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刀尖圆弧半径教学案例

数控车床的刀尖圆弧半径教学案例
数控车床的刀尖圆弧半径教学案例

《数控车床刀尖圆弧半径加工带圆弧锥轴类零件》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

刀尖圆弧半径是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因素之一,本课题通过带圆锥轴类零件的加工,让学生掌握刀具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以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本课题完成课时为4学时,学生人数为40人,分4人/组,每组完成一个工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刀尖圆弧半径的补偿原理和方法,及补偿参数的设置,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时间资源:课前,课后和课内的设计和安排

材料资源:45#材料

信息资源: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工具书,手册

人员资源:双师型工作团队。1位专业教师2位培训师。学生小组和组长。

设备资源:FANUC系统数控车床2—3人,台;外圆粗、精车刀、螺纹车刀、切槽刀每台机床各1把;刀架扳手、卡盘扳手、划线盘、角度样板每台机床1付,垫铁若干;游标卡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粗糙度样板每台机床各1把。

环境资源:数控实训车间、数控仿真机房

二、课程的实施

(一)复习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见过外圆车刀吗?在哪见过?

学生:见过,在普车实习时,就见过,而且也用过

老师:不错,学过的知识没忘记。车刀的刀尖是尖吗?

学生:是,但不是绝对尖。

老师:答得好。请看下图,a图是理论刀尖,b图是实际刀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课知识,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a) (b)

图1 圆头刀假想刀尖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课

老师:看图回答问题。请大家思考,下图是用一假设带了刀尖的圆头刀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路径,两种刀具切削会带来什么影响?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零件的精度有影响吗?

学生:车圆锥面有影响

老师:答得好,观察能力强。那么有何影响?

学生:在切圆柱面时无影响;切圆锥面时,圆头刀切得浅一些,有尖定的切得深一些。

老师:分析得非常正确。请同学们看下图讨论的刀尖圆弧半径在数控加工中的影响。

学生:刀尖圆弧半径对圆柱没影响,对圆锥和圆弧有影响并产生了误差。

老师:很对。因为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理论上是将车刀刀尖看成一个点,如图1a所示的P点就是理论刀尖。但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将刀尖磨成半径不大的圆弧(一般圆弧半径R是0.4—1.6之间),如图1b所示X向和Z向的交点P称为假想刀尖,该点是编程时确定加工轨迹的点,数控系统控制该点的运动轨迹。然而实际切削时起作用的切削刃是圆弧的切点A、B,它们是实际切削加工时形成工件表面的点。很显然假想刀尖点P与实际切削点A、B是不同点,所以如果在数控加工或数控编程时不对刀尖圆角半径进行补偿,仅按照工件轮廓进行编制的程序来加工,势必会产生加工误差。

如果不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请看下图)

学生:图的右边产生了少切,左边产生的过切。

老师:答得非常好,棒极了。这就是在数控加工中产生的过切和少切现象。在编程过程中如何实现刀具圆弧半径补偿,这是这次课的重点内容。

(三)知识学习

1.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刀尖圆弧是0吗?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适

当的提问一些后进生,

2.分组进一步渐进式找规律:

(1)刀尖圆弧半径与工件已加工圆弧之间有何关系?

()加工圆锥会是什么样子?

1.编程指令及编程格式

学生课堂看书(5分钟)

老师: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编程指令的格式

学生:G41/G42 G00 /G01 X_ Z_;

G40 G00/G01 X_ Z_;

老师:请学生说出指令中各指令及地址符的含义。

学生:其中G41、G42为刀具半径左右补偿;G40为取消刀具半径补偿;X、Z为建立/取消刀具半径补偿直线段的终点坐标。

老师解释: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分为三步(如图)所示,刀补的建立,实现刀补和取消刀补。

注意事项

(1)G41刀具左补偿,即沿刀具运动方向看刀具在工件的左侧;同理,G42刀具右补偿;G40取消补偿。G41/G42不能连续使用,要想变换必须先用G40取消,再更换。

(2)G41/G42指令建立或取消必须在含有G00/G01指令的程序段中才有效。

(3)因为刀具偏置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必须在加工指令前建立,加工完成后取消。以防因为调用刀补不当引起零件加工误差。

(4)不要与TXXXX混淆,TXXXX后两位是通过对刀建立的刀尖位轩补偿,要想正确使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还必须在R对应位置输入刀尖圆弧半径值;

(5)还应输入假想刀尖相对于圆头刀中心的位置,如图所示。

学生编程

O2222;

G54G90G40;

M03S800;

G00X20Z2;

G42G01X20Z0F0.5;

Z-20;

X40Z-40;

G40G01X80Z-40;

G00X100Z100;

M05;

M02;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在复合循环指令中的应用

在实际加工中,数控车床工件的毛坯常用棒料或铸、锻件,加工余量较大,需要多次切削,FANUC oi系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固定循环功能,例如粗车循环指令G71、仿形粗车循环指令G73、精加工指令G70等,大大简化了程序,减少所占内存。

下面将结合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利用G71、G70指令进行实例加工。零件如图所示。

程序:O1111;

G54G90G40;

G00X22Z2;

G71U2R1;

G71P10Q20U0.4W0F0.3;

N10G42G00X0F0.1;

G03X8W-4R4;

G01Z-8;

X11;

X15Z-14;

Z-17;

G02X15W-14R14;

G01W-3;

X18;

N20Z-38;

G70P10Q20

G40G00X100Z100;

M05;

M30;

注意事项:

刀尖半径补偿功能只在精加工过程中产生作用。若将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放在粗车循环指令之前,例如:“…G42G00X22Z2;G71U2R1;…”则会出现#34报警。

三、教学反思

在刀具刃是尖利时,切削进程按照程序指定的形状执行不会发生问题。不过,真实的刀具刃是由圆弧构成的(刀尖半径) 就像右图所示,在圆弧插补和攻螺纹的情况下刀尖半径会带来误差。

2. 偏置功能

补偿的原则取决于刀尖圆弧中心的动向,它总是与切削表面法向里的半径矢量不重合。因此,补偿的基准点是刀尖中心。通常,刀具长度和刀尖半径的补偿是按一个假想的刀刃为基准,因此为测量带来一些困难。

