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肝经郁热、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解毒除湿、调和肝脾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与西医的结合,临床观察到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共计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实验组采用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伐昔洛韦治疗。
解毒除湿汤的组成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中药材,如黄连、黄芩、栀子等。
而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
三、观察指标1. 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疱疹消退情况及愈合时间等指标;2. 安全性: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3.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包括肝经郁热、湿热内蕴等症状。
四、结果1. 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 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 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解毒除湿汤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中药材,有效改善患者湿热内蕴、肝经郁热等症状。
同时,伐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疱疹消退和愈合。
二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解毒除湿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1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制包括外周神经痛和中枢神经痛,热性痛觉过敏、感觉异常及机械性痛觉过敏,涉及多种递质参与、途径及受体。
临床中普 遍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疹状逐渐消退之后,疼痛时间可 持续长达1个月以上,诱发患者极度焦虑、失眠、抑郁及剧烈瘙痒等副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61。
舍曲林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高度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增强5-羟色胺能的神经传递,升高中枢神经细胞突触间隙,达到治疗躯体疼痛障碍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进食障碍、焦 虑障碍等躯体疼痛障碍,从而发挥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m。
伐 昔洛韦在体内迅速转变为喷昔洛韦,其属阿昔洛韦的类似物,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脂,可选择性抑制疱疹病DNA的复 制及合成,经水解酶作用后,使得血液中阿昔洛韦的浓度较高,且生物利用度高、水溶性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利于加快患者症状恢复|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损消失、皮损结痂、止疱 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带状疱疹采取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神经痛,降低不良反应 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
伐昔洛韦口服利用率高,可快速转变为 阿昔洛韦,机体会迅速吸收,经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脂,有效 刺激脱氧苷激酶使其活化,在DNA聚合酶的影响下,对DNA 聚合酶进行有效抑制,促使病毒复制中止,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舍曲林可提高痛觉阈值,降低疼痛情绪反应,通过增强神经递质功能,达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效果,促进病变神经的恢复和再生。
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可有效发挥抗病毒作用,口服水溶性好,利于炎症的消退,阻止病毒DNA合成,减轻疼痛抑制聚合酶的生物活性,抑制致痛物质和病变组织炎症递质的释放,高选择性地与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结合™。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采取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1]蔡薇,丁娟,龚敏操.舍曲林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⑶:398-400、455. [2]皮治兵,林海,彭宇,等.舍曲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3): 1155-1157.[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302.[4]陈英,杨军,李莺,等.舍曲林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镇痛疗效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 (2):93-95.[5]郑旭,姜薇.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8,53(8):915-918. [6]乔丽,李菲,田蓉.普瑞巴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3,8(4):543-544.[7]王莉,问亭亭,冀秀萍,等.伐昔洛韦对比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30):4238-4241. [8]张晓军,钱龙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 (8):42-44.