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有关问题探析

数据中心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有关问题探析
数据中心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有关问题探析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表2.2.2

大数据中心方案设计(机房)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模板)

目录 1.机房设计方案 6 1.1概述 6 1.1.1概述 6 1.1.2工程概述说明 6 1.1.3设计原则7 1.1.4建设内容实施7 1.1.5设计依据8 1.1.6引用标准8 1.1.7设计指标9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1 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2 1.2装饰装修工程14 1. 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4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4 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7 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18 1. 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18 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0 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0 1.3.4供配电设计21 1.3.5电池22 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2 1. 4.1设计依据22

1.4.2设计目标22 1.4.3设计范围22 1.4.4新风系统22 1.4.5排烟系统23 1.4.6风幕机系统23 1.5精密空调系统23 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3 1.6防雷接地系统25 1.6.1需求分析25 1.6.2系统设计25 1.7综合布线系统26 1.7.1系统需求分析26 1.7.2机房布线方案27 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27 1.8门禁系统28 1.8.1需求分析28 1.8.2系统设计28 1.9机房视频监控29 1.9.1项目概述29 1.9.2设计原则29 1.9.3总体目标30 1.9.4设计依据30 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1 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3 1.10.1概述33 1.10.2设备监控分析33 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35

数据中心配电方案

数据中心配电方案 什么是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的物理空间;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是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铁路调度系统(DMIS)和运输系统(TMIS)。数据中心分类:数据中心的组成:为什么要关注高效节能的配电方案?配电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大型数据中心配电方案:解决方案-关键设备:UPS和蓄电池;中压和低压配电柜;母线系统;电气测量和继电保护,检测和控制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优势:预制的关键电力解决方案;优化投资水平:统一设计,避免过度投资;有效的平衡冗余程度、设备参数和维修需求;强大的整体工程经验灵活性和可升级的配电解决方案-母线 的优势:提供高连接质量的同时减少安装时间;节省空间,进一步改善高架地板下的结构;高度灵活,可随时调整数据中心布局;(1)馈电部分变压器与配电柜的连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2)干线配电部分(3)机房配电部分(4)机柜配电部分母线布线方式-机柜上方母线布线方式-机柜下方(4)机 房照明配电部分母线配电总览电缆分散式配电方案:采用分散式配电方案;电缆与机柜通过插座连接,故障点较多,降低系统的可用性;对于机柜经常变化的负载容量需求,需要重新敷设新电缆,增加项目投资、施工复杂且周期长,扩展

困难;用于敷设电缆的桥架体积较大,阻挡空调风道,降低制冷效率,增加电能损耗和数据中心运营成本。母线整体干线式配电方案:采用整体干线式配电方案;母线插接箱内的断路器与机柜PDU直接连接,故障点少,提高系统可用性;对于机柜经常变化的负载容量需求,仅需要增加插接单元,直接带电安装于母线上即可完成扩展;保证同等供电能力的母线体积仅为电缆桥架的35%,可优化地板下布线结构,保持空调风道畅通,提高制冷效率,降低电能损耗和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方案讲课教案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与新风系统,是运行环境的保障。高可靠的机房设备运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计算机场地系统终年是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运行的。只有窗户密封才能保证系统温、湿度正常运行。机房里的计算机设备要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对环境中的灰尘数量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对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机房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需要选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同时机房还必须补充新风,自然界的新风只有通过新风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机房,形成内部循环,并对新风进行过滤,使之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 一、为什么要装机房新风系统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使用功能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出机房内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最重要设备,应采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来满足新风系统的需求。 目前机房新风系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大型机房,一般都装有新风系统,还有一些网吧也开始安装新风系统,所以现在我们去一些高档网吧或者休闲区,不会感到一股燥热难受的气息,这是因为它们装了机房新风系统,24小时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二、机房新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当室内空调回风和室外新风分别成正交叉方式经热交换器时,由于平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度差和水蒸汽分压力差,两股气流间同时产生热传质,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当安装在系统上的全热交换器在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回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回风干燥,是新风从空调回风中获得热能,使温度升高,同时被回风加湿。 三、机房新风系统作用 机房新风换气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新排风系统的风管及风口位置应配合空调系统和室内结构来合理布局。