把这个原则用于刀具补偿,应当分别以X 和Z 的基准点来测量刀具长度刀尖半径R,以及用于假想刀尖半径补偿所需的刀尖形式数(0-9)。

这些内容应当事前输入刀具偏置文件。“刀尖半径偏置” 应当用G00 或者G01功能来下达命令或取消。不论这个命令是不是带圆弧插补,刀不会正确移动,导致它逐渐偏离所执行的路径。因此,刀尖半径偏置的命令应当在切削进程启动之前完成;并且能够防止从工件外部起刀带来的过切现象。反之,要在切削进程之后用移动命令来执行偏置的取消过。命令切削位置刀具路径

G40 取消刀具按程序路径的移动

G41 右侧刀具从程序路径左侧移动

G42 左侧刀具从程序路径右侧移动

二、假想刀尖的轨迹分析与偏置值计算

用圆头车刀进行车削加工时,实际切削点A和B分别决定了X向和Z向的加工尺寸。如图2所示,车削圆柱面或端面(它们的母线与坐标轴Z或X平行)时,P点的轨迹与工件轮廓线重合;车削锥面或圆弧面(它们的母线与坐标轴Z 或X不平行)时,P点的轨迹与工件轮廓线不重合,因此下面就车削锥面和圆弧面进行讨论:

图2 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

1、加工圆锥面的误差分析与偏置值计算

如图3a所示,假想刀尖P点沿工件轮廓CD移动,如果按照轮廓线CD编程,用圆角车刀进行实际切削,必然产生CDD1C1的残留误差。因此,实际加工时,圆头车刀的实际切削点要移至轮廓线CD,沿CD移动,如图3b所示,这样才能消除残留高度。这时假想刀尖的轨迹C2D2与轮廓线CD在X向相差ΔX,Z向相差ΔZ。设刀具的半径为r,可以求出:

图3 圆头车刀加工圆锥面

2、加工圆弧面的误差分析与偏置值计算

圆头车刀加工圆弧面和加工圆锥面基本相似。如图4是加工1/4凸凹圆弧,CD为工件轮廓线,O点为圆心,半径为R,刀具与圆弧轮廓起点、终点的切削点分别为C和D,对应假想刀尖为C1和D1。对图4a所示凸圆弧加工情况,圆弧C1D1为假想刀尖轨迹,O1点为圆心,半径为(R+r);对图4b所示凹圆弧加工情况,圆弧C2D2为假想刀尖轨迹,其圆心是O2点,半径为(R-r)。

如果按假想刀尖轨迹编程,则要以图中所示的圆弧C1D1或C2D2(虚线)有关参数进行程序编制。

图4 圆头车刀加工90°凸凹圆弧

三、刀尖圆角半径补偿方法

现代数控系统一般都有刀具圆角半径补偿器,具有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即G41左补偿和G42右补偿功能),对于这类数控车床,编程员可直接根据零件轮廓形状进行编程,编程时可假设刀具圆角半径为零,在数控加工前必须在数控机床上的相应刀具补偿号输入刀具圆弧半径值,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根据加工程序和刀具圆弧半径自动计算假想刀尖轨迹,进行刀具圆角半径补偿,完成零件的加工。刀具半径变化时,不需修改加工程序,只需修改相应刀号补偿号刀具圆弧半径值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具有G41、G42功能的数控系统,除了输入刀头圆角半径外,还应输入假想刀尖相对于圆头刀中心的位置,这是由于内、外圆车刀或左、右偏刀的刀尖位置不同。

当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具有刀具长度补偿器时,直接根据零件轮廓形状进行编程,加工前在机床的刀具长度补偿器输入上述的ΔX和ΔZ的值,在加工时调用相应刀具的补偿号即可。

对于有些不具备补偿功能经济型数控系统的车床可直接按照假想刀尖的轨迹进行编程,即在编程时给出假想刀尖的轨迹,如图3b和图4所示的虚线轨迹进行编程。如果采用手工编程计算相当复杂,通常可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CAXA电子图版等)先画出工件轮廓,再根据刀尖圆角半径大小绘制相应假想刀尖轨迹,通过软件查出有关点的坐标来进行编程;对于较复杂的工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编程(CAM),如用CAXA数控车软件进行编程时,刀尖半径补偿有两种方式:编程时考虑半径补偿和由机床进行半径补偿,对于有些不具备补偿功能数控系统应该采用编程时考虑半径补偿,根据给出的刀尖半径和零件轮廓会自动计算出假想刀尖轨迹,通过软件后置处理生成假想刀尖轨迹的加工程序。对于这类数控系统当刀具磨损、重磨、或更换新刀具而使刀尖半径变

化时,需要重新计算假想刀尖轨迹,并修改加工程序,既复杂烦琐,又不易保证加工精度。

四、结束语

以上通过车刀刀尖半径对加工工件的影响的分析可知,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在数控加工尤其精加工一定要进行车刀刀尖半径补偿。由于目前数控系统的功能参差不齐,针对不同类型数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采取方法也不同,有些在编程时就要考虑半径补偿,有些可在机床中进行半径补偿。

数字积分圆弧第一二三四象限顺逆插补计算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数字积分法圆弧插补计软件设计指导老师: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1)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1)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五、数字积分法插补原理 (2) 5.1从几何角度来看积分运算 (2) 5.2数字积分圆弧插补 (3) 5.3数字积分法圆弧插补程序流程图 (5) 5.4插补实例 (6) 六、程序清单 (7) 七、软件运行效果仿真 (18) 八、课程小节 (21) 九、参考文献 (22)

