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3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3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3年浙江省髙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1.考試时间2013年3 月2 4曰上午9: 00— 11: 00; 2.答案须写在答A 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3.开考后迟到2 0分钟不能进入试场,3 0分钟后才能交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4 5小題,每小題2分, 共9 0分)

1 .下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的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形成的小分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 则其缩合过程中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产生的水分子数、该DNA分子中羟基(一0H ,碱基中不含羟基)数分别是

A. 498、 498、 501

B. 499、 499、 502

C. 998、 998、 1002

D. 998、 998、 1004

2 .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 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制酶的活性,如图甲II、Ⅲ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酶的调节作用受抑制

B . 当提高底物浓度后, 底物分子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几率增加,使抑制剂的作用减弱

C . 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与底物的

不相似

D.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3.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第1页/共16页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 可产生ATP

⑥AT 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0 项

B. 1项

C. 2 项

D. 3项

4.为了测定呼吸商(RQ),取右侧装置3 组,甲组为A 处放一定质量樱桃、B 处放一定量NaOH 溶液,乙组为A 处放等量櫻桃、B 处放等量蒸馏水,丙组为A 处放等量死

樱桃、B 处放等量蒸馏水。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是:甲组左移

量为X, 乙组左移量为Y , 丙组右移量为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代表的是甲组樱桃细胞呼吸产生的C02量

B . 甲组和乙组为相互对照,自变量是NaOH溶液

C . 丙装置的作用是校正, 氧气实际消耗量为(X + Z )

D. R Q = (X—Y+2Z) / (X+Z)

5.人体剧烈运动时,ATP大量消耗,ATP的补充可通过哪几条途径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6 . 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

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

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s

A .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 .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放射性亲

核蛋白

C .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 .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7 .下图所示是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对a,b, c, d 的解释正确的是

A.a一二氧化碳

B. b—NAD+

C.c一 H+

D.d—0H-

8.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孔,把所得的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 % 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

片背面朝液面, 漂浮在液面上,继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

第2 页/共16页

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C的酒精中浸泡l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稀碘

液中几秒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 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

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推断其原因可能是

A . 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

B . 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葡萄糖

C . 实验前,叶子已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 . 实验时, 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9 .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 A2 B1 B2 Cl C2……。向A1 B1 C1……中放入从相

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

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

液中(A1→A2 ;Bl→B2 ;C1→C2……) 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 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 . 若A 2中液滴向下移动,则A 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 . 若C 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 1中的萝卜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 . 若A 2中液滴向下移动,C 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 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10.—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 h X h Y 患血友病的孩子(h 为血友病基因)。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性原细胞(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

11.将DNA分子双链用3 H 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如图所示,

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是

A. 12 个 b

B. 6 个a, 6 个 b

C. 6 个 b,6 个 C’

D. b+c=12个,但b 和C 数目不确定

12.药物X 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右图为用不同浓度的

药物X 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 . 引发肝癌的原因可能是细磁凋亡基因发生突变

B . 药物X 可能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C .药物X 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

D. l.Og/L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 浓度

3第

3页/共16页

13. 5-BrU(5-溴尿嘧唆)既可以与A 配对,又可以与C 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

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一A 到G — C 的替换

A. 2 次

B. 3 次:

C. 4 次

D. 5 次

1 4 .某生物细胞内有1对同源染色体,将200个用15N 同位素标记了 D N A 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 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同步培养(细胞分裂同步进行),

某时刻测定培养液中细胞的总数目为1600个。在这1600个细胞中大约有多少个细胞内

含有15N 放射性?

A. 900

B. 800

C. 700

D. 400

1 5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 . 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

宜搅拌时间为2min左右

C .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以后,上清液中

的35S 和32P 大约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80%和30%

D . 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会增强

1 6 .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白的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如果注射含有

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相关

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 . 珠蛋白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 若不注入珠蛋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1 7 .在果蝇中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某果蝇种群雌雄个体相等,位于随机交配的培养瓶中,每100只果蝇中只有1只是黑身的,则该瓶内灰身携带黑身基因的个体应占的比例为

A. 10%

B. 18%

C. 81%

D. 90%

1 8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匕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二9:3:3:1。若M、N 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

第4 页/共16页

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1 9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 Y的精子

③高莖豌豆(Dd)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d=l: 1

④染色体中D N 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政变

A.有一种说法都对

B.有二种说法对

C.有三种说法对

D.四种说法对

2 0 .猫是X 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 (橙色>、a (黑色)位于X 染色体上,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 染色体时,只有1条X 染色体上的基因能

表达,其余X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 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巴氏小体不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

B 性染色体组成为XXX 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3个巴氏小体

C. 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X a Y

D . 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个体产生一只X A X a Y 的幼体是由于其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2 1 .已知蕃茄的纴果(R ) 对黄果(r ) 为显性,高茎(H )对矮茎(h ) 为显性。用某红果高茎番茄连续测交两代,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产生的花粉所作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红果高茎番茄的基因型为RrHh

B.用秋水仙素处理A 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的B 都是纯合体

C.植株C 的基因型共有3 种可能,表现型共有3种可能

第5 页/共16页

D.植株B 和C 均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

2 2 .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X g抗原阳性对X g抗原阴性为显性。下列有关X g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在人群中,X g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 . 若父亲为X g抗原阳性,母亲为X g抗原阴性,则女儿全部为X g抗原阳性

C.若父亲为X g抗原阴性,母亲为X g抗原阳性,则儿子为X g抗原阳性的概率为75%

D. —位Turner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0)的血型为X g抗原阳性,其父为X 抗原

阳性,母亲为X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X 染色体所致

23.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基因A 和b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双亲配子中有20%是重组的(即它们具有新基因的組合),问自交后代中的“AB”(双显性)的个体百分率是

