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 柱形图和条形图

Excel数据管理与图表分析柱形图和条形图 柱形图与条形图是商业中最为常用的两种图表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伸展方向的不同。其中,这两种类型的图表又可以分别分为二维、三维、圆柱、圆锥以及棱锥5种不同的子图表类型。 1.柱形图 柱形图也可以称作“直方图”,它是Excel默认的图表类型。通常用来描述不同时期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差异,或者不同时期、不同类别数据的变化和差异。例如,不同时期的生产指标、产品的质量分布等等。 一般情况下,柱形图沿水平轴组织分类数据或者时间,而沿垂直轴组织数值的大小。其中,柱形图又可以分为19种子图表类型,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将这19种子图表类型分为如下几类: ●簇状柱形图 簇状柱形图是柱形图的基本类型,它用于比较各个类别的数值。其中,簇状柱形图可以分为二维和三维两种:簇状柱形图以二维垂直矩形显示数值;三维簇状柱形图仅以三维格式显示垂直矩形,而不以三维格式显示数据,如图4-7和图4-8所示。 图4-7 簇状柱形图图4-8 三维簇状柱形图 ●堆积柱形图 当有多个数据系列,并且希望强调总数值时,可以使用堆积柱形图。它用于显示单个项目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各个类别每个数值所占总数值的大小。同样,堆积柱形图也可以分为二维和三维两种:堆积柱形图以二维垂直堆积矩形显示数值;三维堆积柱形图以三维格式显示垂直堆积矩形,而不以三维格式显示数据。如图4-9和图4-10所示为两种堆积柱形图。 图4-9 堆积柱形图图4-10 三维堆积柱形图 ●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当图表中有三个或者更多个数据系列,并且希望强调所占总数值的大小,特别是总数值对每个类别都相同时,可以使用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用于比较各个类别的

直方图 知识讲解

直方图知识讲解 责编:康红梅 【学习目标】 1.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2. 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要点诠释: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活确定 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高清课堂:数据的描述 369923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频数分布折线图 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一般都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得到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再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直方图最左及最右两边各取一个,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最后再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频

帕累托图、鱼骨图、散点图、条形图、直方图、趋势图、控制图总结概论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各种图的总结

目录 帕累托图 (3) 一、定义 (3) 二、最优 (3) 三、最优的条件 (4) 四、定律 (4) 鱼骨图 (6) 一、定义 (6) 二、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6) 三、鱼骨图制作 (6) 四、鱼骨图使用步骤 (7) 五、鱼骨图案例分析 (8) 六、用统计工具软件MINTAB制作鱼骨图 (8) 散点图 (9) 条形图 (10) 一、简介 (10) 二、描绘条形图的要素 (10) 直方图 (11) 一、科技名词定义 (11) 二、百科名片 (11) 三、目录 (11) 四、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12) 五、用直方图来观察和分析生产过程质量状况 (12) 六、如何判断直方图是否正常的形状: (13) 七、直方图在摄影上的应用 (15) 趋势图 (16) 一、简介 (16) 二、柱形图 (16) 控制图 (19) 一、百科名片 (19) 二、定义 (19) 三、作用 (20) 四、控制图的预防原理 (20) 五、统计过程控制的实质 (20) 六、计量值控制图 (21) 七、计数值控制图 (21) 八、判断稳态的准则 (22) 九、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问题 (23) 十、基本结构 (24) 十一、详细分类 (24) 十二、扩展阅读 (24)

帕累托图 一、定义 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按等级排序的目的是指导如何采取纠正措施:项目班子应首先采取措施纠正造成最多数量缺陷的问题。从概念上说,帕累托图与帕累托法则一脉相承,该法则认为相对来说数量较少的原因往往造成绝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 帕累托图 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分析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法则往往称为二八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是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造成的。帕累托图在项目管理中主要用来找出产生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原因,用来解决大多数问题。 在帕累托图中,不同类别的数据根据其频率降序排列的,并在同一张图中画出累积百分比图。帕累托图可以体现帕累托原则:数据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很少类别中,极少剩下的数据分散在大部分类别中。这两组经常被称为“至关重要的极少数”和“微不足道的大多数”。 帕累托图能区分“微不足道的大多数”和“至关重要的极少数”,从而方便人们关注于重要的类别。帕累托图是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有效工具,尤其应用在质量检测方面。 二、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