一、课程设计题目 数字积分法第一、二、三、四象限顺、逆圆插补计算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控原理与系统》是自动化(数控)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安排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原理基本内容,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掌握系统控制原理和方法,通过设计与调试,掌握各种功能实的现方法,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了解连续轨迹控制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2) 掌握数字积分法(DDA)插补的基本原理。 3)掌握数字积分法(DDA)插补的软件实现方法。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1、PC计算机一台 2、数控机床实验装置一台 3、支持软件若干(选用VB环境)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题目描述和要求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法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数字积分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脉冲分配均匀、易于实现多坐标联动及描绘平面各种函数曲线的特点,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速度调节不便,插补精度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满足要求。由于计算机有较强的计算功能和灵活性,采用软件插补时,上述缺点易于克服。 本次课程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数字积分插补法基本原理 (2)设计出数字积分(DDA)插补法插补软件流程图 (3)编写出算法程序清单算法描述(数字积分法算法在VB中的具体实现)(4)要求软件能够实现第一、二、三、四象限顺、逆圆插补计算 (5)软件运行仿真效果插补结果要求能够以图形模式进行输出

刀具半径补偿 教案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和概念; 2、掌握刀具半径补偿判别、指令格式和应用方法; 3、熟练掌握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G42及G40的使用及程序编制; 4、掌握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编制铣削轮廓的程序; 5、在生产实习中能够充分利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功能从而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 产效率; 教学重点:刀具半径补偿判别、指令格式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编制铣削轮廓的程序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示例法、实训操作 教学场所:14数控高级工2班教室 授课学时:理论1课时、实训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经过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G01/G00/G02/G03的用法及其编程,我们运用到编程里面去加工后会发现,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怎么比我们图纸上规定的尺寸少了一个直径值呢?这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二、讲授新课 1、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轮廓铣削时,由于刀具半径的存在,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不重合。人工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编程,计算相当复杂,且刀具直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修改程序。当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数控编程只需按工件轮廓进行,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刀具半径补偿。

刀补的建立过程 2、刀具半径补偿的含义及过程 用铣刀铣削工件的轮廓时,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并不重合。如在图中,粗实线为所需加工的零件轮廓,点划线为刀具中心轨迹。由图可见在进行内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偏离零件的内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 外轮廓内轮廓 有无刀补时刀具轨迹 问:如果不添加刀补可以使用什么方式将轮廓加工出来? 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又偏离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若用人工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编程,计算相当复杂,且刀具直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修改程序。当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数控编程只需按工件轮廓进行,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刀具补偿过程分为刀补的建立、刀补进行、刀补的取消。 其中:1阶段是建立刀具补偿阶段; 2阶段是维持刀具补偿状态阶段; 3阶段是撤消刀具补偿阶段。 3、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G42、G40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格式: 执行刀补G17/G18/G19 G41/G42 G01/G00 X_Y_Z_ D_ F_; 取消刀补G40 G00/G01 X_Y_Z_; G41:刀具半径左补偿; G42刀具半径右补偿; G40取消刀补; G41 沿着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在工件的左侧,称为左刀补。 G42 沿着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在工件的右侧,称为右刀补。

数控车床的刀尖圆弧半径教案例

《数控车床刀尖圆弧半径加工带圆弧锥轴类零件》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 刀尖圆弧半径是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因素之一,本课题通过带圆锥轴类零件的加工,让学生掌握刀具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以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本课题完成课时为4学时,学生人数为40人,分4人/组,每组完成一个工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刀尖圆弧半径的补偿原理和方法,及补偿参数的设置,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时间资源:课前,课后和课内的设计和安排 材料资源:45#材料 信息资源: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工具书,手册 人员资源:双师型工作团队。1位专业教师2位培训师。学生小组和组长。 设备资源:FANUC系统数控车床2—3人,台;外圆粗、精车刀、螺纹车刀、切槽刀每台机床各1把;刀架扳手、卡盘扳手、划线盘、角度样板每台机床1付,垫铁若干;游标卡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粗糙度样板每台机床各1把。 环境资源:数控实训车间、数控仿真机房 二、课程的实施 (一)复习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见过外圆车刀吗?在哪见过? 学生:见过,在普车实习时,就见过,而且也用过 老师:不错,学过的知识没忘记。车刀的刀尖是尖吗? 学生:是,但不是绝对尖。 老师:答得好。请看下图,a图是理论刀尖,b图是实际刀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课知识,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a) (b) 图1 圆头刀假想刀尖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课 老师:看图回答问题。请大家思考,下图是用一假设带了刀尖的圆头刀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路径,两种刀具切削会带来什么影响?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零件的精度有影响吗?

学生:车圆锥面有影响 老师:答得好,观察能力强。那么有何影响? 学生:在切圆柱面时无影响;切圆锥面时,圆头刀切得浅一些,有尖定的切得深一些。 老师:分析得非常正确。请同学们看下图讨论的刀尖圆弧半径在数控加工中的影响。 学生:刀尖圆弧半径对圆柱没影响,对圆锥和圆弧有影响并产生了误差。 老师:很对。因为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理论上是将车刀刀尖看成一个点,如图1a所示的P点就是理论刀尖。但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将刀尖磨成半径不大的圆弧(一般圆弧半径R是0.4—1.6之间),如图1b所示X向和Z向的交点P称为假想刀尖,该点是编程时确定加工轨迹的点,数控系统控制该点的运动轨迹。然而实际切削时起作用的切削刃是圆弧的切点A、B,它们是实际切削加工时形成工件表面的点。很显然假想刀尖点P与实际切削点A、B是不同点,所以如果在数控加工或数控编程时不对刀尖圆角半径进行补偿,仅按照工件轮廓进行编制的程序来加工,势必会产生加工误差。 如果不进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请看下图) 学生:图的右边产生了少切,左边产生的过切。 老师:答得非常好,棒极了。这就是在数控加工中产生的过切和少切现象。在编程过程中如何实现刀具圆弧半径补偿,这是这次课的重点内容。 (三)知识学习 1.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刀尖圆弧是0吗?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适

刀尖圆弧补偿(详细介绍)

