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文献综述

液压文献综述
液压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1422单机可逆冷轧机液压AGC伺服系统设计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当前,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完善比例控制,伺服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新成就。此外,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以及微机控制等开发性工作方面,日益显示出显著的成绩。

今天,为了和最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液压技术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元件和系统的性能,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体现在如下一些比较重要的特征上:

1)提高元件性能,创制新型元件,体积不断缩小。为了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液压元件的结构不断地在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2)高度的组成化、集成化和模块化。液压系统由管式配置经板式配置,箱式配置、集成块式配置发展到叠加式配置、插装式配置,使连接的通道越来越短,这种组合件不但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而且使用简便,也容易维护保养。模块化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完整的模块以及独立的功能单元,对用户而言,只需要简单地进行组装即可投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用户的装配时间,同时用户也无须配备各种经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

3)和微电子结合,走向智能化。汇在一起的联接体只要一收到微处理机或者微型计算机处送来的信息,就能实现预先规定的任务。

近年来,国内外在板形和板厚等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外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在电动机机械压下轧机上采取AGC控制技术以提高带材纵向厚度的精度。国外轧机的厚度控制应用于电动机械轧机和液压轧机,冷轧机和热轧机,连轧机和单机架轧机。近三十年来,国外轧机的装备水平发展很快。在冷带轧机上广泛利用液压压下,液压弯辊,厚度自动控制,板形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在新技术运用方面均已采用液压AGC系统。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也很迅速,智能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在轧机轧制力控制等方面也与了初步应用,并取得饿了一定成果。我国自行研制的冷热轧机的液压AGC系统在轧制线上也得到了成功应用。

二、研究主要成果

1、液压AGC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正在取代电动AGC 成为当今新建轧机和欲改造轧机的首选技术,是生产厂家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

2、液压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作用

①、快速消除带钢头尾厚度偏差;

②、减少换辊和辊缝的设定时间,提高轧机的作业率;

③、增加坯料单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负公差轧制,可使带钢的综合利用率提高1~2%。

④、准确显示带钢厚度,实现测厚仪功能;

3、液压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液压AGC自动厚度控制功能;

(A)厚度计AGC功能:采用动态设定型AGC,包括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

(B)监控AGC功能;

(C)预控AGC功能

②、具有快速抬辊以及轧机标定功能;

③、具有手动设定辊缝和自动设定辊缝的功能;

④、具有各种过载保护与报警显示功能;

⑤、具有轧制过程参数的数据采集、记录、显示功能;

⑥、具有故障记录功能;

⑦、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与对话功能

为了克服或减轻干扰因素对带材厚度的影响,除了改进AGC系统的结构外,还可以讲他与各种先进的智能的算法相结合,以提高其精度。

近年来研究开发了控制理论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路线.以PID控制为基础,辅助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能力,将神经网络和PID控制融为一体,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具体来呢更好的适应能力.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冷连轧板形板厚多变量综合控制系统.此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随和抗干扰能力,性能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利用免疫进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模糊控制器自适应的动态改变交叉率,变异率的值,从而使该算法最快达到全局最优解.鉴于板带材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板形控制和板厚控制又是相互哦呵的一个综合系统等特点,有一种思想提出基于PID神经元网络的冷连轧板形厚度多变量综合控制系统.08年研究出模糊自整定PID,不依赖于呗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而是在总结前人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自控控制的一种手段,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将模糊自整定控制器应用于厚度紫红控制系统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三、发展趋势

虽然AGC系统在各方面的速度比较快,电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AGC系统还并不完美。对于AGC系统这样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实时控制过程,一方面采用最优控制,多变量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等最新控制理论,一追求控制性能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采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以追求系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上两方面的追求融合在一起,开发出高精度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是AGC控制技术发

展的大趋势。各种控制理论和智能算法的不同组合也在这一领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四.存在问题

可逆冷轧机的厚度控制是一个位置随动系统,在轧制过程中能否根据测试量的厚差快速控制辊缝定位,是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冷轧机厚度精度的原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着,这就为通过控制来提高厚度精度制作了很多难点主要有;

①建立能真是放映被控对象内在本质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而数学模型

却是设计控制器及获得最佳控制效果的基础。冷扎机阀控液压压下

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参数时变的且带有随机

干扰的不确定系统。其真实的数学模型不易建立。

②对于闭环控制系统而言,系统设定值的精度难以保证,从而也限制

了AGC的控制精度。

③影响出口厚度波动的因素很多。从产生误差的原因累分类;有轧机

本身产生的误差和入后材料产生的误差。内因有支撑辊偏摆,强力

和速度的波动,轧辊热膨胀,润滑液变化以及液压系统的参数变化,

AGC系统的变化等等;外因包括入口带硬度变化,厚度变化等等。

④测厚仪的安装位置,导致了检测到的出口厚度在反馈控制的滞后。考虑到避免损坏以及维护等因素,测厚仪的安装位置不可能仅靠轧辊,而是轧辊中心线有一定距离。在这段距离运行的时间于轧制速度有关,是一个时变的滞后时间,因此导致了轧机系统时变滞后性。