A. 40%

B. 48%

C.51%

D. 66%

24 .粗糙型链孢霉属于真菌类中的子囊菌,它是遗传分析的好材料。它在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成二倍体合子,合子先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最终形成8 个子囊孢子。已知子囊孢子大型(R)对小型(r)显性,黑色(T)对白色(t)显

性。某一合子的基因型为RrTt, 其形成子囊孢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 RrTt B, RRTT C. Rr D. rt

2 5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某一鼠群,黑毛鼠占8 0 % ,白毛鼠占20%,种群中相同毛色的鼠交配,此鼠群的基

因频率将会改变

B . 已知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 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 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楦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根尖细胞24条,精子12条,叶肉细胞2 4条

C . 豚鼠的黑仓*对白色为显性。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

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 0个黑色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10个含白色基

因的卵细胞

D . 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以及有关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

26.下列甲图为三种浓度的生长素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乙图为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a?e 表示生长时期)及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的

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空白对照组也有生长素的作用

B. Y 浓度和Z 浓度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C. d、e 时期大肠杆菌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第6 页/共16页

D. C 时期前大肠杆菌细胞内可能无分解乳糖的酶

27.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生命现象:

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強度与充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变量:

I .C02的吸收量(释放量); II. 温度;III. 生长

速度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为①;a 为 III 乙为③; b 为 III 丙为②; c 为I

B.甲为②;a 为II 乙为③; b 为 III 丙为①; c 为I

C.甲为③;a 为I 乙为①; b为III 丙为②;c 为II

D.甲为①; a 为 III 乙为③; b 为I 丙为②; c 为II

2 8 .下表为光照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对水稻种子根尖弯曲生长的影响,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表格中a表示“向贴有琼脂块一侧生长”

B . ①组与③组i兑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

G . 根尖负向光性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D . 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2 9 .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 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

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可以防止被细

胞内其它酶系所破坏

B . 释放的GABA可被突触后神经细胞

内的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C. 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

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1—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3 0 .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由5 个亚基(多肽)构成的蛋白质,在兴奋传递过程中,它与乙酰胆碱(A C h )结合后会改变分子构象,从而使突触后膜兴奋。经研究发现,运动神经末梢下的突触区小于肌细胞表面积的0. 1%,却集中了约90%的nAChR。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 胚胎早期肌肉无神经支配,可推测nAChR均匀分布在肌细胞表面

B. nAChR就是一种Na+的通道蛋白

第7 页/共16页

C. Na+内流使突触后膜去极化,使其由有极性状态变为无极性状态

D. nAChR合成过程中必需内质网参与

3 1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请指出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 物质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

B 物质为抗体

B . 与B 物质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 . 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

D . 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 才能消灭抗原

3 2.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

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

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

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见

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对抗原

的识别过程

B .乙细胞代表能够识别癌細胞的成熟的细

胞毒性T 细胞

C.甲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D.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辅助性T 细胞能释放多种蛋白质。

33.以下是三个不同物种相同的基因的碱基序列。根据给出的序列信息,以下最准确反映物种X、Y 和Z 亲缘关系的进化树是

物种 X: AACTAGCGGGAT; 物种 Y: MCTAGCGCCAT 物种 Z: TTCTAGCGGTAT

34.在一个计数室(中央大格)中有2 5中格,一个中格含16小格。大格的边长为2 毫米,盖玻片与计数室底部的距离为0. 1毫米。若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N ,那么10毫升酵母菌

培养液中所含酵母菌数为

35.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 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己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8 页/共16页

A . 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 . 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

C. 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D . 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这可能与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

内生物死亡有关

3 6 .下图为某人工般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Q”是指生产者总初级生产量

B. 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C . 第18年时该松林消费者的生物量为

D. 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的总能量为285×1010

37.将已知数量的物种X 和种Y 这两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种在

五块地上。收获后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图。从图中可知,物种X 和物种Y 之间的种间关

系的是

A . 播种时X 种子所占百分比低时,物种

X 和物种Y 之间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 . 播种时X 种子所占百分比高时,物种

X 和物种Y 之间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 X 和Y 种子同时播种时,物种X 和物种

Y 之间是竞争关系

D . 当物种Y 稀少时,物种X 和物种Y 之

间是寄生关系,物种X 寄生在Y 上

3 8 .下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在图a 和图b 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ug /L和30ug/L的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第9 页/共16页

A . 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

B . 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甲的耐受力更差

C .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两种水蚤在一定阶段均有可能呈现“S”型数量增长变化

D. 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39. 在夏季测量某温带叶林中的一个淡水池塘的净初级生

产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

照强度下降

B . 若该池塘生态系统长期处于

C 点所示的状态,则可处

于稳定状态

C .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 处的植物长势最好

D. 生产者的生物量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4 0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的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B.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黏性耒端

C.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内部

41.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

疗骨质疏松症等。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

半衰期较短。某科学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

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

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 推测相应的脱氧核

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 2个碱基

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

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

获得双链DNA,过程如右图。获得的双链DNA经EcoR 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丨AATTC-) 和BamH 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丨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下列有

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Klenow酶是一种DNA聚合酶

第10页/共16页

B . 合成的双链DNA有7 2个碱基对

C. EcoRI和BamHI双酶切的目的是保证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定向连接

D. 筛选重组质粒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标记基因

42. 某研究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

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

基因转录形成的m RNA形成杂交分子(如右

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邻近基因转录的反义RNA和抑癌基因转录

的mRNA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

②过程II的的场所在核糖体,该过程中有tRNA、mRNA和rRNA参与

③邻近基因表达旺盛的细胞容易出现无限增殖的特征

④癌变细胞的多种酶活性降低,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⑤能够抑制反义RNA转录的药物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A. 1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 3 .在高光强、高温和低C02浓度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0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 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酶