刀尖圆弧补偿 数控车削加工是以假想刀尖进行编程,而切削加工时,由于刀尖圆弧半径的存在,实际切削点与假想刀尖不重合,从而产生加工误差。为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又方便编程,需对刀尖圆弧半径进行补偿。本文对刀尖半径补偿的概念,刀尖方位的确定、补偿方法和参数设置进行了介绍。同时阐述了刀尖半径补偿的过程并分析了实例,就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介绍。 数控机床是按照程序指令来控制刀具运动的。众所周知,我们在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都是把车刀的刀尖当成一个点来考虑,即假想刀尖,如图1所示的A点。编程时就以该假想刀尖点A来编程,数控系统控制A点的运动轨迹。但实际车刀尤其是精车刀,在其刀尖部分都存在一个刀尖圆弧,这一圆角一方面可以提高刀尖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由于刀尖圆弧的存在,车削时实际起作用的切削刃是圆弧各切点。而常用的对刀操作是以刀尖圆弧上X、Z方向相应的最突出点为准。如图1所示,这样在X向、Z向对刀所获得的刀尖位置是一个假想刀尖。按假想刀尖编出的程序在车削外圆、内孔等与Z轴平行的表面时,是没有误差的,即刀尖圆弧的大小并不起作用;但当车右端面、锥面及圆弧时,就会造成过切或少切,引起加工表面形状误差,如图2所示为以假想刀尖位置编程时的过切及少切现象。 编程时若以刀尖圆弧中心编程,可避免过切和少切的现象,但计算刀位点比较麻烦,并且如果刀尖圆弧半径值发生变化,还需改动程序。

数控系统的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所设定的。它允许编程者不必考虑具体刀具的刀尖圆弧半径,而以假想刀尖按工件轮廓编程,在加工时将刀具的半径值R存入相应的存储单元,系统会自动读入,与工件轮廓偏移一个半径值,生成刀具路径,即将原来控制假想刀尖的运动转换成控制刀尖圆弧中心的运动轨迹,则可以加工出相对准确的轮廓。这种偏移称为刀尖半径补偿。如图3所示。 一、刀尖半径补偿的方式 现代机床基本都具有刀具补偿功能,为编程提供了方便。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是通过G41、G42、G40代码及T代码指定的假想刀尖号加入或取消的,如表所示。 应用刀尖半径补偿,必须根据刀架位置、刀尖与工件相对位置来确定补偿方向,具体如图4所示。为快速判断补偿方向,可采用以下简便方法: 从右向左加工,则车外圆表面时,半径补偿指令用G42,镗孔时,用G41; 从左向右加工,则车外圆表面时,半径补偿指令用G41,镗孔时,用G42。 使用刀尖半径补偿指令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圆弧加减速插补算法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设计——插补算法实现 学号:S311077006 专业:机械工程 学生姓名:胡晓锋 任课教师:李霞副教授 2011年4月

基于PC的圆弧曲线加减速算法实现 插补算法一直以来就是数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从数控系统的原理来说,插补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任意曲线进行分解,成为若干段微小的曲线,当对曲线的分解达到无穷级时,每一段曲线便成为微小的直线段。然后利用与相应微小曲线相类似的直线段代替,通过控制刀具按直线段行走进行加工,完成为整个曲线的插补运算加工。实际问题中不可能对任意曲线的分解达到无穷,因此总是存在相应的误差。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对误差的容忍度有限,因此只需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进行曲线的分解。对曲线的分解过程即是将其坐标点进行密化,不但要保证精度,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受现代技术的限制,这一过程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对插补算法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从经典的逐点比较法到现在的自由曲面直接插补法,各种算法层出不穷。 本次对圆弧的插补算法是基于PC技术的算法,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应的插补程序,实现对插补轨迹的模拟与分析。 一、问题描述 本次设计针对圆弧曲线进行插补,采用加减速的方式完成刀具的行走过程。根据数据采样插补原理,实现数控轨迹的密化。本次插补的难点在于对刀具行走轨迹的自动加减速进行控制,由控制器发出相应指令,当刀具以不同速度运行到不同位置时,能够根据当前的状态判断下一个插补周期需要的状态,从而连续平滑的完成插补过程。 二、速度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刀具在进行插补时的速度应该是一个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各个过程与时间的关系应该由相应的加速度来控制。因此曲线的形状呈现一定的抛物线形。 另初始进给速度为F1,末端进给速度为F2,指令速度为F,当前速度为V,减速距离为S,当前距离为CS,n为插补周期个数,t为当前时刻。则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F1S),起始时刀具加速运动。 F1=F/2,加速度为a= (F1>=F)&&(CS>10),刀具做匀速运动。

刀具半径补偿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4分钟)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学习了G01/G00/G02/G03的用法及其编程,我们运用到编程里面去加工后会发现,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怎么比我们图纸上规定的尺寸少了一个半径值呢?这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1、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3分钟)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轮廓铣削时,由于刀具半径的存在,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不重合。人工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编程,计算相当复杂,且刀具直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修改程序。 当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数控编程只需按工件轮廓进行,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刀具半径补偿, 2、刀具半径补偿的含义及过程(3分钟) 用铳刀铳削工件的轮廓时,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如铳刀半径或线切割机的钼丝半径等),刀具中心 的运动轨迹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并不重合。如在图中,粗实线为所需加工的零件轮廓,点划线为刀具中心轨迹。由图可见在进行内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偏离零件的内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 课题:项目7 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和概念; 2、掌握刀具半径补偿判别、指令格式和应用方法; 3、熟练掌握刀具半径补偿指令G41、G42及G40的使用及程序编制; 4、掌握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编制铣削轮廓的程序。 5、在生产头习中能够充分利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功能从而缩短辅助时间,提咼生 产效率。 教学重点:刀具半径补偿判别、指令格式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编制铣削轮廓的程序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示例法 教学场所:10数控班教室 授课学时:1课时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讲授新课 〔町捽轮.耕MS (b)内轮鼻补偿

刀具补偿

引言: 1.为什么需要刀具补偿? (1)编程时通常设定刀架上各刀在工作位时,其刀尖位置是一致的,但由于刀具的几何开关,安装不同,其刀尖位置也不一样,相对于原点的距离不相同。 解决办法:一是各刀设置不同的工件原点 二是各刀位置进行比较,设定刀具偏差补偿。,可以使加工程序不随刀尖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2)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磨损,会使加工尺寸产生误差。 解决:将磨损量测量获得后进行补偿,可以不修改加工程序。 (3)数控程序一般是针对刀位点,按工件轮廓尺寸编制的,当刀尖不是理想点而是一段圆弧时,会造成实际切削点与理想刀位点的位置偏差。 解决:对刀尖圆弧半径进行补偿可以使按工件轮廓编程不受影响。

