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屏蔽效能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三同轴法电缆屏蔽效能

三同轴法电缆屏蔽效能
在电缆传输中,屏蔽效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同轴法电缆是一种优
质的屏蔽工艺,具有许多优异的屏蔽效果。
三同轴法电缆是将电缆内部的传导体与外部的屏蔽体构成三个同
轴同心环,以实现对电信号的屏蔽保护。
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将经
过中心传导体,随着传导体发生变化而发生信号传输。
同时,电信号
还会受到内部屏蔽体的限制,从而形成特定频段的传输能力。
外层屏
蔽体则可削弱外界的电磁噪声,使电信号传输清晰稳定。
三同轴法电缆的屏蔽效能优异,能在传输过程中保护信号免受干扰。
其屏蔽效果可减少一定范围内的电磁波干扰,从而保证数据传输
时的可靠性。
同时,三同轴法电缆不仅能保障数据传输,还可维护机
器设备运转的稳定。
这种电缆还能减少产生干扰的可能性,提高数据
传输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要想有效提高三同轴法电缆的屏蔽效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缆的结构原理要合理,传导体与屏蔽体的结构和位置要恰当,使其能形成良好的屏蔽效果。
2.电缆的材料选用要合适。
三同轴法电缆的电缆芯材质要求紧致
有规律,外层材质则需要有足够的剪切强度。
3.电缆的安装方法要规范。
在安装电缆时需要保证其与设备接触
良好,并进行可靠的固定。
总而言之,三同轴法电缆的屏蔽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缆结构、材料选用和安装方法都对屏蔽效能存在着影响,正确的应用和维护能够大大提高其屏蔽效果,确保数据传输的清晰稳定。
电缆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的辐射法测量

电 缆 电磁 脉 冲 屏 蔽 效 能 的 辐 射 法 测 量
刘顺坤, 陈向跃, 相 辉
( 西北 核 技 术 研究 所 , 安 7 0 2 ) 西 1 0 4
摘
要 : 分 析 了 电缆 电磁 脉 冲 屏 蔽 效 能 传 统 测 量 方 法 的局 限 , 出 了辐 射 法 测 量 电 缆 电 磁 脉 冲 屏 蔽 效 能 提
1 2 电缆 电磁 脉 冲 屏 蔽 效 能 的 辐 射 场 芯 电 流 测 量 法 .
由于 电缆 电磁 脉 冲屏蔽 效能 的测 量很 难采 用转 移 阻抗 的概 念 , 以在 电磁 脉 冲辐 射 场试 验 中一 般采 用 所 芯 电流测 量法 。芯 电流 测量 法 的原理 是将 待 测 电缆放 人辐 射场 中 , 电缆 芯线 端接 负载 , 入屏 蔽箱 内 。在 电磁 放 脉 冲辐射 场作 用下 , 同时测量 电缆 中心处 屏蔽 层 上 的 电 流 J 和 端 接 负 载上 的芯 电流 J, 义 S 电缆 在该 使 。 定 为 用状 态下 的屏 蔽效 能 , 则
z 一 ㈩
式 中 :。 为屏 蔽层 上 流过 的总 电流 ;V/ z为 。 电缆屏 蔽层 和 电缆 芯线 单 位 长度 上 形 成 的 电压 。转 移 阻 抗 d d 在 即表 示长 1m 的 电缆 中, 1A 的屏 蔽 层 电 流在 电缆 芯 线 和屏 蔽 层 间所 形成 的开 路 电压 。其值 越 低 , 示 该 由 表 电缆 的屏 蔽效 能越 好 。 从转 移 阻抗 的定义 可 以看 出 , 转移 阻抗 表征 电缆 的屏蔽 效 能 是 在 电缆 屏蔽 层 内耦 合 场 无 法测 量 时 的 一 用
的试 验 方 法 。该 方 法 根 据 互 易 性 原 理 , 屏 蔽 效 能 定 义 中 的 电 缆 耦 合 场 测 量 转 变 成 电 缆 辐 射 场 测 量 。通 过 电 将
实验指导书1-屏蔽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屏蔽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理解屏蔽的分类,加强对屏蔽效能概念理解,掌握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屏蔽效能是同一地点无屏蔽存在时的电磁场强度与加屏蔽体后的电磁场强度之比。
(一)屏蔽效能计算方法后前P PSE lg 10=()12SE A A dB =-其中:SE 为屏蔽效能,P 前和A 1为自由空间校准接收功率值,P 后和A 2为屏蔽后接收到的接收功率值。
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屏蔽效能测试原理图 (二)屏效测试使用天线测试频段 频率范围 标准测试天线 低频段100Hz~30MHz环形天线三、实验仪器1.电磁屏蔽室(含屏效测试窗口)2信号源SP1642B,信号源MG3694A;3.测试天线组:KSTM-1013环形天线,KSTM-2213对称振子天线,KSTH-0508微波喇叭天线(各一对);4. 安捷伦N9020A微波频谱分析仪;5.测试电缆1#、2#、3#及附件;6.被试屏蔽材料样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一)磁场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250 kHz 、1MHz、30MHz(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二)电场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300MHz、1GHz 。
(3)自由空间测试。
(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三)平面波屏效测试(1)测试频点:4GHz、6GHz 。
