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化硼和氮化硼复合增强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合集下载

贝壳结构仿生——陶瓷基复合材料

贝壳结构仿生——陶瓷基复合材料

贝壳的结构仿生——层状陶瓷基复合材料摘要论述了贝壳的结构仿生材料——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从基体及夹层材料的类型选择推ヅ洹⒔峁股杓啤⒐ひ詹问 难∪⒃鋈偷幕 啤⒅票阜椒ǖ确矫娼樯芰说鼻安阕刺沾芍票腹ひ占际醯难芯拷 梗淮有阅芗敖峁沟确矫嫣教至嗽诟春喜牧戏⒄怪心壳按嬖诘奈侍狻?关键词:贝壳仿生;层状复合陶瓷;基体材料;夹层材料;增韧机制;制备方法引言众所周知,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重量轻等很多优点,在能源、冶金、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陶瓷材料本身脆性大,对缺陷十分敏感,导致使用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差,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增加陶瓷材料的韧性提高其使用可靠性,一直是结构陶瓷材料研究的重点。

陶瓷的层状复合是大自然中贝壳等生物材料的一种结构仿生设计。

贝壳类生物材料是由95以上的脆性文石晶体和少量的壳角蛋白以强弱相间的层状形式复合而成的这种结构具有比一般文石晶体高得多的综合机械性能。

层状复合陶瓷也是在脆性的陶瓷层间加入不同材质的较软或较韧的材料层制成。

这种结构的材料在应力场中是一种能量耗散结构能克服陶瓷突发性断裂的致命缺点。

当材料受到弯曲或冲击时裂纹多次在层界面处受到阻碍而钝化和偏折有效地减弱了载荷下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效应。

同时这种材料的强度受缺陷影响较小是一种耐缺陷材料。

这种结构可使陶瓷的韧性得到很大改善。

1. 贝壳的结构和成分贝壳根据形成的方式和组成结构不同分为3层。

最外层为角质层,是硬蛋白质的一种,能耐酸的腐蚀;中间的棱柱壳层,它占据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角质层和棱柱层只能由外套膜背面边缘分泌而成;内层为珍珠层,也由角柱状方解石构成,它由外套膜的全表面分泌形成,并随着贝类的生长而增厚,富有光泽,珍珠层是最强韧的部分。

珍珠层组成相的95是文石晶体(正交结构碳素钙),其余是有机基质和少量的水,因此,它是一种天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虽然贝壳珍珠层的组成中有近95是普通陶瓷碳酸钙,但其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断裂韧性,比单个单相碳酸钙高2-3 个数量级,研究表明,其中的文石晶体呈多边形。

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Ceramic-matrix
注意事项 : (1)料浆应能与纤维表面保持良好润湿。料浆中包括:陶瓷基体粉末、 载液(通常是蒸馏水)和有机粘接剂,有时还加入某些促进剂和基体润湿 剂。为使纤维表面均匀粘附料浆,要求陶瓷粉体粒径小于纤维直径,并 能悬浮于载液和粘接剂混合的溶液中。 (2)纤维应选用容易分散的、捻数低的丝束,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纤维损伤,并注意排除气泡。 (3)热压烧结应按预定规律(即热压制度)升温和加压。在热压过程中, 将发生基体颗粒重新分布、烧结和在外压作用下的粘性流动等过程,最 终获得致密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很多陶瓷基复合材料体系在热压过程 中往往没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主要通过系统表面能减少的驱动,使疏 松粉体熔结而致密化。 存在的问题: (1)纤维和陶瓷粉末不容易复合成型。 (2)烧结时由于基体收缩或热压烧结时无粘性流动,会使颗粒和纤维 之间的机械作用而损伤纤维。 (3)目前,直径小于0.1微米-1微米的粉末很难买到。并且,其中的夹 杂物不易排除。同时,细的粉末在制造复合材料过程中又不易分散。 (4)在热压时会损伤纤维结构。
Ceramic-matrix
注意事项:
(1)与高聚物先驱体转化法不同的是,溶胶—凝胶工艺的先驱体是在溶液浸 进纤维编织坯件后在原位合成的。 (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可以先制备复合凝胶体,即将复合的各 相以原子或分子级进行均匀混合形成复合溶胶和凝胶化,得到高纯、超细、均 相、分子级或包裹式的复合陶瓷粉末,再经成型、烧结而形成复合材料的基体 或者通过控制溶剂的蒸发速度将复合的溶胶凝胶化后,直接烧结成陶瓷基复合 材料。 (3)如果第二相是粉末或纤维,则可浸在适当的溶液中,通过形核和成长, 使溶液形成溶胶,均匀包围粉末和纤维,经凝胶化处理和热解后即形成陶瓷基 复合材料的基体。 (4)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质量保证关键主要有:选择合适的 先驱体反应物,控制溶液的浓度和pH值、气氛、分散剂、选用胶溶剂、去除 团聚以及使各相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等。

