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用
聚碳酸酯

§4-2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的加工性能 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真空成型、热成 型等方法成型,常采用的是注塑、挤出和吹塑。 熔体粘度比一般热塑性塑料高,通常采用调 节温度来改善流动性。 由于高温下易水解,所以成型前需要严格干 燥。 收缩率低,可以成型精度较好的制品。
§4-2 聚碳酸酯
§4-2 聚碳酸酯
PC/PET合金的性能
1.
2. 3. 4. 5.
6.
耐油性、溶剂性能大大提高 机械性能优良 加工流动性有所改善 耐热性能提高 表面光泽性好,有珠光色彩,耐候性优异耐化学 药品性好 降低成本
§4-2 聚碳酸酯
PC/PA共混
PA可以改善PC的耐油性,耐化学药品性, 应力开裂及加工性能。同时也保持了PC良好的 韧性和耐热性。 主要用于高强度和高耐油的机械部件等。
§4-2 聚碳酸酯
(2)光气法:采用双酚A和光气在氢氧化钠 或吡啶和溶剂存在下,反应制得PC。采用相 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分子量控制在10万左右。
§4-2 聚碳酸酯
性质:
① 低温冲击韧性极佳,脆化温度为-100 ℃ ;
② 高模量、高强度、抗蠕变,尺寸稳定性好;
③ 透光率高,约为86~92%;
④ 电绝缘性好; ⑤ 耐热性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30 ℃ 。
改善低温冲击韧性,降低缺口敏感性 改善耐溶剂性 改善耐磨性
§4-2 聚碳酸酯
PC/ABS共混 共混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学药品、 耐低温和加工流动性。其种类有B型(共混法) 和G型(接枝共聚-共混法)
§4-2 聚碳酸酯
PC/ABS合金性能
此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低 的收缩率。可以加工大型薄壁制品。低吸水率、 成本低、性价比高。ABS可以降低PC的加工性能和 韧性。 主要产品有阻燃,增强和阻燃耐候PC/ABS。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在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度达90%,被誉为透明金属。
刚硬而有韧性,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绝缘性及耐热性和无毒性。
聚碳酸酯燃烧特性:慢燃,离火后慢熄,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束。
燃烧后塑料熔融,起泡,发出特殊的花果臭气味。
聚碳酸酯比重1.20,透明,本色呈微黄。
聚碳酸酯性能: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共聚,共混,增强等途径发展了很多改性品种。
聚碳酸酯是抗冲击韧性为一般热塑料之冠,尺寸稳定性很好.耐热性教好,可在-60~120度下长期使用,热变温度130~140玻璃化温度149度热分解大于310度.聚碳酸酯极性小,玻璃温度高,吸水率低,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对光稳定,耐候性好.熔融粘度和注射温度降低,因而易于加工成形。
聚碳酸酯与此20~ 40%的ABS树脂共混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既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又具有ABS的流动性好,便于加工的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介于聚碳酸酯和ABS之间。
用途:聚碳酸酯主要用于生产工业制品,用来代替金属及其它合金,在机械工业上作耐冲击及高强度的零部件。
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可代替铜,锌,铝等压铸件。
聚碳酸酯可以进行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旋转成形,真空成形和溶剂铸造膜片等技术。
制件还可以机械加工,常温冲孔,锯切及焊接和粘合。
聚碳酸酯树脂的注射成形,一般采用螺杆式注射机进行。
料筒温度:250~320℃,注射压力:50~80MPa,模具温度:85~120℃,螺杆转速:40~60次/min,成品热处理:先在100~105℃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然后在120~125℃再烘烤30分钟,自然冷却到常温即可。
聚碳酸酯(PC)介绍,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 -10万。
聚碳酸酯改性合金是什么材料

聚碳酸酯改性合金是什么材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聚碳酸酯改性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备受关注。
那么,聚碳酸酯改性合金究竟是什么材料呢?