当前,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难点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限制了控制精度的提高,如连轧机的制造水平,测量技术的发展等,

特别是在老轧机上进行设备的改造时,这些影响因素更加明显.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3】张利平.液压控制系统及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刘延俊.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宋学义.袖珍液压传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8】李壮云,液压元件与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陈奎先,液压与气压传动【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0】杨培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1】路甬祥.液压气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2】陈松楷·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指导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3】徐守昌—一步法数控封头无胎冷旋压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机床与液压,1992(5)

【14】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射流管电液伺服阀样本。

【15】刘明霞,阮峰,黎厚芳等.拉拔成型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锻压机械,2001,(3):47-49.

【16】扬泽发.J35- 25OB机械压力机直接弹性支承隔振.噪声与振动控制+1994(2):17-21

【17】刘鹤田.机械压力机的减振与节能.锻压机械+1986(4):50-513 博行琪,黄聪.冲床曲轴连杆机构降噪试验研究.噪声与振动控制,

1988(3):14—19

【18】Al[ea C H —Ison R C.A Practical Approach 0n Punch press Outing. Noise Control Engneering,1974(3):180— 200

附录2 文献综述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在所有的尺寸精度指标中,厚度精度是衡量板材及带材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冶金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厚度自动控制Automatic Gauge Control,简称AGC是提高带材厚度精度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获得板带材纵向厚度的均匀性,从而生产出合格产品。目前厚度自动控制已成为现代化板带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内外在板形和板厚等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板带材的几何尺寸精度。为满足汽车制造、食品、包装、家用电气、机械和军事工业等各领域的需要,生产出更高精度的板带材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各国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研制了多种现代化大型轧机。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日立公司研制的工作辊可轴向移动的HC轧机、CVC轧机、中间辊既可弯曲又可移动的UC轧机,日本三菱公司研制的成对轧辊交叉式的PC轧机,德国曼内斯曼德马科公司的UPC轧机等。这些轧机配以现代化控制手段可实现多功能精密轧制,生产出微米级厚度精度的板带材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对冷轧带钢质量、品种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轧制过程的控制进一步增加了难度,用传统方法已经很难进一步提高控制水平了。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全面有计划的开发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以适应更高精度的要求。在这方面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在烧结、炼钢、连铸及轧钢等钢铁生产领域已获得了成功应用。尤其是日本投入了很大力量,并获得了许多成果。例如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五机架冷轧机的神经模糊板形控制系统,日本日立公司森吉米尔轧机的神经模糊板形控制系统等等

我国在高精度轧制技术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工业化,从国外引进了大型冶金设备和技术。我国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消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出一些有关提高产品精度的基础理论和实用的先进工艺及装备,其中有些技术已达到或超过国外的先进水平,并且我国将智能控制技术在轧机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像鞍钢中板厂23.50四辊轧机智能控制的开发研究、济钢中板轧机液压APC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等这些国内外的例子,均说明智能控制具有极好的前景。但总体来说我国自行研制的轧机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出的产品竞争力不强,每年尚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精度板带产品,许多轧机的生产状况尚不能令人满意,厚度精度急待提高,许多理论问题以及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尚待进一步消化研究,如在数学模型的求取上,

尽管已经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通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控制,缩短现场调试周期还有待于对它进一步补充完善。

二、研究主要成果

2.1绝对AGC 技术

由于AGC 系统没有高精度的设定模型,其预设定值(如厚度、轧制力、轧制速度等)通常取自存储的固定规程表,很难完全适应现场变化多端的情况,控制效果不理想。因此,最终目标厚度仍需由操作工根据长期经验来判断,难以保证异板差精度。厚度控制精度和负偏差轧制水平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轧钢。

2.1.1绝对AGC 的工作原理

绝对AGC 的工作原理基于BISRA 方程:

h = S0 + F / C + A ,

C =F

F B ??][, 式中, h 为轧件出口厚度;S0为辊缝;B 为钢板宽度;F 为轧制力; C 为轧机刚度系数; A 为各种补偿值综和。

2.1.2工作过程分以下两步:

(1)根据设定的轧制力和轧件厚度等,由系统计算出设定辊缝,并按该值预摆辊缝;

(2)通过实时测量轧制过程中的辊缝、轧制力,计算出口厚度作为实测厚度参与反馈控制,闭环系统根据该厚度与设定值的差控制伺服阀。

2.2 液压伺服厚度调节系统控制模型

液压伺服系统同其它类型的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元件的功率-质量比和力矩-惯量比大,传递的力矩和功大。因此可以组成体积小、质量轻、加速能力强和快速动伺服系统,来控制大功率和大负荷。液压执行元件响应快,在伺服控制中采用校正装置可以使回路增益提高、频宽。液压执行机构传动平稳、抗干扰能力强,调速范围广,是低速运行状态下的控制工作性能好。除了上述特点外,液压压下系统还极易组成各种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实各种过载保护,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是液压压下装置的主要特点。由于液压压下控制系统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它在当今板带生产中得到迅速的展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轧机的一个重要标志。

