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G理论考试复习

大学化学实验G理论考试复习
大学化学实验G理论考试复习

常见阳离子与阳离子混合试液的鉴定

Ag +:NaCl →白色沉淀 离心 氨水 稀硝酸→白色沉淀

2b P +:HAc 24K CrO →黄色沉淀

3Fe +:1、KSCN →血红色 2、()46K Fe CN ????

→深蓝色沉淀 2Fe +:1、()36K Fe CN ????→深蓝色沉淀 2、邻二氮菲→橘红色溶液

2Ni +:滴氨水至沉淀溶解 丁二肟酮 鲜红色沉淀

2Mn +:硝酸 3NaBiO (s) 微热→紫红色

3r C +:加NaOH 至灰绿色沉淀溶解成亮绿色溶液 22H O 水浴加热→黄色

1、加HAc 酸化 ()32Pb NO →黄色沉淀

2、乙醚 硝酸酸化 乙醚 22H O →乙醚层呈蓝色

2u C +:1、HAc 酸化 ()46K Fe CN ????→红棕色沉淀

2、氨水 四氨合铜络离子 2Ni +有干扰

3Al +:氨水调PH4-9 茜素磺酸钠→红色沉淀 PH4-5红色配合物 弱碱性的氨性介质中转化为红色絮状沉淀

2Zn +:NaOH 双硫腙-4

CCl 水浴加热→水溶液层呈粉红色或玫瑰红色 4CCl 层呈棕色 2o C +:HCl 4NH SCN

饱和溶液 丙酮→蓝色

乙酸解离度及解离常数的测定

根据电解质溶液理论,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等于该浓度时的摩尔电导率∧m 与无限稀释极限摩尔电导率之比m m α∞

Λ=

Λ 摩尔电导率由电导率求出,它与乙酸溶液浓度及电导率之间的关系为

1000

c m κ?Λ=

测电导率按从稀到浓的顺序进行,是为了减小误差。从小的开始测,仪器上残留部分对高浓

度的影响小,反之,从高浓度开始测,残留的高浓度会对低浓度时的测定影响较大。

电解质溶液导电特点就是导电时,发生离子的迁移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lg k lg 2.303a E A RT =-+

k 为反应速率常数,m 与n 之和是反应级数,Ea 为反应的活化能,R 为摩尔气体常量,T 为热力学温度,A 为常数(指前因子或频率因子)

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铝、镁含量的测定

3l A +与EDTA 的螯合反应速度较慢,且无合适的适用PH 范围,需采用返滴定法

加定量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并加热溶液以加速配位反应,剩余的EDTA 用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

到达计量点后,稍过量的2u C +就与PAN 指示剂螯合,溶液由黄色变为紫色

溶液的颜色特别是终点时的变化较复杂,取决于Cu-EDTA 、PAN 和Cu-PAN 的相对含量和浓度

消除2Mg +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控制酸度法

MgO 用铬黑T 作指示剂,以EDTA 直接滴定法测定 终点紫红色变为蓝色

【无机拓展】EDTA:乙二胺四乙酸 多基配体 具有六个配位原子 一般与中心原子以1:1的配位比结合 只有4Y -可以与金属原子配位

乙二胺四乙酸难溶于水,而乙二胺四乙酸钠易溶,故EDTA 标准溶液多用乙二胺四乙酸钠标准溶液配制

因为EDTA 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 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 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

铬黑T :简称EBT 直接滴定时pH 在9-10.5最合适 Mg 整个滴定过程中颜色变化为红→紫→蓝

使用指示剂时存在的问题:

1、封闭现象:加三乙醇胺和KCN 掩蔽

2、僵化现象:加入有机溶剂或加热以增大其溶解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使终点变色明显

3、氧化变质现象:

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

2、返滴定

3、置换滴定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酸度

2、掩蔽法:a 、配位掩蔽法 利用配位反应降低干扰离子的浓度以消除干扰的方法 三乙醇胺作掩蔽剂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c 、沉淀掩蔽法

3、解蔽法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亚铁离子在PH=3-9的水溶液中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的配合物 该化合物在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可用来比色测定亚铁的含量