B . 此技术与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便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C. Ppc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

D. 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可以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

4 4 .将脊蛙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取另一只脊蛙将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预期的效应器表现正确的是

A . 剪断背根,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B . 剪断背根,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C . 剪断腹根,刺激腹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D . 剪断腹根,刺激腹根的外周端,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45. 光学显微镜在使用油镜时应注意的

A.在标本上加滴香柏油

B.在标本上加滴二甲苯

C.从低倍镜转至油镜观察标本

D.聚光器降至最低,光圈关至最小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题3分,共60分)

4 6 .某

5 0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一CIW 4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4 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正常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 4 个氧原子

第11页/共16页

B .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 若新生成的4 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 基上

D . 若将新生成的4 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 分子水

47.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连接f→d,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

B . 连接e→d→c→d , 并从e侧通气, 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需氧呼吸

C . 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 装置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厌氧呼吸

D . 若a 装置液滴左移,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需氧呼吸

48.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移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柹生长旺盛的楦物在光照射前后光合作用

过程中与吸收C02和释放02有关的变

化曲线,下列有关此曲线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C02曲线中A B段的变化说明进行

暗反应与光照无关

B .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

应迅速同步增加

c .光斑照射后0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

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 . 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S 1等于S2

49.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龙眼和芒果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净光合速率以C0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龙眼和芒果的光能利用率与光强呈反比,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正比

B . 光强小于0. 6 mmol光子/ m·s , 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和酶的数量

C . 光强大于0. 7mmol光子/m2?s 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C02浓度和温度

第12页/共16页

D . 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50.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有

5 1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

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 . 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

目改变的结果

C .甲、乙可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染色体数与DNA

数之比为1:2

D.乙图是因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的结果

52.糖耐量受损(I G 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釆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 . 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

浓度低于对照组

B . 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

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 .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

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 . 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 细

胞的分泌负担

53.右图表示的是一个既有分工又高度统一的细胞,其中

细胞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免疫和

细胞通讯等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表示肝细胞,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

糖进入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元

B . 图中说明葡萄糖、Ca2+可选择性的通过细胞膜,

进一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C .若该细胞表示肝细胞,胰岛素可与相应的受体结

合,调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 M H C分子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正常情况下,因为免疫细胞不认识自身的M H C分子,所以细胞不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

5 4 .细胞内的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第13页/共16页

A . 在多核糖体结构中,假如图中肽链为最长,则其他核糖体都位于a 端

B . 大肠杆菌的a b长链总长度比相关基因编码区总长度要长

C . 酵母的31)长链总长度不等于相关基因编码区长度

D . 核基因表达时,大肠杆菌和酵母都存在ab链合成尚未完成就形成图中结构的现象

5 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测定人类D N 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测序的方法有多种。化学修饰法是一种传统的DNA序列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Maxam和Gilbert发明

的。其基本原理是:①用特制的化学剂理末端具放射性标记的DNA片段,造成碱基的

特异性切割,由此产生一组由各种不同长度的DNA链组成的混合物;②将上述混合物经

凝胶电泳处理,将不同长度的DNA链按大小分离;③再经放射自显影后,根据X 光底片

上所显现的相应谱带,读出待测DNA片段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下图是测定DNA片段中胞

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化学修饰法DNA序列分析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 凝胶电泳的作用是将不同长度(大小)的DNA片段分离开来

C . 根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可判定胞嘧啶在该DNA片段上的位置

D. 若要判断鸟嘌呤在该段DNA片段上的位置,在采用上述方法时,用类似的化学试剂

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中,被32P 标记的有2 种

56.美国耶鲁大学的玛戈特和彼得斯进行了一个嵌合鼠实验。他们把第三次卵裂的黑、白、黄鼠(其配子都含15条染色体)的各一个胚胎提取而制成了一个“2 4细胞组合胚胎”,

此胚胎经移植和发育后,一只身披三色皮毛的组合问世了。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2 4细胞组合胚”中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肘赤道板上排列9 0条染色体

B . 若黑、白、黄毛性状由等位基因控制,则“组合鼠”同时具备三种基因型

C. “组合鼠”的后代有可能是黑、白、黄性状或三色组合性状

D . 与黑、白、黄鼠相比,“组合鼠”是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5 7 .下列关于克隆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

第14页/共16页

B. 克隆羊多利是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核移植所得的个体

C. 核移植后的重组细胞在最初分裂时就完成了 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

D . 克隆羊多利的成功证明了高度分化细胞经过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

时期的功能 .

58.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基因1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 . 基因III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C . 基因IV与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D . 基因V 可能位于Y 染色体上

59.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楦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

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

流经该种群的情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消费者

B. 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

共生

C . 乙图中通过①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

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

D .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土应注意合理控制

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

60.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

静落甲受到影响最小

B . 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

群落丁爱到影响最小

C. 群落乙各物种不可能分属于

六个营养级

D. 群落丙只能属于两个营养级

61.真核细胞进行遗传信息表达时,要对转录完成的前体m R M进行一系列的加玉。下列关于加工的说法中,擎译的是

A.只有通过加正、修饰,转录完成的mRNA才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B.加I 时,无论是5 位置的戴帽还是3位置的加尾,均在细胞质中完成

C. ployA尾巴直接决定了 mRNA的寿命

D.加工、修饰后成熟的mRNA与其前体mRNA的长度相差不多

第15页/共16页

6 2 .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图中A、C、D、E、F 点分别表示神经纤维

上不同点的膜电位情况

B . 图中

C D段表示为复极化与K+ 外流有关

C . 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

持续时间不变

D . 添加河豚毒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为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静息电位

