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堂教学行动研究——不曾预约的精彩

一、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背景

( 一) 为什么要研究课堂教学行动

1 .课堂教学行动的涵义

课堂教学行动,是指教师受教育思想支配而在课堂教学现场表现出来的外显的实践活动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现场表现出来的外显的实践活动方式。为什么是教师的教学行动?因为教师的“教”的方式仍然主导学生的学的方式。为什么是外显的实践活动方式?因为思想是内隐的,行动是外显的。教师的教可以支配学生学的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是以可观察的行动指令进行的。这也是将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视为外显的行动方式的原因。

2 .教师行动是一种“临场”

教师最先的反应就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先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师教学行动的“临场”体现以下两点:

?时间上的“紧迫感”

?空间上的“当下性”

这就排除了许多在理论上可能的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 法国哲学家布迪厄)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动有以下 4 个特点:

?“在场”:在场的是行为,不在场的是教育观念

?“此在”:时间上的紧迫感,空间上的方向性

?“共时性”: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当下的时间节点

?“惯习”:教师在临场外显的活动方式,其反映多为习惯的方式

教师的活动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师的行为也不可以事先进行计算和安排。教师的课堂更多地体现一种动态行为,需要教师具备教育的机智。

3 .教师行动受情境制约

教师的工作受制于各种现实条件,所处的“场域”规定了其行动的类型和范围。教师很难从情境中抽身出来,系统地、理智地、理想化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 .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教师面对的学生具有极大差异性和可塑性,教师很难将理论与每一个学生相对应。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生成性和特殊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正在发展着的人,他们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可塑性。教师很难将理论准确地一一对应于学生的培养,而更多地使用英国学者施瓦布所说的“熟虑术”(根据具体情境多义地解读已知理论及其应用范围)和“折中术”(直面问题解决而综合使用多种理论)。

5 .教师课堂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

再好的教育思想要体现到行动效果上来。在逻辑上有四种教师,也就是有四种类型的教师:

?说得好,做得好;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说得好,做不好;这种老师的教育思想先进,但是难以表现在行动上。

?说不好,做得好;教师的行为是潜意识的,是隐蔽的。

?说不好,做不好。

( 二) 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1 .沧海桑田的心路历程------ 剧变中的心灵慰籍

改革开放30 年,新中国的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物质世界的丰富和极具变化,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物质和精神极具变化的时代。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记得莫言在一部小说的结尾处说:中国在20-30 年间走过了西方社会近百年的历程,可谓沧海桑田。因此中国人也积聚了许多复杂而曲折的心路历程。

2 .社会时尚挑战学校生活------ 如何让学校生活有魅力

过去家庭无电视机,只有在学校,课堂学生才能找到快乐。而当今社会,约了项目丰富多彩,网吧,大型超市,约了场所。多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此时,课堂可能会失去其往日的魅力。

( 三) 素质教育受到怎样的挑战?

在此,就素质教育受到的挑战有四个观点,具体如下:

1. 政治背景

( 1 )素质教育的社会阶层土壤分析。(清华大学的孙丽萍教授提出)阶层的存在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需求。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需要素质教育;而中产阶级以下的阶层需要应试教育,他们需要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目前,中产以下阶层是中国的主要阶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需求者仍是一个大群体。如今,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确有其阶层背景。

( 2 )教育成为社会阶层流变的重要机制。中下阶层上升到中上阶层是社会流变的正常发展,正常的阶层社会流变是维系社会安定和谐、持久发展的重要条件。今天,能够引发中国大规模的社会流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即为教育。从此角度上讲,意味着高考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意味着教育与政治的联系紧密,同时会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带来巨大阻力。

2. 经济背景

中国的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末端,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国要转变为能力强国、科技教育强国,提升教育是关键。可见,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必要之举。

3. 社会背景

中国要实现从人力大国向科技大国的转变,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变革的力量。迈克. 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呼吁,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应是变革者。教育要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我们每一个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不可能等到教育条件变好了,再参与其中。每一个参与者在变革中使用的力量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二、课堂教学行动的有效性

( 一) 对课堂教学行动的反思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福柯曾言:“反思是对熟习的东西再次陌生化。”熟悉既能够提供经验,同时能够提供制约。反思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 价值性反思------ 高度