(4)加屏蔽体后的测试。
测试具体步骤(以磁场频效测试为例):1.按原理图连接测试系统,经检查系统连接正常后,将信号发生器的电源插头插入220V电源,按下“电源”开关,将信号源预热30分钟;2.自由空间测试,将信号源输出频率依次调为实验内容中的测试频点,输出功率为+20dBm;在每个频率点下,在频谱仪中读出接收到的相应频率点处的功率电平幅度dBm值记为A1;3.加屏蔽体后的测试,保持信号源输出功率不变,通过频谱仪读出有屏蔽时接收到的相应频率点处的功率电平dBm值记为A2;注:应保证受试屏蔽样件与屏蔽室测试窗口安装法兰的电连续,尤其注意安装螺栓的均匀紧固,减小安装孔缝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汽车屏蔽线缆的屏蔽特性测试研究

t h e t e s t r e s ul t s o f t h e s hi e l de d c a b l e o f di f f e r e n t v e hi c l e t y pe s , t h e s hi e l di ng e f f e c t i v e ne s s o f t h e a u t o mo b i l e s h i e l d e d c a b l e c a n b e i d e nt i ie f d i n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r a n g e o f 1 0 0 k Hz 一 1 GHz .
L U Mi n , GU J i a l i
[ 1 . S h a n g h a i I n t e v a A u t o m o t i v e D o o r S y s t e m s C o .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6 3 ,C h i n a ;
Ke y w o r d s : s h i e l d e d c a b l e ; l i n e i n j e c t i o n ; s u r f a c e t r a n s f e r i mp e d a n c e ; s h i e l d i n g e f e c t i v e n e s s
电力电缆检测项目研究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检测项目研究及检测方法电力电缆是能源和通信传输的重要设备,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老化和损坏,从而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电力电缆的检测变得十分关键。
本文就电力电缆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1. 绝缘电阻测定绝缘电阻是衡量电缆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可检测绝缘电阻的大小。
测试原理为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测定电缆两端之间产生的电流大小,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缆的绝缘电阻值。
电容检测主要以检测电缆本体和电缆的屏蔽绝缘体的电容值为主,可测试电缆的质量、长度等重要参数,并预测电缆的寿命和缺陷。
3. 短路和故障定位通过差分测量、频谱分析等技术分析短路/故障位置,确定电缆的故障类型,检测电缆的损坏程度,为及时维修和保护电缆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4. 线缆跟踪线缆跟踪是采用高频信号送到电缆内部根据回应信号确定电缆轮廓及走向,便于维修或替换。
1. 热发射检测法热发射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电缆检测方法,基于半导体传感器探测器的原理,能够检测出微小的绝缘缺陷和电介质中水分的存在。
该方法适用于检测中、低压电缆。
2.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通过探头在电缆绝缘表面运动时检测波幅和波形的变化,从而判断电缆的质量,适用于换位距较大的高压电缆,可以有效测定深埋高压电缆的故障位置。
微波雷达检测法利用微波信号对电缆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反向波形来检测电缆的缺陷类型和位置,能够检测到电缆中微小的缺陷。
4. 直流电阻测量法直流电阻测量法适用于电缆的绝缘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值来判断电缆的绝缘情况,可用于高压、超高压电缆的检测。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检测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需要结合多种检测项目及方法进行综合检测,以确保电缆的质量、寿命和安全性,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屏蔽效能分析

A
13
表2-2列出了常用金属材料对铜的相对电导率和相对磁导 率。 根据要求的吸收衰减量可求出屏蔽体的厚度, 由式
t
A20lge
8.69t
得
l
A
0.131 f rr
表2-2
A
14
3.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损耗
电磁波穿出屏蔽体时, 在穿出面发生反射, 该反射波返回进入面 时再次被反射,如此 反复,直到其能量被 吸收至可以忽略为止。
双层编织屏蔽则可达80~90dB。
A
20
谢谢!