2.刀具补偿的概念 是补偿实际加工时所用的刀具与编程时使用的理想刀具或对刀时使用的基准刀具之间的偏差值,保证加工零件符合图纸要求的一种处理方法。 3.刀具补偿的种类 分为刀具偏置补偿(T****实现),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刀具偏置补偿又分为几何位置补偿和磨损补偿 4.刀具的偏置补偿 (1)几何位置补偿 用于补偿各刀具安装好后,其刀位点(如刀尖)与编程时理想刀具或基准刀具刀位点的位置偏移的,通常是在所用的多把车刀中选定一把作为基准车刀,对刀编程主要是以该车刀为准。 补偿数据获取: 分别测得各刀尖相对于刀架基准面的偏离距离(X1.Z1)(X2.Z2)(X3.Z3) 若选用刀具1为对刀用的基准刀具,则各刀具的几何偏置分别是

(2)磨损补偿 主要是针对某把车刀而言,当某把车刀批量加工一批零件后,刀具自然磨损后而导致刀尖位置尺寸的改变,此即为该刀具的磨损补偿。 批量加工后,各把车刀都应考虑磨损补偿(包括基准车刀) (3)刀具几何补偿的合成 若设定的刀具几何位置补偿和磨损补偿都有效存在时,实际几何补偿将是这两者的矢量和。

基于FPGA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设计

二○一三届毕业设计 基于FPGA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设计 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二〇一三年五月

摘 要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摘 要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基于VHDL 实现数控系统中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要求圆弧运动过程平滑,在各象限能顺利过渡,并有较小的设计误差,能与运动控制部分很好的集成,实现较高的切割频率。 本课题采用QuartusII 软件来调试程序,并进行波形仿真。主要的工作如下: 1) 理解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 在FPGA 上实现上述算法; 3) 完成圆弧插补的仿真与测试。 关键词:VHDL ,FPGA ,逐点比较法,QuartusII

ABSTRACT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studies based on VHDL realization of point by point comparison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in nc system, the movement for arc process smooth, in each quadrant can smooth transition, and a relatively small design error, can very good integration with motion control part, realize the high frequency of cutting. This subject adopts software QuartusII to debug program and waveform simulation. 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1. Understand CNC system the principle of point by point comparison in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and its realization method 2. Through the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HDL FPGA to realize the above algorithms. 3. Finish arc interpolation of simulation and test KEY WORDS : VHDL, FPGA, point-by-point comparison, QUARTUS II

数控车削中的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数控车削中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的影响 唐思远(湖南郴州技术学院423000) 【摘要】系统分析了数控车削加工中刀尖圆弧半径对工件尺寸、形状的影响,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控;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刀尖方位;存储器 一问题的提出 数控加工中刀具功能又称为T功能,它是进行刀具选择和刀具补偿的功能指令。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功能包括刀具位置补偿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两个方面。对于刀具位置补偿,一般地,操作者都比较重视,在加工前通过建立刀具偏置值来实现。但对于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则比较容易忽视;而在数控仿真操作或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因为这一点造成工件尺寸超差、形状异样,工件报废。 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概念(Tool Nose Radius Compensation) 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总是将刀尖看作一个点,如图(一)所示。但是在实际加工中,这种理想的刀具状态是不存在的,因为无论用哪种材料做刀具,主、副切削刃的交点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点,而是存在一个圆弧过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刀具刚度、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通常也要将车刀刀尖刃磨成半径不大的圆弧,一般圆弧半径R在0.4~1.6mm之间(一般可通过对刀仪测量出来)。 如图(二)所示,编制加工程序时总是以理论刀尖P点来编程,数控系统通过准备功能指令来控制P点的运动轨迹;而实际切削时,真正起作用的切削刃是圆弧的各切点,这势必造成切削加工不足(不到位)或切削过量(过切)的现象,从而导致工件表面的形状误差和尺寸误差。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就是用来补偿由于刀尖圆弧半径引起的工件误差的。

指令;刀具处于工件的右侧,即为刀尖右补偿,用G42指令;取消刀尖半径的左补偿或右补偿,用G40指令,此时车刀轨迹按理论刀尖轨迹运动。 四实现刀尖半径补偿功能的参数设置 在加工工件之前,必须将刀尖半径补偿的有关参数输入到数控机床的相应存储器中,以便使数控系统对刀尖的圆弧半径所引起的误差进行自动补偿。现代CNC系统的补偿功能不仅可以自动完成刀具中心轨迹的偏置,而且还能自动完成直线间转接、圆弧间转接和直线与圆弧转接等尖角过渡。其计算方法视系统不同而有所区别,且与数控编程关系不大,基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数控车床刀尖半径补偿的原理和应用介绍

数控车床刀尖半径补偿的原理和应用分析 (2011-11-07 19:39:41) 分类:工程技术 标签: 杂谈 摘要:分析了数控车削中因刀尖圆弧产生误差的原因,介绍了纠正误差的思路及半径补偿的工作原理,明确了半径补偿的概念。结合实际,系统介绍了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Abstract: Analyzed the error's reason in numerical control turning because of arc of cutting tool , introduced the correction error's mentality and the radius compensation principle of work, cleared about the radius compensation concept. Union reality, introduced the cutting tool radius compensation application method, and in us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关键词:数控车床;假想刀尖;半径补偿;程序轮廓;原理;应用; Key word: CNC lathe;immaginary cutting tool point; radius compensation; procedure outline; principle; using 1、前言 在数控车床的学习中,刀尖半径补偿功能,一直是一个难点。一方面,由于它的理论复杂,应用条件严格,让一些人感觉无从下手;另一方面,由于常用的台阶轴类的加工,通过几何补偿也能达到精度要求,它的特点不能有效体现,使一些人对它不够重视。事实上,在现代数控系统中,刀尖半径补偿,对于提高工件综合加工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必须熟练掌握的功能。 2、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原理 (1)半径补偿的原因 在学习刀尖圆弧的概念前,我们认为刀片是尖锐的,并把刀尖看作一个点,刀具之所以能够实现复杂轮廓的加工,就是因为刀尖能够严格沿着编程的轨迹进行切削。但实际上,目前广泛使用的机夹刀片的切削尖,都有一个微小的圆弧,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刀具的耐用度,也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不管多么尖的刀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刀尖都会磨成一个圆弧,导致在实际加工中,是一段圆弧刃在切削,这种情况与理想刀尖的切削在效果上完全不同。