2.3神经网络控制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工程控制等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神经

网络控制同其他的控制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自组织、自适应能力,模糊推理、联想能力,自学习能力,平行分布处理能力,等等。神经网络的结构特征,也非常适合于多变量系统、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的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相结合,能以任意精度逼近系统的非线性: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具有分布存储功能、并行处理功能及良好的容错性,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良好的鲁棒控制。此外神经网络技术还与其它控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

2.4模糊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模糊控制系统是基于模糊集理论形成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控制决策的智能控制系统。模糊控制模仿人类的控制经验、推理过程及控制决策,采用量化了的模糊语言变量描述控制规则的状态、条件和控制作用。模糊控制广泛用于解决具有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是智能控制理论的重要内容。

2.5 智能控制理论

人工智能控制是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控制领域的技术,包括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FL/FC,Fuzzy Logic/Fuzzy Contr01)、神经网络控制(ANN,Artificial Intelligence)、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和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等。

人工神经网络是新兴的交叉科学。它采用物理可实现的系统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很多处理单元(神经元)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并行工作。处理单元(神经元)十分简单,但其工作原理是“集体”进行的,它的信息传播存储方式与神经网络相似。神经网络没有运算器内存控制器这些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单元,而是相同的简单处理器的组合,它的信息是存储在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上的,因而,它是与现代计算机完全不同的系统。作为活跃的边缘性交叉学科,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与应用正成为人工智能认识学科神经生理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相关专业的热点。

2.6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

为适应快速过程神经元网络控制的要求,并将神经元网络与常规PID调节器控制相结合,产生了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由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单神经元构成单神经元自适应智能PID控制器,不但结构简单,学习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量小,而且能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是依据学习信号所反映的误差与环境的变化相应的积分,比例,微分系数进行在线调整,并产生自适应控制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它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由于神经元有自学习功能,所以加权系数初值的选取并不影响其以后的学习结果。比例系数K的选择很重要。K大,则快速性好,但超调量大,甚至使系统

不稳定;K过小,系统收敛太慢。

2.7 Smith预估控制在液压AGC中的应用

在冷带轧机中,采用机架后测厚仪反馈,滞后十分大,特别是低速轧制时从变形区出口运行到测厚仪往往要几百毫秒,大滞后的反馈容易使系统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轧机出口侧与测厚仪有一段距离,因此测厚仪所得到的信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τ,k时刻检测到的信号,是 k—τ时刻控制参量作用的结果。大滞后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同时还会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过渡过程特性变差,从而影响成品带钢的精度。为了克服测厚仪信号的大滞后,引入Smith预估控制,可提高控制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冷带轧机板厚自动控制(液压AG C)系统采用Smith预估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因板厚检测滞后而带来的问题,使得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动态品质得到改善。

2.8内模控制

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al CONTRAL,简称IMC)作为一种独特的控制系统结构,最早产生于过程控制并得到了成功应用。其思想可追溯到FNMH年Smith 提出的时滞补偿器,但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综合的一般概念是Garcia等建立的,在单变量和多变量线性连续系统中得到了研究应用,并推广到离散系统。其设计思路是将对象模型与实际对象相并联,内模控制器取为模型最小相位部分的逆,并通过附加低通滤波器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与传统的反馈控制相比,它能够解决反馈时间滞后对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所带来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

但是,由于AFC-AGC综合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的复杂的多变量的实时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非常高。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采用现代控制方法(如多变量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等)和智能控制方法(如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模糊技术等)相结合的控制手段,已经成为AFC-AGC综合控制的发展趋势。

1.受到社会系统、自然界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等运行机制的启发,人类建立和发展起了一个个研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手段和方法。群智能(SwarmIntelligence)这一概念正是源于对这些生物群体行为的观察和研究而得到的。群智能中的群指的是“一组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或者之间通信(通过改变环境)的主体,这组主体能够合作进行分布问题求解。”群智能指的是“简单智能的主体通过合作表现出来复杂行为的特性。

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模拟人脑组织结构和人类认知过程的信息处理系统,神经网络控制可根据不完整的信息联想出完整的信息,具有处理信息速度快、计算

能力强、高度容错、强鲁棒性等特点和白适应、自学习、归纳等智能性功能,使其可被用于非线性、强干扰、时滞不定、难于建模、快速多变的复杂系统的控制,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在许多信息处理领域(如模式识别、自动控制、信号处理、辅助决策等)得到广泛应用用。随着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的发展,神经网络控制逐渐成为智能控制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