A
21
截止频率 屏蔽效能
fc 1.5108/b SE20lg1.5108
bf
网眼宽度
(f fc时)
SE0 (f fc时)
一般,在1~100MHz内,金属屏蔽网SE=60~100dB,
玻璃夹层金属屏蔽网SE=50~90dB。
用金属丝网作窥视窗时其透明度较差。
A
19
5.薄膜及导电玻璃的影响
在玻璃或有机介质薄膜上真空蒸发或喷涂一层导电 薄膜作为电磁屏蔽体,可用来代替玻璃夹层的金属丝 网结构。
多次反射损耗 B2l0g1 (e2t/δ)
A
15
三 屏蔽体不完整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屏蔽体上总会有门、盖、仪表、开关等各种孔缝隙,以及连线 穿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屏蔽的完整性。
A
16
影响因素:开孔的最大线性尺寸(并非面积)、波 阻抗、电磁波的频率等。
1.缝隙的影响
当趋肤深度δ>0.3g时
Hg H0et/g
Z1=
2r
(120 )
③ 在高阻抗电场源的近场( r )
2π
Z1=
Hale Waihona Puke (120) 2r2r 1
混波室的校准与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的开题报告

混波室的校准与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的开题报告【混波室的校准与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混波室是一个重要的测试设备。
它可以在封闭的空间内产生一定的电磁场环境,用于测试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混波室内的电磁场特性是测试结果的重要试验环节。
在混波室内开展测试时,测试对象与测试设备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电缆屏蔽能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对电缆屏蔽效能的测试也成为了混波室测试中的必要步骤。
在混波室内进行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时,需要先对混波室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本项目将研究混波室的校准方法,并结合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对混波室的电磁场特性及电缆屏蔽效能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内容1. 混波室校准方法研究。
根据混波室的结构及电场分布特性,设计混波室校准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
2. 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
结合混波室的结构、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设计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3. 混波室电磁场特性及电缆屏蔽效能实验研究。
实验验证混波室校准方法的准确性以及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混波室的电磁场特性及电缆屏蔽效能。
三、研究意义混波室是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的重要测试设备之一,其校准方法及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研究,对混波室测试等级的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精度提高及产品质量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四、研究计划本项目计划历时12个月,具体的研究计划如下:第1-3月:混波室校准方法研究。
第4-6月:混波室法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
第7-10月:混波室电磁场特性及电缆屏蔽效能实验研究。
第11-12月:结果分析、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答辩。