刀具补偿功能

福建省鸿源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 (2013 —2014 学年度第2学期) 课程名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任课教师:王公海 章节内容1-7刀具补偿功能 授课班级12数控授课日期 授课方式讲授作业练习习题册对应部分 目的要求掌握刀具补偿功能原理 重点难点G40/G41/G42 复习题巩固上节课知识点 仪器教具粉笔黑板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 年月日 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一、数控车床用刀具的交换功能 1.刀具的交换 指令格式一:T0101; 该指令为FANUC系统转刀指令,前面的T01表示换1号刀,后 面的01表示使用1号刀具补偿。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第页 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二、刀具补偿功能 1.刀具补偿功能的定义 定义:数控机床根据刀具实际尺寸,自动改变机床坐标轴或刀 具刀位点位置,使实际加工轮廓和编程轨迹完全一致的功能。 分类:刀具偏移(也称为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2.刀位点的概念 概念:指编制程序和加工时,用于表示刀具特征的点,也是对 刀和加工的基准点。 数控车刀的刀位点 三、刀具偏移补偿 1.刀具偏移的含义 含义:用来补偿假定刀具长度与基准刀具长度之长度差的功 能。车床数控系统规定X轴与Z轴可同时实现刀具偏移。 分类:刀具几何偏移、刀具磨损偏移。 刀具偏移补偿功能示例

第页 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FANUC 系统的刀具几何偏移补偿参数设置 图中的代码“T”指刀沿类型,不是指刀具号,也不是指刀补 号。 FANUC 系统的刀具几何偏移补偿参数设置 图中的代码“T”指刀沿类型,不是指刀具号,也不是指刀补 号。 2.利用刀具几何偏移进行对刀操作 (1)对刀操作的定义 定义:调整每把刀的刀位点,使其尽量重合于某一理想基准点。 (2)对刀操作的过程 1)手动操作加工端面,记录下刀位点的Z向机械坐标值。 2)手动操作加工外圆,记录下刀位点的X向机械坐标值,停 机测量工件直径,计算出主轴中心的机械坐标值。 3)将X、Z值输入相应的刀具几何偏移存储器中。

试谈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的应用

毕业论文 题目: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的应用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08数控(2)班 学生:罗贤强 学号:08313244 指导老师:刘晓秋老师职称: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机电工程系系部数控专业2008级(2011届)数控(2)班学生罗贤强 题目: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的应用 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 原始依据(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工作基础: 在20世纪60年代的数控加工中还没有出现补偿的概念,所以编程人员不得不围绕刀具的理论路线和实际路线的相对关系来进行编程,这样不仅很容易产生错误,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当刀具补偿概念出现并应用到数控系统中后,编程人员就可以直接按照轮廓尺寸进行程序编制。在建立、执行刀补后,由数控系统自动计算,自动调整刀位点到刀具的运动轨迹。当刀具磨损或更换后,加工程序不变,只须更改程序中刀具补偿的数值。因此刀具补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研究条件: 利用网络资源,参考相关文献,并在老师的提示和指导下熟悉并掌握刀具补偿的基本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 应用环境: 刀具补偿广泛用于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淑红设备中。提高了数控加工的精度。 工作目的: 深入了解刀具补偿的概念以及分类,着重掌握数控车床车削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的问题和车床的对刀问题。并通过本论文提高自己在刀具补偿方面的理论水平。 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研究内容:

1数控车床加工的对象: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数控机床,主要用干轴类和盘类回转体工件的加工,能自动完全内外圆面、柱面、锥面、圆弧、螺纹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扩、铰孔等加工,适合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与常规车床相比,数控车床还适合加工如下工件。 ( 1 ) 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 ( 2 )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 3 ) 特殊的螺旋零件。 ( 4 ) 淬硬工件的加工。 2数控车床的对刀问题: ( 1)一般对刀。 ( 2)机外对刀仪对刀。 ( 3)自动对刀。 3 数控车削加工中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有关问题: 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理论上是将车刀刀尖看成一个点,但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将刀尖磨成半径不大的圆弧(一般圆弧半径R是0.4一1.6 之间),所以如果在数控加工或数控编程时不对刀尖圆角半径进行补偿,仅按照工件轮廓进行编制的程序来加工,势必会产生加工误差。假想刀尖的轨迹分析与偏置值计算分为加工圆锥面的误差析与偏置值计算和加工圆弧面的误差分析与偏置值计算。 (一)刀尖半径补偿编程原则。 1 ) 将刀具的刀尖圆角半径值及刀具的指向编码数存入刀具偏置文档的相应偏置序号处,偏置序号必须先于刀尖半径补偿激活。 2 ) 为了激活刀尖半径补偿,在一个或两个坐标轴都处于非切削状态的直线运动段中编入G41或G42,至少其中一个坐标轴的移动编程量大于或等于刀尖圆角半径值。 3 ) 进入和退出工件切削时必须垂直于工件表面。 4 ) 刀尖半径补偿在下列的工作模式中不起作用: G32,G34,G71,G72,G73, G74,G75,G76,G92。 5 ) 若在G90,G94固定循环中使用刀尖半径补偿,刀尖半径补偿必须先于 G90,G94指令激活。 (二)刀尖回角半径补偿方法。 现代数控系统一般都有刀具圆角半径补偿器,具有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 即G41左补偿和G42右补偿功能),对于这类数控车床,编程员可直接根据零件轮廓形状进行编程,编程时可假设刀具圆角半径为零,在数控加工前必须在数控机床上的相应刀具补偿号输人刀具圆弧半径值,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根据加工程序和刀具圆弧半径自动计算假想刀尖轨迹,进行刀具圆角半径补偿,完成零件的加工。刀具半径变化时,不需修改加工程序,只需修改相应刀号补偿号刀具圆弧半径值即可。 (三)数控车床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1 ) 格式。 2 ) 偏置功能。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编程

