宽的3倍以上),中长粒(长为宽的2—3倍),短粒(长为宽的2倍以上)。

粳稻:分大粒(长为宽的1.8倍以上)中粒(长为宽的1.6—1.8倍)短圆粒(长为宽的
1.6倍以下)。

2、谷粒颜色:
稃色:分淡黄、黄、金黄、赤褐、黑褐等色。

稃尖色:分黄、赤、赤褐、淡褐、淡紫、深紫色等色。

3、护颖性状:
护颖色:分黄、赤、赤褐、黑褐等色。

护颖长短:分长、中、短等。

4、谷粒大小:以千粒重表示,30克以上的为最大粒,27—29克的为大粒,24—26克的为中粒,21-23克的为小粒,20克以下的为最小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