[9]刘军麟,袁丞达.更昔洛韦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8): 972-974.[10]赵敏.盐酸伐昔洛韦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 (21):2563-2564.(收稿日期:2019-04-02)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1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观察王玲(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本溪117000)【摘要】目的探究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敏、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患者;③ 精神障碍、精神疾病 患者;④ 哺乳期、妊娠期患者;⑤ 光疗禁忌症、光过 敏、光敏性皮炎患者;⑥ 依从性差,未按时接受相关 治疗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盐酸伐昔洛 韦 分 散 片( 湖 北 科 益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 H20050095)口服治疗,2 次 /d,每次 0.3g,于饭前服 用,连续服用 10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威 伐光(德国制造 Hydrosun TM 500H 威伐光 wIRA® 光治疗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 20142265685) 照射治疗,1 次 /d,每次照射治疗 20min,连续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止痛时 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总病程等指标。痊愈:患者 的疼痛情况、皮损全部消失;显效:患者疼痛状况基 本消失,皮损消散面积> 75%;有效:患者疼痛状况 显著缓解,皮损消散面积 50% ~ 75%;无效:患者疼 痛状况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皮损消散面积< 50%。 有效率 =100%- 无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标准软件 处 理 数 据。 计 量 资 料 以(x±s) 表 示,行 t 检 验; 计 数资料用(%)表示,行 X2 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 效 对 比 治 疗 后,观 察 组 患 者 显 效 30 例,有 效 12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3.33%(42/45);对 照 组 显 效 23 例,有 效 11 例,无 效 11 例,总 有 效 率 为 75.56%(34/4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为显著, 相比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了 15% 以上,差异存有 统计学意义(X2=5.2231,P < 0.05)。 2.2 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止疱 时间、结痂时间、总病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元通合剂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中 图分 类 号 :5 . 1 721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0一 74 2 1 )3— 0 5— 1 10 o0 (0 0 0 0 5 0
带状 疱疹 是由水痘 一 带状疱 疹病毒所 引起 的一 种急性疱 疹
r ei rvsctno saylv evr [ ] P am R s 2 0 , 3 i oe u eu cc i dl ey J . hr e ,0 6 2 d mp a or i
尿病等 , 12例。将 以上病例随机分为 治疗组 和对照组 , 中 共 2 其
治疗组 6 4例 , 对照组 5 8例 , 两组临床资料 比较无 显著差异 ( P>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组 口服元痛合 剂 ( 院内制 剂 )0 , 5 mL 2次/日; 酸伐昔 盐 洛韦分散 片( 湖北科益药业 ) .g2次/ 03 , 日。 对照组 口服伐昔洛 韦 0 3 , . g2次/日。 两组均共治疗 1 0天。于治疗第 l 0天观察疗效。
10倍 , 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 3— 5 生 4倍 ,口服 吸收迅速 , 并在
体内很快转化为阿昔洛 韦和 L缬 氨 酸 , 发挥抗 疱疹病 毒感 染 的 作 用。其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 细胞的毒 性亦小于 阿昔洛 韦 , 对 体 内、 外试验均显示其具有较好 的抗疱 疹病 毒的作用 。 带状疱 疹属 中医学蛇 串疮 、 缠腰火 丹范 畴。《 科正 宗》 外 认 为 :心火妄 动、 “ 三焦风热乘之 , 发于肌肤。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 是 ” 由操劳过 度 , 正气亏虚 , 复感湿热毒邪 , 搏结 阻隔经络 , 外溢 于肌 肤所致 。故肌 肤红 斑水 疱 , 疱 成 串 , 簇 , 络 阻隔 , 滞 血 血 集 经 气
伐昔洛韦分散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司生 产 ) 0 . 3 g , 2次/ d , 7 d为 1疗 程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同 时
痊愈例数 + 显效 例数 / 总例数× 1 0 0 %。
1 . 6 统计学方法
检 验 2 结 果
计量资料数据 以 x + S表示 : 计数资料 采用
的生活质量 。笔者采用伐昔洛韦分散 片联合 胸腺五肽治疗 年
龄在 5 O岁 以上 的 中 老 年 带 状 疱 疹 患 者 , 取 得较 好疗 效 ,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1 两组临床疗 效 比较
7 7例 患 者 均 为 2 0 1 3年 1 月一2 0 l 3年 1 2月
治 疗组 的临床疗效 显著优 于对 照
例( %)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临 床疗 效 比较
皮肤病与性病 2 0 1 5 年
篁 ! 鲞箜 塑
!