中国学生掌握知识最扎实,但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要从人才培养方式的高度看待

教学,进行改革。

2. 情境性反思------ 温度

提供可以操作的载体,情境性是一种载体,为教师提供反思的平台。

3. 技术性反思------ 力度

技术性反思即教学反思,是让细节操作更完善。通过以上三个反思,对我们的教学价值观提出两个叩问:

?一要问学生在成绩提高的同时是否感到愉快?------ 成绩固然重要,但要关注成绩是如何获得的,学习兴趣的丧失,比低分更可怕!

?二要问学生进入高学段后是否有潜力?今天与明天,谁更诱人?------ 分数重要,视野与能力难道不重要?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个人过得了关,能力的丧失,国家过不了大关!

( 二) 课堂教学行动的有效性

1. 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首先对课堂进行三效分析,所谓三效是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2. “三维度”分析

知识三维度包括知识的本体论、知识的认识论和知识的价值论。

(1) 第一维度,可以叫做“物的秩序”( 知识本体论)

康德所说的“物自在”,它独立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外,即“主客两分”。没有“主客两分”就既不会有清晰的世界,也不会有知识本身,这就是波普尔所说的“世界 3 ”----- 知识世界。这个维度,就要求教师要清晰地传授知识

(2) 第二维度,不妨命名为“人际关系”

主体间必须经由对话才可能把握知识。也就是说,第一维度上的任何关于“物的秩序”的知识都只能从主体间的社会交往中呈现给主体。主体经由社会交往而认知世界与自身,知识的第二维度,也是个体获得知识的社会化条件,命名为“人际关系”( 知识认识论) 。在此,要求教师要有效地传授知识。

( 3 )知识的第三个维度,“价值判断( 知识价值论)”

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下获得的价值,并且反过来支持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便涉及到了知识的第三个维度,“价值判断( 知识价值论)”,价值判断指主体喜欢和需要怎样的知识。知识必须有意义,才可能吸引主体的注意力、才能被主体选择并被存入长期记忆、并且被传递给其它主体,从而进入知识传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多元化、多样化,这一维度告诉教师要力图使学生喜欢获得审美的知识。

( 三) 教师经历的课程开发行动

教师应经历的课程开发行动,详情见下图: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开发也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为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

1. 课程的五种形态

(1) 观念的课程

(2) 正式的课程

(3) 学校的课程

(4) 教学的课程

(5) 经验的课程

课程经历了由观念向经验;由抽象向具体转变的过程,逐渐走向课堂,被学生所接收。

2 .课程开发的六种策略

( 1 )选择策略

( 2 )改编策略

( 3 )删除策略

(4 )补充策略

(5 )拓展策略

(6 )重组策略

三、学案课堂教学行动探索

“学案”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学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学习不仅依靠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依靠非智力因素。学案教学主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勤奋、踏实等性格。《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学案”学习方式的实验依据

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依据,学生学习方式的金字塔。

(二)“学案”模块

“学案”模块各个学校有所不同。以下介绍学案主要包括的模块:

1. 学习目标:向学生交代学习目标

2. 学习重点与难点

3 .学法指导

4.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问题:首先,学习过程要从问题开始;其次学习过程应该设计能够引领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再次,学习过程中注重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课堂动起来。包括学生自主和小组间活动。

5. 当堂检测

6. 拓展延伸

(三)学案特点

1. 长程两段:将课内与课外看成一个相互联系完整的主题。让学生能够课外独立学习,课内合作学习。

2. 学生主体回归:减少过度依赖教师,使得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探究开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习惯养成。

3. 师生关系:由多讲到多学;教师从前台到身后;学生由配角到主体。

(四)课堂五环节

1. 独学预习: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

2. 互动探究

3. 全员展示

4. 精讲点拨

5. 省学检测

(五)学案课结构

以荆州北门中学学案课堂为例。(见ppt 图片)

(六)学案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教案搬家:对学案不理解,直接将教案用于学案学堂。

2. 沦为作业练习题:要求教师具备问题意识,能够依据知识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

