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必修

适用专业:时装样板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

总学时:72

适宜开设学期:第3-4学期

一、课程概述

1.本课程学习领域为服装分类产品设计开发方案的工作流程,包括:典型单品、系列设计、品牌企划案设计、整季产品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女装、男装、童装、针织品进行单品设计,系列设计和品牌整季设计。

2.本课程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而确定,参与成衣设计的工作岗位,从市场调研、信息研究、资料收集,产品定位,绘制设计图稿,系列拓展设计,定稿,制单定款,整季产品设计等均有初步掌握,并对成衣设计品牌实操案例有初步认识。

3.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是服装设计基础、时装画设计表现、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后续为服装产品策划、时装设计工作室应用、设计研讨与创作实践、顶岗实践、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学习完本课程后,能独立从事服装设计相关工作,包括女装、男装、童装、职业装礼服、针织时装设计等,能进行品牌开发设计

2.社会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如职业素养、公共关系、团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

(一)《服装设计》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一览表

表1 学习情境划分与学时一览表

(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表2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一览表

四、考核评价

表3 各学习情境的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五、教学工具设备标准

六、课程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在理论教学区中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计算机查询系统(每人一台)。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学生分组控制在3-4人/组。配备实践指导教师。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服装设计工作页》是教学中的主线,其他学习资料是为工作页服务的。

(7)学习参考资料:中国纺织出版社《服装商品企划实务》;湖南美术出版社高校美术教材:《现代服装设计一体化应用教程(基础篇)》;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装设计元素》;中国出版社《女装成衣设计实务》;穿针引线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899222.html,/);中华服装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899222.html,/);学习课件。

品牌服装设计企划案

服装品牌企划案 品牌《暗黑童话》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班级 10服装1W 、10服装2班 指导教师张义芳 《暗黑童话》女装品牌策划方案 目录 1.1品牌策划

1.1.1品牌标识 (5) 1.1.2品牌故事 (5) 1.1.3品牌描述/设计理念 (5) 1.1.4品牌理念 (6) 1.1.5品牌诠释 (6) 1.1.6风格特征 (6) 1.1.7目标消费群 (7) 1.1.8目标市场 (7) 1.1.8.1城市专卖店分布对比 (8) 1.2产品策划 1.2.1产品风格 (8) 1.2.2产品层次 (8) 1.2.3产品结构 (8) 1.2.3产品款式数量和尺寸 (8) 1.2.4价格范围 (9) 1.3店面策划 1.3.1店面形象描述 (9) 1.3.2店面橱窗描述 (9) 1.3.3店面陈列描述 (9) 1.3.4灯光照明描述 (9) 1.3.5饰品陈列描述 (9) 1.3.6店员形象描述 (9) 1.4经营策略 1.4.1经营策略概述 (9) 1.4.2经营策略——选址 (10) 1.4.2.1店址确认 (10) 1.4.2.2选址原因 (10) 1.4.3经营策略——加盟代理 (10) 1.4.3.1加盟代理条件 (10) 1.4.3.2加盟代理程序 (10)

1.5品牌推广 1.5.1品牌推广目的 (11) 1.5.2品牌推广方式 (11) 1.5.3促销手段 (11) 1.6资金预算 1.6.1企业规模预算和人员预估 (13) 2.《暗黑童话》女装15SS产品企划 2.1系列分类 (14) 2.2系列描述 (14) 2.3系列色彩版 (16) 2.4系列色彩搭配版 (16) 2.5系列面料版 (17) 3.《暗黑童话》女装15SS款式图 4.《暗黑童话》女装15SS产品开发企划 4.1开发时间表 (19) 4.2波段 (20) 4.2.1早春1 (20) 4.2.2早春2 (21) 4.2.3春季 (23) 4.2.4夏季 (23) 4.2.5盛夏 (24) 4.3产品开发计划表 (24) 4.3.1 15春季产品分类情况 (25) 4.3.2 15夏季产品分类情况 (25) 4.4产品开发日期进程表 (27) 4.4.1春季开发日期进程表 4.4.2夏季开发日期进程表 5.结论 (29) 6.小组成员分工明细 (30)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下面将会介绍服装设计基础入门知识,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就快快收藏起来吧。 核心提示: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设计师一般先有一个构思和设想,然后收集资料, 确定设计方案。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整体风格、主题、造型、色彩、面料、服饰品的配套设计等。 服装设计的创作过程 (一)服装设计创作的一般过程 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设计师一般先有一个构思和设想,然后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整体风格、主题、造型、色彩、面料、服饰品的配套设计等。同时对内结构设计、尺寸确定以及具体 的裁剪缝制和加工工艺等等也要进行周密严谨的考虑,以确保最终 完成的作品能够充分体现最初的设计意图。 服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思维活动,构思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酝酿而逐渐形成,也可能由某一方面的触发激起灵感 而突然产生。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高山流水、历史古迹、文艺领域 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以及民族风情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可给设 计者以无穷的灵感来源。新的材质不断涌现,不断丰富着设计师的 表现风格。大千世界为服装设计构思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素材,设计 师可以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各个方面挖掘题材。在构思过程中设 计者可通过勾勒服装草图借以表达思维过程,通过修改补充,在考 虑较成熟后,再绘制出详细的服装设计图。 (二)服装设计的表达方式---服装设计图的绘制