数据中心的供配电及其智能监控系统

数据中心的供配电及其智能监控系统 中国IDC圈8月23日报道:由于本数据中心承担着多个省市的数据处理任务,因此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用电设备种类多。且大部分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另Ⅱ重要负荷,为确保供电的连续性,经过多方协商、比较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供电系统实施方案。 1供配电系统设计 1.1用电负荷的统计 a.动力负荷:空调制冷机组、精密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给/排水泵、电梯、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等用电设备,按额定容量进行统计; b.照明负荷,按照度要求及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 C.对大型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负荷按单台安装容量进行统计; d.最终按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1.2用电负荷等级的划分 a.一级负荷: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消防用电设备(消火栓泵、喷洒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中心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等)、应急照明、保安监控系统、电话机房及计算机主机房精密空调设备等。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第2.0.1条要求,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应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b.二级负荷:一般照明、客梯、生活水泵等。 C.三级负荷:送风机、排风机等一般动力负荷。 1.3供电电源 1.3.1 10kV高压电源

本工程高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两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两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当其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担负全部负荷的供电。1.3.2220/380V低压电源 1.3. 2.1正常电源 两台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之问设置母联断路器,采用单母线分段分列方式运行;应急母线段通过应急联络转换开关ARISE与主母线联络,当两段变压器母线均失电(即两路市电均发生故障)时,应急联络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启动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组。 1.3. 2.2应急电源 a_柴油发电机组的设置: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第2.0_3条要求,为确保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供电的连续性,除两路市电外,应提供独立于正常电源以外的应急电源(即第三路电源)。 因此本工程设有3台能够独立于正常电源以外的柴油发电机组,三台发电机组两用一备,经过双电源转换开关ArI'SE装置的投切转换,为大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供电。 b.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的设置: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2.0.4条要求,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因大型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允许断电时间为毫秒级,所以为确保其供电的连续性,本数据中心选用了在线“1+1”型并机冗余式UPS供电装置?。 1.4 10kV高压供电系统 1.4.1系统设计要求 两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两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10kV电源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设母联断路器,平时两段母线同时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故障时,母联断路器手动投入,由另一路电源负担全部负荷。进线隔离车与主进断路器联锁,主进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联锁,但不可以在台主进断路器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和高压侧发生短路故障(故障未排除)时,合上母联断路器。只有当主进断路器中任一台断开后才允许手动台上母联断路器。 1.4.2电器设备选型要求 高压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分断能力为25kA.在10kV开关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保护。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110V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直流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的电源。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改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电气和导体的选择、配电设施的布置、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配电线路的保护、配电线路的敷设等。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将规范适用范围的电压由交流、工频500V以下修改为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 2.取消了原规范总则中对于选用铜、铝导体材质的规定; 3.增设术语为单独一章,删除附录中的名词解释; 4.补充了功能性开关电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选择和安装的规定; 5.补充了选用具有中性极的开关电器的规定; 6.补充了IT系统中安装绝缘监测电器的规定; 7.补充了等电位联结用的保护联结导体截面积选择的规定; 8.将原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中的第二节“配电设施布置中的安全措施”和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中的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合并,并增加“SELV系统和PELV系统及FELV系统”一节,为第5章“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 9.在“配电线路的保护”一章中增加了“配电线路电气火灾防护”一节; 10.增加了关于“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地面内暗装金属槽盒布线”、“矿物绝缘电缆敷设”、“预分支电缆敷设”的规定; 11.对原规范部分条文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数据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编制说明 (4) 一、编制依据 (5) 二、工程概况 (6) 三、施工总平面布臵及说明 (8) 四、施工准备 (9) 1. 现场准备 (9) 2. 技术准备 (9) 3. 劳动力准备 (10) 4. 材料准备 (11) 5. 机械设备准备 (12) 五、施工部署 (12) 1.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12) 2. 各部门职责 (13) 3. 总体部署原则 (15) 4. 施工协调管理: (16) 5. 协调方式 (17) 6. 施工垃圾处理: (18) 7. 施工临时用电计划 (18) 六、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21) 1.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1)

