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度管桩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度管桩承载力计算一、概述钢筋混凝土管桩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构件,其承载力的计算对于确保建筑物安全和满足设计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桩身强度、桩周土层、桩端土层、施工影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安全系数、耐久性要求和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管桩承载力计算进行阐述。
二、桩身强度桩身强度是影响管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管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应根据管桩直径和壁厚等因素进行设计计算。
桩身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公式进行。
三、桩周土层桩周土层的性质和状态对管桩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土力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管桩周土层的侧摩阻力是影响管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侧摩阻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层的物理性质、桩土之间的摩擦角以及剪切强度等因素,其计算可采用土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进行。
四、桩端土层桩端土层的性质和状态对管桩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土力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管桩端土层的端阻力是影响管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端阻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层的物理性质、桩端土层的承载能力以及桩端与土层之间的接触状态等因素,其计算可采用土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进行。
五、施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因素对管桩承载力具有影响。
例如,施工过程中管桩的打入方式、打入深度、垂直度等因素可能影响管桩与土层之间的接触状态和摩擦阻力,从而影响管桩的承载力。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管桩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管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维持的正常使用性能的状态。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管桩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变形量应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应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安全系数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管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七、承载力安全系数承载力安全系数是指管桩承载力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承载力之比。
承载力计算-抗弯-深梁和短梁 抗压-偏压-混凝土柱 抗压-轴压-钢管混凝土柱 抗压-轴压-螺旋箍筋柱

混凝土强度及弹性
强度 fc ft Ec 强度 fy Es 类型 N/mm2 N/mm2 N/mm2 类型 N/mm2 N/mm2
偏压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
Pi= 3.1416 Pi=3.14159265 l0= 3.200 (m) 偏压柱计算长度 l0 b= 300 (mm) 偏压柱截面宽 b h= 650 (mm) 偏压柱截面高 h ca= 35 (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a h0= -2627 (mm) 偏压柱有效高度 h0 e0= 120 (mm) 偏心距 e0=M/N 或按实际情况 ea= 附加偏心距 ea=max(20,h/30) 20 (mm) ei= 计算偏心距 ei=e0+ea 1 (mm) ζ 1= 0.201 曲率修正系数 ζ 1 ζ 2= 1.000 长细比对曲率影响系数 ζ 1 η = 1.000 偏心距增大系数 η e= -2633 (mm) 轴力至拉筋距离 e=η ei+h/2-ca 纵向钢筋: N= 4 拉筋根数 N φ= 拉筋直径 φ 20 (mm) As= ####### (mm2) 拉筋面积 As=N*Pi*φ ^2/4 Ny= 3 压筋根数 Ny φ y= 22 (mm) 压筋直径 φ y Asy= 0 (mm2) 压筋面积 Asy=Ny*(Pi*φ y^2/4) 判别大小偏压,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b= ####### 大偏压二次方程一次项 b
说明: 1。若 l0/h>5,则说明构件不属于深受弯构件,不能应用本程序进行计算! 2。若ρ >ρ bm,则说明深梁为剪切破坏,不能应用本程序进行计算! 3。深梁内力臂z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s本程序会根据规范自动选择公式!