g Y :
: ! :
・
基 层 园地 ・ 2 9 9
电, 能吸 附带负 电荷的细菌 、 真菌、 病毒等病 原微生物 , 致使其
与 赖 以 生存 的 呼 吸 酶 不 能 结 合 而 窒 息 死 亡 , 起 到 物 理 式 杀
吴 小粉 , 周金 凤 , 卞桂 芳 , 顾 同玲
( 江苏省兴化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 , 江苏 兴化 2 2 5 7 0 0 }
【 摘要 】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分散 片联合胸腺五肽 治疗中老年 带状 疱疹 的疗效及 不 良反应 。方法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盐酸伐昔洛韦合美能(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院就诊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50例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0.13 g,2次/d口服;另50例患者B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
疗程均为10 d,记录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
并比较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并进行有效率的比较。
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B组。
在不良反应、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上B组优于A组(P<0.05)。
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见效时间快,并可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在临床上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盐酸伐昔洛韦;美能;带状疱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如治疗不及时,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1]。
在临床上多采用盐酸伐昔洛韦治疗,本文结合复方甘草甜素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临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1年收住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 例。
其中2010年之前的50例(A组)患者单独采用盐酸伐昔洛韦治疗,2010年之后的50例(B组)患者采用了盐酸伐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
所有患者的入选均符合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
典型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累及单侧一个皮肤神经分布区或多个皮肤神经分布区,同时伴有神经痛。
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组的治疗方案,排除了孕妇以及就诊前有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2组患者的年龄段均在25~78岁,病程3~15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可比性,可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
1.2方法1.2.1治疗方法A组伐昔洛韦0.3,3次/d,共服10 d。
B组给予美能60~80 ml,加入5%葡萄糖400 ml 静脉滴注,1次/d,伐昔洛韦0.3,3次/d,口服共10 d。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2 临 床 疗 效 : 疗 组 疼 痛 缓 解 率 (0O ) 对 照 组 疼 痛 缓 . 治 9 .% 较 解 率 (67 ) , 组 疗 效 比 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6 .% 高 两 差 P Oo )治疗 组疗 效 优 于对 照组 。 .5 ,
表 2 两 组 带 状疱 疹 治 疗 1 后 疗 效 对 照 0d [ ( ) 例 % ]
并发症发生 ; 显效 : 床 症 状 基 本 消 失 , 痛 中 度 缓 解 , 并 发 临 疼 无 症 发 生 ; 转 : 床症 状 部 分改 善 , 痛 轻 度 缓 解 , 有 并 发 症 好 临 疼 可
发生 ; 效 : 无 I 症 状 无 改 善 , 痛 无 缓解 , 有 并 发 症 发 生 。 临床 疼 常
而 导 致 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 所 以 复方 甘 草 酸 苷 联 合 伐 昔 洛 韦 较
单 用 伐 昔 洛 韦 常 规 疗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疗 效 确 切 , 疹 消 退 迅 皮 速 , 痛缓解迅速 , 全性好 , 得临床大力推广。 疼 安 值
4 参 考 文 献
效 应 , 有 抗 炎 、 过 敏 、 病毒 作 用 , 以 对 抗 或 缓 解 阿 昔 洛 具 抗 抗 可 韦 的 不 良反 应 , 具 有 解 毒 和 抗 变 态 反 应 作 用 , 较 少 发 生 糖 还 且 皮 质 激 素样 不 良反 应 ,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的 一 种 相 当理 想 的药 是 物 。应 用 复 方 甘 草 酸 苷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 以 抑 制 受 累 神 经 的 可 炎 性 反 应 , 轻 神 经 节 的 炎 性 反 应 后 纤 维 化 口 , 终 达 到 减 少 减 ]最
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作者:甘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带状疱疹时使用盐酸伐昔洛韦进行治疗在临床上的疗效。
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接受观察的70例患者随机的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5例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进行治疗,另外一组35例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这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 d,在用药治疗之后分别对这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体征以及症状上的改善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组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率为80%,而阿昔洛韦组在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率为45.7%。
与此同时,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上,盐酸伐昔洛韦明显短于阿昔洛韦,而且在两种调查结束后,调查结果都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盐酸伐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作为一种在临床上比较经常见到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的主要表现是群集性水泡单侧带状分布伴随着很明显的疼痛的感觉。
在这之中,疼痛的感觉会非常明显,如果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是很容易出现后遗神经痛这一后遗症的。
所以我们对在治疗带状疱疹时常用的两种治疗药物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盐酸伐昔洛韦对于治疗带状疱疹会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70例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17~69岁,将这70例患者随机的平均分成两组。
可以说这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等方面是不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的。
1.2 方法选择其中一组患者,对该组患者运用盐酸伐昔洛韦进行治疗,以8 d为一个疗程。
与此同时,剩下的另一组患者则运用阿昔洛韦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同样以8 d为一个疗程。
主要的判定标准以及疗效观察指标[1]是对患者接受治疗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止疱时间进行观察,并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
2017-07-18T15:01:00.77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作者: 贺小林
[导读]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具有多发性,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带状疱疹病毒HHV3感染。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对阿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带状疱疹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当中接受治疗的带状疱
疹病人
74例,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以伐昔洛韦治疗为主,研究组以伐昔洛韦和干扰素联合治疗为主,观察两组治疗疗