变小

6 3 .下列有关生物学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基因突变是指碱基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C.克隆技术是指从众多的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类型细胞的操作技术

D.细胞株是指具有恒定的染色体组型、同功酶类型、病毒敏感性和生化特性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64.下列关于植物生理现象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年龄是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B.菜豆等植物叶片昼开夜合属于光周期现象

C.用红光和远红光进行光间断实验,决定植物是否开花的是最后一次的照射,最后一次的照射如果是远红光长日植物不开花

D.将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提前开花,应引晚熟品种

65. 以下关于动物对温度的适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暖地区,变温动物完成发育的时间比在冷的地区长

B . 温度是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 最重要的是地区平均温度

C . 在低温条件下,变温动物的寿命较长,随着温度的增高,其平均寿命缩短

D . 恒温动物在低温下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随环境温度的提高而有相应变化

2013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竟赛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注: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只有完全正确才给分。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关于公布2009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浙生竞委(2009)1号 各市教研室: 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经复评、核实和拟获奖名单公示等程序,现已完成该竞赛所有工作,共评出A组(一级重点中学组)学生个人奖517名,其中一等奖85名,二等奖174名,三等奖258名及指导教师奖64名;评出B组(非一级重点中学组)学生个人奖985名,其中一等奖158名,二等奖337名,三等奖490名及指导教师奖87名。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请及时通知相关学校及获奖个人。 附件1: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A组)获奖名单 附件2: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B组)获奖名单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2009年5月25日

报送:省科协、省动物学会、省植物学会、各市科协

附件1: 2009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 A组(一级重点中学组)获奖名单 一、学生个人奖: 一等奖 嘉兴市(12人): 钱方圆(海盐高级中学)、范真涛(桐乡高级中学)、吴佳旭(桐乡高级中学)、钱萍慧(海盐高级中学)、钟立飞(桐乡高级中学)、杜啸添(桐乡高级中学)、徐必(平湖中学)、许晓波(桐乡高级中学)、叶姝文(嘉善高级中学)、唐立成(平湖中学)、钱华杰(桐乡高级中学)、严欢(桐乡高级中学) 宁波市(13人): 童恬静(宁波效实中学)、张天昊(宁波效实中学)、戎楚楚(宁波效实中学)、郭杰(镇海中学)、孙清巍(慈溪中学)、高洁(象山中学)、黄天恩(慈溪中学)、孙若洋(象山中学)、华雷(宁波效实中学)、杨晨蕾(北仑中学)、罗凯予(慈溪中学)、沈世民(宁海中学)、金忆(宁海中学) 台州市(9人): 何钟磊(台州中学)、周佳慧(台州中学)、周继承(台州中学)、曹宇杰(天台中学)、葛梅馨(台州中学)、李阳(台州中学)、南星宇(路桥中学)、陈洁(台州中学)、 冯渊(台州中学) 丽水市(7人): 吴丽萍(丽水学院附中)、陈晨(丽水学院附中)、毛誉静(丽水学院附中)、黄鹤(丽水学院附中)、吕清园(缙云中学)、徐恺(龙泉一中)、何宇昊(丽水中学) 杭州市(14人): 王一蓉(十四中)、周晛(学军中学)、朱运昊(十四中)、谭中元(十四中)、熊文洁(学军中学)、艾一畅(学军中学)、魏紫萱(浙大附中)、沈寒(学军中学)、朱钧涛(十四中)、吴丁一(学军中学)、计超然(学军中学)、金光捷(学军中学)、卢幸烨(学军中学)、顾颀然(杭二中) 舟山市(2人): 郑正一(舟山中学)、孙鸣夏(舟山中学) 金华市(7人): 胡志挺(金华一中)、韩钟天(金华一中)、项博(金华一中)、郑俊(金华一中)、王阳晖庭(浦江中学)、缪清华(金华一中)、詹梦祺(金华一中) 湖州市(4人): 林全(湖州中学)、潘皓(湖州中学)、张钺(湖州中学)、吴哲宜(湖州中学) 绍兴市(6人): 赵利泳(春晖中学)、郑霁(春晖中学)、傅杨挺(柯桥中学)、陶银萍(柯桥中学)、 徐凯(柯桥中学)、汤方栋(诸暨中学) 衢州市(4人): 祝申达(龙游中学)、邱宸阳(龙游中学)、马学礼(衢州一中)、朱雅丽(衢州二中)、 温州市(7人):