数控车床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编程教案

科目数控车床加工技术课时1课时 课题数控车床刀 尖圆弧半径补偿编程 授课班级12数控1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刀尖圆弧对工件加工的影响。 2、掌握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定义、偏置方向的判别。 3、掌握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指令格式与补偿过程。 4、了解数控车床常用车刀的刀沿位置及参数设置。 能力目标 1、在足够了解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和补偿过程的基础上,完成工件精 加工程序的编制。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提升学生对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理解, 为以后的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1、掌握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定义、偏置方向的判别。 2、掌握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指令格式与补偿过程。 3、了解数控车床常用车刀的刀沿位置及参数设置。 教学难点 1、理解假想刀尖与实际刀尖与圆弧圆心的关系。 2、了解为什么刀尖圆弧会对工件加工的影响。 教 学内容分析 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是数控班级的专业主修课程。在上堂课中我们学习了台阶、锥度、圆弧的编程。本节课在以前的基础上新增了刀尖圆弧半径是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因素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功能及作用,并利用圆锥轴类零件的编程,让学生掌握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以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 教学 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开设过数控机床的编程于操作、数控初级与中级培训。 教 学全班同学人数44人,每组设组员2人。

组 织 每组完成一个工件程序的编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复习回顾复习: 1、根据上堂课的内容将图纸零件进行程序编制。 学生 编程 导入新课一、刀尖圆弧对工件加工的影响 老师:同学们,见过外圆车刀吗?在哪见过? 老师:车刀的刀尖是尖吗? 老师:请看下图,任何一把尖形车刀都会带有一定的刀尖圆弧,那么,请 问刀尖带有半径不大的圆弧是起什么作用? 学生 回答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 1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G40,G41,G42
当编写数控轨迹代码时,一般是以刀具中心为基准。但实际中,刀具通常是 圆形的, 刀具中心并不是刀具与加工零件接触的部分,所以刀具中心的的轨迹应 偏离实际零件轨迹一个刀具半径的距离。 简单的将零件外形的轨迹偏移一个刀具 半径的方法就是 B 型刀补,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产 生过切现象。而且由于刀尖圆弧的影响,实际加工结果与工件程序会存在误差, 而 C 型刀补可实现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上述问题、 消除上述误差。 C 型刀补的基 本思想是并不马上执行读入的程序,而是再读入下一段程序,判断两段轨迹之间 的转接情况,根据转接情况计算相应的运动轨迹(转接向量) 。由于多读了一段 程序进行预处理,故 C 型刀补能进行更精确的补偿、消除圆形刀具其中心不 在刀尖上带来的误差,从而能实现精密加工。如图所示。
刀尖圆角 R 造成的少切与过切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C 型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就必须先理解下列几个相 关的基本概 假想刀尖概念 下图中刀尖 A 点即为假想刀尖点,实际上不存在,故称之为假想刀尖(或 理想刀尖) 。假想刀尖的设定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刀尖半径中心设定在起始位置比 较困难, 而假想刀尖设在起始位置是比较容易的, 如下图所示。 与刀尖中心一样, 使用假想刀尖编程时不需考虑刀尖半径。

图 1-1 刀尖半径中心和假想刀尖 注: 对有机械零点的机床来说, 一个标准点如刀架中心可以将其当作起点。 从这个标准点 (起 点)到刀尖半径中心或假想刀尖的距离就设置为刀具偏置值。 将标准点当作起点, 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刀尖半径中心设 置为起点, 而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假想刀尖设置为起点。 为了 设置刀具偏置值, 通常测量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距离比测量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 离容易,所以通常就以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距离来设置刀具偏置值,图 1-2、图 1-3 和图 1-.4 分别为以刀尖中心编程和以假想刀尖编程的刀具轨迹。
1)说明: 数控程序一般是针对刀具上的某一点即刀位点,按工件轮廓尺寸编制的。车 刀的刀位点一般为理想状态下的假想刀尖 A 点或刀尖圆弧圆心 O 点。 但实际加 工中的车刀,由于工艺或其他要求,刀尖往往不是一理想点,而是一段圆弧。当 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点在刀尖圆弧上变动; 造成实际切削点与刀位点之间的位置 有偏差,故造成过切或少切。这种由于刀尖不是一理想点而是一段圆弧,造成的 加工误差,可用刀尖园弧半径补偿功能来消除。 2)刀尖园弧半径补偿是通过 G41、G42、G40 代码及 T 代码指定的刀尖园 弧半径补偿号,加入或取消半径补偿。 G40:取消刀尖半径补偿; G41:左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左侧补偿),
G42:右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右侧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教案

《刀具半径补偿》 【课题】刀具半径补偿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它是前一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这个阶段讲授的新内容应用到编程实践中去的关键内容。而本节课,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掌握理解起来远远不止一节课所能做到的,这还需要同学们的课后多练习。因此,对这节课的内容是否能够完全领悟,将会对以后的编程起到根基性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G00,G01等指令的编程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编程基础。本节课是一个新的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过。掌握起来有点难度,故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实践中加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领悟和掌握,为以后的综合编程作好铺垫,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刀具半径补偿的编程方法。 难点:刀具半径补偿的方向判别。

【教学平台与资源】 平台:多媒体教室 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堂同步练习 【教学策略】 古人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动手完成?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深思的问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让学生动手去做的有效教学途径。如果只是单靠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地完成任务,则还是不能达到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引导的好坏,引导的方式则决定了学生理解、接受的程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讨论: 根据我们开学到现在在数控铣床编程时会遇到哪些麻烦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展开讨论一下。 讨论结果: 1 编程时都要带上刀具半径进行编程,简单的图形还好,一旦图形复杂点计算量很大,甚至计算不出来需要依靠计算机的帮助。 2 尺寸不好保证,如果要保证需要一个一个的修改坐标点,很麻烦! 二、讲授新课 (一)刀具半径补偿基本概念