四、存在问题

4.1.神经网络在轧制过程的控制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现有的神经网络多以BP网络作为控制器,在许多情况下可能存在局部极值,而且模型的学习速度较慢;如何更好地提高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能力,将神经网络控制和其它控制方法有机地结合,取长补短;如何确定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特别是网络的隐层节点的数量。

4.2.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易建立精确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并且系统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加之非线性等因素,用常规PID控制系统不易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4.3. 绝对AGC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在绝对AGC.控制过程中,当轧制力设定不准时,会使调整时间过长,同板差增大,还可能引起正反馈使系统达到饱和值。而且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设备能力限制,绝对AGC 的调整量不可能很大。一旦设定轧制力与实际轧制力

偏差过大,绝对AGC将被限幅,失去进一步的调整能力,同板差和异板差都无法保证。因此,计算机自动判断轧制力的设定精度,当轧制力的设定达不到精度要求时,计算机自动改为相对AGC工作,以尽可能保证同板差。

4.3.2.绝对AGC成功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根据工况的变化自动给出足够精度

的规程设定模型,特别是要保证预设定轧制力和轧件厚度与实际值的偏差足够小。

4.4. 液压伺服系统的典型特征是低阻尼、时变性、非线性以及外界干扰,很难得到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运用传统的控法设计的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性一般很差,不能满意的控制效果。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使系统具有快应,控制精度高和鲁棒性好的控制性能,必须采用合适的策略。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110kV 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展。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什么叫变电站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 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主要组成为:馈电线(进线、出线)和母线,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断路器,电力变压器(主变),站用变,电压互感器TV (PT>、电流互感器TA(CT),避雷针。 变电站主要可分为:枢纽变电站、终端变电站;升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电力 系统的变电站、工矿变电站、铁路变电站(27.5kV、50Hz); 1000kV、750kV、 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6.3kV 等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除此之外,变电站的设备还有开闭电路 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连接方式,按其功能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逐步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3]O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设计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6kV,进出线数2/4/11。 35kV 侧:最大35MW,最小15MW Tmax=52O0」、时,cos ? =0.90 6kV 侧:最大12MW,最小6MW,Tmax=500(小、时,cos ? =0.85

龙门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6级1班 学生陈成 指导教师周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 2010-4-27 年

1、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集装箱港口的装卸作业中,通常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加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装卸方案,以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作为后方堆场的主要装卸机械。几年,随着港口的发展,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在港口的使用越来越多。其电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以达到现有的港口机械水平,完全能满足现代港口集装箱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能批量生产具有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也越来越强。 由于大车行走和小车行走属于一般负载,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变频器在V/F模式下即可正常工作,不需要做特殊设置就能投入使用,而主副钩吊属于重型负载,要求起钩和松钩都能保证不溜钩,上下行平稳迅速,要求在直流制动后马上投入制动器进行制动。 2、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仅小车运行机构采用交流驱动,近年来,起升机构和大车运行也相继采用了交流驱动技术,这样减少了维护和修理费,降低了营运成本。日本三井公司最早成功地采用了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解决了起升机构位势负载和车轮支承压力变化导致车轮转速变化的关键技术,达到了集装箱堆6层作业的使用要求。派纳公司将其在自动控制领域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成功地应用在大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上,满足了现代化集装箱堆场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欧洲联合码头公司应用光缆传输技术,可靠地将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与港站管理计算机联网,实现了无人装卸作业和堆场全盘自动化。 据统计,欧洲作为传统上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大订户,1995年订购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多达58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轨道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另一方面,从世界一些著名的港口的发展趋势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先进设计思想逐渐被采用,一些先进设计手段也被引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领域。如果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机电液一体化技术、CAD设计模块化技术、可靠性设计方法、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等。这些方法在轨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教案

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 本章难点:压力取决于负载 它所介绍的内容,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知识。研究以有压流体(压力油和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原动机部分、传动机构及控制部分、工作机部分(含辅助装置)组成。原动机包括电动机、内燃机等。工作机即完成该机器之工作任务的直接工作部分,如剪床的剪刀、车床的刀架等。由于原动机的功率和转速变化范围有限,为了适应工作机的工作力和工作速度变化范围变化较宽,以及性能的要求,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设置了传动机构,其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出功率经过变换后传递给工作机。一切机械都有其相应的传动机构借助于它达到对动力的传递和控制的目的。 传动机构通常分为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流体传动机构。 流体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传动。它包括液压传动、液力传动和气压传动。 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均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而液力传动则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 气压传动,其做工的介质是空气体;液压传动,其做工的介质是机油(或其它的液体)。气压传动的结构简单,该介质(空气)不需要成本;液压传动结构复杂点,且需要其它的材料作为介质,成本会高点。但液压传动的密封性能好,所以传动的力矩会大点,做工性能会好些。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 本章是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启蒙章节,主要阐述了本课的一些重要概念、并通过液压千斤顶简化模型的分析深入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最后介绍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首先介绍什么是传动?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说明以下五种传动,使学生对传动及其类型有所认识和掌握。 机械传动———自行车,缝纫机; 电传动————电动门,声控灯,音乐喷泉; 气压传动———公交车的车门; 液压传动———千斤顶,液压挖掘机;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传动形式,它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如液压泵),将原动机(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封闭的管道、控制元件等,由另一能量转换装置(如液压缸或马达)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以驱动负载和实现执行机构所需的直线或旋转运动。 因此,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并以其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的方式,即为液压传动。 注意几点: ①工作条件:密封系统 ②工作介质:受压的流体 ③传动方式:传递运动和动力 1.1.1 液压技术发展的历史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土木工程)