3. 完不成教学任务:刚接触学案,教师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原有观念,教师既想多讲,又想让学生多学,因此会导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克制自己,尽量少将,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应学会精讲。

4. 模式化:教师要通过学模、融模和创模三个阶段逐渐学会学案。教师应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大胆创新,突破模式。

5. 时间是常量

优化课堂行动,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行动,构建高效课堂 为了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创新拔尖人才,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我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尤其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优化行动在课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备而为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为了让“优化课堂行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首先狠抓了备课组老师们的课前准备工作。 (一)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 积极参加每周定时、定点召开备课组会,每次会议主要以理论学习、案例讨论、教学设计为载体,尤其突出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落实方面功能。每个单元、每课都落实专人负责进行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好课件,为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有效使用导学案 为了减少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和提高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的效果,导学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一致决定使用导学案。我们组主要把优化方案同步创新课堂学习讲义作为导学案,每堂课前老师们对导学案的内容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筛选,及时把导学案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预习。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我们组的老师也积极自编导学案,所编的导学案都注重了对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和对课堂教学的辅助性,对优化课堂行动,提高课堂效率非常有效。 二、优化课堂行动在课中 课堂教学肯定是优化课堂教学行动的核心。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奋斗的方向。我们组的老师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为了减少老师上课随意,出现“走到哪儿黑就到哪里歇”的状况,同时,为了更好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和思路,全组老师都认为有构建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我决定采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来作为我们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的“六大”环节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定向:即确定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把学习重点告知学生。有时也安排小组讨论后共同提出,也有安排基础好的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给同学们明确学习重点。老师授课时均把知识目标写在黑板上或课件上,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2、自学:学生依据老师提供的导学案,学生自己读书,理解教材,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 3、讨论:学生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自己记下来,然后进

高效课堂案例

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的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如作业和试卷的设计,要能检测出这一节课、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所得和学习效果,教与测要紧密结合。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当然针对语文教学的现状,适当的强调可测性和量化是必要的。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概念、相关因素和基本理念的学习,希望老师们对有效教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厘清概念,才便于有效实施。 下面我就以六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为例: 一、教学内容 湘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言文的寓意。 3、朗读课文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知,了解并体会“文言文”行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图文结合领悟寓言的寓意,谈谈读后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懂得文言文的寓意,理解成语。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懂得道理。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掌握文言文这种体裁 【学习内容】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回顾内容及道理。从而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文言文。 【学习方式】教师以谈话导入,回顾旧知识,从而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文言文。引导学生回顾,进行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以旧知识导入,勾起他们的认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文言文,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这比单纯的由老师介绍什么叫文言文要有趣得多,学生能很快的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且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教学效果】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勾起了学生的认知与成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学习氛围。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学习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与之前学过的做比较,谈谈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生能很快的答出,且能谈到文言文。回顾之前学过的古文,了解文言文(古文)的特点,回顾之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

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

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制定说明与要求 一、制定目的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核心。 当前,随着二期课改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如何将“二期课改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学期教育局对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不断地在课堂中实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推进二期新课程,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计划的组成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构成: 1、教师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教龄、现任年级学科、近两年取得的荣誉等。 2、教学优势分析。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运用两方面。 3、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分析。这是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的重点。这里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指课堂的40分钟,还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优秀生的培养、学困生的辅导,即包括教材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多媒体运用与设计等。 4、改进目标与改进措施。针对上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订出本学期改进的目标及完成此目标的措施。目标与措施要明确、具体、详细。本学期改进目标与改进措施侧重于“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新理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提高媒体运用有效性”这两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在“改进目标与改进措施”一栏中这两方面都要有。 5、日常改进行动记载。此项不用教师填写,此项为本学期自己在改进或学习方面取得的成果所积累的材料。 三、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主要参照标准