五、预期结果1. 设计出适用于混波室的校准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
2. 设计出基于混波室的电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3. 通过实验分析混波室的电磁场特性及电缆屏蔽效能,为混波室的使用及电磁兼容性测试提供可靠的依据。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电磁屏蔽室(EMC)是一种专门用于测试电子设备对电磁干扰容忍度的实验室。
其内部有特殊的金属屏蔽结构,可以屏蔽外部电磁波干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能需要得到精确的测量,本文将介绍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一、屏蔽效能的定义屏蔽效能是指电磁屏蔽室内部对外部电磁波的屏蔽能力。
通常使用衰减(dB)来表示,即单位长度内电磁波功率的减少量。
例如,衰减10dB表示电磁波功率降低了10倍。
二、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1. 磁场测量法磁场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磁屏蔽室内放置一组磁场探头,分别测量屏蔽室内外的磁场强度,并计算出屏蔽效能。
由于磁场的传播特性与电场不同,因此该方法适用于低频电磁波的屏蔽效能测量。
2. 频域扫描法频域扫描法是一种基于电场测量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磁屏蔽室内放置一组电场探头,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场强度,并计算出相应的屏蔽效能。
该方法适用于高频电磁波的屏蔽效能测量。
3. 平面波激励法平面波激励法是一种基于传输线理论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磁屏蔽室外部放置一组电磁波发生器,并将发生器输出的电磁波通过传输线输入到电磁屏蔽室内部,然后测量屏蔽室内部的电磁波功率,并计算出相应的屏蔽效能。
该方法适用于电磁波频率较高的情况。
三、屏蔽效能的评价屏蔽效能的评价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指标:1. 透过波比透过波比是指电磁波穿过电磁屏蔽室时的衰减量。
该指标越大,说明屏蔽效能越好。
2. 反射波比反射波比是指电磁波在电磁屏蔽室内部被反射的程度。
该指标越小,说明屏蔽效能越好。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测量前需要将电磁屏蔽室内部的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时需要保证电磁屏蔽室内部没有电子设备运行,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3. 不同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4期 2012年4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Nuclear Electronics&Detection Technology V01.32 No.4
Apr. 2012
电缆屏蔽效能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张 琦,石立华,张 祥,周璧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
摘要:针对核电磁脉冲,提出了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峰值屏蔽效能评估指标和脉冲时域测量 系统;测试了某型镀银编织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利用Kely理论模型与频域试验验证了测试数据的有 效性,三者对比分析结论一致,效果良好。 关键词:峰值屏蔽效能;转移阻抗;屏蔽衰减;电磁脉冲 中图分类号:T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0934(2012)04-0421-08