进一步用盐酸羟胺(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还原溶液中的高铁离子,可测定体系中总铁的含量,进而求出高铁离子的含量

溶液酸度对显色反应有影响,酸度过高,显色慢,酸度过低则铁离子水解

注意试剂加入的顺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选光源的波长为510nm 是因为510nm 下,测得的吸光度比较大,作标准曲线的时候斜率比较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参比溶液是为了消除其除了本身的物质以外的外在影响因素。原则也就是除了需要测定的物质,其余的都要相同

【无机拓展】朗伯-比尔定律 0lg lg t I A T bc I ε==-=

ε为摩尔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温度等有关)

b 为样品溶液的厚度cm T 为透过率 It 为透过光的强度 I0为入射光的强度

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样品中的氟含量

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属于薄膜电极,由对氟离子有响应的LaF3单晶敏感膜制成 使用前用蒸馏水洗至空白电位360mV

当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插入溶液时,

组成电池Hg |Hg2Cl2,KCl (饱和)‖测试液(F-)|氟电极

电池的电动势E 在一定条件下与F-活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0.0592lg F E b a -

=- 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的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则E 与F-的浓度F c -的对数值呈直

线关系

对游离F-测定体系的PH 应保持在5-6.在PH 较低时游离F-形成了HF 分子或2HF -,电极不能响应;PH 过高则OH-与LaF3发生反应生成La(OH)3沉积在晶体膜表面使膜表面性质发生变化,而置换出来的F-又使电极表面附近的试样溶液中F-浓度增大,造成干扰

能与F-生成配合物或难溶化合物的元素会干扰测定,可加掩蔽剂消除

为了测定F-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足够量的相等的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 )。由柠檬酸、氯化钠、乙酸-乙酸盐(维持试液离子强度的电解质溶液、消除干扰的络合剂、控制体系PH 的缓冲液)(掩蔽剂、离子强度调节剂、缓冲剂)构成,以控制一定的离子强度和酸度,并消除其他离子的干扰

【无机拓展】

当氟电极浸入含有F-离子的待测试液时,溶液中的F-离子会与氟化镧单晶膜上的F-离子发生离子交换。若试样溶液中的F-离子活度较高,溶液中的F-离子通过扩散迁移进入晶体膜的空穴中;反之,晶体表面的F-离子扩散转移到溶液,在膜的晶格中留下一个F-点位的空穴。在晶体膜和溶液的相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产生膜电势。

膜电势的大小与试样溶液中F-活度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ln a F RT E K F

-=-膜/氟电极 标准曲线法

优点:适用于组成较为简单的大批量试样的测定,操作较简便

缺点:需解决活度与浓度之间的差异问题,需控制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致

标准加入法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一小体积高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测定标准溶液加入前后化学电池电动势的改变值来计算待测物质浓度的定量方法。

优点:有效消除基体不同造成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

缺点:工作量大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质量鉴定 标定是个自催化反应 Na 2C 2O 4不含结晶水,容易提纯,没有吸湿性,是常用的基准物质。 KMnO 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用草酸钠标定,保持微沸1小时或在暗处保存数天,待KMnO 4把还原性杂质充分氧化后,过滤除去生成的2MnO 沉淀,然后通过标定求出溶液的准确浓度。 KMn O4 标准溶液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由于 KMnO4 溶液颜色很深,液面凹下弧线不易看出,因此,应该从液面最高边上读数。

标定KMnO4时,要注意三个“度”

酸度:0.5-1mol/L 只能用硫酸(盐酸中Cl-有还原性,硝酸中NO 3-又有氧化性,醋酸酸性太弱,达不到所需要的酸度,所以都不适用)过高会因同离子效应导致草酸分解,过低会生成2MnO

温度:75—85度 过高会导致草酸分解,过低会导致反应速率较慢

速度:慢-快-慢 开始过快4MnO -会来不及还原为2Mn +,而变成4价Mn

滴入的第一滴不容易退色,待生成少量锰离子其催化作用,反应速度加快,等到快到终点滴

入速度应放慢方便观察重点。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2+氧化为Fe3+,影响产品

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

冷却后使用。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

阿司匹林铜的制备、杂质鉴定、铜含量测定

NaOH 溶液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标定,酚酞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