1、二期课改各学科课程标准。 2、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学科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3、“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媒体应用适切行为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 四、其他应明确或注意的事项: 1、课堂教学的改进本质上是把二期课改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的操作的行为,因此,课堂教学的改进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的改进,研究课堂教学操作的最优化选择。所以,改进教学应重在解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上的具体问题。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课堂中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和保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提高上课效率等等。 2、制订计划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看到的不足可能有多处,但改进目标要集中,应当选择自己迫切需要改进的或相对容易改进的一两点入手,不必面面俱到。 3、对于“新理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提高媒体运用有效性”这一方面中“媒体”一词的说明:一~三年级教师定位于“多媒体”,着眼于新教材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有效性的思考,如教室内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学习培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现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改进、多媒体使用的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提高多媒体运用有效性的策略与途径等等; 四、五年级教师在思考这一方面时,思考的着眼点鼓励同一~三年级教师一样定位于“多媒体”,当然由于受教室内设备限制,着眼点可以更宽泛些,如投影机运用的有效性、实物投影仪运用的有效性、录音机运用的有效性等等。 4、在“改进目标与改进措施”一栏中对“新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新理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提高媒体运用有效性”这两方面都要有目标与相应的措施。 5、每位教师在10月30日前制定好本计划,并放在自己的备课笔记中。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响水县八墩小学解卫萍 【论文摘要】本文从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充分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级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的厌学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构建和谐 【正文】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注意活用教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二、研究目标 1 ?探究基于导学案下课堂教学案例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研究,改进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特征 2.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行动研究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案例。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观察,确立主题,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整理教学案例资料,撰写论文,并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完善“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论文 子课题六: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导学案设计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2.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2.促进教师工作中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基本要素: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设计 基本结构: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 2.导学案设计常见流程和方法 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4.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过程、方法 1.调查阶段。2012年1月-2月

“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动静结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积极地把其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中。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循着这一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着尝试、反思、体悟、探索。 一、创造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是评优课,认真准备。除了认真研读文本,熟练掌握教材,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既有赏心悦目的图片,也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在课堂中,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了个人才艺展示、小组竞赛、情景剧等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快乐地掌握知识。丰富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 但是,到了期中考试,所教班的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班,这犹如一盆凉水浇在了头上,我是“透心凉”啊!快乐课堂一下子阴云密布,以往所作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二、以问题为导向。反思总结快乐课堂低效原因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但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快乐学习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反思自己,想不明白就去看书,去听老教师的课,也请老教师来听我的课,给我提意见。终于,发现了在我的“快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学生玩的太“快乐”了,课堂太“活跃”了,大家沉浸其中,都在积极地表现自己,却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而思考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解决问题;没有思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我执教的“快乐课堂”需要思考,需要改变,需要安静一些。 三、课堂要动静结合,实现快乐高效课堂教学 总结了经验教训,我开始在课堂中进行一些改变。以往太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课堂过于喧闹。现在就应该静一些,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因为“静”是思考,是聆听,是阅读,是品味,是酝酿,是记忆,是想象,是巩固的一个过程。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 (一)什么时候课堂应该安静呢 1.教师导入新课要安静 教师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的一个引子,是为整个课堂创设的一个情境,是整节课的一个切入点,它控制整个课堂的基调。 2.学生回答问题要安静 这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学习的机会。课堂中许多精

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

贾家庄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促进我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全体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各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计划。 一、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能教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级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各学校实际、各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施策略 各校及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中心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1、成立由中心校校长张坦军任组长,教研室司学纹主任,各校校长、教导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2、各校组建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组织改革的日常工作。 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各校要按照《贾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的付出与“达标”的效果的比。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问题,这个方向就是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通过教材提供的范例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及学生的语文实践,去实现《课标》要求的过程。因此树立并强化目标意识至关重要。漠视或偏离目标就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准备的中心发言就是,强化目标意识,优化导读结构。 一、增强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包括目标的认定和教学行为的指向。教学目标的认定可以为教学行为指示方向,也可为教学行为的控制提供依据。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积极的教学行为、任何有序的教学结构、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任何高超的教学艺术都将失去意义。所以,教学行为是要受教学目标制约的。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受到应有的制约,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算到哪里。我认为,增强目标意识要把握住三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把握目标力求全面、达成目标力求整合。 首先,我来谈第一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