钢筋和混凝土指标
C 30 fc= 14.3 ft= 1.43 Ec= 30000 HRB 400 fy= 360 Es= 200000 α 1= 1.00 β 1= 0.80 ξ b= 0.52 α E= 6.67 C?(20,25,30,35,40,45,50,55) 混凝土等级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k (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HRB(235,335,400) 纵筋强度等级 (N/mm2) 纵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 (N/mm2) 1.0<C50<内插<C80<0.94 0.8<C50<内插<C80<0.74 ξ b=β 1/(1+fy/0.0033Es) α E=Es/Ec
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标准

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承载元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是评定其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标准,以便在建设工程中使用。
二、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定义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是指混凝土柱在受压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
三、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越大。
3. 混凝土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混凝土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其抗压承载力有重要影响。
4. 混凝土柱的配筋率:适当的配筋可以增加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
5. 混凝土柱的长宽比:混凝土柱的长宽比对其抗压承载力有重要影响。
四、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简化计算法和细致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柱,细致计算法适用于复杂的混凝土柱。
1. 简化计算法简化计算法的计算公式为:Fc = 0.85fcb (Ag – Asfy / 0.85fyt)其中,Fc为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fcb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g为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As为混凝土柱的钢筋面积,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fyt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 细致计算法细致计算法的计算公式为:Fc = λ1λ2λ3λ4fcbAg + λ5λ6λ7λ8(As –λ9fyt / fy)其中,λ1至λ9为系数,fcb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g为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As为混凝土柱的钢筋面积,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fyt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五、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检验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一般来说,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符号。
在计算中,常用的符号有:-$f_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_s$:钢筋的抗拉强度;-$A_c$:构件的混凝土截面面积;-$A_s$:构件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N_d$:构件所受到的设计轴向力;-$M_d$:构件所受到的设计弯矩;-$h$:构件的高度;-$b$:构件的宽度;-$d$:构件的有效高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受压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和板梁的承载力计算。
受压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可以通过弯矩轴心法进行计算。
承载力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计算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_c = \gamma_c f_c A_c$$-第二步,计算钢筋的抗拉强度。
根据构件的横截面形状和受力状态,可以计算钢筋的受拉面积。
-第三步,计算钢筋的受压承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_s = \eta \gamma_s f_s A_s$$其中,$\eta$为钢筋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系数,$\gamma_s$为钢筋的材料抗拉强度。
-第四步,计算构件的总承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N_c+N_s$$板梁的承载力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计算构件的混凝土承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_c = \gamma_c f_c A_c$$-第二步,计算构件的钢筋承载力,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_s = \gamma_s f_s A_s$$-第三步,计算板梁的破坏模式,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计算构件的总承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N_c+N_s$$总结: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弯矩轴心法和板梁承载力计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明确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强度以及荷载的大小等因素,并按照一定的计算步骤进行计算。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构件的构造形式、构造材料的可靠性等,以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高温下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高温下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摘要:通过混凝土和钢材高温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分析对比,得到常温下和高温下的两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变化过程非常类似,事实上,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把高温下钢管混凝土的计算模型与相应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理论与常温下的归做一致。
不同的是把常温下的两种材料各种常温下的物理力学系数改换成高温下的物理力学系数。
以下便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来推导高温下的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
关键词:高温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引言极限分析法,或叫极限平衡法,它不管加载历程和变形过程,直接根据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的平衡条件算出极限状态的荷载数值。
极限平衡理论将结构视为由一系列元件组成的体系,元件的变形方式和相应的极限条件(屈服条件)是已知的,而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待求的。
元件和结构的极限状态都是以作用在他们上面的力的大小作为量度的标准。
当作用力达到某种大小,使结构发生破坏,丧失承载能力,或者使结构变形加剧成为机构,我们就称之为结构达到其极限状态。
1.极限平衡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结构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1结构变形的微小性。
在结构丧失承载能力之前,结构和元件的变形很小,因而可以忽略静力平衡方程中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始终按变形前的结构尺寸来考虑静力平衡关系。
1.2元件极限条件(屈服条件)的稳定性。
结构的元件,在达到极限强度时,其变形应能足够急剧地增长,但变形的增长不会改变元件的极限(屈服)条件。
在结构丧失承载能力之前,结构的所有元件都不会失去稳定。
1.3荷载增长的单调性和一致性。
作用于结构上的所有荷载都按同一比例徐徐增长,即所谓准静力式的简单加载。
以上1.1,1.2假设的实质,是把实际结构的元件理想化为刚塑性元件,即忽略其弹性变形。
高温下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下的性能,比较符合以上的假设,尽管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变形很复杂,更因加载方式不同而有差异,但其极限承载能力则不受变形过程的影响,因此可以应用极限平衡理论来进行分析计算。