首先,聚碳酸酯改性合金是一种由聚碳酸酯树脂与其他添加剂(如增强剂、稳定剂、填料等)混合而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不同类型和比例的改性剂,使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表现,进而形成聚碳酸酯改性合金。
其次,在聚碳酸酯改性合金中,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基础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明性、耐冲击性、耐候性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脆性和耐热性不足的缺陷。
因此,通过引入改性剂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缺陷,提升材料的性能指标。
例如,增强剂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稳定剂可增强材料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填料则可以降低成本并改善加工性能。
此外,聚碳酸酯改性合金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可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进行成型,适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
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聚碳酸酯改性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工业、家居用品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聚碳酸酯改性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工艺加工,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聚碳酸酯改性合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
聚碳酸酯PC

嵌件必须预热至110~130℃以减少开裂倾向; 最后,制品必须在110℃退火处理几小时,改善应力开 裂性; 针对聚碳酸酯具有缺口敏感性,制品设计切忌尖角、 缺口,厚薄变化大,制品厚薄尽量均一等等。
四、PC的成型加工
聚碳酸酯可以采用注射、挤压、模压、吹塑、铸 塑等方法加工,其中以注射成型应用最为广泛, 占有极重要地位。
聚碳酸酯
一、概述—定义 凡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 的聚合物,统称聚碳酸酯。 可以看作是由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的缩聚产物。
式中R可以是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或脂肪-芳香族。 因此,理论上聚碳酸酯可以有很多品种。但作为工程塑 料最有应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其中特别是以双 酚A型聚碳酸酯最重要,应用也最普遍。
三、 PC结构与性能—PC的主要性能
PC抗蠕变性能要优于聚酰胺和聚甲醛,特别是用玻 璃纤维增强改性的PC的耐蠕变性更优异,故在较高
温度下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并能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PC力学性能的主要缺点:是易产生应力开裂、耐疲
劳性差、缺口敏感性高、不耐磨损等。三、 PC结构与性能—PC Nhomakorabea主要性能
一、概述—特点 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PC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透明性、刚性、耐火焰 性、优良的电绝缘性以及耐热性。 它的尺寸稳定性高,可以替代金属和其他材料。 缺点为: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性差、不耐碱、 高温易水解、对缺口敏感性大、与其他树脂相容性 差,摩擦系数大,无自润滑性。
四、PC的成型加工
1. PC的成型工艺特性 (1) PC在用熔融状态下的流变性接近牛顿型。也 就是说熔体粘度的变化与剪切速率关系不大,而 主要与温度有关。熔体温度每升高28℃。则流速 度加快1倍。
聚碳酸酯是否耐高温

聚碳酸酯是否耐高温在如今的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耐高温材料的场景,而聚碳酸酯就是一种备受关注的高温材料。
聚碳酸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瞩目,但是在众多工程塑料中,聚碳酸酯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耐高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聚碳酸酯作为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通常在10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30℃以上。
这使得聚碳酸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不错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应对一些常见的高温环境下的工作需求。
但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温度依然会对聚碳酸酯的性能造成影响,可能导致软化变形甚至熔化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温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聚碳酸酯的耐高温性能还与其配方和添加剂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在聚碳酸酯中添加耐热助剂或改性剂,可以有效提高其耐高温性能,使其在更高的温度下依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这种改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使其可以满足更为苛刻的高温环境下的需求。
此外,聚碳酸酯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表现出色。
例如,在汽车领域,由于引擎舱内存在高温和化学腐蚀的情况,聚碳酸酯作为一种耐高温的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引擎罩、防护罩等部件。
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许多行业首选的材料之一。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作为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满足许多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聚碳酸酯的耐热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供可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超出其承受范围,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性能表现。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碳酸酯在耐高温性能上会有更好的突破和提升,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便利与可能。
1。
全面解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全⾯解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活中的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是指分⼦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聚合物,可以看作是由⼆羟基化合物与碳酸的缩聚产物,通式为:-R-代表⽣成聚碳酸酯的⼆羟基化合物的主体部分,根据-R-基团的不同,聚碳酸酯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族以及脂肪-芳⾹族等⼏类型。
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情况下,通常所说的聚碳酸酯都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及其改性品种化学名: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程塑料之⼀——聚碳酸酯(PC)的发展1953年:拜⽿公司⾸次获得聚碳酸酯(PC)。