办公楼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从组合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连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的面积。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 早期的高层建筑功能上几乎只是单件的办公楼。在办公以外,不过附带一些辅助办公从业人员生活的所谓办公辅助商业设施。然而,现在高层办公建筑与其他功能复合化的情况很多,可与商业设施、住宅、文化设施、宾馆、车站等公共设施复合。综合大楼是指一个建筑物中同时拥有多种功能的办公楼。在这种设计中,重要的是要设定整体的概念,决定如何将不同的用途综合在一起。 决定建筑物在用地中的位置时,重点要考虑的是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同一层流线处理的整体性。必须对一层的主流线和物业管理以及服务流线进行整理。在办公楼内,除了白天人和物的出入外,还必须明确夜间和休息如等8小时工作以外的流线和进出的管理方法。 一、平面构成 办公楼的平面构成其基本形式取决于标准层的思维方式。在考虑标准层时要将以下两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考虑:一是作为单一空间的办公室空间,另一是被称为核心筒的部分,它集中了如电梯间、楼梯、洗手间和设施等垂直方向重复通用的要素。在决定办公楼的空间时,除了受核心筒类型的影响外,其大致框架也受到办公室的进深尺寸,同标准模数有着密切关系的柱间隔尺寸,以及吊顶的高度的限制。 办公室的进深一般都在12~18m,因为它和标准的对称式办公室容易取得一致。在进行避难流线设计时,要尽量同日常人流设计的一致,并容易识别,以避免在发生火灾等避难疏散时造成混乱,并且为了保证避难通道在火焰和烟雾中的安全。设计要做到火灾发生时,能将过廊和楼梯间同其他部分明确分开。具有使用方式的办公楼,一般情况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一次设计文献综述

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110kV一、选题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1]。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110kV展。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2]。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3]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变电站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电力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变电站主要现状是老设备向新型设备转变,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变电站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输出转变,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户内型变电站大幅增加。国外变电站主要是交流输出向直流输出转变。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也是国内外变电站未来发展趋势。 1、无人值守变电站: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许多220 kV及以 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也都是实行 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由此发现,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 [4]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对我国电网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提高了运行可靠性;2加快了事故处理的速度;3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4降低了建设成本。[5] 2、城市变电站建设 随着城市中心地区的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形势迫使在城市电网加 快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在中心城区要迅速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城 市变电站,在多种变电站的型式中户内型变电站受到各方面的重 视,在这几年中得到飞 [6]。由于户内变电站允许安全净距小且可以分层布置而使占地面积速发展较小。室内变电站的维修、巡视和操作在室内进行,可减轻维护工作量,不受气候影响。、数字化智能变电站3光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

汽车起重机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XXX 学号:1234567890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 2017年3月12日

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漏油问题。还例举了部分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应用的技术:负载敏感平衡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顺序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智能液压缸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平衡回路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负载敏感平衡阀;顺序阀;平衡回路 1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1.1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诞生于上世纪的60年代,经过了近50多年的发展,经过了从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小载重量到大载重量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先后有三次重要技术引进,分别为70年代引进苏联的技术,80年代引进日本的技术,90年代引进德国的技术[1]。从99年以来,随经济建设新一轮启动,工程起重机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企业不断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始终走着自主创新的道路,有着自己清晰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起重臂及起重臂的伸缩技术、底盘技术、电液控制技术、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配套零部件落后等方面,但是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内起重机厂家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国内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外著名的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3]。 1.2国内汽车起重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扩大产品的品种。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产品研究和开发体系,使产品系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 文献综述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华北电力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宗均恺班级:建环13K2 所在院系:动力工程系 所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石家庄某接待中心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刘志坚 2017年 3月 5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保定某中型商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暖通空调(HVAC)技术发展概况和前景[8] 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筑对人类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在从穴居到居住现代环境的漫长发展道路上,始终不懈的改善室内环境,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工作对环境的要求和生产、科学实验对环境的要求。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只有挡风遮雨的功能,而且还应是一个温湿度怡人、空气清新、光照柔和、宁静舒适分环境。生产与科学是经验对环境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条件,如计算室或标准量具生产环境要求温度恒定,纺织车间要求湿度恒定,有些合成纤维的生产要求恒温恒湿,半导体期间、磁头、磁鼓生产要求对环境的灰尘有严格的控制,抗菌素生产与分装、大输液生产、无菌试