氮化硼纳米管

氮化硼纳米管

氮化硼纳米管
1 硼化氮纳米管简介
硼化氮纳米管是一种尺度小于百分之百米的无定形的固体材料,由硼元素与氮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独特的类金属半导体结构,形状有单壁纳米管、双壁纳米管和多壁纳米管三种,其尺寸可以调节,表面对应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可以受到调控。

2 硼化氮纳米管的特征
硼化氮纳米管具有电导性、光学特性、电致变色性、分子辨识能力等特点,并由于它可以与大多数有机物或者无机物进行化学接合,因此在化学感应、生物感应、传感、复合材料等方面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这种半导体化的形状特性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子、电荷输运能力,可以用于各种电子器件,包括生物传感器、储存器件和逻辑电路等。

硼化氮纳米管具有体积小,加工性好,制备成本低,表面电子性可调控,可利用于更多导电、磁导热和光学性质、机械性质、生物相容性等特定技术研究与应用。

3 硼化氮纳米管的应用
由于硼化氮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特征,因此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聚合物增强复合材料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另外,硼化氮纳米管也可以作为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工作电极,可以检测出复杂的气体环境变化和有机污染物,用于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

此外,硼化氮纳
米管还可以用于润滑剂、碳化物、生物传感器、液体检测仪器、电子存储器件等的的制备。

4 结论
硼化氮纳米管的独特外形和调节表面可以为特定任务提供有效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窄的尺寸和调控的表面电性,因此具有独特的电子、电荷输运能力,在制备复合材料、电子存储器件、传感器、净化水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陶瓷基复合材料要点课件(1).ppt

陶瓷基复合材料要点课件(1).ppt
3
按基体分: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
复合材料
有机材料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木质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
橡胶基 树脂基
水泥或混凝土基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热固性树脂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4
按增加体分:
复合材料
颗粒状分散复合材料 纤维状分散复合材料
分散强化复合材料
片晶增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单向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非编织纤维层 二维、三维编织纤维层
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短纤维
随机排列 定向排列
晶须
随机排列
定向排列 5
按性能分: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功能基复合材料 纳米基复合材料 梯度基复合材料
6
复合材料在21世纪中应起的作用
对信息技术提供服务:信息获得、处 理、储存、传输和执行
32
莫来石 (3Al2O3·2SiO2~2Al2O3·SiO2), 一般1550~1600℃烧成,纯的莫来石 要在1750 ℃左右才能烧成。
尖晶石(AR2O4,A代表二价元素离子, R代表三价元素),典型的有镁铝尖晶 石。
33
基体材料 — 非氧化物陶瓷
指不含氧的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 和硅化物等。自然界比较少,需要人工合 成,是先进陶瓷特别是金属陶瓷的主要成 分和晶相,主要由共价键结合而成,也有 一定的金属键成分。
10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效应—表面及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 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些效应使纳米复合材料不仅有 优良的力学性质而且会产生光学、排线性光学、光 化学和电学的功能作用。 (1)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将无机纳米粒子引入有机聚合物——电磁流变液 (2)无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赵鹏鹏;谭建波【摘要】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广泛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尤其是重工业产业的密切关注.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根据基体类型和增强相形态对其进行了分类.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铸造凝固成型法(搅拌铸造法和挤压铸造法)、喷射成型法和原位复合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冶金法和铸造凝固成型法.指出了现阶段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需解决成本偏高、工艺复杂、分布不均匀、高温下易发生界面反应及偏聚等问题.%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igh specific stiffness,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widely used inmilitary,spaceflight,etc.,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has been widely concentrated,especially in heavy industry.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introduced,and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matrix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inforcing phase.The common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e powder metallurgy,casting solidification molding (stir casting and squeeze casting),spray forming and in situ compounding.The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and casting solidification forming method are mainly introduced.The problems that need be solv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ing high cost,complicate craft,uneven distribution,and incident surface reaction and segrega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re pointed out.【期刊名称】《河北工业科技》【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8页(P214-221)【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类型;增强相;粉末冶金法;挤压铸造【作者】赵鹏鹏;谭建波【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4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高新技术的兴起,一些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多种产业对其比强度、比刚度等性能的要求。