钢管混凝土核心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 一内核 混凝 土 的强度设计值 : c
A。 。 一内 核 混 凝 土 的面 积 :
经过分析 ,钢管 混凝 土核 心短 柱轴
心受 压正截面 承载 力 ,比截面 相同但 没 有钢 管时 的大 ,也比只 有钢管 混凝 土 没
有 外 围 钢 筋 混 凝 土 的 承 载 力 大 , 也 比 外
混 凝 土 核 心 柱 轴 心 受 压 正 截 面 承 载 力 的 计 算 公 式 , 并 将 计 算 结 果 和 试 验 结 果 进 行 比较 ,二 者 能 吻 合 良好 ( 1) 图 。
经 结 合 以 上 分 析 ,可 得 到 钢 管 混 凝
2钢 管混凝 土核心柱 轴心受压正 截面承载力计算
8 052 87 3 5 7 489 8 O1 O 4 7 5O 4 O 23 4 3 5O 4 O 7O 2 51 O5 24 47. 1 2 85 0 2 99 2 2 59 4 2 761 2 84 2 2 90 6
有 比较好 的关 于钢 管混凝土核 心柱轴 心
受压正 截面承 载力 的计 算公 式 ,这给该
2 住宅科技 /0 80 8 2 0 .6
维普资讯
规 划设计a 圆 钢 管 核 心 圆柱 )
b 圆 钢 管 核 心 方柱 )
5 5 . 2O 6 5 8 4。 2 5 4 8 . 00 5 5 4 . 6O 5 3 6 。 37 3
维普资讯
_
规划设计
一~ 一一 一一 ~ 一 ~ 一 一 ~ ~
钢管混凝 土核 心柱
Cac lt no ar gCa a i f n r t r l lua i fBe i p ct o o n y Co ce e Co e Co—
06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

一、轴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1、为型钢混凝土柱稳定系数;2、为混凝土净面积;3、、分别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型钢的有效截面面积;4、、分别为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型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5、系数0.9,考虑到与偏心受压型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具有相近的可靠度。
二、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1、为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的合力点之间的距离;2、、分别为受压钢筋、型钢抗压强度设计值;3、、分别为竖向受压钢筋、型钢受压翼缘的截面面积;4、、分别为竖向受拉钢筋、型钢受拉翼缘的截面面积;5、、分别为受压纵筋合力点、型钢受压翼缘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6、、分别为受拉纵筋合力点、型钢受拉翼缘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7、为受拉纵筋和型钢受拉翼缘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8、、按《》JGJ 138-2001第6.1.2节计算。
9、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钢筋应力和型钢翼缘应力按下列条件计算:①当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取,;②当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取其中,为柱混凝土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即一、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1、为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稳定系数;2、、分别为钢管截面面积、钢管内核心混凝土截面面积;3、、分别为钢管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4、、分别为竖向受拉钢筋、型钢受拉翼缘的截面面积;5、为核心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提高系数;二、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一)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杆件承载力设计值;式中:1、为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杆件设计承载力折减系数;2、为核心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3、为的修正值,,其中,分别为钢管的外直径和厚度为钢管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二)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杆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设计计算偏心距;式中:1、为杆件附加偏心距,当时,取;2、为杆件初始偏心距;3、为荷载作用下在杆件内产生的最大弯矩设计值;4、为偏心距增大系数,式中:1、为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杆件纵向压力设计值;2、为相同杆件在轴心受压下极限承载力;3、为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稳定系数;4、为钢材抗压、抗拉、抗弯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设计原理

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设计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柱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构件,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是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的设计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设计原理1. 混凝土柱的工作原理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垂直承重构件,其主要承载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下部的基础中。
混凝土柱在承载荷载的同时,还要承受自身重量和受到的外部力的作用,因此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能力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计算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是设计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试验得到,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提出的公式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规范(GB)提出的公式等。
其中,ACI公式为:fc' = 0.85fc + 12β1/3,其中,fc'为混凝土柱强度,fc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β为混凝土柱的长宽比。
GB公式为:fc' = 0.45fc(1+1.645(1-fc/140)^3/4),其中,fc'为混凝土柱强度,fc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3. 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选择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对其抗压承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常见的混凝土柱截面形式有矩形截面、圆形截面、多边形截面等。
在选择混凝土柱截面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柱的受力情况、施工方便性、经济性等因素。
4. 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是设计混凝土柱抗压承载力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见的混凝土柱配筋形式有纵向钢筋和箍筋两种。
在进行混凝土柱配筋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钢筋的数量、直径、间距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
5. 混凝土柱的长宽比设计混凝土柱的长宽比对其抗压承载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混凝土柱的长宽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抗压承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3.14159265Pi=3.14159265
fc=15(N/mm2)fc
fy=245(N/mm2)fy
l0=3.200(m)l0
dc=500(mm)dc
t=10(mm)t
φ=0.822φ=IF(l0/dc>4,1-0.115*sqrt(l0/dc-4),1)
Aa=15707.96(mm2)Aa=Pi*dc*t
Ac=196349.54(mm2)Ac=Pi*dc^2/4
θ=1.31θ=(Aa*fy)/(Ac*fc)
Nu=7.954E+06(N/mm2)Nu=φ*fc*Ac*(1+2*sqrt(θ))
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