10.2 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与其他描述方法的关系)

10.2直方图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认识频数分布直方图及相关概念. 2.解读频数分布直方图. 3.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与其他描述方法的关系.毛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提高合理思维、推理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频数分布直方图及相关概念. 2.掌握几种统计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区分直方图与条形图.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归纳. 五、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为了研究800米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一分钟时间脉搏的次数. 可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才能更好地显示学生心率分布情况呢? Ⅱ.导入新课 我们先看体育老师是怎么做的. 他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8组,每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5,这样就得出这样一个表格: 脉搏次数x(次/分)频数(学生人数) 130≤x<135 1 135≤x<140 2 140≤x<145 4 145≤x<150 6 150≤x<155 9 155≤x<160 14 160≤x<165 11 165≤x<170 2 从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脉搏次数在不同范围的学生人数. 为了直观地描述表中的数据,体育老师用坐标系横轴表示脉搏次数,标出每组的两个端点,纵轴表示频数(学生人数),每个矩形的高表示对应组的频数.如图:

我们从体育老师描述这组数据的过程可以看出,他首先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8组,每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5,这是为什么呢?不这样做行吗? [生]因为对这组数据的统计是为了研究800米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要想知道学生脉搏次数在各个范围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按实际需要分成若干组,但每组的两个端点差都应该一样,这样才能用落在各组中的学生人数即频数来准确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如果想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就必须这样做,否则是不能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 [师]好!这个同学分析得有道理. 我们在统计学中把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矩,如上表称为频数分布表.像上图那样用矩形高代表对应组频数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再思考一个问题:直方图中各个矩形之间为什么没有空隙呢? [生]因为在分组时,各组之间范围的端点数是连续的,而矩形的宽表示的就是组距,所以直方图各矩形之间没有空隙. [师]说得不错,这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了.在学习过程中就要不断地发现为什么,解决为什么? 其实直方图实际上是用矩形面积表示频数的.当矩形的宽相等时,可以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这又出现了新问题,如果用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的话,那么矩形的高又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很简单呀!既然面积表示频数,宽表示组距,那么根据矩形面积公式,面积=高×宽,所以高则表示面积与宽的比值,即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师]正确!有关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以后的统计学中逐步学到.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上面体育老师画的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脉搏次数x在_________范围的学生最多,有________个. 2.脉搏次数x在135≤x<140范围的学生有________个. 3.脉搏次数x在150≤x<155范围的学生比在160≤x<165?范围的学生多还是少? 4.全班一共有________学生. [生]根据表与图可以看出: 1.脉搏次数x在155≤x<160范围的学生最多,有14个. 2.脉搏次数x在135≤x<140范围的学生有2个. 3.脉搏次数x在150≤x<155范围的学生比在160≤x<165范围的学生少.4.全班一共有1+2+4+6+9+14+11+2=49个学生.

频数分布图与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 1.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这组数据的总数.注:在统计频数多少的时候,我们一般通过数“正”字的方法累计. 2.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即频率=各组频率之和为1.频率大小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数据总数中所占的份量 3.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 4.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5.极差:用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组距=极差除以组数 二、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编辑本段三、直方图的特点 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因为比是一个常数,为了画图和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高表示频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它能: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编辑本段四、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3.确定分点4.列出频数分布表.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编辑本段五、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 我们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来画,先取直方图各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这两点分别与直方图左右两端的两个长方形的组中值(矩形宽的中点)相距一个组距,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联结起来,就得到了频数分布折线图. 编辑本段六、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当长方形的宽相等的时候,可以用矩形的的高表示频数;2.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3.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是靠在一起的,中间无空隙;编辑本段七、与统计图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从统计图中,能看出各组数据的特点,可进一步应用这些数据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数据,根据要求绘制统计图,可进一步分析数据、做出决策.2.类比: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绘制条形图类似,如果长方形的宽一样,那么长方形的高度之比就是各组内数据个数之比. 编辑本段八、如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①集中和记录数据,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数据的数量应在100个以上,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至少也应在50个以上。②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做好记号。分组的数量在5-12之间较为适宜。③计算组距的宽度。用组数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求出组距的宽度。④计算各组的界限位。各组的界限位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限位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⑤统计各组数据出现频数,作频数分布表。⑥作直方图。以组距为底长,以频数为高,作各组的矩形图。根据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值,决定组距的大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数据