效。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是
72.97%,研究组是94.59%;各项指标用时相比研究组少于对照
组,疗效相比两组有明显区别(
P<0.05)。结论: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选择伐昔洛韦和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有着较
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伐昔洛韦;干扰素;带状疱疹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acyclovir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
selected June 2015 ~2016 year in June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treated 74 cases
,37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37 cases
,control group with valaciclovir treatment,study group with valaciclovir and interferon therapy,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iciency is 72.97%,the study group was 94.59%;compared with the indexes in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 0.05). 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the combination of valaciclovir and interferon is effective and has a great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Keywords] 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interferon;herpes zoster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具有多发性,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带状疱疹病毒HHV3感染,症状表现主要是沿着单侧神经有大量的
小水疱
[1]。该病在起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后遗神经痛,对病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阿
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疗效,并和单纯的伐昔洛韦治疗相比,汇总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当中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病人74例,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中,男病人21例,女病人16
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是
33岁、78岁,平均值是(52.3±5.4)岁;疱疹部位中,7例为头面部,12例为臀部,5例为四肢,13例为躯干;
研究组中,男病人
20例,女病人17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是34岁、79岁,平均值是(53.5±6.8)岁;疱疹部位中,6例为头面部,14例
为臀部,
7例为四肢,10例为躯干。所有病人都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排除有药物过敏、哺乳期、肝肾功能障碍及治疗前用其他药物治疗
者。对两组上述资料进行对比,未见其差异存在统计意义,因此,
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病人在入院时皆以1%碘伏涂抹其带状疱疹患处,每天2次,1个疗程为10天,持续涂抹30天。此为基础,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
片
300mg,每天2次,并给予Vit B12注射液0.5mg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10天。研究组伐昔洛韦片用法上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干
扰素
α-2b行肌肉注射,每次300万IU,2天1次,一共注射3次。
1.3疗效标准
痊愈:病人的疼痛感得以完全消失,且疱疹完全消退,皮损愈合情况良好。好转:病人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缓解,疱疹萎缩或脱落
≥75%
,皮损愈合的范围≥40%。无效:病人的疼痛感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加重,皮疹消退<40%。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数据资料用SPSS19.0统计包加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值±方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分别录入t和χ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的疗效情况
对照组37例以伐昔洛韦治疗为主,研究组37例以伐昔洛韦和干扰素联合治疗为主,在实施不同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总
有效率是
72.97%,研究组是94.59%,疗效相比两组有明显区别(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带状疱疹病人在发病后表现主要是有水痘或者隐性感染,且病毒能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当病人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其病毒就
会被激活和生长繁殖,导致受侵犯神经节发炎与坏死,出现神经痛症状
[2]。同时病毒会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向皮肤移动,并出现带状疱疹标
志性节段性水疱,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
[3]。近年来对于带状疱疹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上已经证明了急性期病人有明显细胞免疫功能
下降的症状,而特异性细胞的免疫抑制有可能是病毒播散与再激发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对带状疱疹病人进行治疗时将免疫调节纳入治疗范
围中十分重要,也使抗病毒与免疫功能状态的调节变成带状疱疹治疗的关键。
伐昔洛韦是一种阿昔洛韦L缬氨酸酯,但其水溶性是阿昔洛韦的150倍,给予病人口服可更加快速吸收,生物利用度可达到67%,为阿
昔洛韦
3~5倍,其可以在被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中,受病毒脱氧核苷胸腺嘧啶激酶与细胞激酶磷酸活化为阿昔洛韦三磷酸酯,从而抑制或者感
染病毒
DNA合成,起抗病毒效用[4]。干扰素是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的一种抗病毒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转录、释放及复制,增强对淋巴
细胞中淋毒素活性的自然杀伤作用,从而提高宿主免疫力,有着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5]。从本组研究试验中的结果得知,在对带状疱
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两组病人虽然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情况对比上没有明显差异,但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可以明显看出,
应用伐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时间上明显比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效果更为显著,提示伐昔洛
韦联合干扰素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更为理想,可有效促进水疱结痂与吸收,起效快,症状消失快,缓解疼痛明显,从而缩短病人的病程,
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中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林.糖皮质激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2(12):356-357.
[2]倪阳,王甦平,龚睿婕,杨涛,王学民.带状疱疹患者对临床路径诊疗的满意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2
(
06):41-42.
[3]袁彩莲.伐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洁悠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效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1(04):341-342.
[4]张丽仪,姜义荣.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03(03):521.
[5]张树荣,胡剑超,代娇蓉,杨清霞,郭守福.伴发疾病对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特征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17(01):442-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