绘制服装效果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服装设计者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基础,通过各种绘画手法来体现人体的着装效果。 服装效果图被看作是衡量服装设计师创作能力、设计水平和艺术修 养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地引起设计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服装设计中的绘画形成有两种:一类是服装画,属于商业性绘画,用于广告宣传,强调绘画技巧,突出整体的艺术气氛与视觉效果。 另一类是服装效果图用于表达服装艺术构思和工艺构思的效果与要求。服装效果图强调设计的新意,注重服装的着装具体形态以及细 节描写,便于在制作中准确把握,以保证成衣在艺术和工艺上都能 完美地体现设计意图。 服装设计图的内容包括服装效果图、平面结构图以及相关的文 字说明三个方面。 1.服装效果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服装效果图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准确表现人体着装效果。一般采用8头身的体形比例,以取得优美 的形态感。设计的新意要点要在图中进行强调以吸引人的注目,细 节部分要仔细刻画。服装效果图的模特采用的姿态以最利于体现设 计构思和穿着效果的角度和动态为标准。要注意掌握好人体的重心,维持整体平衡。服装效果图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 加以表达,要善于灵活利用不同画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殊表现力,表现变化多样、质感丰富的服装面料和服饰效果。服装效果图整体 上要求人物造型轮廓清晰、动态优美、用笔简炼、色彩明朗、绘画 技巧娴熟流畅,能充分体现设计意图,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 2.平面结构图一幅完美的时装画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最终还是要通过裁剪、缝制成成衣。服装画的特殊性在于表达款式造型设 计的同时,要明确提示整体及各个关键部位结构线、装饰线裁剪与 工艺制作要点。平面结构图即画出服装的平面形态,包括具体的各 部位详细比例,服装内结构设计或特别的装饰,一些服饰品的设计 也可通过平面图加以刻画。平面结构图应准确工整,各部位比例形 态要符合服装的尺寸规格,一般以单色线勾勒,线条流畅整洁,以 利于服装结构的表达。平面图还应包括服装所选面料。

《女装设计》教学大纲

《女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本科) 总学时: 48 其中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28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效果图技法服饰色彩 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目的:《女装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结合品牌女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任务:正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思和服装设计效果。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女装设计》胡迅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服装设计》李迎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教程》杨威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女装设计》王勇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系列女装设计》周丽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四、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女装设计概述(4学时讲授) 第一节、女装设计的特征 第二节、女装设计的发展 第三节、女装分类设计 第二章女装细节设计(4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零部件的设计 第二节、线条的运用 第三章:女装综合设计(8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女装材质与工艺设计 第二节、女装常用服装设计 第三节、女装综合设计实例

第四章:女装品牌分析(4学时讲授4学时实践)第一节、女装流行研究 第二节、高级女装品牌设计分析 第三节、女装成衣品牌设计分析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1、女装细节设计 2、女装综合设计 难点:1、女装综合设计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随堂考试(平时30% 考试70%) 七、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王卫静 编制时间:2017年3月20日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什么是服装设计