浙江省第十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题卷

全国第七届高中生物学联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十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3大题,5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共2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所在地。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欲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C.先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 2 3.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2013生物竞赛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1C 2B RB基因即成视网膜细胞瘤基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克隆和完成全序列测定的抑癌基因。RB基因转录产物约4.7kb,表达产物为92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105kDa,称为P105-Rb。Rb蛋白分布于核内,是一类DNA结合蛋白。Rb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是其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主要形式,在细胞周期的G。、G1期,它表现为去磷酸化,在G。、S、M期则处于磷酸化状态。 3B 4B 5C 6A这题最终选A,可谓是皆大欢喜。之前查阅资料发现ABO抗原属于糖脂,不是糖蛋白,所以本题仍值得商榷。 7A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往往涉及单个细胞,即便是一小部分细胞也是非同步发生的。首先出现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成为约180bp-200bp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 细胞凋亡的启动是细胞在感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后胞内一系列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界因素启动凋亡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信号转导也不相同。 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形式存在,包括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细胞蛋白酶体的降解和线粒体途径。这些途径无论是在试验的条件下还是在生理或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认为凋亡诱导因子(AIF)在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8B 9A 相差显微镜是荷兰科学家Zernike于1935年发明的,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的显微镜。活细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标本,因细胞各部细微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发生变化(振幅差),这种振幅差人眼无法观察。而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这种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差变为振幅差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相差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的区别是:用环状光阑代替可变光阑,用带相板的物镜代替普通物镜,并带有一个合轴用的望远镜。 10D 11A利用半透膜将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开是透析法。免疫印迹法是利用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酶标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的结合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 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杂交技术。免疫印迹法具有分析容量大、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检测蛋白质特性、表达与分布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组织抗原的定性定量检测、多肽分子的质量测定及病毒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等。免疫印迹法(immunobiotting test,IBT)亦称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enzyme linked immunoelectrotransfer blot,EITB),因与Southern早先建立的检测核酸的印迹方法 Southern blot 相类似,亦被称为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 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 各位参赛选手请注意: 1、在答题前,先在密封区填写姓名、学校及考号; 2、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I:(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水蝇等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除了昆虫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外,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 (A)水具有较强的内聚力(B)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C)水具有较强的附着力(D)水是极性分子 2、哺乳动物的一个受精卵子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最后产出成为一个新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它的熵值(ds)变化是() (A)ds>0 (B)ds=0 (C)ds<0 (D)不正确 3、下列物质中,因改变结构而可能导致生物学活性丧失的是() (A)核酸(B)淀粉(C)脂类(D)几丁质 4、下列结构中,细胞间质发达的是() (A)骨膜(B)腺上皮(C)肠壁肌肉层(D)毛细血管壁 5、生物膜的脂类分子是靠什么键聚集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 (A)氢键(B)二硫键(C)疏水键(D)离子键 6、实验研究得知,在良好的水培条件下,一天内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三个高峰依次出现在0:30、10:30和14:30。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是:()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漂洗—>固定—>染色—>压片 (D)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7、NDA+被还原后携带的高能电子和质子有()

(A)2e-和1H+ (B)2e-和2H+ (C)1e-和平共处H+(D)1e-和2H+ 8、动物胚胎学家研究蛙胚发育时,用同位素将囊胚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作上标记。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可能出现在蝌蚪的() (A)肝脏和胰脏(B)骨胳和肌肉(C)心脏和肾脏(D)大脑和小脑 9、下图所示为有线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色线粒与纺缍丝的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代表() (A)细胞分裂中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 离 (B)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 (D)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距离 10、下列结构中,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是() (A)萤火虫的发光器官(B)叶绿体(C)视网膜(D)脑 11、如果把一个膨胀到最大限度的植物细胞放在“它自已的细胞液”溶液(与细胞液渗透势相等的溶液)中,则细胞() (A)没有变化(B)水被释放,直至初始质壁分离 (C)细胞失水,直到它的水势等于周围溶液的水势(D)细胞胀破 12、显花植物孢子体是四倍体,那么胚乳是() (A)2n (B)4n (C)6n (D)8n 13、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化细胞 (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D)神经元和骨胳肌细胞 14、用人工配制的植物营养液培植黄瓜,若过一段时间,营养液中缺少镁,颜色首先由绿转黄的应是() (A)茎尖(B)新生叶(C)植株中部叶片(D)植株下部叶片

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试卷(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解析】胞吞作用包括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吞噬作用是以大的囊泡形式,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而胞饮作用则是将滴状液体吞入细胞内的过程,故A错。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胞吐作用,B项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C项错误。胞吐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融合,故D项正确。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A正确;以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B项正确;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C项错误;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D项正确。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2003-2013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试题

2003-2013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试题2013~2010年植物部分的试题 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试题C [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10/21)] 59((单选1分)叶片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的植物_____________。D A(水生植物 B(湿生植物 C(禾本科植物 D(旱生植物 60((单选1分)厚角组织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B A(细胞壁不增厚 B(细胞壁不均匀增厚 C(细胞壁均匀增厚 D(细胞壁均等增厚 61((单选1分)植物初生根横切片中的“中柱鞘”是紧靠_____________。C A(皮层 B(后生木质部 C(内皮层内侧 D(后生韧皮部 62((多选2分)叶横切所见的排序:复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复表皮。正确的判断是: ______。AC A(旱生植物 B(异面叶 C(等面叶 D(完全叶 63((单选1分)要想获得二体雄蕊,最好解剖___________植物的花。D A(扶桑花 B(杜鹃花 C(紫罗兰花 D(碗豆花 64((单选1分)下述相近科属之间主要区别特征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C A(蔷薇属和梨属的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不同 B(杨属和柳属雄蕊数目或苞片形状不同 C(麻黄科和买麻藤科都没有精卵器 D(苏木科和碟形花科尽管多数种类的雄蕊数目相同,但组成方式不同 65((单选1分)下面有关禾本科植物特征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D A(花被特化为鳞被(浆片) B(花序以小穗作为基本单位 C(花属于风媒传粉 D(均为草本植物

66((单选1分)下面哪种植物属于锦葵科,D A(大麻 B(苎麻 C(黄麻 D(洋麻 67((多选2分)下列有关植物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B A(种是植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C(植物科以下的分类阶元依次是属、组、族、系、种、变种、变型、亚种 D(全世界约有50多万种植物,其中被子植物约有3万多种 68((多选2分)水分从植物叶片散失到外界的方式有________。AC A(蒸腾 B(伤流 C(吐水 D(根压 69((多选2分)影响同化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是,BCD A(氮 B(磷 C(钾 D(硼 70((单选1分)旱生植物在土壤水分过饱和情况下受害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___。D A(水分过多 B(光合下降 C(HS伤害 D(缺氧 2 71((单选1分)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浓度会逐步提高,这说明水稻吸收钙、镁的速率比吸水_____。B A(一般 B(慢 C(快 D(快或慢 72((单选1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对有效的不同波长的光是通过________证明的,B A(光合作用 B(作用光谱 C(二氧化碳固定反应 D(暗反应 73((单选1分)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____________时被发现的。C A(纹枯病 B(白叶枯病 C(恶苗病 D(稻瘟病 74((单选1分)熏烟和机械损伤可增加雌花数量是因为增加了植物体内_______产生的缘故。D A(GA B(CTK C(ABA D(ETH 75((单选1分)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较,相对_________。A A(较长 B(较短 C(一致 D(不一定