验动物饲养等要求无菌环境,等等。这些人类自身对环境的要求和生产、科学实验对环境的要求导致了建筑环境的控制计术的产生与发展,并且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筑按环境学指出,建筑环境由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组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同时也包含对系统本身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产生活的建筑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对建筑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暖通人把握自身专业,顺应潮流发展,在未来利用所学成就自我成就暖通这个行业。 现代中大型接待中心的空调设计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商业建筑大量兴建,招待所、宾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我国早期建起的招待所以及宾馆普遍存在着忽略室内环境品质或者夏季空调不足、能耗过大、室内空气品质差等问题。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居住品质的高要求以及旅游业的带动和宾馆产业的发展,大型宾馆,连锁旅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对宾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宾馆、酒店不同于商场等场所,它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1)宾馆是由大厅和客房组成,由于大厅和多功能厅和客房的使用情况不同就对空调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分别采用合适其特点的的系统和机组; 2)客房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对新风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新风品质。 3)由于客房是居住环境以及宾馆品级,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 文献综述包括摘要、引言、主题和参考文献 1、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2、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在综述的引言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3、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主要内容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特点、应用范围、相关技术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可包括国内外现状等)。 (4)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格式同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的参考文献格式。 二、要求: 1、为了使开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课题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电气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解析高层建筑 1.前言 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要达到哪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中国从2005年起就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如今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也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经典高层建筑 位于中国上海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高度492米,主要建筑特点:大楼100层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将成为世界最高风阻尼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建筑高度452米,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位于中国台北的台北101大楼,建筑高度508米。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建筑高度828米[2]。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建筑高度443米。位于上海的经贸大厦,建筑高度420.5米。位于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筑高420米,共88层。位于中国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的广州中信广场。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帝国大厦,102层,地上建筑381米。中国银行香港的总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3]。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年级专业:201*级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132148*** 题目名称: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此处勿忘将题目名称写上。下同。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 企业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 险。财务系统系统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器,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 范。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导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竞争,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决策前景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不确定因素加以分析预测和管理,西方很多学者 把大量的数学方法,统计方法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引入了风险管理决策。企业是国 民经济非常重要的支柱,企业的发展状况时刻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它的生死存亡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企业的命脉是企业财务,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被企 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借助各文献研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并把它应用到厦 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实践中,能使厦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适时监测其财务风 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风险,避免因为财务风险的积聚而转化为财务危机。 一、源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现状 1.偿债风险 2012年初,源星公司完成了对同行业鸿兴科技公司的并购,而本次出现的偿债 问题主要就是因为这次的并购引起的。鸿兴科技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但是 由于财务处理不当、经营决策失误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公司很难再正常运营下去。并 购之后,源星公司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必要的现金持有量以及短期融资,导致 支付困难。 2.营运风险 风险的源头还是了在2012年初的并购鸿兴公司上,这次的并购导致本公司必要 的现金持有量不足,但是在并购的同时公司又相应的扩大了销售规模,销售规模的 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是同时又需要不断扩大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出现过 度交易的情形。一部分营运资金被暂时占用。营运资金不足现金循环就无法顺利进 行,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赢利风险

公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了国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高速公路具有汽车专用,分隔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以及高标准,高要求,设备功能完善等功能,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在“质”与“量”并重的重要发展阶段。从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开始,中国大陆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高速公路在二十多年间展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以建成的高速公路沿线及腹地迅速兴起了工业企业建设的热【1】潮,地价增值,地方税收增加,投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我国的沿海地带,大部分是淤泥质海岸。因此,沿海特别是大江大河河口附近多为河相、海相或泻湖相沉积层,在地质上属于第四纪全新纪Q4 土层,多属于【2】东南海岸土的类别多为淤泥,淤泥质亚黏饱和的正常压密黏土。土。这类地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低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中等灵敏度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由于这类地基存在这些特点,在软粘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普遍存在稳定及变形的问题。以高速为例,由于高速的路堤高度不大,所以稳定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变形问题很明显。目前高速桥头跳车以及高填方段、填挖结合部等位置因地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造成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公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的日益重视。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3】有很多:1、土质不良引起的地基沉陷:土质不良,由此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方,地下水位较高,此类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常含有机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一旦受到扰动,天然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既便是在一些稳定地基,在外荷作用下,也无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2、台后填料的压缩沉降:台后填料一

电气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沧州师学院 专业外语阅读文献综述 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昊 学号1414216125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4级1班 2017 年 1 月