2.技术工人需用计划( 见表6-1) (21)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见表6-3、表6-4) (22) 4.节约计划(降低成本措施) (23) 5.技术节约措施 (24) 七、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26) 1.总施工工艺流程 (26) 2.机房内吊顶板施工方法 (26) 3.墙面彩钢板施工工艺 (27) 4.玻璃隔墙安装施工工艺 (27) 5.抗静电活动地板铺设施工工艺 (28) 6.玻化砖铺设施工工艺 (29) 7.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30) 8.空调工程安装施工工艺 (41) 9.机房集中监控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 (43) 10.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44) 11.机房监控工程: (49) 12.KVM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51) 13.消防报警系统工艺流程 (53) 八、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54) 1.质量方针 (54) 2.质量目标 (55) 3.工期目标 (55)

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

(2011届)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电气0631 学号:06053128 指导教师姓名: 最终评定成绩:

摘要 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源,经过合理的传输、变换、分配到工厂车间中每一个用电设备上,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快速增长,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 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必须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工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和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目录 1、车间的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2、确定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型式―――――――――――――――――― 3、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容量和台数及主结线方案(要求从两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中优选)―――――――――――――――――――― 4、短路计算,并选择一次设备(尽量列表)――――――――――――― 5、选择车间变电所高低进出线截面(包括母线)――――――――――― 6、选择电源进线的二次回路及整定继电保护――――――――――――― 7、车间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 8、确定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布线方案――――――――――――――――― 9、选择低压配电系统的导线及控制保护设备――――――――――――― 10、设计说明书―――――――――――――――――――――――――― 11、车间变电所主结线电路图―――――――――――――――――――― 12、车间变电所平、剖面图―――――――――――――――――――――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研究 周龙云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研究周龙云 发表时间:2019-06-06T08:47:00.3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作者:周龙云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性能也有了新的要求。 (湖北省华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码:42082219900112xxxx 新疆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性能也有了新的要求。现代生活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应更加丰富且多元化,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时代变化,对电气设计来讲不仅需要新的突破,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高层建筑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电气设备数量、种类繁多,对运行环境也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日常需求的低压配电系统。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研究 引言 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低压配电系统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属于电气系统的重要环节,若施工不当极易引起安全隐患。高层建筑中电压负荷量较大,对此,在设计高层电气系统时应充分做好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设计工作。相较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具有更多的楼层,用电量会更大,对此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的电压负载荷会更多。在高层建筑中,每种电气数量与种类都会有所增加,这也增大了安全隐患。由此,必须设计更为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高层建筑主要指的是楼层数量超过10层,总高度超过24m的建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之受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影响,对其电气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层电气设计期间低压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中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中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放射式、树干式以及链式三种形式。放射式中低压配电系统是指将电能直接传送到各个配电箱中,给每个负荷单独供应电能,运行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分配箱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配电箱的运行。