2003-2013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生理试题

2013~2010年植物部分的试题 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试题C [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10/21)] 59.(单选1分)叶片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的植物_____________。D A.水生植物B.湿生植物C.禾本科植物D.旱生植物 60.(单选1分)厚角组织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B A.细胞壁不增厚B.细胞壁不均匀增厚 C.细胞壁均匀增厚D.细胞壁均等增厚 61.(单选1分)植物初生根横切片中的“中柱鞘”是紧靠_____________。C A.皮层B.后生木质部C.内皮层内侧D.后生韧皮部 62.(多选2分)叶横切所见的排序:复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复表皮。正确的判断是:______。AC A.旱生植物B.异面叶C.等面叶D.完全叶 63.(单选1分)要想获得二体雄蕊,最好解剖___________植物的花。D A.扶桑花B.杜鹃花C.紫罗兰花D.碗豆花 64.(单选1分)下述相近科属之间主要区别特征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C A.蔷薇属和梨属的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不同B.杨属和柳属雄蕊数目或苞片形状不同 C.麻黄科和买麻藤科都没有精卵器 D.苏木科和碟形花科尽管多数种类的雄蕊数目相同,但组成方式不同 65.(单选1分)下面有关禾本科植物特征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D A.花被特化为鳞被(浆片)B.花序以小穗作为基本单位 C.花属于风媒传粉D.均为草本植物 66.(单选1分)下面哪种植物属于锦葵科?D A.大麻B.苎麻C.黄麻D.洋麻 67.(多选2分)下列有关植物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B A.种是植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C.植物科以下的分类阶元依次是属、组、族、系、种、变种、变型、亚种 D.全世界约有50多万种植物,其中被子植物约有3万多种 68.(多选2分)水分从植物叶片散失到外界的方式有________。AC A.蒸腾B.伤流C.吐水D.根压 69.(多选2分)影响同化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是?BCD A.氮B.磷C.钾D.硼 70.(单选1分)旱生植物在土壤水分过饱和情况下受害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___。D A.水分过多B.光合下降C.H2S伤害D.缺氧 71.(单选1分)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浓度会逐步提高,这说明水稻吸收钙、镁的速率比吸水_____。B A.一般B.慢C.快D.快或慢 72.(单选1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对有效的不同波长的光是通过________证明的?B A.光合作用B.作用光谱C.二氧化碳固定反应D.暗反应 73.(单选1分)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____________时被发现的。C A.纹枯病B.白叶枯病C.恶苗病D.稻瘟病 74.(单选1分)熏烟和机械损伤可增加雌花数量是因为增加了植物体内_______产生的缘故。D A.GA B.CTK C.ABA D.ETH 75.(单选1分)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较,相对_________。A A.较长B.较短C.一致D.不一定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试题A(/ ) 21.不同类型的导管分子次生壁加厚的程度不同,下列哪一种排列正确的表明了壁逐渐增厚的程度?(单选1分)B A.环纹导管-螺纹导管-网纹导管-梯纹导管-孔纹导管 B.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2014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word版本超清晰版

2014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2014年3月30日上午9:00——11:00;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3.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能进入考场,30分钟后才能交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 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余乙和丙,甲是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 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 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内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 2.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青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 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带 斜线的圆圈表示多糖) A.该物质的形成需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共同参与完成 B.该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图中三条肽链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m-3 3.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表1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4.下表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在图中A、B、C表示三类不同的蛋白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的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B.胰蛋白酶属于A类蛋白,起到消化的作用 C.免疫球蛋白属于B类蛋白,只有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 D.粘连蛋白属于C类蛋白,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少,因此癌细胞 能够无限增殖 5.右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 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 用和根细胞失水 B. 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 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 乙组幼苗将死亡 D. 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 相对独立的过程 6.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 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 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 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7.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是 ①蛋白质合成②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③质壁分离④糖的酵解⑤柠檬酸循环 ⑥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⑦叶绿体中RuBP固定CO2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8.下图表示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的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 C.t 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 和Pi 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 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9.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试题与答案