随着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屏蔽电缆应用越 来越广泛。电缆按照屏蔽结构可分为编织型屏 蔽电缆、实圆柱导体屏蔽电缆、螺旋缠绕式屏蔽 电缆和金属镀镆屏蔽电缆;按照用途可分为电 力电缆、通信电缆、射频电缆、控制电缆、电气装 备电缆、特种电缆等;按照芯线可分为同轴电 缆、多芯电缆以及对绞电缆等。当前,由于电缆 种类繁多,屏蔽复杂,应用广泛,在评估电缆屏 蔽效能上存在着诸多的方法。IEC 62153—4一 l【】 列举了13类测试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 的测试对像,用相适应的指标评估电缆屏蔽效 能。但是,对于核电磁脉冲快前沿高电压辐照, 电缆屏蔽会发生磁饱合等非线性效应,电缆屏 蔽效能评估的新方法显得日益迫切而又必要。 本文在比较分析电缆屏蔽效能评估指标体 系和常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峰值屏蔽 效能评估指标和脉冲时域测量系统;测试了某 型镀银编织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利用Kelly 理论模型与频域试验验证了测试数据的有效 收稿日期:201I一1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7133)和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作者简介:张琦(1977一),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 生,从事电缆屏蔽效能的研究与测试工作。 性,三者对比分析结论一致,效果良好。 1评估指标体系 1.1直流阻抗评估屏蔽电缆 对于圆柱导体屏蔽,在低频近似条件下 (A/8<<1): R。 Zr (1) 式中,△/8为屏蔽层厚度与集肤深度之比。 对于编织网屏蔽,当编织角度远离45。时, 可以用直流电阻代替散射阻抗,低频时的散射 阻抗即为转移阻抗 J。 因此,屏蔽层的直流阻抗近似等于屏蔽电 缆的转移阻抗。可用毫欧表直接测量直流阻抗 来评估屏蔽电缆。一般情况下同轴电缆屏蔽层 的直流阻抗约在几十个mft。考虑到转移阻抗 一般在毫欧量级,所以,必须考虑接触阻抗不确 定性的影响,工程实践中,这一评估指标仅能粗 略了解电缆屏蔽层的情况,而在评估电缆与连 接器接触阻抗时,这种方法简单而实用。 1.2屏蔽衰减评估屏蔽电缆 屏蔽衰减 的定义为: P. As=101g( L) (2)
J 2.mx
式中,A 为屏蔽效能,单位:dB;P 为注入
电缆的功率;P:. 为电缆耦合的最大功率。 421 屏蔽衰减曲线评估电缆最为直观,特别是 在高频段可以评估电缆对电磁能量的衰减快 慢。图1为SYV一50—5型同轴电缆的屏蔽衰 减曲线。 -_ ●● h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图1 SYV一50—5型I司轴电缆的屏蔽衰减曲线 1.3峰值屏蔽效能评估屏蔽电缆 对于核电磁脉冲快前沿高电压辐照,电缆 屏蔽会发生磁饱合等非线性效应,此时电缆屏 蔽效能急剧恶化,可用电磁脉冲峰值屏蔽效能 评估电缆,即为最严酷的评估指标。依据屏蔽 衰减的定义,峰值屏蔽效能的定义为注入脉冲 峰值与耦合电压峰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r, ,.、 D SEP:201g +101g (3) C.P\‘/ ~2 式中,阳 为峰值屏蔽效能,单位:dB; MP- (t)为注入脉冲峰值;Uc. (t)为耦合电压 峰值; R:为测试系统内外电路匹配阻抗。 1.4转移阻抗评估屏蔽电缆 工程上,人们往往不会利用转移阻抗的定 义式去计算,而是采用式(4)测量转移阻抗 ]。 如)= (4) 式中, 为有效耦合长度;厶(如)为注入测 试系统初级回路的电流; (如)为测试系统次 级回路耦合的电压。 图2为实测SYv一50—5型同轴电缆的转 移阻抗。由图可见,频率越高,转移阻抗越大, 屏蔽效能越差。 实际上,根据电磁场传输线理论,对于特定 长度的屏蔽电缆,存在着截止频率,高于截止频 率时,即波长小于电缆长度,可以认为该屏蔽电 缆为电气长度长电缆,测得的屏蔽效能为屏蔽 衰减,屏蔽衰减与电缆的长度无关;低于截止频 率时,即波长大于电缆长度,可以认为该电缆为 电气长度短电缆,测得的屏蔽效能为转移阻抗, 422 转移阻抗与电缆的长度有关 。 ……一 — ‘ ”l _- ……一 一r。 …
……。"0 __ 1 ; … :。.J
-_ ‘ 撕
: 1 07 10' 优
图2 SYV一50—5型I司轴电缆转移阻抗 1.5耦合衰减评估屏蔽电缆 耦合衰减 J,是针对芯线为绞线的通信电 缆提出的屏蔽效能评估指标,其定义式为: Ac=A【,+As (5) 式中,A。为对称电缆耦合衰减,单位:dB; A 为电缆不对称衰减,单位:dB;A 为电缆屏蔽 衰减,单位:dB。