使用这种供电形式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线路非常复杂,不够灵活,一般适用在大容量设备上。树干是中低压配电系统是指利用一条主线连接分配箱和总配电箱。使用这种形式成本较低,而且比较方便,但是在运行中一旦主线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系统。一般将这种形式使用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链式中低压配电系统是指一条线连接着几个分配箱,使用这种供电形式由于其分支点少,成本较低。使用这种供电形式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将所有设备都断电,其安全性能不高,一般来说适用于供电可靠度低的设备。 2影响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当前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较为复杂,电气设备在使用中可能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工作人员与住户的的用电安全。作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包含变电所、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器、控制保护系统等,其承担着电能分配与传输的重要任务。低压配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以下方面:第一,短路与过载问题。这方面设计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负荷或者故障的时候及时切断电源,更好地保护电源线路与电力设备安全。高层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相比,住户更多、内部空间更大,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且复杂多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配电系统短路故障,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短路及过载保护,合理设置级差保护,降低安全风险,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二,接地保护问题,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往往会存在多种接地形式共存的现象,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接地设置不合理或违规操作都有可能引发接地系统质量不达标现象,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第三,漏电保护问题,漏电保护主要起到对接地故障的防范与控制,能够在出现短路或接地问题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理,及时切断电源保障人员、财产安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漏电保护装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起到保护效果。 3高层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设计 3.1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选择性配合 在电力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接地故障和短路的时候,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护装置进行配合,在该范围内做出保护动作,切断故障线路,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么保护装置就不会产生保护动作,这就是选择性配合。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某一个位置发生了短路故障,范围内的设备和电路首先进行保护动作,断开故障线路,这样就不会出现越级跳闸的现象。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选择性配合的价值就是,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现象,配电系统可以做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在保证用电的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断电范围,避免大面积断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设计合理的接地电阻值设计和等电位联结 合理的接地电阻值设计和等电位联结等,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漏电火灾的效果。漏电短路器对单项220V线路通常只提供间接接触保护,由于劳损和质量不稳定等因素,极有可能造成误动作或者拒动作等情况,因此难以单独成为可靠的保护措施。基于等电位联结形式,可以有效隔离漏电电气线路和较低电位金属构件之间的电火花生成,从而有效消除漏电电压火花造成火灾的可能性。基于等电位联结主要是指将保护接零总线和建筑总水管、总煤气罐以及暖通等金属管道装置用导线联结的措施,从而起到平衡整栋建筑物电位的效果,特别是对易燃易爆场所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合适的接地电阻值设计对漏电火灾防范效果较好。通常,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电阻值应不大于4Q,当用电设备容量较大和熔体熔断电流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接地线截面,并联接地体型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提高漏电断流电流,最终有助于相关保护装置的感应动作。 3.3设置自动切断电源装置 高层建筑为了实现安全合理用电,在设计电气系统时应安装自动切断故障设施,以充分降低其对技术人员与财产的损害程度。对此,技术人员在设计电气方案时应充分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与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到合理规划。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性,避免受到威胁,还应多种点位连接接地保护装置,采用TN与YY两种电气系统。其中,在电气系统短路以及电流过大的保护系统中更多采用TN系统,且技术人员还应安装电流保护器,以防止电流短路与超负荷问题。而对于因外界因素引起的导电问题时则应采用TT系统,且接地保护系统为设备的金属外壳,当发生漏电等危险情况时,可以确保电流的及时切断。 3.4合理选择漏电断路器 现阶段,中低压配电系统越来越完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产生的负荷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也在不断增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表2.2.2