氮化硼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氮化硼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由于立方氮化硼磨具的磨削性能十分优异?仅能胜任难磨材?的加工提高生产率有利于严格控制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还能有效提高工件磨削质?显著提高磨后工件的表面完整性因而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增加了可靠性加上立方氮化硼磨科生产过程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比普通磨?生产为好所以扩大氮化硼磨?磨具的生产和应用是机械工业发展约必然趋势
山 东 机 械
N O .6,2004
-17 -
试验与研究
S H I Y A N Y U Y A N JIU
山 东 机 械
的温度,二是在封闭容器中进行,避免了组分挥 发。作为一种低温低压合成方法,被用于在低温 下合成立方氮化硼[9]。
4.2 苯 热 合 成 作 为 近 几 年 兴 起 的 一 种 低 温纳米材料合成方法,苯热合成受到广泛关注。 苯由于其稳定的共轭结构,是溶剂热合成的优 良溶剂,最近成功地发展成苯热合成技术。如, [10],[11] 中 提 到 的 制 备 方 法 , 其 具 体 反 应 是 B C L3+Li3N =B N + LiC l或 B B r3+Li3N =B N +LiC l. 反应 温度只有 450℃。苯热合成技术可以在相对低的 温度和压力下制备出通常在极端条件下才能制 得的、在超高压下才能存在的亚稳相。这种方法 实现了低温低压制备立方氮化硼.但是这种方 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 的合成方法法。
关键词:氮化硼 六方相 立方相 应用 合成
Study ofA pplication & Synthesis ofB oron N itride
G uo Shengguang1 Lu B o2 W ang Jisen2 N ing H ongtao2 X u Q ingxin2 ( 1.Jinan G eneralIron and SteelC o. 2.C ollege ofM aterial,Shandong U 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使得其在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它的强韧化技术是关键之一,对于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介绍Ti(C,N)基金属陶瓷强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Ti(C,N)基金属陶瓷的概述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种由钛、碳、氮等原子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高温稳定性的新材料。

它具有金属的韧性和殊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具有陶瓷的高温、高硬度、高耐腐蚀性的优异性能,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刀具、模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及其烧结机制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法,包括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等步骤。

在粉末冶金法中,首先将Ti、C、N 等原料粉末混合,并经过球磨等方法进行机械合金化,再经高温反应制备出Ti(C,N)相的颗粒。

最后,通过热压或等离子烧结等高温处理技术使得颗粒粘结,形成致密的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

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是其制备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近年来,烧结参数的优化和机理的研究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强韧化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烧结温度、压力、时间、脱氧剂等因素均会影响烧结过程中晶粒的生长和相界面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三、Ti(C,N)基金属陶瓷的强韧化机制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和高强度等优越性能,但其低韧性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困难。

因此,强韧化成为了目前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主要强韧化机制为韧性增散机制和图案转化机制:(1)韧性增散机制韧性增散机制是指通过向Ti(C,N)基金属陶瓷中添加少量的可溶性增散相(如Ni、Fe、Co 等)以调节晶界能量,减缓晶粒生长速率,从而增加Ti(C,N)基金属陶瓷的韧性。