条形图定义

?条形图定义: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条形图特点:(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描绘条形图的3要素:组数、组宽度、组限。 1.组数:把数据分成几组,指导性的经验是将数据分成5~10组。 2.组宽度 通常来说,每组的宽度是一致的。组数和组宽度的选择就不是独立决定的,一个经验标准是:近似组宽度=(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确定初步的近似组宽度,之后根据数据的状况进行调整。 3.组限 分为组下限(进入该组的最小可能数据)和组上限(进入该组的最大可能数据),并且一个数据只能在一个组限内。 绘画条形图时,不同组之间是有空隙的;而绘画直方图时,不同组之间是没有空隙的。 使用条形图的情况:轴标签过长;显示的数值是持续型的。 ?条形图具有下列图表子类型: 簇状条形图和三维簇状条形图簇状条形图比较各个类别的值。在簇状条形图中,通常沿垂直轴组织类别,而沿水平轴组织数值。三维簇状条形图以三维格式显示水平矩形,而不以三维格式显示数据。 堆积条形图和三维堆积条形图堆积条形图显示单个项目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三维堆积条形图以三维格式显示水平矩形,而不以三维格式显示数据。 百分比堆积条形图和三维百分比堆积条形图此类型的图表比较各个类别的每一数值所占总数值的百分比大小。三维百分比堆积条形图表以三维格式显示水平矩形,而不以三维格式显示数据。 水平圆柱图、圆锥图和棱锥图水平圆柱图、圆锥图和棱锥图可以使用为矩形条形图提供的簇状图、堆积图和百分比堆积图,并且它们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显示和比较数据。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图表类型显示圆柱、圆锥和棱锥形状而不是水平矩形。 ?制作条形图的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一般整理成表格形式; (2)画出横轴、纵轴,确定它们所表示的项目,选定标尺,按一定比例作为长度单位,长短要适中,根据数据的大小对应标出; (3)画直条,条形的高与数据的大小成比例。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 (4)写上统计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Graphad制作条形图和直方图

打开Graphpad—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replicate values,stacked into column—点击create—将常用图表中直方图内上海降水量复制粘贴进软件中—点击analyze—选择column analyze中的frequency distribution(频数分布)—右侧只选择降水量—点击OK—什么都不用变点击OK结束。 某些单词的含义: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可靠区间);inference(推论)calculation (计算,运算)cumulative。。。累计频数分布;第二个是个数,比例,百分比的意思。 而频数分布图中间应该是没有间隙的,所以操作如下:双击柱子—点击graph setting—spacing 第一个改为0%。然后对柱子的颜色边框的宽度进行修改。如图: 最后制作图片如图所示:

打开单式条图数据(此数据包括对照组、处理1、处理2、处理3)—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replicate values,stacked into column(选择未经过处理的源数据,制作最简单的条图)—将数据复制到软件,将data1名字改为单式条图查看即可。非常简单方便。有时候汉字会是乱码故可将其选中改为宋体即可。误差线也可进行调整,在appearence中选中error bar更改线条即可。 (2)数据中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 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and plot error values already calcuated elsewhere 选择mean&SD —点create—观察表格发现数据需要转置后方可复制。即先进行复制粘贴成数值然后转置。—复制到软件—将data3改为计算好均值标准差 (3)复式条图(两个因素) 打开复式条图使用一维表—选择插入—数据透视表—处理放入行标签,细胞放入列标签,个数放入数值,将数值的字段设置为平均值,在拖入一次个数将其设置为标准偏差—将得到的复制粘贴到新的工作表中,删掉名称、总计。将剩下的复制到软件就生成了图表。在grople 选择mean&SD中制作图表。图表下方的字是斜的可以通过双击改为horriaized(水平)(将重要的放在y轴,次重要的放在x轴) 讲完后讲解一下改变图的类型