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新风系统及送风优化节能施工 一、IDC机房环境要求 根据《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机房环境规定如下: 1、以通信行业标准规定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数据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环境要求为基础,确定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要求。 2、机房环境温湿度要求:AA级、A级机房温度为21-25℃,相对湿度40%-70%;B、C级机房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40%-70%,温度变化率小于5℃/h,且不结露。 3、机房洁净度要求。机房内灰尘粒子应为非导电、非导磁及无腐蚀的粒子。灰尘粒子浓度应满足: (1)直径大于等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18000粒/升; (2)直径大于等于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300粒/升。

二、设计依据及节能诊断 2.1 设计依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设计规范(暂行)》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机房电源、空调环境验收规范(暂行)》 《数据中心机房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 2.2 负荷计算 根据IDC 机房的负荷特点,四楼、六楼负荷为200kW ,预配置四台智能通风机组,五楼负荷为50kW ,预配置单台智能通风机组,单台机组需承担的负荷为50kW ,则新风量: 1492510 1.0051.250 3600T C 3600W Q p =???=?= ρm 3/h 故机组的设计风量为15000 m 3/h 。

三、节能改造方案 3.1 改造方案 考虑到本项目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情况,拟采用智能新风系统,结合优化送风方案,在室内外温差大于10℃时,运行本系统可停开现有机房空调,预计年节电率可达60%左右,具体方案如下: 3.1.1本系统采用智能新风系统,直接利用室外新风对室内进行降温;在新风引入口加设自洁式过滤器,减少引用新风对机房带来的洁净度的威胁。 3.1.2未做精确送风的机房气流组织采取下送上回的方式,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到列间的下方,优化气流组织;安装有风管精确送风的机房,将新风系统的送风并入机房原有送风系统,统一按需送入指定位置。 3.1.3采用智能新风技术克服了自然冷源利用时空间的局限性,同时配合智能温湿度控制和中效过滤技术,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和安全性。 3.2 系统原理说明 本方案采用机房智能新风系统进行新风换气、降温,其作用原理如图2所示,系统包括自洁式滤筒、混合段、活性炭过滤段、亚高效过滤段、送风段等,根据室内外环境温湿度参数系统分为三种工况运行。 图2 智能系统系统原理示意图 表1 MZT系列设备参数表 型号送风量 (m3/h)排风量 (m3/h) 显冷量 (kW) 功率 (kW) 外形尺寸 (W×D×H,mm) 过滤等级 MZT-50 15000 13000 50 3.55 1500×750×1850 三级备注:1、电力室排风为送风量的105%,即排风为15750m3/h;2、三级过滤为初效过滤、活性炭(除硫)过滤和亚高效过滤。

南湖数据中心高低压配电系统简介

南湖数据机房高压配电系统简介 本工程自两个不同的区域降压站引入4路10kV电源,每个站引来二路,4路电源分别引入两个不同的变电站。一期内的2个变电所(1号和2号)两路电源分列运行,互为备用,每路电源均能承担该变电所供电范围内的全部负荷。二期亦然。一、二期之间无联系。一层设置2个柴油发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房亦分为二期,一期为6台(5用1备),总体为10台(9用1备)。二~四层每层设置四个变电所,编号依次为6A~6D, 7A~7D,8A~8D,分一、二期建设。 表1-1各路电源的供电容量 由表可以得出三栋楼的总供电总容量为143750kVA 高压供电系统包括市电高压进线系统、高压配电系统及高压母线联络系统三个子系统。 市电高压进线系统为10kV市电电源接入,由市电变电站至进线配电房系统。 高压配电系统将市电10kV电源分配至各变配电系统,包括包括机房模块变配电系统、机房动力变配电系统、冷冻机变配电系统及旁路及测试变配电系统。 高压母线联络系统为高压配电系统之间的联络,作为单路市电断电时的后备系统。 市电高压进线系统 10kV市电电源接入至数据机房楼内一层高压配电间 5#楼T1/T2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79 T7/T8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57

T3配电间市电进线来关409 T9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关408 6#楼T1/T2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64 T7/T8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80 T3配电间市电进线来关407 T9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关406 7#楼T1/T2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60 T7/T8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卓66 T3配电间市电进线来关405 T9配电间市电进线来自关404 各配电室内10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每段母线均能承担所有负荷,市电进线高压开关柜与柴发系统至相应母线段进线开关柜设置电气闭锁,即市电进线断路器和柴发进线断路器在任何条件下同时只能合一个。 其他单体建筑(呼叫中心、综合楼、运维中心、研发中心、地下室)配电系统是从一段母线和二段母线分别取电,供到地下室。引入两路母线后作为该建筑群的供电进线,接入母线,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置母联,供给三个配电室中的8台变压器,再由8台变压器给给这些楼内的不同负荷。 高压配电系统 每栋数据机房楼设置两个高压配电系统,分别位于T1/T2配电间、T3配电间和T7/T8配电间、T9配电间内,该高压配电系统均采用ABB开关柜,供电包括:机房模块变配电系统、机房动力变配电系统、冷冻机变配电系统、旁路及测试变配电系统。 高压母线联络系统 本系统将高压配电系统联络起来,作为单路市电失电时的后备保障。每段母线分别设置一台母线联络柜。T1/T2配电间与T3配电间之间通过母联断路器联络;T7/T8配电间与T9配电间之间通过母联断路器联络。 每个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母线段之间设母线联络柜,两母线联络断路器需满足同分同和要求。正常供电方式下两路电源分列运行,当一路电源故障时,通过母线联络开关由另一路电源负担该系统全部负荷。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配电设备布置中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短路保护 第三节过负载保护 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 第五节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 第五章配电线路的敷设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绝缘导线布线 第三节钢索布线 第四节裸导体布线 第五节封闭式母线布线 第六节电缆布线 第七节竖井布线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 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二、插头与插座; 三、连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 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 二、继电器、接触器; 三、半导体电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二、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三、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四、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