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室

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室

2014年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授权专利情况表 序 号 专 利 名 称 类型 专利授权号 专 利 权 人 专利授权日

1 能够低温保存和低温启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 发明 ZL201110349637.8 涂正凯、付为国、余 意、詹志国、潘 牧 2014. 2. 19 2 一种快速制备LiAION透明陶瓷粉末的方法 发明 ZL201110125526.9 王 皓、刘 啸、王为民、傅正义、王玉成、张清杰 2014. 2. 19 3 导电填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240630.7 王一龙、文江鸿、官建国、赵素玲、任 可 2014. 2. 19 4 一种导电金属填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发明 ZL201010291608.6 官建国、张 威、王一龙、王庆国、章桥新、张清杰 2014. 4. 9 5 一种定向生长八面体爆炸相氮化硼多晶粉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357494.X 王为民、王吉林、李自力、谷云乐、傅正义 2014. 4. 9 6 一种二硼化钛-氮化钛纳米异质结构复合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381199.8 王为民、王吉林、李自力、谷云乐、傅正义 2014. 4. 9 7 一种FePt/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088738.9 吴庆知、陈 丹、符新宇、李 倩、刘 熹 2014. 4. 9 8 一种放射状β-AgVO3纳米线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256538.X 麦立强、皮玉强、韩春华 2014. 4. 9 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自反馈加湿器 发明 ZL201110386726.X 涂正凯、余 意、叶东浩、罗志平、潘 牧 2014. 5. 14 10 一种碳化硼-硼化钛-碳化硅高硬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070423.6 王为民、张志晓、杜贤武、傅正义 2014. 5. 14 11 一种高介电常数X8R型电容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528942.8 刘韩星、归冬云、孙 玥、郝 华、曹明贺、余志勇、郭丽玲、尧中华、黄雪琛 2014. 5. 14 12 锂钒氧化物超长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ZL201210155436.9 麦立强、许 絮、罗艳珠、韩春华 2014. 5. 14 13 一种单模块独立冷式汽车尾气热电转换装置及方法 发明 ZL201110415821.8 唐新峰、全 睿、全书海、张清杰、邓亚东、苏楚奇、翟鹏程、黄 亮、郑韩麟 2014. 6. 11 14 一种快速制备高致密度氧化镁纳米陶瓷的方法 发明 ZL201210258243.6 傅正义、刘江昊、王为民、王 皓、王玉成、张金咏 2014. 7. 2 15 一种金属氧化物空心粒子或纤维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010242079.0 官建国、牟方志 2014. 7. 2 16 一种PbTe/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066468.1 唐新峰、董京杜、李 涵 2014. 7. 2 17 苝四羧酸酯基聚合物受体材料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明 ZL201210434230.X 肖生强、蒋友宇、詹 春、蒋尊龙、夏 飞、程金波、吴 迪 2014. 7. 2 18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费用自理 实用新型 ZL201420069500.6 罗志平、郭 骏、罗 玄、詹志刚 2014. 8. 6 19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费用自理 实用新型 ZL201420069853.6 罗志平、郭 骏、罗 玄、詹志刚 2014. 8. 6 20 铒钠共掺氟化钙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129953.9 梅炳初、李小女、宋京红、李威威 2014. 8. 13 21 一种高热安全温度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055866.3 潘 牧、孙美玲、熊 明、唐浩林、尹壮飞 2014. 8. 