2016-2017年Graphad制作条形图和直方图

2016-2017年Graphad制作条形图和直方图 一、使用Graphpad制作直方图 打开Graphpad—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replicate values,stacked into column—点击create—将常用图表中直方图内上海降水量复制粘贴进软件中—点击analyze—选择column analyze中的frequency distribution(频数分布)—右侧只选择降水量—点击OK—什么都不用变点击OK结束。 某些单词的含义: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可靠区间);inference(推论)calculation(计算,运算)cumulative。。。累计频数分布;第二个是个数,比例,百分比的意思。 而频数分布图中间应该是没有间隙的,所以操作如下:双击柱子—点击graph setting—spacing第一个改为0%。然后对柱子的颜色边框的宽度进行修改。如图: 最后制作图片如图所示:

二、使用Graphpad制作条形图 打开单式条图数据(此数据包括对照组、处理1、处理2、处理3)—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replicate values,stacked into column(选择未经过处理的源数据,制作最简单的条图)—将数据复制到软件,将data1名字改为单式条图查看即可。非常简单方便。有时候汉字会是乱码故可将其选中改为宋体即可。误差线也可进行调整,在appearence中选中error bar更改线条即可。 (2)数据中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 选择column(列)—选择enter and plot error values already calcuated elsewhere 选择mean&SD—点create—观察表格发现数据需要转置后方可复制。即先进行复制粘贴成数值然后转置。—复制到软件—将data3改为计算好均值标准差 (3)复式条图(两个因素) 打开复式条图使用一维表—选择插入—数据透视表—处理放入行标签,细胞放入列标签,个数放入数值,将数值的字段设置为平均值,在拖入一次个数将其设置为标准偏差—将得到的复制粘贴到新的工作表中,删掉名称、总计。将剩下的复制

直方图 知识讲解

直方图——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组距、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2.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3. 掌握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 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频率与频数分布表 1.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 频数:在统计数据时,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或落在某个组别中的数据的个数称为频数. 3. 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4.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组别中相应的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能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时,要灵 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的整数部分+1. 组距 要点诠释: (1)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各频率之和等于1; (2)制作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频数分布表,用横轴表示各分组数据、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绘制条形统计图.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直观地呈现了频数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 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①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条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间隙,而条形图中各“条形”是分开排列的,中间有一定的间隙;②条形统计图用横向指标表示考察对象的类别,用纵向指标表示不同对象的数量. 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向指标表示考察对象数据的变化范围,用纵向指标表示相应范围内数据的频数. 要点诠释: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注意直方图与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缺点. 【典型例题】

直方图 知识讲解

直方图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2. 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要点诠释: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 时,要灵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高清课堂:数据的描述 369923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频数分布折线图 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一般都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得到的,具体步骤是:首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直方图 知识讲解