建筑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建筑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基于严峻的土地供给形势,迫切需要加强高层建筑应用,提升单位土地效益。为确保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能运转正常,需要加强高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和应用,通过对其基本设计内容和应用措施进行探究,提升高层建筑高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应用水平,更好地保障高层建筑正常使用。 标签:建筑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一、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内容 1.1低压配电系统 1.1.1树干式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条主干线将各个分配电箱与总电线互相连接起来的配电方式。这种配电方式的优点十分明显,投资建设使用的成本较低,而且施工建设十分方便。不过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显著,比如一点配电主干线出现问题,受到断电影响的范围十分大。所以树干式的配电方式一般在对供电可靠性不高的场所使用,其用电负荷比较平均,电源设备容量也不大。 1.1.2放射式 放射式是由总配电箱直接将电供给分配电箱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由于是各个负荷单独受电,所以一旦发生断电故障的时候,不会对其他分配电箱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其供电的可靠性相对较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容易集中控制,不过不足之处就是线路太多,系统的灵活性不高。放射式分配方式适合于设备容量十分大,需要集中控制电源的场合。 1.2高压供电系统 1.2.1高压供电方案 高层建筑因其楼层较高,使用的供电负荷也就相对较大,一般供电高压都在10kV左右,所以高压供电方案采用三种形式,即环形双回路供电、双侧双回路供电和单侧双回路供电。每一种配电方案都有其优缺点,环形双回路供电的投资成本在三者中最大,但获得的供电可靠性也是最高的。双侧双回路供电拥有两个同时供电的电源,所以供电可靠性居中。单侧双回路供电投资成本最低,供电可靠性也最差。因此在确定高压供电方案的时候会根据不同投资成本来选择相对应适合的供电方式。 1.2.2高压主接线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机房建设的很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 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 管理经验。计算机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 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 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 具有可扩充性的具有绿色理念的现代化机房。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一般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装饰装修系统工程、供配电系统工程、空调和新风系统 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防雷系统工程以及消防系统工程等。而每个系统 工程又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成。正是由这 些不可再分的单项工程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中心的有机体。 1 装饰装修系统 1.1 设计理念 机房内的装饰设计从风格上一般力求简洁、明快;从使用功能上吊顶和地板可拆卸以便维护,甚至有的用户要求墙面也要做到可拆卸;从功能分区上要遵循机房使用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更衣室、缓冲间、主机房、维修间、备品备件室、监控中心、参观走廊等都是必备的功能划分;从平面布局上力求合理和实用;从 层高的考虑上不可一味追求大空间,这样会加大空调的配置,也不能太过低矮 会造成压抑等不适感,同时过矮的情况下如果摆放机柜过密还会影响机柜操作 区域的照度;层高一般宜在2400mm左右,不宜高于3000mm,不宜低于2200mm. 1.2 设计要点 (1)隔断的设计 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结构。针对计算机系 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 管理,往往采用玻璃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机房外门 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 的安全,又保证机房有通透、明亮的效果。 (2)地面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 T1试验线工程 低压配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武汉有轨电车T1T2试验线流芳车辆基地项目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二、施工组织 (2) 三、施工流程图 (2)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3) 1.电缆桥架安装 (3) 2.电缆导管、电线导管安装 (5) 3.配电箱安装 (5) 4.电缆、电线敷设 (6) 5.灯具、插座、开关安装 (12) 五、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17) 六、安全教育培训 (17)