PLC技术简介与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LC 技术在电气化自动控制制造与研发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以微软的处理器作为基础,结合了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的优势,极大的扩充了 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应用中的适用领域,有很强的实效性。PLC 技术有着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便捷性,和工业机器人、CAD/CAM 并称现代自动化工业的三大顶梁柱。本文介绍何为 PLC 技术,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与应用,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PLC 技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 一.PLC 技术的概念 PLC 是英语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缩写,以微处理器为依托,结合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而成的工业上的控制装置。 PLC 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被成功的运用于汽车工业中。随着 PLC 技术运算,处理速度,控制各种功能的进步与商业化,它在电气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形成了仪表-电器-计算机控制的一体化模式。 PLC 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与生产,是以 DCS 集散控制系统和 FCS 总线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形式。 PLC 技术在将来的发展中,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基础系统,而是一种全分布式,开放式的控制系统。 二.PLC的结构 P L C 技术的本质是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它的硬件结构组成同大多数计算机结构是基本一致的,都包括有:电源、C P U(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功能模块、通信模块、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等等。 三.PLC的工作原理概述 第一个步骤,输入采样。在这个步骤当中,可编程控制器读取采样数据主要通过扫描的方式,然后利用输入I/O输出映像区中所对应的单元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在数据采样被输入之后,继续执行输出刷新操作对转入用户程序。 第二个步骤,程序执行。在用户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的执行顺序总是自上而下,在扫描的过程中,其运算按照固定的顺序和路线进行,其中,扫描顺序也是由左至右,由上至下,而扫描线路则是由用户程序的各个触电构成。 第三个步骤,系统输出刷新。在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操作是可编程控制器在

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 集装箱起重机方案设计

起重机起升机构电气设计与轴套数控加工文献综述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大量施工中,起重机的作用不可小视。下面就了解一下起重机几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起重机;变频器;大车;小车 概述 起重机械是一种对重物能同时完成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机械。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起重机械作为主要施工机械用于建筑构件和材料在运输过程的装卸,并将构件吊到设计位置进行安装等,不仅解决了人力无法胜任的作业,而且能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成为极其重要的建筑施工机械。 起重机械的分类: 起重机械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的动力设备可分为内燃机作动力和电动机作动力两种;按起重机载荷率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四类;按起重结构可分为龙门式和臂架式两类;按回转台的角度可分为全回转式和非全回转式;按行走机构的构造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为移动式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以及最基本的起重机械-----卷扬机。随着高层建筑中作为垂直运输机械而迅速发展的施工升降机也已纳入起重机械范围。 起重机械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起重量、工作幅度、起重力矩、起升高度以及工作速度等。 一、起重量 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重物的质量,其中应包括吊索和铁扁担或容器的质量,它是衡量起重机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称为额定起重量,用“Q”表示。起重量的单位过去惯用“t”表示,现都用“KN”表示(10KN约等于It)。起重机随着工作幅度的变化,其起重量也随之变化。因此,额定起重量有最大起重量和最大幅度起重量之分。最大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最大幅度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大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一般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也就是起重机铭牌上标定的起重量。 二、工作幅度 工作幅度是指在额定起重量下,起重机回转中心轴线到吊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通常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学生姓名:任旭洋 指导教师:潘明珠讲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关于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基本概括了今年来国内外关于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氢氧化铝,木塑复合材料,阻燃 正文: 木塑复合材料是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的通用复合材料,它是由一种大量可再生的且价格低廉的木粉或木纤维和聚合物树脂复合而成的。它的开发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回收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美观、可再生、成本低、防虫、防腐、抗滑、可喷涂、比纯塑料产品的硬度高,可与木材一样进行加工、粘接和固定等优点。因此,木塑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门窗、地板、舰船材料、栅栏材料、家具材料和汽车材料等。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有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发表[],并有专门的国际会议研讨该领域的技术和发展, 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随着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该复合材料的防火安全性的研究应用受到很高的重视。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涉及到对木材组分阻燃和对聚合物的阻燃。聚烯烃和木材的阻燃常采用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含卤阻燃剂( 十溴二苯醚等)和含磷阻燃剂( 聚磷酸铵、磷酸酯等) 等, 而材料的无卤阻燃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为阻燃添加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贺金梅从各个组分出发研究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阻燃,适用于复

合材料中单一组分的阻燃剂都被考虑在内。发现对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可赋予其氧指数,比未阻燃配方提高了个单位,非常适合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而且也没过多地劣化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邵博等以对木粉复合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研究发现:添加量达到时表现出显著的阻燃作用,并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房轶群等用淀粉阻燃体系阻燃木粉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分析表明:淀粉对木粉复合材料是有效的阻燃体系,当添加量在以下,淀粉添加量在以下时,复合材料可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李斌等对()阻燃的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随木粉和()添加量的增加()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增加, 高木粉添加量的复合材料氧指数达()的阻燃效率达。增加木粉含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但()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增加木粉和()的含量,均能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破坏复合材料的韧性。结论:()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木粉复合材料是易燃材料,木粉添加量增加, 其氧指数略有上升。采用()阻燃剂能较好地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而且高木粉添加量体系更有利于()对材料阻燃效率的提高,这可从各材料体系中()每单位百分含量对值的贡献得到证实。() 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 木粉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的增加,但()阻燃剂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木粉添加量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明显的降低,破坏了复合材料的韧性。 殷希丽等重点讨论了提高()阻燃性能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经过超微细化、超微细化后硅烷处理、复合处理后添加到高聚物中的阻燃效果和对高聚物物理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作为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及在高聚物应用中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结论:()()经过超微细处理后作为阻燃剂添加到高聚物中,高聚物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粒径对高聚物阻燃性能有很大影响,粒径越小,阻燃性能越好,起主要作用。 ()()经过超微细处理并硅烷处理后,其阻燃性能同单纯超微细处理相比,阻燃性能更好。 ()由于高聚物的种类或硫化体系不同,应选用不同活性剂处理的()阻燃剂与之相匹配;所选的硫化助剂也应当起到协同作用。