空间圆弧插补理论理与算法实现

1、空间圆弧插补理论理与算法实现 1.1、背景 在数控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要求完成空间上的移动。这些移动轨迹需要准确定位,而且必须沿着所希望的路径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移动,即要进行精确的连续轨迹控制。通常情况下,仅需要将运动路径上的某些关键点确定下来,然后根据轨迹特征算出这些点之间必须到达的中间位置点,通过插补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高效高精的运动控制。运动路径一般由一些基本曲线组成而本文研究的是空间圆弧规则曲线的插补算法。 1.2、空间圆弧插补理论基础 1.2.1、空间三点圆弧矢量插补 空间三点圆弧矢量插补是根据空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下来的圆弧,通过空间矢量的变换、计算来进行插补实现的一种手段。其基本流程为: 1. 通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空间三点确定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 2. 通过圆心与三点中任意一点的距离确定所在圆的半径 3. 通过圆心与起点、终点所在矢量确定圆弧的圆心角大小 4. 通过圆心角、速度、插补周期、半径、三点坐标、圆心坐标等标量与矢量计算出当前时间 点上的插补坐标 这种算法的优势体现在: 1. 上位机仅需提供空间三点的坐标即可 2. 矢量坐标都为绝对坐标,中间无需坐标转换 3. 理论上可使所有插补点均落在圆弧上 4. 采用矢量算法,避免了插补方向和过象限的判断 5. 没有累积误差 此算法最大的劣势在于:在插补前计算量较大,CPU 处理的时间较长,快速且小距离运动有可能导致时间误差,需要实验认证 1.2.2、空间三点所确定的圆心坐标 圆心坐标的确定有两种常用方法: 1. 矢量法 设已知空间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点为圆弧起点P、中间点Q 和终点R。各自的坐标为 111,,z y x 、 222,,z y x 、 333,,z y x 。所求圆心O 坐标为 000,,z y x 。有: 由QO PO (1) RO QO (2)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详细)

刀具半径补偿原理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刀具半径补偿 根据按零件轮廓编制的程序和预先设定的偏置参数,实时自动生成刀具中心轨迹的功能成为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二)刀具半径功能的主要用途 (1)由于刀具的磨损或因换刀引起的刀具半径变化时,不必重新编程,只需修改相应的偏置参数即可。 (2)加工余量的预留可通过修改偏置参数实现,而不必为粗、精加工各编制一个程序。 (三)刀具半径补偿的常用方法 1.B刀补 特点:刀具中心轨迹的段间都是用圆弧连接过渡。 优点:算法简单,实现容易。 缺点: (1)外轮廓加工时,由于圆弧连接时,刀具始终在一点切削,外轮廓尖角被加工成小圆角。 (2)内轮廓加工时,必须由编程人员人为的加一个辅助的过渡圆弧,且必须保证过渡圆弧的半径大于刀具半径。这样:一是增加编程工作难度;二是稍有疏忽,过渡圆弧半径小于刀具半径时,会因刀具干涉而产生过切,使加工零件报废。 2.C刀补 特点:刀具中心轨迹段间采用直线连接过渡。直接实时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的转接交点。 优点:尖角工艺性好;在加工内轮廓时,可实现过切自动预报。 两种刀补在处理方法上的区别: B刀补采用读一段,算一段,走一段的处理方法。故无法预计刀具半径造成的下一段轨迹对本段轨迹的影响。 C刀补采用一次对两段进行处理的方法。先处理本段,再根据下一段来确定刀具中心轨迹的段间过渡状态,从而完成本段刀补运算处理。 二、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原理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 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分三步。 1.刀补建立 刀具从起点接近工件,在编程轨迹基础上,刀具中心向左(G41)或向右(G42)偏离一个偏置量的距离。不能进行零件的加工。 2.刀补进行 刀具中心轨迹与编程轨迹始终偏离一个偏置量的距离。 3.刀补撤消 刀具撤离工件,使刀具中心轨迹终点与编程轨迹终点(如起刀点)重合。不能进行加工。 (二)C机能刀具半径补偿的转接形式和过渡方式 1.转接形式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 1教学内容

数控车床刀具半径补 偿 G40G41G42 1

精品文档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G40,G41,G42
当编写数控轨迹代码时,一般是以刀具中心为基准。但实际中,刀具通常
是圆形的,刀具中心并不是刀具与加工零件接触的部分,所以刀具中心的的轨
迹应偏离实际零件轨迹一个刀具半径的距离。简单的将零件外形的轨迹偏移一
个刀具半径的方法就是 B 型刀补,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会出现一定的问
题,如产生过切现象。而且由于刀尖圆弧的影响,实际加工结果与工件程序会
存在误差,而
C 型刀补可实现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上述问题、消除上述误
差。C 型刀补的基本思想是并不马上执行读入的程序,而是再读入下一段程
序,判断两段轨迹之间的转接情况,根据转接情况计算相应的运动轨迹(转接
向量)。由于多读了一段程序进行预处理,故 C 型刀补能进行更精确的补
偿、消除圆形刀具其中心不在刀尖上带来的误差,从而能实现精密加工。如图
所示。
刀尖圆角 R 造成的少切与过切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C 型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就必须先理解下列
几个相关的基本概
假想刀尖概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下图中刀尖 A 点即为假想刀尖点,实际上不存在,故称之为假想刀尖(或 理想刀尖)。假想刀尖的设定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刀尖半径中心设定在起始位置 比较困难,而假想刀尖设在起始位置是比较容易的,如下图所示。与刀尖中心 一样,使用假想刀尖编程时不需考虑刀尖半径。
图 1-1 刀尖半径中心和假想刀尖 注:对有机械零点的机床来说,一个标准点如刀架中心可以将其当作起点。从 这个标准点(起点)到刀尖半径中心或假想刀尖的距离就设置为刀具偏置值。 将标准点当作起点,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刀 尖半径中心设置为起点,而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距离设置为偏置值就如同将 假想刀尖设置为起点。为了设置刀具偏置值,通常测量从标准点到假想刀尖的 距离比测量从标准点到刀尖半径中心的距离容易,所以通常就以标准点到假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