本实验采取碘量法测铜。首先以碘酸钾为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淀粉指示剂,终点由蓝

色变为无色

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

用NaOH 调节溶液的PH=3 若PH ≥4,将析出碱式硫酸铜沉淀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他

变色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如果颜色由蓝变红表明硅胶失效

氧气钢瓶颜色为天蓝,字样为黑色。氮气钢瓶颜色为黑。乙炔钢瓶瓶身白字样红

基准物质需要满足:1.组成与化学式相符2.纯度高3.性质稳定4.摩尔质量大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水浴加热不小心把水浴锅中的水蒸干了,处理方法为先冷却后补水

差减称量法适用于称量易吸湿、性质不稳定的粉末状样品

(1+ 1)H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

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 ,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

般控制在20~30mL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表面有一层干净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

在制备硫酸四氨合铜和三草酸合铁酸钾过程中,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无机化合物在水中

的溶解度并使其析出

EDTA 标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使用,KMnO 4标液为酸式滴定管,K 2Cr 2O 7标液为酸式

滴定管,NaOH 标液为碱式滴定管

电器失火,应用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CCl4灭火器

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

拿出瓶外,标定结果?

用基准硼砂标定HCl 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 ,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 ,这将对HCl 浓

度的标定无影响

K 2Cr 2O 7基准物质以直接称量法用称量纸在分析天平上称取4.903克

滴定分析按化学反应不同可以分为四类: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低沸点、低闪点的有机溶剂不得在明火或电炉上加热,可用水浴、油浴或可调压电热套加热

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

有效数字

四舍六入五成双。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为零看前一位,前一位是偶数的话就舍去,是奇数就进一位

化学计量关系中的分数和倍数,这些数不是测量所得,它们的有效数字位数可视为无限多位关于pH、pK和lgK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因为整数部分只与该真数中的10的方次有关

加减运算时,有效数字取舍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值为准

乘除运算时,应以有效数字最少的为准

对数运算时,所取对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基准物质标定

酸:无水碳酸钠、碳酸钾、硼砂

碱: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

还原剂:重铬酸钾、溴酸钾、碘酸钾、铜

氧化剂:草酸钠、三氧化二砷

EDTA:碳酸钙、氧化锌、铜、锌

硝酸银:氯化物

仪器原理

实验安全

水银温度计被损坏,汞若不慎将汞洒在地面上,应首先用硫磺粉覆盖,然后集中处理。

如被酸灼伤时可用1%的饱和碳酸氢钠稀氨水、肥皂水处理;如被碱灼伤可用1%的柠檬酸水溶液处理。

我们在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中常用到减压过滤与常压过滤,请简述两者的作用原理(5分)?减压过滤装置主要由哪4部分组成(4分)?减压过滤时要注意那些地方(分别从滤纸的准备、抽滤结束后操作顺序等方面回答)(6分)?