2屏蔽效能测量的主要方法 以上几种评估方法在评估对象、评估需求 以及工程应用价值上存在较大差异,与其相适 应的测量方法也千差万别。当前,适应于测量 屏蔽衰减的方法有混波室法、功率吸收钳法和 GTEM小室法等;适应于测量转移阻抗的方法 有三同轴法、线注入法和电流探头法等【1]。本 文在三同轴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脉冲时域测 量系统。 2.1混波室法 混波室 是一个电大的、高导电的、结构 复杂的封闭腔体,通过搅拌器转动提供一个统 计各向同性的、各种极化的、均匀的电磁环境。 由于结构封闭且内部元吸波材料,使得混波室 的品质因数Q值较高,能在工作区域产生高强 度辐射场。如图3所示。 混波室法测试系统是通过比较混波室内的 受试电缆内外的电磁场功率得到屏蔽衰减,具 体方法是在一定输入功率下比较接收天线和受 试电缆的输出值。利用混波室进行电缆屏蔽效 能测试的优点在于无理论上的频率上限,实际 工程中可达到40 GHz,并且由于其高Q值,一 定的输入功率可以产生很高的场强,所以其动 态范围很大,国外有资料表明可测到150 dB。 其缺点在于下限频率较高,约在300 MHz,且系 统复杂,造价昂贵。 曾lkC-W- ̄ 翟) =三= 密 标准天线l 担涟i l 图3混波室法测试系统 2.2功率吸收钳法 功率吸收钳法【6 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缆 屏蔽衰减的方法,属于一种长线测量的方法。 测试频率由功率吸收钳的工作频率决定,一般 为(30~lO0o)MHz和(300—2 500)MHz两种。 测试系统原理如图4所示。 耦合长度 功率吸收钳 网络 __I 3[ 脚 分析仪 l一… l u 板 I 图4功率吸收钳法测试系统 功率吸收钳法测试时信号从受试电缆注 入,作为初级电路;电缆屏蔽层与周围环境构成 次级电路。由于电缆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电磁耦 合,屏蔽层泄漏的能量激励了表面波,它沿屏蔽 层向两个相反方向,分别在两个方向上(即近 端和远端)用功率吸收钳进行测量,并取近端 和远端测量所得的最大功率值。铁氧体吸收器 和功率吸收钳中的铁氧体环用来吸收反射的电 缆屏蔽层表面波。所以可以认为功率吸收钳法 是一种匹配状态下的测试方法,受试电缆的有 效长度要满足长线测量要求,一般取6 nl。由 于功率吸收钳有十几个分贝的插入损耗,因此 功率吸收钳法的测试动态范围受到限制。 2.3 GTEM小室法 GTEM小室法 是在TEM(横电磁波)小 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屏蔽衰减测量方 法,它突破了TEM小室在频率和尺寸上的局限 性,更好地模拟了自由空间环境,可用于电缆及 其组件的屏蔽效能测试。GTEM小室又称吉赫 兹(GHz)横电磁波室,如图5所示。它的外导 体为一个四棱锥状的屏蔽箱。锥顶处为50 Q 的N型同轴连接器,它连接着一个尺寸渐变的 平板状内导体。由于小室平板状内导体与顶板 张角很小,GTEM小室传播的球面波可近似为 平面波,且小室终端连接无感匹配电阻、敷设吸 波材料,从而产生了一个均匀的测试空间,能够 较好地模拟自由空间电磁场环境。测试频率 300 MHz~1.8 GHz。
图5 GTEM小室法测试系统 2.4三同轴法 三同轴法l3 是一种经典测量转移阻抗的 方法,测试频段主要在100 MHz以内,它把被 测试线缆置于同轴的无铁磁性的良导体管(比 如黄铜或纯铜)内,构成三同轴(同轴电缆内导 体、同轴电缆外导体和同轴的良导体管)装置。 其装置由互易原理分为两种:一种由同轴电缆 注入信号 】,在同轴套管远端取出耦合信号; 另一种由同轴套管注入信号,在同轴电缆远端 取出耦合信号 ]。如图6所示。三同轴装置测
试同轴电缆是一种封闭式的测试方法,理论和 实践的发展也较为成熟,其精度较高,但试样的 制备复杂。后来发展的“扩展三同轴法”或称 “屏蔽屏蔽衰减法”,频率上限可以测到几个 GHz。
图6转移阻抗时域测试系统图 2.5线注入法 线注入法_8 是在三同轴法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它用一根导线代替三同轴法中的同轴 良导体,该导线称为注入线,如图7所示。信号 经注人线注人,经过屏蔽层返回时通过转移阻 抗和容性耦合阻抗耦合到同轴线内部电路。线 注入法能够测量至G赫兹的转移阻抗,其测试 装置较简单,但测试不同电缆时特性阻抗调整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