第一章什么是服装设计 设计一词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工业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广告招贴设计、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等等,其意思也不一定相同,但就衣服的设计来说,是指为了某一种用途提出的独特创意,进而把脑中的构想具体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以面料做素材,以人体为对象,塑造出美的作品。 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不仅仅局限于观者所能看到的色彩与形态,亦指眼睛所不能看到的的作品表现方法、内部工艺等等。那些认为服装设计仅仅是画时装效果图的想法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设计者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衣服如外形、领围线、分割线等等作如何处理的构想,而应该像一位电影导演一样,立于创作的中心,统筹规划,使服装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搞服装设计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五个条件: 何人(who)。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文化修养、气质特征、社会地位、职业范围以及经济条件不同,对服装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何时(when)。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指穿着的季节,即春夏秋冬;二是指一天中的白天或夜晚,白天有晨礼服、午后礼服,晚上有夜礼服等等。 何地(where)。主要是指场地和环境,场所主要是指车间、办公室、宴会厅、商店等等,环境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南方、北方等等。 为何(why)。穿着的目的和用途不同,对服装的要求自然不一样,如宾馆制服、接待外宾、出外旅游等等,在穿着打扮上就要分别对待。 为谁穿(whom)。说到底,大多数公开场合下,服装并不是为自已穿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以期满足被认同被爱的心理需要 第二章时装画基础知识-如何画人体 人体绘画是每一位人物画家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艺术家只有在充分了解了人体各个部位在运动中的功能之后,才能画出具有动感的人物。 在时装画这一艺术领域里,你得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学海无涯,总有‘些未知的领域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在学习过程中,你常常能感到自己取得了一些进步,你笔下的线条也在一点点变得更加流畅,更加富有生气。 本章向你介绍人体绘画的技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打好人体绘画的基础。 对人体各部位的图解有助于让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比例有所了解. 竖线表示模特在纸上的大小,这条线被分为8等分,头部占l/8。 整个竖线由中点—分为二,再将分好的上下两部分再分为2,将这分好的4个部分再从中间等分,便得到8个等长的部分,每—部分长度为模特头部的长度。一般人的身体为7或8个头的长度,而画时装画时的身体与头的比例常常可变为1:9。 下页画的模特表示出人体是如何分成8等分的,模特头部呈椭圆形,肩宽为头

品牌服装设计企划案

品牌《暗黑童话》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班级 10服装1W 、10服装2班 指导教师张义芳

《暗黑童话》女装品牌策划方案 目录 1.1品牌策划 1.1.1品牌标识 (5) 1.1.2品牌故事 (5) 1.1.3品牌描述/设计理念 (5) 1.1.4品牌理念 (6) 1.1.5品牌诠释 (6) 1.1.6风格特征 (6) 1.1.7目标消费群 (7) 1.1.8目标市场 (7) 1.1.8.1城市专卖店分布对比 (8) 1.2产品策划 1.2.1产品风格 (8) 1.2.2产品层次 (8) 1.2.3产品结构 (8) 1.2.3产品款式数量和尺寸 (8) 1.2.4价格范围 (9) 1.3店面策划 1.3.1店面形象描述 (9) 1.3.2店面橱窗描述 (9) 1.3.3店面陈列描述 (9) 1.3.4灯光照明描述 (9) 1.3.5饰品陈列描述 (9) 1.3.6店员形象描述 (9) 1.4经营策略 1.4.1经营策略概述 (9) 1.4.2经营策略——选址 (10) 1.4.2.1店址确认 (10)

1.4.2.2选址原因 (10) 1.4.3经营策略——加盟代理 (10) 1.4.3.1加盟代理条件 (10) 1.4.3.2加盟代理程序 (10) 1.5品牌推广 1.5.1品牌推广目的 (11) 1.5.2品牌推广方式 (11) 1.5.3促销手段 (11) 1.6资金预算 1.6.1企业规模预算和人员预估 (13) 2.《暗黑童话》女装15SS产品企划 2.1系列分类 (14) 2.2系列描述 (14) 2.3系列色彩版 (16) 2.4系列色彩搭配版 (16) 2.5系列面料版 (17) 3.《暗黑童话》女装15SS款式图 4.《暗黑童话》女装15SS产品开发企划 4.1开发时间表 (19) 4.2波段 (20) 4.2.1早春1 (20) 4.2.2早春2 (21) 4.2.3春季 (23) 4.2.4夏季 (23) 4.2.5盛夏 (24) 4.3产品开发计划表 (24) 4.3.1 15春季产品分类情况 (25) 4.3.2 15夏季产品分类情况 (25) 4.4产品开发日期进程表 (27)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服装设计主题