建筑电气设计文献综述

锦园5#的建筑电气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锦园小区5#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变、配电系统;插座系统设计;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宽带接入网系统;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多样的系统设计为小区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管理方式,即减少了工作量又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 前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筑的出现,建筑电气已发展成为以近代物理学、电磁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成为现代电气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及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刺激了居住建筑与人民环境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使建筑电气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9)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 (8)《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

3. 设计内容 3.1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3.1.1 负荷等级的分类 不同的电力负荷,其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重要的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高,反之则低。因此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负荷等级确定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可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1. 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供电。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2.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负荷者为三级负荷。 3.1.2 供电要求 对于供电要求有如下规定:

[学士]某办公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_secret汇总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 1 页 办公楼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从组合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连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的面积。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 早期的高层建筑功能上几乎只是单件的办公楼。在办公以外,不过附带一些辅助办公从业人员生活的所谓办公辅助商业设施。然而,现在高层办公建筑与其他功能复合化的情况很多,可与商业设施、住宅、文化设施、宾馆、车站等公共设施复合。综合大楼是指一个建筑物中同时拥有多种功能的办公楼。在这种设计中,重要的是要设定整体的概念,决定如何将不同的用途综合在一起。 决定建筑物在用地中的位置时,重点要考虑的是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同一层流线处理的整体性。必须对一层的主流线和物业管理以及服务流线进行整理。在办公楼内,除了白天人和物的出入外,还必须明确夜间和休息如等8小时工作以外的流线和进出的管理方法。 一、平面构成 办公楼的平面构成其基本形式取决于标准层的思维方式。在考虑标准层时要将以下两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考虑:一是作为单一空间的办公室空间,另一是被称为核心筒的部分,它集中了如电梯间、楼梯、洗手间和设施等垂直方向重复通用的要素。在决定办公楼的空间时,除了受核心筒类型的影响外,其大致框架也受到办公室的进深尺寸,同标准模数有着密切关系的柱间隔尺寸,以及吊顶的高度的限制。

办公室的进深一般都在12~18m,因为它和标准的对称式办公室容易取得一致。在进行避难流线设计时,要尽量同日常人流设计的一致,并容易识别,以避免在发生火灾等避难疏散时造成混乱,并且为了保证避难通道在火焰和烟雾中的安全。设计要做到火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 2 页 灾发生时,能将过廊和楼梯间同其他部分明确分开。具有使用方式的办公楼,一般情况下多使用3.0m~3.6m的模数[1]。使用3.0m模数时,比较合理的是采用进深70cm的办公桌、办公家具的布置为对向式。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来看,办公楼的间距多数情况下大约是采用2个模数(6.0m~7.2m一般情况下将每个人所拥有的办公室面积设计在一下范围内:办公空间:5~10m2/人,办公空间+业务、生活服务空间:10~20/人[1]。 电梯布置,作为整体建筑物内人和物垂直流线的交通设计。要考虑的电梯的台数、规模、速度以及群体管理等的控制方法。在办公楼内使用的电梯有以下三种类型:载人电梯、载人载货两用电梯和紧急用电梯[1]。 走廊是标准层的主要流线,它和楼梯以及核心筒的类型一同决定了大楼的基本形式。在设计时,需要对使用者的方便性及设备空间的维修管理等进行研究。 办公室由各种各样的性能构成,它的范围涉及到从室内外装修材料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备和电源的设定容量。在一个建筑物内,最重要的是在各自要求的等级上千万不要出现任何的纰漏,尽量地做到均衡,协调性能设定。另外,在等级的设定时,比如抗震的性能,不但是主体结构,也要将室内外装饰材料、机械设备、配管类固定以及伸缩缝的设定等,所有的项目放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虑。 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上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的衔接。门厅的布局可以分为对称式与非对称式两种。对称式的布局常采用轴线的方法表示空间的方向感,将楼梯布置在轴线上成对称布置在主轴线两侧。门厅设计应注意:门厅应处于总平面中明显而突出的位置,一般应面向主干道,便人流出入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