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磁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包括在水处理中的4种应用类型及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河流湖泊的实际应用。
对磁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已经大范围使用,但在磁种的开发、回用,设备的研发和技术的推广方面发展较为落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磁分离;磁絮凝;磁吸附水处理引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水资源总体较多,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且人口众多,因此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人均水资源量小。
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一方面强调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重视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河流湖泊的径流污染等。
传统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吸附法和生物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或者易二次污染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绿色、高效且经济的新型污水治理技术不仅是环保现实的需要,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磁分离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1.磁分离技术概述(1)磁种的开发。
磁种是磁分离技术应用的重要部分,小颗粒磁种相较于大颗粒磁种的磁性更佳,可以更好与吸附剂、絮凝剂或催化剂结合,所以纳米磁种的开发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2)磁种的回用。
磁分离技术一大优势在于磁种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可以降低磁分离技术的处理成本,且绿色环保。
磁种一般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回收,回收后磁种的处理尤为关键,决定了再利用时的水处理效果,回收磁种的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3)磁分离设备研发。
技术离不开设备的支持,磁分离依托磁场进行分离,为节约成本,开发新型高磁场低能耗的设备十分关键。
(4)高梯度磁分离技术。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是在磁分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可以极大提高絮凝速度,减小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是未来磁分离技术研究的方向。
2.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类型2.1磁场直接分离通过外加磁场,可以对废水中的一些带磁性的污染物或杂质进行吸附,达到去除污染物从而净化水的效果。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及发展趋势[工程类精品文档]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及发展趋势[工程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6b14f31e2bd960590c6777c.png)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及发展趋势[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学员问题】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及发展趋势?【解答】摘要:本文介绍了磁分离技术的主要应用工艺,综述了各种工艺在处理各种废水时的应用现状。
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磁分离技术与絮凝技术、磁种洗选回收技术、生化技术的结合,是目前污水处理中磁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大大扩展了磁分离技术的处理对象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高梯度磁过滤器稀土磁盘CoMagTM工艺BioMagTM工艺MagBRTM工艺ReMagdiscTM工艺磁性生物载体一、引言磁分离技术是借助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性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磁分离技术可以说是一门比较古老、较成熟的技术,最早应用于选矿和瓷土工业。
1845年,美国发表了工业磁选机的专利。
磁分离技术作为有磁性差异的两种及多种物质的选别手段,在矿石的精选、煤的脱硫、玻璃及水泥等?;?;料的除铁、高岭土的提纯、生物工程中的细胞分离、石化行业的催化剂回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磁分离技术用于水处理工程,它又可以称得上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用磁凝聚法处理钢厂除尘废水,60年代末,美国MIT教授科姆发明高梯度磁过滤器,70年代美国应用磁絮凝法和高梯度磁分离法处理钢铁、食品、化工、造纸等废水。
1974年瑞典开始用磁盘法处理轧钢废水,随后的75年日本开发盘式两秒分离机。
我国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将磁聚凝法、磁盘法、高梯度磁分离法用于炼钢、轧钢废水的处理。
近年来,磁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含酚废水、湖泊水、食品发酵废水、市政废水、钢铁废水、厨房污水、屠宰废水、石油采出水等处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水处理工程中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工艺。
二、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一项新技术、一种新设备的研发成功,必将带来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资源回收效益评估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资源回收效益评估摘要: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是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着重探讨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资源回收效益,并对其进行评估。
1. 引言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低、耗能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而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方法,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
2. 磁分离技术概述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磁力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进行吸附沉淀,从而实现废水与杂质的分离。
3.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1 磁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重金属废水是一种常见的高浓度废水,其中包含有毒有害的金属离子。
磁分离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磁性材料,并利用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特性,实现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分离和回收。
3.2 磁分离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机废水是指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水,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