13 22 纳米硫硒化镉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147294.1 谭国龙、姜沣芮 2014. 8. 13 23 一种高温燃料电池用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189858.8 唐浩林、郭 伟、潘 牧、肖 攀、陈 蕊、汪广进 2014. 8. 13 24 一种凝胶注模成型制备MgAlON透明陶瓷素坯的方法 发明 ZL201210248883.9 王 皓、徐慧琴、王为民、傅正义 2014. 8. 13 25 一种FePt/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220459.3 吴庆知、李 倩、刘 熹 2014. 8. 13 26 一种巨介电常数钛酸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112735.9 张金咏、徐崇君、雷丽文、张东明、傅正义 2014. 8. 13 27 一种氮化硅纳米线增强高孔隙率氮化硅多孔陶瓷的方法 发明 ZL201310157262.4 陈 斐、王开宇、李飞宇、沈 强、张联盟 2014. 10. 1 2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非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440582.6 李 赏、钱 柳、王家堂、潘 牧 2014. 10. 1 29 一种葡萄糖响应性金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ZL201210452723.6 孙涛垒、张明曦、卿光焱 2014. 10. 1 30 一种碳化硼碳化硅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560943.0 王为民、张志晓、杜贤武、傅正义 2014. 10. 1 31 一种铝酸钇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194775.2 王玉成、王蓉蓉、傅正义、王 皓、王为民、张金咏、朱教群 2014. 10. 1 32 分等级多孔金属氢氧化物-SiO2复合甲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439949.2 余家国、徐志花、程 蓓 2014. 10. 1 33 钙钛矿型镧锶钴氧分级介孔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ZL201210420109.1 麦立强、赵云龙、石长玮 2014. 10. 1 34 一种制备S掺杂BiVO4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569641.X 王为民、张琳琅、傅正义、王 皓、王玉成 2014. 12. 3 35 一种超厚壁蝌蚪状氮化硼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122789.3 王为民、王吉林、李自力、谷云乐、张志晓、杜贤武、王 皓、王玉成、傅正义 2014. 12. 3 36 一种短时封闭式燃料电池结构 发明 ZL201210330801.5 涂正凯、陈 奔、潘 牧 2014. 12. 3 37 一种圆环形燃料电池双极板 发明 ZL201210330784.5 涂正凯、陈 奔、潘 牧 2014. 12. 3 38 MgAlON透明陶瓷的无压烧结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010137522.8 王 皓、商青琳、王为民、傅正义、王玉成、张清杰 2014. 12. 3 39 一种低介电损耗的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 发明 ZL201210150158.8 刘韩星、雒文博、郝 华、余志勇、尧中华、曹明贺、郭丽玲 2014. 12. 3 40 分级结构超长五氧化二钒纳米线线束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021148.9 陈 文、安 黎、金 伟、祁琰媛、杨 爽、邓 荣 2014. 12. 3 41 B相二氧化钒自缓冲混合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 ZL201310036477.0 麦立强、魏湫龙、安琴友 2014. 12. 3 42 一种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310225107.1 王继辉、孔祥文、刘 军 2014. 12. 3 43 一种碳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 ZL201210434740.7 傅正义、解晶晶、张 帆、王玉成、卢常勇、王为民、王 皓、张金咏 2014. 12.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5月 马小玲等:PVA作纺丝助剂制备莫来石一氧化铝长纤维 23 
为100 m,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均匀的直径。 
一 

