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公开课) 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PPT公开课课件1

决定 反映
我们总会碰到
学习实际 (存在)
1.原因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 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 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 在(物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 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有没有同一性?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 的问题
别称:“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范缜的“形”和“神”各指什么?它们的关系 应该怎样?由此判断范缜的观点属于哪一阵营。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公 开课课 件1
判断下列事例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2.贝克莱: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 4.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唯心主义 ) 5.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唯物主义 ) 6.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 7.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唯物主)义 8.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 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唯物)主义 9.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唯心主)义 10.泰勒斯: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优秀课件1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
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
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
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 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 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 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 知论。
?
思维
存在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11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哲学
英文: philosophy
希腊文: philia
sophia
“爱”和“追求” “智慧”
• 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 讶。”
• 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曾说:“哲 学就是练习死亡。
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最好的药就是免疫力。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 !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 啦。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54张 PPT)
人教版《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ppt7(完美版)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内容
(3)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 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 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 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 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和你 的意识是没有关 系的
故事:
形神论战
南北朝时代,齐朝宰相蕭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
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
不灭。普遍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
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
形体,形体灭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蕭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
驳得哑口无言。蕭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本
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决定
注意:
谁”、“何者为第一性、
①“何者是本原”的别称: 何者为第二性”。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④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⑤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哲 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谁为本原即谁为第一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1

海马回位于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其实,记忆 是被强大的化学作用联系在一起的脑细胞群。唤起某种记忆相当于找到特定脑细胞群并激 活它。海马回可帮我们根据现在的经历,在记忆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回忆。找到后,就将 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或认成这个典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时海马回也会因疏忽出现错误:它们将现在的观感归入到曾经发生的感觉中,即使 这种“记忆”是从未发生过的,于是就产生了前世记忆般的“似曾相识”。
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能够 反映
不能 反映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傻儿子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 现了鬼怪山洞之谜:
有时海马回也会因疏忽出现错误:它们将现在的观感归入到曾经发生的感觉中,即使 这种“记忆”是从未发生过的,于是就产生了前世记忆般的“似曾相识”。
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能够 反映
不能 反映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傻儿子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 现了鬼怪山洞之谜: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2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2张)

——恩格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本体论”之争)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标准
(“认识论”之争)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 决定谁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上熄灭 。
唯物主 义的分
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小结: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基本流派的认识与人类的实践 水平和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共同点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 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议题一:“哲学“思辨”所辩何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01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西
02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方
哲
03 •康德:存在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但人的思维不能 认识物自体本身:只能认识“现象世界”
学
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本体论”之争)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标准
(“认识论”之争)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 决定谁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上熄灭 。
唯物主 义的分
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小结: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基本流派的认识与人类的实践 水平和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共同点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 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议题一:“哲学“思辨”所辩何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01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西
02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方
哲
03 •康德:存在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但人的思维不能 认识物自体本身:只能认识“现象世界”
学
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课件ppt

描述人工智能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新的启示和思考。
趋势三:环境哲学的兴起
描述环境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于解决基本问题的新思路。
未来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哲学界的贡献与影响源自06总结与反思哲学起源
回顾学习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家及其思想
哲学与现实
总结学习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阅读,逐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系统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深入探究哲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哲学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要保持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持续学习
应用哲学于现实生活
将所学的哲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怀疑方法
04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基本问题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帮助人们明确行为准则和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指导人类社会行为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真理、自由、正义等主题,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思想、价值观等,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潮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思想潮流
01
02
03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要点三
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要点一
要点二
科学精神的体现
哲学基本问题所追求的真理、客观性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趋势三:环境哲学的兴起
描述环境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于解决基本问题的新思路。
未来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哲学界的贡献与影响源自06总结与反思哲学起源
回顾学习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家及其思想
哲学与现实
总结学习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阅读,逐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系统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深入探究哲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哲学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要保持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持续学习
应用哲学于现实生活
将所学的哲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怀疑方法
04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基本问题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帮助人们明确行为准则和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指导人类社会行为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真理、自由、正义等主题,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思想、价值观等,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潮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思想潮流
01
02
03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要点三
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要点一
要点二
科学精神的体现
哲学基本问题所追求的真理、客观性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2张)PPT课件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
点属于
A.怀疑论
B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
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
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C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
点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C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Βιβλιοθήκη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
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
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B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
是
C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
点属于
A.怀疑论
B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
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
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C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
点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C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Βιβλιοθήκη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
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
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B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
是
C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坚持“不可知论”的典型是古希腊皮浪的“怀疑 论”。皮浪的“怀疑论”是否定知识,否定人的认识 能力,否认人类认知世界、认知真理的可能性。他宣 称:对事物既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也不能作出否定 的回答,甚至也不能说出事物是否真实存在。皮浪说: “我既不能从感觉也不能从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 是假的。”“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一 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他主张“应当毫 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这 种怀疑论的最高信条和最终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就是 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 宁。”
从实际出发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符合
主
客
观
观
脱离
从主观出发
意识 以外的一 切事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律抓 紧抗旱!
请领导 指示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
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
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
•
含义: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
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
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
家贝克莱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囿于感觉,
物质客体是不可知的,物是感觉的复合。贝克莱
把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在感觉范围内,认为人并不
具有认识抽象观念、认识物质客体的能力。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