如教学《田忌赛马》,许多教师都把教学着力点用在两次赛马的不同上——第一次怎样赛,第二次怎样赛,两次赛马的结果等。因为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采用了各种方法引导:有的用图示法、有的用课件,有的灵机一动用扑克牌模仿比赛的出场顺序。还设想如果齐威王也和田忌一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将会怎样,于是又来了一番演练。整节课就这样操练和表演,学生觉得有趣,玩得轻松,课堂气氛也十分热烈。这样的教学效益到底如何呢?课文写的两次赛马的文句浅显易懂,并非重点难点,只要学生去读就能理解。教师花时间花精力显然没有效益,这就是教学目标导向发生了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咱们的教学参考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界定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目瞪口呆、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4、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结果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成功的意义。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的实践与思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翟厚岚摘要:教学案例研究正越来越多的用于教师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在多年来,以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为教学手段的物理教师专业化培训和集体教学研究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撰写物理课堂教学案例及面向物理教师的培训授课活动,课题组对大量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作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含义、课堂教学案例的建构、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教学案例的解析与评价、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类型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做一个阐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建构;教学案例的分类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由于它具有描述现实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和特征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地、全面地理解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因此,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或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教学手段,近年来被广泛的采用,同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与大家熟知的案例研究有什么不同呢?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法学和公共政策等领域。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发生在当代的、研究者对相关因素无法进行控制的一类事件。从研究方法来看,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可以从事实资料出发,通过对实证资料和研究主题的理解,或者用已有的理论为参照,建构一个解释模型。把事实资料和模型相对照,如果它们相互匹配一致,这个理论模型就构成了对案例的解释。就此而言,实际的案例研究方法追求完整地、忠实地再现实际发生的事件,要求事实资料的准确性和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包含了对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案例具有典型性,案例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启发和思考,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案例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对人们有所借鉴。

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用真实的语境,多样的评价鼓励孩子听说英语 -- 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情景下运用英语交流为目的的思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适当的引导,搜集现实中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听、读、说、写四方面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听、说。 [ 具体过程] : 这学期,有一次开放日活动。我教的是3B 的family members 。为了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兴趣,并且深刻地记下这节有意义的课。我请孩子事先带了一些家人的照片,准备课上时请同学上来阐述。后来,我发现,将他们家人的照片剪切下来,放在电脑上展示,会不会更容易学习和使用新句型呢?我按照这样的思路重新设计并上了一节开放课。 师生问候完毕,我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快速回顾了上节课的八个家庭成员和问句Who s he? 和Who s she? 同学们一起问问题,传到HELEN AND MIK的头饰的同学回答He' s/She' s… 紧接着,我就出示了一张陌生老爷爷的照片,一个大问号在旁边,我问:wh o' s he?没等学生回答,我就问Is he your grandfather? 慢慢重复了问题两遍。 然后说:Excuse me,…,Is he your grandfather? 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我Yes,he is./ No, he isn ' t. 我请回答不是的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来问一问你认为是知道答案的同学。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一个问一个,问到了每个角落的孩子。当听到No的时候,不但问的同学失望了,听的同学也一阵失望。同时,又很期待地问下一个同学。当听到期盼已久的yes 时,每个孩子都很开心。 一张照片还不过瘾,我又趁势出示了几张处理过的照片和需要用到的句型,请同学们小组问答练习。对于真实的问题,孩子们一问一答,饶有兴趣。 真实,使得这节课异常地热闹。孩子们的好奇,孩子们的表现欲,一下子涌了出来。 但是,课堂是需要纪律来维持的。在自由对话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讨论中,甚至不愿去倾听别人的对话,这时候,彩色粉笔帮了我的忙。 T: OK.Now, let ' s have a look. If you speck good enough, red star; listen and respect enough, blue star; always put up hands, green sta r!(发言好,红星一颗;会听的,蓝星一颗;常举手,绿星一颗。比一比,哪一组五彩星最多!) T: group 1, you can listen, blue star for you. 如此下来,孩子们不但能够兴趣饱满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能够努力去积极思考发言,并仔细听他人的对话。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但能静下心来听了,并且会听了。有些同学的对话加入了前面发言同学的好语句。对话越来越精彩了。我第一次发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白杨》一课,朗读指导该如何进行呢?初步想法是:所设计的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课文意境,与作者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具体做法是: 1.指名读题:说说你眼中白杨的样子。 2.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填空。 在去()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 3.看文中的插图:学生默看一分钟,让生长在茫茫大戈壁的白杨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我开始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到遥远的边疆,让学生看到某一节车厢里有这么一位凝神望着窗外的白杨而出神的父亲,听到他的两个孩子为窗外的白杨争论的话。 4.小结: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排白杨从眼前闪过,这给旅客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5.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 6.是啊,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树?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想想:多么()的白杨!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齐读) 这样换地点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对白杨品格逐步有个认识。7.朗读指导 (1)用作者之心感受作品,理解文章内含的思想和感情。 (2)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转化为自己的真切感受。