2013年生物竞赛试卷 注意事项:1.所有试卷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工整作答; 2.试卷单选40题和多选10题,共计50题;多选题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3.答题时间45分钟,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 Ⅰ卷单选题(70′) 一.基础题(1′× 10 =10′) 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 ) A.肺 B.心脏C.皮肤D.肾脏. 2.如果B型血的人受伤需输血,为了防止凝集反应,所输血的血型应该是 (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3.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 ) A.赶紧送往医院 B.指压法远心端压住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止血带近心端捆住4.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是 ( ) A.见红灯停步 B.听见铃声吃食物 C.闻到香味垂涎D.谈虎色变5.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后,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过一会儿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 肠液、胰液和胆汁 B 唾液、胃液和肠液 C 肠液、胃液和胰液 D 唾液、胃液和胆汁 6.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乙试管血液不加任何试剂,静置一天均得到上清液。那么,这两种液体( ) A.都是血浆 B.都是血清 C.甲是血浆,乙是血清 D.甲是血清,乙是血浆 7.视力正常的人,物像总是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由于( ) A.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 B.眼球的前后径可以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8.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 ) A.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B.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 C.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D.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 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森林古猿D.大猩猩 10.下列4组疾病中,都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组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疟疾 B.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 C.猩红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D.伤寒和黑热病 二.水平题(2′× 30=60′) 11.地球上最早的细胞大约出现在距今 ( ) A.4亿年一8亿年 B.8亿年一12亿年 C.20亿年一23亿年D.36亿年一38亿年 12为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糖尿病,通常在其尿液里需加入的试剂是 ( ) A.双缩尿试剂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新制的斐林试剂D.新制的苏丹Ⅲ染液 13.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个 A.63个 B.62个 C.17个D.16 14.生长在沙漠的—一些植物的根毛中,细胞内的水分比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水分要进人植物的根毛需要靠( ) A.水解作用B.主动运输C.胞质环流D.渗透 15.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纺锤体其主要成分是: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 、叶肉细胞中水在光照下分解 B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 、tRN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2.右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 .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1和3 C .此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 D .结构1、2、4、5、6均是由生物膜构成 3.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 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 、Y 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B.图Ⅰ中B 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与无机盐、 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腺垂体,激素Y 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 ④. 4.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 由通过)。图中溶液A 、B 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 其浓度分别用M A 、M B 、表示,且M A <M B ,半透膜面积 S 1<S 2,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 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所消耗的 时间分别是t 1 t 2 ,则 ( ) A.H 1>H 2,t 1 =t 2 B. H 1=H 2,t 1>t 2 C. H 1=H 2,t 1<t2 D. H 1<H 22,t 1 =t 2 5. .蓝色染料DCPIP 被还原时会呈无色,下列各项中,使蓝色DCPIP 的颜色改变最大的是 A 液 B 液 C 液 毛细淋巴管 A 液 血流 B 液 组织细胞 C 液 毛细血管 红细胞 甲 乙 丙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① ② ③ ④ X Y 图Ⅰ 图Ⅱ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B卷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B卷)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 3.纸质试卷80题90分,电子试卷40题60分,共计120题,150分; 4.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0题21分 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现象为: (单选1分) A.染色体凝缩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对分离 D.纺锤体的装配 2.现代生物学研究多从“全局”出发,研究细胞中整体基因的表达规律即生物组学,按照研究层面不同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组学。下列组学按照基因表达流程排列,正确的是:(单选l分) A.基因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一代谢组学 B.基因组学一转录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代谢组学 C.代谢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一基因组学 D.代谢组学一基因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 3.内膜系统处于高度动态中,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下列关于膜融合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1分) A.膜融合是由热力学推动的自发过程 B.膜融合没有选择性 C.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参与 D.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脂分子参与 4.如果用刚开始萌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来观察胞质环流,取用的鳞片叶表皮细胞更易观察到? (单选1分) A.最外面的 B.剥掉一两层后 C.靠近中间的 5.向1mL小鼠红细胞悬液中加入5mL浓度为0.3mol/L的乙醇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 (单选1分) A.溶血 B.细胞膨胀,但不发生溶血 C.细胞皱缩 D.没有变化 6.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1分) A.细胞凋亡途径都是依赖于Caspases来切割底物蛋白的 B.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细胞的内容物不会外泄 C.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 D.细胞凋亡途径是细胞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 7.按照分子透过细胞质膜耗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单选1分) A.Na+<02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0题21分): 1.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其蛋白质来源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1分) A.线粒体可以独立合成蛋白质 B.线粒体蛋白质的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 C.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为核基因编码,内膜的蛋白质由线粒体编码 D.线粒体编码的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2.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是由于:(单选1分) A.原癌基因Rb基因突变引起的 C.原癌基因P53基因突变引起的 B.抑癌基因Rb基因突变引起的 D.抑癌基因P53基因突变引起的 3.现代生物学研究多从‘全局’出发,研究细胞中整体基因的表达规律即生物组学,按照研究层面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组学。下列按照基因表达流程正确排列的组学为:(单选1分) A.基因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一代谢组学 B.基因组学一转录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代谢组学 C.代谢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一基因组学 D.代谢组学一基因组学一蛋白质组学一转录组学 4.下列哪个科学实践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单选1分) 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丹麦科学家Johannsen将‘遗侍颗粒’命名为基因 D.Avery等发现遗传物质是DNA E.孟德尔发现遗传学规律 5.内膜系统处于高度动态之中,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下列关于膜融合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膜融合是由热力学推动的自发过程 B.膜融合没有选择性 C.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参与 D.膜融合需要指定的脂分子参与 6.人的ABO血型抗原位于红细胞质膜上,它们在胞内合成、修饰和转运的路线可能是:(单选1分) A.核糖体一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质膜 B.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质膜 C.核糖体一内质网一质膜 D.细胞核一核糖体一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质膜7.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1分) A.细胞凋亡途经都是依赖于Caspases来切割底物蛋白的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会外泄 C.细胞凋亡是主动地细胞死亡过程 D.细胞凋亡途径是细胞信号网络组成的部分 8.指导分泌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除了信号识别颗粒和停泊蛋白外,还有:(单选1分) A.蛋白质中的内在停止转移锚定序列 B.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 C.蛋白质C端的信号肽 D.蛋白质中的a螺旋 9.生物样品经过固定后就会失去生物活性,我们可以借助相差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显微结构的细节。相差显微镜的设计利用了光线的哪种现象,从而将相差变为振幅差,实现了对活细胞和未染色标本的观察?(单选1分) A.光的干涉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省获奖名单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总成绩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成绩经全国竞赛委员会审核现予以公布。为保护学生隐私,排名在544名(含)以后的学生姓名已删除。公示期6月1日-7日,共7天。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竞赛委员会 2016年6月1日 名次考号姓名年级学校总T值 1 101609099 周伊婧高二杭州二中72.64248 2 161604056 柳冰高二金华一中71.83141 3 101605140 孙一卓高二萧山中学71.74141 4 101607091 杨嘉斌高二萧山中学71.2428 5 10160311 6 李心怡高二学军中学71.15843 6 201604126 缪天宇高二苍南中学70.80226 7 161601057 陈梦姣高二金华一中69.95092 8 201601081 陈叙州高二温州中学69.82469 9 171609051 郑陶然高二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69.73721 10 201609056 郑小叶高二温州中学69.67252 11 141601017 蔡烨怡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9.4651 12 101602052 顾峰镭高二杭州二中69.31731 13 101604049 刘叶阳高二杭州二中69.09766 14 101606095 王梓豪高二杭州二中68.84928 15 101607037 徐铭煜高二萧山中学68.67058 16 141603115 李智凯高一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68.65027 17 201606121 吴晓雪高二温州中学68.53498 18 141605075 沈贯高二宁波市镇海中学68.52124 19 131608112 张悠然高一绍兴市第一中学68.28879 20 101602020 方致远高二学军中学68.28379 21 141606093 王子恒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8.12351 22 141608027 于润贤高二宁波效实中学68.11788 23 101608047 俞嘉熔高二萧山中学68.06668 24 141602091 胡鸿磊高二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67.86732 25 101608058 虞近人高二杭州二中67.73266 26 131604019 林若依高二绍兴市第一中学67.72206 27 161609052 郑舒月高二金华一中67.39429 28 101603070 金唯伟高二萧山中学67.30182 29 101603008 黄羿珲高二杭十四中凤起校区67.2937 30 161602068 何家铭高二金华一中67.08936 31 101606030 王海高二学军中学66.97125 32 101602072 何语恬高二杭州二中66.87006 33 201605125 苏保纯高二苍南中学66.82285 34 101602044 葛凌高二杭十四中凤起校区66.45015 35 201602077 洪东宇高二苍南中学66.32706