古·尚结缘 谁说笔墨不时尚谁说颜彩不出众 传统唯美的水墨创意是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的一大奇迹 飘逸的笔锋幽雅的笔触 它不再是一方纸上静态的完美 而是时尚服饰上动态的华美 古典却不古老时尚而又脱俗 笔墨元素的融入让今晚吹起了一股古·尚之风 古韵与时尚的颠峰结缘将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传统与摩登的完美融合将上演一场繁华的邂逅…… 解说词 初秋飒爽,云淡风轻 采颜撷彩,挥笔撒墨 挥出古韵,撒出时尚 一幅幅笔墨颜彩 一个个时尚元素 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迸发出激情的火花 古·尚之风,萦萦环绕,挥之不去…… 倾城花语 牡丹华贵,倾国倾城温婉可人的月季 花朵图案,简约却不简单在伸展台上娇艳绽放高贵而不奢华,反而清新淡雅银白色的纸扇更营造出裙摆处手工制作的花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

更升华了牡丹的王者之美半旗袍式设计及夸张的时尚型 雍容华美的气质随着胸前的是古韵与时尚的结缘 牡丹在心中蹴然绽放 恋蝶一剪梅 百花争艳时,定有它身影二零少女好似梅花一般含苞待放 蝶,幻化千般色彩,是美的代表肚兜与梅花相配 是爱的化身,一曲梁祝是它最完整的诠释衬托出女子的娇羞、可爱 它,翩翩起舞,若即若离黑色闪片搭配白色绸缎缝制的 纯白色飞扬的裙摆前开襟裙,带点诱惑,带点性感 点点墨色的渲染,黑白完美的经典内敛与奔放看似冲突其实不然 是在一个转身之后 80后女生是双面佳人 是蝶蛹华丽的蜕变 浣溪沙律动 夕阳西下黑白分明的晚装礼服,经典永恒 小桥流水人家西欧宫廷式的风格,唯美华丽 一幅水墨丹青纯手工缝制的百褶裙边,精致细腻,难以想象一个优雅意境在音符的跳跃和舞者的律动下 墨色层次晕染抛开束缚掀起层层热浪 浓浓的意蕴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和帅气十足的勇者 淡淡的飘逸将带你感受异国情缘 温柔而灵动领悟勇与智的美 桃然佳人 晚风拂柳,人面桃花 画意诗情带美意 时尚的设计,夸张的剪裁,传统的笔墨 三大元素的融合集于一身,是本次主题最完整的 升华和诠释,理所当然是这场秀的压轴! 结束 深厚的笔墨,语言功底与时尚服饰需求的结合 驾驭题材与现实希望的吻合 这一切恰到好处的运用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专)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的设计要素; 2、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设计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服装造型设计(32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造型设计概述;服装造型设计构思;服装造型的形式美;服装的外轮廓造型;服装内部造型布局;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造型、服装形式美、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形

态空间、内容形式、相关因素和服装造型设计的设计构思; 2)培养学生的形式美、外轮廓造型、内部造型布局、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服装色彩设计(18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色彩概述;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 2)培养学生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色形式美法则、配色的方法和配色美规律、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服装材料构成(14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用材料概述;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服装用裘皮皮革;服装用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用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 2)培养学生使用服装用裘皮皮革、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的设计能力以及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方向) 176学时) 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 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 学时:总176 (理论12 学时,实训154 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 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 开发项目, 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 设计能够顺 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 针对性和 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充分运用 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 学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 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 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 对获得的调 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 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记录的存档、资料收 集整理分析, 并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书的任务。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教师在调研过程中主要起 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选出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任务的分配按企业设计师助理的工 作内容进行划分。 评价要求——明确过程确认制度, 每完成一个环节需要下一个工作环节对其进行确认。调研报告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