(3)读出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对某些特殊句式,如文中的反问句、排比句、设问句、比喻句,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8.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朗读。 第一组展示:读1至3自然段,读出白杨的生长环境。 第二组展示:读4至9自然段,读出兄妹争论的语句。 第三组展示:读12自然段,读出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句子。 第四组展示:读13至15自然段,读出爸爸所要表达的心。 第五组展示:读16自然段,读出爸爸所看到的几棵正在成长的小白杨。 第六组展示:读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设问和反问句。 案例分析: 1.思想重视。在构造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由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预习、展示、达标,而把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挤掉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并加强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制定计划。在制定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之朗读计划。全书中哪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都要事先安排好。在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本期要达到什么要求等,都要明确提出来。只有朗读计划周密,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重视指导。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4.认真听读。组织学生认真听读,每次听读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读的效率。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2009-12-28 14:02:50转载▼ 标签:教育中师生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验教师分类:论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国力的竞争,急需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早在2000年,我们就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引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教学法的移植实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改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工作"这一陈旧观念仍影响着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进行了改进,如尽量采取精讲,讲练结合,先学后讲等,实质上仍是教师起着主要作用,甚至决定作用。课堂教学双边合作交流的单位比率低,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受到教师主导控制机率更少,即使有也是被动的多,积极主动参与的少。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学、会做、会探索、会创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实验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是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一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我校确定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关注的是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时所产生的实效性。其意义在于通过实验研究,在提高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通过这项实验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谈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从“教学”定义演变来看: ●在古代,无论中外,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完善自身,教与学密不可分,很自然地相长统一。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的变化,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思想,主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行为,教与学被分别对待,更加强调教科书,强调教师如何教(“三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发生了迅速变化,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也在变化。教学研究更多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教学重心开始偏向学,如学习规律、学习心理,因而教与学的内在关系逐渐被全面认识。 ●今天的教学理论中,教学的视野更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调控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人们对教学内涵的认识也更为丰富和完整。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的性质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子:“教亦多术矣”。 《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一、低效教学的表现 1、三维目标的割裂 2、教学内容的泛化 一个学生的日记 学了多年的化学,但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事实上,真正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的人并不多。我们一天到晚学化学,对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现象却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有人说化学能训练思维,而我以为这是数学学科的职责;有人说学化学是为了体验科学探索精神,可是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机会能获得这样的体验?我只知道一天到晚做题目,而且题目越来越古怪,有的类似脑筋急转弯:不是你不聪明,只是你没往出题人的角度去想。所谓的高分,只是将所有的题目都做一遍,并且都记住了而已。谈到化学我更多地会想到污染、酸雨、毒气泄漏、毒奶粉……唉!化学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学化学究竟为了什么? 学科教学价值取向; 奠定科学素养基础 提供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视角 完善理性思维的结构 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1)微粒观2)元素观(3)结构决定性质(4)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5)任何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6)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 一、低效教学的表现 1、三维目标的割裂 2、教学内容的泛化 3、教学活动的外化 4、教学层次的低下 5、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篇一