磁分离技术可以利用磁性吸附剂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并通过磁力分离,实现有机物的回收和废水的净化。
4. 磁分离技术的资源回收效益评估4.1 能源回收磁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燃烧,产生热能,进而生成蒸汽供能。
这种能源回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废水处理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2 物质回收磁分离技术可以通过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实现对有价值物质的回收。
例如,从废水中分离出的重金属离子可以用于再生金属材料制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3 经济效益磁分离技术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周期短、处理成本低等优势。
通过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可以使企业节约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5. 磁分离技术的优势与不足5.1 优势磁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周期短、处理成本低等优势。
超磁分离技术净化印染污水的应用

超磁分离技术净化印染污水的应用1、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简述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在“稀土磁盘分离净化废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稀土磁盘分离净化废水技术”及设备,最早应用于冶金行业的轧钢、连铸、炼钢、轧管等含磁性悬浮物污水的处理,现扩展到其它行业和市政领域,总计处理水量超过960万m3/d。
其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将絮凝、沉淀和过滤工艺结合在一起,它不需要借助于重力沉降,而是通过永磁铁的强磁力吸附去除悬浮物。
对于水中悬浮物本身不带磁性的,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则通过向水中投加磁种、MMS-A和MMS-M,通过微絮过程,赋予絮体以磁性,通过超磁分离机实现絮体和水的分离。
该技术能在3分钟完成整个微絮凝、过滤(固液分离)过程;磁种通过回收系统循环反复使用。
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应用于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中,可对不同行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且处理后出水无投加材料的残留物。
2、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工艺流程待处理水体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混凝反应器,与一定深度磁性物质反应器,与一定浓度磁性物质混合均匀;含有一定浓度磁性物质的水体,在混凝剂与助凝剂作用下,完成磁性物质与非磁性悬浮物的结合,形成微磁絮团;经过混凝反应后,出水流入超磁分离机,在高磁场强度下,已形成的磁性微絮团由磁盘吸附、打捞,实现微磁絮团与水体的分离,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由磁盘分离出来的微磁絮团经磁回收系统实现磁性物质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磁性物质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9%),污泥进入下一单元的污泥处理系统。
表1《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3、废水处理效果(1)废水排放标准见表1。
(2)现有工艺对废水处理效果见表2。
4、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对不能达标排放水体进行深度处理试验(1)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对四川某印染厂终端处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
待处理水进入到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在粉末活性炭、MMS-A、MMS-M的作用下,与磁种絮凝成微磁絮团;泥水混合物溢流入超磁分离机,对磁性絮团进行吸附、打捞,停留时间为30s;处理后最终废水的COD、色度、SS达到外排的要求。
磁分离设备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节能优势

磁分离设备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节能优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废水处理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尤为困难,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
而磁分离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其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具有独特的节能优势。
本文将从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降低搅拌能耗、提高固液分离效率等方面,详细介绍磁分离设备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节能优势。
首先,磁分离设备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传统的高浓度废水处理常常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而这些药剂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污染环境。
相比之下,磁分离设备利用磁场对废水进行处理,无需添加化学药剂。
通过磁场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分离,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从而实现高浓度废水的净化处理。
不仅能够节约药剂的使用成本,还能够减少药剂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其次,磁分离设备能够降低搅拌能耗。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搅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统的高浓度废水处理常常需要大功率的搅拌设备,耗费大量能源。
而磁分离设备通过磁场的作用,使废水中的颗粒自动聚集,在搅拌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投入。
这种低能耗的搅拌方式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运行成本。
此外,磁分离设备还能够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高浓度废水中的固液分离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常常存在分离效果不佳、工艺复杂等问题。
而磁分离设备通过磁场作用,使颗粒在磁场中自动排列,形成较为紧密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率。
这种高效的固液分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处理效率,还能够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进一步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环境负担。
另外,磁分离设备还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磁分离设备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能够自动运行。
同时,磁分离设备无需配备大型容器和复杂的设备,占地面积小,对处理厂的空间要求不高,操作简便。
这些优点使得磁分离设备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废水处理成为了重要的环保议题。