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 衣、食、住、行是满足人们生活基本需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情趣、个性意识的不断提升,现今生活中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满足穿暖、穿戴整齐的层次,更需求着服装的美观、个性和新潮。新的服装市场的需求对服装设计师职业提出了挑战,也为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那就是怎样更好的把握和利用服装设计要素,设计和生产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产品。那么,对服装设计要素应该怎样去认识呢? 造型、色彩、材质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 一:造型 服装造型是指服装在形状上的结构关系和窨上的存在方式,包括外部造型和 内部造型,也称整体造型的局部造型。点、线、面、体,是一切造型的基本要素。 在服装造型艺术范畴内,人体着装后,服装的感觉、材料、技术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都是构成服装造型的要素。当然,从保护人体的角度出发,区别于其他造型 艺术的原因在于,它必须依附于人体,并遵循人体运动规律而存在 服装的造型可分为外造型和内造型,其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内 造型指服装内部的款式,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服装的外型是设 计的主体,内造型设计要符合整体外观的风格特征,内外造型应相辅相承。要避 免抛开外型风格一味追求内造型的精雕细刻,因为这将会起到喧宾夺主、支离破 碎的反面效果。 1.服装的外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外型轮廓能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在服装整体设计中造型设计属于首要的地位。服装的外轮廓剪影可归纳成A、H、X、Y四个基本型。在基本型基础上稍作变化修饰又可产生出多种的变化造型来,以A型为基础能变化出帐篷线、喇叭线等造型,对H、Y、X型进行修饰也能产生更富情趣的轮廓型。 2.服装的内造型设计服装的内造型设计主要包括:结构线、领型、袖型 和零部件的设计。 服装的结构线具有塑造服装外型,适合人体体型和方便加工的特点,在服装结构 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服装结构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结构线的设计。 二:色彩 色彩世界可谓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及其混合色许许多多, 但通过颜色来表达却离不开红、黄、青三种基本颜色的调配,这三种各种颜色的 基础色,独立于其他颜色而存在,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而成,因此亦被称为“原 色”。两种原色进行调合后产生的一种色称为“间色”,例如红加黄调合成橙色、 黄和青调合成绿色。两种“间色”或原色与间色调合又形成复色。对于千变万化 的颜色又可分为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大类。黑色、白色及黑白色调合而成的各级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普高学生) 学时:8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普高)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款式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款式的设计要素; 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服装款式设计》周朝晖邓美珍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设计学》刘元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款式设计大系》王鸣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编者: 李永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分配表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 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6、教学手段概述 ①理论讲授; ②实例讲解; ③一对一的习作辅导; 七、考核方式和标准 1、考查方式 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方式分为过程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只供学习与交流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服装营销与品牌服装设计的关系要点

服装营销与品牌服装设计的关系 在服装品牌的发展中,到底是设计重要还是营销重要,这是一个服装实战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服装营销观念,并用来指导服装品牌的建设,是服装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服装企业营销观念和操作的偏差和低水平能够是制约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来厘清服装营销的观念,把握设计与营销的辩证关系。 一、曲高和寡少人追——以设计为中心的服装品牌思维 由于服装的流行性,注定了服装产品的不断变化,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和设计,因此,设计无疑是重要的,乃至于很多品牌的创始者就是设计师,杭州女装多数品牌的老板就是设计师出身。正因为如此,设计被放到服装界无以复加的地位,业界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认知:设计是品牌的灵魂。而在众多中国服装企业,营销则只是服装品牌的陪衬,只是充当着促销的角色。这就是以设计为中心的服装品牌思维。 在这种服装品牌思维中,设计被看作是服装企业的主导,设计部门凌驾于其他部门之上,而营销则被局限在推广促销已经设计制造出来的服装产品上。销售的不畅往往片面指责营销部门销售的不力,而没有认真审视设计是否符合市场消费群体的需求。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设计师没有受过营销相关的商业训练,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技能鼓励设计师从内心出发,象创作作品一样进行服装设计,更多的体现设计师本人的风格。设计师很少能够考虑推出的市场时机以及成本问题,因此导致许多服装设计不能吻合市场需求或者设计难以实现。有些美轮美奂的服装设计可能会获得大奖,但是却不能为市场接受,所谓的叫好不叫座。 以设计为中心虽然偶尔能碰运气推出若干畅销服装款式,但依赖设计师的技巧和直觉来满足消费者,失败率实在太高。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