《角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示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课堂教学精彩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精彩案例分析 【案例一】 爆笑的男孩 【案例描述】 在《普罗米修斯》的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读书。好难受啊!我们的孩子,不论读什么,怎么会都是一个表情!一种节奏!一种语调!当读到“三万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高高的悬崖上”时,课堂的一角居然传来忍俊不禁的笑声,我循声望去——一个男孩已经笑得难以支撑了。更可怕的是,这个男孩足足笑了一分多钟——唉,这是公开课啊!幸亏,他坐在舞台的最里侧,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只能这样选择!我品尝到了无奈的滋味!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能!课后我问他,他说:“读书时,我不小心把‘三万’读成‘三八’了,我忍不住,就笑了。”天哪!如此简单的理由!上帝啊!这是可爱吗?这是自得其乐吗?这是自我欣赏吗?这是自寻开心吗?这是自我调节吗?不能这样啊,孩子们! 【结论】 我们的孩子太幸福,太自由,太没有规矩。从而缺少同情心,缺少入情入境的能力,缺少一种“定力”,缺少会感动的心灵。 【对策】 请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悲情”色彩的文章的朗读训练,收集一些描写汶川地震的感人文章,好好地读,认真地读,看看有多

少孩子会眼眶湿润,泣不成声;请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除了音乐、画面的渲染,能否凭借自身动情的教学语言,将孩子们引入文本情境,从而与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激动,一起伤悲,一起愤恨…… 【案例二】 回答,只为“博人一笑” 【案例描述】 公开课前,我让孩子做“头脑体操”——在茫茫的大沙漠上,有一个人,他已经死了,在他的身边,放着一个包,如果他能早点打开包的话,他就不会死了。请问,他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我见一个男孩高举起手,身子还前倾着,甚至满脸红光。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一定有精彩答案。于是满怀期待地请他发言。答案果然“精彩”——他是被尿给憋死的。说完早有准备似的哈哈大笑,伙伴们也哈哈大笑,在伙伴们的笑声中,他自豪地坐下,仿佛一个英雄——我差点昏倒。 这种现象,我在常规听课时也常有遇见。有些孩子在回答问题时,以“谁的答案最稀奇有趣”“谁的答案最好笑”“谁的答案最光怪陆离”“谁回答之后笑声最响亮”为豪。似乎,他们的回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博人一笑”。于是,有些可悲! 【结论】 我们的孩子缺少“正气”,缺少正确的“课堂舆论”。

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后期)

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及实施难点突破研究 阎良区武屯初级中学刘江华 高效课堂改革已在我校实施了两年多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转变,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突破。 一、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今后一个阶段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到目前为止,学校、教师、学生都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改已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1、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互换: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确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课堂上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竞争,课完时学生自己检测和总结;课后作业也是学生的检查和督促。 2、重视小组建设,搭建互助平台: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是课改的关键一环,小组内要合理搭配好学生,真正做到兵帮兵,兵带兵;小组间要引入量化加分制度,把竞争比赛

作为学生力争上游的手段。真正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有些教师很会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在互助中快乐的学习。 3、课前预习充分,学案搭建桥梁: 高效课堂改革的两个引擎:一是高效课堂小组的建设和运用,二是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高效课堂改革的理念就是先学后教,导学案就是学生自主先学的第一手资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导学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仗,教师依次设计教学环节和流程,必须把它认真的准备好。我们绝大部分学生上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只需展示和讨论探究个别疑难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我们教师都能认真的备课,设计课堂的环节和流程,引导学生自主轻松的学习。教师备课认真扎实,驾驭课堂轻松自如。 4、教学目标明确,过程环节清楚: 教师都能很好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要讲多少,讲什么。课堂的环节能很清楚的设计,教师怎样导,学生怎样学,小组如何开展竞赛,讨论等。教学目标清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清楚,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什么,怎样学到的都是清楚的,学生不盲目。课堂小结时:这节课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怎样掌握的,今后如何去运用都知道。学生自我检测,巩固知识,锻炼能力。 5、师生互动,深入浅出: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有效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进一步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工作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与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扎根课改背景,聚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细节,驱动深度探究,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学期课程统整工作。 2、针对性、实效性原则。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行为,关注知识缺失,引导学习内化,剖析典型事件,连续跟进反馈,在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见附件) 四、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4月上旬)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大会。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4月中旬至6月) 1、实验年级和教师按实施方案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2、其他年级和青年教师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3、邀请上级教研员跟踪听课,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 4、全体教师完成反思式教研论文。 5、五月份,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初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推广阶段(2018年6月) 1、对实验班级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3、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表彰课改先进个人。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