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保护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难以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复杂、能耗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磁分离技术逐渐应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产业化进展。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在磁场中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通过施加磁场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无害物质分离开来,实现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方法,磁分离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磁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高浓度废水中微量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悬浮物等。
其次,磁分离技术的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能耗较低。
此外,磁分离过程对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能够实现废水零排放。
目前,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磁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厂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推广。
一些先进的废水处理厂已经将磁分离技术纳入其处理流程中,实现了高浓度废水的高效处理。
其次,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也致力于磁分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磁分离设备和材料,不断提高磁分离技术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另外,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相比,磁分离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受到了一些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磁分离技术需要更高的磁场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高浓度废水处理的需求。
此外,磁分离技术还需要更加精细的磁性粉末和材料,以提高分离效率和回收率。
此外,磁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仍有待扩展,需要在不同类型的高浓度废水中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研究。
为了促进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产业化进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磁分离技术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磁分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磁分离技术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当今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浓度污水,特别是含有大量悬浮固体颗粒的高浓度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治理需求。
因此,寻找适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磁分离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高浓度污水处理领域发展迅猛。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磁荷作用原理的分离技术,通过磁性微粒与待处理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固体颗粒的分离和回收。
与传统的过滤、沉淀等方法相比,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回收物质可再利用等优势,因而备受关注。
在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中,磁性微粒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磁性微粒包括硅酸盐类、铁氧体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浓度污水中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此外,磁性微粒的表面修饰也对分离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改变磁性微粒的表面电荷、化学活性等性质,提高其与待处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一步增强了磁分离的效果。
另外,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批处理和连续处理。
批处理是指将待处理的高浓度污水与磁性微粒混合,通过外界磁场的作用实现固体颗粒的分离。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规模的高浓度污水处理,具有处理周期短、操作简便等特点。
而连续处理则是在污水处理设备中设置了磁分离装置,将高浓度污水连续引入,通过磁场对固体颗粒进行分离。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高浓度污水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除了磁性微粒的选择和处理方式的不同,高浓度污水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磁场的调控、工艺参数的优化等方面。
磁场的调控是指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参数,调节磁力对固体颗粒的作用效果。
研究者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发现适当的磁场调控能够提高磁分离的效率和回收率。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评估

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评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浓度污水的排放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高浓度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微小颗粒,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面临着效果不理想的困境。
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因此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正逐渐引起关注。
本文将对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来了解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磁分离技术利用磁力作用原理,通过施加外加磁场,将污水中悬浮物和微小颗粒磁化,从而实现其与水体的分离。
该技术的主要设备包括磁铁、磁滤器等。
通过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应用磁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微小颗粒和悬浮物的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其次,我们来评估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的具体效果。
磁分离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去除悬浮物和微小颗粒。