一、工程概况 T1线起点光谷创业街站~终点光谷芯中心站,全长约15.824km,其中单环线长度约为2.414km,双线段长度为13.410km。另与T2线条形成三通支线。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面站 20座,高架站3座。在光谷一路-高新六路处设流芳车辆段一座,车辆段占地面积约15公顷。本方案主要为了规范低压配电的施工安装、检验和试验方法,做到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二、施工组织 工程开工前,组织本专业项目主管工程师、施工员、各施工队队长、施工队技术员及相关专业的项目主管、施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由项目主管工程师、专职施工员、施工队长等人员组成的施工图会审,对会审结果进行技术交底,细化材料和设备购置、进场计划,组织施工人员、机具进场,完善施工用水、用电布置。对本系统全体人员我们将组织熟悉施工现场并进行集中施工技术规范的交底和安全文明交底。 总体施工顺序主要考虑装修工程隔墙砌筑,先进行设备房施工,后进行非设备房施工。 工程开工,首先进行动力、照明及其它设备控制柜就位及桥架与控制箱的联络导管,同时进行配电设备的安装。然后,根据各用电设备的位置定位,即可确定电缆长度并进行电线、电缆的敷设。最后根据装修进度进行灯具等的安装接线、检查、调试及各设备的穿线、接线和调试工作及配电孔洞的防火封堵和工程的验交开通。

数据中心新风系统设计以及热密度

以及热密度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数据中心新风系统设计以及热密度数据中心新风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新风主要为提高数据中心内空气质量,保持正压,以及保证人正常工作的需求。 每人$40m3/h; 维持机房正压所需的新风量(主机房对走廊或其它房间之间的正压N5Pa、对室外的正压^lOPa) o 数据中心应确定一个适宜的新风量,新风量过小或过大不能满足机房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建议按维持数据中心所需正压值和每人>40m3/h两项中的较大值计算新风量。维持机房正压所需新风量较难计算。要维持机房对走廊(或其它房间)的正压N5Pd,则通过机房门窗等缝隙的出风速度事s,新风量应为缝隙总面积与出风速度的乘积;山于缝隙总面积很难计算,因此维持机房正压所需的新风量亦难于计算。 山于维持机房正压所需新风量难以计?算,根据经验及参照洁净室的设讣,可按1-2次换气/h 来讣算新风量。若机房四周围护结构的密封性较好,可采用$1次换气/h来讣算新风量;若密封性较差,可适当提高换气次数并采取密封措施。最有效并且节能的办法是对四周围护结构采取密封措施,特别应注意活动地板下和吊顶内的密封,所有穿过机房用护结构的管线敷设后均应将孔洞封堵严密防止漏风。 新风量大的优点在于: 1)较易维持机房的正压;2)可供给工作人员较多的新鲜空气。 缺点在于: 1)在我国许多地区,夏季新风热、湿负荷均较大,若新风量大,将会给空调系统增加较大的

负担;例如夏季若将5000m3/h新风处理到机房内的状态(温度23°C、相对湿度55%),北京地区需冷负荷,上海地区需冷负荷72kWo 2)在较寒冷的地区,若冬季新风量大,所需的加湿量和加热量均较大。例如冬季若将 5000m3/h新风处理到机房内的状态(温度20°C、相对湿度55%),北京地区需加湿量h;大型机房专用空调机每台的加湿量仅8-10kg/h,若新风量大将给空调系统增加很大负担。在较寒冷的地区,冬季若直接将大量新风未经加热直接送入机房,当新风温度低于机房露点温度时易引起结露现象,此时须将新风加热后再送入;若新风量大,所需加热量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3)新风量大,所需新风过滤器数量多,初投资和维护工作量均较大。 新风量小的优点在于: 1)夏季处理新风所需空调负荷小,冬季所需加湿量和加热量亦小,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能量;2)所需新风过滤器数量少,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均较小。 新风量小的缺点在于: 1)较难维持机房所需的正压值。若机房正压值低其至是负压,机房的温湿度和洁净度很 难维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