1958年:拜⽿公司以熔融酯交换法进⾏PC的中规模⼯业化⽣产。
1960年:美国通⽤公司半⼯业化投产我国在1958年着⼿研发,1965年⼯业化建⼚80年代后,PC的应⽤需求迅速地增长,80年代的增长速度接近13%,90年代保持在8~9%聚碳酸酯(PC)的特点及⽤途聚碳酸酯(PC)既具有类似有⾊⾦属的强度,同时⼜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
聚碳酸酯的透明度⼜极好,并可施以任何着⾊。
由于聚碳酸酯的上述优良性能,已被⼴泛⽤于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
⽤量最⼤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替代玻璃和⽚材,CD和DVD光盘是最有潜⼒的市场之⼀。
聚碳酸酯的制备由于⾃由状态的碳酸并不存在,因此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制备通常采⽤酯交换或光⽓法来实现。
酯交换法:在碱性催化剂、⾼温、⾼真空的条件下,使双酚A与碳酸⼆苯酯进⾏酯交换,脱出苯酚,缩聚成聚碳酸酯。
光⽓法:将双酚A先转变成钠盐,以双酚A钠盐的NaOH⽔溶液为⼀相,以通⼊光⽓的⼆氯甲烷为另⼀相,在常温常压下进⾏界⾯缩聚。
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聚碳酸酯的性能聚碳酸酯是透明的⽆⾊或微黄⾊强韧固体,透明性仅次于PMMA和PS,透光率可达89%,⽆味、⽆毒,着⾊性好,可制成各种⾊彩鲜艳的制品。
聚碳酸酯(PC)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材料简介聚碳酸酯 3.1 简介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PC。
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R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
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
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
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简称PC)的结构式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
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PC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l100kt/a,其中国内PC消费也已达60kt/a。
目前PC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Dow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
我国PC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
PC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
但随着PC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PC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
3.2 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
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
3.2.1 接口光气法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A和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耐热多少度

聚碳酸酯耐热多少度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其耐热性能对于许多领域的应用都至关重要。
聚碳酸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承受高温环境下的应力和热变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设备制造、工程建材等领域。
聚碳酸酯的耐热温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分子结构和添加剂。
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环节对聚碳酸酯的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聚碳酸酯的耐热温度在200度至250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聚碳酸酯可以保持较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性,不易出现变形、熔化或机械性能下降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聚碳酸酯的耐热性能,人们常常通过添加剂的方式进行改性。
添加剂可以增强聚碳酸酯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
常见的添加剂有耐热剂、稳定剂等。
耐热剂可以改善聚碳酸酯材料的热稳定性,提升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稳定剂可以提高聚碳酸酯的长期耐热性能,使其在长时间使用中不易发生热降解或退化。
聚碳酸酯的耐热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还与其使用环境有关。
如果聚碳酸酯材料处于低负荷、低应力、低温度和无腐蚀性环境中,其耐热温度可适当降低。
相反,如果聚碳酸酯材料处于高负荷、高应力、高温度和腐蚀性环境中,其耐热温度则需要相应提高。
总结来说,聚碳酸酯的耐热温度在200度至250度之间,可以通过添加剂进行改性以提升其耐高温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聚碳酸酯材料及其改性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聚碳酸酯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发挥出其优异的性能,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汽车工业中,聚碳酸酯的优异耐热性能可以应对发动机舱高温环境的挑战,保障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在电子设备制造领域,聚碳酸酯可以作为电子产品的外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抵御高温环境下的变形和损坏。
工程建材中的聚碳酸酯制品,通过耐热性能的优化设计,可以应对火灾等高温环境下的特殊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聚碳酸酯在耐热性能方面的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表面材料改性》课程论文 题 目: 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用 姓 名: 学 院: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专 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 级: 学 号: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4年12月28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的四个改性方向,分别把它作为光学材料、医疗器械材料、阻燃材料、合金材料及其在这四个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聚碳酸酯 光学材料 医疗器械材料 阻燃材料 合金材料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introduce PC four modified directions, include optical material、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Flame-resistant material、alloy material and different use in life. Keyword:PC,optical material,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Flame-resistant material,alloy material