作用原理:重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共同作用

装置:循环水泵,吸滤瓶,布氏漏斗,圆底烧瓶

注意点:1 滤纸略小于布氏漏斗的内径,但能盖住所有的小孔。

2 先润湿滤纸,再开水泵,使其紧贴漏斗

3 布氏漏斗的最下端远离吸滤瓶的吸滤瓶

4 结束后,先拔导管,在关水泵。

四川大学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运用语言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审美反映。 理论的任务:①从现象中概况出普遍性问题→解释现象;②实现价值构建。 艾泽拉姆斯的四个视点理论: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读者 : 再现论 1、含义:文学本质是人类对于外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发展: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摹仿说(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②文艺复兴时期:镜子说(达芬奇);③19世纪:再现论(别林斯基);④20世纪:反映论(毛泽东)。 , 表现论 1、含义:文学本质是主体内在性的一种表现。*主体内在性:包括思想、心灵、情感、想象、灵感、趣味、人格等非常复杂而具有个体性的东西,既具有有条理的理性思想,更具有朦胧的无意识的因素。 2、表现论的优点与缺点:A优点:一是把握到了文艺的主体性、自由性、创造性、虚构性特征。二是把握到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三是能够认识文学的个体性,文学是主观的表现,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人的心灵的外化。B缺陷:它忽视了文学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忽视了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而且,它是一种基于主体性哲学视野下的一种文学本质的认识。它容易走向极端,把表现束缚在个人狭隘的主观空间,成为一种狭隘的情感的宣泄,倘若如此,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感人的文学,也不是美的文学。 文本性理论 ` 1、文学文本:指语言形态的实体。 2、形式客体论:它是在对抗文学是社会反映观念基础上出现的,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 3、意向客体论: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在作者创作、读者阅读、欣赏、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意向性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意向性客体论避免了形式主义文学本质观的片面性和及极端性,认识到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互动的意向性过程,而并非静态的纯客体的形式。它强调了读者意识,为接受美学的文学本质观念奠定了基础。> 读者反应说 * 1、读者:文学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和消费者。 2、特点:①强调读者参与意义生产过程;②极大地抬高了读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注读者心理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 3、评价: 从读者视点来思考文学的本质,强调了文学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关系,读者及其阅读是成为文学的一个决定性维度。这种看法改变了以往单纯从作者、世界或作品视点去看文学本质的局限性,打开了文学本质探讨的新维度。但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容易陷入对文学界定的主观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泥潭中,以至于丧失文学的特殊性。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 注意事项 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 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 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思考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与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 进行校正? 答:在本实验装置中,氧弹的内部是被测物质的燃烧空间,也就是燃烧反应体系,氧弹壳及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及内外筒内的水为环境。对流、辐射、热传递,雷诺作图法校正。 2.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氧气不能过量也不能少量,一定要纯,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气装入盛过油类物质之类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这类容器的附近或火源附近;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倒;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3.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 答: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温度、气压、样品干燥度、操作读数 三、气相色谱 思考题 1. 在同一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用保留时间来鉴定未知物? 答: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

三、名词解释 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 2、等速百公里油耗 3、动力因素 4、后备功率 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6、制动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 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 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8、接近角与离去角 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 11、附着力与附着率 12、同步附着系数 13、滑水现象 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 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 四、简答题 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 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 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 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 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9、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

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 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 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 =,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坡度角α=5°,f=,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加速度 du/dt=0.25m/s2,u a =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 =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确定其在?=和?=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 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 =0)。其它有关参数为: m=1600kg,C D =,A=2m2,f=,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 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 =0.6m,在坡度i=%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 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 /F z ,后轴为m f2 =F z2 /F z )。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 =2Hz,行驶在 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 固有频率f 1 =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 =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

汽车理论 期末考试试题 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C) A、最高车速、最大功率、加速时间 B、最高车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C、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D、最大功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汽车理论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一、选择题 1汽车的驱动力取决于(D ) A .发动机 B .传动系统C.汽车动力装置 D .路面E.汽车动力装置及路 面共同决定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 ?汽车的最高车速指发动机以最大功率且变速器以最高档位运行时对应的行驶车速 B .汽车的静力半径小于自由半径 C.汽车的驱动力与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无关 D .汽车滚动阻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受那些因素影响()车速、路面条件、轮胎结构和气压、转向、驱动力 A .车速 B .路面类型 C .轮胎的结构和胎压 D .空气升力 4. 改善汽车的空气阻力,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减小迎风面积 B .减小行驶车速C.减小空气阻力系数 D .增加下压力 5. 若四轮驱动汽车前轮附着率小于后轮附着率,则哪个车轮先出现打滑() A .无法判断 B .前轮 C .后轮D.同时打滑 6. 采用液力变矩器的汽车主要是为了() A .提高燃油经济性 B .提高动力性 C.兼顾考虑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D .提高起步、换挡的平顺,使发动机不易熄火 7. 要想使汽车一直以最大动力行驶,则应使发动机工作在() A .最大功率 B .最大扭矩C.最高转速 D .最大负荷 8. 驱动防滑和ABS的作用分别是防止车轮() A .滑转、滑移 B.都防止滑转 C.都防止滑移 D.滑移、滑转 二、填空题 1. 随着驱动力系数的加大,滚动阻力系数越大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限制 3. 如将发动机的功率、转矩以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 则此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 ,如果发动机节气门全开,且不带附属设备,则此曲线称为 _ ,若发动机节气门全开,且带上附属设备,则此曲线称为 若节气门部分开启,则称为 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汽车动力性计算时,理论上应采用发动 机的________________ 曲线。 4. 请写出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方程的详细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 地面对轮胎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禾和液力损失 7. 汽车在硬路面上行驶,形成滚动阻力的主要原因是轮胎变形 &空气阻力可分为压力阻力和摩擦阻力,其中压力阻力包括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诱导阻力四部分。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阻力由______ 和构成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 1、 (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 (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