图2莫来石一氧化铝凝胶纤维在 
1 200 oC烧结1 h后的SEM照片 

3 结论 

用铝溶胶、硅溶胶和PVA为原料,通过溶胶一凝 
胶方法制备了莫来石一氧化铝长纤维.获得的凝胶 
纤维的最大长度约为100 cm 凝胶纤维在800℃和 
1 000℃下煅烧后的物相为非晶相和 一A1 O,。凝胶 
纤维在1 200 oC烧结后,物相为莫来石和 —A1 0 , 
纤维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均匀的直径 

参考文献: 
[1]Zhu Lihui,HuangQingwei,LiuWei.Synthesis ofplate—like O/一AI203 
single—crystal particles in NaC1-KCI flux using A1(OH)3 powders 
as startingmaterials[J].CeramicsInternational,2008,34(7):1729- 
1733. 
[2]Venkatesh R,Ramanan S R.Influence of processing variables on 
the microstrncture of sol-gel spun alumina fibres[J].Materials 
Letters,2002,55(3):189—195. 
[3]Sedaghat A,Taheri—Nassaj E,Naghizadeh R.An alumina mat with a 


奠一~受一受一受一鱼—鱼—鱼一鱼 

种用碳酸钡制备氢氧化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碳酸钡制备氢氧化钡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先将含碳酸钡的矿物磨成矿粉,然后使矿粉处于 
悬浮流态化状态下进行高温焙烧.得到含氧化钡的焙烧矿. 
将焙烧矿浸入水中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钡溶液.再将溶液固 
液分离后冷却结晶.得到氢氧化钡产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中矿粉传热面积大,每个矿粒都能均匀、完全地完成化学反 
应,反应时间短,碳酸钡利用率高 CN.102923748 


种生产氰化银钾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氰化银钾的方法.通过溶解、检测、 
中和、沉淀、清洗、检测、再溶解、冷却结晶、抽滤、洗涤、真空干 
燥等步骤得到纯度高的氰化银钾.本发明与传统的生产方法 
比较,增加了多次检测和过滤,提高了最终产物的纯度,同时 
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的氰化银钾含水量低.提高了产品质量。 
CN,102874844 


种循环制备硫酸钡和过渡金属磷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循环制备硫酸钡和过渡金属磷酸盐 

nano microstrncture prepared by centrifugal spinning method[J]. 
Journal ofNon—Crystalline Solids,2006,352(26/27):2818-2828. 
[4]谭宏斌.电厂粉煤灰制备莫来石晶须[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0(3):25—26,41. 
[5]谭宏斌,张伟,郭从盛.溶胶一凝胶法制备钇铝石榴石纤维[J].有 
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3):39—41. 
[6] 谭宏斌.氧化锆/氧化铝复合纤维的制备[J].有色金属:冶炼部 
分,2012(3):47—49,53. 
[7]Chandradass J,Balasubramanian M.Sol—gel processing of alumina 
fibres[J].Journal 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2006,173(3): 
275-280. 
[8]Shojaie—Bahaabad M,Taheri—Nassaj E,Naghizadeh R.An alumina— 
YAG nanostrnctured fiber prepared from an aqueous sol-gel pre- 
cursor:preparation,rheologieal behavior and spinnability[J].Ce— 
ramics International,2008,34(8):1893—1902. 
[9]Medvedovski E.Alumina—mullite ceramics for structural applica— 
tion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06,32(4):369—375. 
[1O]Leivo J,Lind6nM,RitolaM,et a1.Influence ofthermal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phase—pure mullite derived from a 
nanoparticulate aluminosilicate precursor[J].Materials Chemistry 
andPhysics,2009,115(1):56-64. 
[1 1]Douy A.Crystallisation of amorphous spray—dried precursors in the 
Al203一SiC2 system[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006.26(8):1447-1454. 

收稿日期:2012—11—12 
作者简介:马小玲(1980一),女,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 
纤维和固体电解质.已公开发表文章10篇。 
联系方式:mxlclx@163.com 

的新工艺.主要步骤为:1)制备含有锂和硫酸根的水溶液;2) 
在>50℃、<15 min的条件下,加入固体氢氧化钡,反应一段时 
间后得到硫酸钡产品:3)反应后的氢氧化锂溶液作为母液. 
可进一步湿法合成过渡金属磷酸盐(如磷酸铁锂)。该工艺可 
有效循环利用工业废水中的锂离子和硫酸根.锂提取率和硫 
酸钡亮度高。颗粒均匀,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US,8420215 

纳米碳化硼和氮化硼复合增强碳氮化钛 
基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硼和氮化硼颗粒复合增强 
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材料,在以碳氮化钛Ti(C,N)为主相,以 
镍、钴为粘结相的基体材料中添加增强相.该增强相为纳米 
碳化硼和纳米氮化硼颗粒.该增强相的添加量为金属陶瓷材 
料原料质量的0.5%~8.0% 该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为:按组分配比配制原料粉末一混料一加入成型剂一湿磨一 
过筛一干燥一压制成型一真空/氮气压力烧结一金属陶瓷材 
料。本发明所述材料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和韧 
性,适用于各种切削刀具材料.且工艺简单.便于批量化生产 
CN,102864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