磁分离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微小颗粒和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并且该技术对于不同尺寸、密度、形状的颗粒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 低能耗、环保。
相比传统的过滤和沉淀方法,磁分离技术无需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和能源,能够实现对高浓度污水的净化。
同时,该技术产生的废渣体积较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减少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废液等,这些都需要额外的处理手段。
而磁分离技术不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可以有效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
4. 适应性强。
磁分离技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高浓度污水,如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等。
并且该技术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然而,磁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1. 设备成本较高。
磁分离技术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在设备方面需要更高的投资。
这是由于磁分离技术需要使用特殊的磁铁和磁滤器等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制造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
中的应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严邦鹏1330240050
摘要:介绍了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分离方法、设备以及特点,简要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1引言
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在社会循环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许多杂质,从而丧失了使用价值,导致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减少。
为了把这种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人类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磁力分离法就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2 磁分离技术简介
磁分离技术是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该技术是利用元素或组分磁敏感性的差异,借助外磁场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从而达到强化分离过程的一种新兴技术。
着强磁场、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问世,磁分离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分离强磁性大颗粒到去除弱磁性及反磁性的细小颗粒,从最初的矿物分选、煤脱硫发展到工业水处理,从磁性与非磁性元素的分离发展到抗磁性流体均相混合物组分间的分离。
作为洁净、节能的新兴技术,磁分离将显示出诱人的开发前景。
3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磁力分离法已成为一门新兴的水处理技术。
磁分离作为物理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获得了许多成功应用,显示出许多优点。
磁分离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
借助外力磁场的作用,将废水中有磁性的悬浮固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与沉降、过滤等常规方法相比较,磁力分离法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能量消耗少、设备简单紧凑等一系列优点,它不但已成功应用于高炉煤气洗涤水、炼钢烟尘净化废水,轧钢废水和烧结废水的净化,而且在其它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地皮水的净化方面也很有发展前途。
磁分离法按装置原理可分为磁凝聚分离、磁盘分离和高梯度磁分离法三种,按产生磁场的方法可分为永磁分离和电磁分离(包括超导电磁分离)。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连续式磁分离和间断式磁分离。
按颗粒物去除方式可分为磁凝聚沉降分离和磁力吸着分离。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高梯度分离法,废水中原有的、具有一定磁性的悬浮固体颗粒在通过磁分离器时很容易地被磁场所捕获。
典型的应用磁分离技术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见图
3.1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处理废水的机理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对于具有较强磁性的污染物,可直接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分离;对于磁性较弱的污染物,可先投加磁种(如铁粉、磁铁矿、赤铁矿微粒等)和混凝剂,使磁种与污染物结合,然后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除去。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有本身的重力、磁场力、流体粘滞力、流体惯性力以及分子间的引力等,其中除了磁场力对分离有贡献外,其他几个力的合力效应对分离起副作用。
要实现磁分离必须使磁作用力大于重力、流体阻力等的合力作用。
也就是说,颗粒受到的磁场力越大,则被磁分离器抓住分离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分离效率也就越高。
实际应用中,增大磁场强度要耗费大量电能,且受到材料特性的约束,因此,增大磁场力往往通过增大磁场强度梯度的方法来实现。
磁场强度梯度是指单位距离的磁场强度变化,
梯度的产生主要靠梯度磁分离器中的填料来实现,由于填料均选用磁化率很高的材料,磁力线基本上集中从其内通过,于是在填料表面附近的磁力线密度衰减,从而形成一个强的磁场强度梯度。
废水流过梯度磁分离器的填料时,当填料对废水中污染物的磁力作用大于其他力的合力时,污染物被吸在填料上;切断磁场后,磁力消失,被填料捕集到的污染物用压缩空气或水反冲洗下来,从而达到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3.2 高梯度磁分离器及其填料
一个内部填充填料的容器外加一个磁场就构成了高梯度磁分离器,如图所示,磁场强度一般为 0.1~1.5T。
常见的填料有纤维状或棒状铁磁性非晶质合金,不锈钢毛、海绵状金属(如海绵镍)等,其作用主要是形成强的磁场和磁场梯度。
一般来说,填料的磁性越强,磁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越好。
对同一填料来说,填料越细,填充程度越高,磁分离效果越好。
但是填充度提高,流体阻力增大,一
般在 5%左右为宜。
4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磁分离技术处理废水存在如下的技术难度和局限性: 介质的剩磁使得磁分
离设备在系统反冲洗时, 难以把被聚磁介质所吸附的磁性颗粒冲洗干净, 因而影响着下一周期的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磁场梯度, 必须选择高磁饱和度的聚磁介质,对聚磁介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且增加运行的费用。
尽管磁分离技术是一种简易可行且处理效率高的水处理技术, 由于上述技术难度和局限性, 有待继续研究克服。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影响着它的广泛应用。
目前, 磁分离技术在食品、含油废水、城市污水及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取得相当的成果, 对于重金属油类、极细悬浮物, 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细菌、藻类去除有相当好的效果, 有的已运用于实际废水处理,相信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 磁分离技术处理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