浙江省第十一届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第十一届高中生物学竞赛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从总体看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①男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②男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③女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问④女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下列有关生物生理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冬天,家兔和蜥蜴的耗氧量都增加。 B.花生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C.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该物种营养生长停止. D.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膜的出现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幼茎的皮层细胞以及植物的维管鞘细胞中.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若给予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和保证CO2的供应,则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植物体内的多糖都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 ②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内有叶绿体;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 线粒体。 ④蛙的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 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⑤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③⑤D.①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后,可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获得单细胞蛋白. B.DNA连接酶的主要作用是使DNA分子上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C.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 D.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所依据的原理均为DNA分子杂交原理. 6.下表为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十” 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据此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是: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A卷答案与解析.

2013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0题21分 1.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其蛋白质来源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 1 分) A.线粒体可以独立合成蛋白质 B.线粒体蛋白质的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 C. 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为核基因编码,内膜的蛋白质由线粒体编码 D.线粒体 编码的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2.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是由于: (单选 1 分) A.原癌基因 Rb 基因突变引起的 B.抑癌基因 Rb 基因突变引起的 C.原癌基因 P53 基因突变引起的 D.抑癌基因 P53 基因突变引起的 3.现代生物学研究多从…全局?出发,研究细胞中整体基因的表达规律即生物组学,按照研究层面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组学。下列按照基因表达流程正确排列的组学为:(单选1分) A.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 B.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C.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 D.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 4.下列哪个科学实践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C.丹麦科学家 Johannsen 将…遗传颗粒?命名为基因 D.Avery 等发现遗传物质是 DNA E.孟德尔发现遗传学规律 5.内膜系统处于高度动态之中,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下列关于膜融合的描述, 正确的是: A.膜融合是由热力学推动的自发过程 B.膜融合没有选择性 C.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参与 D.膜融合需要指定的脂分子参与 6.人的 ABO 血型抗原位于红细胞质膜上,它们在胞内合成、修饰和转运的路线可能是: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B.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C.核糖体-内质网-质膜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7.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 1 分) A.细胞凋亡途经都是依赖于 Caspases 来切割底物蛋白的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会外泄 C.细胞凋亡是主动地细胞死亡过程 D.细胞凋亡途径是细胞信号网络组成的部分 8.指导分泌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除了信号识别颗粒和停泊蛋白外,还有:(单选1分) A.蛋白质中的内在停止转移锚定序列 B.蛋白质 N 端的信号肽 C.蛋白质 C 端的信号肽 D.蛋白质中的α 螺旋 9.生物样品经过固定后就会失去生物活性,我们可以借助相差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显微结构的细节。相差显微镜的设计利用了光线的哪种现象,从而将相差变为振幅差,实现了对活细胞和未染色标本的观察?(单选1分) A.光的干涉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10.下面关于脂质分子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单选 1 分) A.大多数脂质分子不宜溶于水 B.胆固醇是两亲脂质 C.甘油三酯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D.由膜质分子形成的微团具有双分子层结构 11.免疫印记技术中,并未利用以下哪种原理:(单选 1 分) A.半透膜可以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质 B.硝酸纤维素膜可以吸附蛋白质 C.抗体结合抗原的专一性 D.酶的高校催化效率 12.Mg2+是己糖激酶的激活剂,其所起的作用为:(单选 1 分) A.亲电催化 B.使底物敏感发生断裂 C.转移电子 D.静电屏蔽 13.下列有关酶及其辅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1 分) A.一个辅因子只能是一个酶的辅因子 B.酶蛋白就是蛋白酶 C.酶蛋白与辅因子组成全酶 D.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分离的辅因子是辅酶 14.线粒体 ATP 合酶的 F0亚基位于:(单选 1 分) A.线粒体膜间隙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基质 D.线粒体内膜 15.下述关于启动子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2 分) A.能专一的与阻遏蛋白结合 B.是 D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 C.没有基因产物 D.是 R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