直方图知识讲解 撰稿:孙景艳责编:赵炜 【学习目标】 1. 会制作频数分布表,理解频数分布表的意义和作用; 2. 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 2.频数:落在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 3.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类别及其对应的频数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所得表格就是频数分布表. 要点诠释: (1)求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 (2)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 (3)频数分布表能清楚、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大小分布情况,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在分组 时,要灵活确定组距,使所分组数合适,一般组数为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的整数部分+1. 要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1)横轴:直方图的横轴表示分组的情况(数据分组); (2)纵轴:直方图的纵轴表示频数; (3)条形图:直方图的主体部分是条形图,每一条是立于横轴之上的一个长方形、底边长是这个组的组距,高为频数. 2.作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要点诠释:(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对于等距分组的数据,可以用小长方形的高直接表示频数的分布. 【高清课堂:数据的描述369923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3.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它们都是用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 (2)区别: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而条形图中各矩形是分开排列,中间有一定的间隔;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而条形图是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要点三、频数分布折线图 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一般都是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得到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再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直方图最左及最右两边各取一个,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最后再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频数分布折线图. 【典型例题】 类型一、组距、频数与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1. (1)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90~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数为_____. (2)有60个数据,其中最小值为140,最大值为186,若取组距为5,则应该分的组数是________. 【答案】(1)10 (2)10. 【解析】 解:(1)利用频数的定义进行分析;(2)利用组数的计算方法求解. 【总结升华】组数的确定方法是,设数据总数目为n,一般地,当n≤50时,则分为5~8组;当50≤n<100.则分为8~12组较为合适,组数等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除以组距所得商的整数部分加1. 举一反三:

中位数、众数、条形统计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位数、众数、条形统计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位数(Median)统计学名词。将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即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大于该数值,一部分小于该数值。中位数的位置:当样本数为奇数时,中位数=(N+1)/2 ; 当样本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N/2与1+N/2的均值 众数(Mode)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就是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由多种数据组成,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频率分布直方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样本数据,纵轴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将频率分布表中各组频率的大小用相应矩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由此画成的统计图叫做频率分布直方图。(在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的数值,所有小矩形面积和为1) 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这组数据的总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总频率=各组频率之和,且它的值为1)。频率大小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数据总数中所占的份量。 频数分布直方图条与条之间无间隔,而条形统计图有。 1)条形统计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 2)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长方形

第49讲 直方图和经验分布函数

§6.2直方图和箱线图

在数理统计中,我们常常用图形来直观地显示观察到的数据,以便对总体X的分布有一个 直观、粗略的了解。 四川大学徐小湛本节讲以下图形: 直方图 箱线图(自学) 经验分布函数及其图形

直方图(频率直方图)Histogram

百度传课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直方图的作法。 25 19 39 72 49 58 65 75 68 66 61 78 51 60 45 74 73 77 29 16 90 12 64 61 40 57 40 46 81 51 52 58 73 70 87 33 49 61 83 41 52 46 38 77 63 75 61 45 51 62 51 59 66 68 97 53 54 70 54 54 38 50 83 50 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是 12 和 97 例1 设有64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 四川大学 徐小湛

25 19 39 72 49 58 65 75 68 66 61 78 51 60 45百74度73传7课7 显得杂乱无章 29 16 90 12 64 61 40 57 40 46 81 51 52 58 73 70 87 33 49 61 83 41 52 46 38 77 63 75 61 45 51 62 51 59 66 68 97 53 54 70 54 54 38 50 83 50 四川大学 徐小湛 用Excel 作出数据的条形图(柱形图)(Bar Chart)

四川大学 用Excel将成绩排序:121619252933383839404041454546 464949505051515151525253545454 575858596061616161626364656666 686870707273737475757777788183 83 87 90 97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 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宽度均有意义. 2 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是分开排列. 3 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相关分析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1 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2 如果存在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3 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如何 4 样本所反映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否代表总体变量之间的关系 简述相关系数的性质 1 r的取值范围在1至-1之间,即-1小于等于r小于等于1 2 r具有对称性 3 r值大小与x和y的原点及尺度无关 4 r仅仅是x与y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它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 5 r虽然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却不一定意味着x与y一定有因果关系 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 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 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3 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的数值 4 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x,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5 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作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假设 1 因变量y与变量x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2 在重复抽样中,自变量x的取值是固定的,即假设x是非随机的 3 误差项ε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Ε﹙ε﹚=9 4 对于所有的x值,ε的方差σ2都相同 5 误差项ε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独立,即ε~Ν﹙0,σ2﹚ 解释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随机样本,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大于等于30),样本均值x拔的抽样分布近似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茎叶图与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它们的应用场合是什么 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而直方图虽然能很好的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数据。在应用方面,直方图一般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