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 3、 (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试结合线、I 曲线、 f 和 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ψ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在图上标明:在ψ1=0.3 和ψ2= 0.8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4、 (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 (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5、 (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

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6、 (1)进行汽车平顺性分析时,一般对哪几个振动响应量进行分析?以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为例分析频率比、阻尼比及其相关的质量,刚度,阻尼对三个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2)在车身与车轮的双质量振动系统中,已知车身部分偏频为π,车身与车轮的质量比、刚度比分别为8和9, 试计算车轮部分偏频,并说明主频与偏频的定义及其大小的关系(用“<”号表示)。 答案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

1、什么是文艺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 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 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 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 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 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 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话语蕴藉? 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 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名词解释 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 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 为它来自生活,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寄托作家审美理想的新生命,指文学典型具有独特的个性,文学典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古今唯一的独创,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 6.艺术发现(P127):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 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大一文学理论复习要点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分析的学科。 2.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3.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 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 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 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个意义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7.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 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 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 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而且 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 色。 1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材料: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 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 析、评价和判断。 15.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 受的属性,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 16.文学消费:文学消费主要是指读者的阅读。 17.点评:点评也叫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批评文体。它不需要谋篇布局,精心构思, 它一般都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深厚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偶有感悟的随意挥洒。 18.即兴: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 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 19.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或者构成环节包括世界、作者、作品 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应该形成互相渗透、依存和作用的整体性关联。 20.推敲: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 心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过程。 21.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本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读者。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doc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0.75,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6,坡度角α=5°,f=0.015,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0.85,加速度du/dt=0.25m/s2,u a=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F.F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61.5%。确定其在?=0.2和?=0.7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0)。其它有关参数为:m=1600kg,C D=0.45,A=2m2,f=0.02,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0.6m,在坡度i=3.5%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F z,后轴为m f2=F z2/F z)。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2Hz,行驶在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f1=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0.38。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0.8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时取制动系反应时间τ1=0.02s,制动持续时间τ2=0.2s,制动距离

汽车理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 4.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良好路面上汽车的行驶阻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9.表征瞬态响应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10.滑移率为___ ____时,纵向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 11.整个制动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 __四个阶段。12.汽车的六大主要使用性能: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 __和______ __。 13.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_______ _、_____ ____、和____ ____。 a=。 14.汽车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b max 15.制动时的方向不稳定主要有:_______ _、_____ ____、和____ ____。 16.由地面提供的使汽车减速行驶至停车的力称为。 17.影响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的因素有:和。 18.汽车的稳态响应可以按照稳定性因数的数值分为、和。19.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和两大类。 20.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和。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是: A.汽车质量B.汽车外形C.质心高度 2.汽车的驱动附着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f+F w C.F zφ≥F t≥F f+F w+F i 3.动力因数的计算式为: A.D=(F t -F w)/G B.D=(F t -F i)/G C.D=(F t + F j)/G 4.使汽车减速至停车的外力主要是: A.地面制动力B.空气阻力C.加速阻力 5.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6.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7.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8.汽车的驱动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f+F w C.F zφ≥F t≥F f+F w+F i 9.汽车的附着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zφ C.F zφ≤F t≤F f+F w+F i 10.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 A.轮胎和路面B.轮胎和车速C.路面和车速 11.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