前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通用工程塑料,具有综合均衡的力学、电气及耐热性能,特别以优异的冲击强度和耐蠕变性着称,透光率高,力学性能好,特别是冲击韧性在工程塑料中最佳,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吸水率低,制品尺寸相当稳定,其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与聚酯薄膜相当,介电损耗角正切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在10~130e下几乎不变。由于PC的优良性能, 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其制品及其共混(或合金)材料在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纺织、轻工及建筑等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录 摘要 ............................................................... 1 引言 ............................................................... 4 一、光学材料方面 ................................................... 4 1.1.光盘 ......................................................... 4 1.2.镜片 ......................................................... 5 1.3.液晶显示用导光板 ............................................. 5 二、医疗器械方面 ................................................... 5 2.1.人工透析器和人工心肺容器 ..................................... 5 2.2.输血、输液、注射器 ........................................... 6 2.3.控制释放载体 ................................................. 6 2.4.骨固定材料 ................................................... 7 三、阻燃材料方面 ................................................... 7 3.1.卤系阻燃聚碳酸酯 ............................................. 8 3.2.含硅阻燃聚碳酸酯 ............................................. 8 3.3.含硫阻燃聚碳酸酯 ............................................. 9 四、合金材料方面 .................................................. 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PC/PS合金 .................................................. 1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总结 ............................................................ 12 参考文献 .......................................................... 12 聚碳酸酯的改性及其应用 The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C 高材121班 凌云 Polymer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121 class Ling Yun 引言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抗张强度,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优良的介电性能.极好的形状和颜色稳定性以及透光性好,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左右,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的透明产品,在汽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光学材料方面 1.1.光盘 聚碳酸酯是一种透明性良好的工程塑料,它对波长在400-750m的可见光有很高的透过率。用作光盘基材应具的性能有信号面可通激光、表面上有传递信息的针孔和激光导向槽,因此要有优异的针孔和沟槽的重现性,聚碳酸酯片材不仅能满足这些基本要求而且对较宽的光潜都有良好透过率。
通常采用注射成型或注射压缩成型工艺来加工Pc光盘,使光盘片的厚度1.2mm左右。作为光盘材料除了要求高透明性外,在记录和输出时使它产生噪声的双折射现象要小,为此若Pc和苯乙烯接枝生成的共聚物则有更好的效果。 1.2.镜片 PC用作光学材料 ,除了它有通用工程塑料中最高的透明性以外 , 还兼有良好的耐热 、耐冲击及低吸水性、此PC镜片在眼镜镜片的树 脂化中最早获得成功。与玻璃镜片相比 ,Pc镜片有质轻和光折射率高的优点 ,使镜片薄化而且安全。
PC片材有质轻高强之优宜作眼镜镜片,但要进一步减薄镜片厚度则要开发高析光率PC,同时在PC分子链内要引人硅氧烷基团以提高它的耐擦伤性。防紫外线的 PC 镜片中加有能吸收波长400nm以下紫外线的吸收剂。
1.3.液晶显示用导光板 由于液晶显示同导光板的透镜结构极其细微 ,再现其模具的凹凸纹路就需更高流动性的 PC 。此外还应采用新的绝热模具技术以确保对设计的凹凸纹路有更好的临摹复制性液晶显示和信号机上用作光源的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节能光源,需要一种透过光损失少,耐热性又高的光扩散材料,它由PC树脂中加入特种光扩散剂加工而成。
二、医疗器械方面 众所周知,医疗行业对产品应用具有苛刻的要求。而聚碳酸酯具有耐高温和耐冲击性以及透明美观的外观,脂肪族聚碳酸酯则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机械加工性能,而且可以通过功能化、共聚和共混等手段调节和改变聚碳酸酯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因此,聚碳酸酯在生物医学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了多样化医疗应用领域的首选材料。此外聚碳酸酯可采用超高温蒸汽、高能辐射或环氧乙烷消毒,也可采用激光镭射消毒,从而可完全避免其他材料普遍面临的褪色或变黄问题。
2.1.人工透析器和人工心肺容器 用做人工透析器和人工心肺容器的PC树脂既要透明又能耐消毒蒸汽的热量或y线的 辐照 ,还应有良好的湿润性。在y射线照射下不发黄且不降低它的透明性和机械性能。 由此开发出耐y射线的新型 PC 树脂 ,专门用于电子射线灭菌的透明医疗器具。 2.2.输血、输液、注射器 拜耳材料科技开发了以聚碳酸酯为基础材料的胰岛素注射器、吸入器和微型给药泵等新型医疗设备产品。其中,胰岛素注射器采用新开发的生物相容性医疗级产品聚碳酸酯没有针头的新型注射器,在自生高压的作用下,在不到1 秒的时间内,将药物通过皮肤压入体内,患者几乎没有痛感。
胰岛素注射器采用模克隆技术Rx2430制成。具备了良好的伽马辐射灭菌耐受性:经过伽马辐射灭菌之后,依然能够保持颜色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大批量灭菌也成为可能。模克隆Rx2430树脂同时融合了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高流动性。
不同于其他Rx医疗级材料,Rx2430树脂的优势在于易流动,能充分满足薄壁应用的需求。此外,采用该材料制成的产品还具有玻璃般的透明度,在医疗过程中可实现可目视监控。
2.3.控制释放载体 聚合物包覆药物或基因,能控制药物或基因在生物体内的释放速率,起到缓释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药物或基因的剂量,也能降低毒副作用。而且脂肪族聚碳酸酯在生物体内完成使命后,可生物降解并排出体内,因此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Wang, C. F.; Lin, Y. X.; Jiang, T.; He, F.; Zhuo, R. X等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聚碳酸酯主链上,这类生物可降解聚阳离子可以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接枝的 PEI 可以和 pDNA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主链聚碳酸酯降解后释放出 DNA 以达到基因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